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刘海明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闻差错案例集锦

[复制链接]
1621#
 楼主| 发表于 2024-2-13 13:36:21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咬文嚼词(040)偶遇 流言 纵身

咬文嚼词(040)
偶遇
2024年2月11日《今晚报》第14版刊登文章《书桌》文中有一句话写道:“偶遇作家孙犁的一张照片。”这个句子中的“偶遇”一词使用有误。
“偶遇”的意思是偶然遇上,偶然相逢。“偶遇”的指向对象通常应是人,句中“偶遇”的指向对象是“一张照片”,但“一张照片”是物品,“偶遇”不能适用。
可以把“偶遇”改为“偶见”。“偶见”的意思是偶然见到。它的指向对象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品,在这个句子中是适用的。
流言 liú yán
《当代۰长篇小说选刊》2024年第1期刊登小说《山河传》,其中有一句话写道:“二〇二〇年入秋不久,网络上就有了流言:一个农村的小伙进西安给老板打工。”(见该期刊物第5页)这句话中的“流言”一词使用有误。
“流言”指的是没有根据的,与事实不符合的话。“流言”通常是对当事人背后议论、诬蔑或挑拨的话,对当事人是有负面影响的。句中的“流言”,其内容是“一个农村的小伙进城给老板打工”,但从引语所出全文可知,这个内容是真实存在的,是有根据的话。同时,按目前汉语使用场域的主流价值观来说,这个内容对当事人“农村的小伙”来说,也不存在负面性,因此,“流言”的使用是不合适的。
可以把“流言”改为“传言”。“传言”指辗转流传的话。“传言”可以是不真实的,也可以是真实的,但通常不涉及对当事人的评价,因此在这个句子中使用“传言”是合适的。
纵身 zòng shēn
微信公众号《花城》2024年2月5日刊登文章介绍小说《上海女郎(2003—)》。文中有一个句子写道:“年轻而单纯的小曹纵身步入婚姻,嫁给了摄影师朱文开……”这个句子中的“纵身”一词使用有误。
“纵身”指的是全身跃起猛力向前或向上。“纵身”是人(也可以包括某些高等动物)的一种身体动作,伴随着这个动作出现的,是身体的跃起并向前或向上,其显著特征是人的双脚须同时离地(如果是高等动物则需要四肢同时离地)。句中的“纵身”用来形容行为主体“小曹”所从事的“步入”这个行为,但人在完成“步入”这个动作时,不需要双脚同时离地,也就是说不需要身体跃起,因此“纵身”的使用是不准确的。
一般地说,可以把“纵身”删去。但如果考虑到,人在并非从事体育运动或艺术表演的场合出现“纵身”,很多时候有一种义无反顾的气势,假设“小曹”的“婚姻”是不如意,甚至对她来说是充满危险的,她仍旧要“步入”,使用“纵身”能够表现出她对这个“婚姻”的坚定态度,在这种情况下,使用“纵身”是可以的。但“纵身”和“步入”在表意上存在的矛盾仍然存在。因此,如果作者确实要表达这样的意思,则需要把“步入”改为“跳入”之类的词。


