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刘海明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闻差错案例集锦

[复制链接]
1565#
 楼主| 发表于 2022-10-28 15:52:04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关于举办“报刊编校质量与出版形式质量差错分析”培训班通知

   

来源:中国传媒科技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CRch5lStfK195qFx9l3reA

编辑:张铭麟

1564#
 楼主| 发表于 2022-10-26 09:08:34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编辑:张铭麟


1563#
 楼主| 发表于 2022-10-20 22:58:51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每日一怼(1500
实则shízé 处理 chŭlĭ
2022年10月20日《天津日报》第12版刊登文章《热带往事》。文中有段文字写道:“白露故作不关心,实则把面前的枸杞猪杂汤推至他跟前:‘快吃啦,待会儿回屋,我给你的脚喷点云南白药。’周岩点头,低头处理着碟中肠粉。”这段文字中的“实则”和“处理”两个词使用有误。
先看“实则”。“实则”的意思是实际上,其实。“实则”通常用于揭示在某种表面现象背后所存在的事理。表面的现象大都是具象化的场面,揭示的实际情况应该是对这个具象化场面的事理性质的分析判断,带有抽象性,如“名为参观考察,实则是公费旅游”,“实则”所修饰的“是公费旅游”是对前面“参观考察”的一种事理判断,具有抽象性。在上引文字中,“实则”前的“故作不关心”是一种事理判断,有抽象性,“实则”所修饰的“把面前的枸杞猪杂汤推至他跟前”是“白露”的一个动作,这是一个具象的场面,在这种情况下,“实则”是不适合使用的。
再看“处理”。“处理”是个多义词,可指安排事务,解决问题,如“处理好日常工作”;可指处治,惩治,如“严肃处理了几个经常旷工的人”;还可指商品降价销售,如“卖处理货”。“处理”的指向对象如果是具体的物品,通常是认为这个物品已经没有用处或者用处不大了,需要行为主体把它解决掉。文中“处理”的指向对象是“碟中肠粉”,但对行为主体“周岩”来说,并不认为“碟中肠粉”没有用,而是要把它作为一种对自己有用的食品放到嘴里咀嚼并咽下去,这个意思用“处理”来表示不合其词义。
可以把“实则”改为“却”。在“故作不关心”和“把面前的枸杞猪杂汤推至他跟前”这两个内容之间,存在着语意的转折,使用表示转折意思的副词“却”是合适的。可以把“处理”改为“吃”。需要注意的是,“处理”有时候是采取某种行动让指向对象不再存在,“吃”也有这种效果,从这点看两者似乎有相似性,但“处理”是因为认为指向对象没有用处或用处不大而从事的行动,“吃”则是认为指向对象有用并通过这个动作让其对自己派上用处,因此这两者是不一样的,文中应该用“吃”。
编辑:吴氏垂心


1562#
 楼主| 发表于 2022-10-19 12:33:04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每日一怼(1499
治理zhìlĭ
20221019日《文艺报》第8版刊登文章《新时代十年网络文艺发展十大关键词》。文中有一个句子写道:十年来,在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和社会舆论合力治理之下,网络文艺告别野蛮生长走向稳健成长,时代精神的朝气锐气熠熠生辉,精品力作如雨后春笋,丰富了人民群众精神生活,增强了人民群众精神力量。句中的治理一词使用有误。

治理有两个意思,一是指统治,管理,如治理国家”“治理社会;二是指整治,改造,如治理脏乱环境。这两个意思的治理是人所做的工作,因此要求治理的行为主体必须是人或由人所组成的机构、团体等。句中治理的行为主体有三个,即主管部门”“行业协会社会舆论,其中主管部门行业协会是由人组成的机构,可以从事治理这样的行为,但社会舆论是一个抽象事物,不可能从事治理的行为,因此,治理的使用不合适。

通常来说,可以把治理改为作用作用有一个意思指的是对人或事物施加影响并使这种影响产生效果,这个意思的作用是个动词,它的行为主体既可以是具象的人或由人组成的机构,也可以是抽象的事物,因此可以适用于句中。

但是,这样的修改看似简单,却与作者原意有一定距离。更合适的修改是把主管部门”“行业协会社会舆论分开来说,根据不同的行为主体使用搭配合适的动词,根据这样的思路,可以把在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和社会舆论合力治理之下改为在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合力治理和社会舆论的引导之下,通过这样的修改,让治理只和前两个行为主体产生搭配,社会舆论则另行和引导搭配。引导有一个意思指指引,诱导,它的行为主体可以是具象的人或由人组成的机构,也可以是抽象事物。这样的修改看似改动大了一点,但比较切合原意。
编辑:吴氏垂心

