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闻业数据集锦

[复制链接]
21#
 楼主| 发表于 2011-7-13 11:22:09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新浪科技:日经BP社综合研究所通过调查中国的消费趋势,近日发布2011年中国最受欢迎的25个消费品牌,其中拥有1.4亿用户的新浪微博排名第一。该研究所认为,新浪微博不仅占据了市场的巨大份额,还对消费产生了重大影响。排在新浪微博之后的品牌为iPhone、团购以及喜洋洋与灰太狼。http://t.cn/aO7ytI 原文转发(276)|原文评论(79)




收起 | 查看大图 | 向左转 向右转


22#
 楼主| 发表于 2011-7-14 12:30:59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谢勇:同感。另外,在今天的大学体制下,有业界经验往往成为教师的“短板”而非优势,常常要校方“法外开恩”。遇到有魄力的学校和校长,如中大,能做出一番事业。可惜,中大这样学校,实在太少。 //@蓝弓子:转发微博。


@胡泳:上海交大教授谢耘耕:我国现在已有将近900所新闻院校,在校生超过15万人,一方面新闻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热门专业渐渐变成冷门专业,另一方面许多媒体老总感到一将难求,很多工作岗位招不到合适人才。许多教师没有一线从业经验,不了解就业市场真正需求,无法完成与市场对接 http://t.cn/aOcrHy 原文转发(9)|原文评论(5)


23#
 楼主| 发表于 2011-7-18 20:53:02 | 只看该作者
【数据】
柳斌杰:新闻出版去年总产出预计达1.3万亿元
      2011年1月12日   

  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11日在全国新闻出版工作会议上回顾“十一五”辉煌历程时说,“2010年,新闻出版业总产出预计达到1.3万亿元,增加值占国内文化产业核心层增加值的60%以上,成为文化产业的主力军。我们已经初步探索并走上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出版业科学发展之路。”
  柳斌杰指出,“十一五”时期,是我国新闻出版工作改革创新、奋发有为、新闻出版事业与产业发生深刻巨变的五年。变化的鲜明特点是:
  ——大改革,新闻出版生产力空前激发。新闻出版体制改革始终走在文化体制改革前列,经营性图书、音像出版单位基本完成转企改制,1251家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转制或登记为企业法人,10多万家印刷复制单位、3000多家国有新华书店完成转制,100多家新闻出版企业集团成功组建。投融资体制改革取得重大突破,45家新闻出版企业成功上市,总市值达到5700亿元。
  ——大发展,新闻出版业实力空前增长。新闻出版工作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以农家书屋工程、全民阅读工程、重点出版工程、少数民族新闻出版工程、文化环保工程等重大惠民工程为支撑,覆盖城乡的新闻出版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向纵深发展。“十一五”时期累计生产图书135.8万种、338亿册,是“十五”时期的2倍;报纸年发行量接近500亿份;精品力作不断涌现,古籍整理、精品翻译取得丰硕成果,文化创新和传播能力不断增强。版权相关产业增加值占到国内生产总值的6.4%。
  ——大变化,新闻出版传播力空前提升。广大新闻出版工作者摆脱僵化思维模式束缚,改变陈旧落后工作理念,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创新思维占了主导地位,新闻出版业内容创新能力、舆论引导能力和产品生产能力极大增强。体制机制大变化。传播手段不断创新,图书、报纸和期刊等传统出版介质借助现代科技升级换代,产业结构加快调整,战略性新兴业态迅猛发展,新闻出版传播能力发生了显著变化;“走出去”方式和渠道极大拓展,我国图书和期刊等出版物发行进入193个国家和地区的公共图书馆,报刊发行覆盖80多个国家和地区,新闻媒体记者遍布全球各地,新闻出版传播的时效性和影响力极大提升。
  ——大跨越,新闻出版业竞争力空前增强。与“十五”时期末相比,新闻出版业“十一五”时期末总资产、总产出、总销售均翻一番,印刷业翻了两番;国际加工贸易由100亿元增长到500多亿元。版权贸易引进输出比从2005年的7.2比1转变为2009年的3.3比1,逆差明显缩小;我国日报总发行量居世界第一位,世界日报发行量百强中我国内地占了25席;我国图书出版品种和总印数居世界第一位,五年累计发行2000万册以上的10种图书中,我国就占3种;我国电子出版物总量居世界第二位,印刷业年产值居世界第三位。(记者庄建)  


