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闻写作案例库

[复制链接]
451#
发表于 2024-3-19 20:12:49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记者越来越懒,标题越来越烂?警惕粗制滥造侵蚀主流新闻!



导读
导语不仅生硬晦涩,还长达几百字?
稿子写得粗制滥造,复制粘贴成常态?
这些亟须注意的“隐形”问题,该如何解决?
正观新闻副总编辑王长善梳理了新闻报道中常出现的一些问题,呼吁重视新闻的“高质量发展”。


一同事发来截图:导语咋能这样写呢?密密麻麻,生硬难懂,读不下去,“据介绍”这样的词都出现在导语里了。
我特意看了看,这是一条跟大家生活密切相关的局委线口新闻,导语长达200多字,其中还出现14处数字!典型的通稿复制粘贴。
“其实,把稿子写得软软乎乎,让人读着明白舒服,不难,关键看作者有没有那份心。”我俩很默契。

大家都在说“高质量发展”,但一些新闻报道却存在粗制滥造的问题。
梳理日常所见,新闻的粗制滥造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记者越来越懒。有的习惯从网上扒线索,跟着热搜跑,打个电话就算采访了;有的坐等通稿上门,复制粘贴就提交,完全不带消化吸收提升再输出的。平心而论,有的网络热搜看似火爆,但实际并不贴近百姓生活,甚至有不良引导,严格来说不叫新闻。扪心自问,主动深入一线、走近群众找新闻,还有几人?

标题越来越烂。标题千篇一律,毫无新意,不视觉疲劳吗?“定了”“刚刚”“最新”等等老掉牙的万能套路标题用了又用,实在想不起标题了,干脆用个悬念题,倒是省事儿,想看自个儿点进去吧。“热辣滚烫”“龙行龘龘”,用一下还新鲜,天天用标题不嫌烦吗?好想调查一下,浮躁的当下还有几个人在认真想标题、反复改标题?

文字越来越粗。我是个有文字洁癖的人,为培养编辑养成认真习惯,每天都在工作群分享看到的各类新闻差错。一个“武断”的感受是,有的稿子啊,编都没编就发了,审都不审都过了,不然怎么错得那么低级呢?有的标题带着错字就发出来了,有的标点符号用不准,“的地得”不区分,“途径”“途经”常用错,“账”“帐”搞不清。更有甚者,连作者的名字都搞错!差错五花八门,让人啼笑皆非,有些稿子你都不好意思往朋友圈转。

发稿越来越慢。新闻讲的是个快,但据我观察,不同媒体好像有不同的工作节奏。不少重要新闻已经传播半小时了,有的媒体编辑才慢吞吞地发出来。比人家晚发一个小时也敢叫“快讯”,更厉害的是,比人家晚发一天还敢叫“快讯”,真是我行我素,如入无人之境啊。
针对新闻工作的粗制滥造现象,3月1日《解放日报》曾刊发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原副部长、市新闻工作者协会原主席宋超的文章,题目为《高度重视采访和写作——努力开创高质量新闻工作新局面》。

其中一句振聋发聩:新闻工作质量上的低下,正在严重侵蚀我们主流新闻事业大厦,是当前我们新闻界最最需要引起注意的事情。
“论其原因,一是能力不过关,一是作风不过关,根子是思想认识不过关。”文章分析。
这些我都赞同,必须改变了。不然,读者真的对我们的新闻“敬而远之、厌而弃之”了,如果发展到那般境地,谁来站稳主流舆论阵地?难道拱手让给自媒体和商业平台吗?

怎么去改变?!简而言之:内外兼“修”。
内修,职业自律“卷”起来。人总要讲点脸面的,要对得起自己的岗位,有点契约精神,无愧于心。敬畏新闻,守土尽责,精品意识,应该成为一种自律,否则就是渎职。对新闻不负责,与医生不好好做手术、警察不好好抓坏蛋何异?做一天和尚撞好一天钟,在自己的花园种好你的玫瑰。把每一篇作品都当代表作,像打扮自己那样打扮你的新闻,然后再“出门”。

外修,激励机制“管”起来。没有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没有监督的采编必然导致懒散。内修不一定可靠,最靠谱的还是要顶层设计,重视内容生产,让制度“长牙”刺激采编队伍素质的提升。发挥考核指挥棒的作用,奖惩分明,让作者不敢懒不敢粗不敢散。正向激励激发采编创造力,营造热烈的业务氛围。让专心做内容的人得到实惠,找到尊严。

高质量发展,涵盖所有领域,作为影响人们精神层面的新闻工作更不例外。
桃红柳绿又一春,让我们——
守住价值导向的“魂”
扎好深耕细作的“根”
固好光荣传统的“本”
抖起改革创新的“神”。

来源:传媒茶话会
原作者:王长善(正观新闻副总编辑)
编辑:徐思凡


452#
发表于 2024-3-20 18:03:33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从会议材料中“淘”出中国新闻奖

本文分享的是获得第三十三届中国新闻奖典型报道类三等奖的作品《中国种子里的厦门芯》。
文章从一粒小小种子切入,小处细处着眼折射“国之大者”,及时回应时代课题。


1 从会议材料中找新闻点

这是一篇用时代标尺衡量的独家典型报道。

2022426日,厦门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审议市政府关于厦门市现代种子种苗产业发展情况的报告。

每次市人大常委会会议都有众多议题,有时达到十多项,审议厦门市现代种子种苗产业发展情况的报告,只是那次会议诸多议题中的一项。

人大跑口记者拿到一叠厚厚的会议材料,初步浏览后,第一时间便重点锁定这项种子议题。

种子号称农业的芯片

这些年,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我国种业安全和发展,多次对此作出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就在那年410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位于三亚市崖州湾科技城的崖州湾种子实验室考察调研,再次强调要用自己的手攥紧中国种子

