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白雪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管锥集

[复制链接]
31#
 楼主| 发表于 2011-1-15 10:10:18 | 只看该作者
十、诗云:“穆穆文王,于缉熙敬止。”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

朱熹集注:于缉之于,音乌。诗文王之篇。穆穆,深远之意。于,叹美辞。缉,继续也。熙,光明也。敬止,言其无不敬而安所止也。引此而言圣人之止,无非至善。五者乃其目之大者也。学者于此,究其精微之蕴,而又推类以尽其余,则于天下之事,皆有以知其所止而无疑矣。

朱熹说,穆穆,深远之意。
深远是啥意思嘛。
穆,本义是禾苗。推演一下得了,给人以希望、温暖、崇拜的感觉,出来了:尔雅高尚。

我现在发现这帮人越来越扯了,我去把出处一查,大吃一惊:
穆穆文王、于缉熙敬止。
假哉天命、有商孙子。
商之孙子、其丽不亿。
上帝既命、侯于周服。

于,像、如。止,句末语气词。那句话的意思就是 高尚的文王,像一束光芒,(让人)敬仰。

你瞅这帮人在搞啥名堂,把 于 整成 叹词,把叹词的 止 解成 到达,还以此作据,君止、臣止云云。

这是哪儿跟哪儿,靠!唉,受不了了,买嘎!
这些人有神经病没得哟。

跳过去算了,反正那些话也很简单。
我跳过去之后,更扯,把我肚皮都笑痛了。
你猜怎么着?
.
32#
 楼主| 发表于 2011-1-15 10:10:52 | 只看该作者
朱熹把前面删去的那一段,给移动了,移到这儿来了,去掉一些,留下了一些,咔咔,这斑竹当的-------

诗云:“瞻彼淇澳,菉竹猗猗。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僩兮,赫兮喧兮。有斐君子,终不可諠兮!”如切如磋者,道学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瑟兮僩兮者,恂栗也;赫兮喧兮者,威仪也;有斐君子,终不可諠兮者,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诗云:“于戏前王不忘!”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也。

咔咔咔咔咔-----------------------

我们来看朱熹的解释:于戏,音呜呼。乐,音洛。诗周颂烈文之篇。于戏,叹辞。前王,谓文、武也。君子,谓其后贤后王。小人,谓后民也。此言前王所以新民者止于至善,能使天下后世无一物不得其所,所以既没世而人思慕之,愈久而不忘也。此两节咏叹淫泆,其味深长,当熟玩之。
    上传之三章。释止于至善。此章内自引淇澳诗以下,旧本误在诚意章下。

他的观点和郑玄一样,就是君子是君王,小人是平民,贤人和平民都感恩君王。
这个观点明显就是神经短路了嘛。

朱熹非要移动到这儿来,意图很明显,就是念念不忘他的止善。你把诗意都理解错了,引用到这儿来,起屁用啊。倒还大言不惭:此章内自引淇澳诗以下,旧本误在诚意章下。
别人虽然也有纰漏,但比你来得顺溜。至少这篇文章,是别人的手迹,作者本人不会搞错大意噻。你跟别个删减、移动,倒还振振有词了,真的无语了。
朱熹删帖还有一个原因,他说:上传之三章。释止于至善。
这个结构我已经说了,旧本才是正常的。开头总领,然后举例引出秩序,由此谈及心、身、家、国的秩序。接着阐释诚意、德是君子的根本。之后,开始说,新民,接着说止善。
总纲的第一个就是明德,第二个新民,第三个就是止善。可见旧本思路清晰、层次井然、结构紧密,虽然有瑕疵,但大体结构是完善的。你以为你朱熹是谁,小学作文及格没得?
.
33#
 楼主| 发表于 2011-1-15 10:11:22 | 只看该作者
十一、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无情者不得尽其辞。大畏民志,此谓知本。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

朱熹集注:犹人,不异于人也。情,实也。引夫子之言,而言圣人能使无实之人不敢尽其虚诞之辞。盖我之明德既明,自然有以畏服民之心志,故讼不待听而自无也。观于此言,可以知本末之先后矣。上传之四章。释本末。此章旧本误在“止于信”下。
“  此谓知本,”(程子曰:“衍文也。”)“此谓知之至也。”此句之上别有阙文,此特其结语耳。

朱熹把《礼记》的版本进行了移动、嫁接,在“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和“ 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 ”之间叉进了他前面删掉的一节儿,就变成这一句在“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也。”之后,    因为他认为《礼记》搞错了。


