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查看: 12552|回复: 1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判断力批判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4-17 23:20:0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判断力批判


作者: [德] 康德
译者: 邓晓芒 译 / 杨祖陶 校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 2002-12
页数: 409
定价: 32.00元
装帧: 精装
ISBN: 9787010036335



9.1


64.9%


26.0%


9.0%


0.0%


0.0%




推荐



内容简介 · · · · · ·   康德的“第三批判”即《判断力批判》出版于1790年。全书除了序言和一个完整系统的导言外,分为“审美判断力批判”和“目的论判断力批判”。前者又分为审美判断力的“分析论”和“辩证论”(其最后一小节题为“附录:鉴赏的方法论”),后者则分为目的论判断力的“分析论”和“辩证论”及一个计有13节的“附录:目的论判断力的方法论”,加上“对于目的论的总注释”。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1-4-17 23:20:42 | 只看该作者
《判断力批判》学习笔记:反思性判断力的必要性和先验原则
2010-04-08 10:50:54   来自: littlebamboo (one piece)
判断力批判的评论    5

  通过对《判断力批判》导言的梳理,试图理解康德用判断力沟通理性和知性的努力:理性要求杂多的自然规律的某种统一,康德通过类比的方法说明完成这一任务的应当是与愉快不愉快的心灵能力对应、属于广义的认识能力的判断力,它没有自己的领地,却以“自然的合目的性”为先验原则。
  
  《判断力批判》是康德三大批判中的最后一部。在这部著作中,康德力图用判断力在理论哲学和实践哲学之间架设桥梁,弥合自然和自由之间的鸿沟,同时也使理论哲学和实践哲学更好地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实现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的协调统一。而本书的导言部分主要在讨论判断的目的、之所以可能的依据和先天原则。本文的目的是理解并试图简单地归纳康德关于此的表述。
  1 自然和自由的鸿沟
  导言中,讨论首先是从哲学的划分问题开始的。康德将哲学划分为理论哲学和实践哲学,其依据是哲学所包含的理性认识的原则。自然诸概念和自由概念分别对应着不同的理性认识原则,由此,哲学被明确划分为自然哲学和道德哲学,亦即理论哲学和实践哲学。这样明确的规则就澄清了概念。并且康德顺便告诉人们,关于技术的应用以及为人处世的熟巧规则,在哲学中是没有任何地位的。真正有价值的工作是建立严谨而庞大的形而上学体系。
  康德指出,我们全部的认识能力只有两个领地(即概念行使立法权的地方),分别是自然概念的领地和自由概念的领地,知性和理性分别在这两种概念的领地立法。从自然概念的领地到自由概念的领地不可能存在任何过渡。但是自由概念的领地应当对自然概念有所影响,即:“自由概念应当使通过它的规律所提出的目的在感官世界中变成现实。”
  自然和自由,或者知性和理性之间之所以存在鸿沟,原因在于:从认识能力上来说,人们不能直接认识物自体,只能认识经验现象;从理性的角度来说,物自体可以在实践中表现出自身的实在性,却无法在直观中表达它自身的实在性。还在于:自然规律表现为偶然杂多的,而理性要求它们之上有某种统一性原则,否则不成其为真正的规律。鸿沟的存在,未尝没有它的积极意义,因为将二者随意混同起来难免会造成德性的破坏和知性的混浊。然而康德的先验哲学体系又要求弥合这一鸿沟,因为惟有如此要求,实践理性所要求的终极目的才能够得以实现。
  上文已经提到,自由概念和自然概念的领地之间的沟通,要求总是由前者提出的。自由提出目的,而自由所提出的目的应该在感官世界变成现实。这可以称为一种道德立场。道德所提出的目的,应该在自然界中得以满足,即经验界中的种种规律应该与自由所提出的要求起码和谐一致。
    然而,理性和知性分别有不同的立法,主观对客观的自然世界提出要求,看起来是完全没有保证的。康德也无论如何不认为人类具有完整而全能的理性直观能力。自由向自然提出要求,而康德却反向地提出问题的解决方式,即通过一种新的能力——判断力,来实现从知性向理性的过渡。
  2 规定性判断力和反思性判断力
  康德所说的判断力,虽然独特,却只是附属于知性之下的一种能力。在《判断力批判》中,康德区分了两种判断力:规定性判断力和反思性判断力。
  “一般判断力是把特殊思考位包含在普遍之下的能力。如果普遍的东西(规则、原则、规律)被给予了,把具体现象归摄于其下的能力就叫做规定性判断力。”它没有先天地立法的能力,原则是已经给定的。规定性判断力是那种已知规则,并就此对具体事物作出判断的能力 。
  然而规定性判断力之外,人们还需要另外一种反思性判断力。不知康德是否受到休谟的认识论的影响。他认为经验绝不能作为知识的普遍必然性的基础。自然界存在着诸多变相,于是人们获得的一些自然规律只是针对自然界的一般可能性的经验性规律。仅在知性的眼光看来,这些规律建立在偶然的现象之上,因而并没有一个坚固的基础。 如果要称为规律,它们“就还是必须出于某种哪怕我们不知晓的多样统一性原则而被看作必然的。” 反思性判断力就是为了这一目的。
  如果说规定性判断力是从一般到特殊,那么也许可以说反思性判断力是从特殊到一般。但反思性判断力绝不是基于现象的不完全归纳法。反思性判断力的原则不能来自于经验,因为它要给一些即将被视为“规律”然而实质上来自经验的东西的归属提供根据。另外,康德提到,“判断力借此不是给自然颁定规律,而是为了反思自然给它自己颁定规律。” 反思性判断力的原则并不能反向地为自然立法,因为有关自然规律的反思,是自然自己的事情,人是不应僭越的。
  3、反思性判断力在概念矩阵中的位置
    解决批判哲学体系中的问题,只有在广义的理性构架内挖掘,而不能向经验或其他外物做求索——因为不如此就不能够保全该体系的完整、稳定性和无依赖的安全感。于是,为了弥合理性和知性之间鸿沟,必须完善批判哲学的内部结构。在此,康德提出了判断力的概念,并论证了它的界线、它何以可能。
  “判断力”在已有的概念矩阵中应当处于什么地位?它为何具有自己的先天原则?这些问题,康德是通过类比的方法来解答的。
  从心灵能力的层面进行类比,认识能力和欲求能力是由愉快不愉快的情感联结的。对于认识能力来说,只有知性是先天地立法的。对于欲求能力来说,只有理性是先天地立法的。那么我们可以推测,介于认识能力和欲求能力之间的愉快不愉快的情感也会像那两种能力那样,促成某种认识能力从自然概念的领地向自由概念的领地过渡。这种认识能力就是判断力。
  从认识能力的层面进行类比,既然知性和理性都有自己的先天原则,那么在高层认识能力家族中介于知性和理性之间的判断力也应当有自己的先天原则。
  前面已经提到,只有自然概念和自由概念有其领地,判断力并不具有自己的领地。因此,哲学也只能被划分为理论哲学和实践哲学两部分。但是,判断力具有自己的先天原则因而在批判哲学中十分重要:
  “即使我们关于判断力的独特原则所可能说出的一切在哲学中都必须算作理论的部分,即算作按照自然概念的理性认识;然而,必须在构筑那个体系之前为了使它可能儿对这一切作出决断的这个纯粹理性批判却是由三部分组成的:纯粹知性批判,纯粹判断力批判和纯粹理性批判,这些能力之所以被称为纯粹的,是因为它们是先天地立法的。”
    下表是康德在导言部分最后给出的总结,清晰地表明了三大批判之间的关系:
  内心的全部能力 诸认识能力 诸先天原则 应用范围
  认识能力 知性 合规律性 自然
  愉快和不愉快的能力 判断力 合目的性 艺术
  欲求能力 理性 终极目的 自由
  
