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言论自由案例

 关闭 [复制链接]
31#
 楼主| 发表于 2011-1-8 21:29:40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追忆《21世纪环球报道》
--中国最敢讲真话的报纸停刊内幕(转载)

石扉客

    

   [一]

  又是岁末,正好是我那位毛老乡的110周年,刚刚在西祠胡同瞎转悠,看到有人把王永治兄那篇《李锐访谈》翻了出来,“我们依然在不断神话毛泽东,不断制造个人崇拜,不断给党史造假。”,“个人崇拜就是邪教”,这些9个月前摆在大小报摊上的白纸黑字,现在看来还是那么让人神经绷紧。而9个月前,环球的兄弟们没有人神经发紧,大家都在争相发飙。

  最后一期环球报道的出版时间是2003年3月10日还是17日,现在已经记不准确了。只记得停刊前一周的报纸,即载有《李锐访谈》那期,推迟了一天出版,本应周六早晨就上报摊的,延至周日才出来。这是以前从来没有过的事情,似乎有不祥的消息隐约传来。以至上海站的兄弟们在周一的例会上开始心事重重,面带狐疑,当天连老板赶紧在内部BBS上安民告示:各位同人无须惊慌。解释推迟的原因是南周的24版朱榕基刚刚出来,集团需要时间等待反弹并观测风向。

  这种凝重的气氛并不妨碍北京站的弟兄们在周一评报会上的喜形于色,依稀记得原话是“这篇文章能顺利见报,让兄弟们万分振奋。这是14年来大陆报刊上最具勇气的一篇公开报道。争取写出这样的文章,并争取见报,是兄弟们能够忍受千难万难,依旧坚守在《21世纪环球报道》的最大动力。”

  上海站负责人老金说,这期报纸出来后,和他住在一个小区里的朱学勤先生连夜来敲门,说这样搞不行,太猛了,马上会死掉。

  《战略与管理》执行主编黄钟兄打电话来说,不要太张狂了,估计他们现在是忙着权力分配,无暇顾及你们而已。两会一结束,马上就要打屁股了。

  就在这种怪异的不祥气氛中,我只能老老实实按照既定方针办,去上海市委组织部寻找我的采访对象。这个自1949年后出了无数手眼通天大人物的要害部门,其实并不在传说中的高安路,而是在湖南路上的一家隐蔽宾馆里办公。

  费了不少周折赶到这个抽水马桶此起彼伏轰鸣的衙门,办公室主任是一个年轻又有几份帅气的家伙,听到我这个既没有记者证也没有介绍信的不速之客说明来意,脸上浮现出浅浅的惊奇。拿着名片到隔壁办公室去了,顷刻和蔼可亲的出来。

   “欢迎你来采访。不过我们想,您最好先和庆红同志办公室联系一下。有曾办的指示,我们才好说话。”

   真是高,高家庄的高。

  和这个“高”主任握手道别,我在他目送下走进电梯下到一楼,想想不甘心,又从楼梯口老老实实爬到5楼。找到一块挂着《组织人事信息报》编辑部牌子的办公室,一头撞进去。

  这是个意外的收获。这个曾在86年一手创办的人事系统全国第一家报纸,当时以倡导改革领全国风气之先。参与创办的老人们虽然已经风流云散,却还剩下一个自始至终没有挪窝,现在是该报的副总编,对以向前辈虚心取经名义前来的我丝毫没有防范之心。

  在录下整整三盒录音带后,我得意洋洋的赶到上海图书馆,把几大本纸张发黄的灰扑扑《组织人事信息报》合订本尽数借回家。

  在嘈杂的车上,突然接到广州总部的电话:报道计划暂停,先不写稿。一股冷意从脊背处冒出。后来才知道,同样奔忙在上海滩跑黄局的老朴,盯吴的耗子,在贵州采访胡总司机的李,都接到了同样的电话。

   “你们这样搞,是要把人家的祖坟刨出来。他能不要你的命?”在停刊后的学习总结会上,一贯老成持重的老金总结道。

[二]

  

  周四接到电话,周五全站召开全体会议。传达总部报纸暂停出版通知。下周一的《21世纪经济报道》随即刊出《21世纪环球报道》停刊改版通知。

  屈指算来,这个时间正好赶上两会结束。黄钟老兄一语成郗,他们动作甚至比想象的还要快。

  至此,编辑部原定在两会闭幕之日推出40版报纸外加18版政治人物号外(9个常委每个常委两个整版)的报道方案算是彻底夭折。

  上海站这时刚刚从汉口路300号23楼〈21世纪经济报道〉的办公室搬出来,到21楼和〈南方周末〉为邻,第一次有了自己明亮整洁的办公室。

  到10月我离开申城北上时,这个办公室已经是满地狼籍尘扑扑了,老金精心布置的〈南方日报报业集团 21世纪环球报道明星周刊〉的标牌也已经残缺破损,让人生出无限伤感惆怅。这是后话不提。

  在这个据说比总部和北京站都要阔气的办公室里,可怜仅仅出了一期报纸。随后便是每周要求进行的政治学习和业务讨论,高速运转的采访编辑出报车轮突然停了下来,大家都有点不适应,隔三差五的成为冯小刚笔下的成功人士——每天睡到自然醒。

  我慈祥可爱的丈母娘也就是从那时起开始偷偷向我内人打听,到底女婿上的是什么班,只要在家里睡觉就可以了。

  现在想起来,去年这个时候,上海站10余人拉拉杂杂的从各个旮旯拥到汉口路300号,没有任何人意识到这个巨大的危险随时会降临。

  此前的我正在某公司编一个破杂志,常务执行副主编的头衔就象妇科级干部、资深助教的ID一样可笑。而南方报业的光环,是每个媒体人和我这样子的半吊子媒体人心底无限仰望的。

  这份2002年5月31日刚刚创刊、每周六出版的周报,挟914南京汤山中毒案和16大的报道余威以雷霆万钧之势冲荡着一帮可爱又复可怜的的媒体人的心。

  现在还记得安替兄把美联社拍摄的市民争睹21世纪环球报道的照片转发到内部论坛的得意洋洋。

  安替完全有理由得意。在南京汤山中毒中,21世纪环球报道是唯一赶在新闻封锁前做出两个整版的报纸。大字标题〈警戒汤山〉让当时还是新闻门外汉的读者我兴奋不已。

  正如连老板所评价的,正是这次报道使环球报道一炮打响,发行量和影响大幅上升。

  如果说汤山中毒案的报道还有偶然性的因素。正好南大新闻系的实习生小金在封锁前赶到了汤山现场,正好周末出报避开了周一的新闻封锁令。那么后来的16大报道以及相关报道就更让人双眼发直了。

  关天的依然猪脑壳兄说起北京站段宇宏兄的〈亚洲英雄为何令政府部门紧张〉,双眼发绿,直说不可思议,这种被有关部门抓起来,和前前总书记并列的亚洲英雄,也能公开见报?