来源:校对工匠


编辑:徐思凡


1622#
 楼主| 发表于 2024-2-22 20:31:52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咬文嚼词(044)身陷 囹圄 会场 换算
咬文嚼词(044)
身陷 shēnxiàn 囹圄 língyŭ
2024年2月20日《福建日报》第8版刊登报道《〈万婴之母〉:一部越剧的远征》。文中有一个句子写道:“这10年,是林巧稚放弃美国提供的优厚待遇、毅然奔赴身陷抗日囹圄的祖国的救国征途,是林巧稚从象牙塔一样的协和医院走向身处深重灾难的劳苦大众的济世慈航。”这个句子中的“身陷”和“囹圄”两个词使用有误。除了用词错误外,这个句子还存在另外较为严重的语法错误。
“身陷”的意思是置身于某种困境之中,“囹圄”是指牢狱。“身陷囹圄”就是指人被关禁在监狱之中。句中将“身陷”和“囹圄”拆开,中间拆入了别的成分,这也使“囹圄”产生了临时的比喻义,即不好的境遇,这应该是可以的。但是,当“身陷囹圄”这样使用的时候,要求其中插入的成分必须是有较重负面性的内容,以与“身陷”和“囹圄”这两个词的色彩匹配。句中“身陷”和“囹圄”中插入的成分是“抗日”,但“抗日”在汉语场域中具有鲜明的正面色彩,将其称为“囹圄”与“抗日”的正面色彩是不和谐的,“身陷囹圄”不能使用。
可以把“身陷抗日囹圄”改为“燃烧着抗日烽火”之类的话语。“燃烧着烽火”在这里也是一种比喻的说法,当在其中间插入具有正面色彩的“抗日”以后,这个具有比喻性的说法也同样产生了正面色彩,两者是能够匹配的。
另外,这个句子从整体上看是一个主谓判断句,主语是“这10年”,谓语是两个由“是……”构成的分句,这种句式要求“是”的宾语是一个名词或名词性结构,但句中两个“是”的宾语“林巧稚放弃美国提供的优厚待遇、毅然奔赴燃烧着抗日烽火的祖国的救国征途”(其中“燃烧着抗日烽火”由“身陷抗日囹圄”修改而来)和“林巧稚从象牙塔一样的协和医院走向身处深重灾难的劳苦大众的济世慈航”都是主谓结构的内容,不能和“是”组成动宾搭配,从而造成整个句子的主语“这10年”和其谓语不能搭配。
对这个错误的修改,需要从改变句式入手,可以把“这10年”改为“在这10年里”,同时删去两个“是”,这样改了以后,“这10年”不再是句子的主语,只是介词结构“在……里”中的内容,整个句子的主语转化为“林巧稚”。另外,“放弃美国的优厚待遇”后面的顿号应该改为逗号,第二个“林巧稚”则可以改为人称代词“她”。
会场 huìchăng
2024年2月20日《新民晚报》第14版刊登文章《新的自己》。文中有一句话写道:“元旦时去看英国爱乐乐团的新年音乐会,我在会场外遇到了许多老朋友,不知为何心里特别高兴。”这个句子中的“会场”一词使用有误。
“会场”指召开会议的场所。句中说的是举办“新年音乐会”的场所,但“新年音乐会”是一种文艺演出活动而不是会议,“会场”的使用不合词义。
一般地说,可以把“会场外”改为“场外”。“场外”指的是某种活动场地的外边,它可以包括会场之外、体育赛场之外、文艺演出场所之外等各种对象。但是,就人们通常的言说习惯来说,把原句中的“在会场外”删去也是可以的,并不影响意思的表达。
换算 huànsuàn
微信公众号《喵咪瓦舍》2024年2月18日刊登文章《戴逸之死与清史编纂》。文中写道:“就像德国清算了纳粹,所以现在德国没有团结问题,日本没有清算裕仁,所以现在日本与亚洲各国有很大的团结问题。换算到清史的问题,我的态度就是满洲刽子手和他们的走狗帮凶一定要被清算,不然现在依然有汉奸后代为狗奴才祖宗张目。”这节文字中的“换算”一词使用有误。
“换算”指的是把某种单位的数量折合成另一种单位的数量。如长度单位“公里”改为“米”,1公里折合为1000米,这个过程就是“换算”。这节文字说的是从原先关于“德国”“日本”的话题变更到“清史的问题”,这是话题的更替,其间不涉及数量单位的变化,“换算”不能适用。
可以把“换算”改为“转换”或“换”。从原先关于“德国”“日本”的话题变换到“清史的问题”,是话题的变更,使用“转换”或“换”都是合适的。
来源:校对工匠
编辑:程正元

1623#
 楼主| 发表于 2024-3-2 21:11:41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咬文嚼词(047)家庭 火热


咬文嚼词(047)家庭 jiātíng
(一)
2024年2月28日《今晚报》第12版刊登文章《速冻蔬菜还有营养吗?》。文中有一句话写道:“家庭中如果有吃不完的蔬菜以处理后进行冷冻保存。”这个句子中的“家庭”一词使用有误。
“家庭”指的是以婚姻和血统关系形成的社会单位。“家庭”是一个抽象概念,句中说的是家庭所在的处所,一般由房屋构成,因为按句中所说的“冷冻蔬菜”通常是需要冰箱之类的设备才能操作,而冰箱是需要有放置之处的,通常就是放在人们居住的房子里,这里需要一个具象的概念,“家庭”不是一个适用的词。
可以把“家庭”改为“家”。“家”在很多时候与“家庭”同义,如“我们家有三口人”,这里的“家”就是家庭的意思。但除此以外,“家”还可以表示家庭的处所。按汉语使用区域的户籍制度,每个人都应该有“家庭”,即使是父母已死亡又未结婚,因此没有配偶、子女等的单个的人,也可以视为一个家庭。但即使是一个多人组成的家庭,也可以没有家,如“无家可归”,就表示这个家庭没有住所,那么,这样的“家庭”因为无处旗下冰箱,也就不可能从事“冷冻蔬菜”的事情,可见“家庭”在这个句子中不能适用,而“家”是一个适用的词。
(二)
2023年11月25日《新民晚报》第13版刊登文章《[color=var(--weui-LINK)][url=]暗示[/url]》。文中有一句话写道:“某个周末,与几个老友的家庭一起去悉尼以东的曼利水库景区野餐。”这个句子中的“家庭”一词使用有误。
“家庭”是由具体的人组成的,但人可以从事各种具体的活动,而“家庭”作为一个抽象概念,在这方面与人是有区别的,“家庭”不能像人一样从事各种具体的活动。句中的“野餐”是人所从事的具体活动,它的行为主体有两个,一是句中未出现的“我”(即引语所出文章的作者),二是“几个老友的家庭”,但“我”可以从事“野餐”的活动,“家庭”则不能从事“野餐”,因此“野餐”在句中的使用是不合适的。
一般地说,可以把“家庭”改为“家庭成员”,“家庭成员”是人,可以从事“野餐”之类的活动。但这样的说法太过正式,更合适的是把“几个老友的家庭”改为“几个老友和他们的家人”。
火热 huŏrè
2024年2月27日《解放日报》第9版刊登一篇文章,标题是“人工智能很火热,人类智慧更强大”。这个标题中的“火热”一词使用有误。
“火热”的本义是像火一样热,引申后可指紧张激烈,通常用于形容事物所达到的最高的程度。这个标题中的“火热”用的是它的引申义,这本是可以的,但是“火热”作为一个形容词,它自身对事物的描述就是表示其紧张激烈的最高程度,因此在它面前不能再加上表示程度的副词。这个标题中的“火热”,作者为其加上了程度副词“很”,这造成了语意的重复,是不合适的。
可以把“火热”前的“很”删去。要注意到的是,这是一个文章标题,作者使用了两句字数相同的话,这也是造成其要在“火热”前加上“很”的原因。但是,删去“很”,虽然两句话的字数有了差异,但做标题不是做诗,没有必要一定要做到两句话的字数相同的,删去“很”后,并不影响意思的表达。


