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刘海明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闻差错案例集锦

[复制链接]
1611#
 楼主| 发表于 2023-12-9 23:36:13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编辑:洪韵

1612#
 楼主| 发表于 2024-1-13 19:14:29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咬文嚼词(032)典型 此 改动咬文嚼词(032)
典型 diănxíng
2024年1月12日《解放日报》第6版刊登一篇报道,标题是“打击整治网络谣言乱象,上海网安公布三起典型”。这个标题中的“典型”一词使用有误。
“典型”是一个兼类词,作名词用时指具有代表性、可供学习的人或集体,如“先进典型”;作形容词用时指具有代表性的,如“这件事很典型”“典型作品”。需要注意的是,作名词用的“典型”,在使用中有两方面的要求,一是使用对象只能是人或集体,二是使用对象要具有正面性,而作形容词用的“典型”则没有这两个要求,也就是说,形容词“典型”既可用于人和集体,也可用于事件,同时其使用对象既可以是正面性的,也可以是负面性的。句中的“典型”做了动词“公布”的宾语,这表明其用为名词,但它的使用对象“网络谣言乱象”是一种事件,同时不具有正面性,“典型”在这个标题中的使用是错误的。
这个句子可以使用“典型”,但不能把它当名词用,可以在“典型”的后面加上“案例”。这样改了以后,动词“公布”的宾语不再是“典型”而是“案例”,“典型”在句中只是“案例”的修饰语,改变为形容词的用法,整个句子就没问题了。
此 cĭ 改动 găidòng
2024年1月12日《今晚报》第14版刊登报道《话剧〈背叛〉复排,实验剧场上演》。文中有一节文字写道:“《背叛》改编自胡学文的同名小说。擅长于将目光聚焦在小人物日常上的胡学文,倾尽心力地去描绘一群在生活的洪流中起起伏伏的小人物,始终保持着对人性与生命意义等问题的关注。该剧编剧张文明以此故事为基础进行改动,讲述了崔小北(马慧慧饰)和警察刘大威(杨磊饰)的婚姻出现信任危机。”这节文字中的“此”和“改动”两个词使用有误。
先看“此”。“此”是古代汉语流传下来的一个指示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这个”。“此”在使用中要求其使用对象必须是单音节词,如“此人”“此地”。文中和“此”搭配的是“故事”,但“故事”是一个双音节词,不合“此”的使用要求。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此”作为一个代词,和“故事”搭配后,就要求其上文是一个“故事”,这样“此”的使用才有着落。但在这节文字中,“此故事”前面的一段文字是“擅长于将目光聚焦在小人物日常上的胡学文,倾尽心力地去描绘一群在生活的洪流中起起伏伏的小人物,始终保持着对人性与生命意义等问题的关注”,从这个内容看并不是“故事”,“此”的使用没有着落。
再看“改动”。“改动”的意思是修改使变动。“改动”的使用对象通常是文章的词句、项目的内容以及次序等。“改动”在使用中要注意的是,“改动”的结果不能对其使用对象作出否定或废弃,经过“改动”后,原来的使用对象依然存在并得到承认、使用,只是在内容上有所调整或变动。但在这节文字中,“改动”的对象是“小说”,行为主体“张文明”对其并不是只作了一些文字上的修改,而是改成了一部供演出用的“话剧”,原来的使用对象“小说”已经被行为主体舍弃,不再使用,对于这样一种行为,使用“改动”是不准确的。
对“此故事”的修改,可以有两种方法。一是删去“此”后的“故事”,让“此”所指代内容成为前文出现的“胡学文的同名小说”(虽然“胡学文的同名小说”是个多音节的短语,但“此”没有和它组成语法上的搭配关系,因此这样指代是可以的);二是把“此故事”改为“小说中的故事”,也就是不再使用代词“此”。对“改动”,则可改为“改编”。“改编”指的是根据原著重新写作,通常要改变原著的体裁。文中说的是把“小说”改为“话剧”,正适合这种情况。

来源:校对工匠(公众号)
编辑:潘洁

1613#
 楼主| 发表于 2024-1-24 23:29:05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8类差错33个案例 | 中国新闻奖参评作品审核意见摘编
唐绪军 中国记者 2022-12-12 08:58 Posted on 北京

编者按
一年一度的中国新闻奖,以优秀新闻作品为标杆,示范、引领和激励着中国新闻人。今年是中国新闻奖的改革之年,中国记协主动适应媒体变革,以全新的逻辑和系统的思维对奖项设置和评选机制进行了改革。而中国新闻奖参评作品审核意见案例得以公开刊登,同样令人感受到拥抱改革、公开透明的热诚。
这些审核意见凝聚着审核委员们的辛苦工作和专业思考,是中国新闻奖评选给我们留下的另一种宝贵财富,对于提升新闻同行更高质量地履行职责必有裨益。
中国新闻奖参评作品审核工作的目的在于,对中国新闻奖的申报材料做一次全面审读,为评委会优中选优把好关、当好参谋。截至今年进行的第32届中国新闻奖评选,这项工作已经连续开展了九年。

本年度,中国新闻奖评奖办公室共收到1244件参作品,文字总量约270万字、音视频总时长14672分钟。审核委员会以“坚持标准,有根有据;一字一句,一分一秒;只辨是非,不论优劣;畅所欲言,充分讨论”为原则,审核了每件作品。
经过小组审核、小组长和主任联席会议复核以及两次主任会议审议,本届审核委员会共认定501件作品存在990处各类差错,有差错的作品占申报作品总数的40%。
本文选编了部分审核意见,以供新闻界同行借鉴。

