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科技报道集锦

[复制链接]
331#
发表于 2016-8-7 23:05:59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机器人也来写奥运会新闻?众多编辑要丢饭碗了吗爱范儿网2016-08-07 16:11:36[url=]阅读(8326)[/url]评论(0)


  
  备战里约奥运会,忙得不只是运动员,还有在加班加点地赶稿子的编辑们……但今年的奥运会,机器人也很忙。
  《华盛顿邮报》为了全方位地报道奥运会,组织了一支特殊的“记者”团队——机器人。据介绍,“机器人记者”将会进行全程信息跟踪,并在《华盛顿邮报》网站和该报 Twitter 帐号上直接发布里约奥运会的相关新闻,不需要人工干预。
  
  一大波编辑将会失业吗?编辑们不都失业了吗?不。据了解,“机器人记者”只能快速完成与以数据为核心相关的简单新闻,例如比分、积分榜等内容。负责《华盛顿邮报》新数字项目的负责人杰雷米·吉尔伯特(Jeremy Gilbert)表示:
  
  我们不会用机器人取代记者的,只是想利用人工智能减轻他们的写稿压力。看下机器人写的稿件,其实内容很基础。
  (数据引用自 2012 年奥运会,此图为效果展示图)吉尔伯特说,2012 年报道美国总统竞选时,由于人力采编速度较慢,《华盛顿邮报》有关当年总统竞选的消息滞后时间竟长达16个小时。但有了人工智能写作,媒体能更全面、更快地完成热点报道。
  
  据腾讯科技,《华盛顿邮报》并非首个使用机器人来制作新闻的机构。自动化写作服务公司 Narrative Science 早已使用机器人来撰写新闻,该公司的技术能够对大量数据进行分析,并自动创作新闻报道。不过,《华盛顿邮报》想要的可不仅仅如此。吉尔伯特称,未来想让读者看不出了机器人和记者写的稿件的区别。
  第一部人工智能科幻片剧本:Sunspring伦敦科幻电影节(Sci-Fi London) 48 小时挑战单元的参赛电影作品里,有一部特别的作品 Sunspring ,它的编剧是人工智能“本杰明”(Benjamin)。
  本杰明(Benjamin)在写剧之前已经“熟读并学习了”成百上千部科幻电影,像《2001 太空漫游》、《超时空圣战》、《捉鬼敢死队》、《第五元素》等作品。
  
  Sunspring 剧照9 分多钟的电影里有命案、三角恋、嘴里吐眼球等内容,人工智能创作的内容已经十分丰富。不过据导演 Oscar 介绍,当三个主要演员试读这个剧本时:
  每个人都笑翻了。
  
  本杰明的剧本尽管本杰明几乎看完了所有经典科幻电影,每个句子看起来都算完整正常,但是组合起来之后,就搞笑了。会写剧本的本杰明比只会算比分的奥运会人工智能似乎更让人警惕。未来,人工智能会全面取代人类的工作,让众多编辑失业吗?

http://it.sohu.com/20160807/n462998055.shtml

332#
发表于 2016-8-11 09:03:10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考古发现大洪水证据,夏朝存在或非神话
NICHOLAS WADE2016年8月5日 积石峡。一个研究团队的领导者表示,他们对积石峡洪水的模拟重现显示出,古代对大洪水的描述“很可能是基于历史上的一个自然事件”。Wu Qinglong 科学家已经找到了约4000年前黄河上游地区被一场特大洪水淹没的证据,他们说这一事件或许为半传奇色彩的首个中国王朝提供了历史依据。

中国古籍中记载着各种各样的历史事件和传奇。当考古学家破解了甲骨和古代青铜器上的铭文时,有些记录——比如与中国的第二个及第三个朝代有关的那些——得到了极为翔实的佐证。

但关于中国第一个朝代夏朝的记录,涉及一场大洪水以及诺亚般的救世主禹帝的故事,在疏通河道,驱退洪水,保一方平安后,他受天命成为帝王。历史学家一直想要弄清,关于这场洪水的记载到底是创世神话还是一场真实事件的民间记忆,又或者是两者兼而有之。一些人把关于禹帝的故事斥为旨在为中央集权统治辩护的虚构作品。此外,由于当时缺乏能证明发生过大洪水的证据,许多人都把关于夏朝的故事当成传说而非历史来看待。

由北京大学的吴庆龙领导的一个考古学家和地质学家团队,现在已经找到发生过一场大规模洪水的证据,他们说这可能就是一些中国史书提到的那场大洪水。

洪水之所以发生,是因为地震引起山体滑坡,形成了一道横跨黄河的巨型天然堤坝,从青藏高原流过来的黄河水,本应在那里穿过积石峡。研究人员在周五发表于《科学》(Science)杂志的文章中称,从现存的侧壁判断,那道堤坝比黄河当前的水位高出约800英尺(约合240米)。

据吴庆龙的团队推测,在6至9个月里,黄河完全被堵塞,河水都汇聚在坝体后边新形成的堰塞湖里。接着,坝体在湖水漫过坝顶之际迅速溃决,释放了最多可达3.8立方英里(约合15.8立方公里)的湖水,这是过去一万年以来已知的规模最大的洪水之一。溃坝洪水可能向下游奔涌了1250英里(约合2000公里)之远,冲毁了黄河的天然河岸,令许多地方被淹,甚至导致了黄河改道。

洪水通常是很难定年的。但是造成黄河堵塞的那场地震还摧毁了下游约16英里处的喇家村,这就提供了关于时间的信息。地震造成的裂隙里,填满了来自溃坝洪水的沉积物,但却看不到当地典型的风成土堆积,吴庆龙的团队说,这意味着洪水和地震是在同一年发生的。

