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刘海明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闻差错案例集锦

[复制链接]
1595#
 楼主| 发表于 2023-8-7 23:04:28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高校录取通知书要求学生“9月6月”报到?巢湖学院发致歉声明
原标题:高校录取通知书要求学生“9月6月”报到?巢湖学院发致歉声明

8月6日,巢湖学院就“巢湖学院9月6月报到”在官网发布致歉声明。具体内容如下:

我校2023级新生录取通知书在印制过程中,由于工作人员的疏忽和审查不严,导致部分新生录取通知书上的报到时间“9月6日”错误印刷为“9月6月”,给新生和家长们带来了诸多不便和困扰。对此,我们表示深深的歉意!

我们将尽力弥补由此造成的影响,立即为录取通知书印刷有误的新生邮寄新的录取通知书。感谢您的理解与支持!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引以为戒,深刻吸取教训,进一步加强管理,做到学生满意、家长放心、社会认可,不辜负社会各界对我们的信任,希望社会各界对我们的工作继续给予监督和指导。

来源:潇湘晚报
链接:https://www.sohu.com/a/709454927 ... 8172350jbUDaNt_1090
编辑:秦克峰
1594#
 楼主| 发表于 2023-8-7 23:02:11 | 只看该作者
高校录取通知书要求学生“9月6月”报到?巢湖学院发致歉声明
原标题:高校录取通知书要求学生“9月6月”报到?巢湖学院发致歉声明

8月6日,巢湖学院就“巢湖学院9月6月报到”在官网发布致歉声明。具体内容如下:

我校2023级新生录取通知书在印制过程中,由于工作人员的疏忽和审查不严,导致部分新生录取通知书上的报到时间“9月6日”错误印刷为“9月6月”,给新生和家长们带来了诸多不便和困扰。对此,我们表示深深的歉意!

我们将尽力弥补由此造成的影响,立即为录取通知书印刷有误的新生邮寄新的录取通知书。感谢您的理解与支持!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引以为戒,深刻吸取教训,进一步加强管理,做到学生满意、家长放心、社会认可,不辜负社会各界对我们的信任,希望社会各界对我们的工作继续给予监督和指导。

来源:潇湘晚报
链接:https://www.sohu.com/a/709454927 ... 8172350jbUDaNt_1090
编辑:秦克峰






1593#
 楼主| 发表于 2023-7-31 23:23:22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这事儿,记者较真了!
我在现场 | 这事儿,记者较真了!
互联网,也是新闻现场。
“帐号”,还是“账号”?互联网时代,语言文字差错不是个小问题。澄清谬误、明辩是非,是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之一。
去年4月,长江日报刊发报道,披露多家互联网平台的登录页面和相关表述中长期使用的是“帐号”。语言文字专家介绍,“帐号”是旧时用法,“账号”才是现在规范的用法,《现代汉语词典词》第7版中只有“账号”而无“帐号”。
今年7月,长江日报对这一报道又进行了持续跟进。报道不仅引起国家语委的关注,全国多家媒体也开始关注到这一话题。相关报道引发全网热议,多次登上热搜。目前,相关互联网平台已改“帐号”为“账号”。
今天,中国记协“我在现场”栏目,为您邀请到了这次报道的主创人员长江日报特稿中心团队的朱建华、张维纳,为我们讲述背后的故事。
本文作者:长江日报朱建华、张维纳

作为媒体人,每次登录微信时看到相关页面上的“帐号”二字,就觉得很疑惑,到底是“帐号”还是“账号”?