从整个世界环境看,俄乌冲突爆发后,欧美国家撤回俄罗斯国内的优质种子公司,限制对俄罗斯出口种子,打响种子粮食大战。

结合国际国内背景,更能深刻明白,党中央这些年为什么会如此重视种业的发展,把它视作关系国家安全的资源。

用时代标尺去衡量,这个看起来很常规的农业议题,既承载了国家战略,也关系老百姓生活,意义非同一般,值得重点做。


2 重大题材如何落到地方

但是,值得做的重大题材,并不一定能够落到地方,重大主题报道、典型报道同样要遵循新闻规律,厦门的地方种业到底有没有能做、可做、值得做的新闻价值?

会议提供的材料四平八稳、面面俱到,对厦门现代种子种苗产业的现状、政府作为、取得的成效分门别类进行了概述。

但材料中的一句话引起了记者的注意,文内提到,厦门市种子种苗产业规模位居国内前列、全省第一,已形成一定规模的种子种苗产业集群,在国内有较大影响力,厦门种子品牌赢得全国各地农民信任和市场认可。

提到厦门,多数人不会想到农业。这座现代化国际化城市,500多万常住人口,城镇化率高达90%多,农村人口仅占一成,耕地面积也很有限。这样一个滨海城市,为何在短时间里领跑了种业?
正是这种反常性,提高了事实的典型度。


3  带着问号去“淘金”

带着这样的问号,记者与多位农业领域专家坐下来交谈,跟着他们去了田间。

纸上得来终觉浅,在田间走访时,视野得以打开,报道思路逐渐清晰。

厦门走了一条不一样的“非传统”农业路子,盯住最容易被“卡脖子”的蔬菜品类,成为我国长江以南地区最大的蔬菜工厂化育苗基地,在育种创新上取得许多突破,仅近几年就培育出200多个优质中国种子撒向全国。

典型报道忌讳“一碗水端平”,出成绩、出经验之处都想着墨、都想树典型,最后便是都不典型。

记者在众多成效面前,最终选取了最难得可贵、最典型的领域——蔬菜种子。

新闻敏感性某种程度而言就是新闻的“发现力”“识别力”“判断力”。

这篇独家报道的线索,来源于一叠“记者人手都有”的会议材料,“浮现”于田间地头的走访,记者就像拿了筛子在水中“淘金”,在众多信息中“淘”出了沉淀其中、最有价值的典型新闻。


4 找到最有价值的内核

这是一篇带有问题感和思辨性的典型报道。

人大、政府部门提供的材料,几十页,“机关公文式”行文,难以直接采用。

材料拼凑式的典型报道,只会陷入“写谁谁看,谁写谁看”的窘境。

20世纪著名战地摄影记者罗伯特·卡帕有句名言,如果你的照片拍得不够好,那是因为你离得还不够近。任何新闻采访都是一样的道理,最鲜活的新闻,永远不在纸上。

这道理几乎每个新闻工作者都明了,但在实践中常常会碰到一个问题:明明多次深入基层一线,采访到的内容、呈现出来的报道依然很平。

其中很重要的原因,便是没有带着问题、带着思考去采访。

典型报道不是歌功颂德“唱赞歌”,应该带有问题感、思辨性。

到基层一线的采访,不是单纯增加几个故事细节,而是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在采访中不断探寻来龙去脉,分析背后逻辑,找到最有价值的新闻内核。

5 探究矛盾背后的症结

记者分了两步走。

首先把材料“吃透”“消化”,和市人大专委会、市农业农村局、市种子站的专家及工作人员聊深聊透,针对材料又不拘泥于材料,把整个厦门种子产业的“底细”摸清、把全国乃至世界种子产业的背景摸清,寻找产业发展背后存在的问题,寻找矛盾冲突点。

典型报道之所以是典型,显然不能只呈现问题,更要探究矛盾背后的症结,挖掘出破题的思路与经验。

记者带着问题,开始了第二步,再次回到广阔大地去寻找答案,10余次深入田间地头、育种实验室,走访数十人,开展蹲点式调查。

40度高温的蔬菜大棚里,站一会,还没说话就已经汗如雨下;深夜戴上头灯,拿着小刷子,跟着育种工作者到田里为花朵人工授粉;挽起裤腿,拎了大水桶,在瓜地旁,和育种工作者一起敲开一个个大西瓜,洗去瓜瓤,淘出瓜籽……

当记者朝迎露珠脚沾泥土,有针对性地沉下去挖深、采透、研究时,鲜活的细节、生动的经验、有血有肉的人都活灵活现呈现在了面前,所要寻找的答案也一一浮现。


6 地方报道不仅写地方

增强脚力、眼力、脑力,最后都要通过笔力来体现。

为了把长文章写活,记者由表及里、去粗取精,大量采用田间地头的语言、故事化的表达,对新闻事实的叙述、主题思想的深化也大多通过直接引语来完成。

在宏观叙事之下,于历史和现实的时代景深中触摸微观的温度,既呈现出真实可感的场景,让作品更生动亲切,又实现思辨性与可读性的统一。

这是一篇地方典型报道但不仅仅写地方的作品。

就像现在的一句流行语,要写秋天,不能只写秋天;写“厦门的种子”,也不能只写“厦门的种子”。

这篇报道的题目和主题定位为《中国种子里的厦门芯》,长焦镜头与广角镜头交融,把厦门的一粒小小种子,放在全省、全国、全球的大格局里去审视,从全局去理性思考采访中的所见所闻,以大观小、以小见大,从一滴水中见太阳。

