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汉语2008级编辑学作业集锦

[复制链接]
21#
 楼主| 发表于 2011-6-8 21:25:34 | 显示全部楼层
汉语0801 20085882 朱锐

浅谈新闻编辑学与中文之关系

中文与新闻学作为当今两个不同的学科,实际上它们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从总体上说,中文专业是新闻专业的母专业,好的文字文学是学习新闻学的基础。

中文与新闻学这两个学科之间的关系是错综复杂的,涉及面也相当广,在此,我只是浅谈一下新闻编辑学与汉语言文学之间的关系。首先,有必要介绍一下“编辑”一词的来源。因为“编辑”一词的由来即体现出了中文与新闻学的一种关系。“编辑”一词有着悠久的历史,在《说文解字》中就有这样的提法:“编,次简也”。颜师古在《汉书》中写着:“辑与集同,谓书之总要”。从这两部文献中可以看出,编辑就是按其顺序,编排成册的意思。在我国,“编辑”二字合二为一最早出现在《魏书·李琰传》中:“尝谓人曰:“吾所以好读书,不求身后之名,但异见异闻,心之所愿,是以孜孜搜讨,欲罢不能。岂为声名劳七尺也?此乃天性,非为力强。”前后再居史职,无所编缉。安丰王延明,博闻多识,每有疑滞,恆就琰之辨析,自以为不及也。”另外,在唐代文献中也颇为常见,其意义都是收集材料,整理成书。唐颜无孙《千禄字书序》中“不揆庸虚,欠思编辑。”的“编辑”的意义和用法与现代的非常相近了。现代意义上的编辑,是指在大众传播中,为满足受众的需要,使用独特的传播符号对他人的精神文化成果(文字,图像)进行选择,组织,整理和加工等,使其形成具有完善的形态,能广泛传播的创造性劳动,还指从事这一劳动的人。

著名语言学家陈原先生曾说过:“语言文字(口头语言,书面语言)是一切编辑工作的基础。所以传播媒介——其中特别是报纸书籍的编辑,应当毫无例外地掌握驾驭文字(语言文字)的艺术。”陈原先生的这句话明确指出了作为一名编辑,他首先要具有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应当具有比较深厚的文字功底,这样才可以及时发现并改正稿件的问题和错误。若编辑自己都不具备深厚的的文字功底,怎么能够去修改别人的稿件,怎么能够保证稿件的质量呢!所以,如果编辑没有深厚的文字功底,会给编辑工作带来诸多的不便。下面我具体谈谈文字功底在新闻编辑活动中的重要性。

第一,错别字问题。乍一看,似乎觉得这个不是什么大问题,但是有时小的错误却常常犯下大的错误,特别是当涉及到一些敏感问题的时候。有时错别字问题是由于一时疏忽造成的,这就需要细心;有时却也是因为个人的文字功底不好造成的。辨别错别字是个很基本的能力,但需要编辑在日常生活中不断积累!有人也许会认为一点一字之差并不是大问题,但它却会使读者对报纸的可信度产生怀疑及对相关工作者的敬业精神产生怀疑。有句话说:“编辑无小事,细节需用心。”就是提醒人们要细心。以上已经对错别字带来的影响具体说明了,所以编辑要把好关,抓错别字不松懈,勿以恶小而不为。

第二,特定称谓问题。编辑必须要了解一些基本的文学常识,因为在编辑改稿时,会常涉及一些特定称谓或专有名词,这些词很容易误用,编辑对此必须要有一定的敏感性,这还是需要编辑在平时多留意特殊称谓的词语,然后牢记在心里。在这里举一些日常生活中容易错用的特定称谓词。例如:令尊,家父,考妣,“家父”是指自己的父亲,易误用为别人的父亲;而“令尊”才表示他人的父亲的尊称;“考妣”的用法更特殊些,因为指的是已过世的的父母亲,“考”指过世的父亲,“妣”指过世的母亲,例如,屈原在《离骚》中写到:“朕皇考曰伯庸”,“考”即指他已过世的父亲。

第三,词语搭配问题。编辑在改稿时,要修改那些组合在一起在表达意思上存在不合语法或者习惯用法的词语,使文章所要表达的意思更加清楚明白,让读者一看便知其意。要达到上述要求,编辑必须要具备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否则可能找不出毛病或者把稿件修改的一塌糊涂。在这一板块,对成语典故的修改,我个人认为更具挑战性。人们喜欢在稿件中运用成语典故,因为可以使文章更具有文采并且形象生动。编辑在改稿时要认真思考成语典故的用法是否恰当,是否标准,防止错误的出现,而思考的前提是编辑要知道成语典故的意思,这就还是要求编辑具有丰富的文学知识。成语有其固定的意义,使用时要符合文意。这部分对编辑的文学修养要求是很高的,如果用错了,会见笑于大方之家。