一、不符合有关法律法规标准
例1 【原文摘录】在1997年春村民悉数搬下山后,董春法将软朝村改名为金桥村。
【审核意见】有违相关法规,个人没有权力更改村名。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名管理条例》规定:“地名应当保持相对稳定。未经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决定对地名进行命名、更名。”民政部颁布的《地名管理条例实施细则》,规定了地名命名和更名的审批权限和程序。据了解,该地区更名经过法定程序,但报道表述有误,造成误读。
例2【原文摘录】“国内统一刊号”“CN 41—0001”“邮发代号:35—1”。
【审核意见】申报“新闻编排”类奖项的报纸版面,版权信息标示不符合国家标准《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GB/T 9999—2001)有关规定。根据《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有关规定,“国内统一刊号”应为“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 41—0001”,一字线应为半字线,即“CN 41-0001”; ③“邮发代号:35—1”一字线应为半字线,即“邮发代号:35-1”。

二、事实性差错
包括新闻要素以及有关的历史、背景、数据、解释性材料等,存在不正确、不准确等情形;行文不符合常规逻辑以及事实交代不清、文不对题、表述有歧义等情况。但被采访对象口述实录、原文直接引用、部分有说明的情况除外。对事实性差错的判断,以有关部门、单位、专业人士提供的证据、证言或权威资料为准。
例3【原文摘录】20201月1日下午6时左右,记者突破重重关卡,进入矿区采访。
【审核意见】事实性差错。从行文内容来看,“2020年1月1日”应为“2021年1月1日”。
例4     【原文摘录】正如孙中山所说,“此皆光复会新旧部人之力,其功表见于天下”。
【审核意见】直接引语不准确,属于事实性差错。孙中山原话为:“光复会有徐锡麟之杀恩铭,熊成基之袭安庆,近者攻上海,复浙江,下金陵,则光复会新旧部人皆与有力,其功表见于天下。”
例5【原文摘录】上集1:50'中文字幕“杭州莫干山
【审核意见】事实性差错:莫干山在浙江湖州,不属杭州。
例6【原文摘录】作品首页首屏字幕:母子3暴雨中被困车内首页首屏作品标题:河南郑州,祖孙3暴雨中被困车内,一群勇士四面八方游了过去!
【审核意见】事实性差错。同一页面上下文不统一。

三、语言文字差错
“文字差错”主要有:语法问题,包括词序错乱、成分缺失、指代不明、句式杂糅、归类有误等;词语问题,包括成语使用不规范、词语搭配不当、词语缩略不当、生造词语、指代不明、数量单位缺失、前后表述不一致等;用字问题,包括别字、多字落字等,以及中英文混用。
对语言文字差错的判断,以国家有关语言文字应用法规和标准为准。其中,文字应用以《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为准,使用不准确但不影响文意的,不算错误。数字用法以国家标准GB/T 15835-2011《出版物上数字用法》为准。   
例7【原文摘录】第三集6'40" 同期字幕:马齿笕
【审核意见】别字,应为:马齿苋。
例8【原文摘录】18'21"屏幕下方互动滚动字幕“那个金面具能否反应出当时的冶炼能力”
【审核意见】文字差错。“反应”应为“反映”。
例9【原文摘录】一天,看着驮在马背上的仪器,吴天一脑子里灵光一闪,想起白求恩设计的“卢沟桥”药子,便给心电图、血氧、超声等仪器量身打造了一个个木箱和木架,在牦牛背上又好装又好卸。
【审核意见】文字差错。“驼”应为“驮”。
例10【原文摘录】人工智能的概念自1956年提出,至今已经发展60多年,2016年AlphaGo(人工智能围棋机器人)战胜世界冠军李世石后,人工智能引起全社会广泛关注,世界各国进军向人工智能进军,技术研究和行业应用已经渗透到社会和产业的多个领域。
【审核意见】多字,前一个“进军”应该删除。
例11【原文摘录】也奠定了吉林在我国农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审核意见】 “占有”多余。
例12【原文摘录】期间,我市群众安全感连续三年攀升至98%以上。
【审核意见】用词错误。“期间”应为“其间”。
例13【原文摘录】年过八旬以后
【审核意见】语义重复。
例14【原文摘录】明确实事项目。
【审核意见】文字差错。“实事”应为“实施”。
此外,还有两个常见的文字类错误。
一是结构助词“的、地、得”的误用。审核委员经过讨论一致认为,在国家有关部门没有明确取消这三个字使用的区别之前,新闻媒体和新闻工作者应当遵守国家语言文字使用相关规则。
二是中外文混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十一条规定:“汉语文出版物应当符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和标准。汉语文出版物中需要使用外国语言文字的,应当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作必要的注释。”目前,大量的英文缩写进入汉语文出版物,媒体上经常不加注释。本届审核委员会讨论明确了评判原则:对常见的、受众能理解的,不作为问题;不常见的、新出现的,应当加必要的汉语注释。
例15【原文摘录】视频字幕:0'26" 处:长挺漂亮
【审核意见】结构助词误用。“的”应为“得”。
例16【原文摘录】如克亚木·麦提赛地至今还清晰记得。
【审核意见】结构助词使用有误。
例17【原文摘录】上市公司安踏体育(02020)在2019公司财报中披露,该公司于2019年成为BCI会员,系成为首家加入BCI的中国体育用品公司。
【审核意见】中英文混用。BCI为Better Cotton Initiative的首字母缩写,应加汉语注释:良好棉花发展协会。
例18【原文摘录】标题《RCEP来了》
【审核意见】RCEP为英文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的首字母缩写,中文意思是“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广播新闻的标题不应该直接使用英文字母缩写。

