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闻摄影摄像案例集锦

[复制链接]
161#
 楼主| 发表于 2015-9-3 17:19:55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转,供参考】
最盛大的阅兵, 上万官兵关系10个月的辛勤努力, 这一切都被水平被低劣的央视毁掉了!

败笔1,

200人的国旗护卫队行进的图象竟然没有一个整体镜头!

队列最难的地方同时也是最精彩的地方就是大方阵的行进, 而正当这个196人的大方队行进的时候, 镜头竟然离开万众瞩目的方队,切了一个天安门广场的**, 只能听见方阵整齐的步伐, 但看不见方阵的行进, 接着又把镜头对准天安门上的每一个主要领*导人!  把这个最庞大的方阵的精彩表演几乎完全错过.

等回到方阵的镜头, 竟然只是低角度的正面排头兵的特写!  完全看不到方阵的整体, 使得196人的大方阵和几十人的方阵在电视里没有任何区别, 因为镜头总是给前几个排面, 根本看不到后面! 196人中的150人都白忙活了!!!

败笔2,
不合适宜的镜头
万众注目的时候, 大家最关注的是队列, 而镜头却频繁的给城楼上的领*导人特写! 使得本来已经很紧凑的分列式显得很零碎, 上个方队还没看几秒就已经过到下个方队了.  给领*导人的特写过多, 完全可以安排在群众敏感词语期间.

败笔3,
频繁的对焦!
导演构思了一个场景, 以一名士兵的侧身为参照物, 然后把镜头推出,一直到行进的各个方阵. 结果使得经常出现镜头模糊和镜头对不到位的情况, 等对准了方阵也过了. 尤其是对空军的飞机, 镜头频繁的出现模糊.

败笔4,

糟糕的角度和取景!
尤其是步兵方队的拍摄角度可以说是最令人痛骂的!  几乎没有一个完整的队列行进整体镜头, 所有的镜头都是支离破碎! 过多的近景! 几乎都是低角度的侧镜, 导致方队的整体性完全消失, 变成了一个又一个独立的排面!  极偶尔的几个**又远过了头, 根本没有把方队铺满画面, 而是在画面中间的一小块, 过远造成气势下降!
再整齐的队列, 如果都从侧面照也绝对是不齐整的!
中国的阅兵方阵比别人强的地方就是规模大!  结果由于糟糕的取景割裂的方阵, 使得我们的大方阵的优势被完全磨灭了! 可以说官兵都白练了!  以为25人的排面被他们排成了7-8人的排面, 那要这么大方阵有什么用?
败笔5,
要命的镜头切换时机!
队列行进最重要的是由齐步变正步的转换, 大量的方阵的步伐转换的镜头都给了两个排头兵! 整齐划一的整体转换几乎看不到! 尤其是持步枪的持枪转换, 更是几乎没看到, 即便看到了也被糟糕的侧景把队列的整体分割开.

败笔6,
大量的逆光取景!

今天阳光明媚! 导演竟然频繁的用低角度逆光取景! 结果造成色彩的暗淡! 本来的亮点---数码迷彩,在镜头里看的都是黑糊糊一片.


败笔7,
糟糕的旁白
旁白和画面严重不配合!
旁白正在说装备, 而画面却是领*导人的长时间特写!

败笔8,
竟然漏播!
J10和K8都有好几个梯队, 但在镜头里竟然只有一个! 多梯队的气势可以说完全没有表现出来! 这么多飞机竟然都白飞了!

总之, 这次的阅兵被央视彻底的毁掉了!
强烈要求央视向全国人民和受阅官兵道歉!

另外阅兵的一大败笔就是取消了三军仪仗队的56礼宾枪!   由托枪变持枪的三声整齐划一的声响没有了, 明晃晃的刺刀45度角向上的镜头没有了
签名:
中国人抵制的不是日 本产品,也不是美国产品,也不是韩国产品.而是中国人自己的产品。
162#
发表于 2015-9-4 13:19:59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业内人曝央视的转播水平:让70%的战士白忙活了

    昨天备受关注的大阅兵成功举行,如此高超的组织水平显示了中国政府强大的组织能力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实力雄厚的战斗力,令世人刮目相看,大涨军威、大涨国威。但对于中央电视台的蹩脚的实时转播,在阅兵式结束后,在网路论坛上却有不少影视专业人士发出不同的声音。日前,海外媒体刊发了一位业内专业人士的帖子,直言〝大裤衩〞央视没有展现出这次阅兵成果,原因是其转播水平太过低劣。