第四,语言的润色问题。编辑在改稿时,要考虑哪个词语能使文章的表达更生动形象,更具有吸引力,考虑怎样遣词造句。不仅要对文章的布局谋篇进行修饰,也要对段落句子进行修饰,使文章层次清晰,使读者读完后能明确事情的原因,经过和结果。新闻稿件不同于一般的文学文章,不宜过长,它要求行文简洁,言简意赅。引文的差错也是修改稿件时常碰到的一种错误,张冠李戴,把老子的话引为孔子说的,把孔子说的又说是庄子说的。这不仅需要编辑仔细看引文,而且需要编辑自身具有较高的文学修养。另外,要防止歧义的产生。有些时候,由于习惯问题,写出来的东西使人难以理解,亦或是不知所云。所以,在改稿时,防止歧义的产生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处理这些问题亦需要有深厚的文字功底和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与此同时,对编辑而言更加重要的是对文字的判断力,鉴别力,文字归根结底是信息的载体,就像是奶粉融化在水中。什么样的文字是无趣的,枯燥乏味的,空洞的,?什么样的文字又是读者不易吸收的?什么样的文字是有感染力的? 什么样的文字是读者乐于接受的?其实,以上各部分并不是各自分离的,它们之间是相互交错的,编辑改稿时是把它们综合在一起进行考虑的。总有人说,编辑工作是在为他人做“嫁衣”。因此,出版物所传达的精神世界是独属于作者的,编辑所要做的就是一点润色、一点修改。其实不然,这种观点是将编辑工作简单化了。随着出版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编辑”工作所承载的早已不仅仅是对稿件做剪刀加浆糊式的改造,而是要获取、辨析、利用各种出版、文化信息,准确把握市场脉搏,慧眼识作者,并有效驾驭写作、出版方向。也就是说,编辑只有练就了过硬的功夫,才有可能在现今的出版市场中大展拳脚。编辑的劳动应该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报业的市场化和日趋激烈的竞争,对采编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做好编辑工作?在工作实践中,除了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外,还要创新编辑理念,增强策划意识、读者意识和精品意识。编辑家出版家前辈邹韬奋就说过:“最重要的是要有创造的精神。尾巴主义是成功的仇敌。”“我们每看到一种新刊物,只要看到它的格式样样模仿着别人的,大概就可以知道它的前途了。”可见只有增强策划意识、读者意识、精品意识,在工作中不断创新,才能编出好的杂志。
22#
 楼主| 发表于 2011-6-8 21:26:30 | 显示全部楼层
汉语言文学0802 张岭 20085927

本帖最后由 张岭 于 2011-6-7 13:20 编辑



浅析编辑应具备的文化素质修养

   【摘要】文化影响着一个民族的精神致思和时代风尚,文化出版社与人类文明与时俱进。人类社会的每一次跃进,每一次升华,无不镌刻这文化进步的烙印。当今国家综合国力的竞争在一定意义上说是文化的竞争。根据西方守门人的理论,在精神产品两次生产中,守门人要想要创造知名度、美誉度俱佳的文化精品,无疑责任重大。所谓志职所在,责有攸归是也。编辑在文化、知识传播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位置,并深受其文化素质修养的影响。

  【关键词】编辑 文化素质 文化修养


   编辑是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从事规划、组织、评审、编选、加工、整理文稿的的出版人。编辑工作是策划、审理作品。使之适合流传的在创造活动,是整个出版工作的中心环节。编辑,用物质文明设施和手段,组织、采录、收集、整理、纂修、审定各式精神产品,使之传播展示于社会公众的工作和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员。策划选题、评审稿件、创造加工是编辑学的责任。随着社会的发展,编辑不仅仅只要求其具有相应的专业知识内涵,还要求编辑中具备相应的文化修养。那么,什么是文化修养呢?