四、标点符号错误
标点符号的使用以国家标准GB/T 15834-2011《标点符号用法》为准。
例19【原文摘录】杨振宁在“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上发言说:“别的文化,如印度文化,别的政治体制,如巴西的民主,都没有中国文化的韧性,也没有中国共产党的组织能力,所以他们不能在一穷二白的时代发展出两弹一星,都不能在20年内创造出经济起飞、都不能使城镇居民文盲率降到5%以下……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华文化的特点和中国共产党的组织能力也能够帮助中华民族解决目前的复杂的问题。”
【审核意见】标点符号错误,引文中的双引号应为单引号。
例20【原文摘录】特种通信产品高端通信产品物联网与智能化等(便捷起见,本文统一称为“专网通信业务”)
【审核意见】“特种通信产品”、“高端通信产品”、“物联网与智能化”,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三个引号应删除;若保留引号,两个顿号应删除。
例21【原文摘录】她再次来到海南琼海市长坡镇青葛赤土村。
【审核意见】多了“,”。

五、表述不当此类错误在语法、文字等方面都没有什么问题,但其表达的意思是不准确的,或者是容易引发歧义的。
例22【原文摘录】4'07"处,(解说):大家围坐在一起,聆听王书茂分享他在北京接受授勋的过程,并向潭门渔民转达了总书记对他们的牵挂。
【审核意见】语法结构混乱,主语中途变更,表述不清晰。
例23【原文摘录】第二集9'09"处,音响:我是范梁腾,三坊七巷消防救援站消防员,就在今天我光荣地成为一名预备党员,3秒钟后我陷入了迷茫
【审核意见】音响没有语境体现,仅从声音上听“迷茫”两字极易产生歧义。
例24【原文摘录】据《2020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显示,通过互联网进行粉丝应援已成为未成年网民的社交休闲娱乐活动。
【审核意见】表述不完整,应为“已成为未成年网民的主要社交休闲娱乐活动”,或“已成为未成年网民的重要社交休闲娱乐活动之一”。
例25【原文摘录】没承想,2011年大吕村爆炸西瓜事件轰动全国,也重创了大吕村的种植业。
【审核意见】未对事件作交代,事实不清。
例26【原文摘录】特别是改革后,各地包括县市级都形成了综合农业执法部门。【审核意见】表述不当。“改革开放后”是一个明确的时间概念,不清楚这里的“改革后”指的是什么时间概念。

六、音视频错误
这类错误主要指记者或主持人的发音错误、表述错误,字幕文字差错或欠规范,以及音频作品的现场音响、视频作品现场音响和画面质量存在明显瑕疵。对这类错误的判断,以媒体播出规范为准,同时综合考虑作品内容、呈现和采摄现场的实际情况。
例27【原文摘录】代表作1、代表作2、代表作3访谈烈士亲人时,人物身份字幕对人物身份的表述不一致,有的在烈士姓名前加了“烈士”二字,有的则没有加。【审核意见】作为系列报道中的各集,人物身份字幕的文字表述应该一致。
例28【原文摘录】主持人:德行天下,爱传万家。……今年是全国第八届道德模范评选表彰之年,道德模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格化身和典型代表。
【审核意见】主持人的吐字发声存在问题,在说节目宣传语 “德行天下”时吞音吃字;“身”(shen)发音sheng。

七、技术性差错
这一类差错主要涉及广播电视和新媒体作品,在制作和播出环节上不符合专业要求。
例29【原文摘录】12'00"至12'07"记者连线出镜时,画面切换到铁道全景后,才叠加记者名字字幕。
【审核意见】字幕切换失误。
例30【原文摘录】作品3'47"至3'49",画面主体模糊、色温不正常。
【审核意见】摄像记者没注意把握色温平衡,镜头聚焦不准,因此拍出来的画面质量较差。
例31【原文摘录】 1'00"至1'10"城西区贾小农贸市场负责人:现在用不了。记者:怎么了这个?城西区贾小农贸市场负责人:以前能检,现在机子坏了。以前我们检测,现在机子坏了。
【审核意见】城西区贾小农贸市场负责人声画不同步。

