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编辑出版案例集锦

[复制链接]
21#
 楼主| 发表于 2012-10-30 12:13:41 | 只看该作者
【案例】程益中
迎合的事大有人做,引领的事也需要人做。//@吴鸿的最近999://@楚尘文化: //@01之友蕴美: //@深圳红孩: //@欧亚: @程益中 老师做报纸,也说过类似的理念 //@某人韩东:老楚呀老楚。。 //@卢迎华: //@楚尘: @楚尘文化

@深圳特区报
【楚尘:出版人应做精神需求的引领者】“中国出版社不能一味迎合读者,而应该去引导读者”“真正的出版人应该起到好的引领作用”。在这个越来越现实的社会,楚尘是中国为数不多依然坚持为诗人出版“诗集”的人。近日,本报记者就诗集出版与当代诗歌的现状对楚尘进行了独家专访。http://t.cn/zlBIURo



| 轉發(161) | 評論(43)
10月29日11:11來自深圳特区报_特网


| 轉發(5)| 收藏| 評論(3)
45分鐘前 來自新浪微博手机版       


22#
发表于 2012-11-14 00:41:51 | 只看该作者
【案例】发行
崔向红
//@陈海生童鞋:摇贯彻严肃、活泼的革命思想

@袁裕来律师
今天,最让人欢欣鼓舞的画片!




(5)| 轉發(1167) | 評論(423)
11月13日23:21來自iPad客户端


| 轉發| 收藏| 評論

23#
发表于 2012-11-16 18:11:35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哪些学术成果可以留下一笔?”——50余家出版社联合倡议规范学术著作出版
  2012年11月14日08:36  来源:光明日报

  “一个国家的出版要有门槛,如果我们把门槛放低,学术风气就会变坏”。这是一位老出版人、人民出版社重建后的第一任社长胡绳生前曾多次说过的一句话。

  “出版,起着文化守门人的作用。”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邬书林有着同样不容置疑的坚定态度,“应该把学术出版当作出版社安身立命的一件事情来做,真正把出版办成推动社会进步的事情。”

  正是因为有着这样一脉相承的责任感和担当,2012年9月,新闻出版总署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术著作出版规范的通知》;10月31日,50余家出版单位在京联合发出倡议:“学术出版单位作为学术成果出版、推广的平台,在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建设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和不可推卸的责任”,应“结合各自实际情况,完善相关的学术出版规章制度”,“将出版规范工作落到实处”。

  加强学术著作出版规范,刻不容缓

  倡议书的撰写者、也是这次倡议活动发起人之一的社科文献出版社社长谢寿光表示,加强学术著作出版规范,是提升学术界创新能力和生产能力的重要手段,对学术界和出版界均有重大意义。

  老社长胡绳的理念对如今的人民出版社常务副总编辑陈亚明有着深刻的影响,她说,“学术是文化的集中体现,高质量的学术研究,是实现文化强国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高品质的学术出版,在促进、繁荣学术研究,传播学术成果方面,具有难以替代的重要作用,亦是实现文化强国理想的重要环节。大力出版学术精品力作,是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途径,也是出版社自身的立社强社之本。”

  “出版物编辑出版的基本规范体现了出版物之为出版物的本质。相对于一般出版物而言,学术著作的编辑出版,尤其需要加以严格规范。”老牌专业学术出版机构商务印书馆的副总编辑陈小文这样说道。

  学术图书是三联的核心产品,是三联品牌的集中体现。总编辑李昕表示,“我们今天强调的学术出版规范问题,涵盖了编辑出版的各个环节。从细节到整体,从内容到形式,既包括编辑案头处理的技术规范,也包括选题的论证规范。在今天学术图书出版总量大幅增加、资助出版成为普遍现象、学术出版门槛降低的情况下,对学术选题的筛选和论证规范,需要特别强调。”

  浙江大学出版社总编辑徐有智也提出,高水平学术著作出版不仅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学术声誉,而且也体现了一个国家的创新水平。目前国内学术著作出版存在着门槛低、缺乏原创性、内容相互抄袭、图书没有索引、基本不通过同行评议等问题。因此,规范学术著作出版,提升学术出版水平,迫在眉睫。