来源:校对工匠(公众号)
编辑:李梦瑶



1624#
 楼主| 发表于 2024-3-5 09:24:50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咬文嚼词(048)徒手 底气 释然 命题
徒手 túshŏu

2024226日《老年日报》第二版刊登一篇报道,报道说的是北京某社区的6位老人依靠自己的力量 ,把小区里一个存在多年的建筑垃圾堆放而形成的土包改造成了花园,改善了小区环境。这篇报道的标题是六老人徒手建了个睦邻花园,但其中的徒手一词使用有误。

徒手的意思是在干事时只使用双手而不使用任何工具或器械。徒手通常用来形容人从事某种活动时的方式,如徒手格斗。这个标题中的徒手形容的是建了个睦邻花园,但从常情来说,行为主体要完成这件事,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只用双手而不用任何工具器械,事实上这篇报道中也提到,行为主体六老人的过程中曾经用铁锹、铁镐等工具去除场地上的乱石和建筑垃圾等,可见徒手的使用是不合事实的。

一般地说,可以把徒手删去。但考虑到这是一个标题,简单地删去徒手,标题作为一个句子的语势稍显单薄,因此,更合适的是在删去徒手以后,在原位置加上自力”“合力之类的词。自力表示用自己的力量 ,合力表示一起出力。这两个词虽然词义不一样,但从不同的角度说明了行为主体六老人建了个睦邻花园这件事上的行为方式,因此都能适用。


底气 dĭqì
202434日《中国社会科学报》第1版刊登一篇文章,标题是从潜在增长率看中国经济增长的底气。这个标题中的底气一词使用有误。

底气可指人体的呼吸量,指人的气力和劲头,还可指信心和勇气。底气尽管词义比较丰富,但是它的各个词义的使用对象通常都只能是人。句中的底气,其使用对象是中国经济,但这是一个社会事物,底气不能适用。

可以把底气改为能量之类的词。能量的本义是物理学概念,指物体做功能力大小所表现出的物理量,引申后指人所具有的行动能力,也可指事物所具有的力量,用到这个标题中就是指中国经济增长所具有的力量,因此是适用的。


释然 shìrán 命题 mìngtí
微信公众号《梅塘》2022105日刊登文章《金嗓子周璇是常熟人》。该号为发表此文作了一个编者按,其中写道:周璇究竟是常州人,抑或确是常熟人,这是中国文化史、电影史家的任务了,这不是本公众号所能释然的了,但愿此一命题能够早日获得解决。这句话中释然命题两个词使用有误。

先看释然释然形容人心中的疑虑、嫌隙等消失而心中平静。释然是人的一种心理表现,句中说的是对一个问题(即周璇究竟是常州人,抑或确是常熟人)作出解释,释然的词义与此不合。另外,释然是一个形容词,但句中需要的是一个动词,从这一点说,释然的使用也是不准确的。

再看命题命题是一个逻辑学概念,指表达一种判断的语言形式。命题要求有明确的语意表达,句中的命题指的是周璇究竟是常州人,抑或确是常熟人在语意表达上并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判断,而是提出了一个需要作出回答的题目,命题的词义与此不合。

可以把释然改为解释,把命题改为问题解释意为分析阐明,让人明白,问题指需要明确或作出回答的题目,针对句中的周璇究竟是常州人,抑或确是常熟人这个内容,解释问题都是适用的。