来源:光明日报

  http://www.gapp.gov.cn/cms/cms/w ... d=367&siteId=21

24#
 楼主| 发表于 2011-7-25 12:37:35 | 只看该作者
【数据】
我国网民达4.85亿 微博成增长最快互联网应用

  2011年07月19日13:31  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讯 7月19日下午消息,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今日在北京发布了《第2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1年6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4.85亿,较2010年底增加2770万人,增幅仅为6.1%,网民规模增长减缓。
  最引人注目的是,在大部分娱乐类应用使用率有所下滑,商务类应用呈平缓上升的同时,微博用户数量以高达208.9%的增幅,从2010年底的6311万爆发增长到1.95亿,成为用户增长最快的互联网应用模式。
  网民规模突破4.85亿 网民增长速度减缓
我国网民规模
  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4.85亿,较2010年底增加2770万人;互联网普及率攀升至36.2%,较2010年提高1.9个百分点。我国手机网民规模为3.18亿,较2010年底增加了1494万人。手机网民在总体网民中的比例达65.5%,成为中国网民的重要组成部分。
手机网民规模
  我国网民总数持续攀升,但是增长速度明显减缓。报告显示,2011年上半年我国网民数量增加了2770万人,增幅仅为6.1%,增长的绝对数量小于去年同期的3600万(2010年上半年)。从2010年开始,网民增长率就进入慢行通道,当前表现出更为明显的减缓态势。
  微博大爆发“领跑”网络应用 电子商务进入平稳上升期
2011.62010.12
应用用户规模(万)使用率用户规模(万)使用率半年增长率
搜索引擎3860679.6%3745381.9%3.1%
即时通信3850979.4%3525877.1%9.2%
网络音乐3817078.7%3621879.2%5.4%
网络新闻3623074.7%3530477.2%2.6%
博客/个人空间3176865.5%2945064.4%7.9%
网络游戏3113764.2%3041066.5%2.4%
网络视频3011962.1%2839862.1%6.1%
电子邮件2517251.9%2496954.6%0.8%
社交网站2298947.4%2350551.4%-2.2%
网络文学1949740.2%1948142.6%0.1%
微博1949740.2%631113.8%208.9%
网络购物1726635.6%1605135.1%7.6%
网上支付1532631.6%1371930.0%11.7%
网上银行1503531.0%1394830.5%7.8%
论坛/BBS1440529.7%1481732.4%-2.8%
网络炒股562611.6%708815.5%-20.6%
团购42208.7%18754.1%125.0%
旅行预订36867.6%36137.9%2.0%
  当前,微博作为新兴的自媒体平台,受到网民的强烈推崇,用户数呈现出“爆发”式增长。报告显示,2011年上半年,我国微博用户数量从6311万快速增长到1.95亿,半年增幅高达208.9%,在网民中的使用率从13.8%提升到40.2%。需要指出的是,在微博用户暴涨过程中,手机微博的表现可圈可点,手机网民使用微博的比例从2010年末的15.5%上升至34%。
  与微博“大爆发”不同,商务类应用在经历了2009-2010年的快速增长后,迎来了相对平缓的发展期。报告显示,大部分商务类应用保持平稳上行态势,如网络购物半年用户增长了7.6%;网上银行和网上支付的用户使用率也小幅上升。商务类应用中,团购应用成为亮点,使用率从4.1%提升到8.7%,增幅达到125%,发展势头迅猛。
  此外,报告显示,娱乐类应用热度继续回落,网络游戏和网络音乐的使用率较2010年底分别下降2.3和0.5个百分点,网络视频使用率继续保持62.1%的水平。
  网络安全诚信问题严峻 互联网安全需加强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尤其是商务类应用的快速发展,许多不法分子纷纷将牟利黑手伸向互联网,导致近年来网络安全威胁和诚信危机事件频发。虽然近年来政府不断加大对网络安全问题的集中治理力度,网络安全诚信问题有了明显的改善,但形势依旧严峻,问题仍不容忽视。
  报告显示,2011年上半年,遇到过病毒或木马攻击的网民达到2.17亿,比例为44.7%;有过账号或密码被盗经历的网民达到1.21亿人,占24.9%,较2010年增加3.1个百分点;有8%的网民在网上遇到过消费欺诈,该群体网民规模达到3880万。
  互联网安全专家表示,互联网安全诚信问题受到来自科技、社会、法制等多方面因素制约,因此需要政府相关管理部门、互联网相关企业和全体网民共同行动起来,从完善域名安全保障机制、加强企业网络安全防护体系、提升网民辨别网络安全诚信能力等各环节出发,才能真正建立起各类综合防范机制,实现安全可信的互联网环境。(伍德)
  报告全文下载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欢迎参与调查
您目前使用何种方式上网?

宽带


拨号


您认为目前上网资费处于何种状态?

偏高


一般


偏低


您是否使用微博?

使用


不使用


您使用微博的频次是?

每天都上


每周至少一次


偶尔


从来不上





25#
 楼主| 发表于 2011-7-25 12:37:48 | 只看该作者
26#
 楼主| 发表于 2011-7-25 12:40:22 | 只看该作者
【数据】
2010年新闻出版产业总产出超1万亿

  2011年07月22日10:34  中国新闻出版报
  《2010年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日前出炉,报告主要依据2010年新闻出版统计年报数据,对2010年新闻出版产业的发展情况进行了分析,并对2010年和2009年新闻出版产业数据进行了同口径对比分析。

  一、行业总体情况

  (一)总量规模

  2010年,全国出版、印刷和发行复制业实现总产出12698.1亿元,较2009年增长19.0%;实现增加值3503.4亿元,增长13.0%,占同期国内生产总值(GDP)的0.9%;营业收入12375.2亿元,增长19.7%;利润总额1075.9亿元,增长 20.4%。不包括数字出版的新闻出版业资产总额为12737.4亿元,较2009年增长 7.5%;所有者权益(净资产)为6531.9亿元,增长5.8%;纳税总额为707.7亿元,增长14.0%。

  2010年,全国共出版图书32.8万种,较2009年增长8.8%;其中,新版图书18.9万种,增长12.5%;重版、重印图书13.9万种,增长4.5%;总印数71.4亿册(张),增长1.4%;总印张604.7亿印张,增长6.9%;定价总金额930.9亿元,增长9.8%。图书出版实现总产出561.9亿元,较2009年增长17.6%;增加值215.1亿元,增长14.1%;营业收入537.9亿元,增长16.2%;利润总额77.2亿元,增长3.1%。