1561#
 楼主| 发表于 2022-10-19 00:06:17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每日一怼(1498
休憩 xiūqì
2022年10月17日《新民晚报》第20版刊登文章《碧玉声中步月歌》。文中有一个句子写道:“二老晚间休憩得早,七八点过后,屋内便只有明月清风与我相对。”这句话中的“休憩”一词使用不准确。
“休憩”的意思是在劳动、运动、活动等的中途短时间休息,如“休憩片刻”“稍事休憩”。使用“休憩”要注意两个要点,一是其行为主体正在劳动、运动或活动的过程中,完成“休憩”之后,有关的劳动、运动或活动要持续下去;二是“休憩”的时间不能太长。句中“休憩”的行为主体是“二老”,“休憩”说的是他们日常的一种作息,实际上是指睡觉,并不是行为主体在某项劳动或活动过程中的中途休息,从常理来说,行为主体睡下之后一般要到第二天早晨起床,因此时间也比较长。在这种情况下,“休憩”的使用是不合适的。
可以把“休憩”改为“休息”。“休息”有一个词义就是指睡觉,用在句中是合适的。或者把话说得直白一点,把“休憩”改为“睡”也是可以的,但要注意不能改为“睡觉”,因为句中原“休憩”后带了补语“早”,而“睡觉”作为不及物动词不能带宾语或补语,如果一定要用“睡觉”,就要改变句式。
【另按】
《现代汉语词典》把“休憩”注为“休息”,这个解释不能说其错,但未能揭示“休憩”的核心词义。这从《现汉》对“休息”的释义可以看出。《现汉》对“休息”的释义有两个义项:“①暂时停止工作、学习或活动,以消除疲劳、恢复体力和脑力:走累了,找个地方~~∣既要有紧张的工作,又要有适当的~。②指睡觉:夜里~不好,白天也没精神∣这么晚了,还没~?”《现汉》这样注释“休息”,是把“休息”的义项①和“休憩”当作等义词来处理了,但是实际上,“休憩”只是短时间的歇下,而“休息”可以指短时间的歇下,也可以是长时间的歇下,如工作一周后的双休日可以称为“休息”,却不能称为“休憩”,甚至可以指永久歇下,如一个人离休或退休时可以说自己“从此休息了”,却不能说“从此休憩了”,因此“休息”义项①限定其“暂时停止”也是不准确的。
另外,“休息”因为义项②的存在而在义项①中排除了睡觉的意思,实际上短时间的睡觉也可以说“休息”(当然也可以说“休憩”)。因此,《现汉》对“休息”义项①的释文更适合用来注释“休憩”,而“休息”义项①的释义也可以写得更准确一些。
“休憩”和“休息”的这种细微差别,在于这两个词的不同词素“憩”和“息”所存在的语义差别。“憩”通常指短时间的休息,如“小憩”,“息”作语素时意思比较丰富,其中有一个意思是指停下,如“止息”“停息”等,“休息”中的“息”也是这个意思,它并不规定停下时间的长短。“憩”和“息”的不同自然也影响到了“休憩”和“休息”的词义,词典应该把这种差异性揭示出来。
编辑:吴氏垂心

1560#
 楼主| 发表于 2022-10-17 23:04:15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每日一怼(1497)
重逢 chóngféng
2022年10月17日《文汇报》第12版刊登报道《大型话剧〈英雄儿女〉首轮收官,英雄赞歌永不落幕》。文中有句话写道:“话剧《英雄儿女》讲述了上海籍志愿军战士王成、王芳兄妹相继奔赴抗美援朝战场英勇战斗,王成壮烈牺牲后,王芳在战场上与养父王复标、生父王文清重逢和团圆的故事。”句中的“重逢”一词使用有误。

“重逢”的意思是分别后再次遇到。“重逢”的行为主体通常应是家庭以外的人员,如朋友、同学、邻居之类,同一个家庭内部的人员,即使分开了一段时间又见到,“重逢”也不宜使用。这是因为,从通常情况来说,朋友、同学、邻居之类的人通常不需要居住在一起,也不需要时时联系,只有这样的人物关系下,“重逢”的使用才有意义,这个词才是适用的。而家庭人员都是生活在一起的,只要音讯相通,没有失联,不管分开多长时间,“重逢”都是不宜使用的。句中“重逢”的使用主体是“王芳”和“养父王复标”,两人虽然非血亲关系,但既然是“养父”(对应的则是“王芳”是他的养女),这类同于一个家庭,因此“重逢”在这个句子中是不适宜使用的。

