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查看: 12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把评论员从办公室推向新闻现场后……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3-7-4 22:12:51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把评论员从办公室推向新闻现场后……
导读
眼下,从人民日报到各地党报,越来越多的现场评论开始出现。鲜活的话语表达、身临其境的现场感,成为党报评论一道别有风味的“佳肴”。
2023年4月9日,湖北日报联合湖北省生态环境厅,启动“中游击绿水 行走看青山——美丽湖北长江行”大型调研采访活动。评论员参与其中,目睹一江碧水、两岸青山、江豚嬉浪、白鹭翩飞的美景,从不同视角、维度切入,完成了《“一瓢水”之净  “一江水”之变》《蚂蚁虽小  抱团却有无穷之力》《共同呵护“只此青绿”》三篇现场评论。
这组现场评论不仅在报纸评论版推出,也与新闻通讯、视频、照片、H5、长图,共同构成湖北日报客户端“中游击绿水 行走看青山”专题。经历此次采访,有一种感受更加深切:用“现场感”为评论做价值增量,既有必要,又有空间。

现场评论要把握好“现场”
现场评论,是评论员抵达新闻现场、走近新闻当事人,进行现场观察、采访、调研,进而创作的观点文本。现场评论本质上是评论的一种,关键在于把准“现场”二字,以更具现场感的表达增加文本的可读性、鲜活感,让观点的呈现更具说服力。
现场评论,评论员必须“在场”,以什么样的方式进入、介入,考验评论员的判断力、洞察力、行动力。
第一种是以采访者的身份。在到达现场之前,深入了解采访事项、采访对象,初拟采访提纲。要把握的重点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提问,尽可能挖掘更多的细节、打捞更多金句,这些都可以成为评论写作的“点睛之笔”。
第二种是以观察者的身份。在大型采访报道中,评论员是整个报道团队中的一员,与记者同伴到达现场后,由记者进行采访,自己则当好一名倾听者、旁观者,尽可能和采访对象打成一片,捕捉更多心里话、土味话,这些鲜活话语是评论文本创作的“源头活水”。
第三种是以调研者的身份。当前,全党正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评论员可以前期做好资料搜集、消化,带着问题意识、现实指向、目标导向,深入走进现场、剖析现象,揭示原因、总结经验、提炼理论、提出方案。

评论员在现场采访

现场评论的“现场”,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待在办公室”“坐在书斋中”,语言官腔太浓、文风浮夸呆板、观点失焦无力、内容悬浮空中等问题,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填补评论员“脚力”不足的缺憾,提升评论信息增量、情感增量、思想增量,给党报评论注入新气象。 

现场评论要处理好三组关系
(一)把握在场性与客观性的边界

在场性,包含画面、场景、人物、细节、话语,评论员置身其中,捕捉新变化、挖掘新细节、思考新视角,会生发出自身的体会、感受,这些真实的体验能增强评论的场景感。
现场评论的场景,不局限单个,往往是多个场景的组合,从对比中找到差异性、从总结中提炼共性。在此次美丽湖北长江行中,场景丰富多元,但是可以提取主要元素。比如在巴东儿童公园、江陵县普济镇西庄湖村,评论员看到老百姓们开心的笑脸,“笑脸”就是一个鲜明要素,体现了生态保护带来生活环境之变。评论员提取这一要素,采取合并同类项的方法,将“笑脸”聚合并化为评论中的一段,由此,老百姓的获得感不仅有了形象的表达,也让评论有了更多人情味、真实感。

巴东儿童公园内放风筝的孩子。湖北日报记者 柯皓 摄

评论归根结底是观点文本,客观性是新闻存在的前提,也是评论的立身之本。在场性蕴含着“我”这一视角,既有参与性,也有客观角度的观察。在采访中,评论员以观察员、旁观者的身份介入,以客观视角看待被采访对象、分析思考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置身其中可能带来的主观色彩,从而让评论基准线立得住、立得稳。 
  
