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查看: 4955|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们仰望康德,而康德仰望星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9-29 12:35:1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09-11-23 16:16:00
刘宗迪 来源:天涯社区刘宗迪博客

康德的这句话却很多人都能脱口而出,因为这句话不仅对仗工整,而且意味隽永,德国古典哲学家中,黑格尔是一个美文家,他的《精神现象学》的绪言声情并茂,几乎可以摘出来当散文诗读,至于他的《美学讲演录》,加上朱光潜先生的译笔,读来更是引人入胜,黑格尔的三段式逻辑仿佛如渔人之舟,载着你行桃花溪上,渐入胜境。因此,在那个思想大师辈出的古典哲学时代,康德尽管比黑格尔出道很多年,也很快成为学术圈中的佼佼者和贵妇人沙龙的座上客,但是,他对当时德国思想的影响,却远远比不上黑格尔,黑格尔死后不久,就已经风靡,形成了青年黑格尔学派,马克思就曾经是一位青年黑格尔者。而康德早已作古多年,却依然没有红起来,身后名仍像他生前的身影一样寂寞,在黑格尔巨大的身影掩映下,以至于叔本华等不得不大声鼓与呼,为康德争得一席之地。康德的寂寞也许与他文字的艰深有关吧,中国的哲人孔子说:“言之不文,行之不远。”有多少思想,也许就是因为其言之不文,而永远从思想史的星空销声匿迹了。不过,还有句古话,叫是金子就会发光,康德的思想是块金子,因此,当黑格尔那笼罩一切的光辉渐渐退隐,康德终于像一颗被重新发现的新星一样从天际放射出清辉。柏拉图瞧不起诡辩家,哲学家瞧不起修辞家,他们觉得逻各斯或者真理才是历史的本体,然而,历史却往往不是由思想的逻辑而是由修辞的力量推动的。


??也许在康德的著作中再也找不出一句话像这句话这样漂亮,也许这句话最恰当地写照了康德上下求索的思想的一生,因此,在康德死后,人们把这句话作为墓志铭,刻在康德的墓碑上。

??在康德身后百余年之后,这句话已经随着康德的思想不胫而走,传遍全世界,成为所有思想者或者伪思想者的口头禅,前些年,在纪念康德诞辰200周年之际,康德的画像甚至登上了都市小报,与那些搔首弄姿的娱乐明星争奇斗艳,但是,在我们人云亦云地重复者这句话并以此故作高深状时,也许很多人只是把它当成口头禅,而从来没有静心考量,康德为什么要仰望星空,又为什么把星空和道德律相提并论?
??其实,不仅一般公众,就是那些以康德的哲学事业为业的哲学家们,对这句话也早已不求甚解,而且,对于这句话,所关心的大致也只是其后半句,即心中的道德律,哲学思考的一个重要意义就是正心诚意修身治家最后平天下,为人类道德立法,至今仍是很多哲学家心中一个挥之不去的情结,因此,康德的关注的道德律是容易理解的,康德的三大批判都是反观内心之作,第二批判的主旨就是指向道德律,他是想在理性升帐、上帝退位之后,为人类建立能够与上帝的契约相当的道德律令。但是,天上的星空呢?一个哲学家要紧的是低头沉思人生和历史,天上的星空与他何干?在启蒙主义之后,那应该是牛顿们关心的事情了。罗丹的思想者不就是作弓背垂首、皱眉沉思之状的吗?很久以来,思想家的基本造型就是这样一种一味地盯着自己脚下投影而苦思冥想的形象,仰望星空,在一般人心目中,那只是那些寂寞的天文学家和怪异的占星术士才干的事情。除了在那些欺世盗名、故弄玄虚的占星术士那里,星空已经与思想无关。

??康德确实是曾经仰望过星空的,这一点每一个哲学系的学生大概都知道,康德早年写过好几本天文学著作,在书中对牛顿的学术提出批判,而且还提出了在天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的星云说。但是,在哲学家的眼里,这些东西只是一个思想家不成熟的试笔,是一个伟大人物还没有找到自己的方向、还没有了解自己的使命之前的无谓之举,因此,对于康德,是不值一提的,那些关于星空的著作与康德思想无关。