  创刊时环球报道奉行的“新闻全球化”理念其实此时已经悄然引退,从上到下,大家都在削尖脑袋做时政新闻,做最猛最快最牛比的时政新闻。

  连老板言必称〈华盛顿邮报〉、〈纽约时报〉。后来听说,21报系教父沈灏已经将理念调整为〈记录世界时事风云,见证中国政治文明〉。16大报告里提到的“政治文明”一词成为了新闻鸦片。

  没有人意识到,其实我们一直在闯红灯,一直在超速驾驶,一直在禁鸣路段鸣笛不已。其实这些早就一一记录在案,新闻警察早已经在监视器前冷笑不已了。

32#
 楼主| 发表于 2011-1-8 21:30:26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伊朗一家报纸发表同情以色列的文章被停刊
2009-01-02 10:42:59 来源: 人民网(北京) 
   核心提示:伊朗一家日报因发表同情以色列的文章被政府勒令停刊,但分析人士称这背后的真正目的是国内政治需要。伊朗今年6月将举行总统大选,该报是一家亲前总统拉夫桑贾尼的日报,据称内贾德查封报纸实际是在打击反对派。

  人民网1月2日报道 伊朗一家日报因发表同情以色列的文章被政府勒令停刊,但分析人士指出,这背后的真正目的是国内政治需要。

   据伊朗通讯社报道,伊朗一家名为Karkzarandaily的报纸因发表同情以色列的文章被政府勒令停刊。伊朗文化与伊斯兰指导部负责人巴鲁兹解释说,“这家报纸被勒令停刊是因为本星期三它发表了为以色列罪行进行辩护的文章。”科威特《祖国报》2日报道说,Karkzarandaily发表的文章中暗指一些支持巴勒斯坦的人是“恐怖组织”。文章说,“是因为那些巴勒斯坦人躲在加沙的幼儿园和医院里,所以才造成以色列对加沙的轰炸使大量平民死伤。”

   阿拉伯新闻网引用伊朗分析人士的话说,Karkzarandaily是一家亲前总统拉夫桑贾尼的日报,尽管在2005年大选中拉夫桑贾尼输给了内贾德,但他在伊朗国内仍有很大影响,他还经常抨击内贾德政府的经济政策,特别有传闻说拉夫桑贾尼有可能要参加今年6月的总统大选。另外,内贾德查封反对派报纸这不是第一次,去年11月,一家支持改革派的杂志就被政府勒令停刊。此次伊朗政府要Karkzarandaily停刊,表面理由是因为该报同情以色列,而背后的真正目的在于打击反对派。
33#
 楼主| 发表于 2011-1-8 23:06:47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BBC抱怨遭中国“封网”
2010-8-27 10:07 |

英国广播公司(BBC)16日宣称其中文网站在中国遭到屏蔽,并据此认定“中国政府重新封锁海外新闻网站”。 近年来,西方一直对中国的网络管理批评很多,而中国官方坚持说,中国的网络管理符合世界的惯例,很多国家,甚至西方国家管理网络比中国严格得多。

  《环球时报》报道,BBC16日宣称,北京在奥运会期间曾开禁包括“美国之音”中文网和BBC中文网在内的一些网站,“但现在这些网站又开始被封,同时难以登录的还有一些港台网站”。 BBC16日的“抱怨”再次激起了西方媒体对中国的口诛笔伐,个别媒体甚至言辞激烈地指责“中国重启网络镇压”。 美联社16日以“BBC抱怨中国管制”为题报道了此事,加拿大《环球邮报》网站在转载美联社此文时,配了个更耸动的标题---“中国重启网络镇压”。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刘建超16日回应说,“某一些网站确实存在违犯中国法律的情况”。有中国专家表示,互联网如今已成为各国相互渗透的工具,而西方明显处于攻势,中国和广大发展中国家处于守势。像BBC这样的媒体有着英国政府的背景,运作纯熟。它当然希望自己的声音在全球畅通无阻  
34#
 楼主| 发表于 2011-1-9 20:18:46 | 只看该作者
35#
 楼主| 发表于 2011-1-10 20:40:32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枪毙你,《现代人》的“后台”!
             ——往事追忆
                  
李贵仁


1962年10月的一天,刚吃完中午饭走出食堂,一年多前和我同时从西高考入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的一个同学赶到我身边,压低声音悄悄说:“张老师,张遥青,枪毙了!”

我直瞪着他的眼睛,以为他在说笑,回了句:“别在这里胡说八道!”

我当然不会相信那个同学所说的话。张遥青老师是个什么人啊,西安教育界德高望重鼎鼎大名的一级教师,连副省长苏资琛都曾经坐着伏尔加车去看望他,在日甚一日的老百姓已经吃不饱饭的困难处境中还享受着一定程度的特殊照顾,怎么可能被枪毙呢?何况一个多月之前快开学时我还回西高去看过他呢——稍早一点,七月中旬,他作为高考阅卷委员住在西北大学时,我也去看望过,同他一起吃了顿饭。

但是那个同学黑着脸,根本没有说笑的意味。他仍是压低声音悄悄说:“大街小巷贴满了布告,你自己去看吧。”

我脑子嗡的一下蒙了,不愿相信却又不能不信,急忙奔出学校,向北疾行,要到城里去找布告看。只奔了三里路,离城还远着呢,就在八里村办事处门口看到了一张。那张杀人布告的主角果然是张遥青,但是名字前面加了“反革命分子”的标记,名字上还用红笔打了叉。布告末尾写得清清楚楚:“验明正身,绑赴刑场,执行枪决。”

在这晴天霹雳猛击之下,我几乎瘫倒,在办事处门口痴痴地呆立了半晌,才拖着已经无力的双腿慢腾腾地返回学校。

据那布告所说,张遥青的主要罪状是支持一些青年学生成立《现代人》反革命集团。他是这个反革命集团的后台。

这是我根本不知道也根本不相信的事情。


我是1958年大跃进期间在兰州进入高中的,头一学期基本上没读书,大部分时间在工地上大炼钢铁。1959年春,我回到西安,转进二十中续读。这是一所只设高中的名校,建立于清朝末年,最初叫陕西省高等大学堂,换了几次名字之后,在很长时间里一直叫陕西省立西安高级中学,简称西高,在大跃进开始前的教改中才改为西安市第二十中学,但是人们仍习惯地称为西高(进入改革开放年代,又正式改回了西安高级中学的原名)。在西安,能够进西高读书是一种福气,能够在西高教书当然更不寻常。而在那群不寻常的教师中,张遥青又是鹤立鸡群的名师。他历来只教高三语文。西高每个年级有八个班,每个语文教师教两个班。所有在西高读书的学生,从高二升到高三时,都盼望张遥青给本班教语文课,实在不行,那也希望碰到另一个名气稍微次一点的张希达老师。我所在的六一级六班,到高三时居然交上了最好的运气:语文张遥青,历史张展直,代数白毓元,几何弓矢石……都是顶呱呱的名师。全班同学无不欢欣鼓舞,觉得自己在一年后的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有了莫大保证。我从上初中开始一直偏爱文科,将来上大学也只想进中文系,因此对其他科目的老师是谁并不在乎,而对张遥青给本班教语文则格外高兴,兴奋程度无人可比。

