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白雪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管锥集

[复制链接]
51#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 21:24:10 | 只看该作者
二十三、是故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


译文:所以,君子应有正道,必须忠信才会得正,傲慢就会失偏。生财要有正道,生产的人多,吃的人少;生产的人勤快,用的人舒缓,那就财富便会永远充足。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

朱熹集注:发,犹起也。仁者散财以得民,不仁者亡身以殖货。

国学网得到解释:--------仁爱的人仗义疏财以修养自身的德行,不仁的人不惜以生命为代价去敛钱发财。

这个解释就是在懵了,懵都得行嗦。

发:生、长。发身,就是长身体,不让身体虚弱或死亡,那么就要求生活的必需。
即,仁人,把财物当生活,不仁的人,把发财当生活(用生命来求财)。
.
52#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 21:25:14 | 只看该作者
二十四、未有上好仁而下不好义者也,未有好义其事不终者也。未有府库财非其财者也,孟献子曰:“畜马乘不察于鸡豚,伐冰之家不畜牛羊,百乘之家不畜聚敛之臣,与其有聚敛之臣,宁有盗臣。”

朱熹集注:上好仁以爱其下,则下好义以忠其上;所以事必有终,而府库之财无悖出之患也。    畜,许六反。乘、敛,并去声。孟献子,鲁之贤大夫仲孙蔑也。畜马乘,士初试为大夫者也。伐冰之家,卿大夫以上,丧祭用冰者也。百乘之家,有采地者也。君子宁亡己之财,而不忍伤民之力;故宁有盗臣,而不畜聚敛之臣。此谓以下,释献子之言也。   

译文:上好仁则下好义,好义则事成,未有府库财非其财者也。

国学网的解释:-----------没有国库里的财物不是属于国君的。

意思是,国库里的钱财都是属于国君的。
突然来上这么一句,如果不是作者脑壳短路,就是解释有问题了。
到底是谁的错?
.
十三经注疏上的还要搞笑:注“其”为“至”,有也。○正义曰:言君行仁道,则臣必为义。臣既行义,事必终成。以至诚相感,必有实报,如己有府库之财,为己所有也。其为诚实而然,言不虚也。
十三经注疏,郑玄搞不抖擞了,干脆改字儿了。

朱熹集注也是在那儿瞎猜:上好仁以爱其下,则下好义以忠其上;所以事必有终,而府库之财无悖出之患也。
.
为了搞清楚这个问题,我们暂且继续往下看,看是否有什么提示。

孟献老师说:有车有马的初级大夫家庭不需要在乎小鸡小猪,祭祀需要冰砖的卿大夫家庭不需要养牛羊,百乘之家不畜聚敛之臣。

国学网的解释:拥有一百辆兵车的诸侯之家,就不要去收养搜刮民财的家臣。

这还不如朱熹了,朱熹都知道是食邑,即自己的封地,租税属于私人。

春秋时期,每乘拥有四匹马拉的兵车一辆,车上甲士3人,车下步卒72人,后勤人员25人,共计100人。百辆兵车是一万人,每户出一人,所以百乘之家,拥有万户邑,即万户侯,就是比较牛B的大夫,不是诸侯。
.
译文继续:比较牛B的万户大夫家庭不需要养一个敛财的管家,与其养一个敛财的管家,不如养一个偷钱的管家。(就是不要去压榨百姓)。

这就出来了,即“未有府库财非其财者也”是一句过渡语,即不再谈仁义,而是要谈钱财的话题。根据后文推断,应该是有国库的家庭还在乎钱财嗦。

非:无、没有。

所以,未有府库财非其财者也:没得人有了国库(那么大的)财还没得财的。
意思是,你国君敛财来干嘛。就是个爱好么?全国都是你的。

我估计我这一板砖儿,国学大厦都在打颤颤儿了了。咔咔咔。
.
53#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 21:26:30 | 只看该作者
二十五、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长国家而务财用者,必自小人矣。彼为善之,小人之使为国家,菑害并至。虽有善者,亦无如之何矣!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