  4 判断力的先验原则如何可能
  反思性判断力包含着自然合目的性的概念。反思性判断力所颁布的先验原则是自然合目的性原则。在知性看来,众多的经验性规律是杂乱的。但是,自然既然是人类知性构建出来的对象,那么自然还是应该能够构成系统的统一体,因为这样更符合理性的性质。康德说:“既然有关一个客体的概念就其同时包含有该客体的现实性的根据而言,就叫做目的,而一物与诸物的那种只有按照目的才有可能的性状的协和一致,就叫做该物质的合目的性:那么,判断力的原则就自然界从属于一般经验性规律的那些物的形式而言,就叫做在自然界的多样性中的自然的合目的性。这就是说,自然界通过这个概念被设想成好像有一个知性含有它那些经验性规律的多样统一性的根据似的。” “合目的性”也许可以理解成:不是由现象去推断它们的成因,而是以成因为根据去寻找它们的驱动力。也许我们还可以说,规定性判断力的思维方式是机械论的;而反思性判断力的思维方式和机械论恰好方向相逆(但同样符合因果性)。也许正是因为“自然合目的性”是像“灵魂不死”和“上帝存在”一样具有极强根源性的命题,自然合目的性只能作为一条调节性原则。调节性原则是一些极根本以至于只能用否定性或假设性表述的原则,类似于几何证明中的辅助线,本身是假设,却可能使问题迎刃而解。那么,目的论到底能够给我们什么呢?粗糙的目的论必然会被康德所摒弃,《判断力批判》中的审美判断力批判和目的论判断力批判为从自然过渡到自由提供了渐进式的论证 ,但这不是本文所讨论的范围。
  理性和知性,这两个世界的划分,是从先验哲学进行分析的结果。然而从另外的角度,我们也许可以说自然世界毕竟只有一个——无论理性世界还是知性世界,共同的基底都是物自体;所有哲学意义上的领地,所有哲学意义上的立法有且仅有一个共同的基地,即经验现象界。这也许是判断力弥合两个领域之间的鸿沟之所以可能的一个基础。自然合目的性是否可以被视为一种信念,它是断言式的,相信自然规律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这个整体具体表现为经验规律,自然规律是可知的。
  然而另一方面,自然界的法则仍然是杂多而混乱式的。道德法则既然是完全不依照自然规律而建立的,那么很难要求至善与自然规律完美地协调一致。这样看来,反思性判断力和自然合目的性也许只是一种要求,一种呼唤,是形式上的,而不能给出我们实质上的确定性结论。但是这样的结论并不令人失望,因为对判断力的批判毕竟给了我们关于审美的和关于目的论的深刻解释,而且最重要的一点是,只有形式的才是关乎自由的。
  后记
    在前两大批判的时期,康德对于人的愉快/不愉快的能力还倾向于从心理学的层面认识。然而在《实践理性批判》完稿而尚未出版之时,康德已经认识到愉快不愉快的心灵能力可能也存在着先天原则。本书译者邓晓芒先生说:“在康德这样一种建筑式的体系中,任何带有本质意义的新发现都将引起整个体系的剧烈震动,而导致全面的反省、调整和再考察。当然,在康德看来这绝不是动摇了他基本思想的大厦,而是加固了它。 ”判断力将原本不相干的理性和知性部分联结成了一体。因此,尽管关于判断力只有批判而没有理论,但这个批判已经是康德哲学中问题交汇鼓荡之处。康德哲学中要回答任何一个问题都会关涉到大厦的全局。
    关于阅读,老师曾说过,阅读的第一遍可能是格言式的,第二遍是结构化的,第三遍是解答疑难的,而我可能第二遍还没有读彻底。而且,在没有阅读《纯粹理性批判》和《实践理性批判》的情况下,对判断力的真正严肃的讨论是超出我驾驭能力的,我只能就书论书第做一点阅读的归纳和报告。这本书的内涵过于深刻和丰富,而我只能归纳自己目前能理解的部分,还不能保证理解得一定正确。如同入宝山只求一个不空手而归罢了。不过无论如何,鼓起勇气去观看思想的蜿蜒奇特的道路已经带给我莫大的收获。





