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媒体管理案例集锦

[复制链接]
71#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 16:50:57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刘海明8888:上市解决不了话语权问题。
@媒体小喇叭[url=http://weibo.com/verify][/url]:【国有新闻网站即将上市】去年政府公布的10家国有上市新闻网站:人民日报、新华社、CCTV可能首批上市,监管机构已经批准。喻国明教授在接受采访时说,与商业网站相比,国有新闻网站舆论影响力相对比较低,网站活跃度和流量等方面差距很大,上市就是为了加强国有新闻网站的话语权。http://t.cn/S7tFxN


转发(3)|评论(1)2分钟前 来自新浪微博专业版
删除| 转发| 收藏| 评论 10秒前 来自新浪微博
72#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 16:53:25 | 只看该作者
国有新闻网站上市面临运作模式挑战

2011年10月31日17:43  中国经济时报 微博

  国有新闻网站长期存在体制困扰,不能完全实行公司化运作,使其在融资等方面受限,加上业务模式单一,盈利模式不清晰,使得国有新闻网站上市面临体制改革和运作模式的挑战。

  上市有优势

  近日,《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支持一批重点新闻网站加快发展,打造一批在国内外有较强影响力的综合性网站和特色网站,发挥主要商业网站的建设作用,培养一批网络内容生产和服务骨干企业。国有新闻网站上市再次引起关注。

  据悉,去年政府公布的10家国有上市新闻网站,包括人民网、新华网、央视网3家中央新闻网站,以及东方网、北方网、千龙网、大众网、浙江在线、四川在线和华声在线等7家地方重点新闻网站。但是,1年多来,上述网站还无一登上股市。10月24日有媒体报道,人民日报、新华社以及中央电视台旗下新闻网站可能首批上市,监管机构已经批准。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喻国明教授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说,现在最大的网络话语权不是官方,而在商业网站,与商业网站相比,国有新闻网站舆论影响力相对比较低,网站活跃度和流量等指标方面差距很大,国有新闻网站上市就是为了加强国有新闻网站的话语权。

  中投顾问文化行业研究员沈哲彦告诉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国有新闻网站上市是有优势的。首先,国有新闻网站具有权威性,品牌公信力大;其次,绝大多数国有新闻网站承担了舆论引导的作用,掌握了很多政府资源,因而审批障碍较小;最后,当前政策大力扶持文化产业发展,新闻网站通过转企上市的契机推动其产业迅速发展。

  喻国明认为,国有新闻网站可以通过上市增加企业收入来源、扩大规模,更重要的是,可以获得来自合作方、参股方的终端、内容、客户等多种资源。

  探索运作模式

  “国有新闻网站长期存在体制困扰,由于其媒体属性所限,并不能完全实行公司化运作,使其融资等方面受限,加上缺乏市场运作经验,使其业务模式单一,盈利模式不清晰。”沈哲彦建议,国有新闻网站上市,一方面,要进行体制改革,进行公司化运作,扩展融资渠道;另一方面,要加强市场化运作的能力,盈利模式多元化,例如,可以通过搭建电子政务和党务平台来为政府提供公共服务而获取一定费用。

  相较于新浪、网易、搜狐、腾讯4大门户商业网站,业务模式单一的国有新闻网站上市后将承受着很大的竞争压力。据了解,新浪收入大部分来自网络广告,小部分来自移动增值服务;网易绝大部分收入来自网络游戏,以及所运营的163邮箱和126邮箱;搜狐收入主要由品牌广告、在线游戏、无线增值三部分组成;而腾讯主要业务包括互联网增值服务、移动及通信增值服务与网络广告。

  沈哲彦认为,由于新闻网站在主流新闻和价值观传播方面具有不可以替代的地位,国有新闻网站将成为政府服务良好的宣传平台,通过给政府提供公共服务而获取服务费用,同时还能够凭借其地域信息优势,提供生活服务类的资讯。

  喻国明说:“国有新闻网站优势在于行政资源和政府资源优势,上市要将已有的政治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和内容优势,将现有资源转化为市场资源。”(见习记者 郭朝飞)

http://news.sina.com.cn/m/2011-10-31/174323391712.shtml
73#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 11:35:29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大样小样儿://@GDTV张威:崇拜《财经》的记者。。。就这么一弄1000W到手了。。。//// @记者李晓莉 : 转发微博。
@财经女记者部落:【《财经》记者突击入股 招股书强调与《财经》无利益输送】1日,北京旋极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IPO申请在创业板上会。招股书显示,去年6月,《财经》记者林靖以每股8元,突击获取10万股。媒体估算,入股不足一年半,林靖最高可获16.5倍收益。招股书还称,《财经》与公司无交易情况,不存在利益输送。