来源:校对工匠(公众号)
编辑:王晨雅

1625#
 楼主| 发表于 2024-3-7 09:14:40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咬文嚼词(049)高温 包装 不知所云
咬文嚼词(049)
高温 gāowēn
2024年3月3日《兰州晚报》第4版刊登一篇报道,其标题是“天气转好,高温重回冰点以上”。这个标题中的“高温”一词使用有误。
“高温”的意思是比较高的温度。“高温”可以在不同的场合使用,因此而对“高温”的定义可以有不同的理解,如金属冶炼中的“高温”可以达到几百摄氏度,食物蒸煮中的“高温”通常要求超过100摄氏度。这个标题下的报道是一篇天气分析文章,“高温”指的是天气的温度,在气象学上,通常是将达到32摄氏度的气温认为“高温”。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对天气中的“高温”更表现为人的一种感觉,不需要这样严格的定义,但通常要求让人感受到炎热,身体在阳光下不舒服。这个标题说的“高温”,仅仅是“回到冰点以上”,表明其时的温度只是离“冰点以上”不远,从常情来说,此时的天气应该仍在寒冷状态,“高温”的使用与事实不合。
这个标题下的文章说的是,“天气转好”之后的相对时间段(通常就是文中所说的当天)里,最高温度“重回冰点之上”,可见标题上的这个“高温”是被作为“最高温度”的缩略语来使用了,但“最高温度”和“高温”各有其不同的概念所指,为样的缩略是不准确的。
可以把“高温”改为“气温”。“气温”指空气的温度,句中冰的应该是这个意思。
包装 bāozhuāng
2024年3月4日《解放日报》第3版刊登文章《“语出惊人”与提振信心》。文中有一句话写道:“针对农夫山泉,自媒体将正常的商业竞争包装成诋毁企业家的黑料。”这个句子中的“包装”一词使用有误。
“包装”的本义是指在商品外面用纸等材料精心包裹使其提高商业价值,引申后比喻对人或事物的形象进行装扮、美化,使其提高吸引力和美誉度。句中的“包装”用的是引申义。“包装”的引申义和本义不同的是,本义是一个中性词,但引申义则带有褒义,要求“包装”这一行为完成以后的事物具有正面色彩。句中“包装”的使用对象是“正常的商业竞争”,“包装”这一行为完成以后它成为“诋毁企业家的黑材料”,但这样的事物不具有正面色彩,因此“包装”的使用是不合适的。
可以把“包装”改为“炮制”之类的词。“炮制”也有本义和引申义,本义是指用中草药原料制成药物,引申义则泛指编造,制订。同“包装”一样,“炮制”的引申义也带有情感色彩,但这种情感色彩正好与“包装”相反,含有贬义,适用对象通常要求具有负面色彩,因此适用于这个句子。
不知所云 bùzhī-suŏyún
微信公众号《读书这么好的事情》2024年3月4日刊登文章《是是非非签名本》。文中有一个句子写道:“他们的签名也像流水作业,大多是为了应付差事,敷衍了事,甚至有些作者的签名看起来就像‘鬼画符’,完全不知所云。”这个句子中的“不知所云”使用有误。
“不知所云”的意思是不知道、不理解说的是什么,通常指语言紊乱或空洞。“不知所云”的使用对象应该是人说的话或写的文章,句中“不知所云”的使用对象是“签名”,认为其“就像‘鬼画符’”,也就是说“签名”的字迹很不端正,而“签名”不是说话,也不是写文章,不需要像说话或写文章那样传递某种信息或观点,从常情来说,“签名”的接受者应该是知道“签名”者写了什么的(一般就是签名者的姓名),因此,“不知所云”的使用是不准确的。
可以把“不知所云”改为“难以辨识”之类的话语。需要注意的是,“不知所云”并不指文字写得不端正,一篇把字写得很端正的文章,如果语言紊乱空洞,难以让读者明白,照样是“不知所云”。句中说的是“签名”的字迹杂乱无章,笔画无序,让人难以看清楚,对这种情况使用“难以辨识”是合适的。
来源:校对工匠
编辑:王晨雅

1626#
 楼主| 发表于 2024-3-9 15:10:07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咬文嚼词(050)哗然 失落 风雨飘摇
哗然 huárán
2024年3月7日《羊城晚报》第11版刊登文章《良宵怎能不喝酒?》。文中写道:“围炉夜话,最好的酒必须摆上。老人把藏了多年的某顶级酱香白酒拿出来,众人哗然……”这节文字中的“哗然”一词使用有误。
“哗然”的意思是许多人发出吵吵嚷嚷的声音。“哗然”通常用来表示对某人或某个事物、某件事情的不满,文中“哗然”的使用对象是“老人把藏了多年的某顶级酱香白酒拿出来”,从常情来说,当这样的场面出现的时候,文中“哗然”的行为主体“众人”应该是为此激动、高兴,而不是不满,因此,即使“众人”确实发出了很大的声音,但不是为此吵吵嚷嚷,“哗然”的使用是不准确的。
可以把“哗然”改为“欢呼”“欢叫”之类的词。“欢呼”“欢叫”都是指发出欢乐的叫喊声,这符合“众人”在参与“围炉夜话”的活动中见到“老人把藏了多年的某顶级酱香白酒拿出来”时通常应有的情景,因此是适用的词。

