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查看: 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第一张省域都市报转舵:回念中国报界那次重要年会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4-19 09:33: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上)

知道会有这一天,不知道这一天来的如此之快!

据国家新闻出版署官网“行政审批许可结果”显示:《贵州都市报》更名为《贵州教育报》的申请已获批准。

贵州都市报,比华西都市报还要早两个年头创刊,是中国第一张带有“都市”两字的报纸。

不过,那时还叫“今日都市”。

这是1993年8月1日,贵州日报主办的《今日都市》正式创刊。

随着领中国省级都市类报纸之先的《华西都市报》于1995年1月1日创刊后,“今日都市”在同年8月1日,亦改名为《贵州都市报》——这也是中国第一个以省域署名的都市报。

而在此前两年,贵州都市报已经有过一次调整,即由“周七刊”改为“周五刊”,同时周末和除元旦节外的法定节假日休刊。

中国真正进入一纸风行的都市报时代,是由四川日报主办的《华西都市报》开启的。

在这之前,中国报业是“四小龙”时代:

浙江省《钱江晚报》(1987创刊),江苏省《扬子晚报》(1986年元旦创刊)山东省《齐鲁晚报》(1988年创刊),湖北《武汉晚报》。

武汉晚报最早于1961年5月1日创刊,但当时的主要作用是取代1960年停刊的《长江日报》。

武汉晚报于1966年12月被迫停刊,直到1981年9月1日,恢复出版《武汉晚报》。

这是同样一段令人唏嘘的报业史。

《长江日报》于1949年5月23日创刊,是中共中央华中局(后改为中南局)及武汉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机关报,覆盖中南六省。

1952年12月31日,中南局决定停办机关报而将《长江日报》移交给武汉市委。困难时期纸张供应紧缺,1961年1月6日,湖北省委通知《长江日报》停刊,与《湖北日报》合并。1967年1月21日复刊。

(中)

中国当代报业辉煌史的开启,无疑于1995年1月1《华西都市报》的横空出世。

中国第一张都市报,因全面系统地创立了报纸市场化的运作理念和全新的竞争策略,开启了中国报业的“都市报时代”。

这也成为中国报业发展的一个历史缩影。

自此,报纸真正意义上进入家庭。

《60年,中国报业与新中国一起成长》一文誉美说:

“《华西都市报》的一举成功,引来模仿者无数,都市报旋即风靡全国,形成了蔚为壮观的“都市报现象”。“都市报的横空出世、异军突起,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报业奇迹,也加速了中国报业市场化、产业化的发展进程。可以说,都市报的兴起与繁荣是新中国报业60年发展史册上尤为辉煌的一章。”

《楚天都市报》《南方都市报》《燕赵都市报》《海峡都市报》《西海都市报》《南国都市报》《江南都市报》《新疆都市报》《三湘都市报》《三晋都市报》《三秦都市报》,还有《三峡都市报》《半岛都市报》《温州都市报》《香城都市报》随后风起云涌,走进城市小巷深幽处,走向阡陌纵横乡镇,走进九州千家万户,各领风骚20年。

楚天都市报和南方都市报,均正式创刊于1997年元旦。
(下)

就在这风云际会之时,中国报业晚报当代史上最重要一次会议,于1998年6月在黄山市召开。

这就是由安徽日报社《新安晚报》承办的“第三届全国省级晚报(都市报)总编辑年会”。

为什么说是“最重要一次”?

这是中国都市报类媒体风起云涌后,全国省级晚报的第一次大会。而此前只是传统意义上的“晚报"年会,没有“括号+都市报”这一时代特色的元素。

因此,这是一次承上启下的报界大会。

参加这次会议有很多重要的具有历史性的人物:有“都市报之父”之称的华西都市报总编辑席文举,有楚天都市报创办者杨卫平,还有大河报的正副总编辑两个马总——他们俩人一起开车从郑州到的安徽,记忆中好像晚到了半天。——著名的公安分局政委张金柱醉驾撞人致死案,及后来的聂树斌冤案逆转,就是大河报马云龙副总的操盘。

不过,马副总那时有个复盘和反思:报纸对事件介入的尺度问题。

我理解,云龙兄的意思大约是,虽有罪之人,其罪是否当诛?

席文举还特别邀请了我老家重庆万州的《三峡都市报》总编辑列席会议。

参加这次会议的当时三个最年轻的有陈益中、李鹏,还有一个就是本号欧亚兄。

不过,陈益中当时已经是南方都市报的副总编辑,我和华西都市报的李鹏,还只是跟班。

陈益中的故事,凡业内皆知;李鹏后来接任华西都市报总编辑,又成为四川日报的现任总编辑;只有欧某兄不堪一提。

我们这次游览了歙县,黟县,登了黄山,去了宏村。一路上我感受最深的是报业前辈们为年轻的编辑记者们发展的考量——杨卫平总编几次和我谈到,他们当时有个动议,就是希望全国省级晚报(都市报)的获奖作品,就像C刊那样,也能够纳入成为职称评定的硬件。

惜,随着杨总的过早离世和其他一些原因,这个愿望未能完成。

但是杨总在楚天都市报推导每年一本的论文集,被视为C刊,可以作为职称评定的依据,免去了为评职称到处寻求发论文之忧。这传统一直到今。

(全文完)

附图说↓↓↓
前排右一,我们最尊敬的杨卫平总编辑。为了楚天都市报,他呕心沥血,黄山会议后两年,于2000年8月14日英年早逝,年仅50岁;
前排右二,席文举;
横栏“省级”两字往下二排大河报马云龙;
“都市报”的“市”往下二排居中者陈益中;
最后排左起第五李鹏;
二排右一,本号作者张欧亚。


来源:欧亚地理札志(公众号)
编辑:李佳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