   海外博讯日前刊发一篇网文,来自一位电视媒体的专业人士。文章从专业的角度,对阅兵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剖析,指出央视的转播水平非常低劣,大量错误的镜头运用让参加阅兵的人超过70%都白忙活了:

  文章指,其败笔之一,就阅兵队列而言,最难的地方同时也是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大方阵的行进,而正当一个196人的大方队行进的时候,镜头竟然离开万众瞩目的方队,切了一个天安门广场的远景,只能听见方阵的步伐声,但看不见方阵的行进,接着又把镜头对准天安门上的每一个主要领导人!把这个最庞大的方阵的表演几乎完全错过。
等回到方阵的镜头,,竟然只是低角度的正面排头兵的特写!完全看不到方阵的整体,使得196人的大方阵和几十人的方阵在电视里没有任何区别,因为镜头总是给前几个排面,根本看不到后面,196人中的150人都白忙活了!

败笔之二,是镜头频繁的对焦。文章称,导演构思了一个场景,,以一名士兵的侧身为参照物,然后把镜头推出,一直到行进的各个方阵。结果使得经常出现镜头模糊和镜头对不到位的情况,等对准了方阵也过了。尤其是对空军的飞机,镜头频繁的出现模糊。

败笔之三,糟糕的角度和取景。央视对步兵方队的拍摄角度可以说是最令人痛骂的!几乎没有一个完整的队列行进整体镜头,所有的镜头都是支离破碎。过多的近景,几乎都是低角度的侧镜,导致方队的整体性完全消失,变成了一个又一个独立的排面!极偶尔的几个远景又远过了头,根本没有把方队铺满画面,而是在画面中间的一小块,毫无气势可言。

文章指,再整齐的队列,如果都从侧面照也绝对是不齐整的。大陆阅兵方阵的特点规模大,结果由于糟糕的取景割裂的方阵,使得大方阵的优势被完全磨灭,甚至可以说官兵都白练了,因为25人的排面被他们排成了7-8人的排面,那要这么大方阵有什么用?

败笔之四,大量的逆光取景。阅兵当天天气不错,可说阳光明媚。但导演竟然频繁的用低角度逆光取景,结果造成色彩的暗淡。本来的亮点——数码迷彩,在镜头里看的都是黑糊糊一片。

败笔之五,要命的镜头切换时机。众所周知,在队列行进中最重要的是由齐步变正步的转换,大量的方阵步伐转换镜头都给了两个排头兵!整齐划一的整体转换几乎看不到。尤其是持步枪的持枪转换,更是几乎没看到,即便看到了也被糟糕的侧景把队列的整体分割开。

败笔之六,不合适宜的镜头。当阅兵分列式正在进行,大家最关注的就是队列,而镜头却频繁的给城楼上的领导人特写,使得本来已经很紧凑的分列式显得很零碎,上个方队还没看几秒就已经过到下个方队了。

  此外,俄军居然是带着胜利旗来的!就是那面苏联红军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突击第3集团军第79步兵军荣膺库图佐夫二级勋章的伊德里茨第150步兵师突击旗。历经残酷巷战,将红旗插上了德国国会大厦。毛子给足了面子了,只是央视那些人不知道而已 。150师那面军旗太有名了,居然寂然而过!央视太业余,直播和相关常识都差!



    天涯老罗在思考,下一次阅兵的时候,能不能通过招投标的方式向全球电视媒体推选最专业、最能反映现场水平的拍摄团队呢?
   期待未来b吧。。。

来源:微信公众号天涯拉罗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3MDM1MzUyMA==&mid=211162207&idx=1&sn=7e6580d1ab9b333f6daf5404300fd494&scene=23&srcid=0904AiXDwQSb0LgLIiTG1gVG#rd

163#
发表于 2015-9-8 16:29:2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殷玉鑫 于 2015-9-8 16:31 编辑

【案例】
外媒拍摄的中国大阅兵(完爆央视!)