请教了报社的资深校对,查阅了《现代汉语词典》等权威工具书,“帐号”是旧时用法,“账号”才是现在正确的用法,《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只有“账号”而无“帐号”。

语言文字差错不是个小问题,网络平台也不能任由错别字大行其道。
我们注意到,“账号”错成“帐号”具有普遍性,除了微信,QQ、微博、抖音、百度、今日头条、知乎、豆瓣的用户页面、用户协议、隐私政策等相关表述中多处使用的是“帐号”。
平台越大,责任也越大。如果任由这样的文字差错长期存在,不知多少人无形当中就会以为错的可能就是正确的了。
去年4月28日,《多家网络平台用错字,“账”与“帐”你用对了吗?》《别再混淆“账号”“帐号”了,〈现代汉语词典〉中只有“账号”》《“账户”为何频频被误用为“帐户”?》等一组披露多家互联网平台把“账号”错成“帐号”的稿件,在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首发。

发稿前,我们采访了包括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在内的多名专家,他们中有的还参与过《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的修订工作,是语言文字方面的权威专家。
报道时,通过专家讲述的方式,介绍了“帐”与“账”的来历与区别,同时也明确了现在“账号”才是正确的用法,起到了澄清谬误的作用。
编辑部认为,互联网平台上“账号”长期错成“帐号”具有普遍性,拥有海量用户的互联网平台有责任也有义务使用规范汉字。
作为媒体,报道多家互联网平台把“账号”错成“帐号”的现状,科普“帐”与“账”的用法有意义,但更重要的是要能推动这些平台把错字早日改成正确的字。
“帐”与“账”,一字之差,谬以千里。改一个字,本不是什么难事,但要让这些互联网平台改一个字,还颇费周折。
报道推出后,我们通过发邮件、打电话、留言等多种方式向相关平台进行了反映,有的有回复,有的没回复。时间一天天过去了,相关页面和表述中使用的仍是“帐号”。也有网友称,曾留言反映过这个问题,但结果是不了了之。
转眼,一年多过去了,事情仍毫无进展。今年6月8日,当在网上看到《网络不规范用字用词现象研究报告》时,不由自主地想起了长江日报去年4月刊发的多家网络平台把“账号”错成“帐号”的报道。这个报告提到,互联网平台出错较多的错别字前20名中,排名第一的是“帐(账)号”。
可以说,“账号”错成“帐号”有历史原因,也有个体原因,而互联网平台登录页面和相关表述中长期错误地使用“帐号”,无疑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不能任由互联网平台“帐号”这样的差错长期存在而不改正。《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明确,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公共服务行业以规范汉字为基本的服务用字。
怎么通过报道持续去推动?如何督促这些平台改正文字差错?不能让我们的报道这样“烂尾”下去。
“不按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和标准使用语言文字的,公民可以提出批评和建议。”
真要推动网络平台改错字,恐怕还要借助相关部门的力量。我们想到了国家语委,并通过网上留言的方式,向国家语委反映了这一问题。
留言20多天后,也就是7月4日,长江日报记者在外采访时,接到了国家语委一名工作人员打来的电话。
对方介绍,经过核实,确认了多家网络平台用的仍是“帐号”,正确的用法是“账号”。国家语委方面已拟函请相关单位指导这些平台进行纠正。
事情至此才算有了重大进展。等待中,我们在前期报道的基础上,于7月8日在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推出了《“帐号”应为“账号”!国家语委回应多家网络平台长期用错字》的独家报道,并通过受访专家表明了态度:网络平台在用词上如果将错就错,这是对历史文化的不负责。
青少年还处于学习阶段,长期受到错误的影响,就会以为错误的就是正确的。长江日报发起的微博话题“#账与帐很多人分不清#”登上了全国热搜,越来越多的媒体、同行及网友也开始关注到多家互联网平台长期把“账号”错成“帐号”的问题。
此后,我们每天不停地刷手机,查看这些网络平台是否改“帐号”为“账号”,当看到微博、豆瓣等改相关页面和表述中的“帐号”为“账号”时,才长长舒了一口气,并及时推出了《“账”与“帐”很多人分不清,微博、豆瓣已改“帐号”为“账号”》的追踪报道。

后来,我们又推出了《错将“账号”用为“帐号”,今日头条、知乎、百度、QQ等相关表述改了》的报道。
微信改过来后,我们接着又推出了《微信改了!》的报道,这条内容在长江日报微信公众号上的阅读量为“10万+”。其间,长江日报长江评论说热点栏目还推出了《错别字不会因流量大就变对》的评论。

