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媒体案例集锦

[复制链接]
21#
 楼主| 发表于 2011-9-7 01:08:0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admin 于 2011-9-7 01:11 编辑


虚心老师:回复@范东升: 嗯,推特只是microblogging的一个品牌而已。 //@范东升:原文是microblogging,不是twitter//@虚心老师:这里的“微博”指的是推特吧? //@北青Sw:我很好奇不用微博的那30%都是哪些人? //@虚心老师:这里的“微博”指的是推特吧? //@北青Sw:我很好奇不用微博的那30%都是哪些人?


@范东升:Cision 欧洲调查公司对英国、德国、瑞典、芬兰四个国家1560名新闻工作者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大部分媒体人都在使用社交网络,70%的人在工作中使用微博。http://t.cn/a1KHZn

收起 | 查看大图 | 向左转 向右转


43分钟前 来自新浪微博
转发(17) | 评论(3)




15分钟前 来自新浪微博
转发 | 收藏 | 评论




22#
 楼主| 发表于 2011-9-17 18:36:00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数据驱使新闻革新
[/url][url=http://ijnet.org/zh-hans/blog/97021#][url=http://twitter.com/share]Tweet[/url][url=][url=]
[/url][/url]

14/09/11 Maite Fernandez

CC-licensed, thanks to Koen Vereeken in Flickr.




不管你是否愿意承认,随着政府提供越来越多的数据,数据驱动型的报道方式将会越来越有价值。
对记者而言,将数据以有益和有价值的方式组织并呈现给读者将会是他们面临的一个挑战。
以下的内容来自美国华盛顿举行的“奈特-班滕奖(Knight Batten Award)”和“新闻革新研讨会”数据类三名获奖者的分享。
在活动期间,来自《卫报》数据库《德州论坛报》《海湾公民报》的工作人员向读者展示了他们的编辑室如何利用和处理数据。
这里的几个例子展示了数据如何改变了新闻。
海湾公民:自行车事故追踪
于2010年5月在旧金山建立的非营利性组织"海湾公民(The Bay Citizen)"报道与海湾地区九个郡相关的问题。
《海湾公民》的首席技术官Brian Kelley解释说:“寻找可选择的交通工具是当地人重要的议题。”
因此数据团队建立了一个自行车事故追踪数据库,并使用加州公路巡警关于这9个郡过去5年的数据。数据库展示相关热点,允许骑车人通过时间和地点进行比较、查看事故个案的细节、并允许人们自行报道自己遇到的意外。
《海湾公民》小组也分享了他们在这个过程中学到的内容。该小组在一个博客中分享了如何建立自己的应用程序。不久之后,一个芝加哥的制作人在看到他们的博客后,利用该技术制作了自己的事故数据应用程序。
《德州论坛报》:查询政府雇员工资;制作自己的德州预算
《德州论坛报》的访问量自2009年建立以来在不断的增加。这个非营利性企业将注意力放在了政治和政策上,并大量使用数据。
“这是一个相当严肃的网站,”编辑Mark Miller说道。
关注数据的页面是这个网站流量的一个重要驱动,它占据了网站每年访问量的62%。“数据对网站是极其重要的,”Miller说道。
《德州论坛报》最受欢迎的数据库当属其可供搜索的“政府雇员工资数据库”,读者可以在这里查看德州超过66万名政府雇员的收入状况。2011年,这个数据库占网站总访问量的48%。
这个数据库由于自身的性质,也带来了不同的影响:该组织经常收到来自政府雇员的电话,询问为什么将自己的工资公布在网上。(根据法律,美国州政府和联邦政府雇员的工资记录属于公共数据。)
《德州论坛报》也建立了一个互动功能,称为“Close the Texas Budget Shortfall(关闭德州预算缺口)”。由于该州有着270亿的资金缺口,这个互动功能可以让读者决定削减哪一部分的开支以平衡预算。Miller解释说,这个应用程序在立法过程中受到了议员的欢迎。
《卫报》数据库:调查国会议员的开支
英国《卫报》的博客编辑Matt Wells说道:“新闻人作为专家的时代已经结束了。”
Wells解释说,《卫报》现在也是一个数据供应商。在其Flickr页面上,《卫报》数据库允许用户通过新闻机构的数据建立信息图表。
另外一个由《卫报》倡议的众包应用是“调查国会议员的开支”。《卫报》鼓励读者从458832页关于英国国会议员开支的文件中寻找新闻线索。
《卫报》同时还建立了一系列基于“维基解密”视觉化的工具。Wells展示了一副包括阿富汗自杀性炸弹袭击位置和其多年来日益增长的互动地图
对于传统新闻编辑室,建立这种服务的挑战来自于掌握灵活的方式,Wells说,新闻媒体需要不断努力用新技术吸引读者。
想了解更多机会,敬请订阅我们免费的每周快报,关注IJNet中文微博,或参与新浪微群的讨论。
This story was originally published in English, and translated by IJNet Chinese Editor Jingyuan Huang
话题:
标签:




23#
 楼主| 发表于 2011-9-17 18:37:17 | 只看该作者
广西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向熹:新技术不仅改变媒介形态,也改变媒体内容生产模式。故对新技术研究与实践不能只盯媒介变革还要盯住新闻内容生产的变革。 //@邓科_无眠之王:之前说传统媒体转型的一个方向是成为内容提供商。现在看来,即使生产内容,单向度与精英主义面临挑战,众包、web2.0是不得不纳入进来的模式
@国际记者网[url=http://weibo.com/verify][/url]:#最新文章#【数据驱使新闻革新】不管你是否愿意承认,随着政府提供越来越多的数据,数据驱动型的报道方式将会越来越有价值。对记者而言,将数据以有益和有价值的方式组织并呈现给读者将会是他们面临的一个挑战。这里的几个例子展示了数据如何改变了新闻。详见http://t.cn/arapGx

收起|查看大图|向左转|向右转

转发(75)|评论(16)9月16日 12:55 来自新浪微博
转发| 收藏| 评论
24#
 楼主| 发表于 2011-9-19 11:47:01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北大新媒体:【移动互联网入口之争硝烟渐浓】国内第三方手机浏览器中,UC、Opera mini等较早踏足,已各自分得一块疆土;而苹果、Google等厂商对中国手机浏览器市场虎视眈眈,并且凭借平台优势,通过集成的浏览器后来居上;百度、腾讯等国内互联网巨头也相继发布手机浏览器,取得战果不可小觑。http://t.cn/ad2Wv3


转发(4)| 收藏| 评论(1) 12分钟前 来自新浪微博
25#
 楼主| 发表于 2011-9-19 20:13:14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张志安[url=http://weibo.com/verify][/url]:#丁磊中大讲座直播3#看到技术变革,我有时候有点担忧:作为网络技术公司,我未来的竞争力在哪里?Facebook的创始人1984年出生,全世界有7亿用户;微博2年不到已经改变我们的获取信息方式;我们今后能做什么?难道再做个facebook还是微博?我不知道,真不知道。但是,有个事可以肯定:内容为王。 转发(13)|评论(6)20分钟前 来自新浪微博
26#
 楼主| 发表于 2011-9-22 10:45:15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新闻集团iPad报纸《The Daily》在英国发布

2011年09月21日17:47  新浪传媒



英国版《The Daily》低调发布

  新浪传媒讯:据英国《卫报》9月15日报道,新闻集团在美国发布基于iPad等平板电脑的电子报纸《The Daily》7个月之后,英国版《The Daily》也低调发布。订阅价格为每天0.69英镑,或者每年27.99英镑,但前期用户反应其本土化有所不足。
  据悉,《The Daily》应用程序在美国的售价为每天0.99美元或者每年39.99美元。报纸的内容包括:新闻、商务、八卦、时装周、评论、应用技术以及体育版面,还有九宫格和填字游戏。
  但是,新闻集团貌似还没有使英国版《The Daily》的内容本土化。报纸得到了Verizon Wireless公司赞助两周免费使用,这家公司在英国并没有业务。报纸的内容大都与美国有关,比如共和党政治活动、明尼苏达州的火灾、美国银行回收房产抵押等等,甚至连广告也来自美国:Fox公司Terra Nova系列电视和Droid的4G智能手机。
  虽然,深受小报文化浸淫的英国读者可能会喜欢媒体爆料沙拉-佩林的艳史,以及斯嘉丽-约翰逊的偷拍风波;但是,可以清楚看出英国应用商店的部分读者对于美国的焦点新闻并不是十分感兴趣。
  马克斯-伍德撰文称:“我不知道为什么会有人想看美国的八卦消息,美式橄榄球或者美国政治事件。”西蒙-考威尔也持相同观点,他写道:“奥巴马不是我们的总统,我们不关心也不想知道这些。”另外,也有不少读者对《The Daily》印象深刻,网友Chubbylove79称赞其版式的设计和内容:“文章很有力度,特别是911专题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还有网友littlechristy55认为:“其他出版商也应该来看看这个应用程序,以它为日刊、周刊、月刊及年刊的前进方向。”这说明,所有这些读者都期待更多英国有关的消息。
  目前,《The Daily》已经被下载超过80万次。当2011年2月份首次发布的时候,新闻集团总裁鲁伯特-默多克曾豪言其投资了3000万美元,雇佣了100名记者,预计可得到每周50万美元利润的回报。而如今,虽然新闻集团拒绝明确公布任何详细的用户或者收入数据;但从5月份的分析师报告可看出,上个财务季度新闻集团亏损额约为1000万美元。
(斯年)