点评

钦服  发表于 2012-4-6 18:03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1-4-17 23:20:57 | 只看该作者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1-4-17 23:21:27 | 只看该作者
哲学笔记 关于康德《判断力批判》的几个概念的解释 欢迎指教……
2010-04-27 19:00:29   来自: carioca (Come Away With Me)
判断力批判的评论    5

  这篇笔记是曾经花了一个下午整理出来的,弄得头晕目眩,特别是后面几个关于目的性的概念,然而,这几个概念不明白,康德就完全没有办法读下去。为了不忘记最初的理解过程,我自己还特意加了些例子在里面,可是,这些例子实在还是苍白得很,但姑且一看吧。
  
  1、批判
  批判之意就是分析,检查考察。批判的对象在康德看来首先就是人对于对象所下的判断,分析,检查,考察这些判断的意义,内容,效力范围。即对人类理性本身的认识能力加以批判。
  在康德以前的旧唯理理论是独断哲学,以先天理性主宰一切。而经验派的怀疑哲学,由感性出发,反对普遍必然的客观真理,这样从根本上否认了科学知识。
  批判哲学的任务一是探讨、分析、研究、检查人的认识能力(或精神能力),二是确定这种认识能力(精神能力)所能达到的范围和界限。
  
  2、判断力
  判断力是把特殊,个别寓于普遍,一般之中的思维能力,并非逻辑判断中的判断,而是指人的心灵所具备的一种认识能力。
  判断力是双重的,或者是决定,或者是反思,前者由一般到特殊,后者由特殊到一般。其中反思判断力仅有主观有效性,因为它所趋向的一般,仅仅是经验中的一般,仅仅是一逻辑类。
  从普遍到特殊,从一般到个别,是决定判断或定性的科学判断。从特殊到普遍,从个别到一般,这是审美判断或反思判断。决定判断的普遍规律由理智提供,先天确定。反思判断力又分为审美判断和目的判断。审美判断是对个别事物表示主观感受的情感判断,是关于情感的一种认识能力,根据快感不快感来判断形式的主观的合目的性的能力。目的判断是根据理性理智来判断客观的自然的合目的性的能力,这里的目的是“造物主在造物时设计安排的目的”。
  例如一种食物看着难看却很好吃,看着难看是审美判断,主观上的厌恶。好吃是食物的客观属性,我用理智判断客观上它是好吃的,但是即使是我的“理智”,也是囿于经验的理智,趋于我经验中的“好吃”的概念,所以这仍然属于反思判断。
  
  3、无目的的和目的性、客观合目的性和主观合目的性
  目的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表现,它是指人在思维中对活动结果事先建立起来的主观观念形式,同时它又是引起指导、控制、调节活动的自觉地动因,并作为规律决定着人的对象性活动的方式和性质。
  “无目的的合目的性”,“无目的”是指审美判断没有目的,不涉及利害和欲念,不考虑事物内容是否完善或完满,“合目的性”是指事物形式符合审美判断的目的,给审美带来美感,人类活动的自觉目的是合目的性的最高形式,“能动地达成自觉目的”。
  