用放射性碳测年法对在地震中丧生的三名儿童的遗骸进行检测后,研究者确定洪水大约发生在公元前1920年。

喇家村一个山洞里的骸骨。这个村庄据说毁于中国数千年前发生的一场地震
Cai Linhai
该日期与夏朝有着明显的时间上的联系,有人认为,如果夏朝存在的话,应该就是在这一时期建立的。根据中国当代的一项断代工程,夏朝始于公元前2070年。有一个说法还要更接近,两名学者通过研究中国的天文记录——据记载在禹帝统治初期,出现过一次五大行星会聚的现象——得出结论,夏朝始于公元前1914年。

据中国史书记载,禹帝是通过疏通河道成功治水的,而不是像他的前任那样,试图修复黄河堤岸的决口。他还为华夏文明奠定了基础,并对各地的进贡做出了规定。据记载,大禹治水的起点是“积石”,与曾有滑坡坝存在的那个峡谷同名。

吴庆龙的团队表示,他们对积石峡洪水的模拟重现显示出,古代对大洪水的描述“很可能是基于历史上的一个自然事件”。研究人员表示,这个发现也支持了这样一种观念:考虑到二里头文化可以追溯至公元前1900年,与积石峡大洪水爆发的时间吻合,所以位于积石峡下游约1550英里处的考古发现二里头遗址,有可能就是夏朝的首都。

不过,历史学家们需要更多的证据才能采纳该团队的这一假设。目前还不太清楚,有关一场大洪水的民间记忆如何能像吴庆龙的团队所认为的那样,被精确地维持了至少900年,因为文字记载的事可能是1000年前发生的。美国达特茅斯学院(Dartmouth College)研究古代中国的历史学家艾兰(Sarah Allan)表示,可能爆发过多次洪水,它们在大众记忆中被混淆了。在她看来,古书中描述的大洪水是一个解释世界如何形成的神话,而不是一个历史事件。

“这个故事的开头讲到世界上到处都是水,当时的问题是如何让这个世界变得适于人类居住,”她说。她还表示,即便神话是基于一个真实的事件,也不见得就能与积石峡洪水或二里头文化中的洪水联系起来。

在宾夕法尼亚大学(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研究战国历史的金鹏程(Paul Goldin)也认为,大禹和大洪水的故事不太可能是对历史事件的描述。这些故事大多追溯到公元前四世纪,而积石峡洪水发生的时间要早得多。“这些是比较晚一些的传说,因一些哲学和政治因素被传播开来,去假定它们描绘了过去的一些模糊记忆,本身就是有问题的,”他说。

金鹏程谈到了中国考古界的一种“执迷”,即他们试图“证明所有的古老文本和传说都有一些基本的真实性。这是对此前一段时间它们被贬为神话的一种过激反应。考古学家的第一反应不应该是去探究自己的发现是否与史料匹配,”他说。

2000年在喇家遗址考古发掘出的14名地震遇难者的遗骨。
Cai Linhai
积石峡洪水发生在中国历史上一个关键的时期,介于新石器时代和之后的青铜器时代之间。吴庆龙的团队在周三举行的一场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大禹治水的故事代表一种新的政治秩序的出现。从考古纪录可以看到某种衰落,在一场大灾难之后,这是可以想象的,到了青铜器时代,发展达到了一个新的层次,最早可见于二里头文化,城市规模大幅增加,文字以及制造青铜器的作坊得到发展。

AD



“如果他们能在考古记录中展现积石峡洪水和二里头等文化的出现之间存在某种联系,那将大大提升我们对历史的理解,”金鹏程说。

翻译:常青、李琼

点击查看本文英文版。


https://d2amis2lbx0ooy.cloudfron ... campaign=newsletter
333#
发表于 2016-8-27 09:32:41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4光年之外,可能还有一颗地球
KENNETH CHANG2016年8月25日
艺术家绘制的行星Proxima b围绕比邻星运行的示意图。比邻星是离太阳最近的恒星。
艺术家绘制的行星Proxima b围绕比邻星运行的示意图。比邻星是离太阳最近的恒星。
M. Kornmesser/European Southern Observatory
有另一个地球或许正围绕着我们隔壁的恒星旋转。

天文学家周三宣布,他们探测到一颗行星在环绕距离我们太阳系最近的恒星比邻星(Proxima Centauri)运行。让人浮想联翩的是,这颗行星位于比邻星的适居带,那里的温度也许既不太热也不太冷。这意味着,它的表面或许能够存在液态水,从而提高了存在生命的可能性。

尽管近年来的观测工作在银河系各处发现了不少地球大小的行星,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的行星搜寻任务开普勒计划也在这方面做出了尤其大的贡献,但这颗行星带来了与众不同的希望,因为数十年后也许就有可能找到抵达它的办法。它距离地球4.2光年,也就是25万亿英里,从宇宙的尺度来看属于极近。

一位天文学家将它比作正在闪烁的霓虹招牌。“我是最近的恒星,我有一颗可能宜居的行星!”卡内基科学研究所(Carnegie Institution for Science)的天文学家R·保罗·巴特勒(R. Paul Butler)说。正是他所在的团队做出了这一发现。

伦敦大学玛丽王后学院(Queen Mary University of London)的天文学家吉列姆·安格拉达-埃斯屈德(Guillem Anglada-Escudé),是在《自然》(Nature)杂志上发表这一发现的研究团队的带头人。他表示,“我们知道,在很多恒星周围有类地行星,我们也差不多预计到那些临近的恒星周围会有类地行星。但令人振奋的并不是这个。让人激动的是这是最近的那颗。”

除了这颗行星的大小和与母星的距离,有关它的许多事情还是个谜。科学家依据的计算机模型仅能提供有关可能出现的情况的一些线索:那里的环境或许与地球类似,但也许像金星那么炙热,或像火星那么干冷。