  实际上,文化修养应该分开解释——“文化”:是人文文化与科技文化各学科的总和。而所谓“修”,乃吸取、学习,为的是打下知识体系的基础。所谓“养”,是在“修”得的知识基础之上的提炼、批判、反思乃至升华。文化修养总的来说,则是对人文文化、科技文化中的部分学科有了解、研究、分析、掌握的技能,可以独立思考、剖析、总结并得出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的一种能力。只修不养,是只知道死读书的呆子。只养不修,则是热衷于主观臆想的狂人。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编辑应具有较全面的知识体系,并且在具备相应的文化修养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发展,在学习中思辩,不断完善自身的世界观,这也是为了文化修养追求应该有的态度。

   作为编辑的人员来说,应具备一定的编辑文化修养。作为从事知识、文化、新闻出版宣传工作的编辑在文化修养方面更应率先垂范。不仅要做传播文化的使者。更应做遵守文化修养的模范。

编辑工作是一项服务作者、奉献社会的事业。编辑对政治责任、学术责任的严格把关,既体现编辑的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又体现了他自身文化修养和学术良知。编辑首要的是客观的、真实的反映现实事物。正确的认识事物,真实的反映,客观的引导读者的思维概念。这便要求编辑具备相当丰富的文化底蕴。编辑的工作性质要求在编辑过程应体现传播先进文化、弘扬先进文化这一崇高目的。

  “文化”内容包罗如此浩瀚。“文化”包括“人文文化”与“科技文化”。人文文化是人类感性思维探求精神世界的结果,包含了文学、哲学、史学、艺术、宗教等等学科。文化素质修养的提升需要实践的锤炼。文化素质修养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自古就有的,而是在人们认识、改造自然和社会的过程中逐步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文化修养的提升需要依托物质载体。只有在意识到知识储备匮乏的同时,借助参加文体活动,读书特别是经典型的书籍,多阅读浏览新闻来增加社会阅历,才能提高文化素质修养。

   在编辑进行工作时,编辑需在众多作品观点中,发现亮点,价值点,这是需要编辑处理问题的能力,也要求编辑应该具有这样的能力。这时候编辑的文化修养境界就影响着编辑的。首先,编辑应充分尊重作者的思维劳动成果。其次,编辑在选着他人作品适应公平公正。编辑应正确客观全面的评价作者的观点,不应以个人观念而片面的分析作品。最后,编辑应以孜孜不倦的态度学习他人的见解。在编辑选着整理他人作品时,应充分储备个人文化知识修养,不断扩宽自身知识面。

   人无完人金无足赤。编辑在工作中也容易出现错误。一、习惯型。编辑根据自身了解的知识、经验对作品中所提出的观点、现象进行武断的判断及批评。二、乱用型。编辑对作品在表述时,或违反常识而定义术语、使用概念;或乱用通用符号,而对非通用的符号又不加解释;或在公式之间不断句,以致产生歧义;或图表设计不符常规,导致关系不明等等而造成的差错。三、马虎型。编辑修改他人稿件或策划中只为完成任务,草率行事,这种情况在文稿中常见。

   例如:“巴塞罗那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复兴旧城,他们只是持续做公共空间的改造,以此带动地段升值,促使交易活动与房屋修缮的发生,像扎针炙一样把整个城市扎活了。《瞭望新闻周刊》2006年第19期”。其中有别字。“针炙”应为“针灸”。“灸”是形声字,从火久声,是中医的一种治疗方法,多用点燃的艾条在选定的穴位表面熏灼,常和针刺配合使用,合称“针灸”。“炙”是会意字,上“月(肉)”下“火”,本义是“用火烤肉”“针炙”说不通。在报刊中成语或短语经常性被勿用,如:“时不我待”误用为“时不待我”,“不尽如人意”误用为“不尽人意”,“并驾齐驱”误用为“齐驾并驱”,“顺水推舟”误用为“顺手推舟”,“谈笑风生”误用为“谈笑风声”等等。报刊编辑出版工作常见错误有:报纸版面分工不规范、不准确,导向性错误,知识性错误。标点符号是最容易出现的错误。两个数字连用以表示概数时,用汉字小写形式,如“七八天”,误为“七、八天”。夏历用汉字,如“正月十三”误为“正月13”。还有20世纪50年代(或上世纪50年代)误为“1950年代”。

   对于,在报刊中出现个别错别字,是可以谅解的,但是如果在报刊上出现政治性错误港澳台问题,领土主权和对外关系问题,党政机构名称,国家领导人姓名职务等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民族和宗教问题,国家安全及保密事项,一些国际组织的提法,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评价,法律问题,社会敏感问题和热点问题,思想道德、理想信念问题涉及重要人物、事件的时间和史实要想避免政治性错误等等,对于这些事件、人物在编辑进行选题、策划、筛选、核对时应做到万分注意。同时,这也要求编辑除了平时多积累,多看时事,多学习相关政策法规外,审稿校对时,要提高政治敏锐性,提高警惕心,充满责任心,这样才能有效避免这类错误。出现错误的情况,是可以减少的,这人对于编辑文化素质的一项重大考验。