转发(59)|评论(26)今天 09:44 来自新浪微博
转发| 收藏| 评论 27分钟前 来自iPhone客户端
74#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 20:56:48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白红义://@普利康途: 1.社会对追寻正义的事业应正回报,否则致逆选择,正义追求会越少,犹如老人跌倒无人扶、小悦悦被辗压无人救,人人不能置身之外2.传统媒体要反思如何提高自身产出率 3.《让子弹飞》对中国国民性格的刻画远不过分,时下国民性格有过之而无不及,进化了近一个世纪,无进步@孙小林私人微博
@南方传媒研究[url=http://weibo.com/verify][/url]:本期焦点【职业空间】之孙小林:《纸媒记者职业天花板原因初探》:报社或许需要建立包括期权、股权、工资绩效增长机制等一系列薪酬体系在内的机制来确保记者的收入的有效增长,保持报纸的核心竞争力,毕竟对于报社这个轻资产公司,人才才是核心资产。 @孙小林私人微博 @普利康途


转发(119)|评论(39)10月31日 10:21 来自新浪微博
转发(1)| 收藏| 评论 14分钟前 来自新浪微博
75#
 楼主| 发表于 2011-11-3 00:33:18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范以锦解密21世纪经济报道机制和经营模式

2011年11月02日11:58  法治周末 微博

  解密21世纪经济报道

  当非时政类媒体转制即将全面展开时,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于十年前布下的一颗棋子---21世纪经济报道,如今已经在市场化的路上走了很远。很难想象,在十年前政策环境并不宽松的背景下,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的决策者却以超前的思维,在与资方合作时,不仅没有死守51%的绝对控股权,而且允许事业编制的管理层人员持股,从而把个人利益、团队利益与集团利益紧密连结在一起,形成利益共同体,充分调动了各方的积极性,创刊第一年即实现了盈利。在党报集团旗下,21世纪经济报道的体制、机制和经营模式无疑是最好的。

  目前,21世纪经济报道也在按照中央文化体制改革的精神进行改制。今天,我们"解密"这份报纸创办之初的经验,对正在推进的媒体转制改革仍然具有借鉴价值。为此,法治周末记者专访了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前董事长、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范以锦教授。

  法治周末记者 李秀卿

  《法治周末》:21世纪经济报道创刊于2001年,它的成功无疑是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在走向市场化的过程中又一个典型案例。就当时而言,整个集团除了老牌的南方报业周末,南方都市报还没有在市场完全立足,在此背景下,创办这份报纸主要是出于什么考虑?是否觉得当时南方报业集团的市场竞争力仍然不足,或者说是为了未来的市场竞争及早布局?

  范以锦:创办21世纪经济报道时,南方报业的社长是李孟昱,我是总编辑,江艺平当时以社委身份分管21世纪经济报道。当时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用人理念:谁出主意,谁来干。当然,要论证“主意”行不行?人行不行?按德才兼备的原则用人。办21世纪经济报道是沈颢和刘洲伟出的主意。他们在南方周末工作过,我们对他们知根知底,他们早就给我们留下了“行”的印象。再听他们提出的方案,觉得可行。对他们信任,是办好这张报纸的前提。

  后来,我们又对南方报业的现状和社会对报纸的需求进行认真的探讨。当时,各地都热衷于办都市类报纸,是都市类报纸的勃兴时期,而对经济类的报纸注意不够,或者有的地方或部门虽办了,但未办好。

  我们深信,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经济类的报刊有市场,在人家未充分关注的时候,我们适时进入肯定大有可为。南方报业也正好缺这类报纸。从南方报业的实际来看,必须多个拳头出击,分门别类占领市场,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南方报业经过多届领导班子的努力,已有人才储备,有能力办好新的报纸。刘洲伟曾在南方周末经营过经济板块,对经济报道熟悉。沈颢有远见和谋略,是个帅才。让他们领衔,21世纪经济报道肯定能成功。

  《法治周末》:2001年,南方报业的经济状况应当不是特别好,总体盈利能力不强。那么,在决定创办这份报纸时,对投资是如何考虑的?引进外来资本是因为自身资金不足,还是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达到体制创新的目的?