这颗行星被命名为Proxima b,并没有影像证据。安格拉达-埃斯屈德博士及其同事通过望远镜观察其母星的光谱而间接探测到它。他们把注意力放到了这一光谱中存在的精准微小移动上,先是轻微的红移,然后是轻微的紫移。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比邻星受到这颗行星引力的拖拽,于是前后摇摆。与之类似的是,警车朝着或远离听众行进时,警笛声听起来会更尖利或更低沉。

通过这种移动的大小,天文学家们确定Proxima b的质量至少是地球的1.3倍,尽管它也可能要大上好几倍。Proxima b上的一年——在环绕比邻星的轨道上运行一周的时间——仅为11.2个地球日。

尽管这颗行星被比邻星的光芒遮盖,不能被现有望远镜观察到,但天文学家们希望十年后打造的下一代望远镜能看到它。

这颗行星与地球的相似性增加了一种希望:未来某一天,机器探测器可以掠过或近距离地观察它。在俄罗斯企业家尤里·米尔纳(Yuri Milner)和理论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Stephen Hawking)牵头之下,私人资助的一群科学家与技术巨擘宣布启动突破·探星计划(Breakthrough Starshot Initiative)。这一项目的目标是在未来二三十年里开发并发射一系列iPhone大小的太空飞船。他们提出的目的地是半人马座阿尔法星系(Alpha Centauri,又称南门二),除了比邻星,其中还有两颗更大的类日恒星。


比邻星位于半人马座阿尔法星系,距地球4.2光年。
ESA/Hubble & NASA

“我们肯定会瞄准比邻星,”突破·探星计划顾问委员会主席、哈佛天文学家阿维·勒布(Avi Loeb)说。“这就像是在自家附近发现黄金地产。”

比起地球与太阳之间的9300万英里,这颗新发现的行星与其母星之间的距离要短得多,仅为500万英里左右。就连我们太阳系最里面的行星水星,离太阳也有3600万英里。

虽然Proxima b可能是与地球有所类似,但它的母星比邻星与太阳有很大的区别。比邻星个头微小,属于红矮星,仅为太阳质量的大约12%、亮度的大约1/600——星光如此黯淡,都不能从地球上用肉眼看到。

因此,尽管Proxima b与比邻星距离很近,但接收的热量要小于地球,却又足以保留水在其表面流动的可能性。至于它上面是否真存在液态水或大气层,“目前就纯靠猜想,”安格拉达-埃斯屈德博士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AD


假如Proxima b诞生于离比邻星很近的地方,那么它可能就很干燥、没有大气。可是,它也可能诞生于更远的地方,继而往内移动到目前的轨道上。还有一种可能性是,它诞生之初是干燥的,但后来遭到彗星或充满冰物质的流星撞击。

“一些可信的模型和理论可以说明,如今能够有一颗可信的与地球类似的行星,”安格拉达-埃斯屈德说。

这一发现也许会给搜寻行星的望远镜提供推动力。在加州山景城的美国航空航天局艾姆斯研究中心(Ames Research Center)供职的鲁斯兰·别利科夫(Ruslan Belikov)提出,建设一座小型太空望远镜,成本不到1.75亿美元,专门用来搜寻半人马座阿尔法星系的行星。虽然它并不会强大到足以看见Proxima b,但它的存在也许能提供更多信心:在该星系的两颗类日恒星周围,也存在类地行星。

“它会直接提高公众对隔壁就存在一个新世界的意识,”别利科夫博士说。“这是民众思维范式的一种巨大转变。”

翻译:黄铮
https://newsletter.cnsxzh.com/ar ... campaign=newsletter
334#
发表于 2016-9-7 08:55:03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科学新闻报道不该哗众取宠

郝炘 赛先生
2016-09-06

作者  郝炘
科学新闻也许是最难做的新闻,因为真正的科学新闻可以说基本上并不存在。

十年前,《纽约时报》科学版编辑Laura Chang曾回答过读者有关时报如何报道科学新闻的问题。一位读者问,考虑到科学是一个缓慢积累数据、研究结果需要得到验证、逐渐在学科内得到承认的过程,世界上有什么东西够得上是科学“新闻”呢?

编辑的回答是:除了极少数发现之外,科学是一步一步地前进的,类似传统突发新闻的那种“科学新闻”少之又少。

《纽约时报》的科学编辑说,尽管没有多少科研结果够得上传统意义上的新闻,但这并不意味着记者一定要等到结果可以进教科书时才能作报道。而且,科学新闻报道的曲折,正好反映了科学过程本身的曲折。

比如,《纽约时报》曾在2014年3月以“科学家惊喜发现宇宙诞生时的涟漪[1]”为题,报道了哈佛-史密森天体物理中心领导的南极望远镜团队宣布探测到原初引力波的新闻,不过,这个宣布后来被证明为时过早[2]。但是,这篇后续报道没有像最初的报道那样受到广泛关注,表现之一是纽约时报中文网未将其翻译过来。这反映了科学论文发表和科学新闻报道都存在的一个大问题:正面结论受重视的程度远高于反面结论。

科学新闻该怎样报道呢?《纽约时报》的科学编辑说,采编人员首先要对科研论文做出新闻价值判断。时报采用的原则包括,新闻发布提供的研究是否具有统计意义?新研究号称发现的东西是否已经在以前的研究中为世人所知?没有参加研究的同行怎样评价新工作?这些同行的意见从编辑部过去与他们打交道的经验来看是否可信?新闻决定最终是编辑的主观判断,哪些有广泛的兴趣(比如引力波的探测),哪些对读者有用(比如医学研究和健康方面的),也有些报道只是因为题材非常有趣,比如猪也懂光学原理[3]的报道。