告诉我,9月3日的抗战胜利大阅兵,各位都看爽了吗?嗯,下面的图集就是为你准备的。它们来自外媒,自带音效,保证你都没看过。





不谢。
本文为城墙上的守夜人原创文章,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wMjY5MDMxMg==&mid=209283202&idx=1&sn=3b227453407af76845687a8004d7307a&scene=3&srcid=0904VxtKLU7EL87Ww9irwmky#rd

164#
发表于 2016-4-19 23:44:03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够震撼!普利策摄影奖公布


1917年,普利策奖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设立,包括新闻奖和艺术奖两大类。首届普利策摄影奖是1942年颁发的。此后,除1946年外,每年颁发一次。

美国东部时间4月18日下午3:00,2016年度普利策新闻奖揭晓,摄影类奖项——现场新闻摄影奖颁给了纽约时报的四位摄影师和路透社摄影部,两者的获奖题材都是去年最热门的欧洲难民事件;特写摄影奖则颁给了《波士顿环球报》的Jessica Rinaldi。


现场新闻摄影奖

《纽约时报》
Mauricio Lima, Sergey Ponomarev
Tyler Hicks and Daniel Etter
影像
捕捉了难民的决心、
旅途的艰辛以及接纳他们的东道国的挣扎。





路透社摄影部
每张扣人心弦的影像都在发出自己的声音,
追随移民和难民数千里,越过不确定的边界,
去往未知的目的地。

















特写摄影奖

《波士顿环球报》
Jessica Rinaldi
通过真实并有启发性的影像
揭示一个小男孩在被他所信任的人们虐待后,
寻找自己的立足之地的故事。



















普利策奖THE PULITZER PRICE
普利策奖(Pulitzer Prize)亦称普利策新闻奖,是于1917年根据美国报业巨头、匈牙利裔美国人约瑟夫•普利策的遗愿设立的奖项。上世界七八十年代已经发展成为美国新闻界的一项最高荣誉奖,现在,不断完善的评选制度已使普利策奖被视为全球性的一个奖项。

1942年,普利策奖设立摄影类奖项。此后,除1946年外,每年颁发一次。从1968年开始,摄影类增设了特写摄影奖。


|  图片来源:http://www.pulitzer.org  |

微信编辑   李  鑫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NDA1NDY3MA==&mid=2652543184&idx=1&sn=035e33693973d30cbf097dff1c4557d9&scene=1&srcid=0419L6XWt3MenG1ndqy2lEhH#rd

165#
发表于 2016-4-24 20:14:42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首位在越战遇难的女战地记者,镜头记录的历史凡人摸史 2016-04-24 11:22:40 [url=]阅读(55)[/url] 评论(0)
 Dickey Chapelle,美国摄影记者,生于1919年,1965年11月4日,在一次军事行动中遇难,成为第一位在越南战场被打死的女记者,也是美国第一位在行动中被杀的女记者。
  从二战到越战,既然选择了战地记者职业,自然早已做好了与死亡相伴的准备。固然,她不会主动求死,可危险随时会有,意外难以躲开。因而,对于她以及跟她一样,有志于在战场上发回报道的人而言,他们要做的,就是把镜头对准战争中的人与事。

 河边,草屋,漏风漏雨。六个小孩子,四个捂着耳朵,一个看着记者,另一个小女孩,仿佛早已习惯迫炮嗖嗖着从天而降的情形。她背着手,悠闲地看着远方的天空。两个大人,面部几无表情。如果说小孩子尚难以理解死亡的含义,则他们,已看得太多,甚至可以说,透着些麻木。

 南越军队抓到了一个疑似北越游击队员并审讯他。共同的语言,使他们更容易交流。这个俘虏手的指向,是游击队的基地吗?看看他的发型吧?似乎是打了发胶的。如果不是战争,这位中年男子,可能每天梳头,都得二十分钟?

 越南女兵,也算是战场上的传奇了。她们在靠近老挝的一个村庄受训。画面右下角。这个女孩,平静地看着给他们拍照的记者。再过几年,她也是应征的年纪了。

这似乎是在已收割过的稻田?又一个被怀疑是游击队员的年轻人,被捕了,他被反剪着双手,光着上身。等待他的,会是怎样的命运?或许,这是他生平第一张也是最后一张照片?他看不到了。

 歪倒在地上的这个,似乎是个女子?在手枪的威逼之下,她会说出有价值的消息吗?不知道。但这图片里,不论是远景还是近景,只有一个军人。其他人,都是便装的,他们是看热闹的百姓吗?双手插在口袋者,似乎还带着些笑意?