   编辑在对客观事物进行准确、完整的描述时,应对作者负责,同时也应对读者负责。读者是编辑所在刊物的“衣食父母”,读者对刊物的选择很大程度上受编辑的文化素质水平的影响,所以编辑在提高自身编辑水平的同时,也应该认真履行编辑自身的义务,提高自身文化素质修养,遵守编辑的职业道德,以坦诚的态度对待读者,真切的描述现实事物,真正做到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参考文献:
   《中国编辑史》      姚福申

   《编辑的文化视角》  张西山

23#
 楼主| 发表于 2011-6-10 00:04:13 | 显示全部楼层
08级汉语言文学二班 杨晰涵 20085923

汉语言文学与编辑学之间的异同

内容摘要:通过对汉语言文学专业学习指导和学习目的的理解,深入联系编辑学的学习思想,找出汉语言文学与编辑学之间的联系,并且深刻的认识到它们之间的差异,才能更加深入的认识和学习编辑学,将汉语言文学的学习与编辑学的学习认真联系起来,促使两个不同学科更好的学习。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专业、编辑学、联系、差异

一、对编辑学的新认识

这学期通过对编辑学的学习和认识,在思想上面有了一定的改变。在没学习编辑学的时候,对编辑学的认识只是停留在字面上,“编辑”就字面上的意思就是按照顺序,编列简册而成书。但是通过学习过后,清楚的了解到编辑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是研究编辑工作规律的一门学科,而且编辑学还在不断的更新和发展之中。因为编辑学是一门专业知识,将此项工作积累的经验、方法加以总结、概括,提升到理论高度,提示它的基本规律,使之条理化、系统化、规范化,所以称之为编辑学。

通过从老师那里对编辑学的认识和从书上的信息,我也了解到了编辑学是研究编印书籍、期刊、报纸和图录画册等出版物以及声音、图像等宣传手段的学问,而且特别着重于选题、组稿、写作、审核、加工整理及美术设计等环节。所以编辑学被认为是一门应用学科,主要是概述编辑过程诸环节的实施细则。从某个角度来讲,编辑学又是出版学的一个分支,是具有综合性、边缘性和应用性学科,它研究各种不同学科的书籍的编辑工作,这项工作本身又包含各门科学编辑及文字编辑、技术编辑、地图编辑、美术编辑等。它运用各种学科的方法从不同角度研究同一对象——编辑工作,而其研究对象又同多种学科的研究对象相交叉。编辑学是直接为图书生产和培训编辑人员而服务,对编辑工作的理论研究的目的,也是为图书生产而服务。编辑学虽然也使用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研究方法,但主要还是使用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编辑学既具有深厚的理论性,又具有全面的应用性。这是由编辑学特定的研究内容决定的。

我还认识到编辑学既要研究编辑工作的对象、性质、任务、类型、作用及编辑的基本规律;也要研究编辑工作的各种方法、程序和整个出版过程。理论性和实践性构成了编辑学的丰富内涵。因此,编辑学不应仅限于编辑过程的陈述,编辑工作经验的总结,而且应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上升到理论高度。脱离实践经验而谈理论,是于实际无补的空谈;同时,编辑学如忽视基础理论的探讨,具体的编辑工作也得不到科学的指导,难以求得不断的发展。编辑学主要包括三个部分:编辑主体、编辑客体、编辑主体能动地作用于编辑客体产生的编辑创造性劳动的实践形式。研究编辑主体主要是探讨编辑的知识构成、思维方式和心理意识三要素,即对编辑能力的研究。研究编辑客体要把编辑过程作为系统工程来考察,设计和制定实施编辑工程的理论原则和方法。研究编辑创造性劳动形式,建立一套理论原理,使编辑工作规范化,为充分发挥编辑主体的创造性提供方法。

二、汉语言文学和编辑学的异同

1、汉语言文学和编辑学之间共通的特点与要求:

汉语言文学专业又俗称中学系,从字面上就可以粗略的认识这门专业所需要了解和学习的内容。汉语言文学专业不仅仅是讲解其中涉及的字、词、语法现象、修辞现象、文化常识,而且包含了语言和文学两个领域。从语言的角度看,包括了古代语言和现代语言;从文字的角度看,可以分为中国和外国、现代和古代。学习语言现象或者文学现象在不用时期的发展脉络、走向和流变规律,涉及的是各个领域内更具有历史性质的内容。而编辑学研究的是编印书籍、期刊、报纸和图录画册等出版物以及声音、图像等宣传手段的学问,特别着重于选题、组稿、写作、审核、加工整理及美术设计等环节。它们之间具有什么内在的联系呢?