虽然真正的科学新闻并不很多,但自从苏联在1957年先于美国发射了人造卫星、美苏展开太空竞争以来,美国不少大众媒体都开辟了科学新闻栏目,报道的篇幅大增。这部分是因为,科学家及其工作或资助单位为了竞争,希望让自己的成果尽快被公众了解,这会有助于他们得到政府用纳税人的钱提供的资助。

发表科学论文或医学论文的杂志,比如《科学》、《美国科学院院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等,也以帮助记者作报道的名义,提前把要发表的文章介绍给他们。但期刊要求记者在论文发表之前不作报道。这种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利用了记者之间的竞争,制造了一种新闻紧迫感。期刊发给记者的这类事先通知,有时会把科学上的一个小进展包装成一个突破,也助长了懒惰的新闻采编习惯。

有人造了一个词来描述这种新闻采编:churnalism,是用英文单词churn(炮制)和journalism(新闻工作)结合形成的,也许可译为“新闻炮制”。意思是,不通过观察、调查、采访去发现新闻,而是在新闻发布的基础上找几个人评论一下就写报道。

新闻炮制的问题在科学新闻报道中比较常见,尤其是国内的科学新闻报道。国内有的科学媒体甚至把自己紧密跟踪期刊、特别是时髦期刊的新闻发布作报道引以为豪。

曾在《自然》工作多年的科学记者Colin Macilwain发表过一篇观点文章[4],批评科学期刊与科学记者过于紧密的关系。他认为,记者靠新闻发布采编科学新闻的做法,让科学家与媒体有一种亲密无间的关系。这种关系所产生的科学新闻,掩盖了科学发现的复杂过程,给人的印象是,所有在期刊上发表的论文都是很少受到挑战的“突破”。他说,这种过于密切的关系对科学家和科学新闻都没有好处,最终会削弱公众对科学家的信任、以及科学新闻的可信性。

其实,一些真正的重大发现,在当时往往并没有得到记者和大众的注意。纽约时报科学记者Dennis Overbye回顾了一些20世纪的重大发现。他写道,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可谓20世纪生物学最重要的事件了。但是,克里克和沃森的文章在1953年4月25日发表之后,英国主要报纸直到5月中旬都还没有注意到他们的工作。虽然《纽约时报》驻伦敦的记者6月13日发了一篇报道,但文章也许只出现在早版上了,因为后来印刷的日报上并没有这篇报道,也许编辑认为有更重要的新闻需要版面,把发现DNA结构的报道撤了。Overbye还说,爱因斯坦的名字直到1917年才在时报上出现。

不过,DNA结构的发现和爱因斯坦对科学的贡献,并没有因为未被及时报道而被埋没。相反,被美国《科学》杂志编辑部在发表的当年就评为2004年重大科学突破之一的黄禹锡的工作,后来被发现作了假。黄禹锡也因此臭名远扬。

正因为在《科学》、《自然》等著名刊物上发表文章容易受到媒体和大众的关注,北京大学生科院教授饶毅说过,在顶尖杂志发表论文也可能害作者[5]。他说,即使没有造假,错误的文章发表在顶尖杂志上,可能会因为读者的忿忿不平,而让作者更受人讨厌。

韩春雨发表在《自然—生物技术》上的文章、以及国内的有关报道也许印证了饶毅的说法。韩春雨被媒体称赞为“一鸣惊人”的“诺奖级”工作,因为不少实验室表示重复不出来,很快受到造假的质疑。虽然早先的正面报道可能让他得到了官方的重视,但其研究结果最终需要得到时间的检验。发表了论文只是第一步,科学新闻报道滥用“诺奖级”这种词只会让人耻笑。

注释

[1] http://cn.nytimes.com/science/20140331/c31cosmic/

[2] http://www.nytimes.com/2015/01/3 ... ig-bang-theory.html

[3] http://www.nytimes.com/2009/11/10/science/10angier.html

[4] http://www.nature.com/news/2010/100217/full/463875a.html

[5]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09/6/220790.shtm



链接:
http://mp.weixin.qq.com/s?__biz= ... NO3v0Z9mY3YL8Dlu#rd
335#
发表于 2016-10-4 23:38:23 | 只看该作者
【案例】中国日报实现世界首例人工智能视频采访作者:李剑诸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6-10-04 16:56:50





分享

中国日报香港10月4日电 中国日报通过整合人工智能技术(Artificial Intelligence),采访真人而制作虚拟视像,可全天候、全方位回答全球受众的提问,成为世界上首家将人工智能技术融入新闻采访实务的媒体,实现了多媒体新闻报道的重大突破。

代号为“红字”的研发项目是由中国日报亚太分社多媒体部制作。项目主创人员麦克・拉觉近日在彭博通讯社香港总部举办的多媒体研讨会上应邀做了演示,受到来自海内外的主流媒体编辑记者的高度赞赏。

这款根据真人制作的虚拟视像,可以即时回答全球受众的提问,这在世界新闻史上还是首例,不仅是媒体在新技术运用的突破,同时也在新闻报道层面实现三方面的创新:其一,运用人工智能技术的视频,受众可与新闻人物直接互动,摈弃了传统媒体记者根据自己的感观、经验去过滤或植入采访对象的做法;其二,通过人工智能,强化了受众的个人体验,更容易培养受众与受访对象的忠诚度和用户黏度;其三,这项突破给未来的新闻带来无限的想象空间,比如焦点新闻人物、娱乐巨星、政坛元老以及历史人物等,都可以通过这种方式采访记录,形成口述视频对话,即使在主人公离世以后,亦可继续与受众互动回答问题。