 村民们抬着一具遗体。军人在指挥着。他们穿着皮靴,而村民,则光着脚 。光脚,也比被包裹在布条里的那个好吧?或许如此,却又不尽然。宁为太平犬,莫为离乱人。战争中,早死者,早解脱。

 南越军队从美国飞机里冲下,去扫荡一个据说是藏匿有游击队员的村庄。

 海边,直升机,远远的人群。战争何时是个尽头呢?

 对她而言,战争已提前结束了。以前,是她把镜头对准他人,现在,是别人把镜头聚焦她自己。
  微信公众号 屏山石
  扣扣公众号 历史与现实
http://mt.sohu.com/20160424/n445850875.shtml
166#
发表于 2016-5-12 19:03:05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八年前在汶川的记者们 今天发了什么朋友圈

2016-05-12 15:24 来源:新闻最前线  我有话说
  2008年的5月12日14时28分04秒,8.0级地震撼动四川汶川,近7万人丧生、1.8万人失踪,37万余人受伤。


八年前在汶川的记者们 今天发了什么朋友圈

  △汶川地震过后,受灾严重的映秀中学成为一片废墟

八年前在汶川的记者们 今天发了什么朋友圈

  △映秀镇,裂开的土地

八年前在汶川的记者们 今天发了什么朋友圈

  △一名母亲在废墟之中守着她孩子的尸体大声哭泣

  “

  时隔八年后,有些瞬间我们依然难以忘记。八年前,参与汶川地震现场采访记者们,今天发了什么朋友圈?首次披露!5.12汶川地震,记者们的真实见闻。

  ”

八年前在汶川的记者们 今天发了什么朋友圈

  GRT记者顾鸣:

  我至今仍清楚地记得,我们在第二天赶到什邡镇的时候,整个镇政府的广场上都摆满了遇难者遗体,我们要去镇政府后面的物资仓库,只能从遗体中间留出的小道穿过去,那每一张脸都是真实的,几乎每一张脸我都记得;后来我在东汽中学又见到了相同的场景,学校操场上摆满了装在黄色袋子里的学生遗体,一位母亲在家人的陪同下,颤巍巍地打开一个装尸袋,看到自己孩子的遗体,她只是轻轻地啜泣着,为孩子擦去脸上的泥沙,那一幕真的太震撼了,原来人悲伤到了极点是这样的;最后让我情绪崩溃的是第七天我们去到位置较深入的红白镇,我在红白镇中心小学的操场上见到了学校的校长,校长的眼睛里已经严重充血,声音也嘶哑了,他说这几天他一直在废墟里找他的孩子们,不管是生是死,学校的操场上整整齐齐地摆着一百多个样式统一的书包,校长跟我说,这些书包的主人都已经不在了,地震发生时除了一个班在操场上上体育课,其他人都已经进教室准备上课了,最后只有上体育课的这个班躲过了一劫……“有的孩子挖出来的时候都已经断成两截了!”校长激动地说着,仿佛希望被埋在废墟里的人是他。那一天下午的全国哀悼我选择在了红白镇中心小学默哀,后来家里的同事问我那篇报道为什么我没有出镜?而且稿子做得极其简单? 我没有说,那次是我职业生涯第一次萌生出想砸烂摄像机和扔掉话筒的念头。

  GRT记者唐建恒:

  八年了,时间可以远去,这段记忆从来不曾远离。那一年,同行的卢老师收获了爱情,我却认识了生命可贵,伴随我俩各自成长。 512,一个我永生无法回避的日子!汶川,一个让我爱得死去活来又恨得咬牙切齿的地方!