http://news.sina.com.cn/m/2011-09-21/174723194282.shtml






27#
 楼主| 发表于 2011-9-22 10:47:30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中央媒体数字化生存五问:内容为王时代正在回归

  2011年09月21日10:20  中国记者

  中央媒体数字化生存五问

  在与多位中央媒体集团负责人和新媒体负责人的交流中,我们感到,在人们普遍关注中国互联网未来发展之际,有一些问题是报人无法回避的。报业还有明天吗?报业用什么和新媒体竞争?什么是符合纸媒自身特点的赢利模式?我们通过不断叩问,以期共同探讨中央主流大报如何在新媒体征程中立足更稳,走得更远。

  □ 本刊记者 翟跃文 实习记者 李 婷

  一问:报业还有明天吗?

  对于这个问题,业界存在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在数字时代平面媒体都必然出局,纸媒消亡只是时间问题。另一种观点则相对乐观,认为当前中国报业市场发育还不充分,面对数字媒体的冲击,纸媒仍然可以通过增量突破,拓展自己的生存空间。特别是中央媒体这支力量,是党领导下的新闻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报业最重要的元素之一。中国国情决定中国的报业不会消亡和衰退。目前中国的报业至少还存在四方面优势:品牌优势、公信力优势、专业团队的职业素养优势以及资源优势。

  也许有一天,人类完全实现了无纸化阅读,纸质媒体可能不复存在,但报业几十年积累形成的众多资源、巨大产业不会消亡,会以新的姿态投入到未来的竞争中去。在中央主流大报的老总中,持这种观点的人不在少数。《工人日报》社长兼总编辑孙德宏认为,在新媒体冲击下,很多报纸会消亡,但有两类报纸可能会继续生存下去,一类是服务性报纸,因其具较强的专业性无法被网络取代,这类报纸会因其强大的实用性而存在。另一类被他称作是精致的主流大报,可以引领读者在众多信息中选择最有价值的新闻,报纸可以帮助读者进行价值判断,这类报纸会因其独特的功能而存在。《法制日报》总编辑雷晓路也认为:新媒体是对传统报纸品牌的延伸和传承,传统报纸的权威性、影响力、公信力及其独特的品牌作用在当前依然是不可替代的,只要传统报业正视这种冲击,积极主动应对,把冲击变成动力,则可以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新媒体和传统媒体互动、共融、双赢发展。《科技日报》总编辑陈泉涌说:“科技新闻与其它新闻相比,在公众关注度上处于弱势,但科技对经济社会和人们生活的影响却越来越大,这就给科技类报纸以很大的空间。关键是要把自身的独有优势真正发挥出来,不断创新方法,以特色表达增强可读性,让公众感到科技并不神秘,科技就在身边。有些科技信息一般读者可能难以读懂,但科技界和企业界的人士则极为关注,有时一条科技新闻可以救活一个企业,可以催生一个业态,甚至可以影响一个科学决策,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影响那些有影响的人。”

  可以看到,尽管形势严峻,但主流媒体从未放弃过努力。在未来传媒格局的变迁中,中央主流大报作为现代信息传播的主力军和生力军,依然会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活跃在中国传播领域。即使未来报纸作为纸质媒体消失了,但报业不会消亡。

  二问:数字时代内容还能为王吗?