这次视像新闻主角是尼泊尔的一位名叫布米卡的变性者,一个在南亚备受争议的新闻人物。尼泊尔的“第三性”运动使该国成为亚洲地区第一个承认变性人士合法权益的国家,该国的护照相应出现了“第三性”性别的选项。布米卡是该国第一位以“第三性”性别身份护照出国的变性人士。

两个月前,中国日报记者麦克远赴尼泊尔,持续对布米卡进行了20多天的密集视频采访,并输入到节目中,然后采用目前世界上最尖端的人工智能技术,包括谷歌的语音识别技术、IBM的沃森人工智能技术、脸谱的反应架构技术、亚马逊的匿名函数功能等多项技术完成后期制作。呈现在观众面前的布米卡虽然是虚拟视像,但却像真人一样,有足够的思维能力,以现场直播的方式回答观众提出的所有问题。



人工智能技术的突飞猛进,使新闻产品的多元开发和竞争更为激烈。美国《华盛顿邮报》认为,在不远的未来,机器人不仅能够抢去大部分白领的饭碗,包括记者和编辑,还将囊括普利策新闻奖。前不久,谷歌开发的阿法狗令人类围棋高手“集体臣服”的事件广为人知,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英国《金融时报》已经出现美女记者与一位名叫爱玛的机器人写手同台竞争了。2016巴西里约奥运,中美媒体的机器人记者首次同台亮相。北京大学和今日头条开发的写稿机器,结合了自然语言处理、机器学习和视觉图像处理等技术,平均每天撰写30-40条稿件,冠绝人类写手。报导速度最快为2秒,几乎与电视直播同时发布稿件。

机器人是否会抢了媒体人的饭碗,还有待观察。但写稿程序的广泛应用,肯定是对媒体人力资源的解放和补充,使记者和编辑可以集中精力从事新闻事件的解读和分析。据麦克表示,这款新闻实验产品虽然已经上线,但仍有巨大的提升空间,比如布米卡遇到无法回答的问题时,可能会婉拒或直接说不能作答。

中国日报作为国家英文媒体,一直努力推动报网融合,鼓励采编人员不断创新内容,跟进技术潮流,力争在媒体大转型的浪潮成为时代的弄潮儿,此次人工智能视频采访是首开先河的尝试。

点击原文链接,体验一下最新的人工智能技术,问布米卡一个问题吧!

https://projects.asiaweekly.com/bhumika-can-speak-for-herself/


http://cn.chinadaily.com.cn/2016-10/04/content_26970683.htm



336#
发表于 2016-10-10 00:43:02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黑洞只是二维平面?没有真实体积来源:科技讯
2016-10-08 18:50:34





分享

【科技讯】10月6日消息,黑洞是宇宙中最为危险的天体,然而关于黑洞,科学家们却知之甚少,黑洞是什么形状的呢?科学家表示,黑洞并非我们所认为的圆盘或者管状,很可能是个没有实体的平面物体。

黑洞是宇宙万物中最为神秘莫测的天体,它们无法抵御的强大引力能够吞噬万物,甚至光也无法逃脱。然而,最新的调查研究显示,黑洞或许仅仅只是全息影像而已。理论物理学家开发了一种估算存在于黑洞视界外的混乱状态的方法。

经他们的研究测算表明,即使这些引力强大的特殊天体看似是三维物体,但事实上它们也许只是二维投影。

这个结论与一项名为全息投影假说的理论相一致,该理论认为整个宇宙或许都是我们无法目及的一个二维平面。所有落入黑洞中的物体都将完全被控制在这个平面中,时刻波动。研究人员表示,他们的工作或许能让科学家们对黑洞内的引力状态有个全新的视角。

来自慕尼黑普朗克理论物理研究所的物理学家Daniele Pranzetti博士认为,研究人员使用的模型比过去使用的更加完善,更加先进,因此取得的结果也更加确凿有力。这使我们能够解决一些先前困扰已久的分歧。

为了进行测算,研究人员使用了量子引力来检测黑洞的熵。科学家们早前的研究表明,黑洞的熵与其面积成比例,而与体积无关。量子引力理论假设时空结构是由量子组成,并由此探索在极小尺度上的引力作用。

研究人员构建的计算模型能够使他们观测这些被称为凝聚体的量子聚集物在发生引力碰撞时会造成什么后果。而根据它们所产生的引力特性,科学家们得以模拟探究黑洞的中心究竟有什么。

Pranzetti博士表示,该研究是基于圈量子引力论中提出的量子几何学,即空间量子的凝聚体所展现出的经典几何的匀称性。他们的研究结果则支持了全息投影假说理论。

这或许意味着关于黑洞内部结构的相关信息都包含在一个二维平面上,而科学家们要做的就是去破解它们。

版权声明: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

http://www.chinadaily.com.cn/micro-reading/2016-10/08/content_26992153.htm



337#
发表于 2016-10-14 16:34:13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伽利略拍马的故事

2016-10-13
科学春秋

作者按:      
        大科学家名垂千史,是因为他们对人类文明的贡献。一百年,几百年之后,人们对科学家的回忆早已抽象成名字,只有他们的思想亮点被反复提及。科学家在世时也是有血有肉的凡人,几多风流,几多龌龊一般是不会随他们的学术成就被保留的。可是伽利略拍马的故事却是个例外,因为其证据是被写进了好几本书中。这个鲜明的例子说明知识分子与权利之间的“皮之不存,毛之焉附”的关系:知识分子在活着的时侯需要与政权搞好关系才能有钱、有闲搞研究。但几百年之后,政权早已化为泥土,而科学发现却像毛发一样永久地存留了下来。