  GRT记者闫冬:

  时隔多年,回想起在汶川做赈灾报道的日日夜夜,回想起那些受难的同胞,心头仍隐隐作痛,很想找个时间再回去看看。祝愿他们的家园越来越好,远离灾难,远离痛苦,幸福伴随左右。

八年前在汶川的记者们 今天发了什么朋友圈

八年前在汶川的记者们 今天发了什么朋友圈

  GRT记者邵维:

  八年前,毛头小子第一次上“战场”,带着沉甸甸的使命和无畏的心。至今,仍因为那一刻曾在汶川“战斗”过,以及和那些“最可爱的人”并肩“战斗”过而激动和感动。

八年前在汶川的记者们 今天发了什么朋友圈

  广东广播电视台高瞻:

  8年前,带着一个电视新人的热情和懵懂踏上那块土地。忘不了那些频频揭开人未愈伤疤的余震;忘不了医院里有些断了手脚的孩子、因为看到镜头而露出的笑脸;忘不了安置点里那些坐在废墟上的孩子们说下的六一节愿望。。。。。。8年,孩子已经长大,他们现在过着什么样的生活?如今我沉浸在生活的种种日常中,突然看到前辈老师们在朋友圈提起“512”,很奇怪的,找到了一些前进的力量和勇气。

  “

  八年前的今天,汶川地震重创了每一个遭受灾难的家庭,没有人能轻言忘却。八年过去,重建工作仍在继续。回顾那些定格的瞬间,祭奠历史,悼念遇难者。

  ”

  最后的短信

  (一位伟大的母亲)抢救人员发现她的时候,她已呈跪拜状死去,姿势诡异。仔细查看,才发现有个婴儿被她呵护在身下,毫发无损。一旁的手机,留下她最后的话:“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

  陪伴

  成都锦江区妇产科医院在地震后将即将生产的产妇转移到了室外,一名丈夫给妻子送上深情一吻,陪伴妻子。

八年前在汶川的记者们 今天发了什么朋友圈

  11岁哥哥背3岁妹妹逃生

  地震发生时,小吉万在距家几十公里的学校,一路狂奔回家,余震不断。父母出外打工、爷爷奶奶年迈,小吉万担负起背妹妹逃生的责任,早上5点出发,整整徒步12小时。

八年前在汶川的记者们 今天发了什么朋友圈

  敬礼娃娃

  废墟之中,解放军战士用一副简单担架抬出一个三岁的小男孩。刚从废墟中重生的小男孩,忍着疼痛举起了右手,给解放军叔叔敬礼。

八年前在汶川的记者们 今天发了什么朋友圈

  最牛校长

  绵阳安县桑枣中学校长叶志平,从2005年起,每学期在全校组织一次紧急疏散演习。汶川大地震前,叶志平刚花40多万加固教学楼。地震发生时,全校两千多名师生按照平时的演习仅用1分36秒全部安全撤离,无一伤亡。

八年前在汶川的记者们 今天发了什么朋友圈

  △叶志平

  2011年,叶志平因操劳过度,突发脑溢血去世。当时在病房里的同事说:“叶校长什么都防到了,就是没有防到自己的身体。”

  汶川地震八周年:回忆是一种力量!

  8 年过去了,逝者安息,生者自强。修复伤口是为了更好的生活,2008 年14 时 28 分 04 秒 , 一个永远无法被忘记的时间,一段 8 年过去依然会感到伤痛的记忆。

  但活着我们不要忘记互相鼓励、相携前行的坚强,还有废墟上重新站立的新生。我们的明天会更好。

  愿世间少些磨难,愿你我安好,珍惜眼前。

  谨此,纪念汶川地震八周年。

  来源:广东广播电视台

  部分图文来源:央视新闻、中国新闻网

  策划:郑敏璇 施文辉
http://news.gmw.cn/2016-05/12/content_20069107.htm

1869655978293375157.jpg (64.2 KB, 下载次数: 44)

1869655978293375157.jpg
167#
发表于 2016-6-24 19:24:35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多家媒体在盐城灾区启用无人机航拍
来源:传媒大观察      2016-06-24 11:37

观媒(传媒大观察)消息  6月23日14时许,江苏盐城市阜宁县、射阳县部分地区突发龙卷风冰雹严重灾害,6月24日,多家媒体在盐城灾区启用无人机航拍进行灾情报道。

以下为各家媒体灾情报道灾区现场截图:

新华网无人机航拍灾情现场







搜狐网无人机航拍灾情现场


大片树木被拦腰砍断


阜宁县金沙湖附近,沿线高压电塔全部损毁


大量消防车、警车以及医院的救护车辆在道路旁集结待命

现代快报现场记者360度全景报道灾区现场







新浪新闻视频拍摄灾情现场




综合以上各家新闻报道,观媒梳理发现新华网第一时间采取以无人机航拍图片的形式进行灾情报道,新闻报道全面丰富。搜狐网同样也采取以无人机航拍图片的形式进行报道,且以图文配合的形式对灾情现场进行直播解说。

现代快报不同于前两者采取现场记者深入灾区进行360度全景拍摄,用360度大图直击阜宁重灾区现场,使新闻报道的现场体验感更强,从灾情程度报道再到救援现场的报道,现代快报记者独家持续跟进的灾情报道使灾情新闻有了最大的信息增量,也给公众带来了更为丰富、立体的灾情信息。

新浪新闻采取无人机视频播报的形式进行新闻报道,视角宏观,现场体验感强,尤其航拍视频场景配合具体数据解说使灾区目前的灾情程度得到最为真实的报道。

但无论何种报道形式与视角体验,以上的媒体人都同样做到了不仅使灾情报道有速度的同时而且更加有温度。

http://www.guanmedia.com/news/detail_2438.html
168#
发表于 2016-7-20 20:34:58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致敬!这是记者拍到的最美睡姿!
2016年07月20日 10:43
来源:大河网

0人参与 0评论
原标题:致敬!这是记者拍到的最美睡姿!

大河网络传媒集团·大河客户端记者 邵可强 文图

19日21时,接安阳市防汛指挥部命令,安阳武警支队出动100名兵力,车辆4台,前往安阳市北关区安阳桥实施漫堤封堵任务,由于近日安阳连降暴雨,形成严重内涝,同时有3个水库泄洪,导致洹河水位急速上涨,形成漫堤,安阳桥有三十余米缺口。


支队派出两个递次兵力,从两个方向同时开赴安阳桥,第一波次一中队60名兵力19日21时30分先期到达实施封堵。第二波次支队前指带勤务中队40名兵力在开赴途中,由于严重内涝,水深达0.75米至1.2米,官兵徒步冒雨涉水前往安阳桥,途中遇到许多遇险群众求救,一路发放救生衣35件,救生圈44个,同时派出2名官兵将一名重症病人涉水送往医院。

2小时后,第二梯队40名官兵到达安阳桥,迅速投入战斗。经过全体官兵5个小时英勇战斗,在安阳桥缺口修筑了长1OO余米,宽3米,高1.3米防洪堤,确保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连夜冒雨抢险,不少官兵休息时躺在地上。
http://news.ifeng.com/a/20160720/49444149_0.shtml
169#
发表于 2016-8-8 11:05:03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人民日报老记者:哪里是拍新闻照片,简直就是在演戏

许林,人民日报高级编辑、中国新闻摄影学会学术部副主任。

《人民日报》“社论”刊头就是他设计的。


1966年7月1日见报到2007年底,这个刊头在《人民日报》上使用了41年。

另外,你很可能见过这张招贴画,作者就是许林。


1968年,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以《跟着毛主席,永远闹革命,跟着毛主席,世界一片红》为题,用许林的照片出版了对开张彩色招贴画。


许林的《毛主席最后一次接见红卫兵》之二(1966年11月28日《人民日报》一版)。


新华社把许林的照片发了通稿,《光明日报》用在一版(1966年11月28日)

如今,许林已经是一位老人家,说起当年的工作经历,他说:自己走上了一条歪路
什么是“歪路”呢?
——“那些年流行摄影为政治服务,记者们把主观加工、导演摆布、重现事实(事件)看作是很正常的并且是应该的工作。”
“这些违反新闻传播规律的观念和做法,严重地伤害了受众的知情权,严重地冲击了新闻的公信力,严重地破坏了新闻媒体的权威性。那时的文字新闻和新闻摄影报道整体走偏了。”
“我也不能独善其身,中了摆拍的邪。”