  范以锦:之所以决定采取引进外来资金的形式创办这份报纸,一方面是当时资金比较紧张,另一方面也可以将风险分散出去,当然也在进行制度建设方面的尝试。南方报业当时资金不足,赢利能力较弱。因为,老牌子的报纸出现效益下滑的问题,正在改革创新,但需些时日才能见效。新创办的报纸如南方都市报势头很好,但要成为赢利大户也需要一段时间。

  在这种情况下,要上新项目,自然会想到如何融资的问题。贷款也可以,但从南方报业当时的情况来看风险较大。而且,靠贷款有一种无形的压力,肯定在办报的投入中会小手小脚,21世纪经济报道就不可能快速成长。

  贷款的局限只是一个方面。更为重要的是,南方报业成立报业集团之后,进行体制、机制创新一直是经常考虑的问题。因此,在创办21世纪经济报道的时候,通过引进战略投资者进行体制、机制创新,就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了。

  21世纪经济报道成为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第一家在经营环节引进外部资本的报纸,也是第一个尝试建立相对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的报纸。在坚持办报权归属的前提下,也就是明确了意识形态的方向与归属问题后,为了适应新的媒体竞争的市场现实,组建了一个由报业集团控股的经营公司。

  《法治周末》:在引进资本后,作为主办方的南方集团起初并没有坚持51%的绝对控股权,这在当时———即使在今天———被认为是一个大胆之举,这是出于什么考虑?当时的政策对资本进入媒体有什么限制,包括对持股的比例?如果有限制,南方报业集团为什么敢于突破这个限制?

  范以锦:当时对报纸引进社会资本的问题并没有放开,但也没有看到明显禁止的文件。从当时的环境来看,按理是不充许的。我们考虑到,改革开放以来思想逐步解放,很多改革都是一步步推进的,总得有人去尝试。只要有利于报业发展壮大、有利于调动报业经营者的积极性、有利于国家舆论阵地的巩固,就可以大胆地去试。

  我们当时就想到规避风险的问题,在确保集团对采编工作的绝对控制权不受影响的前提下,在报纸经营环节大胆引入战略合作伙伴,在编辑部之外成立一个经营公司,以公司的名义与上海复兴集团合作,对方可以参加双方组成的公司董事会,可以派财务总监监督财务运作情况,但不能干预办报。把合作的领域严格控制在发行、广告等经营领域。

  双方合作的起点定得比较高,不是停留在资金层面上的合作,也不仅仅是经营业务方面的合作,而是一开始就着手探索建立一个现代公司制的治理结构。从今天的角度看,这两项颇具前瞻性的决策,从根本上奠定了21世纪经济报道乃至以后的21世纪报系成功的基础。

  这种设计,与我们国家有关部门后来提出的新闻业务与经营业务“两分开”不谋而合。至于双方各占股份的问题,南方报业与复兴集团的股份一样多,当时考虑到经营团队也持了股,而经营团队的人都是南方报业的,实际上南方报业加上自己的团队已绝对控股了,控制权完全掌握在南方报业手上。但后来我们考虑到,毕竟经营团队的股份还是属于私人性质的,为了规避风险,经过双方友好协商,还是适当调整了股份,南方报业完全控股了。

  《法治周末》:据我们所知,21世纪经济报道在创办之初就采取了高管持股的模式,而这些高管实际上都是南方报业集团在编的中层干部,让他们持股是基于什么考虑?在集团内部是否有争议?您本人是否面临很大压力?当时的政策是否有禁区?

  范以锦:21世纪经济报道创办之初,经营高管就持股了。引进战略投资者时,投资方就提出来了,他们不直接参与经营,但凭什么相信南方报业的21世纪经营团队?如果经营团队成为投资者持有股份,责权利一致了,合作双方也就放心了。

  从南方报业当时的体制来看,对下属经营单位实行经营管理目标责任制,也就是老国企改革开放初期的那种承包制。很多国企都改了,但由于传媒的特殊性,在经营方面一直放不开。这种承包制,集团从年头开始就与子报刊谈判,往往几个月都谈不下来,签不了承包合同。21世纪经济报道管理层持股之后,就不用纠缠扯皮了,按股份分红就行了。

  对管理层持股的问题,集团内部起初也有些议论,但大多理解。因为,管理团队自己投钱进去,有很大风险,现在产生了收益,无可非议。

  《法治周末》:现在回头看,21世纪基本上没有走弯路,很快形成了同行业的领袖地位,这种成功与最初确定的股份制运作模式、包括高管持股等个人激励是否有直接关系?

  范以锦:21世纪经济报道创下了创办报纸不到一年就实现盈利的奇迹。随着《21世纪经济报道》的发展,2003年21世纪报系成立,利用这个平台延伸出《21世纪商业评论》、《商务旅行》、《理财周报》等报刊及其他子项目。

  21世纪经济报道在国内财经类报纸市场上获得了非凡的成功,迅速确立了经济类报纸的领头地位。作为一张创办十年的财经类报纸,21世纪经济报道无论是报纸的市场地位、影响力、品牌的价值,还是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都取得了值得自豪的成功。

  这种成功不是偶然的,它得益于报纸精准的市场定位,得益于高质量的采编和经营,得益于高水平的工作团队,更得益于集团在创办这份报纸之初就建立的既适应市场竞争,又符合报纸运作实际的治理结构和管理体制。良好的体制和机制,把个人的利益、团队的利益与集团的利益紧密连结在一起,形成利益共同体,各方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了。集团许多人说,21世纪经济报道的体制、机制和经营模式在南方报业内部是最好的。

  《法治周末》:21世纪经济报道在十多年的运作过程中,在报纸的市场定位、运作模式以及日常管理等方面,主办方与资方是否存在矛盾?如何协调?