  2010年,全国共出版期刊9884种,较2009年增长0.3%;总印数32.2亿册,增长2.0%;总印张181.1亿印张,增长8.9%;定价总金额217.7亿元,增长7.6%。期刊出版实现总产出156.5亿元,较2009年增长4.1%;增加值71.2亿元,增长1.4%;营业收入150.6亿元,增长3.1%;利润总额18.5亿元,增长49.4%。

  2010年,全国共出版报纸1939种,较2009年增长0.1%;总印数452.1亿份,增长3.0%;总印张2148.0亿印张,增长9.1%;定价总金额367.7亿元,增长4.5%。报纸出版实现总产出734.9亿元,较2009年增长13.8%;增加值317.2亿元,增长13.1%;营业收入729.4亿元,增长16.2%;利润总额100.8亿元,增长43.2%。

  2010年,全国共出版音像制品21552种,较2009年下降15.1%;出版数量4.2亿盒(张),增加7.9%;发行数量3.8亿盒(张),下降2.1%;发行总金额20.1亿元,增长0.7%。音像制品出版实现总产出21.4亿元,较2009年增长7.0%;增加值7.3亿元,下降4.9%;营业收入20.2亿元,增长4.0%;利润总额2.4亿元,增长3.5%。

  2010年,全国共出版电子出版物11175种,较2009年增长4.4%;出版数量2.6亿张,增长13.1%。电子出版物出版实现总产出7.5亿元,较2009年增长15.7%;实现增加值2.9亿元,增长42.5%;营业收入7.4亿元,增长16.7%;利润总额1.0亿元,增长66.7%。

  2010年,数字出版实现总产出1051.8亿元,较2009年增长31.6%;增加值290.2亿元,增长23.7%;营业收入1051.8亿元,增长31.6%;利润总额89.1亿元,增长39.5%。

  2010年,全国图书、报纸、其他出版物黑白印刷产量2.8亿令,较2009年增长4.6%;彩色印刷产量14.2亿对开色令,增长32.0%;装订产量2.9亿令,增长8.3%;印刷用纸平版纸3.8亿令,增长24.3%,卷筒纸1107.9万吨,增长30.6%。印刷复制(包括出版物印刷、包装装潢印刷、其他印刷品印刷、专项印刷、打字复印、复制和印刷物资供销)实现总产出8178.2亿元,较2009年增长22.3%;增加值2120.6亿元,增长13.7%;营业收入7918.1亿元,增长22.6%;利润总额578.4亿元,增长24.7%。

  2010年,全国新华书店系统和出版社自办发行单位实现出版物总销售额1728.5亿元,比2009年增长11.0%;全国共有出版物发行网点16.8万个,增长4.6%。出版物发行总产出1923.9亿元,较2009年增长6.0%;增加值470.99亿元,增长6.7%;营业收入1898.5亿元,增长8.0%;利润总额206.8亿元,增长2.7%。

  2010年,全国出版物进出口经营单位累计出口图书、报纸、期刊、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96.5万种次,较2009年增长4.9%;数量1047.5万册(份、盒、张),增长17.0%;金额3758.2万美元,增长7.4%。累计进口图书、报纸、期刊、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90.5万种,较2009年增长10.3%;数量2944.8万册(份、盒、张),增长4.8%;金额37391.3万美元,增长20.5%。进出口总额41149.5万美元,较2009年增长19.2%。出版物进出口实现总产出62.1亿元,较2009年增长15.8%;增加值8.1亿元,增长22.0%;营业收入61.4亿元,增长15.4%;利润总额1.7亿元,下降37.9%。

  2010年,全国共引进出版物版权16602种(其中,图书13724种,录音制品439种,录像制品356种,电子出版物49种,

  软件304种,电影284种,电视节目1446种),较2009年增长20.4%;共输出出版物版权5691种(其中,图书3880种,录音制品36种,录像制品8种,电子出版物187种,电视节目1561种,其他19种),较2009年增长35.3%;版权贸易输出品种与引进品种比例由2009年的1:3.3提高到1:2.9。

  2010年,全国每百万人均拥有图书245种,较2009年增长8.4%;人均年拥有图书5.3册,增长1.0%;人均年拥有期刊2.4册,增长1.6%;每千人日均拥有报纸92.5份,增长2.6%;报纸普及率每户0.3份,增长3.3%;人均书报刊用纸219.0印张,增长8.2%;千人拥有出版物发行网点数量0.1个,增长4.4%。

  (二)单位数量与构成

  2010年,全国共有新闻出版单位35.4万家,较2009年减少0.7%。其中,法人单位13.6万家,增长14.0%,约占单位总数的38.4%,较2009年增加5.5个百分点;非法人单位1.1万家,减少25.9%,约占单位总数的3.1%,减少2个百分点;个体经营户20.7万家,下降7.0%,约占58.5%,减少3.5个百分点。

  (三)直接就业人员状况

  2010年,全国新闻出版业直接就业人数为461.4万人(不包含数字出版、版权贸易与服务、行业服务与其他新闻出版服务单位就业人员),较2009年增长2.6%;其中男性234.5万人,女性226.9万人,分别占全行业直接就业人数的50.8%和49.2%,男女比例基本平衡。