我们来瞅一瞅谁错了。

34#
 楼主| 发表于 2011-1-15 10:12:00 | 只看该作者
前文已经提及,曾参那帮人把“穆穆文王,于缉熙敬止”的意思领会错了,接了一句: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

在此,就不管诗句了,就看它与下文“ 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 ”是否连得上。


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 在《论语》解读中我已经斟究过了,是 孔子说:审案,我和别人是一样的,必然是(搁平它)使双方不再有纷争。

前文的意思是 君仁,臣敬,子孝,父慈,全国人之间都有诚信。就如老师说的:--------使双方不再有纷争。

他这个还算连得上,全国人民都有礼了,当然就没得纷争了。而朱熹弄来搞到“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也。”之后,这个反倒就连不上了哟,先人,唉,无语了。还大言不惭:上传之四章。释本末。此章旧本误在“止于信”下。

接着的这一句: “无情者不得尽其辞。大畏民志,此谓知本。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

朱熹和他的前辈们,又没弄懂这是啥意思了。

朱熹说:情,实也。引夫子之言,而言圣人能使无实之人不敢尽其虚诞之辞。盖我之明德既明,自然有以畏服民之心志,故讼不待听而自无也。观于此言,可以知本末之先后矣。

他的前辈程老师说后一个“此谓知本”是误笔(衍文也),朱熹接着说:“此谓知之至也”这句前面差内容(此句之上别有阙文,此特其结语耳。)

就是说,这句话搞得他们云里雾里的,还大言不惭地说衍文、有阙文,即是说,误笔加漏字儿了。
唉,真是太滑稽了。
.
35#
 楼主| 发表于 2011-1-15 10:12:36 | 只看该作者
解释:不是性情中人,就不能完全领会它的含义。大敬民心,这叫知道根本。这个所谓的知道根本,就是智慧的最高境界。

接下来,朱熹把曾经删掉的某部分又抬出来了,即: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揜其不善,而着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朱熹把旧本剪辑得七零八落的原因,是他认为,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应该搁在一起谈,这样,结构才井然,旧本结构太松散了。
朱熹,建议你回到私塾,从学汉语。
.
别人本来就是搁在一起的,是你自作聪明,将它们弄得乱七八糟。
我们来看就旧本的结构。
总领:明德、新民、止善。
第一节, 物事有本末头绪-----志、智、意、心、身、家、国、平天下。
第二节, 诚意----明德----新民----止善,意、德,君子之本;民,国之本。知本,就是智慧的高境界了。
第三节, 修身。
第四节, 齐家。
第五节, 治国。
第六节, 平天下。

别人这个思路、结构,分明、井然。你朱熹那个,一瞅,就前言不搭后语。还大言不惭地说,上面是说 止善、接着才是诚意、修身云云。

不诚意、不具德、不新民,何以止善?本末倒置了。肯定首先谈本,依次至末噻。
.
36#
 楼主| 发表于 2011-1-15 10:13:08 | 只看该作者
听说了李敖那孩子大言不惭地说,他读的是经子史集了嘛?

叫他把他们的课本发上来,我给他们修一修?咔咔。

段落都搞不懂,还学和屁呀。

反倒是大陆的学者对文言文的解释要准确些,只不过大陆的环境差了,不然,国学反倒是在大陆的。牛人也在大陆。毕竟台湾离中原本土,那就差得太远了,时间越久,他们越弄不明白。

先前不是有一个叫什么一枭的,大言不惭谈论语么?我那时候没空理你,现在,你敢来谈,我就乓你。
37#
 楼主| 发表于 2011-1-15 10:13:30 | 只看该作者
十二、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朱熹集注:程子曰:“身有之身当作心。”忿,弗粉反。懥,敕值反。好、乐,并去声。忿懥,怒也。盖是四者,皆心之用,而人所不能无者。然一有之而不能察,则欲动情胜,而其用之所行,或不能不失其正矣。
程子曰:“身有之身当作心。”

说的啥子哦,你以为你很聪明么,故弄玄虚。

译文:所谓修身,前提在于正心,其理由:身有所愤怒,表明心没正;身有所恐惧,表明心没正;身有所贪玩,表明心没正;身有所忧虑,表明心没正。心没在了,就看不见、听不到、吃不出味道。这叫修身的前提在于正心。
.
38#
 楼主| 发表于 2011-1-15 10:14:07 | 只看该作者
十三、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之其所贱恶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惰而辟焉。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故谚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此谓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