??在哲学系学生的眼中,仰望星空的康德和沉思道德律的康德,完全被割裂为两个人,而前一个康德早就被后一个康德的巨大身影掩盖住了。仰望星空的康德留在200年前渺茫的星空下,而进入历史的只是书斋中的康德。

??其实,仰望星空的康德和思考道德律的康德之所以被后人割裂,归根到底,还是康德自己咎由自取,因为,在康德那里,星空中的自然律和心中的道德律、天文与人文、自然与教化,确实被彻底地割裂了。整个康德批判哲学的锋芒所指,就是以批判的锋芒消解人类与生俱来的痴妄,就是割断人类与自然之间的脐带联系,把人从自然的襁褓中独立出来(启蒙),让自然的归于自然、星空的归于星空、上帝的归于上帝,而把人类的还给人类,精神的归于精神。于是就有了康德否认世界可知的不可知论,就有了他割裂自然知识和道德知识、割裂知性和理性的二元论。一方面是人类的此岸世界,一方面是自然的彼岸世界,康德拆毁了沟通两者的桥梁,康德之后认识论和实践论的所有问题都是由此而来的。由康德哲学引起的这段思想史公案,是每一个哲学系的学生都耳熟能详的。正因为康德把星空与心灵、自然与精神一分为二,断为两截,而思想只应安于本分,把目光约束在心灵和精神的范畴,不应妄意物自体的彼岸,因此,康德后的哲学家从康德二来的这种分裂的哲学视野反观康德,当然就只能看到反观心灵的康德,而看不见仰望星空的康德了。

??人类原本是大自然的产儿,大自然不仅为人类提供赖以栖居的家园、果腹的食粮,也为人类昭示了命运、指明了方向。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对于靠天吃饭的人类来说,浩瀚的星空就是人类赖以理解时间节律和空间秩序的最终依据,因此也是人类赖以奠定宇宙秩序的最终依据,星转斗移的群星肇示了岁月的流逝、季节的轮回,东升西落的太阳标示了光阴流转、昼夜轮回,阴晴圆缺的月亮标志出一个个络绎不绝的日子,而亘古不忒的北斗则为漂泊在外的人们指引了归家的距离和方向,浩瀚无垠而秩序井然的星空就是大地上和人世间所有秩序的来源,人类生活和星空息息相关。随着天文学的发展,人们对于星空的观察越来越系统和全面,天文学将满天星斗划分为不同的组群,并为不同这些不同的组群赋予各自不同的名字,这些名字可能源于这些星星与季节、时令、农时的关系,也可能源于人们对这些星星构图的想象,这就是所谓星座,而最先被划分和命名的当然是日月运行之路即黄道周围的星座,因为黄道星座无论对于人类了解时间还是空间而言,都是最为重要的,西方天文学继承古巴比伦天文学将黄道均分为十二部分,这就是所谓黄道十二宫,以与一年十二个月相对应,太阳围绕黄道一年一周,人们看到太阳运行到十二星宫的那一个宫,就知道是几月份了。用星空的流转标志时间,这正是星空对于人类最古老最根本的意义,正因为星空是人间基本秩序的最终渊源,是人类据以理解历史和世界意义的最终依据,因此星空才被神圣化,才被视为神性的渊府和诸神的居所,成为人类崇拜的对象,人类对于天空的仰望才获得超乎实用的宗教意义。天空在被神圣化的同时,也就被神秘化了。那些千姿百态、名称各异、在不同季节升起和降落的星座,原本只是原始天文学方便观察日月运行而作的人为建构,后来却因为其特有的名称、形象以及与特定时令的对应关系而被赋予了神秘的象征意味,星座于是成为造物主预先书写于深邃穹宇上、蕴含着无穷奥妙的符号,天空就成为一本打开在人类头顶上有待于解读的天书,人类的所有命运、一个人的吉凶祸福、一个国家的兴亡盛衰,都被上帝预先在这本天书中埋下了伏笔,而解读这本灿烂天书并向人类传达命运启示的技术就是所谓占星术。占卜就是把自然现象当成符号和象征解读,占卜术都是自然现象的解码术,当天空被当成文本、星座被当成符号,天文学就蜕变为占星术。古代天文学和占星术,一为行之有效的科学,一为虚妄无稽的巫术,但两者有一点是相同的,就是它们都把人类的命运和遥远的星空紧紧地系连在一起,前者是通过时间,后者是通过象征。