以下,就是许林老师的自述了——

1975年3月,在山东胜利油田摆拍《学习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
当时,车间里就是几台车床和车出来零零散散的轴承,要是不摆布导演一番,拍出的照片可能会散。我就按照别人摆拍的方法,先让工人们找了一些板凳和类板凳,坐姿及其高低和位置做了精心布置;然后请他们拿出列宁的《国家与革命》和《毛主席语录》,又导演布置一番,错开书本的位置、角度。看了看,好像缺了点什么与他们工作相关的产品,于是就请他们把车间里所有的轴承集中起来,有序地摆放在学习组讨论会人员的左侧。这回画面比较好了。我又反复观看,总觉得还缺什么……忽然间,发现车间墙上的大片空白,对,缺毛主席最新语录的条幅!
我请他们找纸笔和颜料、墨汁,自己动手把毛的最新指示迅速写了上去,并让他们找淡粉色的纸把语录四周装饰一下。一切摆布妥当,我用几分钟时间拍了一些彩色与黑白照片。




这张照片里,所有的细节:老农的羊角巾、人物背后的草帽、受众的笔记本、桌子上的毛巾、桌子上的壶杯以及人物坐姿高低错落等等。
其实都是布置,安排的。
这哪里是拍新闻照片,简直就是在演戏!




1974年9月,在大连机车车辆厂为《人民日报》国庆彩色摄影画刊摆拍《三结合攻关小组》。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我看别人摆布导演,学别人摆拍,感觉良好,拍摄方法走偏,久而不闻其臭;虽身陷泥潭,却还沾沾自喜。
在那段时间里,我热衷于摆拍,不光学习别人的经验,自己还不断研究、分析和总结。




在摆拍中,人物学习的场面是最难的,所以,当时我在成组人物学习场面上的摆布导演下工夫最多。





1975年10月在河北遵化摆拍《老、中 、青三结合好》
1976年第二期《中国摄影》刊登这张照片时,在《本期部分摄影作品拍摄经过》中这样说:“我和县委报道组同志一起来到沙石峪大队,在山坡上见到老支书张贵顺和支部委员们一起研究制定农田基本建设规划。这是一个老、中、青三结合的领导班子,他们朝气蓬勃。这是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运动中涌现的社会主义新生事物,我想应该用摄影艺术语言满腔热情地反映它、歌颂它,于是就拍下了这张照片。”
其实,我的拍摄经过并不是这样写的,也没有什么“于是”。我老老实实写了访问沙石峪大队,了解到他们有一个老中青三结合的领导班子,曾经讨论过农田基本建设的规划,就向他们提出拍摄这个题目照片的请求,要求他们在山上复原规划时的情景,并且请老支书用手指着前方说当时所说的话,我拍摄了这个镜头。这张照片是典型的“仙人指”摆拍,根本没有什么“在山坡上见到老支书张贵顺和支部委员们一起研究制定农田基本建设规划”和“于是”之类的话,他们这样一改,好像照片是抓拍的似的。恰恰相反,是我一手摆布导演的。

由此可见,即便在当时,中国摄影家协会和《中国摄影》杂志,对于明显的摆拍也是忌讳的。否则,如何解释他们把我写的组织加工的实话改掉呢?



央视新闻频道由白岩松主持的《新闻周刊·人物》中“本周新闻人物”专栏,以《许林:可贵的反思》为题,报道了我参与新闻摄影打假以及批判自己的过程与事实。



上面几张摆拍照片特别是彩色照片,是当时我比较得意的,全发表过,而且被《中国摄影》、《民族画报》等当时的权威刊物转载、介绍。那时对自己摆拍照片有一种自恋情结,陷入迷魂阵而不能自拔。
那时我是《人民日报》的图片编辑,是彩色画刊的主编之一。我拍什么照片、怎样拍、报纸上用什么照片,对省报、地市报的摄影记者和摄影通讯员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编辑观念的导向作用。文革中摆拍风行,虽然责任并不在我,我也没有什么影响力,但我作为第一党报的摄影记者、图片编辑和彩色画刊主编,总觉得有一份不可推卸的责任。可是,在我从事新闻摄影采访、图片编辑和研究的几十年里,过去很少对自己不正确的拍摄方法进行公开的清算和批判。
我公开清算和批判自己,就是以实际行动捍卫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新闻摄影在拍摄方法上实施抓拍的理论和实践成果;同时,通过批判自己也为《人民日报》的图片传播挽回一些因虚假的摆拍而给读者造成的不良影响。



版权信息
摄影及文字:许林
转载请注明:中国网图片中心

链接:
http://mp.weixin.qq.com/s?__biz= ... TB4gCgyh6VuZdBk3#rd
170#
发表于 2016-8-24 13:40:17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一个美国记者在玉树的这6年