朱熹集注:辟,读为僻。恶而之恶、敖、好,并去声。鲜,上声。人,谓众人。之,犹于也。辟,犹偏也。五者,在人本有当然之则;然常人之情惟其所向而不加审焉,则必陷于一偏而身不修矣。谚,音彦。硕,协韵,时若反。谚,俗语也。溺爱者不明,贪得者无厌,是则偏之为害,而家之所以不齐也。

国学网:之所以说管理好家庭和家族要先修养自身,是因为人们对于自己亲爱的人会有偏爱;对于自己厌恶的人会有偏恨;对于自己敬畏的人会有偏向;对于自己同情的人会有偏心;对于自己轻视的人会有偏见。因此,很少有人能喜爱某人又看到那人的缺点,厌恶某人又看到那人的优点。所以有谚语说:“人都不知道自己孩子的坏,人都不满足自己庄稼的好。”这就是不修养自身就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的道理。


国学网这次,前面解释得比我好,后文值得斟究。

恶:丑陋。人莫知其子之恶。——《礼记•大学》

译文:所谓理家,前提在于修身,其理由:人,因为亲爱而会失偏,因为鄙视而会失偏;因为敬畏而会失偏,因为怜悯而会失偏,因为傲慢而会失偏。所以,喜欢对方而发现对方丑陋,讨厌对方而发现对方美丽,这种人,天下少有。所以,俗话有云:儿子是自己的乖(人看不见自己的儿子长得丑),老婆是别人的漂亮(看不见自己的禾苗长得壮硕)。
(那真是好一场郁闷啊),这叫身不(修)正不能理家。

我估计,这是迄今为止,世上最牛B的翻译了。
.
39#
 楼主| 发表于 2011-1-15 10:14:27 | 只看该作者
十四、所谓治国必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康诰曰:“如保赤子。”心诚求之,虽不中,不远矣。未有学养子而后嫁者也。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其机如此。此谓一言贲事,一人定国。尧舜率天下以仁,而民从之;桀纣率天下以暴,而民从之。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从。是故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故治国在齐其家。诗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宜其家人而后可以教国人。诗云:“宜兄宜弟。”宜兄宜弟,而后可以教国人。诗云:“其仪不忒,正是四国。”其为父子兄弟足法,而后民法之也。此谓治国在齐其家。

译文:所谓治国,必先理家,原因是家都不能管教,能管教别人的人,没得。所以,君子不出家就已经完成了治国的教育。孝父母,因此忠君;尊长兄,因此敬上;慈爱晚辈,因此管理民众。《康诰》昭示“如保婴儿。”诚心追求,即使达不到,也不远了。不要急,没有先学生孩子而后嫁人的,步是步的来。一家仁爱,全国都兴仁爱了;一家礼让,全国都兴礼让了;一人贪暴,全国乱套,就是这么关键。这叫一言就坏事,一人就定国。尧、舜以仁德率领人民,人民跟着仁;桀、纣以暴虐领导天下,仁民跟着暴虐。    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从。

开始卡壳了,我不是说我,是说其他人,比如说中华国学网:统治者的命令与自己的实际做法相反,老百姓是不会服从的。

这个解释,实在让人不知所云。
.
40#
 楼主| 发表于 2011-1-15 10:15:03 | 只看该作者
其,是指桀、纣这两亩地儿(弟儿)。或其同类。
译文继续:他的法令,违反了人民的意愿,因而人民不甩他。  是故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
这会儿,我又找了一个人号称中国国学网的解释: 所以,品德高尚的,总是自己先做到。然后才要求别人做到;自己先不这样做,然后才要求别人不这样做。

自己做到,就要求别人也做到吗?这就是君子吗?那么宽容和仁德就没必要了,不可能人人都一样。至少,这样解释太宽泛了。
自己先不这样做,然后才要求别人不这样做。这是啥呀?绕口令嗦。咔咔。

请注意,前文是说,法令不要违反人民的意愿。因为一般人没这样翻译,以为与前文没得紧连,所以,就在那儿打转儿,瞎懵。怎么可能没得紧连?启下还要承上了嘛。

古代“求”、“裘”,皮衣,动词就是 穿、披、加。

这不就出来了吗:(他的法令,违反了人民的意愿,因而人民不甩他。)所以,君子,有了自己的感受之后,才加给别人,不曾有过的感受,以后就不加给别人了。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

朱熹集注:推己以及人,所谓恕也。
中国国学网:不采取这种推己及人的恕道而想让别人按自己的意思去做,那是不可能的。
.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