作为典型报道,如果报道的地方经验并不具有指导意义,没有挖掘报道出可借鉴可推广的典型经验,某种程度来说这是“伪典型”。

典型报道的新闻价值、社会价值,不仅体现在记录时代、反映时代,更体现在为时代所需要,应该具有普遍性、现实性、指导性。

这篇报道分《困境》《破局》《奋进》《创新》四大部分,配发《记者手记》,立足厦门放眼全国,直面问题、剥丝抽茧,逻辑清晰、层层推进,既探寻中国种子背后的硬核厦门芯,讲述种质资源战略高地的创新博弈,又记录下几代育种工作者为实现“中国田里中国种”而攻坚克难的执着,更为中国种业振兴提供了“厦门方案”,讲好了中国种业故事。

正因为这篇典型报道是真正“有用”的典型、被时代所需的典型,报道刊发后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

厦门市委主要领导作出指示,召开专题调研和座谈会,针对报道聚焦的问题进行专门研讨,出台《推进种业振兴行动若干措施》等一系列政策,举办首届厦门种业博览会,全面助力种业振兴。

学习强国、国家农业农村部、新福建、网易新闻、腾讯新闻等众多媒体平台转发,诸多媒体跟进采访,扩大了报道影响力,也为许多城市的种业发展提供了“厦门经验”“他山之石”。


7智力合作结出硕果

这是一篇反复打磨凝聚集体智慧结晶的作品。

新闻生产向来不是记者的单打独斗,而是集体协作的劳动,一篇好的作品一定是整个媒体新闻生产能力的集中表现。

近年来,厦门日报社已经形成了报社党委领导下,“策、采、编、审、发、考”全媒体生产流程,业务研究氛围浓厚、学习培训持续不断,激发出一线记者编辑的创造热情。

每周“雷打不动”的采编联席会是一场头脑风暴,采、编、发多方坐下来,针对近期的选题进行深度探讨,明确重点选题、明晰采编思路。

《中国种子里的厦门芯》这篇作品,从选题议题、打磨成型到最后刊发,可谓智力合作结出的硕果。

在周采编联席会上,人大跑口记者报送“厦门种子”选题,并备注重点关注做深度报道。

选题迅速引起总编辑的注意,在联席会上专门叮嘱“要好好做,要做深做透”。

采写过程中,记者一遍遍打磨,多轮修改,最初几稿几乎是“推倒重建”,完稿后字斟句酌审校,务求做到“零差错”。

20225月恰逢《厦门日报》新一轮改版,新增《深读》等栏目,更加注重目标生产、重点生产、团队生产。报社采编团队将《中国种子里的厦门芯》作为改版首期《深读》栏目亮相的开篇之作,提前10余天做版。

为了让版面和内容相得益彰,呈现1+1>2”的效果,采编双方针对种种细节不断沟通调整,在版式设计、编排上反复雕琢优化,既追求内容高素质,又追求版面高颜值。

如何在图片中呈现各种植物的种子,最初几版编排都没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编辑团队最终决定由资深美编手绘玉米、苦瓜、花椰菜、小番茄、大蒜等植物种子,不负众望呈现出最佳的视觉效果。

标题是作品的眼睛,一个好标题能够让眼睛传神、有力。


这篇作品以“中国种子里的厦门芯”为主标题,搭配引题“长江以南最大的蔬菜工厂化育苗基地,是厦门;不信中国甘被育种‘卡脖子’的,是厦门人”,既在有限字数里包含丰富信息,更传递出作品的新闻价值和时代意义。