  当人们已经开始接受“纸或亡,报犹存”的结论时,人民在线的实践让我们重新审视纸媒的真正价值何在。

  人民网(微博)舆情监测室副秘书长单学刚(微博)向本刊记者介绍说,人民在线网络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是人民网控股的舆情研究公司,其前身是《人民日报》舆情监测室。舆情监测室创办了国家重点新闻网站首家舆情专业频道——人民网舆情频道,在频道上推出“舆情会商室”“地方领导留言板”等栏目,以及地方舆情支持系统、舆情监测案例库。经过两年的发展,人民在线已在舆情研究领域具备了一定的实力和影响力,其在业内具有较高知名度的研究产品《网络舆情》以及连续三年为《中国社会蓝皮书》撰写的年度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都是地地道道的纸质媒体。虽然每年几千元的售价并不算低,但很受用户追捧。这充分表明,一个媒体不会因为是纸质品而缺少生命力,也不会因为是电子产品就生机无限,许多电子产品淘汰率要远远高于其他产品就是最好的例证。媒体真正的价值是它的内容、是信息量、是实用性、是附加值。

  报纸之所以不同于一张白纸就是因为它承载着一定的信息量,这就是它的附加值。因此,纸媒能否生存下去,取决于它所能承载的附加值,而不只取决于介质形态。面对数字化冲击,纸媒真正的功夫应下在如何提升产品附加值上。这就是为什么当前不断有人提出要回归内容为王的重要原因。《中国青年报(微博)》常务副社长张坤就曾呼吁“原创内容制作为王时代重现”。可见,内容为王时代正在回归。

  三问:报业用什么和新媒体竞争?

  用深度应对快速和海量。

  报纸的有限版面和网络的海量新闻形成鲜明对照,也成为制约纸媒发展的重要问题,但在一定条件下,优势与劣势是可以互相转换的,报纸要在海量信息与激烈竞争中赢得读者,必须扬长避短,用足自身的优势。

  网络海量新闻常常导致大海捞针式的检索,使得获取有用信息的成本大大增加。报纸虽然不及网络时效性强,而且出于成本考量,也不可能无限扩大版面,但报纸的长项是做深度分析。

  中央媒体长期培养和造就了大批具有专业素养的新闻人才,他们的专业素质和职业技能可以使他们及时、有效地抢占新闻的第二落点,挤干网络水分,把海量碎片化信息变成精细化、有深度的新闻,满足受众延伸阅读的需求。

  言论让报纸旗帜高扬。

  言论是报纸的旗帜和灵魂,也是抢占舆论场的利器。报纸要赢在网络时代,必须旗帜高扬,以言论引领舆论,使主流大报成为真正的“意见领袖”。

  在这点上,《人民日报》作出了表率。除了“社论”“人民论坛”“今日谈”等品牌栏目外,还有“声音”“感言”“国际论坛”等栏目。每个栏目基本都有固定的版面位置,便于培养读者的阅读习惯和心里预期。

  《人民日报》评论部主任卢新宁在一场演讲中说:党报评论就是要努力通过沟通交流,达到共鸣。在党心和民意的共鸣中间保持锐气,凝聚共识,才能制造更多的“同意”,形成更大的共识,让主流舆论的声音传得更远。

  走报网融合之路。

  新媒体时代,报纸要以整合面对挑战,走报网互动、报网融合之路已是许多报人的共识。报网互动是产业集群或传媒集团搭建全媒体数字化平台,通过将报纸、网络、手机等“捆绑”在一起,信息一次采集,整合利用,多次发布,形成合力,资源共享,效益最大。在报道内容和形式上各有侧重、内容共享,可大大增强主流大报的传播力。

  媒介融合已经是大势所趋,更是报纸数字化时代的生存之道。

  四问:数字时代技术可以带来怎样的先机?

  多年前,曾经有一个报社分管发行的副总非常担心报纸内容上网后,读者有了免费的网上阅读,就没人订报了。事实是,网上读者大多是年轻人或以前并不了解这张报纸的人群,而原有的稳定读者群依然没有改变。这个例子告诉我们,这已是一个多渠道并存的时代,各种渠道间是竞争,是互补,也是创造。多一种终端,多一类用户;多一个渠道,多一种表达。

  传播技术从助推到引领媒介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简单地把报纸复制到网上,即报纸电子版时代。那个时代的数字化仅仅是媒体搬家。二是建设报纸网站,建立公共服务平台时代。一些报社已经开发了手机报、博客、微博等拥有互动功能的传播新手段、新产品。三是开发新的产业模式的时代。让技术真正成为能为用户提供增值服务的工具。

  数字时代媒体终端与娱乐消费平台一体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光明日报》基于云技术开发的光明云媒、新华社和《人民日报》先后投资发展的搜索引擎业务,都是因为技术背后带来的与大众消费服务融为一体的巨大商机。

  纸质媒体要让新技术为我所用,就需要抢占更多引领潮流的终端和渠道。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一种新手段可能在它出现那一天就已经开始走向衰落,更何况其追随者。在我们还热衷于谈论手机报、微博的时候,新媒体已经进入微信、米聊时代。新技术、新手段代表新的群体、新的声音,也意味着新的商机。

  五问:什么是符合纸媒自身特点的赢利模式?