  “客观合目的性”是指事物的内容存在合乎某种先天的目的,比如“苹果可以吃”。
  对于第一个吃苹果的人来说,苹果是不是真的可以吃是不确定的,但是人们把它设想为有目的的,即可以吃的。但这并不代表苹果就一定能吃,即不肯定对象自身确有目的,但是我们的假设引导我们吃苹果。
  客观合目的性,又分为外在目的和内在目的,依然拿苹果举例,在假设可以吃的前提下,苹果变得“确实”可以吃,有用,这是外在目的。苹果“本身”可以吃,我们吃它符合它的本质规范“可吃”,这个苹果酒符合完善的概念,叫内在目的,显得完善的就是目的判断,“使事物符合事物本身的规律”。
  
  “主观合目的性”,主要是指自然地形式符合人的主观认识能力的目的,一方面人先天具有主观认识能力,另一方面,自然事物又恰好符合人的主观认识能力,注意区别客观合目的性中的内在目的,前者就客观事物讲,人适应物,此处为物“恰好”适应人。但此种符合目的性只带来合目的性的愉快,无任何确定目的,如“有用,功利”,基于此,主观合目的性与无目的性的实质是同一的。
  
  鉴赏力判断就是把对象的合目的性的形式作为自己的基础,其形式就是表象因果性,就是从表象上达到一种使人有快感或不快感的“纯粹”判断,无目的。
  
http://book.douban.com/review/3212294/
5#
 楼主| 发表于 2011-4-17 23:22:08 | 只看该作者
正经读一段。。
2011-04-09 10:11:45   来自: 其其实 (我的理想是成为居委会大妈。。)
判断力批判的评论    4

  对康德“美的分析论——四个契机”的分析和述评
  
  在《判断力批判》中,康德第一次系统地讨论“美”。那么,究竟“美”对康德哲学体系带来怎样的影响?我们必须得从“美的分析论”中得到一个直接的回答。本文试图梳理“美的分析论——四个契机”,为更好地理解康德的哲学体系提供一个途径。
  
  首先,我们要解释为何康德会对“判断力”进行分析和讨论。因为在康德看来,人的理论认识能力是有界限的,比如,知性在认识能力上有自己的领地,而理性则在欲求能力中瓜分自己的领地;所以,作为人类诸认识能力的整体来说,就只有判断力的领地不被我们所了解:知性和理性的分界太过于明晰,以至于我们不确定我们是否仅仅可以通过它们,来理解这个世界;那么,只有完成对判断力的讨论(在康德看来,这首先是一个“批判”),人们才可以正确地了解自身理论认识能力全部的界限,从而从这些界限出发,去把握世界。
  
  康德怎样展开对“判断力”的“批判”的呢?判断力,是作为一种先天立法的能力。 它为自然与人的认识能力的协调一致进行先天的立法。判断力要把握世界,就预设了自然同人的认识能力的协调一致 ,这种协调一致会带来愉悦的情感,而这种情感,一定是通过想象力,与美联系在一起 。可以说,对于“美”的把握程度,基本决定了判断力的界限。这样一来,对于“美”的分析,就理所当然地成为对“判断力”进行“批判”的首要部分了。
  
  康德一开始并没有通过直接定义“美是什么”来形成对“美”的分析的,而是通过对“评判美的能力”(即鉴赏力)的讨论,来对“美”进行分析和定义。那么,为什么对“美”的分析可以通过讨论鉴赏力来达到呢?这是很符合康德的逻辑的。在“判断力批判”中,有用的是“批判”(对判断力作为一种能力的发现和划分),而不是理论(学理)……概念和知识是学理探究的对象,构成学理探究的是自然的形而上学和道德的形而上学 。也就是说,我们讨论这“评判”的性质、作用、过程就够了,把“批判”上升到学理是没有必要的(因为美不涉及概念和知识)。所以,我们要做出对“美”的分析,来完成“判断力批判”的首要部分,关键就是讨论“鉴赏判断”作为“评判美的能力”的特征、作用。
  
  在“美的分析论”中,康德为“鉴赏判断”划分出了四个契机。所谓“契机”,亦即说明“鉴赏判断”到底是什么,它的性质如何。通过对鉴赏判断的四个契机的理解,我们可以认识到“美”是什么,它的特征该如何把握。以下,我将针对这四个契机,进行一一说明。
  
  (一) 第一契机:鉴赏判断按照质来看的契机。
  
  首先,康德推断出鉴赏判断的本“质”是“审美的”(在康德那里,“审美的”和“感性的”是同一个德文词)。对一个对象是“美”的或者“不美”的判断,不是知性所能把握的,而是通过想象力,把表象同主体愉快或者不愉快的情感相联系,进而做出鉴赏判断。在这个过程中,鉴赏判断并没有达到对某物的认识(即客观知识性的把握),也不可能经过对客观事物的逻辑思考,所以,鉴赏判断是主观的,是一个“感性的”、“审美的”判断。相反地,如果我们要做出逻辑的判断的话,就必须存在这么一个前提:在逻辑判断中,表象只是与客体相关联,直接成为客体的映射,而与主体的愉快或者不愉快的情感无关。
  
