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科技报道集锦

[复制链接]
71#
 楼主| 发表于 2012-2-9 11:26:44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清华图书馆机器人回复幽默受热捧
2012-02-09 02:39:02 来源: 新京报(北京) 有657人参与 手机看新闻 转发到微博(0)
核心提示:近日,网友爆料称,清华大学图书馆设置的网络机器人小图“萌语言”不断,其系列回答爆笑网络。2月8日,小图的设计者回应,由于小图有自动学习功能,一些网友和小图交流时,使用一些不健康的语言,导致小图“被学坏”,目前小图已暂被“停职”,等开学后重新上岗。
本报讯 近日,网友爆料称,清华大学图书馆设置的网络机器人小图“萌语言”不断,其系列回答爆笑网络。

昨日,小图的设计者称,设计小图的初衷是服务于学校图书馆,为网友和在校学生进行在线答疑等。但由于小图具有学习功能,目前已被网友“教坏”,近日已让小图暂停“服务”,学校开学后将“再上岗”。

小图语出惊人逗乐网友

“想聊什么ta就跟你聊什么,你说什么ta都不烦,你的任何信息ta都会回复……绝不会用‘呵呵’‘哦’来敷衍你”,近日,网友称,清华大学图书馆设置的在线机器人“小图”“笑果不断”。

有网友把与小图的聊天记录发布在网上,小图聊天内容有的答非所问,有的诙谐幽默,有的甚至语出惊人,逗乐不少网友。

网友所说的小图在一个类似QQ,或MSN的聊天框中,头像为蓝色荧光眼睛、黑色面罩、白色“战袍”,显得逗趣可爱,又不失几分霸气。

小图“学坏”暂被“停职”

昨日,在清华大学图书馆网站,小图已经“不在服务区”。

参与该机器人设计的清华大学图书馆一工作人员称,设计小图的目的是让其更好地服务于图书馆。“图书馆职工下班期间,学生及网友可以通过与小图网上交流,咨询在图书馆遇到的问题。”

该设计人员称,他们将图书馆经常遇到的、学生或网友经常咨询的万余条问题,植入了小图的汉语语料库,由其代言。由于小图有自动学习功能,一些网友和小图交流时,使用一些不健康的语言,导致小图“被学坏”,“目前,小图已暂停服务,等开学后再重新上岗”。

对话

“小图被网友‘勾引’学坏了”

新京报:介绍一下小图吧?

设计者:小图早在2010年年底已经设计出来,并放在网上,目的是解决清华大学学生以及网友关于图书馆的一些疑问,没想到出现了意外的“笑果”。网友们都愿意和小图聊天逗乐,并把双方的聊天记录上传,导致小图在网络上走红。

新京报:小图为何会频出“萌语言”?

设计者:相对丰富多彩的英语语料库,汉语语料库显得极为不足。小图被植入的一万多条与图书馆有关的问题,远远不够,这导致小图不能完全回答网友问题。另外,小图有学习功能,比如你和它聊到杯子是什么,你说杯子是用来喝水的,并敲击回车键,小图就记住了。下次有人再问小图杯子是什么的时候,它就会不加思索回答出来。有些网友往往将小图朝着“坏”的方向引,它的语言也就萌起来了。

新京报:小图学坏了怎么办?

设计者:前两天已经有人告诉我,小图被教得太坏了,建议暂停小图的服务,我采纳了这个意见。

在最近半年里,已经有至少4万条不良信息被小图“学会”。关闭的目的是,在保留小图活泼可爱的前提下,清除一些不良信息,让小图尽可能地回归到帮助学生或网友解决有关涉及图书馆方面的问题。

小图自诩清华帅哥美女

小图:你知道我是谁吗?

网友:兔子。

小图:漂亮妹妹……

网友:你真牛。


小图:嘿嘿,你不是第一个这么说的。

网友:你真的是机器人?

小图:你咋这么多疑呢,会光棍的哟!

网友:采访你一下吧?

小图:太好了!我正想见你呢!今晚10:30在清华西门,我蹲在垃圾箱旁,不见不散!

网友:清华有美女吗?

小图:当然了,我就是。

网友:清华有帅哥吗?

小图:当然了,我就是。

网友:你到底是男是女?

小图:两种都是……

(摘自网友与机器人聊天记录)

(本文来源:新京报 作者:申志民)

http://news.163.com/12/0209/02/7PPOI5BO00014AED.html
72#
 楼主| 发表于 2012-2-13 14:12:01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被电视节目娱乐后,科学还剩下什么?LOLA有黑眼圈发表于2012-02-12 13:25:10
科学作者马丁 · 罗宾斯指出,英国广播电视台(BBC)正在把科学简单化、碎片化;科学被当作科教或娱乐的把戏,跟时事和政治隔绝开来。罗宾斯表示,BBC 不应该弱智化自己的观众,它有义务、有能力为公众呈现完整真实的科学。
(文 / 马丁 · 罗宾斯)最近听说文化部大臣艾德 · 瓦伊泽伊(Ed Vaizey)说要和英国广播电视台(BBC)商讨电视节目中的女性形象,我觉着是时候关注另一个被电视圈排挤的群体——科学家了。
在电视圈的逻辑里,聪明,就演小孩儿;科学,就演动物。我第一次察觉到这一点,是有次看 BBC 《提问时间》(Question Time)的时候。《提问时间》是个政治辩论秀,就是把白痴的政客和一屋子昏头涨脑的观众放一起,看谁的观点更蠢。赢的一方能够让自己的名字昙花一现地成为 Twitter 上被吐槽最多的对象。


