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韩寒:2010年,上海大火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6 12:58:41 | 只看该作者
演习怎能完全与实战相比呢,一个是既定目标,一个是未知目标!
12#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6 12:59:14 | 只看该作者
2010/11/15?
上海静安寺?
13#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6 12:59:25 | 只看该作者
坐看CCAV等喉舌,把丧事宣传成喜事。
14#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6 12:59:56 | 只看该作者
3架直升飞机在火场上空作秀,竟没救出1个人……
文章提交者:龙腾九洲 加帖在 猫眼看人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大火一直烧了12个小时,100多辆全副武装高科技的消防车和消防官兵……竟看不见有报道说冲上楼救出人的,只看见有报道居民自己单枪匹马从18楼通过大楼外脚手架爬下楼逃生的……

http://club3.kdnet.net/dispbbs.asp?boardid=1&id=6564300
15#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7 21:07:54 | 只看该作者
上海大火之权力解读

——读韩寒《2010年,上海大火》有感

棵子



我每隔几天就拜访一下韩寒。韩寒自从于2010年11月08日发表“双引号博文”之后,一个月内不再更新。我想,韩寒可能忙他的《独唱团》或小说去了,没空写博进行“舆论监督”了。直至昨天,惊闻上海高楼大火,我想,韩寒正在上海,应该会有所言论吧。于是,我赶紧打开他的博客,果然不出所料,韩寒更新了,出现了两篇描述此次火灾的博文——《2010年,上海大火》和《十一月大火的过程》,前者为文,后者为图,图文并茂,将这次上海大火描述得淋漓尽致,其惨烈之状让人不寒而栗。我想,文字写作多少带有主观判断,有些人会毫不客气地说作者运用了“虚构”、“夸张”,甚至“魔幻现实主义”等写作方法,但图片所见证的是客观的现场,应该没有“虚构”了吧?铁一般事实及其惨烈之状,就在里面。



高层建筑,毫无疑问,是一种庞然大物,权力的化身,它是人类文明历程中最受权力(尤其特权)宠幸的身体代言。韩寒在《2010年,上海大火》说道:“一开始在外围观看的路人看见满楼的脚手架,以为是正在新盖的房地产项目,都面露喜色,但后来听闻是教师居民楼,皆面色凝重。”众所周知,鲁迅曾在多篇文章里严厉批判麻木冷漠的“看客形象”,例如小说《阿Q正传》里阿Q被绑往刑场中的游街示众;散文《藤野先生》中那些围观枪毙侦探(替俄国做侦探的中国人,被日本人抓来枪毙)的中国人;还有杂文《铲共大观》,作者总结道:“我们中国现在(现在!不是超时代的)的民众,其实还不很管什么党,只要看‘头’和‘女尸’。只要有,无论谁的都有人看……”等等,因为他们愚昧无知、麻木冷漠、幸灾乐祸和心存侥幸。但在上海这里,韩寒的“看客现象”一改鲁迅的“看客形象”,他们不再愚昧无知,也不再麻木冷漠,而只是“幸灾乐祸”——若烧的是房地产,那多么好,不幸的是,烧的却是教师公寓,看客们全高兴不起来了。可见,韩寒的“看客们”不但不再麻木冷漠,而且“是非分明”、“爱憎分明”。在这里,房地产就是公认的“强者”,他们手中握有“高层建筑”的巨大权力,无休止地将人们“压迫”成“房奴”,人神共愤。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教师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弱者”,他们作为“弱者”只能寄居在“强者”为他们建造的“高楼”(死囚?)之中,大火烧至,只能坐以待毙。意味深长的是,教师是教育的具体执行者,他们在“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的响亮口号中,以貌似高尚的“弱者”身份寄生于“强者”为他们精心营造的“高楼”上,过着火烧般的煎熬生活。这就是中国教育现实之一种。可怜。



韩寒在《2010年,上海大火》中说道:“一般高楼火灾也就烧一两间或者一两层,很少看见有整栋楼都被烧穿的,虽然我不是专业消防人士,但围绕一圈的脚手架和周围材料才是最根本的原因。”又说道:“另外,这是一栋好好的大楼,外表并不显得破旧,我并不明白它围着一圈在翻修些什么,而那一圈的脚手架和防护网都是可燃物,你若是给我一个打火机,让我把一栋28层的居民楼烧光,其实是有难度的,但面对着这栋楼,只要点燃下面的防护网,自然就是这个效果,消防意识的薄弱以及莫名其妙的翻修都是这个灾难的原因,但估计最后的答案是该楼正在新修节能减排环保外立面。”将此次火灾归咎于“消防意识的薄弱以及莫名其妙的翻修”是中肯的,因为围绕一圈的脚手架和周围材料(特别是防护网)都是可燃物。我们当然没有必要讨论这栋“不显得陈旧”的28层居民楼是否需要“翻修”的必要,但我们似乎很有必要分析一下“权力的改装”这一政治现象的内在心理。可以说,凡是权力者,当其面临外界的强烈质疑,而且无法自我更新时,它首要采取的行为就是进行华丽的外表整容,这种“权力的改装”可以从某种程度上掩饰自己的腐朽本质,从而达到残喘苟延的目的。因此,这种所谓的“权力改装”,并非权力的改革和约束,或重新配置,它其实还巧妙地保存着专制的腐朽本质,虽然给人的印象是一种创新,是一种希望,但骨质里头是无穷尽的绝望。这是中国政治现实之一种。可悲。



