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查看: 1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张生 | 去媒体化世界的到来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4-27 22:59: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案例】
张生 | 去媒体化世界的到来

如今谈到媒体的生存状态,似乎出现了一种让人困惑的二律背反的现象。一方面在现实生活中媒体已经无所不在,似乎万物皆媒;另一方面传统意义上的真正的媒体却一片萧条,门可罗雀不说,从业人员也早由昔日的人文精英一转而为新闻民工。而更加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是,尽管如此,大学里的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却依然人满为患,尽管今天的新闻传播专业已非热门专业,不说别的,二十年前,甚至十多年前,新闻传播专业的高考录取分数线在各大高校里都是文科专业名列前茅甚至第一,开个玩笑,如果复旦和人大多年前没有新闻专业,文科考生的录取分数线可能会急剧下降,但现在各个大学的新闻传播专业已经可能倒数第一了,俨然已经成为收留其他文科专业落榜生的避难所,与之同时,从事新闻传播专业研究的学者越来越多,而且跨专业转入的学者也越来越多,除了新闻传播学专业自身的学者之外,哲学,文学,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甚至人类学的学者也大规模涌入,俨然新闻传播学专业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真正的显学。我曾说如今传播学已经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第一哲学,现在觉得这个判断其实早已经成为现实。


但是,尽管如此,已经没有人对之前的传统媒体的消亡撒一掬同情之泪。这其中的原因有很多,但如果说媒体技术的互联网化及社交媒体的出现是最重要的原因,应该并不为过。正是这个原因,产生了当下的我们这个媒体时代特有的去媒体化的时代浪潮,也因此产生了媒体冷却的现象,人们开始躲避无所不在的媒体的包围,通过尽可能的远离关闭媒体通道来让媒体冷却下来,摆脱由此造成的信息泛滥和信息骚扰对不可触碰的自身存在的身自体的侵入。


这首先就是自媒体时代的到来,造成了对传统媒体的初夜权的剥夺,而由此产生的媒体除权不仅使得世界的媒体化急速到来,同时还导致了媒体过剩,使得我们生活在一个万物皆媒的时代。对此有人庆幸不已,但实际上这个万物皆媒的时代随时甚至已经转变成了万物皆摄像头的状态,媒体本身开始转化为无所不在的监控设施,让人感到恐惧,不安,而被媒体技术过度扫描和曝光的结果,就是使得生活在社会中的有身份的人被还原为阿甘本意义上的赤裸生命,随时有失去自身的社会性的可能。


其次,就是媒体的白噪声化。海德格尔曾把人的客观化说成是世界的图像化,但是如今的人不仅被客体化摆置,还因为媒体的渗透或者对人的重构,导致人的质料化,因此世界的媒体化的时代悄然而至。正因为媒体已经不可躲避,或者只能像媒体一样生存,出现了媒体的白噪声化的现象,就是将媒体还原为的同时,也将自己还原为,与媒体不再互动和交流。波德里亚在八十年代去美国访问时发现一个奇特的媒介现象,美国的汽车旅馆,还有很多场所,不管有人没人,电视机总是二十四小时开着的,人们却对电视的自说自话置若罔闻,而这就是一种对媒介的白噪声化的搁置。人们既然无法取消媒介,只能讲其非媒介化,作为像大自然中的风声雨声一样让其白噪声化,从而去除起信息传播的功能。


再次,就是媒体的复古化。人们出于对于媒体过剩的厌倦,已经从大众传播时代回归小众化的人人传播时代,也即现在的朋友圈媒体或者圈媒体的信息流动及传播成为常态。还有就是媒体的工具化。媒体去信息传播化后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应用工具,如在现在世界已经二维码化的今天,如果没有微信扫码,可能已经寸步难行。


当然,如今的媒体去媒体化,还与媒体的泛政治化所引起的意识形态滤镜化所导致的媒体宣传化有关。而这或许也是人们想摆脱万物皆媒天罗地网的下意识的动力。


2024426日匆草于五角场。


来源: 法国理论(公众号)
原作者:张生(作家,同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

编辑:徐思凡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