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查看: 6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AI时代,记者何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3-10 21:25:24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AI时代,记者何为?

顶流DeepSeek来了,人形机器人来了,AI数智人也来了。
全国两会上,记者们在和AI“小伙伴”的碰撞中,专业技能的比拼更加激烈。
在这个与AI竞合的时代,新闻记者的价值怎样得到彰显?怎样做才能突出重围?
前不久,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头版刊发的系列报道《36次获新闻大奖,她“计”从何来——走近宁波日报报业集团高级记者杨静雅》,通过报道杨静雅的先进事迹,也意在探讨在AI时代的媒体融合环境中,在推进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的过程中,记者的价值所在。

3月9日,全国人大代表、山西日报社高级编辑张临山(左)与记者讨论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近日对宁波日报报业集团杨静雅先进事迹系列报道。 魏明 摄

带着“一直在路上”的问题,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近日采访了深耕新闻实践、传媒研究的几位代表委员。
人的原创和思维无法取代
“在践行‘四力’过程中涌现的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核心还是人的原创和思维。”全国人大代表、山西日报社高级编辑张临山说,即使AI能代替90%以上的工作,真正的价值所在,是只有人所能达到的高度和品质。
“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快’。”全国人大代表、人民日报社山东分社原社长徐锦庚认为,记者是个竞争十分激烈的职业,不要把自己想象得太聪明,热衷于投机取巧。越是AI时代,越要舍得下苦功夫、笨功夫。
“担心记者可能会失业,是因为你没有自我提升。这个时代正在惩罚不愿意、不习惯思考的人。”全国政协委员、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特大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郭媛媛表示,DeepSeek带来的挑战,让人们正视并思考人和机器合作的路径。如果只满足于“给我答案就可以”,那你就是追随者。如果当一个合作者,就要善于使用它。第三个层面则是提升者,在人工智能的系统架构之上再提升自己的思维。
AI时代到现场更为重要
张临山在山西日报采编岗位工作24年。他认为,在AI风行的时代,到现场更为重要。“到现场是新闻界的老传统、老法宝。鲜活、丰满、有深度的新闻全都在一线,只有到一线才能知道新闻真正的模样,故事、人物以及现场环境给你的感觉,全部是新闻的一部分。不论处于什么时代,到现场都是合格新闻人的标配。”
新技术的运用,在拓展新闻报道手段、传播形式甚至内容上,无疑发挥了巨大作用。
“传播格局变了,受众需要,就应该供给。但我以为,不能因此否定和轻视文字表达的价值和力量。随着科技进步,传播形式日新月异,但内容始终为王。”徐锦庚说,“不管是文字还是视频,都要有内容、有实质,让人看了解渴,如果只是停留于形式创新,而内容空洞,难免流于浅陋化、粗鄙化,甚至弄成一地鸡毛。”
“脚板底下出新闻。”徐锦庚还是用这句箴言告诉记者,新闻材料要扎实,记者就得多跑、多问、多记。
在媒体融合时代,记者都在寻找自己的生存发展之道。郭媛媛提出“融、通、跨、联”四点,也就是把互联网时代的4个特质做到极致。“所有元素都在重构、重整,不要拘泥于边界,在融媒报道中要尽情拓展思维。”
善于让技术为我所用
在全国两会这个媒体践行“四力”集中爆发的舞台,新闻报道守正创新、出新出彩,是记者努力探索的方向。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一位河南人大代表的发言,被掌声打断三次》等以小切口反映大主题的报道受到广泛关注。
“写作如果尽是宏大叙事,作品会生硬刻板,缺乏温度,难以走心。”徐锦庚谈道,细节写作能力考验记者对现实生活的认知和提炼能力。会写细节,首先要善于观察和思考,真正熟悉和了解采访对象,把握其实质,把最能体现人物性格、精神、价值观和事件性质、状态、影响力的那些细节捕捉到,并准确地表达出来。这是对记者“四力”的锤炼和考验。
AI到不了的地方,一定有温度和细节。张临山相信,“到现场”这样一个真理是不会过时的,新闻人的专业坚守不能褪色。在与技术竞逐中,新闻人要借力而上、善于为我所用。人和工具、科技更好地融合,更有助于创作适应当下需求的新闻作品。
“退一万步讲,如果哪一天AI真的足以冲击这个行当,它替代的一定是那些平庸的记者,这属于正常的市场淘汰,没必要扩大取代论、消亡论等观点。”张临山说。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作者:雷萌、张君成、张博、朱子钰


来源:长江朱建华(公众号)
编辑:张席睿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