  二、产品结构分析

  总印数(出版数量):就规模而言,2010年全国共出版图书、期刊、报纸、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562.5亿册(份、盒、张)。其中,报纸的总印数最多,占总量的80.4%;其次为图书(12.7%)和期刊(5.7%),三者合计占到总量的98.8%;录音制品、录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的出版数量在总数中所占比重均不足0.5%,录像制品最少,占0.3%。就增长速度而言,录像制品增长最快,为19.4%;其次是电子出版物,为13.1%;录音制品最慢,不到0.5%。

  总印张数:就规模而言,2010年全国共出版图书、期刊和报纸2933.8亿印张,同样是报纸所占比重最大,为73.2%;其次为图书,占总量的20.6%;期刊最小,占6.2%。就增长速度而言,报纸最快,为9.1%,其次为期刊和图书,增速分别为8.9%和6.9%。

  定价(出版)总金额:就规模而言,2010年全国共出版图书、期刊、报纸和音像制品1546.8亿元。其中,图书的定价总金额最多,占总量的60.5%,较2009年增加1.1个百分点;其次为报纸(23.8%)和期刊(14.1%),录音制品和录像制品均未超过总量的0.9%。就增长速度而言,录像制品增长最快,为25.9%,其次是录音制品,为16.3%,最慢是报纸,为4.5%。

    三、产业结构分析

  选取总产出、增加值、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4个经济规模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图书出版、期刊出版、报纸出版、音像制品出版、电子出版物出版、数字出版、印刷复制、出版物发行和出版物进出口共9个新闻出版产业类别的总体经济规模进行综合评价,印刷复制、出版物发行和数字出版分居前3位,三者合计分别占到全行业总产出的87.8%、增加值的82.3%、营业收入的87.8%和利润总额的81.3%,印刷复制和出版物发行两个类别合计占全行业单位数量的96.2%、总产出的79.6%、增加值的74.0%、资产总额的79.8%、所有者权益(净资产)的75.3%、营业收入的79.3%、利润总额的73.0%、纳税总额的76.1%和直接就业人数的91.4%。

  四、地区结构分析

  选取总产出、增加值、资产总额、所有者权益(净资产)、营业收入、利润总额、纳税总额7项经济规模指标(因缺乏相关的全面数据,未包括数字出版),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全国31个省(区、市)新闻出版业的总体经济规模进行综合评价。

  广东、北京、浙江、江苏、上海、山东、河北、福建、四川、安徽依次位居全国前10位,10省市合计分别占到全国行业总产出的76.7%、增加值的75.4%、资产总额的74.3%、所有者权益(净资产)的71.3%、营业收入的76.7%、利润总额的73.3%、纳税总额的75.8%。

  五、企业法人情况分析

  2010年,全行业企业法人单位共有13.1万家,占全行业法人单位和非法人单位(不包括个体经营户)总数的89.4%,较2009年增加3.8个百分点;企业法人单位总产出10194.0亿元,增长23.2%,占全行业总产出的87.5%,增加3.7个百分点;增加值2584.4亿元,增长17.2%,占全行业增加值的80.4%,增加3.4个百分点;资产总额11361.8亿元,增长12.3%,占全行业的89.2%,增加3.8个百分点;所有者权益5921.8亿元,增长10.5%,占全行业的90.7%,增加3.9个百分点;营业收入9935.2亿元,增长24.0%,占全行业的87.7%,增加3.7个百分点;利润总额702.9亿元,增长24.2%,占全行业的71.2%,增加3.0个百分点;纳税总额597.2亿元,增长19.1%,占全行业的84.4%,增加3.6个百分点。

  六、集团与图书出版单位总体经济规模综合评价

  (一)新闻出版集团 经济规模综合评价

  选取集团合并报表中的资产总额、所有者权益、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总额4项经济规模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经国务院、新闻出版总署或省级新闻出版行政部门批准的中央、各省(区、市)和副省级以上城市的120家新闻出版业集团(其中包括出版集团31家、报刊集团47家、发行集团29家、印刷集团13家)的总体经济规模进行综合评价。

  出版集团的前10名依次为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湖南出版投资控股集团、浙江出版联合集团有限公司、安徽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江西省出版集团公司、山东出版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出版集团公司、中原出版传媒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广东出版集团有限公司和河北出版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报刊集团的前10名依次为解放日报报业集团、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北京日报报业集团、成都日报报业集团、上海文新联合报业集团、山东大众报业(集团)有限公司、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浙江日报报业集团、杭州日报报业集团和深圳报业集团。

  发行集团的前10名依次为四川新华书店发行集团、江苏凤凰新华书业股份有限公司、安徽新华发行(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上海新华发行集团有限公司、浙江新华书店集团有限公司、湖南新华书店集团、河北新华书店有限责任公司、山东省新华书店集团公司、江西新华发行集团有限公司和云南新华书店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印刷集团的前10名依次为中国印刷集团公司、上海印刷集团有限公司、湖南天闻新华印务有限公司、辽宁新闻印刷集团

  有限公司、北京印刷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江西新华印刷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印刷集团有限公司、安徽新华印刷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印刷新技术集团有限公司和河南新华印刷集团有限公司。

  (二)图书出版单位 经济规模综合评价

  采用与集团综合评价相同的指标和方法,对全国550家图书出版单位的总体经济规模进行综合评价,前10名依次为人民教育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重庆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科学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江苏教育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和中国地图出版社。