(二)调配好现场感与纵深感的比例

现场评论,有现场、有评论,具有一定的混合属性。评论员像是一台摄像机,记录下真实、鲜活的现场以及活泼的话语。比如采访团在长江、清江上乘船而行,看到沿岸景象,在现场评论写作时,先用景色描写将读者带入场景之中,再切入观点。让文章在观点、事例、故事之间合理切换,情感的穿透力、道理的深刻性,为现场评论注入鲜活度、深刻度。
增加现场描述,不代表论证的效度就一定减弱,现实的往往是深刻的,故事挖得越细,反而越能说服人、打动人。比如,在巴东王家滩环保码头,评论员抓取到一个现场负责人的故事,他在江边长大,以前江边脏乱差,如今环境变好了,经常带家人来江边散步。这个故事虽小,却是长江生态之变带给老百姓幸福感的生动例子。可见,挖掘了人物故事的现场评论,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传统的“观点+材料”论证模式,让读者有“切身感”,并产生“代入感”“共鸣感”,进而提升评论的论证效度,也丰富读者的阅读体验。
现场感和纵深感要打好配合,现场元素可以把读者拉到现场,纵深感就是要有深度思考,提高评论的思想价值。现场与历史、当下与过去擦出评论的“火花”,这是思想的闪烁,也是深刻的洞见。值得注意的是,现场感和纵深感要调配好比例,过度渲染场景、夸大实际感受、过度放大细节,就可能稀释评论核心观点,导致评论扭曲变形、寡淡无味。

(三)抓取典型小事件,精准反映大主题

现场评论,评论员抵达现场、获得一线视角,见人见事见细节,如何抓住一个“点”去反映主题,考验评论员平时积淀的功力、现场抓取的能力。
在采访行进过程中,具体的事件杂、采访人物多,评论员要精准捕捉结合点,做到“以小见大”,这离不开“上接天线、下接地气”长期累积的功底。关于国家大政方针,重要会议、讲话、文件的精神要吃透,同时,必须结合湖北实际做足前期准备,打好提前量。
评论员不能被单个故事、场景、人物束缚,必须“摆进去”,又必须“跳出来”,由点及面、由表及里。比如,采访团上下游同取长江“一瓢水”,是一个关键节点时刻。评论员抓取这一点,但不局限于此,而是拉长时间维度、增加历史厚度,看到这一事件背后蕴含着湖北五年来为长江生态保护作出的努力、取得的成果,以及未来前进的方向。需要警惕的是,现场评论要善于抓住亮点,但不可写成一地一部门的总结报告、表扬成绩单,要有辩证思维、问题感,看到其中的不足、差距,进而产生新思考、推动新作为。
评论员抓取的“点”越有代表性,论述的穿透力就越强。比如,在沿江行进过程中,采访团深刻感受到保护生态环境需要人人参与是一个普遍共识。评论员选取公益组织“三峡蚁工”作为代表,并把在“三峡蚁工”办公点采访时看到的标语,用作现场评论的结尾,即“单个蚂蚁力量虽小,抱团却有无穷之力”。这一抓取,充分体现了评论员的所见所闻所感,既增加了现场感,也突出强化了主题。
现场评论要“融”中出新
媒体融合时代,党报评论要求新求变,守正创新、“融”中出新。随着媒体融合的深入,从某种意义上讲,消息、通讯、评论、述评等传统新闻体裁的混合属性在增强,现场评论的鲜活感、故事感,可以更好地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可开发的可能性空间还很大。比如,人民日报“现场评论”作为一种新的评论生产范式,把评论员从办公室推向新闻第一线,让党报评论做到“上连党心,下接民心”,增进了党报评论在新媒体时代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
现场评论作为一类仍在生长着的评论产品,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当前,央视新闻客户端的“主播说联播”、微信公号人民日报评论的“两会同心圆”……各大媒体的融合评论产品竞相登场,这启发我们,现场评论要从媒体融合浪潮中找到突破点、发力点。
现场评论的融合转型,离不开评论员的转型。从评论员到全媒体评论员,厚实的文字功底之外,也要转思维、转阵地、转作业方式,在创新表达、交流互动、媒体技能等方面不断修炼、精进,在视觉化呈现、融合传播上进一步创新,以激发现场评论之力,扩大党报评论影响力。  

评论员在现场采访
(作者单位:湖北日报评论理论中心)
——本文摘自《新闻前哨》2023年6月(上),原标题用“现场感”为党报评论做价值增量。引用请参考原文。


来源:传媒评论(公众号)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_bTGVz4CeIR5VMtJB_8IHw
编辑:覃韵琪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