  处理学术书稿,先从细节做起

  倡议书中提到的几条遵行原则,和新闻出版总署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术著作规范的通知》中的具体要求相互呼应,体现了当下规范学术著作出版的当务之急。

  原则之一:“学术书稿的处理,严格依据目前学术界、出版界关于学术著作出版规范所达到的共识,从形式到内容,从细节、具体问题做起,逐步提升书稿处理水平,切实做到为作者拾遗补缺,使书稿更臻完善”。

  应该说,这是规范学术出版的基础性要求。据了解,人民出版社、中华书局、商务印书馆、三联书店、社科文献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等一批出版社,已经结合自身多年积累的经验和做法,参照国内外相关出版标准,制订和实施了各自的学术著作出版规范,对学术著作的基本体例、文本、图表、引文、注释、参考文献、索引、附录等方面的规范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和例示。

  “学术著作不同于其他著作(比如文艺作品)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它的征引性。这种征引包含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学术著作对他人的征引,另一个方面是学术著作为他人所征引。”谈到具体细节,陈小文格外看重这一点。

  陈小文认为,征引性要求作品本身必须具有严肃性和严格性。所谓严肃性,指的是征引者必须正确理解征引材料,适当运用征引材料;所谓严格性,指的是征引者必须注明征引材料的书名(或文章篇名等)、作者、原始出处,包括出版社、版本、页码等基本信息。无论直接征引还是间接征引,都必须遵守这种严肃性和严格性,否则就违反了学术规范。对他人作品征引的严肃性和严格性,反过来要求作品本身必须合乎学术著作的编辑出版规范,编辑出版本身必须具有严肃性和严格性。

  “以索引为例,中文书对索引没有加以足够的重视。除了一些老牌的出版社,大多数出版社的索引编辑很不规范,不但中文著作不编辑索引,有的出版社甚至在译作中把原有的很好的索引删除了。这是很不严肃的做法。索引之所以重要,一方面是便于读者研读查考,另一方面也是作者厘清学术概念、统一学术术语的基本要求。它集中体现了学术作品的严格性和严肃性。”
  推进专家匿名审稿制度,提升学术出版门槛

  原则之二:“逐步推进专家匿名审稿制度,提升学术出版门槛,降低乃至消除低水平重复、学术泡沫现象”。这也是不少出版社积累多年的经验之谈。

  据李昕介绍,三联书店是在国内出版社中较早开始坚持对一部分原创学术著作实施匿名评审制度的。《三联哈佛燕京学术丛书》从1994年开始出版,已出版了近100个品种,每一种都经过两名以上的店外专家提出评审意见。这套书的学术质量得到了学术界的公认,成为三联图书品牌中的品牌。

  “提倡学术出版规范,它的实质是以国际规范来要求中国出版。”李昕说,三联的匿名评审方法与国际出版规范是接轨的,在为版权输出洽谈合作时,只要是这套书中的著作,就很容易取得外商的信任。例如我们向剑桥大学出版社社长潘世勋推荐茅海建的《天朝的崩溃》进入《剑桥中国文库》时,潘社长强调他的每一本学术著作能否出版都要经过匿名评审或专家论证。当他得知这本书在中国出版并已经经过匿名评审时,立即表示很感兴趣。

  浙大出版社与国际著名科技出版社施普林格出版集团合作出版的《中国科技进展丛书》,推出由中国科学家用英文写作的科技著作,将中国科学家推向国际科学前沿舞台,向国际展示中国的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

  徐有智介绍,浙大社与施普林格采取了严格的措施来规范这套学术丛书的出版,其中一条就是实行严格的国际匿名同行评审制度,保证学术著作的原创性。通过严格的评审规范,许多平庸选题被淘汰,目前这套书已出版40多种版本在全球范围内发行,得到了国际科学界的认可与好评,进入了美国国家图书馆等西方主流社会,成为国家出版“走出去”的一个重要项目。

  科学出版社副总编辑李锋也表示,科学社也已采取了匿名评审方式,让同行专家客观评价学术著作的学术水平和出版价值。不仅本版书如此,引进版图书也一样。现在该社已经建成由不同学科领域3000多名专家组成的专家库,这些专家的工作对于提升学术著作的水平起到了极大保障作用。