可以把“重逢”改为“相见”之类的词。“相见”的意思是见面,这个意思可以适用于家人。但要注意的是,家人之间“相见”的场合应该是在家庭之外,并且事先未有约定或即使有约定也有超出常规的意思,句中的“王芳”是“在战场上”,这一场合通常不能见到不“在战场上”的家人,现在和“养父王复标”在这个场合见面了,对她来说是一种意外的喜悦,“相见”用于句中就是合适的。

这里要说明的是,同一个家庭内有血亲关系的人员即使分隔了很长时间,并且音讯断绝,再次遇到也不宜使用“重逢”,如句中的“王芳”和“生父王文清”,他们就是分隔了很长时间并且音讯不通,当他们见面的时候,句中用的是“团圆”,这是一个准确的用词,假如用“重逢”就显得太轻了。

编辑:吴氏垂心

1559#
 楼主| 发表于 2022-10-16 16:43:33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每日一怼(1495)
顺理成章 shùnlĭ-chéngzhāng
2022年10月15日《解放日报》第11版刊登文章《此情可待》。文中有一个句子写道:“苏州博物馆新馆落成之前,该馆馆长古道热肠,尽心尽力为我们采访贝老牵线搭桥,一切看来顺理成章。”句中的“顺理成章”使用有误。
“顺理成章”是一个成语,本指文章叙述遵循事理或章法,文章就有说服力,也指做事情有条有理就能做好,比喻说话、做事或某种情况的出现合乎情理。“顺理成章”在写文章以外的场域通常用来表示事理的合理性,句中说的是事情进展没有困难的意思,这与“顺理成章”的意思是不一样的,这个成语在句中不适合使用。
可以把“顺理成章”改为“顺风顺水”之类的话语。“顺风顺水”的意思是事情进展没有波折,没有困难,这个意思用在句中是贴切的。
鬼使神差guĭshĭ-shénchāi
2021年6月29日《四川日报》第17版刊登报道《传统制盐技艺的“非凡”传承》。文中有这样一段文字:“几个月后,由于单位体制改革,他鬼使神差地被调到燊海井‘烧盐匠’岗位。‘我当时心里真的是一百个不愿意。’游强回忆说。”这段文字中的“鬼使神差”使用有误。
“鬼使神差”的意思是好像有鬼神暗中操纵一样。“鬼使神差”的使用对象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形容意外地发生某种具有巧合性的事,二是不由自主地做出自己没想到要做的事。这段文字说的是“他”“被调到燊海井‘烧盐匠’岗位”这件事,如果这件事是“他”所希望的,可以视为是一种巧合。但是从行文可以看出,“他”对此“当时心里真的是一百个不愿意”,可见并无巧合的意思。
当然,除了形容巧合的事,“鬼使神差”还可形容行为主体不由自主地做的事,但这个意思的“鬼使神差”,要求所形容的事必须是行为主体自己做的事,而文中的“被调到燊海井‘烧盐匠’岗位”并不是行为主体“他”自己能够做的事,而只能是由他人对“他”做的事,“鬼使神差”的使用也是不合适的。
修改“鬼使神差”,需要根据“被调到燊海井‘烧盐匠’岗位”这件事的具体发生情况作选择。从文中得知,“他”本人对此“一百个不愿意”,可考虑把“鬼使神差”改为“阴差阳错”之类的词语。
编辑:吴漫

