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刘海明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23级硕士郑程程学术日志

[复制链接]
31#
 楼主| 发表于 2024-3-18 19:51:10 | 只看该作者
311日 周一
读卢梭《社会契约论》第一卷的内容。
本卷主要探讨了人怎样从自然状态过渡到社会状态,以及公约的根本条件是什么。
社会公约是构成全部社会体系的基础,基本公约并没有摧毁自然的平等,反而是以道德的和法律的平等来代替自然所造成的人与人之间的身体上的不平等;从而,人们尽可以在力量上和才智上不平等,但是由于约定并且根据权利,他们确是人人平等的。
312日 周二
读卢梭《社会契约论》第二卷的内容。
本卷主要谈论了主权不可转让,还提到了众意与公意之间经常总有很大的区别,公意只着眼于公共的利益,而众意则着眼于私人的利益,众意只是个别意志的总和。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本卷在谈论到法律的分类时,除了政治法、民法、刑法这三种法律之外,还认为风尚与习俗也是一种法律,并且是一切之中最重要的一种,它既不是铭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铭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们的内心里;它形成了国家的真正宪法;它每天都在获得新的力量;当其他的法律衰老或消亡的时候,它可以复活那些法律或代替那些法律,它可以保持一个民族的创制精神,而且可以不知不觉地以习惯的力量代替权威的力量。
313日 周三
读论文《“感受的共同体”:数字媒介中的情感流通与认同建构》
安德森提出想象的共同体来解释民族主义的形成机制,并认为超出面对面范围的共同体都是想象的,区别在于想象的方式。而数字媒介与传统媒介在塑造人们想象方式方面迥然不同,其独特的情感结构让共同体不仅是想象的,更是可见的、可感受的,由此便生成了感受的共同体。
314日 周四
读卢梭《社会契约论》第三卷Ⅰ的内容。
卢梭在本卷中分别将政府的类型分为民主制、贵族制和国君制或者皇家政府三类,并分别论证了其各自的特点,认为没有一种政府形式适宜于一切国家,并且还提到了孟德斯鸠说过的一句话:“自由并不是任何气候之下的产物,所以也不是任何民族都力所能及的。”此外,卢梭也写到:一个人上升到可以号令别人的时候,一切就都来竞相剥夺他的正义感和理性了。这句话用来形容欲望似乎也并无不可。
315日 周五
读卢梭《社会契约论》第三卷Ⅱ的内容。
在本卷中,看到了关于“暴君”一词的另一种解释。在通俗意义上来讲,一个暴君指的就是一个不顾法律、不顾正义而用暴力实施统治的君主,但希腊人原本使用的暴君一词却并非此意。希腊人的暴君的原意指的是凡是权威不合法的君主,便是暴君,不管他们是好是坏,在此意义上,暴君便与篡夺者是两个十足的同义词。这点也启发我们在看到某一词语或者句子时,如果想深入且全方位了解的话,可以从考察其初始意义入手。
316日 周六
休息一天
317日 周日
读卢梭《社会契约论》第四卷Ⅰ的内容。
在本卷的第六章“论独裁制”中,卢梭指出在罗马时代,在一种罕见而又显著的紧急情况之下,人们会把维护公共安全的责任托付给一个最值得信任的人,这个人具有一段期限内的绝对权力,但这个期限绝对不能被延长。这其中的独裁与后来欧洲人与马克思所说的专政有些相似之处:当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之后,就需要进入一个过渡阶段来稳定政权,在此阶段,这个时期的国家只能是无产阶级的革命专政。

32#
 楼主| 发表于 2024-3-25 17:21:22 | 只看该作者
318日 周一
读卢梭《社会契约论》第四卷Ⅱ的内容。
本卷延续了上卷中对于政府的具体讨论,并做出了一定的总结。
此外,我还看了一些扩展的内容:霍布斯、洛克与卢梭是1718世纪西方著名的哲学家,均思考了人与政府的关系,他们三者都认为政府是订立契约的产物,权力来自于人民,以此来对抗封建王权的君权神授论。但是他们又在自然状态、社会契约、权利让渡等方面持不同的观点。在卢梭看来,原始状态的人们生而自由平等,然而由于私有制的诞生,人们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认为合理的社会契约是一切人把一切权利转让给一切人。这样诞生出来的政府是公意,它是所有个人意志的总和的“众意”中排除掉相异部分而剩下的共同部分,因此永远公正。
319日 周二
读论文《谷登堡时刻:Sora背后信息传播的范式转变与变革逻辑》。