  除此之外,严格区分书稿学科边界,逐步实施编辑按学科编审稿件等,也是倡议书提到的内容。出版界关于加强学术著作出版规范的努力,现在才刚刚开始,很多具体的操作内容,还需要逐步推进和完善。

  正如邬书林所说,“出版的本质功能在于传播,积累知识,传递信息。好的出版物,特别是学术出版物,恰恰是要在人类已有文明的基础之上,把有创新思想内容的东西,以出版物的形式服务当代,并为后人服务,为我们的后代留下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这样在人类历史的长河当中才会有地位。”

  “哪些学术成果最终能在人类的思想史和文化史上留下一笔?”他的这句发问,是整个出版界和学术界都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本报记者 吴 娜

  【链接】

  倡议书

  学术出版单位作为学术成果出版、推广的平台,在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建设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和不可推卸的责任。有鉴于此,作为专业学术出版机构,我们倡议各学术出版单位,共同遵行以下原则。

  第一,严格遵守、切实贯彻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术著作出版规范的通知》精神,结合各自实际情况,完善相关的学术出版规章制度,做到有章可循,有规可依,将出版规范工作落到实处;

  第二,学术书稿的处理,严格依据目前学术界、出版界关于学术著作出版规范所达到的共识,从形式到内容,从细节、具体问题做起,逐步提升书稿处理水平,切实做到为作者拾遗补缺,使书稿更臻完善;

  第三,秉持专业立场,严格区分书稿学科边界,逐步实施编辑按学科编审稿件,以保障学术著作出版的专业化水平;

  第四,根据各自实际情况,逐步推进专家匿名审稿制度,提升学术出版门槛,降低乃至消除低水平重复、学术泡沫现象;

  第五,尊重学者的原创劳动,以学术质量为第一要义,确保具有高水平的学术著作的出版。


http://www.npopss-cn.gov.cn/n/2012/1114/c219470-19573971-1.html
24#
发表于 2012-11-23 09:57:57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40名硕士写科普书化名1人 书籍错误百出

2012年11月23日02:39  新京报

   一本旨在“引领青少年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科普图书,“辽宁古果”穿越几亿年成了“沙顿蕨”,陆上蕨类也改变习性在水中生活,珊瑚摇身一变成菊化石。专家称图书《变成石头的动植物 化石》存在很多事实错误。

  这本名为《变成石头的动植物 化石》(2012年3月中国社会出版社第一次印刷)的科普图书存在诸多错误。该书属于《探究式科普丛书》(全套100本),记者随即购买几本,专家看后认定错误连连。

  昨日,中国社会出版社人员表示正在调查此事。

  硕士爆料“劣质”科普图书

  近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古生物学和古生态学硕士纵瑞文网上发帖,称《变成石头的动植物 化石》书中有10余处化石名称等错误。他在图书馆中看到这本书,“仅翻阅几十页,从图片上就发现很多错误。”

  他举例说,亿万年前,海里活跃着一种软体动物,它的名字叫“菊石”,而《化石》中,菊石化石被写成了海螺、蜗牛、蛇等生物的化石。而珊瑚化石被写成了“蛇骨化石”。

  “我还没细看文字,不知有多少错误。”纵瑞文说,这些错误很低级,“只要有一点古生物学知识都能看出来。”

  “一人”编百本科普图书

  《变成石头的动植物 化石》是《探究式科普丛书》(全套100本)中的一本。

  前日,王府井书店二层,书架摆满这套书,有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物理科学、现代科技4个系列,每本书的编著均为“林静”,中国社会出版社出版。《丛书》序中介绍,这套书旨在让青少年系统、全面、准确、深入地学习和掌握自然科学方面的基础知识。

  随后,记者购买《变成石头的动植物 化石》、《地球的肺 植物》等几本书,找到相关领域的专家鉴定。

  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邓涛称,纵瑞文指出的错误的确存在。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植物学教授汪劲武,从事50多年植物学科研工作,他翻阅《地球的肺 植物》,半小时内就发现5处错误。