失落 shīluò
2024年3月6日《新民晚报》第14版刊登文章《闲话方言》。文中有一个句子写道:“今天,城市化加快以后,传统意义上的乡村正在失落,可是乡音却不会磨灭,就算你远涉重洋,会说好几种外语,乡音永远是最亲切,最入耳的。”这个句子中的“失落”一词使用有误。
“失落”有两个意思,一是指遗失,丢失,其使用对象通常是人可随身携带的物品,如“失落了一个钱包”;二是指精神上空虚或失去寄托,其使用对象通常是人思想情感上的抽象概念,如“他的女朋友刚离他而去,他最近比较失落”。句中“失落”的使用对象是“传统意义上的乡村”,这是一个不能让人随身携带的事物,也不具备抽象性,因此“失落”的这两个词义都不能在这个句子中适用。
可以把“失落”改为“消失”。“消失”指人或事物逐渐减少以至完全没有,不复存在。句中说的是“传统意义上的乡村”在乡村改造中逐渐变了样子,原有的面貌不再存在,使用“消失”是合适的。

风雨飘摇 fēngyŭ-piāoyáo
2024年3月7日《天津日报》第12版刊登文章《夜奔》。文中写道:“一个四十多岁的男人,深更半夜带着自己的女儿,去往工作的县城。穿越五六百公里的路程,而且是在一个风雨飘摇、台风过境的夜晚。”这节文字中的“风雨飘摇”使用有误。
“风雨飘摇”形容动荡不宁或极为危险的局势。需要注意的是,“风雨飘摇”的使用对象可以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单位所面临的局面,但不能指自然界的天气情况。这节文字中的“风雨飘摇”说的是自然界的天气情况,即文中说的“台风过境”时的情况,“风雨飘摇”不能适用。
可以把“风雨飘摇”改为“风雨交加”之类的话语。“风雨交加”形容的是一种较为恶劣的天气情况,“台风过境”时,通常都是风和雨一起袭来,使用“风雨交回”是合适的。

来源:校对工匠(公众号)
编辑:王晨雅

1627#
 楼主| 发表于 2024-3-19 12:21:49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咬文嚼词(054)捻 笑脸

咬文嚼词(054
niăn

2024317日《浙江日报》第3版刊登一篇文章,标题是捻河泥。这篇文章中也多次出现捻河泥以及用到了这个词的句子,如:捻河泥的动作有点重复和机械,吸引孩子们的当然是随河泥一起被捻上来的鱼、虾、泥鳅等。”“街河的河心,一条农船在波光里氽着,船头船尾各立一位精壮颀长的汉子,正用伸到河底的捻泥夹,一张一夹地捻河泥。这个标题和这些句子中的都出现了使用错误。

的意思是用手指搓,如捻线”“捻米粉是人的手指的一种动作,通常不需要行为主体使用大的力气。句中说的是利用工具挖取河泥(河底的污泥),这是单用手指不可能从事的行为,而是需要行为主体用双手掌控、操纵相关工具才能完成的农活,并且需要行为主体使用较大的力气,的使用是不准确的。

标题中的应改为是一种挖取河泥的农具,通常是把网装在两根平行的短竹竿上,再安上用两根交叉的长竹竿做成的手柄,使网可以开合。运用这种农具伸入河底挖取河底就是罱河泥。明白了这个道理以后,上述引文两个句子中的的修改也就可以明确了,凡是捻河泥都应改为罱河泥。但所引句中另有捻泥夹”“被捻上来的鱼、虾、泥鳅等的短语,前一个短语中的也应改为,后一个短语中的则可以改为表示从水中取得物品,行为主体在罱河泥时顺便得到鱼、虾、泥鳅等(而不是专门的捕捞),与取得的意思吻合,因此用是合适的。

这里可以分析一下的错用产生的原因。在化肥出现之前,罱河泥这种农活在我国南方农村地区并不少见,农人将其作为一种积肥手段,罱河泥附带着也产生了清洁河道的作用,也因此成为描写农人劳作的常用词,人们对此并不陌生。但是,罱河泥毕竟是一种重体力劳动,随着化肥的普及,这种农活迅速消失,罱不为人们所熟悉。以致当有人要写文章叙述这种活动的时候,用以为是同音的来代替它(在普通话中读lăn,但在南方方言中普遍读为năn)。这是目前所流行的所谓方言写作中的习惯做法,但它是不严肃的,也很容易造成词语的误用。

【另按】

《现代汉语词典》对的解释不够准确。《现汉》对作了一个定义,认为它是捕鱼或捞水草、河泥的工具。这个定义把的用途扩大到了三个方面,即捕鱼、捞水草、捞河泥,这是不合事实的。的用途具有唯一性,就是用来挖取河泥,至于捕鱼、捞水草等,只是农人在挖取河泥时附带的收获,由于这个工具比较笨重(没有足够的承重性就难以承载河泥的重量),用它来捕鱼、捞水草,其效率是很低的,事实上在化肥普及后,为积肥而挖取河泥不再需要,被迅速废弃,而捕鱼、捞水草之类的活动仍有需要,但因为有其他工具完成这种需要,罱这个工具就迅速地退出了日常生活,以至成为一个冷僻词。对事物的定义,不应把附带的作用作为要素列入,就像火车是运输工具,而乘客坐在火车上可以观赏沿路风景,但词典不能因此认为火车是一种观景工具。因此,《现汉》对的定义是不准确的,需要修改。