起初,我同张遥青的关系没有什么特殊之处,只是作为语文课代表,要负责收发全班同学的作文,因而有机会隔些日子就到他的宿舍去一次,但总是很快离开,不好意思或者不敢停下来和他多说什么。我对他,不是一般同学那样的简单崇拜,还带有几分敬畏。在我看来,他的课真是教得太好了。每篇课文,无论记叙文、抒情文还是议论文,无论小说还是诗歌,无论现代的、古典的还是外国的,他都能清晰透彻地把时代背景、作者情况、文体特征、主题思想、段落大意、写作技巧和成语典故等等详细介绍给同学们,还经常穿插讲解现代汉语和古汉语知识,指出同学们易犯的错误以及防止和纠正错误的途径。当然,这些本是一般语文教师都应该做到的,但是一般语文教师很少有人能做得那么好——深入浅出而又生动有趣,既吸引人又令人难忘。更重要的是,他还以渊博的学识和独特的洞见给同学们讲授了不少课本之外的东西,比如结合某些课文的内容适当介绍中外文学史的相关片断和社会思潮之类,使同学们大大拓展了知识领域,在思路和思想方法上不断有所收益。正因为如此,我觉得听他一节课竟比以往听别的老师一年课还有用。更让人难忘的是,隔周一次的作文,他不是像其他老师那样只管出题目让同学们自己去写,而是在出了题目之后先启发同学们审题,再引导同学们根据题意谋篇布局,并举例说明应该怎样正确地遣词造句。他批改作文的高明和精当也是其他老师所不及的:既不是只简单地打个分数和写几句评语,也不是随心所欲地大删大改,而是恰到好处地适当调整一些字句就使文章变得通顺流畅,然后通过旁批和总批指出得失及出现问题的症结,从而在根本上帮助学生有效提高写作水平。对这样优秀的一位教师,同学们自然格外敬佩,大家都想尽量多从他那里接受一些教导,哪怕只是多和他说说话也好。我尤其如此。但他除了上课之外,总是只呆在自己宿舍里,似乎不同任何人交往,而且总是不苟言笑,平时在校内碰到什么人也连个招呼都不打。这就不能不使我对他产生敬畏心理了。此外,我当年十六岁,而他已是六十岁的老人,我在他的面前也就不能不感到拘谨。这种情形持续了大约一个月。

我从来没有想过要去打听张遥青的任何情况,所以,他的身世啊,经历啊,在过了将近半个世纪之后的今天,我也丝毫不知,只是听他说过,他的故乡是紫阳县。但是用不着问,谁都看得出来他是个独居的老人。即便是星期天和节假日,他也决不到别处去,而且没有什么亲人之类来看望他。一日三餐,他总是踽踽独行,步履蹒跚地到教工食堂买点饭菜,拿回宿舍去吃,只偶尔凭政府作为特殊照顾发给他的票卷到市内有名的饭馆去改善一下。开水也是自己到灶房打。这种状况没过多久便被我觉察了,但是又过了一段时间之后,我才觉得这是一个严重问题。看到这么可敬的老师竟然如此孤苦无依,我越想越难过,却不知道该怎么办。我惟一能做到的只是在生活上帮他做一点事情。起初只是扫地打水,到后来,双方都觉得自然了,我就什么事情都帮他做了,包括洗衣服和出外买东西。他烟瘾很大,而当时香烟供应奇缺,正好他宿舍门前有一块园子,我就在课余时间开垦出来,按照他的意愿精心栽种了许多烟草,供他抽了很长时间烟斗。入冬后,我每天一大早赶到学校,总是先跑到他宿舍去帮他生好煤炉再去教室上课;星期天不上课,我也照样一大早专门跑六七里路到学校去帮他生煤炉干杂事,把他照顾和服侍得尽可能周到妥帖。有时候,我帮他干完杂事,会在他身边坐一阵,和他各自读书,什么闲话也不说,只在遇到问题时简单问他几句。他有时候也会主动和我谈点什么,但基本上限于文学,从不涉及我和他都不感兴趣的政治问题。他和我一样,对俄罗斯和苏联文学十分喜爱,对英法德文学也很喜爱,特别赞赏托尔斯泰和雨果等人的人道主义思想以及普希金和拜伦雪莱等人为自由而奋斗的精神。在他同我谈起这些时,我只是静静地听,默默地想,决不插嘴,但是在心里越来越觉得自己和他心灵相通,因此更加心甘情愿地不仅把他当成可敬的恩师,还把他当成最值得信赖的亲人来对待。

我和张遥青的亲密关系,在我自己看来是很正常的——无非是一种普通人之间应该有的互相尊重、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的关系,只不过他的情况特殊,更值得同情,因而我对他的关切比常人突出一些罢了。我总以为大家一定也是这样看问题的,不应该也不会有什么非议。事实上,倒也真没有听到什么非议之类,只是后来偶尔听到有人把我说成了他的干儿子。好在绝大多数人都还对此抱着善意,在我面前所表现的也只是理解和信任。大概正因为如此,后来有一位老教师悄悄对我说,张遥青有过一个儿子,几年前突然自杀了,张遥青知道后只是跺了一下脚。我听了很吃惊,却什么也没有说,而且没有追问张遥青的儿子当时多大,是干什么的,为什么自杀。直到今天,这一切对我来说仍是个谜。

到了1961年4月,离高考只有半学期了,西高的八个毕业班按高考志愿重新编排为五个理工班,两个医农班,一个文史班。平时不当班主任的张遥青当了文史班的班主任,我还是担任语文课代表。从那时起,上的课大大减少,特别是我们文史班,数理化之类都不再上,只是在政治、语文、历史、俄语之外加了一门也是张遥青教的古文,因此,虽然张遥青的负担重了许多,同学们却大大增加了自己复习的时间。我经常在校园内找个僻静角落,下大功夫死记古今中外历史的重大事件和重要条约以及俄语单词,除此之外,就把主要精力用于反复写文章和翻译古文。我写的文章和翻译的古文,当然都要请张遥青批改和指点,这样,他就比平时为我耗费了更多心血。他对我的一些文章甚为赞赏,竟让人张贴在教学楼的布告栏里供同学们参考,甚至让其他学校借去给毕业班的同学当范文。张遥青的这种态度使我既感到快慰又深受鼓舞, 我决心加倍努力, 在高考中夺取最优异的成绩——我想,这对他也算是一种报答吧。当然,即便在那已经很紧张的关键阶段,我也依然每天抽出时间在生活上照顾和帮助他。我把这看成天经地义的事情,根本没有想过会不会因此对自己造成影响。事实上,我也并未因此受到什么影响。几个月后就是高考,我考得非常顺利,每门课都得了八九十分,不仅在本校,而且在全省拔了尖。按理说,既然如此,我就完全应该按照志愿被北大录取,因为我的成绩比北大、北师大等校在陕西录取的任何学生都高出许多。不料陕西省偏偏把成绩好的考生都扣在本省的高校,我们西高平均每门考分达到八十以上的十个尖子生,竟然没有一个被录取到自己所报的外地学校,我作为文科状元,只能被录取到列在第二志愿表的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我从多方面获取了相关信息,心中极为不满,多次口出怨言。张遥青却淡淡地对我说,无所谓,不论到哪里读书,关键还在自己。我听了他的话,觉得有道理,就改变了情绪,不再发牢骚了。从另一方面考虑,我觉得在西安读大学也好,可以经常回来看望和照顾他,继续对他尽一份心。

读大学一年级时,虽然陕西师大离我家和设在市中心的西高都很远,我也坚持每个星期天回家呆上一会儿就去母校看望张遥青。没过多久,他突然让我到东关索罗巷去跑一趟,说是他老婆住在那里,需要钱,让我送一些过去。我这才知道原来他还有亲人在世,但是具体情况是怎样的,我连一句也没有问。又过了一段时间,我再回西高去看他时,发现师母已经搬去和他同住。更令我吃惊的是,师母竟已瘫痪在床,吃饭、便溺都得靠他服侍。目睹这种情景,我伤心之至,就不由分说抢着帮他做这些事,而且从那时起,每个星期都挤出尽可能多的时间赶回西高去代他服侍师母,连洗屎洗尿之类也干。师母很快就同我熟识了,一听到我的声音就高兴地叫我的名字,但总是叫不准,把“贵仁”叫成“贵成”。我想,我经常去服侍她,显然已经使她把我当成了亲人,这多少会在她心里产生一些暖意,从而帮助她康复吧。想到这一点,我就不断在心中默祷,祝愿她好起来,健康地享受人生。但这只能是空想,她终于急匆匆地走了。大约只过了两个月,我在一个星期天又去西高服侍她时,她不仅已经过世,而且已经火化。一切都是那么突然,那么仓促。我哀痛莫名,却什么也说不出,而且什么也不想问。我只是在心里想,张老师这么优秀,这么可敬,却偏偏比一般人更不幸——儿子多年前莫名其妙地自杀,老伴又在病瘫之后遽然离世,现在,他可真是只剩下孤身一人了,在此后的岁月中,他将是怎样凄凉和痛苦啊!当然,我会仍像过去那样,尽可能地去照顾和服侍他,但我总不可能经常守在他身边呀,何况有些事情是我根本给他帮不上什么忙的。唉,但愿他自己能够挺住,尽可能长久地挺下去。