  40名硕士撰写化名一人

  昨日,记者致电中国社会出版社,一名工作人员称正在调查此事。这套科普丛书策划人王俊则称,中国社会出版社和他所在的公司合作出版这套丛书,但对于错误一事称“无可奉告”。

  此前,王俊接受媒体采访表示,“林静”是一个笔名。“《探究式科普丛书》耗时3年完成。当时组织了中国科学院40多名硕士生根据提纲撰写,十多名博士生审稿,最后还有院士把关。对于错误,王俊说,“除再版时修正错误外,我们还会针对已发现的错误出一个勘误表。由于丛书已上市半年多,回收不太现实。”

  王俊说,出版科普书处于保本状态,请学界大腕写科普书困难,“因为大腕几万元到几十万元的费用很难承受”。

  ■ 探因

  “打着科普出版,基本没有把关”

  资深科普出版人范春萍、北京印刷学院一名不愿具名的教授均认为,现在科普图书的出版相当混乱,编写者、出版社、管理部门都有责任。

  买卖书号粗制滥造

  范春萍说,许多非科学、伪科学或粗制滥造的东西当成科普书出版和销售,也有些根本没经过任何科学训练的人,靠对二手资料拼凑,或望文生义地解说科学知识,造成许多以讹传讹的东西被当成科普知识传播。

  北京印刷学院一名研究出版的教授透露,现在很多出版社和书商合作,甚至贩卖书号,是因为图书市场不景气,出版公司的利润空间很小,而一些出版社能力也有限,“现在大家都看电子书,都嫌书贵。”该教授说,出版社生存压力很大。

  出版社每年都会下发一定数量的书号,每个书号都是一个利润指标,如果出版社找不到好的选题,就可能出不了书,不能完成利润指标,而即便出书,也可能赔钱,所以不如和一些书商合作,甚至把书号卖给书商,很快就完成了利润指标。这个时候质量审核就很难达标了。

  监管乏力执行困难

  同时,科普图书出版缺乏完善的监管,目前几乎所有的出版社都在出版不同形式的科普书,而管理部门又没有关于科普图书内容科学性管理的有效办法。

  范春萍说,现行的《图书质量管理规定》,并没有包括对内容科学性的要求,从管理的角度,对于打着科普旗号出版的图书,基本是没有什么把关规定的。

  虽然国家出版总署每年都对图书抽查审核,但据范春萍所知,这样的抽查,与内容的科学性没什么关系。基本是检查文字差错率、印刷质量什么的,或者还有政治、宗教、民族问题等等,“还没听说检查科学性错误的”。

  北京印刷学院教授称,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闻出版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图书质量管理工作,每年都会定期抽查一部分图书,也会对举报有质量问题的图书进行审查。最后会根据相应质量问题,进行相应处罚,收回图书、赔偿、罚款等,会对涉及的编辑人员进行相应处罚。

  但实际上,即便发现这些图书有质量问题,也很难按规定下架收回,重印或者赔偿购书者,因为现在图书品种越来越多,出版行业市场化、企业化带来的低标准,让行业规定的执行力度也越来越小。

  借鉴“养生保健出版”

  范春萍称,因为前几年养生健康类图书出版太乱,造成了恶劣影响。新闻出版总署于2010年10月下发了《关于加强养生保健类出版物管理的通知》。依据通知中的要求,最后只有包括科学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等在内的53家出版社取得了养生保健类出版资质。这个通知,对加强养生保健类出版物管理、促进出版市场健康有序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对于科普图书的出版,相关的管理严重缺位。

  范春萍说,养生健康类图书可能因为直接关系人的健康甚至生死,后果相对明显,所以受到的重视也多一些。而科普图书对读者的影响是潜在的,在短期内无法测量和评判,但经过长期累积,对一个民族的科学素质和文化都会产生严重影响,所以也是不可忽视的。

  ■ 说法

  劣质科普书

  危害青少年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古生物学和古生态学硕士纵瑞文说,他们经常和校内外的团体合作带领中小学生到野外进行古生物科普活动,孩子们对古生物非常感兴趣,家长也很支持,给孩子买了很多科普读物。“现在科普书的主要读者也是青少年朋友,看到他们对科学这么感兴趣,而我们提供给他们的是什么?低级错误百出的图书?这些书对孩子们造成的危害有多大不言而喻。”