韩寒在《2010年,上海大火》中说道:“我只是想,我身在这样的一个高楼林立的大都市里,这仅仅是一栋高度上排不上号的28楼的建筑,水枪也只能到六七多楼,从我的角度仅能看见一架云梯可以喷到20楼以上,其余的云梯最多能到十几楼,直升飞机救援无果,除了巡视也没有办法。”权力的不断积累和高度集中也许还不是最恐怖的,最恐怖的是,根本就不存在为这种高度集中的权力化解危机的应急措施。在上海大火中,消防措施不到位也是造成大悲剧的另一个原因。具体到一个权力体制里面,如果没有建立起有效的应急方案,那么,即使天天高喊“以人为本”或“以民为本”,也无法制止权力灾难的发生。尤其是在权力高度集中的社会里,一旦权力大厦突然起火,无数被权力绑架的民众只有葬身火海。这是中国社会现实之一种。可哀。



韩寒在《2010年,上海大火》中说道:“我发现每次的盛会之前,会放一场烟花,但每一次的盛会之后,会有一场大火,奥运会之后的央视大楼,世博会之后的居民大楼,后者更为惨痛,现在媒体公布死亡人数是12人,但根据我在现场看到的一切,等到明天早上,或者消防人员进到了大楼之内搜索结束,将远远不止这个数字。”在这里,韩寒将烟花和大火联系在一起,而且与“盛会”有关,叫人啼笑皆非。众所周知,权力高度集中者,总是喜欢以“大排场”来炫耀自己,企图这样“先声夺人”来征服别人,在博取别人的赞叹的同时,更为自己的权力巩固提供舆论基础。这是中国文化最为隐秘的逻辑之一。烟花就是这种文化逻辑的最忠诚的体现者。它虽然披上了审美的外衣,但它始终无法摆脱暴力的本质。就如中国文化,它虽然声称源远流长,辉煌无比,但一直甘做权力的附庸。这就是中国文化现实之一种。可叹。



韩寒在《2010年,上海大火》中说道:“有人说,在灾难发生的时候,我们应该全力救灾,沉痛的悼念死者,不应该去追问和追究一些问题来添乱和说风凉话,这不合时宜。但你若不追问,这很快就变成不可抗力的天灾,然后官方顺势和谐媒体,最后变成他们给自己的庆功。在我们大大小小的灾难面前,这已成不变的定律。你不能因为永远得不到答案而迁怒那些提问的人。所以,你的问题是什么?”权力的获取和巩固是与舆论的宣传分不开的,所以,凡权力者均需要利用媒体为自己造势,从而巩固自己的权力。在这种权力造势中,其宣传重点是“正面形象”,而“负面影响”就会被当作“不合时宜”。于是,“有口难言”就是当前言论者的普遍处境。即使是在传媒高度发达的时代,通讯手段多元化了,权力者仍然不忘进行各种“顺势和谐”,让人叹为观止。这就是中国舆论现实之一种。可笑。


http://club3.kdnet.net/dispbbs.asp?boardid=1&id=6570353
16#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8 22:46:19 | 只看该作者
边吃饭边看上海新闻

上半段:
1、市民称赞政府抑制菜价;
2、人大代表谈如何应对物价上涨,有弱智代表提出关键是打击投机倒把;
3、樊纲称,目前的确通胀(原来是否通胀是高深问题);
4、四川柴油荒,中石油紧急采取措施。

下半段:
1、美国通用破产重组;
2、德国恐怖威胁调查;
。。。。。。。。。。。。。

我忍着性子继续看,竟然没再提我所关心的火灾受伤者和事件调查情况,
我无能,只好一脚踹过去,电视机歪一边,
骂了句:神马东西!