来源:城市党报研究
原作者:詹文(厦门日报社)
编辑:徐思凡



453#
发表于 2024-3-30 20:49:02 | 只看该作者
【案例】中国记协领导赴上报集团调研!“如何培养新时代文章高手”交流座谈会今举行
今天(3月29日)下午,中国记协党组书记、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刘思扬一行赴上海报业集团调研,并就“如何培养新时代文章高手”在集团43楼融媒创新空间主持召开交流座谈会。上报集团和三大报领导李芸、陈颂清、季颖、缪克构和50多位媒体骨干出席会议。
一个下午的交流充实热烈。来自解放日报、文汇报、新民晚报、澎湃新闻、新闻晨报、上海法治报的10位骨干采编人员,围绕“如何培养新时代文章高手”作汇报发言。发言者的年龄跨度涵盖70后、80后、90后,大家结合工作实际,以亲身经历分享在融媒脉动中探索实践、传承创新、打磨淬炼,努力成长为“新时代文章高手”的心得、经验,并提出了帮助媒体人成长的相关建议。
刘思扬书记在座谈会上作讲话。他说,从上报集团10位采编人员的精彩发言中,感受到上报集团媒体人对新闻工作的热爱,新闻理想的旗帜猎猎飘扬。在新闻宣传战线,培养新时代文章高手,就是培养具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新闻敏感、人民情怀、担当精神的高水平的新闻人才,主流媒体要用有血有肉的精品力作,不断做强传播力、影响力、引导力、公信力,引领时代。希望大家全力对标“四向四做”人才,全力做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中国记协将不断根据中央要求,对接媒体需求,发挥记协优势,有信心、有能力,打造更温暖、更有活力、更有影响力的“记者之家”
市记协主席、上报集团党委书记李芸表示,非常高兴刘思扬书记来上海报业集团调研,给予大家一个宝贵的机会畅谈如何锻造文章高手,交流创新探索新闻实践,大家对新闻工作的挚爱、对新闻理想的珍视让我感动。希望能在全国记协指导帮助下,创造更多条件、搭建更多平台,开展更多样化的交流,倾听需求解疑释困,全力支持采编人员的宣传报道工作。
10位发言者中,有的长期活跃在重大时政、民生互动、重大突发、法治报道等一线,他们以酣畅笔墨描绘时代气象。解放日报原点栏目主编王潇从“小氛围”和“大氛围”两个方面切入,分享报社编辑部好的小氛围,鼓励着记者冲往现场采访观察;集团融媒转型的大氛围,引导着栏目拓展新媒体新赛道。文汇报政法部首席记者苏展以“花花采访团”的视频策划实践为例,分享融媒轻骑兵如何让好视频与好文章兼得的经验。新民晚报民生新闻中心主编(群工部)王军表示,“新民帮侬忙”努力成长为 “新时代文章高手”,要以强劲笔力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澎湃新闻副总编辑黄芳谈到,主流媒体记者要守好写文章讲故事这门手艺,用有力笔触传达真实世界,唱出日常深处的真善美,也点燃年轻人心中的“新闻理想”火苗。澎湃新闻时事新闻中心政治新闻部资深记者吴怡则亲身感受在日益碎片化的信息传播中,好文章经得起打磨、经得起检验,就会成为非常稀缺的价值传播,让正确的声音、主流的价值传播得更远更具穿透力。上海法治报新闻采访部主任陈颖婷则以报纸《鉴真相》栏目为例,讲述如何创新开展法律的宣传普及,向老百姓讲述有血有肉的故事,做出可读可用的文章。
其他发言者,则长期深耕于评论特刊、文化副刊等领域,以淋漓文字传递思想力量。解放日报“狮子坐”编辑顾杰结合报社的“烽火写作训练营”项目及其日常实践,分享报社全力发扬“老带新”优良传统,全力培养互联舆论场上的优秀写作力量,全力唱响舆论表达。文汇报社特刊部副主任黄启哲通过“眼界、藏锋、文学性”三个关键词,讲述主流媒体如何善于发现,以日常细节丰润宏大主题;如何目标导向,以建设性监督引领舆论风向;如何匠心独运,用文学性增强报道感染力。新民晚报文体新闻中心副总监(副刊部主任)刘芳介绍了《新民晚报》具有78年悠久历史的综合性副刊夜光杯,如何以深厚的历史积淀,迎风而上的锐意创新,常办常新的未来意识,为读者送上有品格有品相的文化阅读体验。新闻晨报《上海市民生活指南工作室》负责人顾筝则分享如何以独特文笔书写既硬核又柔软的上海市民故事。
调研期间,刘思扬书记一行还参观了上报集团融媒IP创作室、融媒虚拟创作室、融媒声音创作室、集团融媒创新空间,以及新民晚报报史馆、澎湃新闻等,并听取了集团和相关媒体融媒发展的情况汇报。中国记协相关内设机构、专委会、直属事业单位等负责人出席会议。澎湃新闻、新闻晨报、上海法治报主要负责人等参加会议。

来源:上海报业集团
编辑:程正元

454#
发表于 2024-4-8 17:39:30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每周好稿 | 完美主义者做不了新闻,但也不能破罐子破摔
新闻报道都是遗憾的艺术。就像我们每周的点评,点评老师列出的稿件优点,其实都是我们日常的基本操作,而稿件中出现的遗憾或问题,也是看起来很平常却求而不得的东西。
比如“重庆小贩正当防卫”稿中点评老师提到的遗憾,再比如“规培生自杀”报道中蓝婧老师提到的“深度报道拼速度和角度”的问题。这些,几乎是每个新闻人、每篇深度报道都会面对的问题。
已故的前财新传媒副主编张进曾经说,“完美主义者做不了新闻”,只能说,在新闻的这条路上,我们只能去尽可能的追求完美,并在接纳遗憾的同时,不断反思。

标题:重庆小贩正当防卫伤人事件始末
作者:刘向南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时间:2024-04-07
重庆小贩正当防卫伤人事件始末
现实版的“第二十条”案例。报道定位为正当防卫伤人事件始末,即是对整个案例走向进程的全盘回顾。
从调查报道的角度上看,信息量、报道维度是无法解渴的,叙述视角是重庆小贩一方的亲历,案例中的另一方当事人、公检法等司法部门在采访中是缺席的。这是现在的调查报道普遍面临的现实难题,某种程度上是无解的,但也留下了无限的遐想空间,每一起正当防卫被认定的背后,突破的难关到底是什么?“法不能向不法让步”,现实中真正唤醒“第二十条”的案例还不算多,毕竟装睡的人那么多。
    (济南日报报业集团执行副总编、新黄河济南时报总编辑赵治国)

标题:为了卖掉房子,她做了半年中介
作者:田国宝
来源:经济观察报
时间:2024-04-04
为了卖掉房子,她做了半年中介
经观的这篇稿子,选取了时代大潮下,以京城“房地产”涨跌这样一个宏大而又与个体利益攸关的选题。京城房价涨跌,对于生存于其中的普通人而言,可谓是“涨,百姓苦;跌,百姓苦”。衣食住行,住房是刚需,君不见,无数白领耗尽一生努力,也仅得京城蜗居而已,因此房价涨跌牵动千万人心。涨,要付出更多金钱;跌,意味着辛苦到手后还要承担损失。近期,京城部分地区房价阴跌,让手中有房的白领愁容满面,平添许多恐慌和焦虑。
经观这篇文章,没有直面房价涨跌,而是选取了一位女白领为了卖房而选择当中介这个距离房市最近的职业,通过她细致入微的观察,娓娓道来,不仅为我们揭示了房地产涨跌对普通人命运的影响,还为我们展示了房产中介这一我们身边熟悉而又陌生的群体,他们日常工作的苦与乐,规则与潜规则,付出与收获,以及与普通房客的关系。
总之,这篇报道既有大主题,又有具体的切入点,还有深刻的分析,冷峻的揭示和展示,兼具故事性与可读性,虽不动声色,而恐慌与焦虑尽现,是一篇难得的佳作。(媒体人张永恒)