本文从观察sora的三个视角及三种时刻出发,判断sora与古登堡时刻更吻合,并总结得出了古登堡时刻的共有特性:高度的不确定性与模糊性。然后通过剖析sora的原理与机制,指出Sora标志着媒介生产自动化和媒体形态一体化的临界点,表明其可能造成一场思维革命,重塑各行业生态乃至整个世界。
此外,还积累了克林格里奇困境这一新名词,其是一种技术控制的两难困境。如果过早控制,那么技术很可能就难以爆发;相反如果控制过晚,就很可能走向失控甚至难以改变的境地。
320日 周三
上课,完成相应的课后作业。
321日 周四
读贝拉·迪克斯《被展示的文化》第一章 展示的文化。
本章节中对于“文化”一词做了多维度的阐释,认为今天的文化主要有三个意思:其一,文化指两个或多个社会群体之间的差异,这是文化的人类学观点;其二,文化特指群体内部某种观点的扩散,即文化作为有创造性的精华和少数社群凝聚力的传统意义,这是文化的等级观;其三,文化也被看作某种物质或物化形式的创造性产出,这是文化的文献式定义。文化在不同的情景下所指代的含义也各不相同,比如今天我们常说的国际传播,其中所包含的文化交流指的便是第一个含义,而在文化知识的普及推广层面,这里所指的便是文化的第二个含义。
322日 周五
读贝拉·迪克斯《被展示的文化》第二章 从旅馆窗户中看到的风景。
本章中提到在旅游业中,真实性是主观判断而非客观特征,游客对真实性的观察(景观符合我头脑里的形象吗?)与人类学对真实性的理解(是否成功传达了原来社会情境下的文化意义)之间存在脱节。替换到新闻传播领域,受众对于真实性的判断与客观存在的真实性似乎也存在着脱节,在某些舆论审判的例子中,受众以自身头脑中的真实覆盖了现实中的真实,并借助媒体强大的威力得以传播与扩散,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对于客观真实的某些迫害。
323日 周六
读论文《伪装难题与正义的稳定性——基于契约道德理论的一种分析》。
从格劳孔到霍布斯,把正义看做自利个体理性妥协的结果,高赛尔延续了给予互利的正义这一传统,而与高赛尔以自利理性来诱导遵守规则的倾向不同,罗尔斯强调道德人格的两种能力特性:一个道德的人,既具有选择目的而实现合理生活计划的善观念的能力,也具有一种按照某些正当原则行事的正义感的能力。然而这两种正义观都面临着伪装难题,作者认为,与其在偏好和欲望的满足中为服从的义务提供一个明确的非道德基础,不如回归人自身的价值根据而寻求约束性义务的来源,并为正义行为找到一个普遍生效的动机,进而使一种以体现真实品格和相互信任为特征的合作秩序成为可能。
324日 周日
休息一天。

33#
 楼主| 发表于 2024-4-8 21:44:50 | 只看该作者
325日 周一
读论文《让“人是目的”成为伟大的政治信仰——关于人工智能与政治传播关系的省思》
本文从政治传播层面的特殊视角来审视人工智能问题,描述人工智能给政治传播带来的一种“新政治”局面、节约政治的运行成本、提高政治运行效能等正面意义与使得政治传播毁灭人类理性、把人类推向政治的“奴役之路”等潜在风险,并针对此提出了将“人是目的”作为伟大的政治信仰这一解决办法。究其根本,本文是基于人工智能所引发的有关人的劳动的思考,并且认为对人工智能未来风险的预警,已经不是靠单纯的“理论研究”就能应对的,而是需要现实的“政治”来干预、来规制、来谋划,23年签署的《布莱切利宣言》就是各国政府在积极行动的标志之一。
326日 周二
完成实习任务,剪辑、制作N视频中亚洲博鳌论坛等相关视频内容。
327日 周三
读贝拉·迪克斯《被展示的文化》第三章 被展示的城市。
本章聚焦于城市的文化展示,并在结尾通过两个例子的对照得出了以经济为目的的高姿态、工具性的文化展示,并不能让当地人民参与其中,大众参与可能只有在更加基础的、非工具性的、以纪念为目的的情况下,才能得到最好的实现。本章似乎对于城市的“被展示”持消极态度,指出“将文化作为工具的问题就在于这通常会导致表达文化的形式肤浅且没有场所作为根基。”那么在新闻行业,以新闻替代上文中的文化,将新闻作为工具可能也会导致新闻表达的肤浅与缺乏根基,,比如说为了迎合受众、赚取流量的一些无效新闻(美女收费员等等),从而造成一系列问题。
328日 周四
上课,并完成相应的课后作业;剪辑N视频中答南都问的视频内容。
329日 周五
读贝拉·迪克斯《被展示的文化》第四章 将文化与自然主题化。
“在世界橱窗,一个国家不同时期不同区域的文化所指统统被凝聚成一块整合的国家身份。每个国家都是国家符号的拼凑物,橱窗本身也是拼凑的“世界”。”世界橱窗中的微缩景观向过往的人们展示着浓缩的世界场景,并构筑着他们的认知,与新传中的“景观社会”有着微妙的相似之处。
330日 周六
读贝拉·迪克斯《被展示的文化》第五章 遗产社会。