  七、主要特点

  (一)新闻出版产业 继续保持平稳增长态势

  2010年,全国新闻出版、印刷和发行复制业总产出达到1.27万亿元,较2009年增加2028.8亿元,增长19.0%;实现增加值3503.4亿元,较2009年增加403.3亿元,增长13.0%。资产利润率较2009年增加0.9个百分点,收入利润率增加0.1个百分点。

  数字出版总产出和增加值较2009年增长31.6%和23.7%,超过全行业增长速度,在各产业类别中名列前茅。印刷复制的增长速度虽低于数字出版,但同样高于全行业增速。出版物发行总产出的增长较为缓慢。

  (二)新闻出版产品不断丰富

  2010年,全国出版图书32.8万种、71.4亿册(张),较2009年增长1.4%,《共和国的脚步》、《公众防灾避险应急手册》、《首都市民安全用药知识手册》、《防震避震常识》等32种书籍当年印数超过100万册。出版期刊9884种,总印数32.2亿册,增长2.0%;《读者》、《半月谈》、《求是》、《青年文摘》等15种期刊的平均期印数达到100万册以上。出版报纸1939种,总印数452.1亿份,增长3.0%;有23种报纸的平均期印数超过100万份,《参考消息》、《人民日报》、《广州日报》、《环球时报》等党报和由党报主办的报纸占到半数以上。2010年,全国每百万人均拥有图书品种、人均年拥有图书、期刊量以及每千人日均拥有报纸份数、报纸普及率、千人拥有出版物发行网点数量等指标,较2009年均有增长。

  不过,在上述发行量较大的产品当中,有近半数是面向中小学生的教育类和教辅类的书报刊,面向大众零售市场的产品比重仍待进一步提高。

  在图书出版、期刊出版、报纸出版、音像制品出版、电子出版物出版和数字出版中,数字出版、报纸出版和图书出版的总产出、增加值和营业收入位居前三位,数字出版占六大类出版产业总产出、增加值和营业收入合计的比重分别为41.5%、32.1%和42.1%。

  (三)市场主体比重进一步增大

  2010年,新闻出版体制改革继续推进,转企改制进一步深化,从事新闻出版活动的事业法人单位数量较2009年下降15.4%,企业法人单位数量增长15.1%,占新闻出版法人单位比重由 95.7%提高到96.6%。

  企业法人单位总产出占全行业比重由2009年的83.8%提高到87.5%,增加值由77.0%提高到80.4%,营业收入由84.0%提高到87.7%,资产总额占全行业比重由85.4%提高到89.2%;所有者权益(净资产)由86.8%提高到90.7%,利润总额由68.2%提高到71.2%,纳税总额由80.8%提高到84.4%。

  (四)印刷复制业仍 是新闻出版业中的支柱产业

  2010年,图书、期刊、报纸、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和数字出版合计占新闻出版业总产出的20.0%、增加值的25.8%、营业收入的20.2%,利润总额的

  26.9%,在增加值中所占比重高于在总产出和营业收入中所占比重;其他产业类别合计占全行业总产出的80.0%、增加值的74.2%、营业收入的79.8%、利润总额的73.1%,在增加值中所占比重低于在总产出和营业收入中所占比重。这反映出六大出版产业类别较印刷复制、出版物发行等其他新闻出版产业类别具有较强的新增价值创造能力。印刷复制业总产出占新闻出版业总产出的64.4%、增加值的60.5%、营业收入的64.0%,远远超过新闻出版其他产业类别,在全行业中居于主要地位。

  (五)东部经济发达地区新闻出版

  业发展继续保持领先地位

  中西部部分经济欠发达地区

  新闻出版业异军突起

  2010年,广东、北京、浙江、江苏、上海和山东六省市的总体经济规模居于全国前六名,其总产出、增加值、资产总额、所有者权益(净资产)、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分别占到全国的61.1%、59.7%、59.7%、56.5%、61.3%和57.4%,但与2009年相比份额有所下降。

  安徽、江西等中西部省份的新闻出版业经济规模综合排名高于GDP名次,安徽跻身前10名之列,湖南(36.8%)、陕西(23.6%)等省总产出增长速度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名列前茅。湖南出版投资控股集团、安徽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江西省出版集团公司、中原出版传媒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河北出版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进入全国出版集团经济规模综合评价前10名。

  (六)民营经济的比重稳步提升

  2010年,民营企业在全国13.1万家新闻出版企业中所占比重由2009年的72.0%提高到76.1%。在印刷复制企业中,民营企业总产出、增加值、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中所占比重分别由2009年的76.9%、75.5%、76.9%和74.8%上升到86.4%、84.4%、86.1%和84.4%,超过4/5。在出版物发行企业中,民营企业总产出、增加值、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中所占比重分别由2009年的60.6%、62.9%、60.5%和64.4%上升到61.1%、63.6%、61.8%和66.0%。

  (七)集团化建设 成效进一步显现

  2010年,经批准的中央和各省(区、市)以及副省级城市各类新闻出版集团共有120家,其中出版集团31家、报刊集团47家、发行集团29家、印刷集团13家,拥有资产总额3234.2亿元、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785.8亿元。出版集团、报刊集团和发行集团拥有的资产总额和实现的营业收入在书报刊出版和出版物发行领域所占比重分别为73.5%和53.8%,行业龙头的地位与作用初步显现。