八、其他
不符合“评选办法”“评选范围”“评选项目”等参评作品基本要求条款。
例32【原文摘录】整个作品
【审核意见】全篇以医护人员、厨师、司机、民警、教师的访谈穿插结构,无故事、无情节、无细节,不符合纪录片的基本要求。
例33【原文摘录】整个作品
【审核意见】背景音乐较强,影响播音员的解说效果。文学性的描写过多,有评无论,加之抒情化的播音,不符合广播评论的体例。
本届审核中还有其他四个需要关注的问题,对参评带来一定影响。一是个别电子版本与纸质版本内容不相符合。例如,有单位报送了记者手中的电子版,与经编辑修改的刊发版本不一致。二是个别电视作品不带播出台标。虽然评选办法没有对电视作品加台标作明确规定,但审核委员、评委认为参评作品应带台标,没台标的作品在同等条件下不占优势,在公示中无台标作品易引发不同意见。三是一部分新媒体作品无法查看到内容。例如,有的作品二维码无法打开,有的作品扫描二维码后提示欠费等,此类作品未进入定评环节。四是少数文字作品篇幅较长。例如,最长的1篇文字系列报道总字数21万字,3篇代表作19万字。今年对参评作品虽不限字数、时长,但中国新闻奖评奖还是倡导短、实、新的标准,篇幅冗长不是中国新闻奖倡导和鼓励的方向。
还有作品新闻性不强,缺乏具体的新闻要素,不能称之为新闻作品。比如,有的单位报党史知识竞答题,有的单位报政论节目或一组阐释解读党史问题的系列文章。参评的报纸版面也明显缺乏新闻性。此外,电视作品中,“情景再现”也屡见不鲜。更有甚者,冠以“新闻纪录片”之名的整个作品的大部分画面都是“情景再现”,类似于电视剧。
还有的作品视频或广告中出现失德或违法艺人的镜头,不符合《国家新闻出版广播电视总局办公厅关于加强有关广播电视节目、影视剧和网络视听节目制作传播管理的通知》《网络主播行为规范》等规定的要求。(作者系第32届中国新闻奖审核委员会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研究员)

本文刊登于《中国记者》2022年第12期
原标题为:《第32届中国新闻奖参评作品审核意见案例摘编》

编辑:吴氏垂心
迁移:李梦瑶


1614#
 楼主| 发表于 2024-1-26 20:29:50 | 只看该作者
简捷快速准确识别病句的妙法 [color=#999999 !important][color=rgb(153, 153, 153) !important][复制链接]
伍培坤 该用户已被删除


电梯直达[url=][/url]
楼主
发表于 2010-8-27 10:06:29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只有管理员或有管理权限的成员可见
一、关注句中的介词
   介词大都是从动词虚化而来的,它和动词一样可以带宾语,和动词的界限非常模糊,它常常把全句的主语纳入自己的“囊中”,造成主语的缺失。这类介词主要有:“由、由于”、“经、经过”、“通过”、“对、对于”、“当……”、“在……”、“正……”。例如:

1、草,对于庄稼人是厌恶的。(颠倒了主客体。)
2、改革公费医疗制度、实施医疗保障的问题,对于广大人民群众并不是一下子就能愉快接受的。(病因同上,应把“对于”放在句首。)
3、三年前,电脑“上网”对人们可能是陌生的。(病因同上)
4、人英国原本有可能大规模种植一种抗除草剂的油菜,但由于抗议团体的干预,使这项计划最终泡汤。(“由于”把“使”的主语“抗议团体”纳入的自己的“囊中”。去掉“由于”或“使”即可。)
5、剧组全体人员经过八十多天的苦战,一部情节新、演员新、技术新的十六集电视连续剧《西游记》终于与观众见面了。(“经过”这个介词把它自己的主语“剧组全体人员”给漏在了自己的“势力范围”之外,二者应颠倒一下位置。)
6、通过百部爱国主义影片的展播及其主题演唱会,使观众经受了一次又一次的爱国主义精神的洗礼

7、当1633年伽利略被迫在判决书上签字以后,又庄重宣布:“地球仍然在转动!”
8、当前全国各地的电视频道日益趋向专业化,节目寻求新突破,一场荧屏大战正方兴未艾。(“方”即“正在”。)   

   二、关注程度副词
   副词一般是用来修饰形容词的,在考题中出现时我们就必须细心分析后面的形容词是不是本身就包含了这个副词的含义,是不是语义的重复。这类副词主要有“十分”、“非常”、“很”、”过分“等。或者这个副词会造成歧义。最常见的短语是“不适当地……”。例如:


1、近几年,常有报纸对明星大肆吹捧,过分的溢美之词,助长了某些明星的骄傲情绪。(“溢美”这个词本身的意思就是“过分地赞美”。)
2、元月1日,14名非常酷爱冬泳的人参加了在加拿大温哥华举行的第四届“北极熊”冬泳活动。(“酷”含有“非常”的意思。)
3、加强对全民环保意识的教育,是当前非常至关重要的问题。(“至关”含有“非常”的意思。)
4、这是非常奇缺的药品,不到万不得已,是不能动用的。(另外有“十分(很)溺爱”“很过分地……”等短语搭配。)   


   三、关注本身具有两面性的词语   
   两面性的词,即词语本身表达现两个相反的语意。如“成败”、“得失”、“好坏”、“高低”、“能不能”、“能否”、“是不是”、“是否”等等。因为它们表达的是不确定的两个方面的意思,所以它要求语句的上下文必须有与之相照应的词语或者语意。否则就会造成语意上的不对称。如:


1、我市在西部大开发的战略规划中能否抓住机会,迅速发展,关键在于加速培养一批各行各业的人才。(“加速”前面加上一个“能否”。)
2、越来越的农村干部认识到,交通是否方便,是招商引资一一个重要条件。(“是……”这个分句只谈了一个方面。)
3、选择最可靠、最恰当的材料,对一篇文章的成败,常常有很重要的作用。(“最可靠、最恰当”是单面的,而“成败”是双面的。)
4、能否将群众的呼声记在本子上产不十分重要,最重要的是要看他把群众的事情记在心头,落实在了行动上。(在第二个分句的“把”字前加上“能否”即可。)
5、对爱好文科的学生,加强文科的辅导是必要的,但是否可以忽视理科的学习呢?还要不要他们学好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呢?从长远的观点看,我们认为这样做是不恰当的。