7月28日,“#微信已把帐号改为账号#”的微博话题一度登上热搜第一,话题总阅读量达7亿人次,而长江日报一年多来对多家互联网平台错将“账号”用为“帐号”的报道也被更多读者和网友知晓。
其间,长江日报的报道被多家媒体转载,亦有多家媒体进行了跟进报道,或通过刊发评论的方式,共同推进互联网平台正视差错的问题。
前后历时一年多,才推动多家互联网平台改了一个字,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好在最终在相关部门介入之后,才算改了,善莫大焉!
网络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渠道。但也要认识到,互联网平台上的差错何止是把“账号”错成“帐号”,一方面无论是平台还是个人都应使用规范汉字,尽可能减少文字差错,另一方面也应建立高效的纠错机制,面对差错应尽快改正,只有这样才有利于营造健康文明的网络空间环境。
来源:中国记协
编辑:洪韵

1592#
 楼主| 发表于 2023-7-27 22:20:17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每日一怼(1511)
每日一怼(1511)表象 biăoxiàng
(一)
2022年11月24日《解放日报》第9版刊登文章《娱乐圈呼唤文化人,是娱乐至死的反噬》。文中有一句话写道:“无论身在什么节目,他们的表象都像是‘木头美人’。”这个句子中的“表象”一词使用有误。
“表象”是一个哲学专科词,它指客观事物的外部特征在脑中再现的形象。是人的感性认识的一种高级形式。句中说的是使用对象“他们”所显示出来的言行状况,“表象”的词义与此不合。
应该把“表象”改为“表现”。
(二)
2022年9月16日《北京日报》第13版刊登文章《来自卡尔维诺的文学自白》。文中有一个句子写道:“卡尔维诺在考虑,故事如何表象世界,作家如何成为‘故事之父’。”这个句子中的“表象”一词使用有误。
在这个句子中,“表象”对“世界”产生支配作用,用来表示行为主体“卡尔维诺”所“考虑”的事,即把“世界”用“故事”的形式显示出来。但这是一种动词的用法,而“表象”是一个名词,不能这样使用。
可以把“表象”改为“表现”。
这两个句子,都把“表象”改成了“表现”,但这两个“表现”所表示的意思和所体现的语法关系却是不一样的。“表现”是一个兼类词,第一个句子中的“表现”表示显示出来的言行的状况,这是名词的用法;第二个句子中的“表现”的意思是显示出来,这是动词的用法,它在句中可以对“世界”产生支配作用。相比之下,“表象”只是一个名词。
另外要注意的是,“表象”作为一个哲学专科词,它也不宜被理解为“表面现象”的简称。
来源:校对工匠(公众号)
编辑:潘洁



1591#
 楼主| 发表于 2023-7-25 00:04:22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编辑:潘洁

1590#
 楼主| 发表于 2023-7-23 20:30:00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每日一怼(1510)成全
(一)
2022年1月21日《四川日报》第10版刊登文章《一曲听得见宣纸灵魂的交响》。文中有一句话写道:“书写,犹如月光投射于白雪,那头顶的月,地上的雪,两者互相映照着,便成全了一名作家的心性。”这个句子中的“顾全”一词使用有误。
“成全”意为帮助他人实现其愿望。“成全”的指向对象,通常应该是人的要求、期望之类,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具有的,也不是每一个人都能轻易实现的。句中“成全”的指向对象是“心性”。但“心性”是每一个都具有的,是每一个人与生俱来的,不需要通过人的努力才能产生,因此“成全”不能适用。
可以把“成全”改为“形成”。“形成”指经过发展变化而成为某种有特点的事物。句中说的是“书写”这种活动成为一个有特点的事物,即“作家的心性”,使用“形成”是合适的。
(二)
2023年7月22日《今晚报》第14版刊登文章《野梅无病》。文中有一个句子写道:“35岁的汪士慎成全了自己作为孝子最后的责任,为父母守孝三年后,携着妻儿离开故乡安徽歙县,迁到扬州定居,开启了职业画家的新生涯。”这个句子中的“成全”一词使用有误。
“成全”的指向对象,通常还要求是他人的要求、期望,不能是行为主体对自己的要求、期望。句中“成全”的指向对象是“最后的责任”,但从句中可以看到,这个“责任”是行为主体“汪士慎”自己的,在这种情况下,“成全”的使用是不合适的。另外,“成全”和“责任”的搭配也是不合适的。
可以把“成全”改为“完成”或“履行”之类的词。“完成”指按照预期的目的结束某项任务,做成某件事,“履行”指完成自己应该做的事。这两个词的意思有一定的不同,但它们的指向对象都可以是行为主体自身的,同时它们都能和“责任”搭配,适合句中使用需要。