朱熹集注:长,上声。“彼为善之”,此句上下,疑有阙文误字。自,由也,言由小人导之也。此一节,深明以利为利之害,而重言以结之,其丁宁之意切矣。

十三经注疏:“长国家而务财用者,必自小人矣”者,言为人君长于国家而务积聚财以为己财者,必自为小人之行也。   彼,谓君也。君欲为仁义之道,善其政教之语辞,故云“彼为善之”。“小人之使为国家,灾害并至”者,言君欲为善,反令小人使为治国家之事,毒害于下,故灾害患难,则并皆来至。○“虽有善者,亦无如之何矣”者,既使小人治国,其君虽有善政之亦无能奈此患难之何。言不能止之,以其恶之已著故也。

国学网解释:这意思是说,一个国家不应该以财货为利益,而应该以仁义为利益。做了国君却还一心想着聚敛财货,这必然是有小人在诱导,而那国君还以为这些小人是好人,让他们去处理国家大事,结果是天灾人祸一齐降临。这时虽有贤能的人,却也没有办法挽救了。所以,一个国家不应该以财货为利益,而应该以仁义为利益。

朱熹没敢说 长 的意思,只说了读音,上声。郑玄的意思是 长期  或者  专长 之意,估计读 平声。国学网的意思最荒谬,它认为是  大哥大  的意思 ,解释成  做了国君。

他们谁懵对了?
.
而长寇仇。——《左传•僖公三十三年》,长:增长、发展。
务:求、致力。
译文:发展国家是致力于财用,必然是来自小人(的唆使)。彼为善之。
朱熹说:“彼为善之”,此句上下,疑有阙文误字。
意思是说,朱熹在这儿茫然了,不知所措,就猜测漏字儿,没敢解释。郑玄和国学网胆子要大一点,敢解,把 彼  解为  国君。
.
如匪行迈谋,是用不得于道。――《诗•小雅•小旻》,匪通彼。
匪,器似竹筐。――《说文》。按,古者盛币帛以匪,其器椭方。
彼为善之:把捞财当作高招儿。

咔咔咔咔,这一板砖儿,砸向千古,铿然悠长。
.
继续:小人之使为国家。

因为朱熹怀疑这里漏字儿,所以没敢解。
那两家敢,解的大意就是:让他们去处理国家大事。

前文都解错了,这一句就肯定错了。
接前文:把捞财当作高招儿,用小人的唆使治理国家,天灾人祸都来了。即使有高手(在世),也不知怎么办了。这叫国不以财富为重,要以仁义为重。(利:重要、要害。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庄子•胠箧》)


(《大学》梳毕)
.
54#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 21:27:36 | 只看该作者
玄乎的《中庸》


序言

先说一下 儒。

儒,形声。从人,需声。本义:术士。
春秋时从巫、史、祝、卜中分化出来的、熟悉诗书礼乐而为贵族服务的人
儒,术士之称。——《说文》
通天地之人曰儒。——《法言•君子》
四曰儒,以道得民。——《周礼•太宰》

我们现在所谓的儒,是专指孔门。而实际上,在春秋时代以及以前,所有的术士都称儒,到了战国时代,百家争鸣,儒就有两个概念了,一是泛指术士,另一个是狭指孔门,特别狭指孟子这一派。

所以,有人要为秦始皇翻案,说他坑的不是儒,是术士。
术士,在当时也统称儒。至于其中有孟子这个派系的没得,就有另说了。如果没有烧书这一说,或说烧书是项羽的那把火,那么秦始皇坑的就有可能不是孟子那个派系的儒。
.
孟子这个派系,历来都认为是孔子的嫡系,是主流。因为它是由曾参传给孔子的孙子子思,再由子思传给孟子的。
而孔子死后,孔门自身就开始分流了。
孔门有十大圣人,曾参算一个,这一派被惯称是主流了。
而其他的几个,也在招收弟子,传承孔学,但是已经发生了变化,就是说,侧重点不同。
也许,宗教都有这么个过程,基督教、佛教也是派系纷呈,就是弟子们根据自己的领悟传授弟子,而形成不同的宗派。
.
且说,孔门十大圣人中的子张,即颛孙师,是“子张之儒”的创始人。子张之儒列儒家八派之首。他出身卑微,且犯过罪行。被誉为孔门忠信的楷模,但是它不拘小节、不注重穿着,喜欢交朋友、够义气、该打架还得打,为人豁达,基本就是墨家的雏形了。至于墨子到底是不是这一门的承传,我没得根据。但至少,墨家的弟子,有些人称之为墨儒,我估计多少都有些渊源的。.