在那之后,我还是每个星期天去看望张遥青,帮他做些事情或者陪他坐坐。表面上看起来,他好像没什么变化,大部分时间只是读书,脸色一如往昔,沉静而严峻,似乎什么也没有发生过,而且不会发生。

就在那个时候,我碰到了一件多少有些意外的事情。

和我同时从西高毕业的一个同学,名字叫魏裕伟,虽然和我不是同班,却从高二开始就和我很熟悉,关系不错。他也很爱文学,但是没有考上大学。1962年暮春时节,他突然写信把我叫到他家,郑重地对我说:“一些爱好文学的青年搞了一个文学社,志在互相切磋,共同提高。你在文学上很出色,又是中文系大学生,所以大家都想请你参加。”接着,他说了发起文学社的几个人的名字。这些人我大都没有听说过,惟有其中的首要人物张世昌,我虽与之从无交往,却是知道并且见过面的。他也是西高毕业生,比我和魏裕伟高一届,据说学习很好,却和魏裕伟一样没有考上大学,在家开了个修车店。另外那些人呢,据我猜想,恐怕也都是没有考上大学的。他们想聚在一起切磋文学,当然是件很好的事情,但是我对他们大都既不认识更不了解,何况我实在太忙,很难挤出时间经常去见他们,就不想接受邀请。然而我又不便推辞——总不能让人说我这个大学生看不起他们这些落榜生吧!于是,我虽然不情愿,却还是在魏裕伟带领下,到西一路的一个小阁楼上同张世昌见了一面。张世昌看起来是个相当自信的人,见了我,矜持地表示欢迎之后就自顾自地侃侃而谈。他说,我们应该以俄罗斯文学为典范,以普希金、果戈理、别林斯基为楷模,所以,我们把自己的文学社定名为“现代人”,并且要办一个二十世纪的《现代人》杂志。他还说,为此他已经同苏联方面取得了联系——给当时在中国很有些名声的《苏联妇女》杂志的总编辑亚弗襄尼科娃写了信,那位总编辑已经回信表示支持。说实在的,我虽然很赞成以俄罗斯文学为典范,以普希金、果戈理、别林斯基为楷模,而且一直推崇他们在沙俄时代为争取自由民主而创办的《现代人》杂志,却不喜欢张世昌提起这一切时所显露的那种不知怎么会产生的自鸣得意的神态,也不相信他能真正理解和秉承普希金、果戈理、别林斯基等人的精髓,更不赞成他同苏联建立联系,认为这和年轻人在一起切磋文学毫不相干。所以,我冷静地听他说完之后婉拒道:我和你们离得太远,而且很忙,不可能经常和你们一起活动。张世昌忙说,那不要紧啊,我们也没有更多活动,目前主要是把大家的作品集中起来,互相传阅和交换意见罢了。说到这里,他让我尽快送一些自己的作品过去。我想这当然可以,就在不久之后把一篇刚在写作课上得到老师好评的题为《塘》的抒情散文拿给了他。很快,《现代人》创刊号就搞出来了,是由几个人分别用稿纸抄写好钉在一起的。张世昌随即让魏裕伟传给我看。我翻了翻,其中除我的《塘》外,还有十几篇散文、小说之类,作者我基本上不认识,水平也大都很低,无论境界和文采都超不出普通中学生的作文,根本看不出普希金、果戈理、别林斯基的影子,真是愧对《现代人》的大名了。我想,也许经过一段时间努力会变得像样点吧,但是目前不行。

那时我在学校里的确忙得要命。尽管我在政治上一直不求上进,不是团员更不是党员,只想通过个人奋斗在文学上有所成就,但是有关方面认为我学业好,硬是让我担负了一些重任:系团总支办的《终南山》文学板报让我当副主编,校学生会办的《秦岭》文学板报让我当编委,校广播台则让我当编辑组长;此外,我还在班上担任古汉语课代表,并且是校足球队的队长。本来课程就重,又有这一大堆事情压在头上,我对自己看不上眼的《现代人》就更是无暇理会了,既没有对那个手抄本的作品发表意见,也忘了及时退还魏裕伟,直到一个多月之后,他来信索取,我才急忙给他送去。此后,我和他们那些人再也没见过面,并非有意却在无形之中断绝了关系。

也是因为太忙,我去看望张遥青的时间也有了较大间隔,变为半月一次甚至一月一次。我对他表示过愧疚,但他说应该如此,无须挂怀。

我同《现代人》那些人的短暂交往,一直没有对张遥青提起过。这主要是因为我觉得事情很小,不足挂齿;另一方面,在我印象中,他好像跟那些人从来没有发生过任何关系,甚至很可能不认识,所以没有必要对他讲。谁知我想错了。1962年7月初,我在各门功课都完成期末考试之后回西高去看他,刚坐下,他就主动对我说:“张世昌他们搞了个《现代人》,要请你参加,你千万别答应。这些人没有考上大学,对社会不满,和他们搅在一起没有好处。”我不明白他为什么突然对我说起这件事情,也不明白他是怎么知道这件事的,但是什么也没有问,只是随口应道:我并没有和他们搅在一起。张遥青说:那就好。

我历来尊重张遥青的意见,从不违拗。他让我不要和张世昌等人搅在一起,虽然本已不是问题,我也还是要认真听的,而且感谢他对我的告诫,因为这体现了他对我的爱护。当然,他所说的张世昌等人“没有考上大学,对社会不满”,在我看来并不是什么罪过,不应该受到指责,我也决不是因为这一点而不跟他们保持关系。如果我不是那么忙,如果我没有对他们硬把事情扯到苏联去的态度和做法产生歧见,如果我认为他们都是可造之才,我说不定真会和他们搅在一起,并且已经搅得很热火呢。真那样,我也不能算错。但是我没有把这些想法对张遥青说出来,更没有以此同他展开争辩的意思。毕竟,他也并没有从根本上否定和反对张世昌等人;他只不过是为我着想,不希望我无端惹上麻烦罢了。

紧接着就是暑假,张遥青和往年一样到西北大学去当高考阅卷委员。在他的工作快结束时,我们中文系六五级的学生要到陕西师大设在大荔县黄河滩的农场去劳动一个月,我就在出发前赶到西北大学去看望他。使我微微有些惊讶的是,他的情绪异常低沉。他把我领到西北大学教工食堂,特意买了我平时很难吃到的肉菜让我吃,他自己则只是坐着,一动不动,而且一言不发。待我吃罢,和他一起步出餐厅时,他才压低声音对我说:“张世昌他们被捕了。”

什么?张世昌他们被捕了?怎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我简直不敢相信!这是为什么呢?难道就为了《现代人》吗?一些年轻人想在文学上有所发展,办了个同仁刊物,不论办得好坏都是很正常的事情,怎么说也不是犯罪呵,凭什么逮捕他们?