灾难,总涌现出许多震撼人心的故事,许多催人泪下的画面,我们都曾彻夜难眠,共同祈祷过逝者安息,生者坚强。


视记 · 2016/08/24 10:39评论(0)收藏(0) 6523字体:宋


2010年4月14日,对于所有中国人来说是灰色的一天。青海玉树大地震,让数以千计的生灵被掩埋在废墟中失去了生命,地震不仅震碎了无数人的家庭,也剥夺了孩子们成长的港湾。灾难,总涌现出许多震撼人心的故事,许多催人泪下的画面,我们都曾彻夜难眠,共同祈祷过逝者安息,生者坚强。
April 14, 2010 is a gloomy day for all Chinese people. The earthquake in Yushu, Qinghai Province had deprived thousands of people of their lifes and broken numerous families. Disasters always spaw impressive stories that we stand together in those sleepless nights praying for the deceased to rest in peace and the survivors to keep tough.
同年,在北京生活的美国记者Erik Nilsson前往玉树,成为一名灾区志愿者。灾区重建工作是一件任重而道远的事,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可以说,重建房屋是容易的,但是想要修复人们,尤其是孩子们受创的心灵,是一件异常困难的事。他们需要的不光是物资,更多的是关爱。
In the same year, the America journalist Erik Nilsson went to Yushu as a voluteer. Restruction of the devastated area has a long way to go. Truth is that it’s easy to restruct buildings while what difficult is to restore the people, especially the children. They need ont only the substances but more about love and care.
为灾区的孩子营造一个基本的生活和教育环境,是Erik一直在做的事。贫困的灾区,学校建设情况十分糟糕。由于地处偏远,也无法使用输电网。为了改善孩子们的学习环境,他出资购买太阳能电池板。为了确保妥善安装,他从北京开了10多个小时的车来到玉树县城外的乡村腹地实地安装。
Creating a basic living and studying environment for the children in the devastated area is what Erik has alwasy been doing. In the poor area it’s extremely hard to restruct school buildings where is too far to get access to electricity, so they have to support them with solar energy to improve the study environment. What’s more, they have to drive for more than 10 hours to the isolate village to install for them.
原本以为,电通了,他的任务也完成了,可以回家了。但是当他站在那里,看到了衣衫褴褛的孩子们天真纯净的笑脸,Erik就再也挪不动脚步,他突然意识到他不能走,也走不了。这里还有太多太多的需求,他还有太多能做的事。
They had been thinking that when finished the electricity they would be able to go back home. However, when he had seen all those children wearing innocent and pure smiles with ragged clothes, Erik couldn’t move even one step to leave. They need him, and there are still too many things he can do.
来北京已经9年了,Erik不仅扮演着好父亲、好记者,也与一部分在四川做志愿者的人慢慢地成立了一个公益组织——Step Up。从2011年起,Erik夫妇就连续五年前往玉树、西藏等地区开展公益建设,为贫困地区送过热水器、电脑、书籍、衣物、药品等。此外,他们还想帮助那些游牧地区的残疾人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
It’s been 9 years since he came to Beijing. Erik is not only a kind father, a qualified journalist, he also created an organization called Step Up. Eric and his wife has been doing this since 2011 to send living substances to different poor areas in Yushu and Tibet. Besides, they also help those disabled people with their living conditions.
目前,这个公益组织并不大,也没有很多外界的资金支持,大部分的支出仍旧是出自组织成员自己的腰包。所幸,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他们,也在以各种方式为他们提供便利和帮助。
At present, it’s not large enough and there’s no extra finance for supporting, and most of the money are from the volunteers in their organization. Luckily, there have been more and more people who have started focusing on them and providing supports.
有时,在黑暗隧道尽头的光,不是灯光,而是一个孩子渴求的目光。就像Erik说的,Step Up背后的含义,就是激励。让世界上更多的人关注类似的情况,并为这些地区的人们,带去继续前行的力量。
Sometimes, gleams deep in tunnel may not come from the light, they may born in the eager eyes of children, which is just like Erik said that behind the Step Up, there is the encouragement that carries power for moving forward.
撰稿:文小样,译者:尚小桦



http://www.jiemian.com/article/811827.html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