  那么,主体中愉快或者不愉快的情感规定了所做出的判断是不是鉴赏判断。如果我们正在做出一个判断,在这个判断过程中,对“美”或“不美”的对象的把握,直接与主体中愉快或者不愉快的情感相联系,那么,它就是一个鉴赏判断。而鉴赏力本身对“美”的事物的判断中所带有的“愉悦”,是不带任何利害关系的。如果这种愉悦是带有利害关系的,那么这种愉悦的对象就不会是“美”的。因为,带有利害关系的愉悦的对象只可能是“有用”的:利害关系体现在欲求能力支配之下,实践活动的成功与否;指导实践活动的那些“概念”和“知识”,如果能够被实践成功地证明,说明它们是“有用”的,也会令主体产生“愉悦”的情感。两种活动都产生了与主体相适合的“愉悦”,只不过前者是“无利害关系的”愉悦,后者是“有用的”愉悦。
  
  这样一来,愉悦似乎也不是对“美”的把握的充分必要条件,对于其他对象的判断,也可能产生“愉悦”。康德为了更好地区分主体的“愉悦”感的来源,他要求我们认真对待主体有且仅有的三种不同方式的“愉悦”:对美的愉悦;对快适的愉悦;对善的愉悦。康德认为,后两种“愉悦”是与利害结合着的“愉悦”。对“美”愉悦是“被唤起”【注:这个“被唤起”的来源,就是美本身,因为美是“对象的合目的性形式”,后面会论述到。】的愉悦,和主体的行为、状态无关;而“快适”的来源只能是主体,是主体欲望的体现,它必然涉及“满足感”——一种“物之与我”的有用程度;对“善”的“愉悦”则要求得更远:“善”是借助于理性由单纯概念而使人喜欢的。 如果我们要觉得某物是“善”的,那我们必须先拥了有对于这个对象的“概念”,一旦涉及概念,这个“愉悦”本身就是与利害结合着的。
  
  审美活动既然不能达到一个涉及利害关系的愉悦目的,那么这个活动本身就是自由的。只有在审美鉴赏活动中,审美主体才能达到绝对的自由——这就是判断力可以划分的领地。知性在认识能力的领地中努力地生成概念和范式,理性在欲求能力的领地中规训主体的道德实践,而唯有感性的判断力可以帮助主体栖身于自由的领地之中。
  
  (二) 第二契机:鉴赏判断按照其量来看的契机
  
  “美是无概念地作为一个普遍愉悦的客体被设想的。”这里所说的鉴赏判断的“量”就是“普遍”性。如果有一个东西,某人意识到对它的愉悦在他自己是没有任何利害的,他对这个东西就只能作这样的评判,即它必定包含一个使“每个人”都愉悦的根据。
  
  通过这个命题,我们首先要思考,为什么康德要阐发鉴赏判断在这个量上的“普遍性”?因为“普遍性”并不是鉴赏判断的特性,逻辑判断中的某个方面的因素也同样产生了“普遍”的愉悦。康德要把在鉴赏判断中愉悦的“普遍性”和逻辑判断产生的愉悦的“普遍性”区分开来,就势必要探讨鉴赏判断在量上的契机。从以上的论述我们可知,逻辑判断是直接涉及知识和概念的判断,它把握的是“快适”和“善”。在康德看来,对于“快适”来说,每个人都在建立私人感受力之上的判断,这个判断过程,并没有达到对“快适”所产生的愉悦的普遍一致性。“快适”只会产生“个人的口味”。“善”则直接在概念或知识上赋予它们合法性,把它们普遍地作用于实践之中,这样一来,涉及“善”的逻辑判断,也会产生某种普遍的愉悦:对概念、知识能够成功作用于实践的预计,让大家感到愉悦。而“美”就不是,如果一个人认为某物是“美”的,他就在“期待”别人也会产生同他一样的“愉悦”。(P47)这种期待感在主体对“快适”和“善”的把握上不容易见到,因为主体在把握它们的过程中并不自由。比如,“快适”满足的是个体的“口味”,个体不一定期待这种个性化的、私人化的“口味”被所有人接受和同化:“口味”被同化之后,个体丧失了“口味”的私有性,必然产生某种失落感。对“善”的感知和它本身所起的作用,反映在主体欲求能力的实现过程中:主体在“善”的理念下把自己规训成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人。在欲求能力的领地中,我们并不主动要求“善”对我们进行这样的规范,相反,“善”的理念在主动地规范主体行为的过程中,具有符合它的“社会普遍有用”的普遍性。对于“美”来说,由于主体是完全自由地、不带利害关系地在它面前显现,就不存在“个人口味”对这种全体自由的快感的剥夺,于是,审美主体就会期望他人能同他一起分享这种自由的快感。所以,“快适”的愉悦涉及到“个人口味”,“善”的普遍愉悦则涉及到“普遍有用”,而“美”的普遍愉悦则涉及到一种对“共通感”的要求和渴望。
  