我又惊又怒,但是强自隐忍,什么话也不说,只是望着张遥青神色凝重的脸孔,为他隐隐浮现的痛苦感到不安。就在那一刻,我突然明白了上次在西高见面时他为什么明确对我说不能同张世昌他们搅在一起了;他显然在那之前已经风闻了某种不祥的消息,担心把我卷进某种灾祸之中,所以要及时劝阻我。他的确是真心爱护我啊!

至于他在提起张世昌等人被捕的事情时所显露的痛苦,在我看来纯粹是出于义愤。

我相信,他肯定和我一样,尽管对张世昌他们也有不满意的地方,却认定他们只不过是在履行自己的权利罢了,谁都无权取缔和镇压!

新学年开始前,我和同学们从黄河滩回到学校,我匆匆赶到西高去看了看张遥青,就重新忙起了自己的功课和各项工作。就在那时,陕西日报发表了我的第一篇文章《妈妈》,我欣喜之余,更加勤奋,所以很长时间连家都不回,张遥青那里也没顾上再去。他的身体和精神都没问题,我很放心。

虽然这一次间隔的时间长了点,但也不过一个多月,我相信不会出什么事。

谁能料到,偏偏就在只隔了一个多月之后,却发生了夺取他生命的大事呢?

他居然被说成《现代人》的后台,戴上反革命帽子,抓起来枪毙了!

当我知道时,子弹已经击碎他那苍老、仁慈、博学、正直而且与世无争的头颅。

他的尸体可能没有人收殓,也许被野狗撕扯成碎片,啃掉了。

天哪,这究竟是为什么?


看完处决张遥青的布告回到学校,我在莫名的悲愤中思绪紊乱地想起了许多事情,但是怎么也想不明白为什么会如此。

直到四十多年后的今天,我也不知道张遥青和《现代人》的关系究竟是怎样的。

事实上,据我推测,完全可能是张世昌等人找他支持和指点,他为了表示鼓励就首肯了。作为师长,他即便对求助的学生不满意,也是只会采取这种态度的。他决不会泼冷水!

我甚至敢断定,他对张世昌等人的具体活动情况并不十分了解,更不知道张世昌已经同苏联方面建立关系。他只不过是在精神上给了那些文学青年支持和鼓励罢了,目的无非在于帮助他们成才。

在我看来,无论他以什么方式支持了张世昌等人,也不能把他说成《现代人》的后台,因为他对政治从来不感兴趣。如果说《现代人》沾上了政治色彩,他是决不会在这方面给予支持的。他的支持,绝对只会限于文学范围。

当然,硬要把他说成《现代人》的后台也没有什么了不起。说到底,《现代人》本身也没有错,更没有罪!一些爱好文学的青年学生,为了实现理想而办这样一份同仁刊物,乃是他们理应享有的自由权利,岂能因此说成什么“反革命”,当作敌人对待?就连我不赞成的同苏联方面联系,也扯不到“反革命”的政治高度上去制裁和打击呀!虽然苏联已经被说成修正主义,正在被中共猛烈批判,但是张世昌他们只不过是同苏联的杂志社建立关系,目的只是在文学上求得发展,怎能因此给他们定罪呢?而张遥青,哪怕真算得上《现代人》的后台,哪怕支持了张世昌等人的所有活动,也根本没有触犯法律,凭什么抓他甚至杀他?

最令人震惊的是,只是在我最后一次见他之后短短一个多月时间里,就那么匆忙而草率地完成了抓他、判他、杀他的全部过程,这是为什么?合法吗?


《现代人》的主要成员被捕,张遥青被杀,自然会使我受到牵连。

没过多久,系办公室就通知我:到新城区公安分局接受传讯。

后来系办公室又通知我:到人民剧院参加批斗《现代人》反革命集团大会。

在那次批斗大会上,我才知道张世昌等人发展的成员中甚至有北京电影学院学生,还知道了《现代人》很快从手抄本改成了油印本。但是,除了所谓“思想反动”之类,我在那次批斗大会上根本无法获知把《现代人》打成“反革命集团”的可靠理由,更无法获知迅速枪毙张遥青的可靠理由。

公安机关在学校配合下对我审查了很长一段时间之后,宣布了我只是“受骗者”的结论,没有在刑事上追究我。但是,我在系里和学校里从此成了监控对象,我担任的《终南山》副主编和《秦岭》编委之类职务自然都被免去。有几次校内举行重大活动,还把我关在宿舍里,派人把守,不许我外出。

此后十多年,一直到文革结束,尽管形势不断变化,我的处境时好时坏,同《现代人》和张遥青的关系仍一直装在我的档案袋里,时不时地被某些人拿出来整我一下。1984年,陕西省出版局为了体现新的知识分子政策,要“重用”我这个当时很稀少的研究生,才把档案袋里那些东西清理出来。

也是在那个时候,比我晚两年从西高毕业,经过十多年折腾后到西安市文联主办的《长安》杂志当编辑的诗人李志清对我说:要给张遥青平反了!我只是默默地听了这句话,并没有表现出惊喜,也没有询问详情。是谁要给张遥青平反呢?落实了吗?我至今不知道。

又过了十多年,我在经历六四风云以及牢狱之灾之后,才很偶然地听一个朋友提起《现代人》的几个主要人物:张世昌关了几年后释放回家,穷愁潦倒,一事无成;魏裕伟已经病死。

在这个世界上,不会有多少人还记得他们,我也只是每过一段时间独自想想而已。


                                     2008年3月12日晨6:27于西安


http://club.kdnet.net/dispbbs.as ... id=1&id=2159538
36#
 楼主| 发表于 2011-1-10 21:12:01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茅于轼被拒出境,发博文感叹

7567 次点击
77 个回复
0 次转到微评
xzhang_300 于 2011-1-10 15:16:37 发布在 凯迪社区 > 猫眼看人
今日下午我去首都机场准备飞新加坡参加喜马拉雅流域开发国际合作会议,被边防阻拦,理由是“危及国家安全”。使我想起文革,我家被抄,扫地出门,爱人被剃了光头,我被鞭打流血,反而说我是首都的危险分子。现在我被阻出国,反说国家安全受威胁。同样的逻辑。

    今早和今晚我又在新浪网的博客上发了最近写的一篇文章“人民的利益至上,人民的生命至上”。但不到十分钟就被删了。网管的效率可真高。我们纳税人花钱养了一帮限制我们自由的人,真够倒霉的。



                                       茅于轼           

是首都的危险分子。现在我被阻出国,反说国家安全受威胁。同样的逻辑。 今早和今晚我又在新浪网的博客上发了最近写的一篇文章“人民的利益至上,人民的生命至上”。但不到十分钟就被删了。
                                    2010年12月1日

来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a3971d0100nqf7.html)
- 2010年12月02日_茅于轼_新浪博客

http://club.kdnet.net/dispbbs.as ... id=1&id=6729793
37#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 13:07:29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说说那些被禁的影片
文章提交者:七上不下 加帖在 影视评论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来自: 天堂电影小组
--------------------------------------------------------------------------------






影片
国产凌凌漆

(1994年),导演李力持 周星驰 。其影像出版物可在市场上取得。

这部周星驰的电影我想基本大家都熟悉。

   “ 国产凌凌漆 ”,台湾片名称“ 凌凌漆大战金枪客 ”,为1994年 周星驰主演的粤语作品,导演李力持及周星驰 , 李力持编剧,主要演员还有袁咏仪和罗家英等人。电影刻意模仿著名特务片“ 占士邦 “(”007“)系列电影,并代入” 中国特色 “,造成夸张的搞笑效果。电影中表现了改革开放后中国官场的实况,亦描写中国官场的贪污风气,故在中国大陆为禁片 。每当翡翠台播放并非你在寻找电影时,在大陆播放时会被换上其他预先录制的电影(通常为“ 大内密探零零发 “)或旅游节目 。不过,本片的盗版 光碟或DVD在中国大陆几乎可以随意购买,而在中国的某些电影网站亦提供在线观看或提供下载 ,因此有人对禁播的意义抱有质疑。