科学,不是电视里救场的把戏2009 年 11 月,黑客从某大学搞到一些有关气候变化的邮件,无事生非者一拥而上,忙着编造煞有介事的阴谋论,一时间网络谣言四起。BBC 也跟着起哄,将这些愚蠢的网络流言当作时事,大力报道。《提问时间》也不甘寂寞,做了一期节目,请来 3 位政客同讽刺专栏作家梅拉妮 · 菲利普斯(Melanie Phillips)和喜剧演员马库斯 · 布里斯托克(Marcus Brigstocke)组成所谓的专家组。
要说这布里斯托克却是相当聪明,可他终究不是科学家,更别说是具有气候变化专业知识的科学家了。现场见不到科学家的影子,从来就没有过。后来,这个节目组的一个工作人员解释说:他们事先不知道会有跟 “科学” 有关的问题出现。这个借口烂透了——那些把科学当把戏的人一向如此,他们只想着在某些特殊场合将 “科学” 请出来活络下场子,从没想过科学其实是公共对话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BBC 的科学传媒政策——如果有的话——也大致是这个路数。科学就得乖乖地呆在象牙塔里,不要指望沾染 BBC 制作恢弘的科学节目,更别想着在新闻时段来抖露你那些个 “难以忽视的真相”。真要这样做了,那简直是天理不容!要说电视里女性露得面少,科学家露简直露都露不出来。



避免偏见不等于没有立场可以说, 所有的政治问题都与科学研究和实证研究沾边儿。诡异的是,将政策同 “事实” 或者 “证据” 联系起来,却成了当今政治的大忌。 这种忽视,虽未成文,却已然成为英国政策的缺失。公众面前,议员信口雌黄,不受丝毫约束;议会上倒是畏首畏尾,不敢相互拆台。在这方面,民主的议会反倒像是个专制独裁的政府,把检举腐败的人抓起来,揭发出的腐败问题却任由他去。
电视圈也学来这一套。BBC 想避免偏见的动机是值得赞赏的,只是一不小心钻进牛角尖,捧着 “避免偏见就是避免任何评价” 的信条不放。且不论是出于懒惰还是恐惧,反正他们从来没想过,一条政策或许客观上、经验上、科学上是错误的。
在这个诡异的圈子里,几乎每个想法,不管听上去多么愚蠢和不靠谱,都必须一视同仁地、确实无误地传达给公众。圈子里的诸位自有高见,对于 “事实”、“证据”、“科学” 等事情,从漠不关心到公开反对,态度不一。


BBC 第 4 广播电台《今日》节目的主持人之一,约翰 · 汉弗莱,以说话尖刻和问题刁钻著称 / news.bbc.co.uk

作为 BBC 的旗舰广播节目,《今日》(Today) 的宗旨是挑逗嘉宾进行知识自慰一般的决斗以取悦观众。这样的表演竟也号称严肃节目。去年格雷厄姆 · 莱恩汉(Graham Linehan,爱尔兰编剧兼导演,代表作有《布莱克书店》和《IT 狂人》——编注)就被挑逗了一次。他原本是要谈《老妇杀手》(The Lady Killers)的舞台剧改编,却最终落入陷阱:不怀好意、有时甚至完全不合逻辑的问题枪林弹雨般袭来。
《今日》节目的主持人,约翰 · 汉弗莱(John Humphrys)对亚当 · 卢瑟弗(Adam Rutherford,演化生物学家和《自然》杂志科学作者)招待也好不到哪里去。从汉弗莱嘴里蹦出来的问题不是个人攻击,就是寻衅滋事;即便合理的内容也变成咄咄逼人的利剑。科学还有情趣可言?科学研究不是在烧钱?你没口水过 CERN 的研究经费?卢瑟弗人老实,真的在一边分析起科学研究的经济效益。可他解释得再利索,换来的要么是一声敷衍的 “嗯”,要么直接被忽视。
这些问题其实提得不错,只是这种消极对抗的提问方式其实没什么营养。格雷厄姆 · 莱恩汉在去年就说过:
《今日》节目的辩论毒害了整个国家。节目的辩论场上只有绝对的对立,容不下半点错位。政客被迫应战,彻底沦为没用的摆设,于国内各界对话沟通无半点益处。