撰文 | 吴建永(美国乔治城大学医学院神经科学教授)
责编 | 艾维

● ● ●

伽利略(1564-1642)是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爱因斯坦称他为现代物理学之父。但他早年只是个实用数学家和仪器制造者,25岁就当上了帕多瓦(Padua)大学的数学教授。他改进了计算火炮射击仰角的炮规,大大提高了射击精度,在当时是世界顶尖的军事技术。伽利略设计和制造的仪器虽然使得他很富有,但是并没有能够使他获得足够高的学术地位。因为在十六世纪实用数学家相当于现在的工程师,在科学界中的地位很低。伽利略想变成一个真的“科学家”,当时叫“自然哲学家”,享有很高的学术地位,相当于今天欧洲授予科学家的勋爵或中国的院士。可是那时“自然哲学家”是不食人间烟火的,他们只争论那些看不见摸不着的问题,比如宇宙中心在哪里,人和上帝的关系等等,他们看不起伽利略这类搞军事仪器,搞实际应用的工匠。可伽利略却利用他的技术引发科学的革命。

这个革命来自伽利略的一项技术改进——伽利略望远镜。最初的望远镜据说来自荷兰乡下小孩的玩具,他们把眼镜片重叠起来,可以看清远处山顶上的教堂。这个玩具在1608年被一位荷兰眼镜匠改进成商品,叫做“间谍镜”, 能放大八倍左右。这个消息传遍欧洲,伽利略听说后对此进行了仔细研究和改进,他的望远镜由凹镜(近视镜片)和凸镜(老花镜片)组成,放大倍数达到20倍。这当然又是一个世界顶尖的军事技术,能让你在敌人看不见你的时候就能看见敌人。1609年,他把新望远镜展示给意大利北部军事长官(Doge of Venice,图一)后,他在帕多瓦大学的工资立刻就长了一倍。可是他并不满足,为了实现自己当自然哲学家的目标,他把望远镜指向天空,用它来研究宇宙和上帝。

当时自然哲学家们争论不休的一个最大问题就是到底地球是宇宙唯一中心,还是地球和其它行星一起围着太阳转,这些争论都没有实证,所以谁都不能说服谁。这时伽利略的重大发现来了。1610年1月7日,他发现木星周围有四颗明亮的星星。第二天再看,发现这些星星与木星之间的相对位置变了。之后的一周内他连续观察,终于发现这是四颗星星在围着木星转。这个发现使他立刻成了科学界的明星。在自然哲学家只能争论却没有答案的领域,他用观察的方法明确地指出,不管你相信哪种理论,宇宙的中心不止一个,因为至少木星是它那些卫星的中心。

可是即使有了这么重要的发现,要当上“自然哲学家”还必须有个王公贵族作为赞助人。伽利略就去求美第奇大公(Cosimo II de' Medici, Grand Duchy of Tuscany),当时意大利中部的国王(又称托斯卡纳大公)。有说法伽利略曾经当过美第奇的家庭教师(1610年春,他辞去大学教职,接受托斯卡纳公国大公聘请,担任宫廷首席数学家和哲学家的闲职与比萨大学首席数学教授的荣誉职位),按说两人关系应该比较近。可是大公并不需要学者,而更需要一个能够富国强兵的工程师。由于这个原因,伽利略的请求并不成功。

►图一 威尼斯军事长官视察伽利略的天文望远镜(十九世纪的版画)。

这时拍马的作用就上来了。1610年3月,伽利略在发表木星卫星的书里,不仅描述他发现了木星的四个卫星,而且把这些星体以美第奇的名字命名(图二)。

►图二 伽利略介绍新星的书《星际使者》,书影Medicea后的Sidera是拉丁名,其上突显了‘美第奇’等字(剑桥三一学院藏)

这下所有贵族都轰动了:木星在西方文化中叫“朱比特”,是罗马神话中的众神之王,掌管天界。由美第奇大公的名字命名的星星绝对为国争了光。放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中,美第奇二世的“有信心”还是很重要的。伽利略写到,“我们的名声始于自信,想受到尊重必须先有自信。最仁慈的今上(His Most serene Highness) 将展示以此发现的绝对重要性:不但全体子民,而且世界各国都必须承认其无限之荣光。伽利略还卑谦地说道,“看到这些星星并不是我在科学上的发现,而是从科学上确认了美第奇王朝的星象学合法性。(scientific proof of their dynastic horoscope)”。

谈到为什么他能做出如此发现,伽利略说的就更肉麻了:“因我随侍今上于左右,不时受到陛下之神圣启发,您的无疆仁慈之光充满了我的灵魂,日以继夜,给了我发现的动力。因之,在您,无比仁慈的克西莫大公的神光普照之下,我发现了这些古来所有天文学家都没见过的星星”。注意,那时的赞美之词中“仁慈”的位置很高。大家都要赞颂君王无比仁慈,把他在道德上架得高高的,就不那么好意思随便砍人了。

最后,伽利略认为他的发现并非是让美第奇的家族随着新的星星名垂青史,而是借陛下家族之圣名,使这些星星更加光辉灿烂。

伽利略真是有如神助,木星的四个卫星恰巧暗合克西莫大公和他的四个儿子。在16世纪,星象学还是主流科学(图三),伽利略的说法使他顺利地得到了自然哲学家的头衔,工资涨的比国务卿还高。之后美第奇星被诗歌、戏剧、歌剧等广泛创作,为当时社会的和谐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意大利的传唱史诗 Chiabrera称,伽利略用美第奇的名字使那些天体的价值提高。

不过,这个美第奇星的发现虽然受到最高行政长官的力挺,却与教会结下了梁子。后来,伽利略的宇宙多中心学说被罗马教廷当作邪教打击了多年, 70岁的他竟被监视居住到死。350年后,由教皇保罗二世主持,对当时教廷审判文件做了13年的仔细研究,最后教廷公开道歉,给伽利略平反。