影片
  《小武》
  (1997年)导演贾樟柯
  
  “ 小武 ”是导演贾樟柯出品的一部独立制片的电影 。 1998年 2月18日上映。影片在贾樟柯的家乡山西 汾阳的小县城中拍摄,大部分次要演员都是当地人,使用晋语汾阳方言对白。主人公小武的演员王宏伟是河南人,在影片中使用河南安阳方言。
  
  影片通过扒手小武的友情、爱情、亲情的遭遇,描述了一个边缘人的窘况。
  小武是一个小县城里文质彬彬的扒手,自称是“干手艺活儿的”。他从前的黑道朋友转行贩卖假烟而成了成功的“企业家”,结婚也不邀请小武。小武心情烦闷,找卡拉OK的三陪女聊天,逐渐堕入爱河。但在他准备送给她一个定情戒指时她却和一个富人去了太原。于是小武回到农村家中,把戒指送给了母亲。而他母亲之后把戒指转送了没过门的二儿媳。小武和父母吵了一架,回到县城,在一次行窃时被捕。
  
  获奖状况
  
  获第48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青年论坛首奖:沃尔夫冈斯道奖
  获第48届柏林国际电影节亚洲电影促进联盟奖
  获第20届法国南特三大洲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热气球奖
  获第17届温哥华国际电影节 :龙虎奖
  获第3届釜山国际电影节 :新潮流奖
  获比利时电影资料馆98年度大奖:黄金时代奖
  获第42届旧金山国际电影节首奖:SKYY奖
  获1999意大利亚的里亚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奖

--------------------------------------------------------------------------------



电影
  《蓝风筝》
  (1992年)导演田壮壮
  
  “ 蓝风筝 ”是一部1993年中国 导演 田壮壮拍摄的电影,由于影片涉及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多次政治运动内容,而无法在中国大陆公映,同时导演田壮壮也因此片遭到8年的封禁。“蓝风筝”是中国第五代导演拍摄文革题材电影的典型影片。
  影片在1993年的东京国际电影节和夏威夷国际电影节获得最佳影片。
  
  影片演员阵容强大,参演的演员有吕丽萍、李雪健、濮存昕、郭宝昌、郭冬临、张丰毅、丁嘉丽、易天等。其中吕丽萍也因此片的出色表演获得了1993年的东京国际电影节的最佳女演员。
  
  剧情
  
  故事以一个居住在北京的小男孩铁头的眼光,讲述了他童年时期经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的政治运动。
  从反右运动 , 大跃进到文化大革命他的生活也发生了变化。,最初他的父亲( 濮存昕饰)被错误划为右派 ,在劳动改造的时候不幸被大树砸死的:之后父亲的好友- “叔叔”( 李雪健饰)开始照顾铁头和母亲( 吕丽萍饰)二人,又在三年自然灾害中,因肝病而死, 文革时期,母亲为铁头找了个继父( 郭宝昌饰) ,却在批斗时被打死。
  
  
  夏威夷国际电影节 ,1993年
  最佳电影奖
  东京国际电影节 ,1993年
  最佳电影奖
  最佳女演员- 吕丽萍
  独立精神奖 ,1995年
  最佳外语片提名
  
  
  与其他反映文革的电影“ 霸王别姬 “,” 活着 “等,”蓝风筝“更直接的反映了文革给人们带来的苦难,国家的政治运动高于人民的人权,电影导演田壮壮准确的反映了事实,而导演的八年封禁也是中国导演最严厉的处罚。 而影片被看过观众都评价为一部具有人文关怀的电影,同时被认为是田壮壮的巅峰之作。


电影
  《新宿事件》
  
  (2009)英皇娱乐投资,成龙制作兼主演、尔冬升编剧兼导演。
  
  被禁原因:内容涉及海外华人犯罪
  
  这部电影比较偏向文艺戏剧类,而非成龙所擅长的动作电影。成龙表示,这部电影大约只有1%的动作场景。

--------------------------------------------------------------------------------

  


电影
  《颐和园》
  
   颐和园”是一部2006年出品的情色电影 ,导演是娄烨 ,主要演员有郭晓冬 , 郝蕾 , 胡伶 。由于电影描述了有关6.事件 ,2006年5月16日 ,中国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 (简称广电总局),认为该片“声音与画面很不清晰”而搁置对“颐和园”的首次审查。17日再度送审,同样被拒绝,因此而无法获得批准参加戛纳电影节 。但是,娄烨依然带领演员郭晓冬,郝蕾和胡伶伶出席电影记者会及首映礼。这部电影是当年唯一参加角逐金棕榈奖的华语电影。目前这部电影在中国大陆禁演。
  2006年9月1日 ,导演娄烨因为这部电影,和该片的制片人耐安一起,被广电总局处罚5年内不得拍片。


电影
  
  《苹果》又名《迷失北京》,李玉导演,梁家辉、范冰冰、佟大为合作的都市题材影片。
  
  被禁原因:公映后禁映,原因是虽然此片在中国大陆上映时已删除露点镜头,依然被认为是传播色情内容。其影像出版物可在市场上取得。
  
  剧情
  范冰冰饰演的刘苹果,与佟大为饰演的丈夫是进城打工的民工,感情要好,生活愉快。范冰冰当沐足服务员,一回给饰演其老板的梁家辉强奸成孕。刘的丈夫不服,要向梁勒索。
  
  广电总局全面禁映
  
  2007年2月,在柏林电影节举行首映,并未放映经电影局审查通过的删减版,放映了完整版,其中包括范冰冰和佟大为的全裸镜头及赌博场景。制片人方励在接受采访时解释,由于时间紧迫,德语和英语字幕的删节版拷贝未能制作出来导致的。11月30日,《苹果》在中国大陆上映,内容引起争议。该片在香港被定为三级片,在内地上映时剪除了露点部份。
  
  2008年1月4日,因为该电影被广电总局认为涉嫌传播色情内容,因此在中国大陆全面禁映。吊销影片的《电影片公映许可证》。没收未经审查通过的影片拷贝及相关素材,制片单位15天内将拷贝等送达总局电影局;停止该片在影院发行、放映;停止其网络传播;建议有关行政部门停止其音像制品的发行。取消北京劳雷影视文化有限责任公司两年内摄制电影的资格;该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方励,两年内禁止从事相关电影业务;将负有相关责任、参与投资拍摄的两家公司,通报批评,责令其限期整改。对参与该片拍摄的制片人、导演及相关演员,进行严肃批评教育,并要求他们作出深刻检查。
  
   获得奖项
  2007年第五届曼谷国际电影节评审团奖
  2007年第五十七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提名
  2007年第六届纽约翠贝卡电影节剧本荣誉奖
  2007年第四届哈萨克斯坦欧亚国际电影节最佳女主角奖(范冰冰)

--------------------------------------------------------------------------------



电影
  
  《鬼子来了》
  2002年,导演:姜文,主演:姜文、姜鸿波、陈强、陈述、香川照之、泽田谦也
  
  姜文的一部神作,该片在2000年5月21日获得第53届戛纳电影节评审团大奖。2002年日本“每日电影奖”评奖中摘取最佳外语片大奖,在日本观众中引发了对战争和人性的深沉思考。
  
  被禁原因:
  