标题:“亿万富姐”吴英父亲的17年
作者:武丽娟
来源:野马财经
时间:2024-04-06
“亿万富姐”吴英父亲的17年
2007年的浙江亿万富姐吴英案,在人们的印象中似乎早已尘埃落定,可从死刑到死缓,再到无期徒刑和有期徒刑,每一次变化都让人们重新审视法治社会的步伐。那些努力推动社会进步的记者们,一次又一次地记录着历史,以至于17年后的今天,再次倔强地让这个案件回归人们的视野。
对重大事件或案件的报道,特别是对那些具有时代印记案件的关注,是衡量一个媒体有无担当和社会责任的重要砝码。相比于那些有头无尾有始无终的断头新闻,持续跟踪报道更是凸显了媒体和记者的情怀与坚守。
在媒体普遍陷入困境时,执着地关注,巧妙地揭露,平和的语态,准确的表达,或许是媒体(包括自媒体)坚守品格的重要能力。以社会视角报道法治新闻,从经济现象洞悉政治发展,成为这个时代媒体人记述历史的重要方法。
一位老人17年的命运,既是17年的法治史,也是17年的社会史。透过个人命运,让读者看到了时代的底色,有什么的底色,就会有什么样的未来。
一个富有温情而又理性执著的记者,以这样的方式向一位父亲交代,向这个时代案件交代,也向未来的历史交代。(经济参考报高级记者程子龙)

标题:南昌大风的飞窗之谜
作者:杜佳冰、李铃澜
来源:冰点周刊-中国青年报
时间:2024-04-07
南昌大风的飞窗之谜
以往的词汇经验已经无法形容这场疯狂的风,他们不得不更新表达:“不是冬天那样呜~呜~呜~而是哐哐哐!哐哐哐!”“像铁皮一样响。”有人忽略了声音,而直接感受到一种力量:“房子在震,我是被晃醒的。”
——非常好的一篇特稿,所有的文字才华都服务于节制的叙事。可以提名中国的普利策奖。(前知名媒体人韩福东)

标题:医学规培生难以承受之痛
作者:颜星悦 实习记者乔雨萌、李思涵
来源:深一度-北京青年报
时间:2024年04月07日
因多起规培医生自杀事件,规培制度这个题材今年介入的媒体较多,本文记者在3月14日进行过湖南曹丽萍个案的深度报道,是较早介入规培自杀事件的媒体记者之一,写作质量也不错。
在这一轮对于规培制度的报道中,媒体基本都从个案的深度延伸到了现象的深度,试图对制度体系进行探讨,这是非常好的。深度和调查经常并列同时来说,两者很多时候相辅相成,但也有所不同。个人看来,调查更侧重于寻找一个复杂事件的真相,而深度之深更加取决于作者认知的高度和思想的深度。
本文的故事采访较为细腻,写作也不错,最后落脚到“医生本来就是魔鬼训练出来的,无法通过磨练就当不了医生”这一观点,难能可贵。不过在现象的深度方面,垂类媒体“健闻咨询”发表于3月20日的报道《医学生规培,为何总被抱怨》更早,主要角度已覆盖,从这个维度来说,本文则略有滞后。
新媒体时代,对深度报道的发稿时间也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如何能在一拥而上的题材中抢得先机,只有两条路:拼速度,或者拼角度。这对于如今的媒体都是一个并不容易的课题。(红星深度国内新闻主编蓝婧)
来源:磨稿子(公众号)
编辑:王晨雅