也正如很多人认为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对文字能力还是有一定的要求的,什么是文字能力?文字能力包括了文字处理能力和文字写作能力。而编辑学最基本的要求,我想也是文字处理能力和文字写作能力吧。文字处理能力和文字写作能力不是仅仅是靠说练出来的,它是多练习写作,多品读文学作品。读和写也是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本要求。

汉语言文学专业开设的课程是语言和文学方面,课程内容可以分为语言、文学史、文学理论三大类。语言类可以是我们更好更规范的使用和运用语言。能够很好的运用语言,这也是一个编辑者所要具备的能力。文学史类的课程内容讲述了学史上的众多文学流派、现象和代表作家,这样就丰富我们的阅览,使我们了解的更多。

而编辑学的研究,也需要大量的阅读,不管是过去的文选与史实,还是现在每天所发生的重大事件。而当发现新的事件时候,又要以自己独特的语言方式报道出来,使这件事情看上去并不像是老百姓讲的那样普通,而是把普通的事情用一种奇特的方式表达出来,用以达到不一般的效果,而这就需要有很好的创作能力,这也是编辑学和汉语言文学都共通的地方。

2、汉语言文学与编辑学之间的不同:

汉语言文学专业与编辑学虽然说都对书得阅览要求要广一点,而且都要求具有比较强的写作能力,但是汉语言文学和编辑学还是有本质的区别的。

汉语言文学专业主要是学习中西方由古至今的文学作品选,并在学习中培养起对文学的观点和看法,能够培养起自己对文学作品的评论和批评,从而更深入的理解文学作品,不仅仅是从作者的观点,还可以以自己的观点来深入了解,使国学不断的得到传承和发扬。

而且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三个方向,新闻学方向的学生对编辑学的接触从我个人的理解而言,稍微要多一点,所以实际上汉语言文学专业对编辑学的理解还是不够深刻和具体的。而且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培养对象与编辑学的相比较,也是有一定的差异的。

综上认识所述,汉语言文学专业与编辑学有共通的要求和特点,我们可以很好的利用二者的共通性把两者的学习联系起来,更好的促进两者的学习认识;但是也应当深刻的认识到汉语言文学专业与编辑学又具有一定的差异性,更好的认识这一点,我们会发觉到编辑学所具有的不同特点,从而能更好的将两者区别开来,共同进步。


24#
 楼主| 发表于 2011-6-10 00:05:14 | 显示全部楼层
新闻报道策划
  汉语07级 刘竹雅

新闻报道策划,是新闻编辑为使某些报道选题获得预期的传播效果,对新闻报道活动进行规划和设计,并且在报道实施过程中不断接收反馈,修正原先设计的行为。从实际操作的层面上看,新闻报道策划之所以能够存在,是由于新闻资源具有可被认识,开发,配置,转换和利用的特性。


报到策划要遵循以下原则:实事求是、标新立异、灵活应变、切实可行。新闻报道策划既不能脱离客观存在的新闻事实而凭空产生,也不能摒弃报道主体的主观意识而运行。它应遵循这样几条原则:

1.
取信原则2.创新原则3.变通原则4.实效原则5.可行原则

新闻报道策划的类型:

(一)
以报道客体发生状态作为分类标准,新闻报道策划可分为可预见性报道策划和非可预见性报道策划。

(二)以报道策划的运行事态作为分类标准,新闻报道策划可分为周期性报道策划和非周期性报道策划。

(三)以报道策划的运行方式作为分类标准,新闻报道策划可分为独立性报道策划和非独立性报道策划。

新闻报道策划从本质上说是一种运用脑力的理性行为,是对未来报道活动的规划和设计。这种规划和设计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组合、分析信息和选择、决策的结果。新闻报道策划有其客观存在的依据,它是客观存在作用于主观意识,主观意识又产生能动性反作用的产物。构成新闻报道策划依据的主要有三方面因素:


第一,
新闻报道策划以上三方面的依据,是一个彼此相关、互有重叠的集合概念

也就是说,能够满足读者的获知需求、又具备实现传播条件的可供传播的客体,才是新闻报道策划的选题对象,但三者重叠部之外的内容并非完全没有价值。分析三者间的集合关系,对新闻报道策划很有意义。