来源:校对工匠(公众号)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Z7dCMAp0_y67YM5x8lWz5w
编辑:郑程程
1589#
 楼主| 发表于 2023-7-21 22:41:01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每日一怼(1508)作者 zuòzhě

(一)
2023年7月16日《新民晚报》第11版刊登文章《体验“学习”》。文中写道:“我大体也算是一个作者。小时候,经常听说,作者这个行业的人,时常出门采风云云。那时候,很有些不理解,坐在家里,一支笔,一叠纸,凭空想想就能完成的勾当,为何还要出门采风?”这节文字中的“作者”一词使用有误。
“作者”指的是写下某一篇文章、某一首诗、词或某一本书的人,也可以指创作某一件艺术作品的人。“作者”在使用中通常要求是针对特定的某一篇文章或某一首诗、词,或特定的某一本书、某一件艺术作品而言,离开了这个特定的语境,“作者”就不合适使用。这段文字两处使用的“作者”,前者说的是“我”的身份,后者把“作者”说成一种“行业”,这都不合“作者”的使用要求,是不合适的。
可以把这段文字中的两个“作者”都改为“作家”。“作家”指的是在文学创作上有成就的人,它在使用中不要求以某个特定的使用对象为前提条件,可以用来说明人的身份,也可以认为是一种“行业”,用在这段文字中是合适的。
当然,如果对“作者”做出某种特定的限制,“作者”也可以视作人的一种身份或视为一种“行业”,如“小说作者”“专栏作者”“业余作者”等。因为这时候的“作者”,不再以某个特定对象为使用前提条件,而是表明某人是专门写作“小说”或“专栏”的人,或在业余时间经常写作的人,从而成为一种人的身份称说甚至一种行业。
(二)
2020年10月20日《文汇报》第12版刊登文章《成为国产电影重要分支,悬疑片需迈过这道关》。文中写道:“无论在以观赏性为核心诉求的主流商业电影中,或是以艺术表达为核心诉求的作者电影中,悬疑元素都变成首选的叙事策略之一。《心理罪》《法医秦明》《犯罪现场》《沉默的证人》等商业电影中,往往将一桩刑事案件作为故事主线。而作者电影《江湖儿女》(贾樟柯)、《南方车站的聚会》(刁亦男)、《地球最后的夜晚》(毕赣)等,也经常借用悬疑案件的外壳或者加入一些悬疑情节。”这节文字中的“作者”一词使用有误。
“作者”在这段文字中和“电影”组成了“作者电影”的概念,用来表示“电影”的一个类别,但它所表示的意思是让人难以理解的。通览这段文字,可以看出所谓“作者电影”是与“商业电影”对举使用的,但是从常理来说,“商业电影”也是需要作者的,因此两者不能构成对举关系。出现这个问题,原因在于文中对“作者”这个词存在错误理解,错误地建立了“作者电影”这个表意不清的概念,影响了语意表达。
一般地说,可以把“作者电影”改为“作家电影”,指由专业作家担任编剧的电影,与“商业电影”对举。在通常意义上,“作家”是文学专业性比较强的人,他们写出的“电影”可以在文学性上有更好的表现,从而在这段文字的语境中建立起与“商业电影”对举的语法关系。但是,这样的修改只能认为是差强人意的,更可考虑的是把“作者电影”改为“文人电影”之类的概念,“文人”指文化程度较高的人或从事文化工作的人,在汉语的社会学意义上这类人还可以被理解为不关心世俗事务的人,因此,从概念的对举性来说,“文人电影”与“商业电影”可以建议起更好的对举关系,从而实现更好的语意表达。
(三)
2020年10月24日《南方都市报》第10版刊登文章《〈金刚川〉:中国电影的又一个标杆》。文中写道:“作为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系列电影中最重要的一部,《金刚川》不负众望,虽然拍摄周期紧凑,但管虎、郭帆、路阳三位导演在保持高标准制作的同时,也在主旋律叙事框架下尽量实现了作者化表达。”这节文字中的“作者”一词使用有误。
“作者”作为一个名词,如果在其后加上词缀“化”,那就是把名词转化为动词的用法。但是,句中的“作者化”要表达什么意思呢?“作者化”在句中修饰动词“表达”,其表达的意思是混沌的。文中是说电影“《金刚川》”在文学性上有较好的“表达”,但用“作者化”来表示这个意思是不能达到目的的,文中出现这个错误,还是在于对“作者”的意思存在错误理解。
可以把“作者”改为“文学”,也就是说要把“作者化表达”改为“文学化表达”。其中“文学”后面的词缀“化”也可以改为“性”。