455#
发表于 2024-4-20 21:21:55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副总编:一切为了流量不要脸皮的标题党,都是耍流氓
4月19日,有条新闻广为传播:去年广州天河发生的一起车祸,“开车泄愤撞死6人”的罪犯被执行死刑。
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微信公众号通稿标题为《罪犯温庆运被执行死刑》,原文如下:
2024年4月19日,广东省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遵照最高人民法院下达的执行死刑命令,对罪犯温庆运执行死刑。广州市人民检察院依法派员临场监督。  
2023年1月11日17时许,温庆运为发泄个人情绪,在广州市天河区故意驾车连续冲撞行人和道路设施,造成多人伤亡及财产损失等严重后果。  
2023年4月18日,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以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判处温庆运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温庆运上诉后,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经依法开庭审理,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并依法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最高人民法院复核期间,依法讯问了温庆运,认真听取并审查了辩护律师所提意见,经复核认为,第一审判决、第二审裁定认定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定罪准确,量刑适当。审判程序合法。依法核准温庆运死刑。  
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在执行死刑前,安排温庆运会见了其近亲属,充分保障被执行罪犯的合法权利。
从通稿可以看出,这篇新闻的核心关键词有4个:广州,故意驾车连续冲撞行人,多人伤亡,执行死刑。其中“执行死刑”为这一新闻事件的最新进展。
那么,当地法院通报“执行死刑”后,从央媒到地方党媒,多家新媒体推送的标题是怎么拟的呢?
笔者随机摘取了10个:
《广州天河宝马撞人案罪犯,被执行死刑!》
《广州“宝马车撞人致6死20余伤案”罪犯温庆运被执行死刑》
《广州男子开宝马车撞人致6死20余人受伤,被执行死刑》
《广州天河“1.11”驾车撞人案罪犯温庆运被执行死刑》
《广州天河撞人案罪犯温庆运被执行死刑》
《为泄愤驾车撞人致6死,温庆运被执行死刑!》
《广州街头泄愤撞人,温庆运被执行死刑》
《死刑!》
《温庆运,死刑!》
《温庆运,被执行死刑》
综上可见,多家媒体基于这一事实,在先前报道的基础上标题各自进行了发挥,其中多家媒体把“宝马”这一信息做进标题里。
那么,“宝马”这个信息重要吗?我觉得不但不重要,而且有“贴标签”嫌疑,会引起其他众宝马车主不悦。
诚然,多年前,宝马、奔驰作为豪华品牌,街头还算稀罕物,一定程度上是身份和财富的象征,一旦出车祸,媒体总爱贴上“宝马”“奔驰”标签,一定程度上煽动仇富心理,把受众情绪值拉满。为了传播效应,从技术层面说这一做法尚可理解。可如今,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豪华车满街都是,已“飞入寻常百姓家”,而且,随着汽车降价,10多万的宝马不也有吗?所以,且不说“新闻标签”是职业操守问题,再把“宝马”“奔驰”当作新闻的噱头,明显不合时宜了。
再看标题《死刑!》《温庆运,死刑!》,明显没有抓住“点儿”,死刑,这是去年判决的结果啊,这次的最新进展是“执行死刑”!小编明显没有整明白。
再看把“1.11”“温庆运”要素做进标题的。试问,有几人记得“1.11”案是什么案?又有几人记得“温庆运”是何许人?标题寸土寸金,哪些字眼提出来一定要三思啊!
所以,做标题还是要抓住核心事实,要把真正的“点儿”提出来。
这篇新闻的“点儿”是:广州泄愤撞人导致多人伤亡的罪犯被执行死刑。
最后我想说,做标题,可以发挥,但千万不要“离题万里”。一切为了流量不要脸皮的标题党,都是骗子,都是耍流氓。

来源:长江朱建华(公众号)
编辑:李佳
456#
发表于 2024-5-6 19:50:12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每周好稿 | 你以为的,你看到的……

这个“五一”,有两条新闻广受关注,一是5月1日凌晨发生的梅大高速路坍塌事故,已致48死30伤;一是河南大学明伦校区大礼堂火灾事故。向遇难者表示哀悼,为大火吞噬的大礼堂感到惋惜。

从新闻报道的专业性角度讲,一些问题依然存在。关于前者,有人说,“你以为的报道:遇难者名单、失事车辆类型、电车是否加大伤亡,如何避免再发生……你看到的报道:下跪救人,配乐、全网感动”。应该说,丧事当喜事办,深挖正能量,是安全的,但也是偷懒的。[color=var(--weui-LINK)]前媒体人褚朝新今天的文章说:“媒体对事故的报道,一方面要弘扬人性善与美好的一面,另一方面也要追问事故的原因责任发掘暴露人性恶的一面,两者兼顾更符合基本的新闻伦理。”(点击查看原文)

这一论述也适用后者,大家可以酌情兼顾一下。

本期推荐稿件的点评老师们,也特别的勤奋,每个稿件都写了很长的评语,光看这些评语,就知道老师们对在“五一劳动节”还辛勤劳动的新闻工作者们由衷的赞赏。

今天是周一,我们已经收到了好几篇非常棒的报道,下周一会呈现给大家。



作者:翟星理 实习生方锌妮

来源:南方周末

时间:2024-04-29


一篇深度调查报道,“打虎调查”无疑是最难完成的,这十分考验记者的深入突破能力以及抽丝剥茧的调查功底。

南方周末这篇《连续三任书记落马:一个皖北小县的十年官场往事》,在公开信息之外挖掘出了不为人知的细节,更难得的是,严肃思考了一方主政官员对于城市发展十年的影响,是一篇极为优质且发人深思的优秀报道。(红星新闻深度报道中心副主任赵倩)




作者:陈绪厚 何沛芸 朱轩 仇依楠 王鑫

来源:澎湃新闻

时间:2024-05-03


这篇报道出色地展现了突发新闻报道的多个关键要素,包括及时、客观、全面和准确性,也注重保护了新闻当事人的隐私。

报道标题中“塌方”、“陷落”、“余生”和“救援”等词汇,都强烈地传达了事件的紧急性和严重性。

报道内容详实,既有对事故现场的描述,也有对参与救援人员的采访,还有对遇难者和幸存者的情感关怀。同时,对事故发生的原因也进行了客观分析。通过多角度、多层次的报道,让读者能够全面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感受到事件的复杂性和多面性。

报道中充满了对遇难者、幸存者及其家属的深切关怀。通过采访和叙述,读者能够感受到他们的痛苦、挣扎和希望。这种人文关怀让报道更具温度和感染力。

报道从多个角度呈现了事件的全貌,包括事故发生的原因、救援过程、后续处理以及人们的反思等。这种全面性的报道有助于读者对事件有更加深入了解。(资深媒体人张有义)




作者:刘海明(重庆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来源:新京报

时间:2024-05-04


河南大学标志性建筑大礼堂惨遭火灾损毁。最初,多数人只是唏嘘于建筑之殇,而后,随着熟悉大礼堂历史的人们释放出更多伤痛之情,这座建筑的历史人文价值逐渐广为人知。本文直指人们胸中块垒——所痛惜者不止恢弘建筑、记忆之所,更是百年河大的精神家园、文脉所寄,立意可谓深刻。