法家,是孔门的分支,这个应该不会有争议。
法家的起源,就是孔门十圣的子夏,姓卜名商,卫国温人,是孔子晚年的得意弟子之一。子夏是继孔子之后,系统传授儒家经典的第一人,对儒家文献的流传和学术思想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被后世誉为传经之鼻祖。他晚年时,到魏国西河一带教学,开创的“西河学派”,这应该就是法家的摇篮。但是,我没找到法家的始祖即荀子与他的关联,有一点可以肯定,荀子是这个派系衍生出来的。荀子这个人的资料很模糊,他除了是儒家的代表人物,他还是阴阳家的代表人物,他自己说他和子贡才是孔门的正宗,搞得我也不知他到底师承何人。他是个比较激进的一个人,主张武力统一天下、严厉的刑罚统治国家。虽然人们也称他为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事实上与孔子的思想出入很大,有一个根本的问题,就是他认为“人之初,性本恶”,而孔子是“人之初,性本善”。根都不同了,生成的事物肯定就是两个样儿了。所以,他和孟子是对立的。然后荀子的弟子韩非、李斯就成了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
所以,战国时期的所谓百家,我估计不是老聃的派系,就是孔门的衍生。至于后来,儒道就相互参差了。

我说了这么大一通,就是说,战国时期的百家,已经不可能与老聃和孔子相提并论了,它们只是分支而已。就是说,孟子这一脉都不一定是主干,从他们的文献中就可以看得出来,与《论语》偏倚很大。那时候,各门各派都是有心法的,包括班门,即鲁班的门派。孟子一脉把《中庸》当作儒家的心法,我觉得,就偏了。应该说,《论语》是心法,还像那么回事儿。
.
心法,也许现在的人不明白是咋回事儿,我要说明白这个事儿也不容易,我说他是法术、道术,你们还是很迷茫。比如说庄子的东西,就是谈河车的,即周天运行,就是内功了,可以达到出神入化的神仙境界,那就叫内功心法,不外传的,倍儿神秘。你可以用武侠小说或玄幻小说去理解。那就是说,《中庸》就是子思、孟子一脉的内功心法,手法可能到现在就失传了。我敢说,十三经注疏以及程朱之流,肯定不算儒家的真正的弟子,他们只是把它当作文字学问来对待而已,就像现在的学生一样了,那都相差十万八千了。
也就是说,墨子、孟子、荀子虽然渊源于孔门,但心法肯定不同了,也肯定不可能和孔子的道相提并论了。
孔子的后人、弟子,说的话就没得孔子那么晓畅了,追求的是玄乎乎的东东。正所谓,大道至简至易。越小越复杂,过场越多。故此,对于《中庸》,我不管难易,通文解释。
.
55#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 21:28:25 | 只看该作者
一、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朱熹集注:命,犹令也。性,即理也。天以阴阳五行化生万物,气以成形,而理亦赋焉,犹命令也。于是人物之生,因各得其所赋之理,以为健顺五常之德,所谓性也。率,循也。道,犹路也。人物各循其性之自然,则其日用事物之间,莫不各有当行之路,是则所谓道也。修,品节之也。性道虽同,而气禀或异,故不能无过不及之差,圣人因人物之所当行者而品节之,以为法于天下,则谓之教,若礼、乐、刑、政之属是也。盖人之所以为人,道之所以为道,圣人之所以为教,原其所自,无一不本于天而备于我。学者知之,则其于学知所用力而自不能已矣。故子思于此首发明之,读者所宜深体而默识也。