  范以锦:在报纸的市场定位方面,资方完全相信团队的能力,不干预。其实,他们也不懂办报,干预也干预不了。把制度设计好,放心让团队去干就行了。总体感觉,没有大的矛盾,小的矛盾一讨论、沟通就解决了。

  《法治周末》:在您担任南方报业集团主要领导时,对市场化问题是如何考虑的?今天回头看,是否可以认为南方集团总是先走一步,而且每走一步基本都是成功的?包括21世纪经济报道的这种模式,正是今天文化体制改革所确定的方向。您对这个问题如何评价?

  范以锦:我在十多年前就说过,市场与导向要尽量一致,经过努力完全可以做到一致。如果报刊不走市场、读者不买账,何来导向?能导谁?由于机关报走市场难度大,也更为敏感,我们先在系列报做足走市场的文章。

  摸索出经验之后,我们提出:“市场面前,报报平等,机关报也要走市场。”机关报最有权威性,政治地位也最高,从这个角度来看,是不能要求“平等”的。但政治地位不等于是市场地位,如果机关报不走市场失去读者,也会影响权威性的发挥。

  南方报业已改变了过去将下属报纸都当成南方日报子报子刊的看法,改称为系列报,与南方日报的关系不是“儿子养老子”的关系。南方日报也实行独立核算,既讲社会效益也讲经济效益。事实上,南方日报的发行量、广告和利润都保持良好的状态,在全国的省委机关报中排第一。

  《法治周末》:您如何评论中央关于文化体制改革的决定,特别是非时政类报刊转制的问题?这种体制的创新,是否有助于解决官办媒体与市场严重脱钩的问题,从而使得媒体的商品属性真正能够得到确立?

  范以锦:前几年,国家大力推进文化产业体制改革,报刊业进行体制和机制创新,采编和经营“两分开”,将经营性的资产剥离出来成立公司,用经营公司的名义与企业合作就名正言顺了。这种体制创新在特定时期、特定条件下为推动媒体市场化发展发挥了较好的作用。

  然而,这种“两分开”只能是往市场化、企业化发展中的一种过渡性的办法。这种运作方式依然没有摆脱“事业单位”的框框,既要将报业中的经营性业务剥离出来实行市场化运作,又要确保不将完整的新闻产品生产的产业链条割断,很难两全其美。

  内容制作的优劣决定了发行和广告的优劣;而经营的效果又会反过来验证内容是否符合市场的要求。同一个报刊社在“两分开”的两种体制下,不能作为完全意义上的市场主体参与市场竞争,其必然制约着报业自身的发展。尽管有协调机制,但协调成本较高,不是靠比较稳定的制度来保障,扯皮的事仍然不少。

  另一种情况是,同一个集团内报刊种类很多、千差万别,有机关报等时政类报刊,有文化娱乐、财经等专业类报刊。有敏感的媒体,也有意识形态不强的媒体。没有必要套用同一个模式。

  非时政类报刊转制之后,改“事业”为“企业”,从整体上来说就可以让非时政类的报刊更好地走市场。这是大好事。当然,由于媒体的特殊性和中国的国情,转制后依然有许多新问题需要解决,不能盲目乐观。但既然迈出了一步,就是个进步;坚持向前推进,就会不断进步。

http://news.sina.com.cn/m/2011-11-02/115823402639.shtml
76#
 楼主| 发表于 2011-11-3 00:33:54 | 只看该作者
范以锦解密21世纪经济报道机制和经营模式

2011年11月02日11:58  法治周末

  解密21世纪经济报道

  当非时政类媒体转制即将全面展开时,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于十年前布下的一颗棋子---21世纪经济报道,如今已经在市场化的路上走了很远。很难想象,在十年前政策环境并不宽松的背景下,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的决策者却以超前的思维,在与资方合作时,不仅没有死守51%的绝对控股权,而且允许事业编制的管理层人员持股,从而把个人利益、团队利益与集团利益紧密连结在一起,形成利益共同体,充分调动了各方的积极性,创刊第一年即实现了盈利。在党报集团旗下,21世纪经济报道的体制、机制和经营模式无疑是最好的。

  目前,21世纪经济报道也在按照中央文化体制改革的精神进行改制。今天,我们"解密"这份报纸创办之初的经验,对正在推进的媒体转制改革仍然具有借鉴价值。为此,法治周末记者专访了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前董事长、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范以锦教授。

  法治周末记者 李秀卿

  《法治周末》:21世纪经济报道创刊于2001年,它的成功无疑是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在走向市场化的过程中又一个典型案例。就当时而言,整个集团除了老牌的南方报业周末,南方都市报还没有在市场完全立足,在此背景下,创办这份报纸主要是出于什么考虑?是否觉得当时南方报业集团的市场竞争力仍然不足,或者说是为了未来的市场竞争及早布局?