第二,
可供传播的客体、读者的获知需求与实现传播的条件之间有重合部也有相排斥的部分,说明实现传播的条件对新闻报道活动具有强大的约束力。比如外部的法律、政策、道德等因素将一些社会效果不好的报道排斥掉,当然也可能是保守观念和过分的行政于预,将一些不应排斥的新闻报道排斥掉了。又如内部人才、资金、技术、设备、机制、管理等因素,导致一些应该报道的新闻无法报道等。这些情况都比较复杂,需要新闻报道策划在把握客观条件时进行具体的分析。

新闻报道策划,在不同类型的媒介表现出不同的形态,这也正是它作为一种充满智慧的脑力劳动所特有的魅力。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将新闻报道策划划分为不同的类型。主要有:

.以报道客体发生状态作为分类标准,新闻报道策划划分为可预见性报道策划和非可预见性报道策划两类。

以报道策划的运行时态作为分类标准,新闻报道策划划分为周期性报道策划和非周期性报道策划两类。

以报道策划的运行方式作为分类标准,新闻报道策划划分为独立型报道策划和连动型报道策划两类

新闻报道策划操作过程及技巧

指从发现新闻报道线索、确定报道选题到收集与分析各方面相关材料、确定报道效果目标的一段时间,这是报道策划的预备阶段。

一旦发现值得进行新闻报道策划的重要新闻线索以后,策划者首先要围绕这一线索广泛收集各类信息。这些信息主要包括:

报道客体的信息。如报道一个重大事件,就需要了解有关这一事件的背景情况、目前进展势态、各方面对事件的反应、有关专家对事态发展的分析预测、与此事件有关的其他事件及人物的情况、历史上的类似事件的情况、其他地区类似事件的情况,等等。报道策划者只有最大限度地掌握报道客体的相关信息,才能对其本质和意义有更为准确的把握,从而决定报道如何进行。

报道接受者的信息。如读者对这新闻线索是否已经有所了解,他们对此选题的获知需求点究竟在哪里,已知事件的读者对事件的反应、有关专家对事态发展的分析预测、有关领导者对事件的态度和对策等。这些信息有助于策划者把握受众的心理特点,有的放矢地策划报道,而且这些信息有一部分可能直接成为报道的内容。

报道竞争者的信息。如对一些意义重大、媒介普遍会加以报道的选题,要设法了解其他新闻媒介的报道方案,弄清其报道的规模会有多大、可能选择什么报道方式等,这样才能针对竞争对手的行动,采取相应的对策,在报道中扬长避短,出奇制胜。

信息是决策的依据,策划前期收集与分析相关信息对于策划至关重要。一些重视报道策划的新闻媒介,甚至有专门的人员从事这类信息收集与分析的工作,并且在机制上予以保证。

收集与分析有关信息,一方面是为了对选题作进一步的推敲,必要时作出修正和调整,另一方面还为了确定报道效果目标。所谓报道效果目标,是报道者根据报道策划前期所掌握的信息,在对新闻报道可能取得的社会效果的预测的基础上所希求达到的目标。报道效果目标,为报道策划指明了方向,报道方案的设计将围绕实现这一目标来进行。

方案设计阶段


指根据报道效果目标,对报道进程、报道方式、表现形式大胆设想.最终形成系统的报道设计方案的这一阶段。这是报道策划的核心阶段。

新闻报道策划本质上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而且这种创造性的劳动通常是以一两人为主、更多的人参与进行的。报道思路是设计报道方案所依循的思考途径,报道思路的形成有一个由酝酿期向明朗期过渡的过程。酝酿期是沉思和多方假设的阶段,策划者在此时对所收集的资料、信息在头脑中进行加工处理,寻找报道的突破口,不断从正面、反面去进行各种假设,并让这些假设在头脑中反复地组合、交叉、撞击和渗透,不断地否定、选择,形成新的假设和创意。这一阶段的心理状态呈现多种思维状态的交替,思考强度大,常有“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内心困惑出现。明朗期则是顿悟和突破阶段,最终找到了具体解决问题的方法。策划者经过长期酝酿,创造的火花猛然爆发,灵感、直觉等非逻辑思维往往起决定作用。这一阶段的心理状态是高度兴奋的,豁然开朗的顿悟,突如其来的成功,往往使策划者自己感到惊愕和快慰。

报道方案是报道思路的系统化、具体化产物,它将报道思路中的所有细节有条理地明确表述出来。重要选题的报道策划一般还要形成文字稿,在报社内部向有关的报道参与人员公布,并听取他们的意见做进一步修正。报道策划方案的具体内容前文已经专门论及,主要包括;报道选题、报道范围与重心、报道规模、发稿计划、报道方式、报道的表现形式、报道力量配置与报道机制等。