??康德之所以能够割裂自然与人类、星空与精神之间的关联,自然并非是他自己具有改天换地、绝天地通的超人力量,仍是时代风气所披靡,他是那个启蒙时代的产儿,而启蒙的主旨,就是把人类从对自然的依恋和对星空的迷信中解脱出来,让人觉醒,跟着自己心中的道德律和理性去行动。

??启蒙时代之所以想到要把人与自然相割裂,归根到底,不过是因为,在那个时代,由于工业革命和科学进步,人类能够脱离春耕秋收、与时消息的自然经济状态,脱离自然的节律和时序,而安排自己的生产和生活了,机器钟表的产生,使人类有了独立于星空的授时装置,而工业生产和世界贸易与农业生产的最根本区别,就在于它与大自然拉开了距离,可以脱离自然的季节和时序安排和计划生产,在此之前,对于乡下的农民而言,星空就是他们最可靠的记时装置,而现在,随着工业生产的发展,机器钟表作为日常生活的计时器广为应用。人类能够脱离日出日落、月圆月缺的自然节律安排自己的时间了。

??时间是人类认知和组织世界的基本形式,故时间的独立是世间万物独立的前提。日月轮回、斗转星移的自然时间将人类和世间万物交织、并置、召唤在同一个春去秋来、盛衰生死的节律中,同生死,共命运,共同的时间节律,给人与万物的呈现和存在展开了共同的空间,赋予了共同的意义,因此,在农耕时代的知识空间和意义世界中,人与物往往是相与共处、混迹莫辨的,这并不是意味着那个时候道人分不清人和物之间的区别,而只是说,那个时候的人们并没有在语言与知识的层面上就人和物的意义做出界限分明的区分,人和物因为升降沉浮于同一个时间脚本中,因此也就呈现于同一个空间和平面上,呼吸和流通着同样的“以太”或“精气”,因此,那个时候也就不会有人与物、人类与自然、主体与客体、个体与总体的范畴区分。天覆众生,地载万物,人与万物托庇于同一个星空下。明河共影,同此流年,万象俱为宾客。但是,一旦人类不得不使用人工计时器(即使在基准的意义上所有人工计时器都需要以天文学观测为依据),一旦人类能够脱离大自然的节律而独立地控制、度量、利用、分划、操作、表格化时间,一旦人类时间与季节轮回、周而复始的大自然时间划清界限,人类和万物就分别获得了不同的节奏,因此也就被分别编进了不同的脚本,呈现于不同的空间,并分别获得了不同的存在和意义,人与自然万物也就不可挽回地分道扬镳了,原本圆融浑然的世界从此就一分为二,裂变为人和自然,区分为拥有时间的主体和失去了时间的客体(由于时间成了惟有人才拥有的主观之物,因此对时间的思考就成为哲学的任务,而历史学作为人文科学也就成为可能了,另一方面,自然就成了没有历史之物,原本深深交织进人类命运以及关于人类命运的文本和叙事中的“草木鸟兽虫鱼”,因此丧失了历史的深度和文本的厚度,被作为赤裸裸的自然事物,从“真正的”历史中、从人类的故事和神话中驱逐出去了,从此,单纯的自然史——博物学、生物分类学以及以后的物种进化论——才有可能)。

??在康德对时间范畴的思考中,其实就打上了这个时代背景的深深烙印,由于人不再以大自然的流转轮回的节律作为其生活日用的时间依据,由于人不再和世间万物同时升降沉浮于一个共同的时间节律中,由于人独立于大自然以及自然万物而建立了独立的时间尺度和坐标,时间也就顺理成章地被主体化了,时间不再是一个人类和万物共同承受、共同拥有的一个宏大叙事,时间成了惟有人类才拥有的故事,时间成了主观的尺度。正是基于普遍性时间观念的这种根本性的转变,康德才有可能把时间视为人类心灵先验具有的基本直观形式,也才有可能在把时间归于主观的同时把空间作为与时间无关的无限延展的广袤排斥在主观之外,而归于客观世界。相对于农耕时代和占星术的时间,人类进入一个全新的时间,进入了一种纯粹主观的跟大自然(上帝)和星空节律无关的时间,因此,也就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历史时期。这是一种对于前工业社会而言陌生的怪异的甚至是不可理解的时间:直线的、矢量的、抽象的、分分秒秒的时间,而不再是乡村父老世代承受和熟稔的由斗转星移、日月光华和春华秋实标示的循环往复的、不断轮回和重复的、意蕴丰盈的岁月和日子。