►图三 伽利略给自己画的星象图,用以推测自己的运道。

今天看来,伽利略拍马的能力似乎完爆一切国粹,但这并不说明他的人格有多么低下。在人治社会中,向当权者拍马是不可或缺的政治技巧。一个时期有一个时期的套话,这些套话放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是常态,离开这环境就是奇葩了。历史上达芬奇、第谷、开普勒、莱布尼茨、拉普拉斯都拍过庇护者的马,大部分拍马的套话随着时光慢慢都腐烂了。伽利略也是按当时的套路说了几句,却随着他的发现流传了下来,让今天的你我惊艳。

几百年过去了,政府仍然是研究工作最大的“金主”。现在的科学家需要的资助远比伽利略时代多。为了获得研究资助,顺情说些好话还是免不了的,当然套路和肉麻指数已经不太一样了。

图片来自网络。原稿于2011年10月2日阴雨中写于美国盖色斯普镇。2016年9月24日修改授权《科学春秋》刊发。

参考文献
1. Cosmos and Culture 14: How Galileo Dedicated the Moons of Jupiter to Cosimo II de Medici.http://www.dioi.org/kn/galileo/index.htm
2. Nova Podcast-- Galileo and telescope.http://www.pbs.org/wgbh/nova/space/galileo-telescope-au.html
3.  Galileo, Sidereus Nuncius 1610, 32; Biagioli (4), 132.).
4. http://www.sites.hps.cam.ac.uk/starry/galsidnun.html

链接:
http://mp.weixin.qq.com/s?__biz= ... kJP3SFgVO0h9TZ3M#rd
338#
发表于 2016-11-18 11:27:15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网易首页 > 网易科技 > 网易科技 > 正文


霍金:人类在地球上存在时间难以超过1000年2016-11-17 01:49:19 来源: 网易科技报道举报

10693



网易科技讯11月17日消息,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根据英国著名理论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Stephen Hawking)的说法,未来一千年内,人类将可能无法在“脆弱”地球上继续生存下去。

霍金认为,地球上的生命因灾难而灭绝的风险越来越大,这些灾难包括突如而来的核战争、基因工程病毒或威胁不断增长的人工智能。

他敦促人们给予太空旅行更大兴趣,并称为了人类的未来我们必须继续进入太空。

在英国牛津大学辩论社(Oxford Union),霍金敦促云集的学者听众关注太空旅行,获得了全场起立鼓掌。

在这次演讲中,霍金花了一个小时讲述了有关人类对宇宙起源理解的进程,从原始的人类创造神话到依据“M理论”做出的最新预言。

他说:“也许有一天,我们将能够利用引力波回望大爆炸的核心。

霍金指出:“宇宙学一直在不断取得进展,但为了人类的未来,我们必须继续进入太空。

他说:“如果不逃离我们脆弱的星球,我认为未来1000年内我们人类将不能够继续存在。

霍金曾表示,他打算乘坐维珍集团老板理查德·布兰森(Richard Branson)的太空飞船进入太空。他继续说:“因此,我希望鼓励公众对太空感兴趣,在这方面我很早就获得了培训。”

他补充说:“活着并从事理论物理学研究,对我来说一直是一个荣耀。”

他表示:“过去50年,我们对宇宙的理解发生了很大变化,如果我做出了小小的贡献,我感到很荣幸。”

他说:“我们人类只是自然界基本粒子的集合,这一事实如此接近对主宰我们和我们宇宙的规律的理解,这是一个伟大的成就。”

此前,在《如何制造宇宙飞船》(How to Make a Spaceship)一书的后文中,霍金描述了他对未来太空旅行的看法。

他说:“我认为,地球上的生命面临因灾难而灭绝的风险日益增加,例如突然的核战争、基因工程病毒或其他风险。”

他指出:“我认为如果人类不去太空就没有未来。”

霍金对牛津大学的青年学子发出诚挚的恳求,他本人曾在这所大学就读本科学位。他说:“记得要仰望星星,不要只盯着你的脚下。”

他说:“试着理解你看到的东西,并去探索是什么让宇宙存在。”

他指出:“保持好奇心,生活中总是有你可以去做和获得成功的领域——重要的是,你不要放弃。”

在他以“宇宙起源”为主题的演讲中,他表示他目前正在努力去证明宇宙起源同样遵守物理学规律,同时符合现代物理学家称为M理论的内涵。




M理论包含了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该理论将空间和时间相结合,使爱因斯坦能够预测黑洞的存在——在一个重力如此强大的空间,甚至没有光能逃脱它——以及量子理论,它预言了亚原子粒子,设在日内瓦的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大型强子对撞机正对其进行测试。

霍金称:“这是唯一具有我们认为终极理论应该具有的全部属性的统一理论。”

他表示,他和科学家詹姆斯·哈特尔(James Hartle)认为大爆炸和时间的起点可以被认为类似于地球南极,而纬度线类似于一个不断扩大的宇宙,但包括“南极”在内每一个点均服从相同的自然法则。

他说,早期文明认为地球是平面的。他指出:“如果我们的建议是正确的,它会摆脱时间有一个起点的观念,类似于我们摆脱地球存在边界的观念。”

(刘春)

http://tech.163.com/16/1117/01/C61OG3H200097U81.html?f=bj_news#loc=12


本文来源:网易科技报道 作者:刘春责任编辑:李德雄_NT2021






339#
发表于 2016-11-20 11:27:50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围观群众,误伤友军:伦敦雾≠中国霾?

2016-11-19
果壳网


老乡们,洋专家是来帮我们的,你们误伤友军了!


作者:大脸撑在小胸上

昨天,@澎湃新闻 发了一篇报道《国际科研团队:中国霾是中性的,与当年伦敦夺命大雾成分不同》。



下面评论,要么冷嘲热讽,要么开骂外国专家洗地,高赞评论惨不忍睹。




盛况空前,感兴趣的请亲自去感受一下。

我急死了!急得大喊——老乡们,洋专家是来帮我们的,你们误伤友军了!