方案修正阶段

指从报道策划方案付诸实施到报道结束这一过程中,根据报道进展情况不断修正原先的设计方案的这一段时间。

报道策划与报道实施是传播过程中两个不同的概念,但报道策划不能脱离报道实施来进行。因为在传播过程中,策划者必须随时接受实施中的信息反馈,据此调整原先的策划方案,形成“策划??实施??再策划??再实施” 这样一个多次循环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报道效果必须以能够有效地控制报道为保障。所以,新闻报道策划在报道实施之前先期运作,形成设计方案;在报道实施过程中,报道策划仍然与报道同步推进,一方面接受反馈,一方面修正方案,直至报道结束。
25#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4 18:49:10 | 显示全部楼层
新闻与文艺联姻,绝配!

  发表于 2011-6-7 11:26 |

汉语0802
李薛云
学号:20085939

新闻是一门立足于现实生活的学科,以对新闻事件绝对真实性的要求而著称。文艺是一门以追求深远意境和优美语言相统一为终极目标的社会科学,和新闻一样都离不开对生活的依赖和研究。

那么,为何不以新闻的笔触来搞文艺?又为何不以文艺的思想精粹去写新闻?

学新闻的人不一定要搞新闻,不搞新闻也并没有让自己的时间、精力在学习新闻的过程中浪费。新闻学带给人们的裨益是潜在的、隐性的,不易被人们发现的。搞文艺的人更应该多亲近新闻学。因为,新闻具有的真实、准确、及时、简明的良好特质都可以而且应该运用来指导文艺创作。不管是文学还是艺术,都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那么它们就和专门研究现实生活的新闻成为了近邻,二者之间理应相互照应。

新闻学是一门西方学科,虽然传入中国也有一定的历史,虽然也和中国文学一样用汉语言写作,但是还没有真正融入中华文化这个大家庭,没有真正吸收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粹,同样也没有被中国特色化。因为现在的不少新闻作品很少有人认真细微地去品读,也许是人们觉得事件的可信度不高,也可能是新闻价值不高,也可能是由于广告占据了太多的篇幅,使得报纸不再是新闻纸而成了广告宣传单。还有可能就是新闻语言艺术性不够高,枯燥无味。本末倒置、喧宾夺主,如此总总,都和中华文化“和谐”的旋律格格不入。

消息写作,国人基本上信奉“倒金字塔”的笔法,似乎换种形式就不是新闻的格式了似的,于是导致消息格式千篇一律,这就没有体现出中华文化博采众长的美好品质。其实对于故事性极强的新闻事件以小说的手法去报道也许更生动,更能感染受众,而事实上是很少有人去这样尝试。对于一些科普新闻,记者自己都搞不明白可就是不愿意使报道语言通俗化、形象化。也许是记者没有扎实的语言功底,也有可能是他没有意识到这些方面,他没有搞清楚新闻是写给谁看的。要是记者真正把中华文艺学好了,这些方面是可以避免的或者是少出错误的。至于报道中出现错别字或是用词不当的地方,大小媒体上也是屡禁不绝。

《环球时报》2011年1月12日,头版通栏标题《歼20首飞世界评论如潮》中的首段结尾处这样写道:“中国昨天看起来向世界隐形战机俱乐部迈进了一只脚,迄今这个俱乐部里美俄两家。不过美国F22从首飞到形成战斗力用了至少8年,所以现在远不是中国空军可以弹冠相庆的时候。”

“弹冠相庆”这个词语,就连中学生都知道它多是贬义词,用于因即将做官而庆贺的样子,一幅小人得势的嘴脸。如贪官在得势之后的沾沾自喜、彼此庆贺的场面。看上下文,这记者并没有引述的意思,只是综述的意思,并且也不是那种强烈的敌对氛围,因此这个词可以肯定是经过了记者到编辑的审核才通过的。大报上都出现这种低级错误,可想而知全国有多少媒体人并没有对国学引起足够的重视。错别字也是经常见诸报端。假新闻就更令人反感了,但是中国许多媒体人并没有发现错误后及时更正或是向读者道歉,这种不诚实的表现一点也不与中华文艺所倡导的美德相一致。

至于新闻的枯燥无味那就更熟悉不过了,甚至习惯了。其实新闻报道完全有别的好形式,那就是借助于文艺的笔法。用小说、散文的语言和结构去适当地报道新闻不失为一种好方法。这样就可以从某种程度上摆脱由于新闻语言的单一而造成乏味的结果。精妙的构思和优美的散文语言运用在新闻的宣传报道中一定可以让新闻增色不少。