  纵瑞文呼吁大家遇到这些漏洞百出的科普书时,将它们爆料出来,不要让孩子们上了“伪科普”的当。

  中科院研究员邓涛介绍,科普书传播正确的科学知识,让人建立科学思维,“很多科学和生活是息息相关的,所以一定要正确。”

  邓涛说,大学和研究院里的专家编写科普书再合适不过了,但现在高校和研究所中,考核体系要看论文和课题,所以很多专家忙于项目和论文,可能不像以前那样热衷编写科普图书。“但是其他人员如果足够了解这一领域,也可以编写科普书,但要有专家严格把关。”邓涛说。现在有些科普书籍确实不够严谨,给读者带来误导。邓涛说,科普书首先要准确,基本事实准确无误。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范春旭 萧辉

(原标题:科普书错误百出 业内抱怨难监管)

http://news.sina.com.cn/s/2012-11-23/023925642225.shtml
25#
发表于 2012-11-23 13:11:26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王明轩
感慨啊!我们这个国家和民族曾在一段怎样的历史中走出来。还好,还好。走过泥泞,才有宽广! //@钱中华:转发微博

@米瑞蓉
这是一步在1970年以一种独特方式传播的小说<第二次握手>,在那个文艺荒漠的年代,这部二十万字的小说被以手抄本的方式在全国秘密的传播,我也是在高中时期在同学手里如获至宝的接到手抄本,这部书对于很多朋友都不陌生,75年作者被逮捕,79年获得平反,并正式出版发行,这次作者再次修改发行终极版。




(4)| 轉發(544) | 評論(120)
11月22日23:37來自iPad客户端


| 轉發(1)| 收藏| 評論
37分鐘前 來自iPhone客户端 |  檢舉



26#
发表于 2012-11-27 12:11:30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子宇童鞋
//@ALLEN虫: 一年来的成功转型,得到了读者的认可,王总要继续支持俺们啊//@FRESH健康忠告: 不舍,还是不舍//@消费者报道王晓林: 健康忠告的点滴进步,都是对各位同事勤奋工作的肯定。北京人天书店有限公司联系本刊,要将杂志推向全国3000多个地方和大专院校图书馆。

@消费者报道王晓林
感谢发行的同事以及采编及市场广告同事,fresh健康忠告 今年彻底改版甚至打算放弃原基本以老年人为主的邮发订户,可从发行传来消息,纸媒下滑的今天,健康忠告目前邮发量竟然增长。虽今后不再参与,仍祝越做越好逆市飞扬。

| 轉發(16) | 評論(8)
11月21日21:40來自UC浏览器


| 轉發| 收藏| 評論
22分鐘前 來自新浪微博 |  檢舉



27#
发表于 2012-12-4 22:25:38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广西出版董编
数字出版前途光明,道路曲折。

@199IT-互联网数据中心
【信息图:出版业的变革(从1400年到今天)】1400-1800的,印刷变得更容易;1800-2000年是报纸时代;2000-2012年,数字变革时代开始:2003年Wordpress兴起,到2011年3.0版本,已下载超过650万次;2004年Facebook兴起;2009年谷歌推出实时搜索;2012年则是全民皆媒体时代,详情看图。
收起|查看大圖|向左轉|向右轉


|
轉發(95)
|
評論(13)

10月5日20:47來自享拍微博通


標籤:
收藏:10月5日21:13

出版




|
轉發|
取消收藏|
評論

10月5日20:54來自iPad客户端

28#
发表于 2012-12-20 17:47:51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陈昕:专业化是全球书业大趋势   
作者:冯威 时间:[url=]2012年12月19日[/url]
点击订阅《出版日报》分享到微博:

[url=]打印[/url]


[url=][/url]收藏微博评论

   
提要】从提高竞争力来讲,专业化发展是未来大趋势。最近20年,国际经济领域有一条铁律,多元化集团都死掉了,活下来的都是专业化集团。这不是说这些企业真正死掉了,而是说他们通过不断转型,演变为专业化集团。


    大众出版品牌企鹅出版集团和兰登书屋的合并,无疑是今年世界书业的重大事件。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总裁陈昕日前接受专访,以精深实用的理论框架解读这宗国际出版业要闻背后的历史机缘和产业逻辑,剖析其折射出的国际出版主要趋势和潮流。

   
世界出版主潮

   
《出版人》:兰登书屋和企鹅出版集团合并这一产业事件的主要驱动力是什么?