6、为了发展国民经济,难道我们共产党人还有什么个人得失不能抛弃吗?(“得”可以抛弃,“失”则不能。应该把“得失”改为“利益”。)  


   四、关注并列短语   
   并列短语也是一个容易出错的地方,往往造成顾此失彼的错误,出错的情况大致有以下几种形式:


   ①用表示并列的连词“和”“与”“跟”“同”“以及”“及其”等。
   ②用顿号表示的并列。这类并列最容易被忽视,因为许多同学不知道顿号是表示并列的。从众多的试题中,我们也可以看到,顿号表示的并列关系出错率很高,且情况最为复杂。
   ③用逗号表示的分句之间的并列。这类并列也是容易被忽视的。因为是句子或句子成分之间并列,它的错误也就更隐蔽,所以要格外留心。例如:


1、西部开发一定要以可持续发展为前提,把生态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决不能走以牺牲环境求得发展的老路。(三个并列短语都无法和动词“提升”相搭配。)
2、四年的下海经历,使她尝尽了酸甜苦辣,也使她开阔了眼界,培养准确的观察力和敏锐的判断力显得非常重要。(“准确”和“敏锐”应当互换位置。)
3、作者十分成功地、同时又有意识地借鉴了电影艺术所特有的“蒙太奇”和“画外音”的手法,画面组合相当成功。(顿号表示并列的短语应该换位)
4、新华书店派出的流动售书车和大批农业科技方面的书籍,受到广大农民群众的热烈欢迎。(在“大批”前加上一个“携带的”或“销售的”之类的词语。属“顾此失彼”的错误。)
5、李局长在新学期工作动员会上特别强调,思想政治课要改革,要结合实际,讲求实效,应该把政治常识和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结合起来。(并列短语要求并列的两项或多项,词性或短语结构必须一致。“政治常识”是偏正结构的短语,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却是一个动宾短语。应该在第一个短语前加上“教授”或“学习”之类的动词。)
6、文章对环境污染问题作了比较具体的分析,同时也概括地介绍了关于环境科学的基本知识,引起了人们对环境科学的重视。(这是个用“同时也”表示的分句间的并列,“作……具体分析”在层次上和深度上都要比“介绍了……基本知识”要高一些和深一些,所以要把二者的位置换一下。)
7、你可以在因特网上阅读到以前无缘见到的珍贵文件、书籍、录音和影像资料。(这是用顿号和连词“和”表示的并列短语,但“录音”和前面的“阅读”是不能搭配的。)
8、人生价值和意义,其实并不在于别人对自己如何膜拜、崇敬、羡慕,而在于自己对社会,对历史的进步和发展作出何种贡献。(这三个词有词义上轻重之分,“膜拜”和“羡慕”必须互换位置。)
9、诗歌是一种文学体裁,从内容方面来说,一般有叙事诗、抒情诗、史诗、英雄赞歌、故事诗等,还有一种用诗体对话构成的剧本,叫做诗剧。(这一句分类标准不一致,其中的“叙事诗”’“抒情诗”和“故事诗”不是从内容方面来分的,而是从形式方面来分。)
10、作为一名股票投资者,必须充分了解和掌握股票投资的风险和收益情况,尽量避免投资风险,以便获得最大的投资收益。("了解”和后面的搭配没有问题,而“掌握”却只能和“情况”搭配,而不能和“风险”搭配。)
11、印度军方负责人近日称,印度已向印巴边境地区派遣了数百辆坦克、装甲车和军用车辆。(坦克和装甲车属于军用车辆,属种概念的并列不当。这种情况并不少见。)  


   五、关注判断句   
   判断句最显著的特点是主语和宾语一致且宾语不能缺失。但在实际运用中,因为句子太长或结构复杂,经常造成宾语的缺失或者主语和宾语的不一致。遇到判断句一定要检查一下宾语是否缺失。例如:


1、修建青藏铁路是加快西部大开发的重要举措,是民族团结的重要纽带。(“修建青藏铁路”是一种行为,一种举措,它和“纽带”不属于同一种事物,构不成判断句。应该在第二分句前加上“这条铁路”一类的词语。)
2、纵观20世纪世界各国的发展,可以清楚地看到,国家的强大,民族的振兴,取决于多方面因素,良好的国民素质,无疑是最重要和最具潜力的。(“国民素质”,它是一种“因素”这个可以从“取决于多方面的因素”看出,而“是”后面的宾语是“最重要和最具潜力的”吗?显然不是,句子缺少了名词性的中心语“因素”。)
3、巍巍长城逶迤万里,雄伟壮观。她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伟大祖国的天然屏障。(“长城”是“天然屏障”搭配不当。)      