新闻中采用散文化的语言能使受众加深印象,难以忘怀。比如卡达尔同志来京的报道:“京华十月,秋色胜春光。广场鲜花似海,长街彩旗如云。首都人民刚刚欢度过国庆和中秋佳节,又欣喜地迎接来自多瑙河畔的贵宾卡达尔总书记……”这使人如临其境。散文是一种艺术,那么运用散文手法写出来的新闻也应该成为艺术,不光是简单地向读者提供消息更能供人如品茶般慢慢品味。新闻导语是消息的开头,它要求文字简练,主题明确具有吸引力。散文式导语,能诱发人们的求知欲。有一篇稿件是这样写的:“这是一个引人追思的日子——清明。42岁的中央乐团作曲家郭志成今天把一首怀念曲献给妹妹——共产党员郭容容。那一年,她参加了自卫反击战……”这个导语别具一格不落俗套,没有直接记事,别有一番风味。运用散文式的手段,通过拟人手法,能使新闻形象生动、引人入胜,相关案例就不再赘述。同样,影视艺术的手法也可以运用在新闻写作中,其画面语言更能让人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美感。

至于文艺吧,古人写文章的目的不知是为了什么,为了名?还是为了利?总之,一般的文章写得短小精悍,在极短的篇幅里包含了极丰富的内容,寄托了极深的感情。而放眼如今的文艺界,一片乌烟瘴气的。很小的一个问题,很简单的一个道理偏要以大量的篇幅去写,为什么呢?也许是文章字数直接与稿费挂钩的缘故吧。在这方面,新闻学却显出了其特长,要求短小精悍,真实可信,表述准确。这些优点却可以弥补中国文艺界的不足。稿费与文章的质量挂钩而不单单是字数。

古人一直倡导写文章要言由心生,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可当今的现状却是为了完成字数一定要去东拉西扯,生搬硬套。毕业生论文也一定要有字数限制,结果导致有数量没质量,中国学生写出来的论文都流于形式,为了应付差事,没有一点实用性。要是新闻学所倡导的简洁明了,言之有物,准确客观能用来指导文艺创作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文艺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正因为与人相关才倍受人们青睐。新闻更是立足于现实生活,广阔的生活就是鲜活素材的来源之地。现在的不少文人作家总是好大喜功,爱写大文章,轻视小文章。其实短篇的文章并不一定就不能展示一个人的才华和能力。外国作家写的书都很薄,但是会花费很长的时间;中国人写得厚厚的一摞稿子却是为了评职称用,竟然能在极短的时间里写就。怪不得中国的文学没有得过诺贝尔文学奖,这样下去的话以后也不可能的。文艺创作和新闻是同理,需要的是短小精悍,要以质量取胜而不单单是数量。评个茅盾文学奖吧,也还要被潜规则,这当然不符合新闻学所倡导的客观真实的原则。

人们经常说,学新闻的人或者是搞新闻的人比较诚实不怎么说假话。这也许有一定的道理,因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他们去采访,去写作都是实事求是,很少写假新闻。如此一来和真相朝夕相处的新闻人自然而然的就也变得真实可信了。这种高贵的品质要是运用到文艺中就不会有那么多的著作权被人侵犯,也不会有那么多的赝品产生。文艺创作同样需要真实可信的精神。即使文学作品一般都是虚构的,但要是不遵循客观事实,像练法轮功的信徒一样想当然那就会把读者引入歧途,令其不知所以然,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价值。比方说,抗战剧搞笑化,国家广电总局是不赞成的。因为这电视剧虽然有虚构的因素,但其背离了历史,背离了客观规律,所以不可取。革命战士虽然充满乐观情绪,但也不至于像文艺作品中有那样不合理的表现。再比方说在古装片里,男主角在唐朝就吹泡泡糖,这也太离谱了吧。这正是缺少了新闻学应有的严谨和客观真实。还有一些因素本来不可能在那个时代出现,而咱们的文艺作品却颠倒乾坤,这也许是由于作者没有广博的知识,最主要的是因为作者没有新闻学所倡导的勤于调查研究、认真核实事实真相的精神。

文艺学和新闻学是近邻,各有优缺点,所以二者间取长补短,各得其所何乐而不为呢?以文艺学的笔触搞新闻,可以使新闻语言灵活优美,引人入胜;以新闻学的精神搞文艺创作,可以使文学语言简洁,艺术客观真实。新闻学是西学,让中华文艺与其结合无异于中西合璧,艺术效果一定会大大提升!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