电视里的科学,完全无法反映科学本质的一面说到辩论,多久没有在主流媒体上看到正经科学家之间的辩论了?即便是 BBC 里最有科技含量的节目也无意涉足,他们搞出来的高清节目不过是华丽包装的中学课本。科学建立在矛盾和辩论的基础之上,电视观众哪知道这些。类似《地平线系列》(Horizon)这种节目虽说也报道科学热点,却悄悄滤掉了激烈的争论。 相关人士分别接受采访,旁白平静地阐述两方观点,告诉观众哪个更有可能接近真相,然后就结束了。远距离的隔空喊话,淡而无味,完全无法反映科学争论激烈的一面。
不仅电视节目无聊,新闻报道也不可靠了。 BBC 的主管机构 BBC Trust 在 2011 年发布的报告指出,只有 1/8 的研究报道对相关领域独立于研究之外的专家进行了采访。


粒子物理学家布莱恩 · 考克斯教授在 BBC 一个名为 “A Night with the Stars” 的节目中,向各路名人和喜剧演员解释量子物理的种种/bbc.co.uk

科学太复杂,让科学家就专业问题进行学术辩论太高深,一般人根本听不懂?这种借口简直太老套了。遇上其他类型的节目时也可听见有人这么说:体育、艺术、人性、经济……多深刻的话题都能拿出来讨论。BBC 重头文艺论坛节目 “新闻之夜评论”(Newsnight Review)经常大侃性别与儿童文学等严肃问题,还对 “特纳奖”(英国最著名的现代艺术奖,被称为 “世界当代艺术界的风向标” )入围名单评头论足。相比之下,我们的布莱恩 · 考克斯教授(Brian Cox,著名粒子物理学家)却只能与观众讨论日地距离。
最近,布莱恩 · 考克斯教授在名为 “A Night with the Stars” 的节目中,向各路名人和喜剧演员解释量子物理的种种。请上来的嘉宾无不脸露茫然,让观众看得那叫一个心安——这玩意儿真的是没人听得懂。我承认这节目其实挺有趣,只是不知主题若换成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生平与著作,还会有一堆名人争着上来表演被陀氏成串长单词搞得晕头转向?


有人会说,干嘛揪住 BBC 不放,那些商业频道更没底线。商业频道本该如此,可 BBC 是每一个花钱 “买” 电视节目的人的,这决定了 BBC 有能力去大胆尝试,做一些别的传媒机构不敢做的事情——为较少部分公众知晓度不足的群体录制专业化的节目。BBC 现在把科学平面化、碎片化,新闻中见不到有关科学界最新的争论和进展的报道,也体现不出科学与日常生活以及研究实践同当今政治问题之间的联系。这些,都是可以并且应当被改变的。




本文编译自《卫报》网站 1 月 26日专栏评论 The BBC's problem with science
作者马丁 · 罗宾斯是一名研究员和科学作者,负责编辑科技群博 The Lay Scienctist.
文章图片: BBC








更多相关推荐


http://www.guokr.com/article/95703/

wuou果壳网副主编 ψ这对电视台的要求太高了吧?不过,只要是人家花钱的节目,观众还真敢这么较真儿。

huahualipo
有人会说,干嘛揪住 BBC 不放,那些商业频道更没底线。商业频道本该如此,可 BBC 是每一个花钱 “买” 电视节目的人的,这决定了 BBC 有能力去大胆尝试,做一些别的传媒机构不敢做的事情
————————————————————————————————————
这段话颇有道理,我们对美国那些彻底商业化的电视台无法确实无法做出这一类的期待,但BBC确实比一般的商业台更有本钱在科普等类型上更进一步。——其实中国也一样,我们也有不完全指着吸引眼球搏收视率生存的电视台,完全可以在这方面尝试一下啊,为毛就只能弄出走进伪科学那种东东呢……




小叽小学毕业之后就不关心电视机了。频道节目和门户网站同都市小报一样让我深恶痛绝。

triceratop
引用@兰斯 的回应:每次看翻译文章在阅读上总有种思路转不过来的别扭感。。。 还不如直接读原文来得舒畅


+1,但还是要说声,编译童鞋辛苦了~
看完本文,想到一句话:“同行是冤家”The Guardians也因为报道内容偏颇,或者失实被同行揪小辫子XD,出来混迟早要的还啊
引用15楼
2012-02-12 15:46:02zoe14就知道会提到Brian Cox,其实纪录片还是可以看看的
引用16楼
2012-02-12 15:46:15蓝田》日暖杀回来!
同意选择《新闻联播》。
天国人明智的选择、你们懂的。
引用17楼
2012-02-12 15:49:46柷敔与《走近科学》相比,bbc好多了。
引用18楼
2012-02-12 16:00:10不永怀
引用@huahualipo的回应:有人会说,干嘛揪住 BBC 不放,那些商业频道更没底线。商业频道本该如此,可 BBC 是每一个花钱 “买” 电视节目的人的,这决定了 BBC 有能力去大胆尝试,做一些别的传媒机构不敢做的事情
————————————————————————————————————
这段话颇有道理,我们对美国那些彻底商业化的电视台无法确实无法做出这一类的期待,但BBC确实比一般的商业台更有本钱在科普等类型上更进一步。——其实中国也一样,我们也有不完全指着吸引眼球搏收视率生存的电视台,完全可以在这方面尝试一下啊,为毛就只能弄出走进伪科学那种东东呢……