笑脸 xiàoliăn
20211012日《深圳晚报》第14版刊登文章《难忘〈守岛人〉》。文中有一句话写道:他出生于江苏南通,黝黑的脸庞上挂满笑脸,说话时,一张嘴就会露出两排洁白的牙齿。这个句子中的笑脸一词使用有误。

笑脸指的是含着笑的面容。句中的笑脸做了挂满的宾语,而挂满作为一个动词,通常要求它的支配对象含有较多的数量,如枝头挂满苹果,就表明苹果应该有很多。但一个人只有一张脸,一个人也只能呈现一个笑脸,因此句中挂满笑脸的说法不合常理,笑脸的使用是不合适的。

可以把笑脸改为笑容笑容的意思是含笑的神情。人脸上产生笑容会引起脸部肌肉作出适应笑的反映,从而可以根据牵动脸部肌肉的不同程度把笑容分为浅笑、深笑等不同状态,挂满笑容是说行为主体脸部较多的肌肉被牵动,整个脸上出现了适应笑的深度反应,用于句中可表示行为主体待人接物时的和善态度,与作者要表示的意思是切合的。



来源:校对工匠(公众号)
编辑:徐思凡

1628#
 楼主| 发表于 2024-3-21 15:18:27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咬文嚼词(055)口粮 拼音 演戏 心照不宣

咬文嚼词(055
口粮 kŏuliáng

2024319日《生活报》第4版刊登报道《兆麟公园的鸳鸯回来啦》。文中有一个句子写道:近日,得知鸳鸯回来的消息后,生活报青年志愿者团队的志愿者们非常开心,他们不顾路面上的积雪和残冰,清晨便来到兆麟公园内,和鸳鸯奶爸车春虎一起修复鸟巢、捐赠口粮。这个句子中的口粮一词使用有误。
口粮原指军队中按人发下的粮食,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还可以指政府按计划分配给居民或允许居民购买的粮食,也可泛指每个人日常生活中所需要的粮食 口粮的使用对象通常限定在人,句中说的是提供给鸳鸯吃的物品,但鸳鸯是一种飞鸟,属于动物,口粮不能适用。
可以把口粮改为食物食物指可供食用的物质,它的使用对象包括人和动物,在这个句子中是适用的。

拼音 pīnyīn
微信公众号《司马凌》2024316日刊登一篇文章,标题是奀:拼音不读xiăo!来看看正确读音是什么吧。这个标题中的拼音一词使用有误。
拼音指的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音素结合起来成为一个复合的音,如把音素zh和音素āng结合在一起,可以得出zhāng这个音,从而成为读这个音的文字(如汉语中的”“”“等)的注音符号。拼音是一种注音符号,但它本身不是读音。这个标题中的拼音,用来指“xiăo”这个读音,但“xiăo”是注音符号,将其说成拼音不合词义。
一般地说,可以把拼音改为读音读音的意思是字的念法,它可以由作为注音符号的拼音标示出来,用于这个标题是可以的。但就这个标题来说,在“xiăo”前有动词,前面再用读音,有构成语意重复的问题,因此,直接把拼音删去,应该是更合适的修改。

演戏 yănxì 心照不宣 xīnzhào-bùxuān
2024314日《天津日报》第12版刊登文章《善意的谎言》。文章说的是作者的父亲突然因公牺牲后,作者的母亲因为担心婆婆(逝者的母亲,即作者的奶奶,作者按当地民间叫法称其为婆婆)承受不住儿子逝去的痛苦而向她谎称丈夫已出国,因任务特殊而不能与国内联系。有一次,母亲到婆婆家,强忍悲伤为婆婆梳头。文章在讲述这个情节时,有一句话写道:婆婆和母亲两个人像在演戏,彼此的心照不宣,包含着说不出的试探与揣测、苦楚与悲伤。这个句子中的演戏心照不宣两个词语使用有误。

先看演戏演戏的本义是指表演戏剧,可以泛指表演各种文艺节目,引申后比喻故意做出虚假的姿态。句中的演戏用的是引申义,而其行为主体是婆婆母亲两个人。对于母亲来说,她给婆婆梳头,是在强忍悲伤情绪下表现出的一种热情,这种悲伤情绪不能让婆婆察觉,因此她此时的梳头有装出来的色彩,可以视为是一种表演;但是对婆婆来说,她并不知道儿子已经不在人世,她接受母亲(她的儿媳妇)给她梳头时的心情应该是愉悦的,并不需要有所隐瞒而强作表演,因此演戏的使用对她来说是不合适的。另一方面,演戏的引申义含有贬义,通常表明作者对行为主体的这种行为含有批评的意思,而作者在引语所出全文中对母亲怀有很深的敬意,对母亲婆婆梳头这一行为也持有正面态度,因此即使母亲的这一行为确实带有表演的成分,将其称为演戏,与作者对母亲的情感也是很不协调的。