??人类的时间摆脱了对自然节律和星空坐标的依赖,诸神隐退的星空不再是芸芸众生藉以理解生命的意义、确定自己的方向的最终依据,不再是令人敬畏的、充满了深不可测的预兆、启示和暗示的神秘之域,而成了人们可以动用各种手段认识、探索的未知之域,从此之后,那自从旷古以来就笼罩在星空宇宙上面的神秘面纱才能慢慢消散,科学意义上的天文学、宇宙学以及诸如相对论、黑洞理论、大爆炸理论的现代科学神话才有可能产生,宇宙,最终从诸神的居所变成了人造航天器自由翱翔的“太空”和各种异形怪物出没、潜藏的“新边疆”。

??从仰望星空到低头沉思,哲学家思想姿势的转变,不仅象征了“天人之际”的分离,也标志了“古今之变”的断裂。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0-9-29 12:35:25 | 只看该作者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0-9-29 12:36:03 | 只看该作者
康德于1755年和拉普拉斯于1796年各自提出关于太阳系起源的星云学说。它是最早的科学的天体演化学说。这两种星云说的基本论点相近﹐认为太阳系内一切天体都有形成的历史﹐都是由同一个原始星云按照客观规律──万有引力定律逐步演变而成的。
康德认为﹐这团原始星云是由大小不等的固体微粒组成的﹐“天体在吸引最强的地方开始形成”﹐万有引力使得微粒相互接近﹐大微粒把小微粒吸引过去凝成较大的团块﹐而且团块越来越大﹐引力最强的中心部分吸引的物质最多﹐先形成太阳。外面的微粒在太阳吸引下向中心体下落时与其他微粒碰撞而改变方向﹐变成绕太阳的圆周运动﹐这些绕太阳运动的微粒又逐渐形成几个引力中心﹐这些引力中心最后凝聚成朝同一方向转动的行星。卫星形成的过程与行星类似。彗星则是在原始星云的外围形成﹐太阳对它们的引力较弱﹐所以彗星轨道的倾角多种多样。行星的自转是由于落在行星上的质点的撞击而产生的。康德还用行星区范围的大小来解释行星的质量分布(当时人们仅知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六颗大行星﹑十颗卫星和三十来颗彗星)。

康德星云说否定了牛顿的神秘的“第一推动力”﹐第一次提出了自然界是不断发展的辩证观点﹐因而在形而上学的僵化的自然观上打开了第一个缺口﹐这是从哥白尼以来天文学取得的最大进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0-9-29 12:37:17 | 只看该作者
仰望星空和道德律者--康德2009-10-18 02:45
“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会日新月异,不断增长,这就是我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定律。”

伊曼努尔·康德(Immanuel Kant, 1724年4月22日—1804年2月12日)德国哲学家、天文学家、星云说的创立者之一、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唯心主义,不可知论者,德国古典美学的奠定者。“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会日新月异,不断增长,这就是我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定律。”它出自康德的《实践理性批判》最后一章,刻在康德的墓碑上。




不经意间看到的一句话,让我明白了仰望星空的又一层意义:仰望道德


那么康德呢?



  1804年2月12日上午11时,伊曼努埃尔.康德在家乡科尼斯堡去世。康德去世时形容枯槁,瘦得只剩下一把骨头,遗体放在那里就像一个木乃伊。而且他的遗体也确实像一个木乃伊那样被展览:科尼斯堡的居民排着长队瞻仰这个城市的最伟大的儿子。当时天气寒冷,土地冻得无法挖掘,整整16天过去后康德的遗体才被下葬。
  去世时的康德似乎仅仅是自己的一个影子,临死前的若干年里,他的身体和精神都极为衰弱,作为哲学家的康德也只剩下了一个影子,那时德国哲学界的风云人物是费希特、谢林和黑格尔等人早,他们作为德国唯心主义的领军人物誉满天下。1799年,康德发表了生前最后一篇文章-“论与费希特科学学之关系”。在这篇封笔之作中,康德对费希特的科学哲学给予的评价是:一钱不值。这是康德作为哲学家的最后一句话,从此他就告别了哲学舞台-他已经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死后的康德很快就从哲学的影子变成了人类思想天空里的一颗巨星,当代德国著名哲学家、现代存在主义哲学奠基人卡尔.雅斯贝斯(1883~1969)将康德与柏拉图(约公元前427年-前347年)和奥古斯汀(354-430)并列称为三大“永不休止的哲学奠基人”。