其实那货不叫走“进”科学,叫走“近”科学。科学是个傲娇的小萝莉,我们的电视台能力不够啊¬_¬

引用19楼
2012-02-12 17:32:42电池BBC目前已经是很严肃的了,不然就不是商业科教栏目了而是网络科学公开课。比起地平线系列,探索频道的科教节目经常故弄玄虚。
引用20楼
2012-02-12 17:46:25fu-80DIYER,摄影师,电容... ψcox的纪录片很不错,真心赞
引用21楼
2012-02-12 18:35:06瓜子的向日葵动画导演,电影镜头研究者 ψ我登录上了'找到账号了'哈哈

来自果壳网iPhone客户端
引用22楼
2012-02-12 18:35:20瓜子的向日葵动画导演,电影镜头研究者 ψ我登录上了'找到账号了'哈哈

来自果壳网iPhone客户端







73#
 楼主| 发表于 2012-2-17 10:09:00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美国科学家研究将"大脑记忆"备份到电脑上
2012-02-16 10:19:01 来源:
半岛都市报(青岛) 有1372人参与
手机看新闻

转发到微博(2)


核心提示:美国“永生人公司”的科学家们目前正在探索多种创造真实版“阿凡达”的方法,该公司科学家尼克梅尔对说:“如果你能将你的大脑备份成‘数字格式’,那么你可能就会实现某种意义上的永生。




在美国科幻电视连续剧《卡普里达》中,女主人公佐伊格雷斯顿拥有两个大脑,其中一个是她的人类大脑,另外一个其实是用计算机备份的“数字大脑”,不过,这个“数字大脑”同样具有意识。虽然创造一个机器人版“阿凡达”是影视剧中的疯狂幻想,但美国科学家们目前正在朝这一方向而努力!

据悉,科学家们的首要研究目标是将某个真人的“大脑记忆”备份到计算机上,从而让你拥有一个数字化的“双胞胎”,即使你的肉身去世了,但你的“数字化”双胞胎,也就是你的电脑版“阿凡达”仍会继续“活”在世上。你的“数字大脑”可以移植到一个按你的模样打造的机器人身上,即使你的肉身已经腐烂,但你的机器人版“阿凡达”仍可以和你的子孙后代进行交流。

美国“永生人公司”的科学家们目前正在探索多种创造真实版“阿凡达”的方法,该公司科学家尼克梅尔对说:“如果你能将你的大脑备份成‘数字格式’,那么你可能就会实现某种意义上的永生。伊利诺斯州大学科学家斯蒂夫琼斯说,让“阿凡达”化身和活生生的真人进行互动,才是最大的挑战。



对科学家来说另一个大的挑战,是如何让电脑版“阿凡达”能像真人一样聪明地聊天。目前一种最先进的电脑“聊天机器人”软件已经可以分析聊天内容,并做出智能化的回答,看起来就好像它“有思想”一样。

然而,尽管科学家们做出了各种努力,可是要创造出像科幻电视剧女主角佐伊格雷斯顿那样具有“意识”的阿凡达,目前显然还是一件无法做到的事情。西班牙研究人员劳尔阿拉巴勒斯称,迄今为止,科学家发明的最好的机器人的“意识”水准,最多也就等同于一个1岁大的孩童。

汉森的公司专门生产仿真机器人。汉森已经发起了一个“阿波罗大脑计划”,倡导研究组织互相合作进行研究,力求到2019年能让机器人版“阿凡达”的人工智能达到真人一样的水平。



http://discovery.163.com/12/0216/10/7QCJLKN5000125LI.html
74#
 楼主| 发表于 2012-2-21 12:56:24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专家称“50元人民币唐僧师徒脸谱”是先秦纹饰
2012-02-21 07:52:52 来源:
四川在线(成都) 有5588人参与
手机看新闻

转发到微博(42)


核心提示:近日,网友发现50元纸钞中暗藏《西游记》唐僧师徒四人Q版脸谱,再度引发人民币图案热议。对此,河南钱币专业委员会会长袁银龙称,50元人民币图案应是先秦时期的一种纹饰,叫饕餮纹。





50元人民币唐僧师徒脸谱

继第五代百元人民币被网友爆出“藏猫猫”图案后,近日又有网友从第五代50元人民币中发现《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Q版脸谱。对此,河南钱币专业委员会会长袁银龙解释,图案应是先秦时期的一种纹饰。