  范以锦:创办21世纪经济报道时,南方报业的社长是李孟昱,我是总编辑,江艺平当时以社委身份分管21世纪经济报道。当时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用人理念:谁出主意,谁来干。当然,要论证“主意”行不行?人行不行?按德才兼备的原则用人。办21世纪经济报道是沈颢和刘洲伟出的主意。他们在南方周末工作过,我们对他们知根知底,他们早就给我们留下了“行”的印象。再听他们提出的方案,觉得可行。对他们信任,是办好这张报纸的前提。

  后来,我们又对南方报业的现状和社会对报纸的需求进行认真的探讨。当时,各地都热衷于办都市类报纸,是都市类报纸的勃兴时期,而对经济类的报纸注意不够,或者有的地方或部门虽办了,但未办好。

  我们深信,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经济类的报刊有市场,在人家未充分关注的时候,我们适时进入肯定大有可为。南方报业也正好缺这类报纸。从南方报业的实际来看,必须多个拳头出击,分门别类占领市场,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南方报业经过多届领导班子的努力,已有人才储备,有能力办好新的报纸。刘洲伟曾在南方周末经营过经济板块,对经济报道熟悉。沈颢有远见和谋略,是个帅才。让他们领衔,21世纪经济报道肯定能成功。

  《法治周末》:2001年,南方报业的经济状况应当不是特别好,总体盈利能力不强。那么,在决定创办这份报纸时,对投资是如何考虑的?引进外来资本是因为自身资金不足,还是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达到体制创新的目的?

  范以锦:之所以决定采取引进外来资金的形式创办这份报纸,一方面是当时资金比较紧张,另一方面也可以将风险分散出去,当然也在进行制度建设方面的尝试。南方报业当时资金不足,赢利能力较弱。因为,老牌子的报纸出现效益下滑的问题,正在改革创新,但需些时日才能见效。新创办的报纸如南方都市报势头很好,但要成为赢利大户也需要一段时间。

  在这种情况下,要上新项目,自然会想到如何融资的问题。贷款也可以,但从南方报业当时的情况来看风险较大。而且,靠贷款有一种无形的压力,肯定在办报的投入中会小手小脚,21世纪经济报道就不可能快速成长。

  贷款的局限只是一个方面。更为重要的是,南方报业成立报业集团之后,进行体制、机制创新一直是经常考虑的问题。因此,在创办21世纪经济报道的时候,通过引进战略投资者进行体制、机制创新,就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了。

  21世纪经济报道成为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第一家在经营环节引进外部资本的报纸,也是第一个尝试建立相对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的报纸。在坚持办报权归属的前提下,也就是明确了意识形态的方向与归属问题后,为了适应新的媒体竞争的市场现实,组建了一个由报业集团控股的经营公司。

  《法治周末》:在引进资本后,作为主办方的南方集团起初并没有坚持51%的绝对控股权,这在当时———即使在今天———被认为是一个大胆之举,这是出于什么考虑?当时的政策对资本进入媒体有什么限制,包括对持股的比例?如果有限制,南方报业集团为什么敢于突破这个限制?

  范以锦:当时对报纸引进社会资本的问题并没有放开,但也没有看到明显禁止的文件。从当时的环境来看,按理是不充许的。我们考虑到,改革开放以来思想逐步解放,很多改革都是一步步推进的,总得有人去尝试。只要有利于报业发展壮大、有利于调动报业经营者的积极性、有利于国家舆论阵地的巩固,就可以大胆地去试。

  我们当时就想到规避风险的问题,在确保集团对采编工作的绝对控制权不受影响的前提下,在报纸经营环节大胆引入战略合作伙伴,在编辑部之外成立一个经营公司,以公司的名义与上海复兴集团合作,对方可以参加双方组成的公司董事会,可以派财务总监监督财务运作情况,但不能干预办报。把合作的领域严格控制在发行、广告等经营领域。

  双方合作的起点定得比较高,不是停留在资金层面上的合作,也不仅仅是经营业务方面的合作,而是一开始就着手探索建立一个现代公司制的治理结构。从今天的角度看,这两项颇具前瞻性的决策,从根本上奠定了21世纪经济报道乃至以后的21世纪报系成功的基础。