康德于1724年4月22日出生在东普鲁士的首府科尼斯堡(Königsberg),他出生时,有“武王”之称的普鲁士国王弗里德利希-威廉一世在那里已经统治了11个年头。
  康德的父亲是一个马鞍匠,父母都是信仰新教的虔信派(Pietismus)教徒,虔信派强调宗教的精神,重视虔诚的信仰感情,康德小时候的精神世界受到很深的虔信派影响。八岁时,康德开始上学,学校提倡的是人文主义教育,反对宗教带给人的思想上的僵化。学校的教育改变了康德的宗教态度,他从此开始一生都对宗教祈祷和教堂唱诗感到反感。也是因为学校的教育,他开始怀疑建立在感觉与感受上的宗教,他的宗教哲学简单地来说也是对虔信派的一种反动。
  1740年,康德进了科尼斯堡大学。人们现在无法考证他当时注册了什么专业,但可以肯定的是他经常听哲学课。1748年,24岁的康德大学毕业,因为他的父亲已经去世两年,他衣食无托,前途渺茫。由于大学没有他的位置,他决定到科尼斯堡附近的小城镇去做家庭教师。
  康德曾说再也没有哪个家庭教师比他还差,但是实际上他这是谦虚,因为他教过的学生对他的口碑都不错。在做家庭教师期间,他发表了第一本著作-“关于生命力的真实估计之思考”,内容是关于笛卡儿、牛顿和莱布尼茨提出的哲学与科学命题。五年的家庭教师生涯后康德重返科尼斯堡,从此他再也没有离开过家乡。返回家乡后,康德再次进入大学学习。1755年,康德以“自然通史和天体论”获得硕士学位,三个月后获得大学私人助教资格,开始教授哲学。在私人助教这个教职上,康德一干就是15年,学生的听课费就成了他的生活来源。因为康德的课很受欢迎,愿意听他的课的学生也多,因此他在生活上也做到了衣食无忧。
  在任助教期间,康德开始经常发表著作。他的论题包罗万象,从自然科学、美学、神学甚至到巫术应有尽有,但贯穿其中的问题只有一个,那就是哲学研究应该如何进行:是从理性的观点出发,从普遍真理中推导出有关事物的真理还是从经验出发,通过观察得出普遍的结论?
  康德的著述和讲课使他称为一个受人尊敬的哲学家,他的影响开始走出科尼斯堡,很多学生慕名而来成为他的弟子,其中最著名的便是与哥德和席勒一起成为魏玛古典派顶梁柱的赫尔德。尽管如此,康德很长的时间里没有得到教授职位,期间他拒绝了科尼斯堡提供给他的诗学艺术教授聘书。他还拒绝了来自埃尔朗根大学和耶拿大学的教授聘书,他只愿意在科尼斯堡大学担任哲学教授,因为他不愿意离开家乡,而且身体状况也不允许他迁居他乡。康德在给友人的信中说:“我胸腔狭窄,心脏和肺的活动余地很小,天生就有疑病症倾向,小时候甚至十分厌世。”
  1770年,康德在46岁时终于获得了科尼斯堡大学逻辑学与形而上学教授一职,他的就任报告题目是“感性与知性世界的形式与根据”。当上教授以后,康德沉寂十年没有发表一篇文章,而是潜心研究他的批判哲学。1781年,他发表了“纯粹理性批判”,仅凭这一部著作,康德就可以奠定他在哲学史上的不朽地位。


5#
 楼主| 发表于 2010-10-3 00:28:54 | 只看该作者
仰望星空45度角10分钟,对颈椎有益,对视力有益,对心胸有益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