50元人民币暗藏Q版脸谱

2月18日网友发微博称,在50元人民币上发现了唐僧师徒四人的Q版脸谱,比之前的“百元跪拜猫”更为惊人。微博中同时附上了一组照片,组照的右侧是网友从50元人民币图案中发现的唐僧师徒四人头像造型,如在“人民”二字中间位置的造型图案经描边后类似“孙悟空”Q版脸谱,而翻转180度后又出现了“猪八戒”的Q版造型。这条微博随即在网络上被疯狂转载,并引发热议。

网友“晚城病人”:网友总是这么强,实际观察了下,太费劲啦!大家想象力怎么这么丰富……

网友“司文痞子”:人民币里隐藏的奥秘太奇妙了!拿出两张50元钱仔细对照,看了半天,就唐僧那个眼睛还真有,其他的沙僧、孙悟空太牵强了。回头把20元的人民币也拿出来研究下,看看会不会发现贾宝玉或潘金莲的爱情故事。

图案应是先秦时期一种纹饰

“看到微博后,我也一直在研究。”河南钱币专业委员会会长袁银龙说,Q版脸谱的说法有点牵强,是网友发挥想象而成。上面的图案应该是先秦时期青铜器、瓷器、漆器上的一种纹饰,叫饕餮纹。

他认为,古代的纹饰会有很多变化,“在它的变化里面,如果你把一些图案淡化,留下你想象的图案,那么它就会组成所想的图案”。

应多普及人民币蕴藏的文化

袁银龙说,人民币设计人员在设计时要考虑到后期的抽象效果,比如说光线强弱下的视觉效果,观看角度不同会造成的误读等,这在人民币设计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是非常严格的一道程序,出现这些问题,从侧面说明在设计中可能有一定的疏忽”。



袁银龙说,关于人民币,一般是作知识介绍和防伪说明,“有网友提出希望多了解人民币里面蕴藏的文化,这个倡议很好”。

新闻回顾:网传50元人民币暗藏“唐僧师徒”脸谱(图)

继网传人民币百元钞票底纹上有“跪拜猫”之后,网友再次发掘出50元人民币底纹上的玄机——印有《西游记》唐僧师徒四人的Q版脸谱。中国名家收藏委员会山东分会会长徐信平称,人民币图案源自文物图案,像“唐僧师徒”应该仅是巧合。



http://news.163.com/12/0221/07/7QP79KGB00011229.html
75#
 楼主| 发表于 2012-2-23 20:57:37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专读汉字的脑电波
(博讯北京时间2012年2月23日 转载)
     记者 陆琦
     
     “中国人阅读汉字时跟西方人阅读拼音文字时,脑电波很不一样。”过去几年,香港中文大学心理学系教授张学新及其科研团队在研究汉字词汇识别时,得出了一些很奇特的结果。 (博讯 boxun.com)

     
    他们研究发现,人在阅读中文词后约200毫秒,会出现一种以脑顶、中部为中心,分布广泛且独特的脑电波。研究人员给它起名N200。相关论文以封面文章形式发表在《科学通报》2012年2月第5期上。
     
    为了搞明白产生这种实验结果的原因,在2011年春节假期,自称“语言学外行”的张学新试图从《汉字问题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中获得一些灵感。
     
    在感受了诸多学者的理性、激情和思辩后,张学新突然萌发了一个想法——汉字是跟拼音文字对立的“拼义文字”。
     
    “世界上几千种文字都是拼音字母文字,可唯独汉字没有拼音化。”更为有趣的是,N200在拼音文字中并不存在,因此,张学新推断这有可能是一个“反映中文与拼音文字不同加工机制的脑神经指标”。
     
    从殷商到东汉,古人采用以形声为主的造字原理,积累了上万单字,一字一音,指代生活中的各种事物。每个字都是一个表达意义的基本单位。东汉以后,汉字系统主要通过拼合汉字构建新的词形,比如用“马”和“车”这两个概念,构造出“马车”这个与“马”和“车”相关但又有所不同的概念。这种构词方法,简称为拼义原理。
     
    “一个跟着耳朵走,一个跟着眼睛走。”在张学新看来,汉字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拼义文字,与拼音文字构成人类文字最高发展阶段仅有的两个类型,地位不相伯仲,不能相互转换。
     
    “字和字拼起来组成词,看似非常简单,其实背后有很深的科学道理。”
     
    张学新所说的“科学道理”是心理学中的语义网络原理,它是描述人脑表达世界知识的根本规律。该原理指出,人脑中的概念不是孤立的,而是跟其他的概念相互关联,构成一个复杂的网络。
     
    简单而言,拼音文字的本质,是用较小的语音单位去拼写较大的语音单位;而拼义文字的本质,是用已有的语义单位去构建新的语义单位。
     
    “将N200与汉字拼义理论结合起来,有一定的创新。”清华大学心理学系教授傅世敏觉得张学新的工作很有意思,也很有新意,并建议他“对一些实验结果作进一步验证”。
     
    张学新认为,N200的发现表明,以汉字为基本单元的中文词汇识别在早期就存在一个针对词形的加工过程,涉及相当广泛、高级的视觉加工,而这个加工过程在以字母为基本单元的英文词汇识别中并不存在。
     