  这种设计,与我们国家有关部门后来提出的新闻业务与经营业务“两分开”不谋而合。至于双方各占股份的问题,南方报业与复兴集团的股份一样多,当时考虑到经营团队也持了股,而经营团队的人都是南方报业的,实际上南方报业加上自己的团队已绝对控股了,控制权完全掌握在南方报业手上。但后来我们考虑到,毕竟经营团队的股份还是属于私人性质的,为了规避风险,经过双方友好协商,还是适当调整了股份,南方报业完全控股了。

  《法治周末》:据我们所知,21世纪经济报道在创办之初就采取了高管持股的模式,而这些高管实际上都是南方报业集团在编的中层干部,让他们持股是基于什么考虑?在集团内部是否有争议?您本人是否面临很大压力?当时的政策是否有禁区?

  范以锦:21世纪经济报道创办之初,经营高管就持股了。引进战略投资者时,投资方就提出来了,他们不直接参与经营,但凭什么相信南方报业的21世纪经营团队?如果经营团队成为投资者持有股份,责权利一致了,合作双方也就放心了。

  从南方报业当时的体制来看,对下属经营单位实行经营管理目标责任制,也就是老国企改革开放初期的那种承包制。很多国企都改了,但由于传媒的特殊性,在经营方面一直放不开。这种承包制,集团从年头开始就与子报刊谈判,往往几个月都谈不下来,签不了承包合同。21世纪经济报道管理层持股之后,就不用纠缠扯皮了,按股份分红就行了。

  对管理层持股的问题,集团内部起初也有些议论,但大多理解。因为,管理团队自己投钱进去,有很大风险,现在产生了收益,无可非议。

  《法治周末》:现在回头看,21世纪基本上没有走弯路,很快形成了同行业的领袖地位,这种成功与最初确定的股份制运作模式、包括高管持股等个人激励是否有直接关系?

  范以锦:21世纪经济报道创下了创办报纸不到一年就实现盈利的奇迹。随着《21世纪经济报道》的发展,2003年21世纪报系成立,利用这个平台延伸出《21世纪商业评论》、《商务旅行》、《理财周报》等报刊及其他子项目。

  21世纪经济报道在国内财经类报纸市场上获得了非凡的成功,迅速确立了经济类报纸的领头地位。作为一张创办十年的财经类报纸,21世纪经济报道无论是报纸的市场地位、影响力、品牌的价值,还是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都取得了值得自豪的成功。

  这种成功不是偶然的,它得益于报纸精准的市场定位,得益于高质量的采编和经营,得益于高水平的工作团队,更得益于集团在创办这份报纸之初就建立的既适应市场竞争,又符合报纸运作实际的治理结构和管理体制。良好的体制和机制,把个人的利益、团队的利益与集团的利益紧密连结在一起,形成利益共同体,各方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了。集团许多人说,21世纪经济报道的体制、机制和经营模式在南方报业内部是最好的。

  《法治周末》:21世纪经济报道在十多年的运作过程中,在报纸的市场定位、运作模式以及日常管理等方面,主办方与资方是否存在矛盾?如何协调?

  范以锦:在报纸的市场定位方面,资方完全相信团队的能力,不干预。其实,他们也不懂办报,干预也干预不了。把制度设计好,放心让团队去干就行了。总体感觉,没有大的矛盾,小的矛盾一讨论、沟通就解决了。

  《法治周末》:在您担任南方报业集团主要领导时,对市场化问题是如何考虑的?今天回头看,是否可以认为南方集团总是先走一步,而且每走一步基本都是成功的?包括21世纪经济报道的这种模式,正是今天文化体制改革所确定的方向。您对这个问题如何评价?

  范以锦:我在十多年前就说过,市场与导向要尽量一致,经过努力完全可以做到一致。如果报刊不走市场、读者不买账,何来导向?能导谁?由于机关报走市场难度大,也更为敏感,我们先在系列报做足走市场的文章。

  摸索出经验之后,我们提出:“市场面前,报报平等,机关报也要走市场。”机关报最有权威性,政治地位也最高,从这个角度来看,是不能要求“平等”的。但政治地位不等于是市场地位,如果机关报不走市场失去读者,也会影响权威性的发挥。

  南方报业已改变了过去将下属报纸都当成南方日报子报子刊的看法,改称为系列报,与南方日报的关系不是“儿子养老子”的关系。南方日报也实行独立核算,既讲社会效益也讲经济效益。事实上,南方日报的发行量、广告和利润都保持良好的状态,在全国的省委机关报中排第一。

  《法治周末》:您如何评论中央关于文化体制改革的决定,特别是非时政类报刊转制的问题?这种体制的创新,是否有助于解决官办媒体与市场严重脱钩的问题,从而使得媒体的商品属性真正能够得到确立?