  
陈昕:兰登书屋和企鹅出版公司的合并,是在传统图书市场趋于饱和、新兴数字出版市场方兴未艾的背景下发生的重要产业事件,也是出版业竞争日趋激烈的结果,完全在意料之中。

    第一,目前,传统出版市场已经趋于饱和,企业成本不断提高,利润率开始下滑。而降低成本、提高市场份额、保障利润的基本办法就是合并。通过合并而实现相同业务的裁员、运营管理平台的共享、企业运营成本的分摊等措施,来保障和维持一定的利润。

    第二,即便在传统市场上,竞争也发生了一些新变化——新型竞争主体不断进入。随着以亚马逊为代表的网络销售商的崛起,渠道发生了巨大变化。为了适应新竞争,作为内容提供者的出版商也要进行调整。这两家国际市场上数一数二的大众出版商完成合并以后,新公司在全球大众图书市场将占近1/4的份额,而且拥有相当多的畅销书作家。因此,在整个产业链中,合并后的新公司将处于更加有利的竞争位置。

    第三,新兴的数字出版市场方兴未艾,特别在美国的进程高歌猛进,即使在大众出版领域,数字化进程和商业模式也已取得相当进展。进入数字领域,不仅要求拥有内容,而且要求实现技术创新和一些相关平台建设。这两家出版巨头合并在一起,规模更大,有助于推动数字化转型;同时,在以Kindle开拓疆域的亚马逊那样的超级竞争对手面前,也多少增加了一些谈判分量。

    其间,最根本的运作力量就是资本。国际出版业从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便进入资本时代,通过资本市场的运作、手段和规范,兼并重组变得更加容易。近年来,国际出版集团间发生的并购,基本上都是应对变化的市场而做出的调整,此次合并也不例外,是完全正确的战略抉择。

    《出版人》: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若干次出版业大规模兼并、联合和重组浪潮中,此次购并案的坐标位置何在?它给中国书业的启示是什么?

   
陈昕: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出版业的兼并浪潮一直没有停止过,只是在不同的阶段发生基于不同目的的兼并行为。

    在一个传统区域市场饱和,比如说美国或欧洲市场趋于饱和的情况下,传媒集团就会通过兼并把自己演变为跨国集团,以拓展更为广阔的全球市场。像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国际书业那一轮整合和兼并,主要是出于这样一种目的。例如贝塔斯曼和培生集团那一时期的兼并行为,主要都是为把自己变为一个全球性传媒集团。

    而90年代中期以来发生的兼并,其目的则有所不同:已经成为全球性企业的传媒集团开始改变多元化经营模式,越来越趋于专业化。按照一般的经济规律,当处于一个小的市场的情况下,企业业务一定是多元化的;当企业面向一个大的市场的情况下,其发展一定是专业化的。过去近20年的历史表明,越是跨国公司,其核心竞争力越是向更加集中的方向壮大。比如,培生集团非常强调专业化,作出各种业务调整和重组,10多年前他们一方面将原来的蜡像馆、主题公园和电视等非出版业务都卖掉,一方面通过收购和兼并更加集中在教育出版领域。最近四五年来,数字化进程的加速迫使国际出版传媒集团的核心业务更加集中。比如,2007年,汤姆森集团出售其分支机构汤姆森学习出版集团(现为圣智学习出版公司),就是为了更多地致力于专业领域,成为数字化时代全球经济、法律信息和解决方案的内容提供商。