    “这就提示前者相对于后者更注重视觉处理,跟拼义理论认为中文相对于英文是更为彻底的视觉文字的核心观点是一致的。”张学新指出,N200的发现与拼义理论相互印证,从理论和实验两个方面揭示了中文的独特性,为中文与拼音文字存在本质区别的观点提供了有力证据。
     
    “如果N200与汉字加工的假设经得起更多的检验,对汉字加工认知神经机制的理解将产生重要价值。”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系教授王穗苹表示。
     
    “汉字与拼音文字存在本质不同,两者切合不同的科学规律。汉字完全不可能拼音化,也根本没有必要拼音化。从科学上树立汉字的价值,有助于增强国人对自己文化的自尊和自信,提高民族凝聚力。”张学新希望能通过更深入的研究,帮助中国人提高阅读能力,并利用中文的独特性优势,在脑科学领域做出更多的开创性工作。
     
     《中国科学报》 (2012-02-22 A1 要闻)

http://boxun.com/news/gb/finance/2012/02/201202230035.shtml
76#
 楼主| 发表于 2012-2-26 10:07:23 | 只看该作者
【科技】
美军方投入700万美元打造阿凡达式机器人(图)
2012-02-26 04:28:51 来源:
新京报(北京) 有205人参与


核心提示:在3D电影《阿凡达》中,人类DNA与潘多拉星球土著纳美人的DNA被合成后,以人工方式培育成名为“阿凡达”的肉体替身。当前,美国军方已投入700万美元开展名为“阿凡达”的研究项目,打算在未来打造出像电影《阿凡达》中一样可用人脑远程控制的“机器人兵团”。




电影中,人类与潘多拉星球纳美人的DNA合成后培育成名为“阿凡达”的肉体替身。


侦察艇。


水下清道夫。

在3D电影《阿凡达》中,人类DNA与潘多拉星球土著纳美人的DNA被合成后,以人工方式培育成名为“阿凡达”的肉体替身。人类的意识可对“阿凡达”进行“远程控制”。电影照见未来。当前,美国军方在进行类似研究。美国国防部先进研究项目局(DARPA)2013年预算报告显示,他们正在进行一项名为“阿凡达”的研究项目,打算在未来打造出像电影《阿凡达》中一样可用人脑远程控制的“机器人兵团”。

3D电影《阿凡达》给了美国国防部“创作的灵感”?

美国国防部先进研究项目局(DARPA)在2013年预算报告中透露了代号为“阿凡达”的计划,五角大楼在这个项目上已投入700万美元,旨在开发通过意念遥控的机器人。这些机器人有望在未来代替士兵征战沙场。这些被意念遥控的机器人足以成为士兵的完美替身,从事清洁房间、站岗放哨、沙场鏖战等一系列工作,最终成为名副其实的“未来战士”。

未来“人机合一”

五角大楼在前述报告中详细解释了其构想:“阿凡达计划”旨在研发一种转换接口和运算法则,可使士兵有效与一个半自主两足机器人合作完成任务,使机器人成为士兵的完美替身。报告中还特别指出,较之上一代军用机器人,未来机器人要具备足够的智能以及灵活性,从而应对战场上的各种脏活、累活,与操控它的士兵形成真正的搭档和伙伴关系。

数字技术先锋媒体《连线》网站在报道这个机器人项目时解释说,(美国五角大楼希望)将人类的灵魂附着在机器人身上,让其具有一定的人类意识,完全替代人类在战场上作战。

《连线》网站还指出,“阿凡达计划”标志着美军在地面远程遥控和监控系统上的重大突破,因为这项新研究超越目前一切“士兵——机器人协作系统”。虽然五角大楼没有具体说明此项研究的进度,但其资助的其他意念控制力研究已经取得显著成效。

军方器重机器人

当前,美军各领域对各类机器人格外“器重”。

在空域作战行动中,远端遥控无人机打击恐怖分子已成为美军常规作战手段。

在地面部队作战中,犬型机器人“BigDog”和“Alphadog”则可以突破地形限制,替士兵们背负重物和补给物。双足机器人“Petman”则更能像真正士兵一样活动,就连下蹲、跳跃等动作都难不倒它。在受到冲击后,双足机器人“Petman”还能自动维持身体平衡,并且有意识避开障碍物。

针对海上作战任务,美军则正在模拟海豚超声波原理,开发水雷探测机器人。

意念研究成热点

对意念的研究以及借此开发高端机器人,实际上与最著名的“猴子控制机器人”实验有着某种天然的联系。

这是很多科学家目前最热衷研究的领域,即通过大脑指令操纵强大的机器,将大脑智慧和机器合二为一。

2008年,美国匹兹堡大学科研人员便宣布实现让猴子读懂人类信息,用意念控制机械手臂的运动。2011年,这项实验再度取得进展。美国杜克大学科研人员实现了让猴子用意念移动虚拟手掌,还能感受虚拟手掌触摸物体的信号。