  另外,鉴赏判断和逻辑判断在所产生的愉悦的普遍性方面还有一个区分:逻辑判断中的愉悦的普遍性是通过概念和知识,直接作用于实践上,因而是客观的普遍的。而在鉴赏判断中的愉悦的普遍性是主观的而不是客观的。这是因为,我必须在我的愉快和不愉快的情感上直接抓住对象,但又不是通过概念,所以那些判断不可能具有客观普适性的判断的量。 在这个区分上,客观的愉悦普遍性仅仅比主观的愉悦普遍性多迈出一步,即,客观的愉悦要求主体慎重地考虑那些指导他们实践的概念、知识的适用性,以免在行动中出错。而鉴赏判断只需要满足主体的“愉悦”,它不是一个有具体利害关系为目的的行动,不会通过主体的行动产生某种后果,也就不存在主体对某些概念和知识的考量。因而,鉴赏判断的愉悦的普遍性只可能是主观的。
  
  那么,我们已经了解到,鉴赏判断在量的普遍性方面,同逻辑判断的量的普遍性方面,有了很大的区别,但是,我们不能避开这个关键的问题:为什么会有这个愉悦的“普遍性”存在?康德认为,鉴赏判断本身并不假定每个人的赞同(只有一个逻辑的普遍判断才能做到这一点,因为它可以通过对“概念”的逻辑联系,制造理由);它只是向每个人“要求”这种赞同,把每一个“赞同”,作为这规则的一个实例。在鉴赏判断中,我们对“普遍同意”的追求,就是对一个“理念”的追求。因为这种普遍同意只是一个“理念”。 康德虽然没有继续探究这个“理念”的根基何在,但是,我们可以思考,普遍同意的“理念”何以能够获得存在的合法性?在康德的哲学体系中,理念是不可知之物,我们无法把握它的内涵,但是,如果我们把“理念”看做那种“要求”我们“应该如此不可”的东西,那么,它可以归结为一种“冲动”:因为,总有一种“划界”的冲动,驱使我们去为事物划定界限,进而达到对事物的认识。进一步说,普遍同意的“理念”在驱使我们有意识地把关于“快适”的个体愉悦、“善”的普遍愉悦同关于“美”的普遍愉悦相区别开来,进而完成对判断力领地的认识和把握。
  
  这样看来,我们通过对鉴赏判断的适用范围的辩护和区别,在按照它把握的结果的“量”来看的契机,可以得出结论:“凡是那没有概念而普遍令人喜欢的东西就是美的。”(P54)
  
  (三) 第三契机:鉴赏判断按照它里面所观察到的目的关系来看的契机
  
   康德之所以讨论鉴赏判断里面所观察到的目的关系,是为了更好地对美的内容进行界定,这就就需要我们在意识中把关涉“美”的事物对象化。只有对象化,我们才能开始评论它、研究它。因为美不涉及概念或知识,而唯有概念或知识才能被“对象化”,才能被我们的认识所把握;所以,如果要直接把握到“美”,就得先把关涉“美”的事物进行“对象化”。对关涉“美”的事物对象化,不同于把概念和知识“对象化”,在“美”的事物的对象化问题上,康德必须另辟蹊径。在康德那里,概念之所以可以“客观”化、“对象化”,是由于“合目的性”在作祟。涉及事物自身之所以为自己存在之原因的概念,在“合目的性”的作用下,生成一个对象化的“目的”。简单来说,概念对象化的结果,就是“目的”。目的是作为概念的对象而存在的。
  
  由于鉴赏判断去把握“美”,不可能涉及概念,所以它要把它所把握的事物进行对象化,就只能通过一个“合目的性”。我们可以说,这个“合目的性”是鉴赏判断借来的,或者“推论”来的:是向概念或知识在“合目的性”的工作原理中借来的一个“形式”。“对象的合目的性的形式”和“合目的性”是两个概念。康德界定“合目的性”为拉丁文forma finalis“目的的形式”,那么“对象的合目的性的形式”就是“对象之目的的形式的形式”。如果说一个概念是某个对象的原因,而这个概念通过“合目的性”使自己形成一个对象化了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合目的性”仿佛一个导向系统中的动因——它把连接对象的原因的这个概念,导成了一个对象化的“目的”【注:康德认为,我们常见的“目的的形式”是“快适”或者“善”】。只有涉及概念或知识的合目的性,才成把概念对象化成目的,生成目的的表象【注:康德把“表象”视为一种“知识”】。而不涉及概念或知识的那种我们“看”出来的“合目的性”,我们是不可能通过它,来知觉到一个对象化的目的的。那么,“对象的合目的性的形式”就是在对象身上“看”出的一种“合目的性”:只有这样去“看”,“美”才能被对象化,才能被我们的判断力所把握。而这种“看”,就只能是一种形式化的“看”。所以,我们能够把握到的对象化了的“美”,是一个对象的合目的性的“形式”;而且,我们不能在这个形式上发现一个带有“目的”的表象:因为不涉及“概念”的“美”,不能由一个正常的“合目的性”来导出一个“目的”。我们几乎也可以这么认为,在“美”的身上,我们无法为它附加上一个“目的”。由此观之,我们把握的对象化了的“美”,只可能是一个无目的的表象。
  