Re:简捷快速准确识别病句的妙法六、关注带有否定意义的词语和否定句   
   带有否定意义的词语主要有以下一些:“以防”、“防止”、“劝阻”、“阻止”、“避免”、“忘记”。否定句主要应该关注双重否定句和疑问句中钳套否定形式的句子。这些词语和句子经常出现的错误是表意相反或造成三重否定。特别是第一种情况具有很强的迷惑性,很容易被考生忽视,从而造成误判。而三重否定又常常被考生当成是正确的句子,让人难以判别它的正误。1、电门一关,就可以阻止电流不再通过。(“阻止”含有否定意义,应去掉“不再”。)
2、许多有识之士认为,不安全、侵权、不诚信以及防止文化不受污染等问题,目前已经成为制约互联网行业进一步发展的最大瓶颈。(此句滥用否定,造成表意相反。应把“防止”和“不”都去掉。)
3、正因如此,所以庄子说:当你做好事的时候,不要以追求荣誉为目的;当你做坏事的时候,千万不要忘记触犯法律。(把意思表达反了。)
4、我们并不完全否认这部书没有透露出希望,而是说这希望是非常渺茫的。(滥用否定,构成三重否定,把意思表达反了。应去掉“没有”并做适当调整。)
5、专家认为,减少烟害,特别是劝阻青少年戒烟,对预防肺癌有重要意义。(“劝阻”和“戒烟”都有否定的意义,这样使用反而把意思表达反了。)
6、为了您的人身安全,请勿用左手启动家电,以防万无一失。(“以防”和“万无一失”都具有否定意义,如此使用就把意思表达反了。)   
   七、关注几种复句
   复句在表意方面比单句更复杂,逻辑性更强,所以人们在使用复句时特别容易出错。而经常出错的复句主要有下面几种:
  (一)因果复句。遇到“所以”、“因此”、“因而”这类词,我们首先应该考虑前后句是否构成必须的因果联系,也就是说,后面的“果”是不是前面的“因”造成的,前面的“因”是不是一定能推出后面的“果”。如:


1、由于这些证书的获得都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因此备爱广大干部职工的喜欢。(“因此”中的“因”和“由于”重复,前后句没有必然的因果联系。)
2、我写这本小说,并不是要讲一个曲折离奇的故事,所以我选择了第一称的叙述手法,让人们认识骨子里的北京人。(强加因果)


  (二)递进复句。这种复句,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顺递,也就是意思由轻到重,事物由小到大,认识由浅入深等,另一种是逆递,与顺递刚好相反。而用得最多的是顺递,逆递只有在比较特殊的情况下才用。出现问题的主要是顺递。如:


1、对认知奥秘的新认识,不但可能带来教育科学的革命,而且将开启信息技术新的变革。(“带来……革命”的语意显然比“开启……变革”重,所以二者应当互换位置。)
2、他不但能用马克思主义的有关理论来指导自己的工作,而且能够领会这些理论的精神实质。(“领会”在先且轻,“指导”在后且重。)


  (三)“尽管”与“不管”的区别
   “尽管”略等于“虽然”,表达的是转折关系,后面用“但”或“但是”来照应;“不管”略等于“无论”,表达的条件关系,后面一般用“都”一类的表示全范围的词语来照应。如果句中出现了这两个词中的任意一个,我们都要注意后面与之照应的词语是不是所需要的。另外,这两个词还一个很特别的地方,就是:“尽管”后面跟的副词经常是“如此”、“那样(么)”、“这样(么)”等表示比较确定的词语,而“不管”后面跟的却是具有不确定性的“多么”、“何其”、“怎么(样)”、“如何”等。这些词语都是我们判断句子有没有问题的重要依据,不可掉以轻心。例如:
1、“9"11”事件后,美国、印度、巴基斯坦三国关系进入微妙阶段,尽管美、印、巴关系何其暧昧,但美国与印度走向军事合作的态势已相当明朗。(应当把“何其”改为具有确定性的词语,如“这么”等)
2、鱼的鳞片中的色素细胞分出不同的颜色。但尽管现代金鱼颜色多变,仍不外是黑色、橙色及淡蓝色三种色素细胞的排列组合。(“但”就放在“仍”的前面而与“尽管”照应。)
3、在经贸方面,不管中美关系将因中国入世而变得更加密切,但同时也应看到,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和纠纷不但不会减少,很可能还会增多。(这种现象在考题中是比较普遍的,成套使用的关联词,必须是搭配的,不能随意更换。这个句子中的“不管”应换成“尽管”以和后面的“但”搭配。  
   九、关注数量短语
   数量短语分为两大类:名量短语和动量短语。一般说来,动量短语的使用,出现问题较少,大部分都是在使用名量短语时出现的:名量短语后出现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名词,并且这些名词都可以受这个名量短语的限制。当然,还有像名量短语和动量短语不分,确数数量短语限制集合概念(如一匹布匹,三十辆车辆,五十朵花朵,三十多名干警们等)。如:
1、这次曲坛盛会,全国共有20多个省市的代表队表演了1000多个节目。

2、局长嘱咐几个学校的领导,新学期的工作一定要有新的起色。
3、大千世界丰富多彩的景象反映到他们的头脑中去,一个又一个地形成富有吸引力的问号。(“一个又一个”是个名量短语,却被当成动量短语来限制动词“形成”。这是典型的名量和动量的不分。这里应该把这个名量短语放在“形成”的后面,让它充当“问号”的定语。)   
   十、关注一些特殊的短语
   1、“目的是为了”。这个短语中“目的”和“为了”都表示“目的”,从而造成用语的重复,必须删掉其中的任意一个。如:美国进行军事打击的目的,是为了摧毁伊拉克生产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基地,还希望通过军事打击除掉萨达姆。