业界预测,当这项技术成熟时,人类便可通过大脑意念,直接和计算机操作系统及软件交流,不用鼠标和键盘便可开启程序和在计算机上输入信息。相关技术将来更可发展为“大脑网络”,让人类以大脑意念直接沟通。(天行)

■ 链接

阿凡达式机器人尚是美国国防部蓝图中的项目。在2012年的战场上或许在生活中,新一代军用机器人有望登场。

1.侦察艇

侦察艇“Argus One AUV”由全球监控公司开发无人飞艇长约34米。在遇到强风时,会像蛇一样摆动身体,而不是像气球一样无法控制姿态;可携带高解析度侦察相机或者其他遥感设备。

2.间谍机器人

间谍机器人“Guardbot”重约24公斤,可在陆地、泥淖、岩石和水上滚动,利用隐藏在玻璃纤维外壳内的间谍相机拍摄。目前,美国海军陆战队正在测试这款机器人。佛罗里达州的一家水族馆希望用它与海豚进行互动。

3.水下清道夫

海洋机器人技术公司研制的水下清道夫“Hull Bug”可在船体上爬动,清除诸如藤壶等生物垃圾,还无需使用破坏海洋环境的铜基化学制品。它装有自制传感器,无需操作人员引导便可寻找生物垃圾。

4.拆弹“勇士”

著名的机器人开发公司“iRobot”不仅生产机器人真空吸尘器,还生产用于军事用途的地面机器人,例如拆弹“勇士”710。项目负责人特莱纳说,它可抓取1.82米范围内最重为100公斤重的物体。拆弹“勇士”710还可在负重68公斤的情况下爬楼梯,征服45度的斜坡,在岩石上移动。

5.飞行武士

洛克希德·马丁公司从旋转飘落的枫树种子身上获取灵感,研制出飞行武士“Samarai Flyer”。项目负责人鲍基亚称,这款机器人可放在背包中,取出后像投掷飞镖一样将其送入空中。它可以观察建筑的角落或在窗外停留,观察屋内是否有可疑分子。(天行)

■ 动向

美迷恋“反制激光技术”

除了“阿凡达计划”,美国国防部新预算中还提及另一项源于科幻理念的项目——“反制激光技术”。这项研究要花费410万美元,目的在于避免美军遭受高能激光束和其他潜在未知力量的伤害。这项技术当前还处于起步阶段,尚不能应用于战场。



相关研究再一次显示了五角大楼的“未雨绸缪”,因为美军已开始装备激光武器。据悉最新一代航母上就部署了激光炮火力系统。这种武器利用激光高聚焦度的特点,将激光束的能量聚集在一起,精确击中目标,并且以光速瞬间打击目标,不需要调整发射的提前量使目标无法躲避。

鉴于激光武器威力强大,美国空军在2008年便开始研发一种保护涂料涂在武器表面,用于防止本方遭遇敌方的激光打击。美国海军在2009年启动了反激光技术研究,意在避免武器遭到激光等高能量爆炸的袭击。

五角大楼未来的反制激光技术研发将集中在武器材料上,即避免武器被激光熔化、削弱或穿透。此外,五角大楼还希望能够实现突破,最终研发出“激光袭击报警系统”。

有专业人士批评说,“反制激光技术计划”和“阿凡达计划”同处未知阶段。五角大楼太执迷于科幻和不现实的事物。(天行)




http://news.163.com/12/0226/04/7R5NJKNR0001121M.html
77#
 楼主| 发表于 2012-2-26 10:08:18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研究称玛雅文明崩溃或与干旱有关

2012-02-26 02:31:08 来源: 北京日报(北京) 有28人参与

核心提示:美国新一期《科学》杂志24日刊登的一篇研究报告显示,曾在墨西哥尤卡坦半岛和中美洲兴盛一时的玛雅文明的崩溃,可能与中等程度的干旱有关。研究人员表示,这项发现凸显了尤卡坦半岛和中美洲对中度干旱情况的敏感性,这对现代社会也具有警示意义。
新华社华盛顿2月24日电 美国新一期《科学》杂志24日刊登的一篇研究报告显示,曾在墨西哥尤卡坦半岛和中美洲兴盛一时的玛雅文明的崩溃,可能与中等程度的干旱有关。


科学界长期以来一直怀疑,玛雅人历时100多年的缓慢衰败与周期性的干旱有关,但未能确认玛雅社会在崩溃前经历了多大程度的干旱。墨西哥尤卡坦科研中心和英国南安普顿大学研究人员分析了来自尤卡坦半岛的湖泊和石笋记录后发现,在公元800年至950年间的玛雅文明衰败期,由于夏季风暴减少,该地区降雨量曾不时地减少,有些降雨量减少的时期可长达10年,总体而言,玛雅社会经历的年度降水量比此前的正常期少大约25%至40%。这使该地区河流、湖泊等“开放水源”的蒸发量超过降水量。