“大学非大楼之谓,乃大师之谓也。”梅贻琦的著名论断一直塑造着国人对大学的评价标准:有大师在,即有“无形学院”在,有大学精神在;至于有形的大楼,反而不那么紧要。作者借用这句看似与自己观点冲突的名言开启论证,很巧妙。陪伴一所高校历经近百年风霜的标志性建筑,早已超越单纯的物理空间概念,它承载、包容、记忆、流传这所大学的精神,成为“无言的大师”,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理解了这一点,即便是刚刚获知大礼堂的历史,也很容易与痛惜者共情。大学精神,非独属一校一地。我们的大学,尽管各项指标看上去都挺好,但却似乎已经令人失望很久了。论起锥心之痛,首推大学精神的失落。文章虽略温婉,终究还是道出了这份挥之不去的痛。(青岛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新闻系主任姜昕)


标题:追鳗鱼的人

作者:周泰来 包云红 实习生韩宇昂
来源:财新周刊
时间:2024-05-06




一个合格的新闻人必须是一个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超强的人。能够在接触一个全新领域时,以最快的速度弄清楚该领域的相关知识点,理解该领域的行业规模、现状、规矩,乃至与之相关的行业术语,最终几乎成为这个领域的百事通甚至是专家。

一个合格的新闻人同时还要有着深厚的写作功底。能够把涉及到的领域内很多高深莫测的知识或理论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写成稿子,让哪怕是胡同大妈都能轻松读懂。并且写出来的稿子还不能干涩枯燥,要有着吸引公众好奇心和注意力的能力,让已经习惯于标题阅读的公众能够点开你的标题,进而通篇阅读。

最为关键的是,一个合格的新闻人还必须要能够准确判断出每一个新闻的价值所在,不仅能够在热点事件种找寻出冰点在何处,还能从一个冷锅冷灶里,找到可以再次熊熊燃烧的新闻火种。

上述这三点,财新周刊的稿件《追鳗鱼的人》全部都做到了。

首先,水产养殖对几乎绝大多数的中国人来说就是一个熟悉但又极度陌生的产业。熟悉是因为顿顿饭都离不开鱼鳖虾蟹,陌生是因为我们只管吃,你们怎么养殖的又关我何事。

财新的记者在做这个选题的时候,通过采访和背景资料的搜集整理,迅速成为了水产养殖特别是鳗鱼养殖的行家里手,对该行业内的所有知识、理论、实验乃至民间技巧都摸了个门清,因此从行文来看,记者已经几乎成为了该行业的业内人士,这样的采访为下一步的写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记者在写作这篇稿件的时候,能够把关于鳗鱼养殖的历史背景、行业现状、中日差距、面临困境、发展前景等几乎等于史诗体量的内容,全部用最浅显的文字表述出来,让任何一个门外汉都能看明白鳗鱼养殖这个行业的过往、如今和未来,更能通过文字理解为什么要对鳗鱼这个话题进行采访和报道。这样的写作风格,相信就是把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和霍金的时间简史交给他们来写作,都会写成《走近科学》那样的轻松易读,方便受众的理解和稿件的传播。

第三,之所以选择鳗鱼这个话题进行采访和报道,恰恰体现了财新一直以来所坚守的“新闻专业主义”。用最专业的新闻采编方法去报道一个高度专业的行业或领域,通过踏踏实实的采访和写作,最终把一篇合格的稿件呈现在公众面前。不去盲目的追逐一些以小时计算存在周期的热点新闻事件,而是下大功夫和力气去为一个几乎从来不会为公众所知的行业做一篇类似于“行业史”一样的新闻,这样的新闻报道虽然短时期内不会引起太大的效果或反应,但是起码,这样的报道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流传下去,最终走进那个行业的历史,也走进中国的新闻史。(资深媒体人王洪禹)


来源:磨稿子(公众号)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vQAkLYWPKgvmXud-DvFpNw
编辑:李梦瑶




457#
发表于 5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每周好稿|梅大高速悲剧的“三无”新闻竞争
梅大高速路面塌方灾害已过去两周,悲剧带来的追问在多种力量作用下的舆论场渐渐下沉。《三联生活周刊》《财新》两家杂志在不同阶段提供了同业中最为清晰完整的叙事。
“上观新闻”关于南通小学生大巴车事故的报道,发掘出了事故背后所隐藏的城市化管理中所存在的诸多不足和缺位,将此类悲剧放在了一个更大的层面。
上周的几篇报道,让人难免追问:本该好好的路,为什么走着走着就塌了?本该追问的事,为什么说着说着,就只剩下了感动?


标题:梅大高速塌方:没有抵达家乡的打工者
作者:彭丽 覃思 夏杰艺
来源:三联生活周刊
时间:2024-05-06
梅大高速塌方:没有抵达家乡的打工者
标题:梅大高速悲剧
作者:向凯 覃建行
来源:财新
时间:2024-05-10
5月1日凌晨广东梅大高速茶阳段的特大事故发生后,多家媒体派记者赶到现场,前方与后方密切合作,社交媒体动态和论文数据库提供的采访线索被及时整合进现场报道,直播、短消息、深度报道和特稿轮番上线——这些都曾是典型和平常的新闻操作,但在过去几年中已经非常罕见,也因此,和许多只存在于通稿上的重大伤亡不同,梅大高速事故看上去是一出层层递进的悲剧。
在难得一见的新闻竞争中,两家杂志在不同阶段提供了同业中最为清晰完整的叙事。5月6日《三联生活周刊》发布《梅大高速塌方:未能抵达故乡的打工者》,以对幸存者、亲历者和死者亲朋的密实采访重构了核心现场和事发经过,初步但清晰地提出了地质、气候和工程质量方面的疑问。他们尝试将受害者行为特征放在经济地理和基建模式的背景下加以解释,也体现了杂志把握新闻的独特视角。
事发10天之后,悲剧带来的追问在多种力量作用下的舆论场渐渐下沉。财新此时发布《梅大高速悲剧》,在连日多篇不同角度的动态报道基础上,这篇长文讲述的故事,从事故现场下方的养鸭人开始,回溯至事发前20分钟通过事发路段的道路养护工,以及4月下旬广东的超强降雨,再追溯至持续多年的边坡塌方,不断转手的运营主体,以及2010年代初粤北高速公路建设热潮中的能吏与贪腐往事,以全景式报道为事件第一阶段传播画上了句号。
上述两篇报道风格有异,出发点却并无不同。2000年代前后成形的一种新闻观念,相信自由而负责任的媒体竞争,能带来较多有效信息和增量信息。但梅大高速悲剧的新闻竞争中,并无任何政府机构、涉事企业或专业人士以职务身份实名接受采访。许多稿件见刊后很快无法访问(三联生活周刊和财新的报道也不例外)。可以想见,事件第二阶段的传播退回通稿状态,将是大概率事件。(作家夏佑至)