    我注意到,此次在大众出版领域的合并案也是两大母集团强化各自核心竞争力的战略选择。对于培生集团来说,企鹅出版公司近来业绩下滑,与兰登书屋的合作是缓和下滑趋势的应对行为。但是,这是否意味着培生集团以后会把其47%的股权卖掉,最终退出大众出版领域,现在还不好说。不过,我个人估计三五年后是存在这个可能的。最近又传出培生集团准备出售《金融时报》的消息,如果属实,也就更加凸显其专业化发展战略。我注意到,贝塔斯曼方面还将此次合并的重要性与1998年重金收购兰登书屋相提并论。我想,从目前的发展轨迹来看,贝塔斯曼有在大众出版领域集结更多力量的趋势。

    总之,这一合并事件给我们的重要启示是:从提高竞争力来讲,专业化发展是未来大趋势。最近20年,国际经济领域有一条铁律,多元化集团都死掉了,活下来的都是专业化集团。这不是说这些企业真正死掉了,而是说他们通过不断转型,演变为专业化集团。如果说,多年前教育和专业出版集团的并购浪潮已经在出版领域揭示出这一产业规律,那么,这次大众出版领域的合并再次提醒我们正视这一世界出版业发展的主流趋势。

    数字出版新动

   
《出版人》:此次大众出版领域的重量级合并案向国际出版业发出何种新信号?

   
陈昕:我们看到,数字出版商业模式的成熟,一开始主要发生在专业出版领域。掌握海量内容是构建数字出版商业模式的前提,以大规模满足不同人群或者机构的个性化需求。因此,最近四五年来,随着数字化的突起,收购兼并行为主要发生在专业出版集团之间。比如,2007年美国科技出版巨头约翰·威利购入英国布莱克韦尔出版公司,英荷科技出版集团爱思唯尔集团在全球的并购等等。

    但是,这次在大众出版领域发生的合并则发出一个新的信号,意味着数字出版有可能在大众出版领域也取得突破。最近几年,严格来讲,数字化在大众出版领域和在专业出版领域的进展还是有很大差异的。在专业出版领域,数字产品的份额越来越大,以至基本替代了传统纸质出版物。但是,在大众出版领域,数字产品的市场份额在全球还不到20%,即便发展较为成熟的美国,所占份额也在20-30%之间。而兰登书屋和企鹅出版公司的合并可能意味着数字出版在大众出版领域会有突破,数字产品的份额会出现一个新的上升趋势。当然,这只是我的估计。如果说这次合并给出一个新的信号的话,则和数字出版多少是有关系的。

   
《出版人》:舆论界认为,此次合并案预示:凭借内容优势的传统出版巨头正在寻找一条通过联合重夺数字出版制高点的道路。您对这种反击的实际效果和发展趋势如何估计和评价?

   
陈昕:这至少是传统出版商的一种愿望,但是,能否实现还很难说,因为传统出版业目前亟须解决的主要问题是——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实现数字转型。毕竟,我们开始进入第三次工业革命时代,技术手段发生了革命性变化,整个出版资源的组织方式和生产方式也都随之改变。对于兰登书屋和企鹅出版公司这样的传统出版商来说,合并,只是为应对数字化挑战创造了更好的条件和机遇;但是,能不能真正抢占制高点,不在于合并,而在于传统出版商能不能顺利完成向数字化的全面转型,这是问题的关键。


   
《出版人》:您认为,新成立的企鹅兰登书屋产生的寡头效应,能否让其在对抗亚马逊或者苹果的进程中增加砝码?

   
陈昕:当然会增加一点,但是,是不是能够足以全面对抗,这件事好像还不是那么简单。面对出版业从生产手段、生产方式、组织方式、流通方式、消费方式都发生巨大变化的新趋势,传统出版业必须完成转型才能真正形成有力的对抗。面对具有市场垄断优势地位的亚马逊,即使是像企鹅兰登书屋这样的行业寡头在谈判中也只能说是增加了一些砝码。关键是看它们的数字转型究竟做得如何,包括新的商业模式的拓展、新的业务平台的发育,与资源的组织方式相关的各种增值业务的开拓等等。转型做得好,它们就能占领制高点。但是,目前,在大众出版企业转型过程中,我还看不到能够产生足以对抗亚马逊的力量。