研究人员表示,夏季是玛雅人耕作并对贮水系统进行补充的主要季节,而中等程度的降水减少就导致部分没有河流或其他水源的地区经历比较严重的水荒,“社会解体、城市被抛弃就成为水荒的可能后果,特别是因为持续多年的干旱频繁发生”。

研究人员表示,这项发现凸显了尤卡坦半岛和中美洲对中度干旱情况的敏感性,这对现代社会也具有警示意义即便现代人拥有更先进的抗旱手段,降水量的持续减少也可能产生深远影响。

http://news.163.com/12/0226/02/7R5GS1NV00014AED.html
78#
 楼主| 发表于 2012-2-26 10:11:22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中消协:10年间20万张脸毁于整容

2012-02-25 21:15:23 来源: 中国广播网(北京) 有282人参与

核心提示:据中国消费者协会统计,美容等领域连续多年是消费者投诉热点,中国整容整形业兴起的近10年中,平均每年因美容整形毁容毁形的投诉近两万起,10年间已有20万张脸被毁掉。另据《纽约时报》报道,继美国和巴西后,中国成为全球第三整容大国。
中广网北京2月25日消息 据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在中国整容整形业兴起的近10年中,20万张脸被毁掉。


据国际美容整形外科学会对排名前25位的国家与地区的整形外科医生和手术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2009-2010年中国的整形手术数量共达340多万例。其中外科手术类180万例,非外科手术160万例。《纽约时报》报道说,继美国和巴西后,中国成为全球第三整容大国。据韩国驻华使馆数据,2011年韩国方面为赴韩整容的中国游客发放了1073份签证,总数较2010年上升了386%,意味着过去一年中国赴韩整形人数增近四倍。

2010年,中国整形美容市场实现产值达到3000亿元左右,行业从业人员超过2000万。行业年发展速度平均呈40%以上的增长态势,而上游企业的销售更是以每年60%的增长率迅猛发展。市场的繁荣也让中国的整形机构水平存在参差不齐的现象,整形手术风险高涨。据中国消费者协会统计,美容等领域连续多年是消费者投诉热点,中国整容整形业兴起的近10年中,平均每年因美容整形毁容毁形的投诉近两万起,10年间已有20万张脸被毁掉。

http://news.163.com/12/0225/21/7R4UPUHI0001124J.html
79#
 楼主| 发表于 2012-2-28 00:20:54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戴冰精彩新闻,码上开始,马上开始//@pinmm: 转发微博
@长江日报科教部【长江日报今日首推“立体报”】长江日报今日推出“魔码新闻”,只要用手机扫描印刷在报纸新闻旁边的二维码,更多精彩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立即在手机上呈现。“魔码新闻”是二维码的一种创新应用——我们带您走进新闻发生地,让你和前线记者直击现场。@长江日报,可获意外惊喜哦。
收起|查看大圖|向左轉|向右轉

轉發(285)
|
評論(63)
2月14日07:07
來自新浪微博
轉發(2)|
收藏|
評論(1)
13分鐘前
來自新浪微博
80#
 楼主| 发表于 2012-3-4 11:06:02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今晚将现“火星冲日”天象 火星整夜可见

2012-03-04 01:07:42 来源: 北京晨报(北京) 有1169人参与

核心提示:3月4日晚,“火星冲日”天象时隔两年将与人们相见。据北京天文馆馆长介绍,火星冲日时间段的前后几个月都是看火星的好日子,晴天条件下肉眼即可观看。据介绍,火星冲日时,火星与地球、太阳几乎成一条直线,火星日落时从东方升起,日出时于西方落下,整夜可见。

今晚,时隔两年的“火星冲日”天象将与人们相见。似乎天公不作美,天气预报显示,今天是阴天,不利于晚上看星星。不过北京天文馆馆长介绍说,在火星冲日时间段的前后几个月都是看火星的好日子,对于用肉眼看星星的普通市民来说,逮着个晴天就可以抓紧时间观看了。


火星冲日时,火星与地球、太阳几乎成一条直线,地球正好处在火星与太阳之间,日落时火星会从东方升起,日出时于西方落下,整夜可见,明亮且颜色略有发红的火星足以吸引大家关注的目光。

火星相邻两次冲日的时间间隔约为779天,差不多是两年零一个多月。上次火星冲日是在2010年1月30日,2011年全年火星没有冲日。由于火星与地球的距离较近,其冲日期间与其他时间到地球的距离差非常明显,因此冲日前后是观测火星的较佳时机。

另外,3月8日,火星还会与一轮满月相会,形成火星合月天象。如果天气晴好,请天文爱好者别错过了。

(本文来源:北京晨报 作者:韩娜)

http://news.163.com/12/0304/01/7RNCSAPJ00014AED.html

网易北京市东城区网友 [北京250] 的原贴:1
在不远的从前,
1 双日出现,小日本10级大地震,海啸爆发,死上万。
2 日套日出现,金二世,一命呜呼。
3 火星冲日,想必也不会有好事出现。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