台注:天所赋予人的气禀叫做本性,遵循本性去处世做事叫做正道,修明循乎本性的正道,使一切事物都能合于正道,就叫做教化。

如果讲说得多就是道理,我确实比不起你们。
朱熹,你真的不适合做学问,更不适合修道。说了这么大一通,不知所云。你不懂么,谦虚点嘛,瞎掰。
.
你是先解的《大学》还是先解的《中庸》嘛。《大学》里有一段话不是说得很明白吗,就是:康诰曰:“克明德。”大甲曰:“顾諟天之明命。”帝典曰:“克明峻德。”皆自明也。

你自己都在那儿注释:天之明命,即天之所以与我,而我之所以为德者也。
怎么你这一茬儿又忘了呢?天命,就是德噻。神经。

德,是宇宙的本性、根本、本源,是万物赖以存在的基础。万物无德,都将归无,即毁灭。

朱熹把 道 解成 路,你解成 方法 都稍好点儿吧。

修,朱熹说是品节。品行、节操?
修,就是修习、习。

解释:德是本源,守德就是道,习道就是接受教化。
56#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 21:28:51 | 只看该作者
二、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朱熹集注:离,去声。道者,日用事物当行之理,皆性之德而具于心,无物不有,无时不然,所以不可须臾离也。若其可离,则为外物而非道矣。是以君子之心常存敬畏,虽不见闻,亦不敢忽,所以存天理之本然,而不使离于须臾之顷也。

台注:这个正道,是人们不能片刻离开的,如可以离开那就不是正道了。所以君子在没有人看到的地方要警戒谨慎,在没有人听到的地方要恐惧护持。

解释:守德,一刻都不能落下,能丢开就不叫守德了。所以,君子即使在没人看见的时候,也要当心、谨慎(失德),没人听见的时候,也要害怕(失德)。

谁解得明白晓畅,凭别人说。
.
57#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 21:32:45 | 只看该作者
三、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朱熹集注:见,音现。隐,暗处也。微,细事也。独者,人所不知而己所独知之地也。言幽暗之中,细微之事,迹虽未形而几则已动,人虽不知而己独知之,则是天下之事无有着见明显而过于此者。是以君子既常戒惧,而于此尤加谨焉,所以遏人欲于将萌,而不使其滋长于隐微之中,以至离道之远也。

台注:要知道,最隐暗得看不见的地方,也是最容易发现的。最微细得看不见的事物也是最容易显露的。因此,君子要特别谨慎一个人独居的时候了。

这个解释确实牛B。简直让人不知所云。

北大中文论坛众说纷纭,我找了一个比较靠谱的:沒有比隱暗處更顯現的,也沒有比細微的物事更顯著的,所以君子在平居獨處時特別謹慎。
.
隐,微也。——《尔雅》
即隐也是微,都是隐蔽。
微,也有 无 的意思。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论语•宪问》)
承接前文的话,这个 隐、微应理解为  没人的场合,个人独处。

现(见)、显虽然也都有表露的意思,但 显 有 明显、显著的意思。  显,见也。——《尔雅》。注:“显,明见也。”
.
这儿,我们要寻找当时的语言习惯,才能明白作者在表达什么。
我们提前来看荀子的劝学篇:学莫便乎近其人。

直译:学习,不便利于跟人学。(找老师学)
用现在人的表达方式就是:学习,最便利不过的是跟人学。

因此,译文:(因为人性的弱点)最容易表露出来的,不过是在没人的地方,表露得最明显的,也不过是在没人的时候。所以君子在独处的时候,要谨慎。

58#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 21:33:25 | 只看该作者
四、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朱熹集注:乐,音洛。中节之中,去声。喜、怒、哀、乐,情也。其未发,则性也,无所偏倚,故谓之中。发皆中节,情之正也,无所乖戾,故谓之和。大本者,天命之性,天下之理皆由此出,道之体也。达道者,循性之谓,天下古今之所共由,道之用也。此言性情之德,以明道不可离之意。

台注:喜怒哀乐的情感还没有发动的时候,心是平静的,无所偏倚的,这就叫做中,如果情感发了出来都能合乎节度,没有过与不及,这就叫做和。中,是天下万事万物的大本;和,是天下共行的大道。

国学网:喜怒哀乐的情感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就叫做中,表现出来而符合法度常理就叫做和。中,是天下一切情感和道德的根本;和,是天下一切事物的普遍原则