  但就单个集团来看,规模较大的不多,总体上集团规模还相对较小。合并报表资产总额超过百亿的集团只有江苏凤凰出版集团、湖南出版投资控股集团、浙江联合出版集团和解放日报报业集团4家。

  (八)新闻出版企业上市 取得新进展

  2010年,皖新传媒、中南传媒、中文天地、天舟文化、当当网等多家新闻出版企业相继通过首次公开募股(IPO)或以“借壳”方式在国内外上市。中南传媒网上申购冻结资金高达3852亿元,超过了在其之前上市的中国农业银行(2974亿元)和光大银行(2095亿元)。截至2010年12月31日,新闻出版业共有44家上市公司,其中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的12家、深圳证券交易所11家、香港联合证券交易所8家、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1家、美国纳斯达克12家,以当日收盘价计算,44家新闻出版业上市公司总市值达到5010.9亿元人民币。

  (九)出版物出口和版权贸易 状况有所改善

  2010年,全国出版物进出口经营单位图书、报纸、期刊、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的出口继续保持增长,尤其是图书出口数量扭转了自2006年以来的下滑态势,增长13.2%。全国版权贸易逆差比例进一步缩小,版权贸易输出品种与引进品种比例由2009年的1:3.3提高至1:2.9。

  不过全国出版物进出口经营单位各类出版物贸易逆差仍较大,累计出口金额仅相当于累计进口金额的10.1%,尚需进一步改善。

http://news.sina.com.cn/m/2011-07-22/103422858290.shtml
27#
 楼主| 发表于 2011-7-25 12:41:23 | 只看该作者
2010年大众报业集团收入达24亿

2011年07月20日15:21  中国记者
  在山东报业市场上,大众报业集团主业优势突出,报业布局、产业布局形成鲜明特色。目前,正按照山东省委的要求,加快推进对市县和行业非时政类报刊整合步伐,组建大型传媒集团,建立全省统一的报业市场。

  科学判断形势,集中精力干好主业

  主业,就是报业。主业做牢,基础坚牢;主业不牢,地动山摇。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就有不少专家学者、报业同行,对报业前景产生悲观情绪,唱衰浪潮时起时伏。2005年初,大众报业集团新一届党委班子上任。首先面临的问题就是如何判断报业形势,如何确定未来走向。集团党委科学分析报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认为在现阶段,报业还有广阔发展前景,明确提出“一心一意干报业,风吹浪打不动摇”。

  基于这样的判断:报业由经济发展奠定产业基础,由城市化造就读者。中国经济处于高速增长期,城市化处于加速期,所以,中国报业还处于成长期。就产业一般规律来看,产业的发展,都要由分散,到集中、集聚,形成某些行业的垄断,也就走向成熟了。而中国报业的集中还没有形成,怎么就可以宣布它的消亡呢?当然,新兴媒体的大发展,对报业形成一定冲击,但并没有动摇报业根基,并没有改变报业发展规律,只不过加速了它的成熟期和衰退期的到来。

  正是依靠这种信心,大众报业集团集中精力、物力发展报业,形成强劲发展态势。2010年集团总收入达到24亿元,其中广告收入12亿元,同比增长20%以上。报纸“三大支柱”品牌优势明显。

   把握传媒业本质,做优产业结构

  报业是内容产业。把内容做好,把报纸做成品牌,把舆论影响力做强,经营工作的基础才坚实,报业发展的根基才牢固,经营工作者的舞台才广阔。因此,我们提出,报业经营的本质,是经营内容,经营影响力,是影响力产业属性的开发。我们始终把办好报纸放在首位,把增强舆论影响力,巩固、壮大党的舆论主阵地作为根本任务,把抓好人才队伍建设,提升队伍素质作为根本保障。多年来,人才市场上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大众报业集团抓住这一机遇,采取优惠政策,圈定全国最有名的清华、北大、人大等8所高校,网罗人才。这一政策已坚持7年,前几届学生目前已成为业务骨干,有的已经走上部门领导岗位,这成为集团无可比拟的竞争力,也是集团发展的后劲所在。集团近5年6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胡同记者”张刚、“新时期好记者”陈中华成为全国新闻界学习的榜样。

  报业集团的产业结构大都以报纸为依托,拉出一个适当的产业链条,包括广告、印刷、发行、物资等。大众报业集团的不同点在于:一是独一无二的区域布局,二是卓有成效的品牌延伸。

  山东省是双中心城市,除了省会济南,青岛是山东经济发展的龙头。此外,山东的地市,人口多,地域广,经济实力雄厚,报业市场基础坚实,许多地市可支撑一份甚至几份报纸的发展。随着经济总量的增长和城市化的推进,这种支撑力越来越强。占领地市市场,省报集团的根才能扎牢,发展后劲才足。正是基于这一认识,大众报业集团凭借主业优势和品牌优势,推进报业地域布局,形成了济南、青岛、鲁中、鲁南四个发展高地,基本完成了在全省的报业布局。在济南,《齐鲁晚报》《生活日报》占据绝对优势;在青岛,《半岛都市报》占据了平面媒体70%以上的广告、发行份额,发展为三报一刊一网,多种产业并举的半岛报系;在淄博,《鲁中晨报》一报独大;在潍坊、临沂,通过产权连结,实现和两地报业集团联合办报,形成控制性市场。