  由于该片未经广电总局审查即私自参加戛纳影展,违反《电影管理条例》第36条,而被广电总局禁止公映,但其影像出版物可在市场上取得。
  
  电影没有在抗日战争时期表现出中国百姓对侵略者的仇恨和反抗,被认为“立场有问题”。小说原作者也指责“电影对原小说的创作主题、故事细节、人物性格等方面都作了扭曲窜改……这种行为破坏了原作完整性”。


影片
  
  《艺伎回忆录》
  
  2005年,导演罗伯马歇尔 ,主演 章子怡 、渡边谦 、巩俐 、杨紫琼
  
  电影原本计划于2006年2月9日,在中国大陆上映。有传闻说“剧情太拖节奏太慢”,所以不会上演 。因为担心电影会引起反日情绪 , 中国国家广电总局在2月1日,推翻了在2005年11月批准上映的决定,决定禁演 。
  
  
  
  传出三位华裔女星出演日本主题电影的消息时候,正好处在中日关系急遽恶化的阶段。日本方面,有一些人对外国人来出演艺伎非常不满,认为是对日本文化的歪曲,不过大多数人并没有特意关心。当8月26日预告片放出后,很多日本人对影片中对日本艺伎文化的刻画大加抨击,认为严重不符合事实,片中的艺伎化妆,举止设计等非常低俗。
  
  不过在中国方面争议声更大。许多中国网民对华人女星出演这样一部电影非常不理解。其中日益见涨的民族主义情绪占很大一部分,但还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很多人(和很多西方人一样)错把艺伎当作卖身的妓女 。中国古代也有类似的住在青楼中精通琴棋书画、知书达理的女子,所谓“卖艺不卖身”。尽管文学、传说、史书上记载了很多此类女性,但她们的地位在中国人眼中终归是出身烟花柳巷,和艺伎在日本国宝级的地位相去甚远。不过在中国方面争议声更大。许多中国网民对华人女星出演这样一部电影非常不理解。其中日益见涨的民族主义情绪占很大一部分,但还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很多人(和很多西方人一样)错把艺伎当作卖身的妓女 。中国古代也有类似的住在青楼中精通琴棋书画,知书达理的女子,所谓“卖艺不卖身”。尽管文学,传说,史书上记载了很多此类女性,但她们的地位在中国人眼中终归是出身烟花柳巷,和艺伎在日本国宝级的地位相去甚远。
  
  导演马歇尔为这部影片使用华人扮演日本妇女进行辩护说,启用章子怡和巩俐是因为他们的演技和影星魅力,而不是因为他们的华人身份 。导演马歇尔为这部影片使用华人扮演日本妇女进行辩护说,启用章子怡和巩俐是因为他们的演技和影星魅力,而不是因为他们的华人身份 。

--------------------------------------------------------------------------------



影片
  
  《霸王别姬》
  
  1993年,导演:陈凯歌,主演:张国荣、巩俐、张丰毅、葛优
  被禁原因:涉及文革、同性恋题材
  
  《霸王别姬》,是根据李碧华的同名小说改编,由陈凯歌导演的一部电影。影片感情强烈,情节曲折,充满生生死死的戏剧冲突,并邀请几位大明星张国荣、巩俐、张丰毅、葛优主演,具备充分的商业元素,但同时,却蕴含深刻的文化内涵,在这一点上,与陈凯歌的前作是一贯的。这部影片获得了1993年第四十六届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是第一部获得此奖项的中国电影。
  
  全片气势恢宏,制作精致,将两个伶人的悲欢故事掺合了半世纪以来的中国历史发展,兼具史诗格局与细腻的男性情谊,不但导演陈凯歌表现出色,张国荣、张丰毅、巩俐、葛优等亦演得精彩。
  
  
  荣誉
  第46届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大奖,最佳男主角(张国荣)提名
  国际影评人联盟大奖费比西奖
  第51届金球奖最佳外语片
  1994年第67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提名,最佳摄影(顾长卫)提名
  全美影评人联盟年度电影奖最佳外语片
  纽约影评人协会年度电影奖最佳外语片
  法国电影凯撒奖最佳外语片
  日本“纪念世界电影诞生100周年电影评奖”东京电影评论家大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陈凯歌)、最佳男主角奖(张国荣)
  日本新闻界电影评奖“东京每日新闻电影大奖”最佳影片奖
  日本第38届亚太电影节最佳导演、最佳剪辑奖


电影
  
  《西藏 7年》
  
  1997年,美国 传记片 ,电影法国 导演 让-雅克阿诺 (和Jean - Jacques Annaud)执导, 布拉德皮特和大卫休里斯主演。
  
  内容根据奥地利 登山运动员 海因里希哈勒 (海因里希哈尔)的同名自传而改编。
  
  此片政治题材敏感,故不作多说。因为楼主很喜欢布拉德皮特,就提及一下。
  
  
  当局禁止该片的导演让-雅克阿诺以及主演布拉德皮特,大卫休利斯入境中国大陆。

--------------------------------------------------------------------------------




影片
  
  《蝙蝠侠:黑暗骑士》
  
  2008年,导演 克里斯托弗·诺兰
  
  被禁原因
   内容涉及华人犯罪集团,故事结局阴暗,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
  拒绝删剪而无法获准发行。
  
  


影片
  
  《站台》
  
  2000年,导演:贾樟柯
  
  《站台》是贾樟柯的第二部长篇故事片电影,2000年出品,被誉为“平民化的史诗作品”。影片采用的语言是晋语、普通话、河南安阳方言。片名来自刘克的歌曲《站台》。这首歌曲在片中后期几次出现。
  
  这部影片以贾樟柯的故乡山西汾阳为背景,讲述了几个歌舞演员从1970年代末到1990年代初的生活。贾樟柯通过几个小城镇人在这大约十年间的平淡生活,展示了现代经济中心的中国是如何从文革后中国转型的,以及这种转型对草根阶层的冲击。
  
  贾樟柯经常通过背景中的广播、电视、音乐、电影等来表现人物所处的时代和环境。在这部影片中也不例外。建议观影的时候多留意。
  
  获奖
  2000年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金狮奖提名、亚洲最佳影片奖。
  2000年新加坡国际电影节青年电影奖、最佳亚洲故事片提名
  2000年法国南村三大洲电影节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奖
  2000年瑞士弗利伯格国际电影节堂吉诃德奖、FIPRESCI奖
  2001年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国际独立影片节最佳影片
  加拿大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最佳编剧奖等9项大奖。
  法国《电影手册》2001年度十大佳片之一。

--------------------------------------------------------------------------------

  


影片
  
  《盲井》
  
  2002年,导演李杨。 主演: 李易祥、王双宝、王宝强。
  
  《盲井》是一部中国2002年的电影作品,由刘庆邦的小说《神木》改编。 电影《盲井》忠于原著,而结尾又更加人本主义(人本主义特别强调人的正面本质和价值,而并非集中研究人的问题行为,并强调人的成长和发展,称为自我实现)。
   讲述的是在矿区发生的谋杀和诈骗事件。
  
  获奖情况
    第53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艺术贡献银熊奖
   第5届法国杜维尔亚洲电影节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演员、最佳影评人、最受观众欢迎等五项大奖


影片
  
  《蓝宇》
  
  2001年,导演:关锦鹏,演员:胡军、刘烨、苏瑾
  
  被禁原因:同性恋题材
  
  蓝宇是由香港导演关锦鹏拍摄的一部同性恋题材的中文电影,它改编自一部很受欢迎的网络小说《 北京故事 》,讲述的是发生在1980年代末到1990年代初的一对同性恋男性间的故事。
  