   2、“大多以……为主”:这届全运会会徽、吉祥物设计的应征者大多是以大学里的青年师生为主的,企业里的设计者也有。


   3、“减少了……倍”: 该站平时的日客运量都在两三万人,但今年由于受“非典”等因素的影响,日客运量只有六七千人,比往年减少了三倍。(应改为“减少了70%”或“减少了七成”)


   4、“约……左右”、“近……左右”;“×余……左右” :
1、据调查,我国约近65%左右的青年认为“诚实守信”、“助人国乐”是优秀的传统美德,是做人的基本准绳。
2、该县工商部门一年内查处销售假冒伪劣商品价值在十万元以上的大案十余起左右。


   5、“达……多(以上)”、“达……以下”、“超过……以上”
“达”是指向上或向数量多的到达某点,其本身含有“多于……”之意,所以第一个短语中的“多(以上)”是多余的,而第二短语中的“以下”则是和“达”矛盾的。第三个短语所犯的“重复多余”和毛病。

①、河埠大桥始建于上世纪六十年代,载重量达10吨以下……
②、据北京市体检中心的统计,去年北京市参加高招体检的考生共84362人,专业受限的占18%,多达6900多人以上。

转自《 驿钊传媒学习小组》








1615#
 楼主| 发表于 2024-1-26 21:57:36 | 只看该作者
腊月23,还是腊月二十三?媒体人别再弄错了
长江朱建华  2024-01-26 12:39 发表于湖北
  2024年1月24日《扬子晚报》B3版刊登了《敷馒头》(作者:易耀秋),文中有如下内容:
  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饭店可以帮居民加工。由各人自带面粉、包心,缴加工费。泰州闹市区人民饭店很有名。为服务于群众敷馒头,增设加工年点服务项目。从腊月21就登记排日子。从腊月23起分上、下午去加工,一直忙到腊月29。

  文中的“腊月21”“腊月23”“腊月29”的写法是错误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15835-2011《出版物上数字用法》规定:
干支纪年、农历月日、历史朝代纪年及其他传统上采用汉字形式的非公历纪年等等,应采用汉字数字。示例:丙寅年十月十五日 庚辰年八月五日  腊月二十三  正月初五  八月十五中秋  [color=var(--weui-LINK)][url=]秦文公[/url]四十四年  太平天国庚申十年九月二十四日  清咸丰十年九月二十日  藏历阳木龙年八月二十六日  日本庆应三年
  所以,文中正确的写法是“腊月二十一”“腊月二十三”“腊月二十九”。
  来源:严选读(公众号)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j4SG_blDfNiz1asalmWcQ
编辑:李梦瑶


1616#
 楼主| 发表于 2024-1-30 20:20:54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编辑:王晨雅

1617#
 楼主| 发表于 2024-2-2 14:47:03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编辑:王晨雅

1618#
 楼主| 发表于 2024-2-4 11:26:56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编辑:王晨雅

1619#
 楼主| 发表于 2024-2-8 22:35:29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某旧书网有一本签名书,是清华大学胡鞍钢教授的签赠本。书是《人间正道》(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7月版),200余页,“韩毓海执笔,胡鞍钢、王绍光、周建明、韩毓海著”——这个既“执笔”又合“著”的说法,某首次见到——胡教授在四人署名中居第一位次,显见其对于这本书的重要性。
该书是胡教授签赠“陈雷同志”的,签名页如下:
    惠赠    陈雷同志       胡鞍钢       2011年7月15日
[color=rgba(0, 0, 0, 0.9)]
略事搜索,发现胡教授这样使用“惠赠”,不是第一次。
有一本《胡鞍钢:与世界对话》(东方出版中心2010年4月出版),是胡鞍钢教授的个人专著。胡教授签赠一位先生,写的是:
    惠赠
   曹慰德先生   
    胡鞍钢      
  2011年6月2日
某曾痴迷于签名书,盖十年有余,现在是早已免疫。但见到这两本书,不禁心动,职业习惯之故,以为这是很难得的“语言文字应用”的活资料,遂放入购物车内。
昨天下午,适有学生持卷来问一道语文试题,考查语言表述是否得体,其中一句是:
某知名人士在送给朋友的新作上写道:“惠赠某某,敬请雅正。”
想到胡鞍钢教授的那两本签赠书,某不禁莞尔。答曰,该句病在“惠赠”上。看学生似乎茫然,某进一步解释道:
“惠赠”是一个敬词(辞),在感谢别人赠与时使用。这个用法,是由“惠”带来的。“惠”是恩惠、好处的意思;“惠赠”是说别人的赠送是给予我的一种恩惠。你送我一件礼物,我感谢你,就说:“谢谢惠赠。”我是某商场中一员,你来购物,我就说:“谢谢惠顾。”
某知名人士签赠新作,写“惠赠某某”是误用了敬词,改“惠赠”为“敬赠”即可,意为“我恭敬地赠送你”,这与后面的“敬请”是一个道理。当然,也可以改为“某某惠存”“某某惠正”等——你存阅我的书,你指正我,是对我的一种恩惠——“惠存”“惠正”,都属于敬词,只能用在他人身上,就是说,动作的发出者只能是他人——对方,或第三者均可。
学生闻言,若有所悟,诺诺而去。
其实,“惠赠”不属于生僻词语,一名合格的中学生,掌握其用法,当不是问题,所以实际生活中,文化水平较高的著述者用错“惠赠”的情形很是鲜见。故一旦有之,必会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如胡鞍钢教授便是。我向来问问题的学生,展示了胡教授“签赠本”的图片,告之错误所在。
“惠赠”一词用错,或者可以表明,其文字表达的基本功有所欠缺。几天后,书到手边,略翻《人间正道》中胡教授研究成果一部分,果然语法上欠妥之句不少。随手举几个例子吧:
1.“今后十年,中国的发展和转型,要有力地带动、促进世界和亚洲的发展与转型,中国必须通过走一条新的发展道路,以减少国际的经济不平衡。”(136页)
2.“今后的十年乃至几十年,中国城市化进程将进一步加速,中国将由农村人口为主,转向城镇人口为主的现代社会。”(137页)
3.“面对挑战,我们始终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忧患意识。”(141页)
4.“在这十年中,我们实现了中美之间……中国道路与美国道路之间开展公开的竞赛……”(153页)
上述语病,或许责任不全在胡教授,因为负责全书统稿的,是北京大学中文系韩毓海先生。
当然,作者用错一个词语,文章出现几处语病,无关宏旨,读者无须吹毛求疵大惊小怪舍本逐末。读者要看的,要学习的,是作者在书中的材料及其运用与基本观点。以此为准,我得说,胡教授的书,在讲好中国故事,走好中国道路,树立中国信心……上,功莫大焉。
可能有朋友尚不知胡教授具体研究方向,《人间正道》一书,
介绍胡教授文字是:
“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主任、著名经济学家、中国国情研究的开拓者与领军人物,研究成果对国家高层决策持续产生重要影响。”
百度百科的介绍是:
“胡鞍钢(1953年4月27日—),男,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是一位经常出入中南海的国情专家。”