http://club3.kdnet.net/dispbbs.asp?boardid=1&id=6573808
17#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9 17:49:18 | 只看该作者
上海当局用了250个场馆、6个月的时间、7300万人来宣扬“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而1幢大楼、4个小时、53位亡灵证明了这不过是一个口号。  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不在于能不能办奥运会,不在于能不能办世博会,能不能办亚运会,也不在于能买多少美国垃圾国债,更不在于能去国外几十亿几百亿下订单,而是在于让公民坐在家里不会被烧死、上街摆摊不会被扇耳光,走路不会被李刚家的宝马车撞,想吃什么都不用担心会有毒。这个世界就是,不吸烟的得肺癌,不工作的做老板,不爱国的当大官;真正的爱不能要,真正的事不能干,真正的人不能做;需要书的读不起,需要房的买不起,需要人的娶不起;有文化的留不了学,有能力的找不到活,有良知的赚不了钱。  三聚氰胺害了那么多儿童,最后抓了几个养奶牛的;央视大火烧掉10几亿,抓了几个运烟火的;上海静安大火烧死53人,是4个电焊工的责任!跟西游记一样,有背景的妖怪都被带走了,没背景的妖怪都被乱棍打死  豹子办了个澡堂子,包给狐狸,狐狸包给松鼠,松鼠雇几只蚂蚁搓澡接客。有一天,狮子去洗澡,掉脸盆里淹死了。。。。虎大王震怒,派警察调查情况,骂了狐狸,打了松鼠,最后,抓了8只蚂蚁。。。。因为他们,竟然没搓澡证!!
18#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9 19:26:08 | 只看该作者
上海火灾遇难民工仍无数字 家属在崩溃边缘
[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 侯振威


                     层层转包:到底多少民工失踪
    上海胶州路失火大楼前,鲜花一片,寄托着生者无尽的哀思。记者注意到,整栋失火大楼正在作业的民工鲜有关注。到底当时有多少民工?失踪民工究竟有多少?确认遇难或失踪的民工家属将得到怎样的赔偿?这也让苦苦守侯、望眼欲穿的失踪民工家属分外揪心。
    与此同时,社会的关注热点已从搜寻转为对生者的关怀,生活还将继续。这样一起重大灾难,我们到底应反思些什么?
   在至今失踪的40多人中,不仅有大楼的居民,还有来上海打工的农民工。来自安徽的陶余武就是其中的一位,截至记者发稿时,家中的亲人仍然未得到他的消息,他们还在焦急地等待,尽管陶余武生还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在上海长宁路附近一家招待所,记者见到了陶余武的老乡小李,她给记者讲述了这个不为人关注的群体悲惨处境。陶余武39岁,平时的工作就是在工地上给民工们做饭,夫妻聚少离多,两个月前,妻子刚刚来到上海和他团聚。双方的父母都已经七十多岁,两个孩子一个读高三,另外一个也读了初中,陶余武就是这个家里的唯一经济支柱。
    按说,火灾发生那天他是不需要上楼刷漆的,但因为包工头对他不错,还收留了他的妻子在工地做饭,所以他还是想尽自己所能为工地多做些事情。火灾发生时,陶余武正好在楼上,而他的妻子则因为身在一楼很快逃生了。到了外面,她不停地拨打老乡的电话,因为她的丈夫连手机都买不起,结果当时谁也没看到陶余武,至今还没有他的下落。
    小李和陶余武的妻子目前住在由静安区建委统一安排的招待所中,每天晚上,他妻子都会哭醒好几次,整个人处在崩溃的边缘。火灾之后,他们也前往医院、安置点、接待处等地都找过了,尤其是在接待处辨认尸体照片的经历更是让这个普通的农村妇女备受煎熬。“那个递照片的警察的手都是颤抖的,他的眼中也含着泪水,而那些照片中的遇难者大多脸上布满了灰尘,有的人脸上还有血,所有人的眼睛都是睁开的,别说她是失踪者家属,就是我现在都不敢一个人睡觉,这样的经历太残酷了。”小李至今仍然不愿回顾陪同认尸的可怕经历。
    因为生还的几率很小,这对夫妻的大孩子急赴上海。孩子此行的目的是为了做DNA比对的,因为有些尸体已经无法辨认了。


               民工善后: 当时楼上有多少民工仍无数字
    目前,和其他遇难工友的家属一样,陶余武的妻子格外揪心。对于这样一个上有老下有小的农村家庭来说,失去了顶梁柱,将来的日子不知会怎样?
    在火灾现场,作业的民工到底有多少,上海官方的发布会没有公布。记者了解到,仅仅做保温材料施工的就有10人左右,这个施工队就有两人遇难,一人失踪。当时还有不少民工正在作业,一部分民工逃往楼顶而获救。让遇难者和失踪者家属还忧心的是,民工这一块由谁来负责赔偿?
    不仅民工家属有这个担心,就连被安置的受灾市民也不无担心。“一滴冰冷的汗”发布微博称:“又去了一趟火灾善后处理小组,赔偿政策要等遇难者信息确认,现场清理估值后才会处理,就是说遥遥无期。安置酒店不知道能住多久,只说不会让我们流落街头。”记者在采访现场也目睹,现场遇难者的善后工作和财产损失统计因为救援让路而停滞。
19#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9 19:26:18 | 只看该作者
20#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9 19:26:37 | 只看该作者
说实话,我也只是关注死亡的住户,没有想到死亡的民工。惭愧、自责。。。。。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