1558#
 楼主| 发表于 2022-10-15 13:34:43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每日一怼(1494
吐露 tŭlù 承袭 chéngxí 技能 jìnéng 错乱cuòluàn
2022年10月14日《今晚报》第11版刊登文章《乡语如巢》。文中有一个句子写道:“我极少吐露自己的乡语,一来是周围没有同乡人,二来是承袭了年幼时修炼而成的技能,绝不错乱混淆语境。”这个句子中的“吐露”“承袭”“技能”和“错乱”等四个词使用有误。
先看“吐露”。“吐露”的意思是把真心话或实际情况向他人说出来,如“吐露心声”“吐露实情”。“吐露”的指向对象是行为主体所说的内容,而不是行为主体所使用的语言形式。句中“吐露”的指向对象是“自己的乡语”,这是语言的形式,“吐露”不能适用。
再看“承袭”。“承袭”有两个意思,一是指沿袭,如“承袭旧制”,含有贬义;二是指继承,如“承袭爵位”“承袭传统”,感情色彩是中性的。“承袭”的这两个意思有一个共同点,都要求其行为主体是从他人(一般应是上代人)处接续有关内容,其指向对象不能是行为主体自身所具有的事物。句中“承袭”的指向对象为“年幼时修炼而成的技能”(其中“技能”的使用也有错误,下文另议),既然是“年幼时修炼而成”,就说明是作者自身所具有的事物,在这种情况下,“承袭”的使用是不合适的。
再看“技能”。“技能”指掌握和运用专门技术的能力。“技能”在使用中要求其使用环境是工农业生产等职业活动,句中的“技能”指的是行为主体使用“乡语”之外的另一种语言(一般来说应该是指作者使用普通话),但在句中的语境下,作者使用普通话并不在职业状态之中。当然,在现代社会分工中,诸如主持人、播音员、曲艺演员、配音演员、口技演员等以语言为工具的职业劳动,“技能”是可以用的,但句中没有这些方面的语境,因此,“技能”在句中不合使用。
再看“错乱”。“错乱”意为无次序,不在正常状态。“错乱”是一个形容词,在使用中不能带宾语。句中的“错乱”和“混淆”并列在一起,共同支配宾语“语境”。但是,“混淆”是一个动词,可以这样用,而“错乱”因为是形容词,不能这样用。
可以把“吐露”改为“使用”或“暴露”。“使用”即用,意思是让某种事物为自己某种目的服务,在这个句子中就是说让“乡语”为自己与他人的交流服务;“暴露”意为使原来隐蔽的事物公开或显现,在这个句子中就是指原来自己不为人所知的“乡语”得以让别人知道。“使用”和“暴露”都能支配“乡语”,但表示的意思不一样,前者是行为主体的主动作为,后者是行为主体的被动作为。“承袭”和“技能”的错误可以一起修改,可以把“二来是承袭了年幼时修炼而成的技能”改为“二来是年幼时就修炼成了普通话”之类的话语。“错乱”则可以删去,用“混淆”支配“语境”就可以了。
编辑:吴漫

1557#
 楼主| 发表于 2022-10-14 21:11:37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每日一怼(1493)
种植zhòngzhí
2022年10月12日《今晚报》第11版刊登文章《梦里的茄子花》。文中有一个句子写道:“小时候父亲在屋后建了个菜园,有半亩地大小,园子里种植了各种蔬菜。”句中的“种植”一词使用有误。
“种植”指的是把植物的种子埋在土里,或指把植物的幼苗栽在地里。从“种植”的词义可以看出,“种植”是一个合成词,由“种”和“植”两个词素合成,它体现了“种植”的两个方面,即播种种子和栽培幼苗,这两个方面决定了“种植”对指向对象的要求。通常来说,生长期短的草本植物只需要播种就可以了,但生长期长的木本植物在播种之后还需要移栽幼苗才算完成了“种植”,这就是说,对一些草本植物来说,只需要“种”而不需要“植”,因此,“种植”的指向对象通常应是木本植物以及一些植株相对比较高大的草本植物(如水稻、麦子),句中“种植”的指向对象是“蔬菜”,但一般意义的“蔬菜”都是草本植物,植株也比较矮小,“种植”不能适用。
可以把“种植”改为“种”。“种”的意思是把植物的种子或幼苗的根部埋在土里,让它发芽、生长,这个意思和“种植”基本一样,但它的使用范围比“种植”广泛得多,不管什么类型的植物,都可以接受“种”的支配。相比之下,“植”只能指把植物的幼苗栽到土里,很多不需要这道程序的草本植物就不能接受它的支配,这也是“种植”不能和“蔬菜”搭配的一个原因。“种”的使用范围大,这使它在现代汉语中能够继续表现为一个词,而“植”因为使用范围小,它在现代汉语中已经下沉为一个词素,需要和别的词素组合在一起才能完成表意。
编辑:吴漫

1556#
 楼主| 发表于 2022-10-13 22:03:06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每日一怼(1492)
品行 pĭnxíng
2022年10月12日《山西日报》第9版刊登文章《以文字逐光》。文中有一个句子写道:“蜀花这种随意开在坡上岭下毫不起眼的花儿因此有了热度,被层层挖掘出它内外兼修的品行以及被遗忘的文化内涵。”句中的“品行”一词使用有误。
“品行”指的是能够反映一个人道德状况的行为。“品行”的使用对象只能是人,句中“品行”的使用对象是“蜀花”,但“蜀花”是一种植物,不可能产生道德,因此“品行”不能适用。
可以把“品行”改为“品质”“品格”“品位”之类的词。“品质”可指人的行为、作风所表现出的思想、认识、品性上的本质,也可指物品的质量;“品格”指人的品性,品行,也可指人所喜爱或创造的物品的风格或质量;“品位”可泛指人或事物的品质、水平。这几个词的使用对象既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品,句中的“蜀花”是一种物品,从句中乃至引语所出全文中可以看出作者对其很喜爱,因此,使用这几个词来替换“品行”都是可以的。
编辑:吴漫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