  那么,由于我们的判断力只能够把握对象化了的“美”,所以,我们是无法把握到“美”本身的。于是,“美”成了另一个“理念”。我们只能从一系列无目的的“表象”中体会“美”的存在与显现,康德将这些表象称作“美的理想”。而对于康德来说,最完善的美的理想是什么呢?是一个理智的人。因为“美”最终要在审美主体这里得到回答,它向审美的主体显现自身。审美的人不可能作为一个理念当中审美的范式而存在,他是具体的人,他只能凭借自己的理性和想象力在心中建构出审美的原型,进而让“美”在他这里得到最大化的呈现。所以,审美主体的理智程度,决定了“美”的显现。因而对“美的理念”来说,审美的理智的主体是“美”能够完美显现的“理想”之一。【关于康德论述“美的理想”的章节,见《判断力批判》第68页——第69页】
  
  能被我们的判断力所把握的对象化了的“美”,是作为一个对象的合目的性形式而存在的。在对象化的“美”中,我们却看不到任何目的的对象化的表象结果;但是,即使没有“目的”,我们对它的把握,会通过一个“导向系统”吗?康德没有说明。因为合目的性的导向功能只能针对概念或知识,而且,“合目的性”本身并没有预支自己,把自己直接分配给不涉及概念或知识的那些鉴赏判断。
  
  
  (四) 第四契机:鉴赏判断按照对对象的愉悦的模态来看的契机
  
  在第四契机当中,康德重点论述我上面已经提到的“共通感”。共通感不仅决定了鉴赏判断在“量”上的普遍性,而且,它作为鉴赏判断的主观原则【注;鉴赏判断有且仅有主观原则。】,是鉴赏判断的前提。鉴赏判断中的“共通感”是从属于“知性”的“共通感”那里借来的术语。“共通感”原本是代表“知性”先天原则的一个术语,它意指知性依靠它来对概念或知识进行逻辑判断,进而统筹为普遍性的原则。那么,鉴赏判断中的“共通感”,则被“看做”是感性靠它来对对象直接进行审美判断的中介。感性避开概念或知识,在“共通感”的前提下把握“美”,形成审美判断的普遍性的愉悦。
  
  “共通感”在审美过程中何以成为鉴赏判断的前提呢?因为,如果我们不把“共通感”视作鉴赏判断的前提,那么,当我们认为一个事物通过一个表象显示出“美”的时候,我们就无法“要求”或者“期待”别人也认为这个表象可以显示出“美”。正因为如此,这个“共通感”只能是一个设想。没有它的话,我们对一个事物的表象能否显示出“美”,是无法做出让人普遍愉悦的判断的。那么,我们的认识能力只可能导致怀疑论,从而无法把握任何一个对象。所以,“共通感”只有作为被审美主体规定的先验前提,它才能够统和出审美愉悦的普遍性。
  
  另外,康德认为,“共通感”是我们认识能力自由游戏的结果,它不是一个普遍的“外部感觉”。因为如果它是一个“外部感觉”的话,那么它就是在对所有人的心理的观察之上得到的经验断定。这种经验断定,依赖的是客观的经验观察,因而不可能针对每一个人都是有效的,同样会导致认识能力作用于对象时的不可知,所以,“共通感”只能被先验设定,而不能加以经验总结和概念分析。所以,在“共通感”的前提下,鉴赏判断把握到的“美”,必然产生普遍性的愉悦。因而,美也被归纳成“是那没有概念而被认作一个必然愉悦的对象的东西”。
  
  (五) 总结:
  
  在以上对四个契机的归纳中,出现鉴赏判断的若干先天设定的条件,以及鉴赏判断向逻辑判断机制借来的术语:“合目的性”,“共通感”等等。为什么在鉴赏判断的审美活动中,鉴赏判断力可以接受这样的“设定”?因为,审美活动的范围中,必须避开概念或者知识,那么这样一来,它对对象的判断就没有什么(仅有概念或知识参与的逻辑判断才具有的)规则性。判断力没有一个确定性的统一的规则做前提,就有可能把它认识活动的结果导向怀疑或者不可知,于是,我们就不可能把握判断力的领地。这样一来,整个“判断力批判”就显得很没有必要了。所以,鉴赏判断必须对其条件进行先天设定和借用。
  
  康德从审美判断的四个契机出发,归纳出了“美是什么”。其实,康德对“美”的分析最重要的不是得出“美是什么”的结论,而是让我们理解判断力中的鉴赏判断的工作机制。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对我们的判断力本身划分的领地有一个了解,从而使我们在把握世界的时候,避免出现认识能力上的偏差。

http://book.douban.com/review/4899381/
6#
 楼主| 发表于 2011-4-17 23:22:54 | 只看该作者
系统美学研究的开始。。。。。
2009-11-04 23:46:41   来自: kathy (海阔天空)
判断力批判的评论    5