  由于中国内地缺少电影分级体系和电影审查机关对同性恋的歧视态度,这部电影被禁播。其剪辑版影像制品可以在市面上找到。
  
  奖项
  
  这部电影在香港 、 台湾以及其他地方的电影节中都获得奖项。
  
  台湾第38届金马奖台湾第38届金马奖
  最佳导演奖(关锦鹏)
  最佳男主角奖(刘烨)
  最佳改编剧本奖
  最佳剪接奖
  观众票选最佳影片
  2001年第7届香港电影金紫荆奖
  最佳男主角奖(胡军)


http://club3.kdnet.net/dispbbs.asp?boardid=26&id=6726575
38#
 楼主| 发表于 2011-1-14 10:41:45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韩国男子因散布亲朝言论被捕 面临63项指控

2011-01-14 08:47:44 来源: 中国日报网(北京) 

综合外国媒体1月12日报道,韩国一名男子日前因在互联网上传播赞美朝鲜的视频和文字而被捕,韩国检方已经对他提起了63项犯罪指控。

该男子姓赵,现年54岁,在过去将近一年的时间里,他在一些全球知名的博客和社交网站等上传了大量赞扬朝鲜政治制度和社会生活的文章及视频,其中不少转引自朝鲜政府网站。此外,他还在韩国著名亲朝网站“虚拟民族防卫司令部”发表了40多条鼓吹朝鲜先军政治体制的帖子,内容中不乏“人类的伟大太阳金正日万岁”、“金正恩大将万岁”等。

韩国检方表示,该男子的言论已经产生了广泛的恶劣影响,仅在“推特”网上就有约3000名追随者,他承认之所以发表上述言论是因为对韩国社会感到不满和厌恶,其总共触犯了63项韩国《国家安全法》(National Security Law)中规定的内容。


早在1948年韩国就颁布了《国家安全法》,政府相关部门根据该法严密监视韩国国内一切涉朝、涉共活动,普通百姓直至现在也被禁止接触朝鲜的电视、广播、书籍和网站。联合国人权委员会、韩国人权委员会等一直要求修改或废除该法,但韩国保守势力坚称,该法有助于阻止朝鲜的统一企图,维护韩国的自由与民主。最终,保守势力在争辩中占据了上风。

在韩国“因言获罪”的事例不在少数。2009年,韩国一家杂志社的编辑主管崔某因“赞扬朝鲜发射导弹”和“美化金日成父子”而遭到起诉。2006年5月,韩国东国大学教授姜祯求因发表支持朝鲜的言论被判处有期徒刑2年,缓刑3年。

(来源:中国日报网 柳洪杰 编辑:刘纯萍)

【该评论已关闭】 转发到微博 复制网址 闪电邮转发

http://news.163.com/11/0114/08/6QBK9E2I00014JB5.html
39#
 楼主| 发表于 2011-2-18 11:35:51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希拉里指中国限制网民自由接触信息
2011-02-17 18:44:50 来源: 外交部网站 跟贴 3611 条 手机看新闻
核心提示:17日,外交部举行例行记者会。针对美国国务卿克林顿就互联网自由发表演讲时称一些国家限制网民自由接触信息的问题,发言人马朝旭表示,中国鼓励互联网发展,依法保障公民言论自由,反对借口互联网自由等问题干涉中国内政。

2011年2月17日,外交部发言人马朝旭主持例行记者会。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下午好!今天是中国农历正月十五,也是中国人民的传统节日 元宵节。元宵象征着团圆、圆满,也象征着缘分。我很高兴同各位记者一起欢度元宵佳节,也希望我们的缘分更加久远。为了表达我们的心意,我的同事专门为大家准备了小小的礼物,在记者会结束后邀请大家品尝中国元宵,希望大家喜欢。
首先发布两条消息: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的特使、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刘鹏将于2月26日出席在科威特举行的科解放20周年庆祝活动。
应大韩民国外交通商部长官金星焕、蒙古国对外关系与贸易部长赞登沙特尔邀请,外交部长杨洁篪将于2月23日至25日对上述两国进行正式访问。
问:据报道,朝鲜第二座导弹发射设施已经完成,朝鲜可能将试射远程导弹。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答:我没有得到这方面的消息。
问:昨天,俄罗斯企业表示中俄企业将在“北方四岛”合作投资。中国政府对于中国企业参与“北方四岛”合作投资持何立场?投资规模是否需要中国中央政府或地方政府核准?
答:我注意到最近的一些报道,但目前不掌握有关情况。
“北方四岛”问题是俄日双边问题,希望俄日双方通过协商妥善解决。
问:美国国务卿克林顿15日就互联网自由发表演讲时称,中国互联网发展迅速,已成为中国发展的源泉,许多中国人在上网。一些国家限制网民自由接触信息,会阻碍这些国家长期发展。美中在这个问题上有分歧。美方愿与中方以坦诚方式进行讨论。中方对此有何回应?
答:众所周知,中国的互联网发展迅速,网民人数增长很快,已超过4亿。中国政府鼓励和支持互联网发展,依法保障公民言论自由,包括网上言论自由。同时,中国对互联网依法进行管理,这符合国际惯例。我们愿同各国就互联网相关问题加强沟通和交流,共同推进互联网的良性发展,但反对任何国家借口互联网自由等问题干涉中国内政。
问:据报道,中国下周将把两只大熊猫提供给东京动物园进行合作研究。有分析称,这将改善中日两国人民的感情。中方对这一项目有何期待?
答:关于大熊猫到东京的确切时间,我目前并不掌握。但我赞同你提到的,中日两国特别是两国人民之间的友好感情应得到进一步加强。中方将继续为此作出努力。
我也希望大熊猫作为中日两国人民的友好使者,为增进两国人民之间的友好感情和相互了解发挥作用。
问:除埃及外,中东地区的其他一些国家也陆续出现了示威游行。中方对该地区当前局势有何评论?
答:我们注意到中东地区有些国家陆续发生示威。中方关注当前中东局势的发展,我们衷心希望有关国家早日恢复社会稳定和正常秩序。
问:请问对菲律宾籍毒贩被判处死刑有何评论?
答:我想强调,这是一起孤立的刑事案件。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发展同菲律宾的友好关系。阿基诺总统执政以来,在双方共同努力下,中菲关系迈入新的发展阶段,双方在各个领域都进行了良好合作。我们希望并相信菲方能从两国关系大局出发,妥善处理有关问题,共同维护中菲关系的健康稳定发展。
我想指出,两国之间的沟通渠道一直是畅通的,中方也愿意继续同菲方保持沟通。


问:加拿大方面称,加拿大政府部门网站受到来自中国的“黑客”攻击。你对此有何评论?
答:我想指出,中国政府重视电脑网络安全,依法管理互联网,要求网民在使用互联网和电脑网络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中国政府一贯坚决反对包括“黑客”行为在内的任何破坏互联网和电脑网络系统的犯罪活动,并依法予以打击。同时,中国政府愿意积极与各国开展合作,打击包括“黑客”在内的各类网络犯罪活动。
关于你提到的具体问题,我不知道是否有根据。“黑客”攻击是一个国际性问题,中国也是“黑客”攻击的受害者。所谓中国政府支持“黑客”攻击的说法纯属无中生有,是别有用心的。
(本文来源:外交部网站 )
40#
 楼主| 发表于 2011-2-18 11:37:05 | 只看该作者
网易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网友 [买了假烟]: [加关注] 2011-02-17 22:15:23 发表 草,希拉里还好意思谈互联网自由?维基解密的服务器刚被她干掉几天啊。顶[3931]回复收藏转发复制


http://news.163.com/11/0217/18/6T47V0PT00014JB5.html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