  范以锦:前几年,国家大力推进文化产业体制改革,报刊业进行体制和机制创新,采编和经营“两分开”,将经营性的资产剥离出来成立公司,用经营公司的名义与企业合作就名正言顺了。这种体制创新在特定时期、特定条件下为推动媒体市场化发展发挥了较好的作用。

  然而,这种“两分开”只能是往市场化、企业化发展中的一种过渡性的办法。这种运作方式依然没有摆脱“事业单位”的框框,既要将报业中的经营性业务剥离出来实行市场化运作,又要确保不将完整的新闻产品生产的产业链条割断,很难两全其美。

  内容制作的优劣决定了发行和广告的优劣;而经营的效果又会反过来验证内容是否符合市场的要求。同一个报刊社在“两分开”的两种体制下,不能作为完全意义上的市场主体参与市场竞争,其必然制约着报业自身的发展。尽管有协调机制,但协调成本较高,不是靠比较稳定的制度来保障,扯皮的事仍然不少。

  另一种情况是,同一个集团内报刊种类很多、千差万别,有机关报等时政类报刊,有文化娱乐、财经等专业类报刊。有敏感的媒体,也有意识形态不强的媒体。没有必要套用同一个模式。

  非时政类报刊转制之后,改“事业”为“企业”,从整体上来说就可以让非时政类的报刊更好地走市场。这是大好事。当然,由于媒体的特殊性和中国的国情,转制后依然有许多新问题需要解决,不能盲目乐观。但既然迈出了一步,就是个进步;坚持向前推进,就会不断进步。



http://news.sina.com.cn/m/2011-11-02/115823402639.shtml
77#
 楼主| 发表于 2011-11-4 21:09:04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Facebook明年社交广告营收或接近60亿美元

2011年11月04日 19:24 新浪科技微博

  Facebook明年的广告营收将达到57.8亿美元,占社交网络广告营收总额的72%,占全球网络广告营收总额的6.1%。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11月4日晚间消息,调研公司eMarketer在一份新报告中称,Facebook明年的广告营收将达到57.8亿美元,占社交网络广告营收总额的72%,占全球网络广告营收总额的6.1%。
  报告指出,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在社交网络上投放广告,而Facebook将赢得社交网络广告开支的绝大部分,明年的广告营收将达到57.8亿美元。
  在美国,Facebook明年的广告营收将占到整体网络广告开支的7.9%。按营收计算,Facebook今年有望超越雅虎成为美国最大的显示广告提供商。
  报告还指出,明年全球社交网络广告营收将超过80亿美元,而2013年将达到约100亿美元。
  eMarketer首席分析师黛布拉·威廉森(Debra Williamson)在一份声明中称:“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在社交网络上开展营销活动,同时也增加了他们在社交网络上的广告开支。社交网络在广告市场的地位日益巩固,在每10美元的社交网络广告开支中,将有7美元流向Facebook。”(李明)

http://tech.sina.com.cn/i/2011-11-04/19246277141.shtml

78#
 楼主| 发表于 2011-11-5 11:43:43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安妮宝贝主编的《大方》杂志证实停刊
  2011年11月03日03:54  重庆晨报

  