  报业集团最宝贵的资源是品牌。借助品牌影响,获取廉价、优质发展资源,是报业做大做强的重要途径。在这方面,大众报业集团的文化产业园区、会展业、文化产权交易中心,成为亮点。规划建设中的全省东中西三大文化产业园区,占地约2500亩。占地上千亩、坐落在蓬莱海滨的山东文化产业职业学院,已经连续两年招生,今秋随着泉城学院迁入,将具备本科招生资质。利用品牌影响发展起来的会展业,“天一”会展已成为山东最有影响的会展品牌。和山东省国资委下属企业联合成立的山东省文化产权交易中心,搭建起文化产权交易的重要平台。此外,发行物流板块、楼宇经济板块、网络文化板块和印刷板块,共同支撑起集团产业发展的未来。发行网络,已覆盖济青沿线城市,并延伸到鲁南,正在以此为基础,构建覆盖全省的发行物流网。楼宇经济,建设面积8.3万平米的大众传媒大厦建成后,用于经营的商用楼面积将达到20万平米,成为重要经济来源。网络文化板块,大众网发展成为一网一报一个音像出版社和两本杂志的格局,今年收入预期可达到4000万元,其中手机报订户突破200万。印刷产业,引进世界先进设备重点装备的济南印刷基地年印刷收入可达3亿元,青岛印刷基地成为全国第三、江北最大的报纸印刷企业。

  上市融资,在文化领域形成一股热潮。上市,其实是媒体影响力以及相关产业的资本化。媒体经营,关键是做好主业、资源、资本这三篇文章。主业突出,获取的发展资源雄厚,上市后爆发力和后劲才足。因此,我们在做好主业、资源这两篇文章的同时,从2008年开始,又把目光投向资本市场。经过两年多努力,半岛传媒公司引进战略投资1.75亿元,出让17.5%的股权,股份公司正式揭牌,成为山东省首家完成整体股改的文化企业。目前上市申请已上报待批,正争取成为全国传媒首发和整体上市第一股。大众网作为全国十大转企改制试点新闻网站,转企改制工作得到国新办充分肯定,正加快整合集团内外部新媒体、新技术资源,力争尽快具备创业板IPO申报条件。

  顺应发展趋势,加快外部报刊资源整合

  由分散走向集中、集聚,并形成某些行业的控制性、垄断性经营,既是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也是传媒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我国,报业散、乱、小的问题异常突出,一个出版单位平均不到1.5份报刊。恶性竞争,导致高成本、低效益,许多报社度日艰难。报业重组,势在必行,迫在眉睫。文化圈之外,企业兼并重组,买进卖出,早就司空见惯。但是,一提到报业的整合重组,连一些改革发展走在前列、思想比较解放的领导干部也是顾虑重重,怕丢了面子,怕丢了舆论控制权。解开思想观念的疙瘩,报业的整合重组就打通了道路。

  我们注重捕捉机遇,在竞争中寻求合作之路,加快整合社会报刊资源。近几年,先后整合、重组了《家庭生活报》等5份报纸。2009年11月在全国率先破冰,以产权为纽带,和潍坊报业集团合办《潍坊晚报》。2010年,又通过产权连结,实现与临沂日报报业集团合办《沂蒙晚报》《鲁南商报》,并以1.55亿元的成本价收购临沂新闻大厦。合作的基本模式是,地市的晚报成立公司,以前3年利润总和作为股本,集团出资购买其股权。潍坊日报报业集团占《潍坊晚报》传媒公司51%股份,大众报业集团所属半岛传媒占股49%,派出办报、经营团队提升《潍坊晚报》。临沂日报报业集团占《沂蒙晚报》传媒公司、《鲁南商报》传媒公司的股份分别为50%、49%,大众报业集团公司占股分别为50%、51%。整合之后,办报质量、经济效益显著提升,当地党委和报社都满意。2010年,《潍坊晚报》广告收入同比增长50%,实现利润比整合前翻了近两番,潍坊日报社首年分红可达整合前《潍坊晚报》年利润的近两倍。今年前五个月,《沂蒙晚报》广告收入同比增长27%,《鲁南商报》广告收入同比增长934%,发行量达到整合前的4倍多。两报前5个月实现利润已超过去年全年的总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报刊司司长王国庆实地调研后认为,这一整合模式符合中央文化体制改革精神和报业集团化、集约化的大趋势,并把它作为全国报刊业改革的示范项目。山东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孙守刚对这一模式高度评价,指出“符合中央文化体制改革精神,完全可以做成全国报业改革亮点,探索出一种模式和方向。”

  当前,文化改革发展大潮汹涌,面临难得的机遇。大众报业集团分析自身实际,谋划“十二五”发展,确定“双百四强”发展目标,即资产、收入双过百亿,整体实力进入全国报业四强。在产业格局上,把报刊支柱板块、发行物流板块、文化园区板块、楼宇经济板块、网络文化板块以及印刷、会展业做大做强。当前,加快推进整合地市县和行业非时政类报刊步伐,加快建立全省统一的报业市场;积极参股山东有线电视网,力争成为第二大股东,实现跨媒体的重大突破;放开手脚,向外省传媒业拓展发展空间;加大对新媒体发展支持力度,实现集团媒体由印刷版(报纸)为主,向印刷版、网络固定版和网络移动版(手机报等)并重的重大转变;还要走出去、扩大山东对外影响。在资本支持方面,努力推进半岛传媒公司和大众网上市,加快膨胀事业规模,使大众报业成为中国北方、乃至全国的传媒高地。

http://news.sina.com.cn/m/2011-07-20/152122846952.shtml
28#
 楼主| 发表于 2011-8-3 09:29:29 | 只看该作者
【数据】
中国网民达4.85亿 微博用户近2亿增幅208.9%

