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科技报道集锦

[复制链接]
151#
发表于 2024-4-22 00:12:32 | 显示全部楼层
【案例】
  江才健:科学报道应该做啦啦队,还是监督者?

导读:
      今日科学高度分化的生态,科学知识应如何传播?科学报道应该怎么做?是做科学的啦啦队,还是监督者?还是另有职能?
江才健 | 撰文
近代科学的萌起发展虽说已有好几个世纪,但是上一个世纪可以说才是科学知识蔚然大起的世纪,正如许多说法指出,上个世纪是一个物理科学的世纪,20世纪的物理科学确实开启了一个全新的境界;量子概念的出现与认知,狭义和广义相对论对于过往运动座标以及时空概念带来的革命性挑战,让人类进入有如史诗般壮阔旋律的一个新时代。
在20世纪物理科学不世出革命中,许多出自爱因斯坦横空出世的天才透视,他孕生狭义相对论到广义相对论的晚期,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主战场在欧洲,带来相当惨烈的生灵涂炭,由科学发展而来的机枪、毒气和坦克等武器,造成一千万人死亡以及两千万人受伤,这场发生在欧洲的战争可以称之为一场欧洲的内战;战争起因是欧洲思想与利益角逐的对峙;科学思想带给欧洲向外扩张的文化自信心,欧陆强权倚势科学之力殖民扩张造成的利益冲突,是这场战争的根本肇因。
因此一战之后,虽说有一次天文科学的观测,赞赏也似乎证实了(其实并没有)爱因斯坦由纯粹数学推想而得到广义相对论对于弯曲时空的猜测,可说是对科学的一种乐观评价,但是在欧洲的社会文化思维方面,普遍的却是一种悲观看法与评价,哲学思想方面兴起了胡塞尔的“现象学”,伯格森的直观哲学,挑战科学所标榜的实证客观,史宾格勒的《西方的没落》和雷马克的小说与电影《西线无战事》,对科学的批评,更是传播普遍,深入人心。
未料不到二十年再起的二次世界大战,虽说因为有物理科学发展成功的原子弹,似乎提早结束,但是社会大众对于规模更大武器造成的悲惨杀戮,似乎赶不上对于科学毁灭武力的潜在欣羡,二战后半个世纪的冷战,虽说维持了一种恐怖平衡的和平,但是科学竞争的国防对峙局面,确实是日盛一日的。
二战后的婴儿潮,人口快速增加,冷战对峙下科学力量带来的国力增强,特别是在经济竞争方面的助力,一战以来对于科学的哲学反思,消弭衰退,上世纪下半中罗马俱乐部发布的《成长的极限》,对于当时已然失控的无止境经济成长追求,提出悲观的警语,却也只是马耳东风,过境雁声。
奇怪的是,在人类文化中偶然而生,一路走来其实备受批评的近代科学,却俨然成为了人类面对未来自然生存挑战的唯一希望,加上国家研究与军工体系的推波助澜,冷战结束后,看21世纪前四分之一的发展,虚拟电子技术带来的物理与生物科技突破,搭配金融商业系统的利润操作,更造就出科学一种看似无所不能的神奇力量,在社会舆论莫之所知的渲染之下,居然站上一个道德至高的历史地位。
20世纪下半叶的科学知识传播已经意识到这种将科学知识神圣化的趋势,认为无论是由国家社会支持的超大型科学技术计划,还是一些私营企业过度无羁的创意,相对于当前人类所面对的,如疾病、饥荒和贫富差距的紧迫性,都应该由道德层面严予批评。
过去四十年的科学传播经验,欣喜地看到原来一直被认为是推动近代科学研究旗手的英国顶尖科学期刊《自然》,居然用三篇封面故事文章,讨论“媒体对科学报导”的问题。2009年6月底的《自然》杂志,以《啦啦队还是监督者》的开篇社论,质疑长久以来科学报导对于科学研究成果,多只是称颂赞赏的“啦啦队”,忘记了媒体在社会上更重要的“监督者”角色,忽略了由科学家所引领的科学研究,都不可能是不偏不倚的神圣举措,不可能不带着任何一个人所难以避免的偏失;无论是出于对于宇宙的认知,还是对个人名誉利益的追求。