再看心照不宣心照不宣表示彼此心里明白对方在想些什么,但不说出来。心照不宣的行为主体通常是传递信息和接受信息的双方,而传递方尽管不作表达,但接受方却能够明白对方的信息内容。在这个句子中,心照不宣的行为主体是彼此,即婆婆母亲这两个处于对应状态的人,但她们互相之间对对方的真实想法并不知晓。就婆婆来说,她因为不知道儿子已经去世,因此对母亲(即她的儿媳妇)在给自己梳头时强忍悲伤的状态并不知情;作为母亲来说,她不了解婆婆是否已经知道儿子去世的情况,对她心中所想也无从把握。因此,心照不宣不能适用。。
就整个句子来说,演戏心照不宣都不符合在引语描写的场景中的婆婆母亲这两个人的状态,都可以考虑删去。其实,就这个句子来说,全句叙述的只是母亲一个人的情况,包括后面的说不出的试探与揣测、苦楚与悲伤也都是母亲一个人的心情。婆婆母亲两个人的不同状态决定了对这两个人要分开来叙述,或者单说母亲就可以了。全句可以考虑改为:母亲强装笑颜,为婆婆梳着头发,梳子在她手里轻轻地起起落落,包含着说不出的试探与揣测、苦楚与悲伤。

来源:校对工匠(公众号)
编辑:徐思凡

1629#
 楼主| 发表于 2024-3-24 16:09:27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咬文嚼词(056)下达 听讲 身影


咬文嚼词(056

下达 xiàdá

2024321日《辽宁日报》第2版刊登一篇报道,标题是我省下达170亿元资金助农种粮。这个标题中的下达一词使用有误。
下达的意思是上级部门向下级部门发布任务、命令、指示等。下达的指向对象通常是要求下面做到的事,在词的表现形式上具有抽象性。这个标题中下达的指向对象是资金,它虽然来自作为上级部门的我省(可以理解为省级政府部门和省内的各级政府部门),但并不是要求下级部门(句中可理解为,即农民)做到的事,而是给农民的一种利益输送,是对他们的帮助,下达不能适用。
可以把下达改为下发下拨下发的意思一是上级部门向下级部门发出指示、命令等,这个意思和下达差不多;二是上级部门向下级部门发放物资、货币等具有具像色彩的物质,适用于这个标题。下拨的意思是上级部门向下级部门拨付物资、货币之类的具像物质,同下发的后一个意思一样,也适用于这个标题。

听讲 tīngjiăng

2024321日《新华日报》第12版刊登文章《茅门辱教记》。文章作者讲述了自己当年考上研究生,在导师手下接受教育的情景。文中有一个情节是这样写的:第一次课,去先生家中上,更加紧张。到了先生家,他已经为所有人冲好咖啡,一边喝,一边问到大家的史学方法。我硬着头皮瞎说一气,说到费正清的冲击反应,说到施坚雅的集市理论,扯到当时刚刚介绍到国内的计量史学,茅先生很认真地听讲,最后问,你自己的方法呢?’”这节文字中的听讲一词使用有误。

听讲的意思是听人讲课或讲演。听讲的行为主体和行为对象在身份上要求体现出高下之分,一般地说,行为主体要求是学生、群众等,而行为对象则应该是行为主体的老师、领导之类,行为主体的身份要求低于行为对象。在这节文字中,听讲的行为主体是茅先生,而听讲的行为对象则是正在说话的人,即文中的。但在这节文字的场景中,茅先生是作者的导师,其身份比高,在这种情景之下,听讲的使用是不合适的。
可以把听讲改为的意思是用耳朵获取到声音,这是人的一个基本动作,不含有情感表达,因此通常不需要注意行为主体和行为对象的区别,用在文中表示作为导师的茅先生获取作为学生的说话,是可以的。但是一个单音词,单用在文中的语感较差,或以在它后面加上时态助词,用听着这样一个双音结构,在语感上就没有问题了。

身影 shēnyĭng

2024322日《今晚报》第17版刊登文章《一字之差缺的是啥?》。文中有一个句子写道:现实生活中,常识性错别字在街头并不鲜见,一些商家为了贪图方便,将鸡蛋写成鸡旦牛腩写成牛南大排档也成了大排挡,甚至在某些作家、学者、书法家题写的商业牌匾、题字中,也常出现错别字的身影。这个句子中的身影一词使用有误。

身影的意思是身体的影子或身体的模糊形象。身体的使用对象通常限于人和动物,其特征是具有身体。句中的身影,其使用对象是错别字,但错别字是一种事物,不具有身体,因此身影不能适用。

就这个句子来说,没必要使用身影,可以把身影和它前面的结构助词删去。这样修改了以后,原句中身影做了动词出现的宾语,但实际上出现的宾语应该是错别字,把的身影删去后,句子表达的意思就清晰了。