    我一直强调内容在数字出版中的重要地位。不错,数字出版首先需要内容,但是,并不是说有了内容,出版商就一定能够占据主导地位。未来谁掌握了内容谁就抢占了制高点,这个判断是准确的。但是,在数字时代,它要和技术创新、组织创新的能力结合在一起,不能脱离数字转型来谈论这个问题。

    当然,我们也要看到,在传统出版商不断推进技术转型和商业模式转型的同时,亚马逊、谷歌、苹果等IT巨头也试图在完成向内容提供商的转型,谋求通吃产业链。这一博弈的结果如何,现在还很难说。由于企鹅和兰登的合并,原来“六大”现在变成“五大”了,可能在增加它们的谈判能力上有帮助。当然,“五大”之后还有一批次一级出版商,它们如何应对,还有待观察。

    原文标题:专业化是全球书业大趋势
http://www.bookdao.com/article/57009/

朱学东
没有能够让他人接受的现代价值观,这图书又凭什么能走出去!还靠红高粱三寸金莲酒中撒尿么?苦难的故事也要建立在人性关怀基础上才能走出去的,单纯的传奇故事会不会再了流行了//@三联书店李昕: 转发微博

@刘杲1931
我们的出版业需要科学地分析全球出版的态势。情况不明,空谈“做大做强走出去”,意思不大。 (评论给 陈昕:专业化是全球书业大趋势-百道网
http://t.cn/zjCAU6f
)


(1)|
轉發(40)
|
評論(17)

今天13:52來自百道网


|
轉發(3)|
收藏|
評論(1)

11分鐘前
來自新浪微博 |
檢舉





29#
发表于 2012-12-31 08:34:06 | 只看该作者
【案例】图书商报李鲆
@meyo 还做书店吗??//@上海潘涛://@启_正: //@meyo: 嗯,房租越来越高是个问题,但是赚钱也是有办法的,每个人的需求不一样,之前做小书店的时候,提供过几个服务(为不能每月准时来买期刊的人提供留书服务,为喜欢藏书的人买各种创刊号,不要等顾客上门抓住他们的喜好有符合的书进行电话短信推荐

@启_正
当下书业现状堪忧:1.出版社偏重于把畅销书先铺网店,实体书店第一时间拿不到货。2.网店搞得一轮一轮的购多少返还多少的活动,使一些实体书店的图书进货价高于网店,实体书店转向网店拿货。3.部分实体店经受不了网店的冲击,最终关门。新的一批呆死账即将形成。

| 轉發(269) | 評論(119)
10月9日11:33來自新浪微博


| 轉發| 收藏| 評論
10分鐘前 來自MOTO戴妃三防智能手机


30#
发表于 2013-1-5 10:50:56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2012年我国新闻出版业收入1.65万亿元
国有文艺院团转企改制基本完成
《 人民日报 》( 2013年01月05日   01 版)
  本报北京1月4日电 (记者张贺)从今天在京召开的全国新闻出版工作会议获悉:2012年我国新闻出版业收入1.65万亿元,继续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局面。据初步统计,2012年全国出版、印刷和发行服务实现营业收入较2011年增长13.6%,增加值4451.4亿元,增长10.7%。

  除继续深化经营性出版单位改革和公益性事业单位改革之外,会议特别提出“以改造流通为重点,建立和完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说,要加快发行企业整合,发展以跨地区连锁经营、集中配送、电子商务为特征的现代物流,有序发展新闻出版产权、版权、技术、人才、信息等要素市场,切实打破地区分割、行政壁垒。

  本报北京1月4日电 (记者杨雪梅)从今天召开的全国文化厅局长会议获悉:目前全国文化系统2103家承担改革任务的国有文艺院团已完成2102家,其中,转企改制61%,撤销20%,划转19%。杂技、话剧、歌舞类院团基本实现全行业转企改制,以企业为主体、事业为补充的新型演艺体制格局基本建立。

  2012年全国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全部实现了免费开放,惠及亿万民众。2013年文化部将把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能力与质量作为重点,推动现有资源的整合与共享,把更多百姓喜闻乐见的公共文化服务送到基层。

http://paper.people.com.cn/rmrb/ ... 105_1-01.htm?div=-1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