《自然》杂志另一篇专文,挑战大多数的科学报导,其实很像是传教士所做的工作,只是把科学家所声称的所谓“科学突破”,转译给社会大众,缺少客观的分析和批判性的评论。撰写这篇专文的资深科学记者曾经供职于英国国家广播公司,他有生物化学的博士学位和三年博士后研究经验,但是对于生物化学之外,如物理、工程技术等领域的一些进展,要努力才渐能有全面深入的了解。他说如果与BBC政治部门的记者来做比较,讨论科学的记者多做不到政治记者与政治人物平起平坐,对问题展开深入辩论,并指出他们的思想与技术矛盾。
当然这并不是没有解决的办法,因为今日科学高度分化的生态,其实很少科学家可以声称,对于本行领域外的科学,也有较全面的认知,因此一个有长时间经验,涉猎甚广的资深科学记者,反倒可能在广面视野上有更深远的认知。
《自然》杂志的另外一篇专文,讨论科学记者与科学家的分际问题,应避免落入一种“啦啦队”似的讨好关系,尤其是近代科学牵扯的社会因素甚多,过于执著或专注在某个领域的科学家,不可避免的会有自我中心的狭窄视野,而且是日盛一日的加深。这种愈来愈普遍的对于科学的质疑或批判态度,也带来社会对于科学的一种恰如其分的评价,对科学不致有过于美化的想望。
因写了《科学的终结》而享誉国际的《科学美国人》撰述作家霍根(John Horgan)说的好,“有时候,最清晰的科学报导最不诚实”。几年前我应邀在《科学人》杂志写了一篇谈论科学报导的文章,其中引述清代大学者赵翼所说“只眼需凭另主张,纷纷艺苑漫雌黄,矮人看戏何尝见,都是随人说短长”。科学如此,科学报导何尝不是。图片
作者简介:
江才健,资深科学记者,著有《规范与对称之美——杨振宁传》、《吴健雄——物理科学的第一夫人》。
注:本文首发于2024年4月出版的《经典》杂志,《赛先生》获作者授权在微信公众号发布。


来源:赛先生(公众号)
编辑:李佳

152#
发表于 前天 11:32 | 显示全部楼层
【案例】
银河系里的这些恒星,正在相互吞噬,然后变得更年轻
围绕银河星中心黑洞旋转的恒星(ESO/L. Calçada/Spaceengine.org)
邻居是个老妖精,会吃掉其他人,好让自己永葆青春——结果老妖精被魔法反噬了。
撰文 | 冬鸢
审校 | 不周
和许多星系一样,我们的银河系中心也有一个巨大的黑洞——Sgr A*,其质量为太阳的400多万倍。它巨大的引力让大量的恒星聚集在自己周围,并绕着自己飞速旋转。这些恒星都是这个黑洞潜在的“食物”,或许终有一天会成为它的一部分。
Sgr A*的偏振图像(图片来源:EHT Collaboration, CC BY 4.0)
这也使得Sgr A*周围的宇宙空间变得异常拥挤。“距离太阳最近的恒星大约有4光年远,但在Sgr A*附近相同的距离内,有超过一百万颗恒星,”美国西北大学(Northwestern University)的天体物理学博士后研究员萨纳亚·罗斯(Sanaea Rose)说道。
不该存在的年轻恒星
这里的恒星大多质量很小、很暗且很古老。“黑洞附近的环境并不适合新恒星的形成,”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的物理和天文学教授安德烈娅·盖兹(Andrea Chez)说,“黑洞往往会把周围的东西撕成碎片。但恒星形成需要一个温和的环境,让脆弱的气体尘埃云在自身引力的作用下坍缩。”而黑洞的引潮力会阻碍气体聚集,“你很难想象在这样的环境下,恒星该怎样形成。”盖兹补充道。
但令天文学家感到困惑的是,他们也在Sgr A*附近观测到了一些很亮的,貌似是新形成的年轻恒星,比如去年发表在《天体物理学杂志》(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上的一项研究,就报告了Sgr A*附近一颗仅有几万岁的“婴儿”恒星——年龄比人类在地球上的历史还短。
天文学家将这一现象叫做“年轻悖论”(paradox of youth),即黑洞周围不应该有十分年轻的恒星,但研究者确实观测到了它们。
银河系中心的星团和气体云(图片来源:ESO/S. Gillessen et al.)