来源:校对工匠(公众号)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E2Di809v6XxAXHg-0a_7Vw
编辑:郑程程


1588#
 楼主| 发表于 2023-7-17 22:23:04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每日一怼(1507)安放

(一)
2023年7月11日《新民晚报》第13版刊登文章《〈海上童心〉里的圣野》。文中记述作者为写作需要,向一位前辈(即标题中的“圣野”)借阅旧报,得到其热情接待,文中有一个句子写道:“我七拐八拐终于来到他家,进得门来,只见桌上已安放着一沓旧报,是《新少年报》。”这个句子中的“安放”一词使用有误。
“安放”的意思是使物件处于一定的位置。“安放”的指向对象,通常应是按照行为主体的意愿要在某个位置放置相当长时间的物品,如果只是暂时的,在使用完成后要移动位置的,就不宜使用“安放”。句中“安放”的指向对象是“一沓旧报”,但这“一沓旧报”只是“安放”的行为主体(即“圣野”)为了方便借阅者而临时放置在“桌上”,而不是准备将“桌上”作为长时间放置的地方,通常来说,在借阅者使用结束后,这“一沓旧报”就会从“桌上”移动到另外的位置。在这种情况下,“安放”的使用是不合适的。
可以把“安放”改为“放”。“放”在这里的意思和“安放”实际上差不多,但它在使用中不像“安放”那样有一定的要求,而是比较随意,特别是对临时放置的物件,使用“放”是合适的。

(二)
2021年12月1日《温州读书报》第5版刊登文章《小瑕疵:精品力作也难免》。文中有一个句子写道:“笔者引用以上引文,旨在说明此谱条搞错了年份,把1955年1月22日发生的事情,安放在了1956年。”这个句子中的“安放”使用有误。
“安放”的指向对象,通常要求是具有具象性的事物。句中“安放”的指向对象是“1955年1月22日发生的事情”,这是一个具有抽象性的概念,“安放”不能适用。
可以把“安放在”改为“错写成”之类的话语。句中说的是发生于一个“谱条”的错误,而“谱条”通常是写下的,故在这里使用“写”比较合适,实际上就是把“安放”改为“写”。前面的“错”用以说明“写”的性质,后面的“成”是对原文“在”的修改,用以说明“写”的结果。

来源:校对工匠(公众号)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uPov-tYomAhNdUpIblvOYQ
编辑:郑程程
1587#
 楼主| 发表于 2023-7-6 00:15:49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每日一怼(1505)发作