来源:校对工匠(公众号)
编辑:徐思凡

1630#
 楼主| 发表于 2024-3-26 20:05:14 | 只看该作者
【案例】咬文嚼词(057)划伤 一波三折 情侣 人证 赋闲
划伤 huáshāng 一波三折 yībō-sānzhé 情侣 qínglǚ
2024年3月24日《楚天都市报》第2版刊登一篇报道,其标题是:“女子不甘心分手划伤前男友新车,检察官一波三折化解情侣恩怨”。这个标题中的三个词语“划伤”“一波三折”和“情侣”使用有误。
先看“划伤”。“划伤”指的是用尖锐的器物用力擦过使受伤。“划伤”的使用对象应是具有生命征象的事物,一般应是人,也可以是某些动物。标题中“划伤”的使用对象是“新车”,这是一种物品,不具有生命征象,因此“划伤”的使用是不适合的。
再看“一波三折”.“一波三折”原指写字笔画曲折多姿,后形容文章结构曲折起伏,引申后也可形容事情进行中出现的阻碍、变化比较多。标题中的“一波三折”用的是引申义。“一波三折”引申义的使用对象,通常是各种事情的进程,不能用来形容人的行为。这个标题中的“一波三折”,做了动词“化解”的修饰语,而“化解”的行为主体是“检察官”,这样一来,“一波三折”就成了形容“检察官”行为的修饰语,这不合“一波三折”的使用要求。
再看“情侣”。“情侣”的意思是相恋的男女或其中的一方。“情侣”的使用对象可以是一个人,也可以是分别为男女的两个人,但如果是两个人的话,要求这两个人正在恋爱之中。这个标题中的“情侣”,其使用对象是“女子”和“前男友”两个人,但即使从标题中的信息来看,两人已处于“分手”状态(标题下的报道也说明了这个情况),正因如此,“女子”才会做出损坏“前男友新车”的行为并且惊动了“检察官”。这表明,在标题和报道全文的语境之下,“女子”和“前男友”已经不是“情侣”,“情侣”的使用是不合适的。
可以把“划伤”改为“划损”。“划伤”和“划损”的不同在于其中的词素“伤”和“损”的不同,需要注意的是,“伤”通常用于与生命体有关的对象,所以与“伤”组成的词通常与人有关,如“打伤”“伤兵”,而“损”通常用于事物,如“耗损”“损失”。可以把“一波三折”改为“不惧烦难”之类的话语。文中说的是“检察官”努力劝说矛盾中的“女子”和“前男友”两方,使双方达成调解协议,而在这个过程中,事情不断地发生变化,一个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出现了,“检察官”一次次地做两人的工作,对这种情景,使用“不惧烦难”是合适的。对于“情侣”的修改,可以给这个词设立必要的限制条件,比如在它前面加上“昔日”,即“情侣”的身份虽然不符合规定语境下的现实情况,但曾经是两人以前的关系,这样“情侣”的使用就不违反事实了。
人证 rénzhèng
2024年3月24日《新民晚报》第2版刊登报道《追凶27年,侦破命案数十起》。文中有一个句子写道:“理出久侦不破的重点案卷,俞雄辉开始潜心钻研,走访相关人证,梳理蛛丝马迹……”这个句子中的“人证”一词使用有误。
“人证”的意思是由证人提供的有关案件的证据。“证据”是一种事物,在事物的表现形态上通常是文字材料或口述材料(包括话语的录音)。句中的“人证”接受了动词“走访”的支配,但“走访”的指向对象只能是人或地方,而“人证”并不是人(当然也不是地方),不能接受“走访”的支配。作者是把“人证”当作人来使用了,但这不合“人证”的词义。
可以把“人证”改为“证人”。“证人”在法律范畴上指当事人之外能够对案件提供证据的人。“证人”是人,可以接受句中“走访”的支配,适于句中使用。
赋闲 fùxián
2024年3月24日《今晚报》第14版刊登文章《美在努力》。文中有一个句子写道:“读完初中后,小王便赋闲在家。”这个句子中的“赋闲”一词使用有误。
“赋闲”指的是没有职业,不参加工作而在家闲着。“赋闲”的使用对象通常要求是成年人,其即使没有职业,没有工作收入,也能够保持较好的生活水平。句中“赋闲”的使用对象是“小王”,但从句中的信息可知,“小王”当时还只是“读完初中”,从一般情况来说,他还是一个未成年人,还不到需要从事职业劳动的年龄,在这个时候他在家闲着是不合社会常情的,因此“小王”的这种状态不能称为“赋闲”。何况,从引语所出全文可知,“小王”是一个孤儿,身有残疾,没有正常的收入来源,其生活一直很困难,对这样的人使用“赋闲”是不适合的。
可以把“赋闲”改为“失学”可“休学”。按照我国的社会一般规则,一个未成年人“读完初中后”应该继续接受高中或者职业学校的学习,“小王”因为经济困难且身有残疾而难以继续学习,使用“失学”或“休学”是合适的。当然,“失学”和“休学”说的是两种不同的情况,可以根据“小王”的实际情况选择使用。
来源:校对工匠
编辑:程正元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