老乡们请听我解释:

报道到底在说啥?

报道里的这项科研成果主要有两方面内容:

1

一是说,伦敦雾霾中大多是10微米尺寸的较大颗粒,而中国霾则是尺寸小得多的纳米颗粒。

这怎么理解呢?

就是说,伦敦雾霾里大部分是PM10;而中国霾里是纳米级,就差不多得是PM0.1了,比PM2.5更小。



PM2.5有多小?

大家都知道,PM越小,穿透能力就越强。

PM10是可吸入颗粒物,能进到鼻腔和咽喉,但可以随着痰涕排出;PM2.5是细颗粒物,能深入到肺泡,造成不可逆的伤害;而PM0.1是超细颗粒物,可以进入到肺泡、血液和神经系统。

这明显在说中国霾的健康损害更大啊,怎么就洗地了?

2

二是说,伦敦雾霾是酸性,中国霾是中性。

这又怎么理解呢?

就是说,伦敦雾霾主要来自于燃煤排放,有很多硫化物,所以是酸性的。

中国霾的成分很复杂,除了燃煤和发电厂排放出的硫化物,还有汽车尾气和工业排放的氮氧化物。同时它的反应过程也更复杂,除了一次排放,还有这些一次排放物之间又互相作用,产生了二次污染物。



由于有了二次反应,所以它更多是中性污染物——请注意这里的“中性”,是相对于酸碱而言的中性,而不是相对于褒贬而言的中性。

这表明:中国对霾的治理会更困难。像伦敦那样,雾霾成分比较单一,控制起来相对容易;而像中国这种源头多、成分杂的,在控制时就会按下葫芦起了瓢,东墙塌完西墙塌,治理起来将是一个漫长而艰巨的过程。

这是在替官员洗地吗?

恰恰相反,如果官员能充分认识到这一点,至少不会一拍脑袋说什么2017年治不好雾霾就提头来见吧。

另外,伦敦1952年的那一场雾——其实也就是雾霾,只是当时还没有认识到——之所以被称为“杀人雾”,因为它5天死了4000人,事后估计可能上万。这说明它具有急毒性,正如这项研究报告中所说,它是强酸性的。


1952年伦敦杀人雾

而中国霾,因为有复杂的二次反应,而表现出中性——但这并不代表中国霾的毒性更小,虽然还没有发生一夜之间夺人性命的惨剧,但它所含的更小的颗粒、上面所吸附的更复杂的成分,将对人体造成持续的、深入的、综合的健康损伤,这很可能是更严重、波及更广的健康代价。


老乡们看到了吧?仔细解读起来就是两点:

一是中国霾颗粒更微小、成分更复杂,这表明对人体的伤害更大;

二是中国霾的源头更多、反应过程更复杂,这表明治理前景更不容乐观。


你们大骂人家“洗地”,就说你们骂错没?就说人冤不冤?

幸亏人外国科学家也不上中国微博。


怎样报道才更好?
还要补充一点:

就我个人而言,我很希望媒体向大众多介绍科研成果,这是好事,但我反对不加任何科普解释的生硬介绍。

就像这次,骂人的固然蠢,可话说回来,如果文中说清楚了“纳米颗粒”“中性成分”是什么意思,再解释一下怎样理解科研成果的社会意义,我想也不至于造成这么严重的误解、一边倒的叫骂。

在报道类似科研成果时,媒体是否具有更多责任,来帮助绝大部分的外行读者,更准确地理解其含义?

而从技术角度,我们不能要求一个全知全能的大百科型记者,但希望记者在涉及专业报道时,适当请专业人士把把关、做做背景知识科普,这应该也不是太难的事吧。


本文来自:大脸撑在小胸上。原标题:《围观群众,误伤友军:伦敦雾≠中国霾?》


链接:
http://mp.weixin.qq.com/s?__biz= ... SoMdAwG9w6clfmBa#rd
340#
发表于 2016-12-20 23:26:22 | 只看该作者
【案例】雾霾又来了,看看放大1000倍的雾霾照片吧2016-12-19 医牛循证健康资讯
标题下方的蓝字“医牛循证健康资讯”或扫描文章尾部二维码,即可订阅。

显微摄影师、天文摄影师、科普作家放出了一组照片,通过显微镜将雾霾颗粒放大1000倍。
  他们有的是复合体,有的是生物颗粒,有的是矿物质,形状各异。
  在微观角度上看,霾颗粒的形状各异,有复合体,有生物颗粒,有矿物质的,看上去触目惊心。
  这些颗粒不全是pm2.5。周围的小颗粒可以达到PM2.5的尺度,而大颗粒可以达到PM10甚至PM20的尺度。
  在显微镜中,倍率是用物镜倍率X目镜倍率,摄影师用的是40倍镜头+2.5增倍拍摄,如果用目镜看,就是1000倍。
  如果单纯讲拍摄的物理放大倍率,是100倍。
  样本是将载玻片放在户外,暴露12小时得到。得到的样本肉眼看上去是一层灰,仔细看能看见某些较大的黑色颗粒。

  这样的雾霾,你见过吗?

医牛点评:
看这些雾霾颗粒的长相和构成就会明白为什么癌症的发病率如今会这么高了。。。
来源: 医牛循证健康资讯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NDg3NTczNQ==&mid=2655229028&idx=2&sn=fd643a47228191362d5d2037a12042a1&chksm=bd36245c8a41ad4aaa336515cd4a488349194e177a9a5a10eed7d2afead3dc457277efb9b8a4&mpshare=1&scene=23&srcid=1220UPaQn1EDE8YOT4sGHoae#rd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