文艺范《大方》停刊



安妮宝贝


  重庆晨报(微博)讯 (记者 裘晋奕)开阔、端正、丰富、专注,这是安妮宝贝(微博)给自己主编的文艺杂志《大方》的定位。扎实、笃定、诚挚、深入是她心目中最好的文艺杂志《大方》的气质……昨天这一切画上了句号———昨天,负责《大方》策划出版的北京新经典文化公司宣布,在出版了两期杂志后,《大方》将停刊。
  《大方》昨日宣布停刊
  由知名女作家安妮宝贝任主编的季刊《大方》在文艺圈颇有口碑,之前只出过两期。在微博上,最早传出《大方》停刊是在前天下午。虽然只是有网友在提问求证,但在微博上仍旧引起了众多圈内网友的关注和转发。昨天下午,重庆晨报记者致电策划出版《大方》的北京新经典文化公司时,负责《大方》编辑的工作人员证实,“确实要停了。”该工作人员表示,他们不便接受进一步采访,“以稍后我们的声明为准。”
  昨晚6点半左右,新经典文化公司通过“大方O-pen新文艺”(微博)的微博发表声明证实了《大方》停刊的消息。“《大方》虽已无法与读者同行共进,但作为一本纯文艺读物所秉持的‘敬畏写作、专注阅读’的信念,我们仍将坚持。”
  据该声明介绍,《大方》第三期已经完成粗略规划。“《大方No.3》曾特别策划‘古书之美’专题,向悠久的中国文化传统致敬。现奉上封面定稿,作为编者和读者共同的留念。就此向诸位告别。”
  引荐外国文学很给力
  重庆晨报记者留意到在该声明发出后仅半小时,就已有超过300条评论。其中大部分是《大方》的粉丝。其中有网友猜测《大方》停刊,或与前两期一直以图书刊号代替杂志刊号出版有关。很多的网友表示惋惜。
  重庆的读者贺先生就表示,此前两期《大方》给自己的感觉是非常文艺,“能让人静下来、慢慢阅读的感觉非常不错。据他介绍,自己最看好《大方》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对引荐外国文学非常重视,二是对已经被大多数人遗忘了的现代文学挖掘比较深入。“可能是因为安妮宝贝和止庵坐镇主编的原因,《大方》采用稿件的品质很高,同时中间有大页面的绘本也给人很清新的感觉。”贺先生说,自己此前希望通过它读到一些被忽视的外国作家的作品。
  回顾已经出版的《大方》,确实在外国文学推荐方面相当给力。其中第一期的独家翻译、全文刊载日本杂志《思考者》前总编辑松家仁之于对日本知名作家村上春树的深度专访就赢得了众多粉丝的交口称赞。在这篇专访稿件中,村上春树对古典音乐、爵士乐、摇滚乐、电影、日常饮食、服装品牌、长跑运动等鲜为人知的个人趣味和生活细节都有提及。同期推出的著名导演贾樟柯专门为《大方》撰写的《侯导,孝贤》印象记长文,也评价不错。
  而在第二期中,《大方》带来的“伟大的美国作家”乔纳森·弗兰岑的随笔《更远》、英国当代诗人、小说家大卫·康斯坦丁的《米德兰的下午茶》和日本文学巨匠太宰治的未完绝笔之作《Goodbye》粉丝们评价都颇高。


http://news.sina.com.cn/m/2011-11-03/035423405483.shtml

79#
 楼主| 发表于 2011-11-5 11:51:13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UC优视起诉腾讯不正当竞争:发虚假报告绑架用户
2011年11月04日 10:17  新浪科技微博



UC优视CEO俞永福
俞永福此前指责腾讯的微博



  新浪科技讯  11月4日上午消息,UC优视今日正式宣布将以不正当竞争为由起诉腾讯公司。
  此前,UC优视发布《致广大合作伙伴及UC浏览器用户书》,指责腾讯公司故意操纵关于《QQ浏览器全面稳居浏览器市场第一》的虚假报告,以及捆绑、排他、绑架用户等不正当竞争行为。
  UC优视CEO俞永福(微博)表示,自2009年推出UC浏览器来,腾讯公司就将其列入黑名单。UC方面曾与包括马化腾在内的腾讯高层多次主动沟通,但均告无效。UC优视已经“忍无可忍”,无奈之下,只好作此选择,宣布正式起诉腾讯。
  俞永福在今天的沟通会上四问腾讯,“一问腾讯:利用垄断优势,要挟合作伙伴不能预装UC浏览器,必须“二选一”,不正当竞争。二问腾讯:假开放、真封闭,劫持用户需求,用户搜索“UC浏览器”,诱骗用户推荐QQ浏览器,不正当竞争。三问腾讯:手机QQ聊天软件捆绑安装QQ浏览器,不给用户选择权,不正当竞争。四问腾讯:操控数据报告,混淆视听,误导合作伙伴,破坏UC的合作体系,不正当竞争。”
  俞永福在会上公布了一份腾讯公司提供给手机厂商等的合作协议,其中明确提出了排他条款:要求合作伙伴需声明在推广腾讯产品时不推广其竞争对手产品,对应关系如下:QQ浏览器——UC浏览器;QQ安全助手——360安全助手;腾讯微博——新浪微博。
  俞永福在沟通会上做出呼吁,希望业内人士提供更多的法律证据,UC提供20万人民币征集有效的法律证据。
  今年以来,多玩总裁李学凌(微博)、蓝港CEO王峰也都先后公开爆料,称自己公司的业务遭遇了腾讯封杀、捆绑等不正当竞争。(秀倩)
欢迎参与调查
你主要使用的手机浏览器是?

UCweb


QQ手机浏览器


Opera


系统自带(如Safari)


其它

http://tech.sina.com.cn/i/2011-11-04/10176275309.shtml




80#
 楼主| 发表于 2011-11-7 21:48:32 | 只看该作者
【案例】年终分红
红星闪放光芒:真的假的啊 //@刘义杰:// @崔向红 : 太刺激了吧 // @黄嘉鑫 : 副标题才是关键
@周智琛[url=http://weibo.com/verify][/url]:记者节到来之前,传出这样的消息振奋精神啊。祝福东莞报业的所有人。


转发(94)|评论(40)17分钟前 来自新浪微博
转发| 收藏| 评论 10分钟前 来自iPhone客户端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