来源:枯斋漫读
编辑:李佳

1620#
 楼主| 发表于 2024-2-13 13:34:27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咬文嚼词(039)学员 集腋成裘 聚沙成塔

咬文嚼词(039)
学员 xué yuán
2024年1月27日《文汇报》第7版刊登报道《这所“新成长学校”,专收“拒学”学生……》。报道介绍了上海开设的一所不同于普通中学的学校,所收学生都是因厌学等原因不能在普通中学正常就学的未成年人,教学的目的是让他们能够回归普通中学正常学习。文中有一个句子写道:“在新成长学校,每位学员每周都有一节专属的心理课,可以和结对的心理老师‘一对一’交流。”这个句子中的“学员”一词使用有误。
“学员”指的是在普通的大学、中学、小学以外的学校或训练班学习、进修的人。“学员”大多是指成年人(有些在从事专门教学的学校如艺校、体校中学习的人也可以是未成年人),其中有的已经有工作,是在业余时间参加学习或进修。句中所说的“新成长学校”,其进校学习的是未成年人,他们在校学习的课程不是专门学科,而是普通的中学里开设的通识课程,可以理解为普通中学的一种补充,对在这样的学校里接受教育的未成年人,称其为“学员”是不合适的。
可以把“学员”改为“学生”。“学生”的基本词义是指在学校里求学的人,这里的学校主要是指普通的大学、中学、小学,当然也可包括在这些学校以外的其他学校或进修班参与学习的人,在句中所说的“新成长学校”中学习的未成年人,称为“学生”同样是合适的。
集腋成裘 jí yè-chéhg qiú
聚沙成塔 jù shā-chéhg tă
微信公众号《亚欧视点》2024年2月6日刊登文章《网民跑到外国账户骂娘给我们提了个醒》。文中的一句话写道:“近些年来群众表达意见、宣泄情绪的渠道越来越少,长此以往,就会集腋成裘,聚沙成塔,郁积成病,酿成无可挽回的社会危机,造成‘川壅而溃’的灾难性后果。”这个句子中的“集腋成裘”和“聚沙成塔”两个词语使用有误。
“集腋成裘”是指狐狸腋下的皮虽然很小,但是集中起来却能缝制皮袍。“聚沙成塔”是指沙子虽然微不足道,但是堆积起来却能建成高塔。这两个词语表示的意思都是积少成多,形容不可小看微弱的力量。需要注意的是,“集腋成裘”和“聚沙成塔”有一个共同的使用要求,它们的使用对象都要求具有正面性,但句中这两个词语的使用对象是“群众表达意见、宣泄情绪的渠道越来越少”,这种情况不断积累会“酿成无可挽回的社会危机”“造成‘川壅而溃’的灾难性后果”,这些内容都具有负面性,因此,“集腋成裘”和“聚沙成塔”这两个词语在这个句子中是不合适使用的。
可以把“集腋成裘”和“聚沙成塔”一起改为“如蝼蚁之穴”之类的话语。“蝼蚁之穴”指微小的洞穴,其使用对象通常是负面性的,符合句中语境。但“蝼蚁之穴”是一个名词性结构,不像“集腋成裘”和“聚沙成塔”都是动词性结构,不能和句中的能愿动词“就会”搭配,因此需要在它前面加上动词“如”,组成“如蝼蚁之穴”这样的动词性短语来实现和“就会”的搭配。


来源:校对工匠


编辑:徐思凡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