  提笔时还是有些胆怯,只因他的光辉太过耀眼,目前的我也只能远远地看这光辉照耀下的斑驳的影子。
  只是浅谈些自己的体会吧。
  
  美学史上一直把鲍勃嘉通视为美学之父。只因他提出了“感性学”这个扭转乾坤的研究重点,把美的研究从理性学的角度转移到感性学,这本身是个冒天下之大不韪的勇气。更加上,感性学在翻译过来时,日本学者将它译为“美学”从此,美学学科的研究就此开始。。。
  但是,值得一提的是,“美学”的提出,也使美学的研究失去了半壁江山,“丑学、理性学”就此割裂开了。
  
  要说美学研究的生父是谁?唯康德已矣。
  当苏格拉底在讨论美是什么?讨论来讨论去,分析了美的和美的本质区别后,得出的结论是:美是难的。
  而康德在分析美时,提出了美的四个契机。分别从质,量,关系(目的),方式四个角度来分析美。自称体系啊!从一个系统化的理论思维去剖析美,这种分析问题的方式对我们来说都是非常有帮助的。
  
  若问,在你欣赏美的时候,是快感在判断之前,还是判断在快感之前??
  康德的解释是,判断在快感之前。快感分为身体的快感和审美的快感,无论在前述中,康德如何赞美审美的快感是如何起作用。提倡审美的研究首先就是一种感性的认知。可是在后述中,康依旧提出了判断力的重要性。判断力是审美主体所拥有的想象力和知解力。而康的整个理论都是在高扬审美主体的重要性。当然,理性的认知与判断依旧是高于感性!
  
  由此,也看出。在此书的论述中,康德的观点也是在循序地发展,后来的推翻前述的。依旧是一个探索和追求真理的过程。
  毕竟是第一人,也因此在理论的完善性方面也是有商榷之地。康在谈第二种契机,从量的方面分析。将个体的美感推置开达到一种普遍性。他为证明此理论的可信性,假设了一个概念叫“共同感受力”。他认为,个体在审美的过程中,是抛开任何功利性因素的。因此,每个人的器官内部都有像有一种体会“共同感受力”的器官。可以达到一种相同的感受效果。从而具有了普遍性。现在读起来,一方面惊叹康大胆的假设,一方面有怀疑这种假设的玄学性太强。
  
  此外,在这本书中,谈到的很多审美意识的范畴 如 审美过程的“无功利性”,纯粹美与依存美,快感的双层含义,以及 康德的“天才说”等等,都对后世美学思想的发展有着灵魂式的指引性。尤其对席勒的影响,使之更加完善了“游戏冲动”说,更进步性地将 感性冲动与理性冲动和谐统一起来。
  
  此书读一遍,简直就是为了应付讨论而粗略地浅谈观点。
  
  未完待续。。。。。

http://book.douban.com/review/2699045/
7#
 楼主| 发表于 2011-4-17 23:23:31 | 只看该作者
力度伸
2010-03-23 11:57:20   来自: WM (Bazinga)
判断力批判的评论    5

  反映一个对象的形象显现,如果要成为认识的来源,就要涉及想象力和知解力,想象力用来把多种感性观照因素综合起来,知解力则用来把多种形象显现统一起来。

http://book.douban.com/review/3116682/
8#
 楼主| 发表于 2011-4-17 23:23:58 | 只看该作者
展示了其繁复深邃的世界观察
2010-01-19 12:06:41   来自: 糊涂虫
判断力批判的评论    4

  这本书展示了康德对于繁复深邃的世界的观察与把握能力,这种能力上升为哲学的超越认识。不同的读者在书里大概都能找到自己需要的东西,而书本身也不是像那些以“巨大市场”为喻的知识综合,而是各种知识的“根本基础”在碰撞与交渗中完成融合的过程。
  
http://book.douban.com/review/2942588/
9#
 楼主| 发表于 2011-4-17 23:24:58 | 只看该作者
怎么判断
2009-03-09 21:25:45   来自: Tonma
判断力批判的评论 None

  这是一个博弈的社会,判断力影响到人的成功。
  
  过份敏感的判断是不正常的,会失去很多机会;但莽撞行事,又常常使自己陷入黑社会绿林人士做好的机关,怎么判断,这是个问题。
  
  以上当然都是望文生义,其实关心这本书,主要的对作者关于审美的论述,颇为有趣。

http://book.douban.com/review/1831256/
10#
 楼主| 发表于 2011-4-17 23:25:26 | 只看该作者
康德的中和之路
2008-09-26 12:07:04   来自: 黠之大者 (outlive to be different)
判断力批判的评论    5

  在纯粹理性批判当中,康德提出了其核心问题:先天综合判断如何可能。
  这是对休谟等经验主义的回应。为此,康德区分了现象和物自体的概念。他同意我们所认识的对象其实也是一种观念。我们的先天综合的认识结构演绎出的结果就是一种对象观念。

http://book.douban.com/review/1506850/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