标题:开鲁“阻耕”再调查:农业大县耕地倍增后的“烦恼”
作者:韩谦 程嘉欣 杨笑
来源:南方周末
时间:2024-05-06
开鲁“阻耕”再调查:农业大县耕地倍增后的“烦恼”
通读全文,感觉就像看了一部精彩的悬疑电影,层层揭秘“阻耕”背后的底层逻辑。这是一篇很有技术含量的深度调查,尤其是材料整合梳理水平,堪称超一流。写过同类题材的同行,非常值得对照学习。(资深媒体人谢宏钰)


标题:法学教授们的最小单位堡垒
作者:张月
来源:谷雨实验室
时间:2024-05-09
法学教授们的最小单位堡垒
四位法学大咖,尤其是罗翔,在互联网上可谓“神一般的存在”,人们过往只是从他们的文章或者视频中接触到他们的学识,但终隔了一层,感谢这篇文章,以细腻的笔触,生动的细节,带领读者了解到罗翔们思想火花背后的碰撞,尤其他们内心的坚守与挣扎,这让人们对几位大咖的了解更为深入、立体,也让人们对坚守法治精神的意义更为理解。环境越是艰难,坚守越是可贵,一如文末那句“圆桌不散,骑士永存”,这句话不仅适用于旨在通过法治来推动进步的罗翔们,也适用于本作者以及那些期望通过文字来改变社会的人。(新民晚报时政中心主编、新民周刊副主编杨江)


标题:生死之间:吴谢宇案的最后三个月
作者:柴会群 梁栋
来源:南方周末
时间:2024-05-07
生死之间:吴谢宇案的最后三个月
本文作者对重大案件的角度选取,可以追溯到3年前的阿里女员工的口红印。在全国媒体追逐的重大热点案件中,在几乎所有案情都被各路记者吃干打尽的情况下,深度报道怎样才能后发制人?
这篇报道在吴谢宇已执行死刑三个多月后另辟蹊径,从吴谢宇的第一位代理律师开始,几乎采访了其每一任律师或团队。我冒昧猜测,报道希望通过每一位接触过吴谢宇的律师,试图接近吴谢宇的内心,甚至有可能还原真实动机。
角度很巧妙,工程量和难度亦不小。且在当下的舆论语境下,如此大篇幅呈现“凶手”一方的辩护团队如何竭尽全力为其“免死”,媒体和记者都需要不小的勇气。只是遗憾,即便如此多律师深入的研究过吴谢宇案,但似乎还是没有人真正走进他,直到他死去。
态度鲜明、情绪饱满的报道是最容易得到网友共鸣的,但就我个人看来,这样的报道可能离真相更远。社会和人性,很难用非黑即白的观点概括,因此我更希望记者去体现人物和事件的复杂面,即便文字硬一点。偏杂志风格的深度报道,很容易打着深度的旗号而走向了偏颇甚至臆断,特别是案件新闻,尤忌春秋笔法。
正如这篇报道,即便通过这么多律师的还原,我们仍不懂吴谢宇,而在他死后,也许永远也没有真相。又如何?就像一位读者留言:“读完还是不知道说什么好,一声叹息。”就够了。(红星深度国内新闻主编蓝婧)


标题:“我脱下衣服,给躺在路边的女孩盖上”,南通小学生大巴车事故现场救援者亲述
作者:原点
来源:上观新闻
时间:2024-05-12
“我脱下衣服,给躺在路边的女孩盖上”,南通小学生大巴车事故现场救援者亲述
如果抛开这篇报道的文本价值不谈,仅从突发事件新闻介入的公共性来说,这是一篇有价值的报道。
最近清华大学劳东燕教授的担忧发人深省,她说,公共事件的事实越来越无从得知,重大事故频出,是否涉及刑事责任或其他法律责任的追究之类的话题,完全从公共领域中消隐了,似乎这样的事故仅仅是一场不幸或是天灾。相反,私人事务越来越多地被拉入公共领域,在显微镜下细细加以察看,任何一点瑕疵都可能被上纲上线,想想也是挺荒谬的。
所以,具体到这篇报道,在追踪突发热点事故、还原现场的同时,它发掘出了事故背后所隐藏的城市化管理中存在的诸多不足和缺位,比如红绿灯故障得不到及时维修,比如渣土车在限行路段招摇过市被监管所忽略,这一切像埋下的定时炸弹,在某一刻会被引爆,造成难以挽回的悲剧。而此类悲剧,放在一个更大的层面,绝非个案。(资深媒体人王强)

来源:磨稿子(公众号)
编辑:王晨雅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