对此,天文学家提出了各种不同的解释。有研究认为,这些年轻恒星是在距黑洞较远的位置形成的,因为一些偶然因素在短时间内迁移到了黑洞附近;也有研究认为,黑洞附近一些区域的环境可能相对温和,适合新的恒星形成。上文提到的那颗 “婴儿”恒星的发现者就认为,这颗恒星形成于黑洞周围相对温和的环境中,然后迁移到了更靠近黑洞的位置。
而关于“年轻悖论”的第三种猜想则比较黑暗:这些所谓的“年轻”恒星其实并不年轻,它们是因为“吞噬”了附近的其它恒星,所以看起来更年轻了。
猛烈地击个掌
要解释它们为何会“吞噬”其它恒星,又如何变年轻,我们需要先理解这些恒星间紧张的“邻里关系“——黑洞引力让这些扎堆的恒星以每秒成百上千千米的速度运动。在这样的环境里,恒星之间很难不发生摩擦和碰撞。
“这就像在高峰时段的地铁站里奔跑,就算你不撞到别人,也经常会和别人擦肩而过。而对于恒星来说,就算是‘擦肩而过’也能导致它们通过引力发生相互作用,”罗斯说道。
为了探究摩擦和碰撞对这些恒星的影响, 罗斯和同事使用新模型追踪了1000颗模拟恒星绕Sgr A*运行的旅程。她们发现,在距黑洞0.1秒差距(1秒差距约等于3.26光年)的范围内,任何和我们的太阳质量差不多的恒星,在其生命旅程里都会经历至少一次碰撞。
当恒星非常靠近黑洞时(0.01秒差距范围内),它们的运行速度能达到每秒上千千米,此时恒星间的碰撞和摩擦十分频繁和剧烈。迎头相撞的两颗恒星,可能直接被摧毁。但许多情况下,恒星只是插肩而过,这样的撞击并不会摧毁它们,但会让它们损失一部分质量。
“它们互相擦过,然后继续前进,就像猛烈地击了个掌。”罗斯说,“这会导致恒星喷射出一些物质,损失掉外层质量。至于具体会损失多少质量,与它们移动的速度和碰撞时的重叠程度相关。这些碰撞导致黑洞周围出现了一群奇怪的、被剥离了外层的、低质量的恒星。”
但在距黑洞稍远一点的地方,是另一番景象。
吃掉你,让我变年轻
在距黑洞0.01秒差距到0.1秒差距的范围甚至更远的地方,恒星运行的速度相对较慢,大概每秒数百千米。这时,当两颗恒星碰撞或相擦时,由于速度不够快,它们可能逃不出彼此的引力束缚,从而导致一颗恒星被另一颗恒星“吞噬”掉。结果就是,它们在碰撞后并合成一颗更大的恒星。
此外,该区域内较小的恒星(比如太阳大小的恒星)还可能通过多次碰撞让自己的质量越来越大,最终变成一颗质量10倍于太阳甚至更多的恒星。
在这样的碰撞与并合中,“吞噬”掉自己邻居的恒星,会得到很多来自被“吞噬”恒星的氢。而氢正好是恒星燃烧的原料——这使它们变得更亮,也显得更年轻。
但显得年轻,并不代表它们一定会活得更长,因为碰撞融合过后,恒星质量变得更大了,而质量更大的恒星,燃烧氢的速率也就更快,它们最终的寿命可能反而比原来更短。
“它们很快就会死亡。”罗斯说,“大质量恒星就像巨大但耗油的汽车。虽然它们的燃料很丰富,但消耗燃料的速度也非常快。
恒星的生命历程(图片来源:cmglee, NASA Goddard Space Flight Center - CC BY-SA 4.0)
相关的两项研究最近发表在了《天体物理学杂志快报》(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Letters)上。罗斯和同事的分析为“年轻悖论”的其中一种猜想提供了证据,也为我们银河系的历史提供了参考。
超大质量黑洞附近“是一个与众不同的环境”,罗斯说,“在这样一个异常拥挤的区域中,受到超大质量黑洞影响的恒星,与我们在太阳系附近看到的任何天体都不一样。但如果我们能了解这些恒星群,或许就能对银河系中心的形成过程有一些新的认识。至少,它无疑为我们生活的领域提供了一个可对照的参考。”
参考链接:
https://journals.aps.org/rmp/abstract/10.1103/RevModPhys.82.3121
https://iopscience.iop.org/article/10.3847/1538-4357/acee75
https://iopscience.iop.org/article/10.3847/2041-8213/ad251f
https://news.northwestern.edu/stories/2024/04/stellar-collisions-produce-strange-zombie-like-survivors/
https://blackholes.stardate.org/research/milky-way-star-clusters.php.html
https://iopscience.iop.org/article/10.3847/1538-4357/aca977
来源:环球科学(公众号)
编辑:王晨雅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