  数字化技术在提高人们体验的同时,也催生了新的商业模式。建立良好的商业模式是产业得以稳步发展的关键。对于传统媒体而言,要适应数字时代并健康成长,不仅要具有数字化传播能力,更需要具备数字化生存能力。

  中国日报网总裁张兴波说:两年前,当他们与苹果公司合作时,苹果手机还没有大规模进入国内市场,但在国际市场上却取得了惊人的成绩。在iPhone、iPad上的下载量相比较报纸发行来说,成本很低,而增长很快。一年内,国外客户端下载量增长70%,这种增长速度,对于报纸的发行来说,根本不可想象。

  然而,话语权不代表影响力。怎样把话语权变成注意力,把注意力变成影响力,把影响力变成生产力,这是今天每一位媒体人都必须思考的。

  文化体制改革步伐的加快或许给传统媒体带来变革活力与生机。中央主流大报要认识渠道价值,加快资本运作,建设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拓展媒介产业边界,有效扩大市场。加快资本运作步伐,就是要按新闻规律办事,按经济规律办事,让新闻产生真正的价值。

http://news.sina.com.cn/m/2011-09-21/102023191924.shtml
28#
 楼主| 发表于 2011-9-25 22:09:55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记者刘向南:微力无穷!
@尚道微营销[url=http://weibo.com/verify][/url]:【微博的力量是博客的200倍】@程苓峰:1.能写并有意愿写有价值微博的人是博客的4倍 2.这群人的人均微博是博客产量的5倍 3.有时间并愿意读微博的人群是博客的2倍 4.适合阅读微博的场所和碎片时间汇总是博客的5倍——4*5*2*5=200 (via: 《微博改变未来》) by DCCI


转发(13)|评论(3)今天 21:00 来自时光机
转发(5)| 收藏| 评论(2)
29#
 楼主| 发表于 2011-9-26 19:37:35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新闻阅读应用App News:自动推送最新新闻
作者:搜狐科技 发稿时间:2011-09-26 15:57:48 点击:33

  【搜狐IT消息】北京时间9月26日消息,《移动新发现》介绍一款新闻阅读应用App News,向用户自动推送经过筛选的媒体的最新新闻,比如AppAdvice,、Macworld、148Apps或者Appolicious。
  下载地址:http://itunes.apple.com/cn/app/id465609268
推送通知提醒
设置推送提醒
媒体来源
  该应用鼓励用户在首次使用前先进行个性化设置,比如“在某一时段内不推送消息”或者“推送消息时仅发出声音提醒”等。
  随后,在用户选择好的新闻站点有文章更新时,App News会自动发出推送提醒,用户可以随时点击进入查看。新闻会呈现在白色底页上,为了一下子抓住用户注意力。
  用户也可以在导航栏寻找感兴趣的内容。
  若用户需要切换文章,可以选择点击左侧的导航栏或者也可以使用手势命令进行操作(即向左或向右滑动屏幕)。
  目前,该应用可以在App Store免费下载,大小为5.5M。 (何峰、凯文)

http://www.mittrchinese.com/single.php?p=143087



30#
 楼主| 发表于 2011-9-27 19:26:53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王明轩:没想明白的原因是没看清未来媒体的趋势,看清了,就大致可知道未来媒体的形态与运营方式,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南都全媒体集群:同问 @王明轩 // @南都全媒体集群 :回复 @尖刀作战 :同问 @胡某 @王景春 @ 南都视觉 @梁音暗黑破坏猫 // @尖刀作战 :转发此微博:报纸去做视频节目?
@南都全媒体集群[url=http://weibo.com/verify][/url]:#南都全媒体之十大配套动作#全媒体人才体系。培养记者编辑的全媒体意识与思维方式,实现从责任编辑制到制作人制的制度转型。培养业务人员复合销售的能力,灌输全程服务的意识,最终实现把最合适的产品、服务,按最合适的方式、在最合适的时间以合适的价格和营销模式提供给最需要的读者、用户、客户。


转发(138)|评论(32)9月26日 21:24 来自新浪微博
转发| 收藏| 评论(2)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