这个解释也是牛B型的。
.
节,你为什们把它解成节度?节度有很多种意思,不确切。
头颈必中。——《礼记•玉藻》,中:正。
长功之节。——《论语•微子》,节,礼。
大 通 泰,安。
达,通也。——《广雅》达:通顺、归顺

译文:喜怒哀乐不表现出来,表明心正,叫中;表现出来也正常、礼性,叫和。中,是安天下的根本;和,是归顺天下的途径。

59#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 21:34:00 | 只看该作者
五、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朱熹集注:致,推而极之也。位者,安其所也。育者,遂其生也。自戒惧而约之,以至于至静之中,无少偏倚,而其守不失,则极其中而天地位矣。自谨独而精之,以至于应物之处,无少差谬,而无适不然,则极其和而万物育矣。盖天地万物本吾一体,吾之心正,则天地之心亦正矣,吾之气顺,则天地之气亦顺矣。故其效验至于如此。此学问之极功、圣人之能事,初非有待于外,而修道之教亦在其中矣。是其一体一用虽有动静之殊,然必其体立而后用有以行,则其实亦非有两事也。故于此合而言之,以结上文之意。
台注:人如能把中和的道理推而极之,圆满而致得之,那么,天地一切都各安其所,万物也都各遂其生了。

国学网:达到了种和的境界,天地便各就其位而运行不息,万物就知得其所而生长繁育了。(这个 种  是原文复制)

你们的解释越来飘了,比本山大叔的沙尘暴还要飘。
.
位其所位焉,正也。——《公孙龙子》

译文:到达中和,天地浩正,万物繁衍。
.
60#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 21:34:49 | 只看该作者
六、 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朱熹集注:中庸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而平常之理,乃天命所当然,精微之极致也。惟君子为能体之,小人反是。  王肃本作“小人之反中庸也”,程子亦以为然。今从之。君子之所以为中庸者,以其有君子之德,而又能随时以处中也。小人之所以反中庸者,以其有小人之心,而又无所忌惮也。盖中无定体,随时而在,是乃平常之理也。君子知其在我,故能戒谨不睹、恐惧不闻,而无时不中。小人不知有此,则肆欲妄行,而无所忌惮矣。


台注:  孔子说:“君子的所作所为都合乎中庸的道理,小人的所作所为都违反中庸的道理。君子之所以能合乎中庸的道理,因为君子能随时居于中道,无过与不及;小人之所以违反中庸的道理,因为小人不知此理,不生戒慎恐惧的心,而无所不为。”

国学网:仲尼说:“君子常守中庸的道德标准,小人责悖反中庸的道德标准。君子常守中庸的道德标准,表现伪君子每时每刻地都恪守中庸之道。小人悖反中庸的道德标准,表现为小人所作所为毫无忌惮。”

朱熹和他的程老师、王肃真是丢人丢到家了,说此文漏了一个字,即  小人之中庸也 ,应该是  小人之反中庸也。
.
我在浏览《论语》的时候,说过了,朱熹连魂都摸得到,就在那儿谈中庸之道。
孔子说没说过这句话,我不管它,我就当他说过。

我重解中庸。
头颈必中。——《礼记•玉藻》,中:正。
庸,用也。——《说文》
中庸,即正用,不是歪门邪道地用,也是中用、顶用、行、要得、好、OK。

尔酒既旨,尔殽既时。——《诗•小雅•怡弁》,时,通 是:善、好。
.
郑玄都是明白人,陆曰:“郑云:‘以其记中和之为用也。庸,用也。孔子之孙子思作之,以昭明圣祖之德也。’”
郑玄是东汉人,朱熹南宋人,所以,朱熹应是看过这个版本的,可是他自以为聪明,要标新立异。殊不知,误入歧途了。

译文:孔子说:君子用正道,小人用歪道(反正道)。君子中用,是(因为)君子善良正直;小人中用,是(因为)小人无所顾忌。

你都瞅见了,用那个他们脑花儿,把中庸解释成“中立”,怎么解得出来嘛。一开始就弄错了,只能是越错越远。
.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