每日一怼(1505)发作 fāzuò


(一)2023年7月5日《光明日报》第12版刊登文章《大规模骚乱折射法国社会治理难题》。文中写道:“打砸抢烧是犯罪行为,已经超出法治国家所能容忍的底线,不容姑息。近年,此类行为在法国反复发作,反映出法国社会一些长期性、结构性问题。”这节文字中的“发作”一词使用有误。“发作”有两个意思,一是指原来隐伏的事物突然爆发或起作用,如“他的胃病发作了,无法正常工作”;二是指发脾气,如“他的火爆脾气发作起来有点歇斯底里,让人害怕”。“发作”的这两个意思,其使用对象都只能是个人,文中“发作”的使用对象是“此类行为”,即“打砸抢烧”的“犯罪行为”(从引语所出全文可知指的是当时发生在法国的一场大规模的骚乱)。但这不是个人的行为,而是一种社会活动,“发作”不能适用。可以把“发作”改为“发生”。“发生”指出现,产生。这个词的使用对象包括各种情况,适用于这节文字的语境。
(二)2022年4月10日《解放日报》第4版刊登报道《遇到封控“没想到”,网上说法“夸张了”》。文中有个句子写道:“近几年,他时常感到心悸,还发作过脑梗腿脚不便“这个句子中的“发作”一词使用有误。“发作”是一个不及物动词,在使用中不能带宾语。句中的“发作”带上了宾语“脑梗”,这是把“发作”当作及物动词来使用了,不合其使用要求。可以把“发作”改为“发生”。“发生”是一个及物动词,可以带上各种表示某种情况的宾语,如句中的“脑梗”。另外,这个句子还出现了“脑梗”和“腿脚不便”并列在一起的问题,使得“腿脚不便”和“脑梗”一样成了“发作”的使用对象。但是“腿脚不便”是“脑梗”发生后的结果,它不是“发作”的使用对象,两者不宜并列使用。因此,这个句子还要作更多的修改,可以把“还发作过脑梗腿脚不便”改为“还发生过脑梗,导致腿脚不便”。



来源:校对工匠(公众号)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ws_1rLGeGU74blIGReEN3w

编辑:覃韵琪



1586#
 楼主| 发表于 2023-7-2 20:33:36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每日一怼(1503)涌现

每日一怼(1503)

涌现 yŏngxiàn

(一)

2023年6月27日《新民晚报》第14版刊登文章《不过五十,足以治愈》。文中写道:“逛了一圈国金中心,满目都是四位数朝上的单品,令人毫无消费欲望;倒是腿有点乏了,内心涌现一个念头:要是这里有一家平民足浴店就好了,48元捏40分钟那种。”这节文字中的“涌现”一词使用有误。


“涌现”的意思是指在相当集中的时间里大量出现。“涌现”的使用对象要求在数量上不止一个,单个的人或事物不能做“涌现”的使用对象。句中“涌现”的使用对象是“一个念头”,因为只有“一个”,所以“涌现”不合使用。


可以把“涌现”改为“出现”“产生”之类的词。“出现”“产生”都有生出新的事物的意思,它们对使用对象的数量没有特别的要求,因此这两个词都能适用于这个句子。


(二)


2023年6月30日《春城晚报》第13版刊登文章《景区摆渡车不能兜来绕去只为钱》。文中有一句话写道:“暑假将至,与出游高峰相伴涌现的,是不少针对景区观光车、摆渡车的‘差评’。”这个句子中的“涌现”一词使用有误。


“涌现”含有褒义,通常要求其使用对象是具有正面性的人或事物,如“这个城市涌现出一批见义勇为者”“感人事迹频繁涌现”。句中“涌现”的使用对象是“不少针对景区观光车、摆渡车的‘差评’”,从社会常理来说,“差评”是一种具有负面性的事物,,“涌现”的使用扭曲了作者需要表达的情感倾向,是不合适的。


可以把“涌现”改为“出现”。“出现”的意思是产生,显现。“出现”在使用中没有特别的情感投向,无论是正面性还是负面性的对象都可适用。


来源:校对工匠(公众号)


编辑:秦克峰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