  2011年08月02日09:37  重庆晚报

  今年上半年《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出笼,告诉你一个真实的中国互联网

  近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北京发布了《第2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1年6月,中国网民达到4.85亿,较去年底增加2770万人,增幅为6.1%,网民规模增长减缓。

  最引人注目的是,微博用户数量以高达208.9%的增幅,从2010年底的6311万爆发增长到1.95亿,成为用户增长最快的互联网应用模式。

  网民结构

  更多爷爷婆婆上网 中学生网民最多

  报告显示,我国网民年龄分布重心继续向中高龄偏移,且男性群体占比有所下降。同期中低学历网民继续增加。

  数据表明,除20~29岁的网民比重继续加大外,50岁以上各年龄段网民数量增长较为突出,整体占比从2010年底的5.8%攀升至7.2%。而10~19岁的网民占比从27.3%下降到26.0%。网民年龄分布重心继续向中高龄偏移。

  我国网民男女性别比例为55.1:44.9,男性群体占比有所下降,但是仍高出女性10.2个百分点。

  中低学历网民继续增加,初中及以下学历网民占比从2010年底的41.2%攀升至43.8%。而高中以上学历群体从58.9%降低为56.1%。

  网民中学生群体占比最高,达到29.9%;农民占5.3%;个体户和自由职业者占14.6%。

  网民规模

  增速减缓微博最火

  手机网民占六成多

  该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4.85亿,较2010年底增加2770万人;互联网普及率攀升至36.2%,较2010年提高1.9个百分点。

  我国手机网民规模为3.18亿,较2010年底增加了1494万人。手机网民在总体网民中的比例达65.5%,成为中国网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增速减缓

  比去年同期少增近千万人

  我国网民总数持续攀升,但是增长速度明显减缓。报告显示,2011年上半年我国网民数量增加了2770万人,增幅为6.1%,增长的绝对数量小于去年同期的3600万。

  报告称,网民增长率减缓,与我国拥有广大农村人口及老年化趋势有关。8亿多非网民中,“不懂电脑/网络”是不上网的主要原因,主要是高龄群体和农村人口。对这部分人群互联网渗透的难度比较大。

  微博最火

  用户已高达1.95亿

  当前,微博作为新兴的自媒体平台,受到网民的强烈推崇,用户数呈现爆发式增长。报告显示,2011年上半年,我国微博用户数量从6311万快速增长到1.95亿,半年增幅高达208.9%。在网民中的使用率从13.8%提升到40.2%。

  需要指出的是,在微博用户暴涨中,手机微博的表现可圈可点。手机网民使用微博的比例从2010年末的15.5%上升至34%。

  网吧降温

  每人日均上网2.5小时

  报告显示,我国网民平均每周上网时长为18.7小时,较去年增加0.4小时,日均上网时长约为2.5小时。与去年相比,在网吧上网的比例从35.7%降低至26.7%,下降9个百分点。截至6月底,在网吧、单位和公共场所上网的网民分别为26.7%、33.0%和14.8%。

  团购迅猛

  网络团购增幅为125%

  与微博大爆发不同,商务类应用迎来相对平缓的发展期。如网络购物半年用户增长了7.6%;网上银行和网上支付的用户使用率也小幅上升。商务类应用中,网络团购(如拉手网等)成为亮点,使用率从4.1%提升到8.7%,增幅达到125%,发展势头迅猛。

  网络欺诈

  3880万网民上当受骗

  许多不法分子纷纷将黑手伸向互联网,导致近年来网络安全威胁和诚信危机事件频发。报告显示,2011年上半年,遇到过病毒或木马攻击的网民达到2.17亿,比例为44.7%;有过账号或密码被盗经历的网民达到1.21亿人,占24.9%,较2010年增加3.1个百分点;有8%的网民在网上遇到过消费欺诈,该群体网民规模达到3880万。

http://news.sina.com.cn/m/2011-08-02/093722918972.shtml
29#
 楼主| 发表于 2011-8-4 09:00:13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广告圈:【2011Q2中国网络广告运营商收入市场份额】根据易观发布的《2011年第2季度中国网络广告市场季度监测》数据显示,2011年第2季度中国互联网广告运营商市场份额中,百度占到28.7%,阿里巴巴占到15.9%,新浪占到7.3%,占据市场前三位置。




收起 | 查看大图 | 向左转 向右转





10分钟前 来自皮皮时光机
转发 | 收藏 | 评论

30#
 楼主| 发表于 2011-8-4 23:00:34 | 只看该作者
【数据】

TVBS:台灣許多電視台因為經費問題,大量買韓劇撐收視率;根據統計,9個頻道加起來,一週播韓劇的時間就有378個小時。藝人崔佩儀的丈夫是韓裔,他就曾經公開表示,台灣這樣的現象在韓國不可能發生,因為當地政府為了支持韓劇,除了立法規定電視台黃金時段不能播外國戲劇,電視台購買國外片的比例也非常的低。




收起 | 查看大图 | 向左转 向右转





10秒前 来自新浪微博
转发 | 收藏 | 评论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