本章通过将社会描述成被“克利俄之手”统治的一种膨胀的历史文化,且在其中历史成为了前所未有的大众活动来凸显遗产热。在作者看来,遗产并非只是简单的对回顾历史的渴望,其中还包含了观看者自我-他者的身份转换,并且,面对关于展示遗产的诸多批评,作者提出:遗产不是从现在倒退,而是为现在所激发,它可能会促使各类群体思考他们的文化根源,展示他们值得公开的自我以及身份。那么,新闻人如果也正视并尊重其“遗产”(可能是优秀的作品、行业准则等),是否也会给行业带来新的活力与生机。
331日 周日
“新时代·好记者”全国巡演活动讲座。
今天早上在A区礼堂,共有七位优秀记者讲述了自己的经历,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王文志老师的《深挖几锹,把监督报道做的更扎实》。王老师在讲述的时候没有铿锵昂扬的语调,却字字深入人心。他说,在新闻实践中,自己一直努力做到“在路上,在基层,在现场”,认为精品的舆论监督报道是跑出来的,是深入实际、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的结晶。此外,他在讲述违法挖煤事件时,本来通过附近饭店老板的讲述以及络绎不绝的运煤车司机已经可以基本确定该事件的存在,但是王老师却认为还不够,要去现场亲眼见证、亲眼拍到素材才下笔去写这篇报道,这不仅是对于事实的不懈求证,更是一个记者对于自己职业的敬重。
41日 周一
读贝拉·迪克斯《被展示的文化》第六章 走出陈列室。
本章主要集中于对相比于前几章所谈论的遗址公园、主题公园等更严肃与专业化的博物馆,指出博物馆现在被引向许多不同的方向,在市场化的氛围中增加参观者的数量是其压力来源之一,此外还有满足被边缘化群体将自身文化纳入公共展示之内的需求。此外,如何回应文化本质主义的批评也是其面临的一个挑战。本章中作者在描述市场化对博物馆展示的冲击时,写到:这些市场倾向于围绕着熟知的他者和差异形象的那些可轻易辨别的神秘隐喻,把所有的拉美或拉丁风格的艺术家同质化。那么,在当今崇尚流量为王的社会中,市场一般会更倾向于能吸引流量的作品,此外,过于重视浮于表层的流量而忽视了对事物更深层次的挖掘与解读,那么这似乎也会引起一些同质化的问题。
42日 周二
读贝拉·迪克斯《被展示的文化》第七章 虚拟空间中的目的地。
本章引入了虚拟空间技术,面对虚拟技术不断声称其能提供超越时空、抛弃现实中的阶级、种族等因素打造一个无差别的沟通平台,从而得以取代现实旅游时,作者认为:漫步虚拟城市、迷失在符号的海洋,并不妨碍人们回家、拿起报纸、坐下来解读世界。我们在越来越否定现实和意义感的情况下往往要追求更多的现实和意义感。因此,虽然数字化在将来必定更加普遍与让人习以为常,但虚拟环境或网络空间也难以代替有形的跨文化互动和旅行。
43日 周三
读伯纳德·曼德维尔《蜜蜂的寓言》第一部分 诗歌。
这一部分作者用诗歌的形式,将道理寓于其中。比如文中写到:一个国家必定不可缺少恶德,如同饥渴定会使人去吃去喝。纯粹的美德无法将各国变得繁荣昌盛;各国若是希望复活黄金时代,就必须同样地悦纳正直诚实和坚硬苦涩的橡果。这里表面上是在说一个国家,但我们也可以将其理解为一个人身上不可避免的具有美德与恶德,没有任何一个大哲学家或者伟人能够说自己身上全然都是善而没有一点恶,他们之所以能成为备受赞誉的人物,无非是像卢梭所说的那样:行驶了自己真正的自由,即按照自己的理性进行做事。
44日 周四
休息一天
45日 周五
读伯纳德·曼德维尔《蜜蜂的寓言》 第二部分 评论-美德之起源。
作者在本节中关于道德的基础提出了自己独特的看法,他认为:道德的最初基础,显然是由老练的政客们策划出来的,旨在将人们变得互为有用,变得易于管理。他还提及:愈仔细探究人的本性,我们就愈加深信:道德美德皆为逢迎骄傲的政治产物。作者将政治作为道德产生的基础,这一观点是我之前尚未了解过的,对此也有些疑惑。此外,作者将一切不顾及公众的、用来满足种种私欲的东西称为恶德;将人对抗自身天然冲动的表现称作美德。
46日 周六
读论文《截屏何以被“信以为真”:一个传播符号学的考察》
截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并不少见,作为一种新的媒介文本形态与媒介实践,不仅在人际交往中生产着新的可能,而且在网络空间中展现出公共性潜力。截屏并非不可伪造,但我们好像都“默契”地承认了截屏具有被接受者信以为真的品质,那么,截屏的本真性何以建构,便成了截屏研究中的一个根本性问题。作者从传播符号学的视角切入,通过访谈的方式收集资料,认为对截屏信以为真的信念是身处于特定历史条件下的行动者基于作为个人前知的特定历史文化所创造出来的,它源于接收者对于真的感知,而非对客体事实的确证。这两天网上有一个博主的截屏小故事流传较广,据部分网友评论得知,其对话截图的形式为整件事情增添了不少“可信度”,这就恰如论文所说:这种本真性是认识论意义上的“本真”,而非本体论意义上的“客观真实”。再一想,某些被人们信以为真的假新闻,或许其中截屏的力量也不容小觑。
47日 周日
读伯纳德·曼德维尔《蜜蜂的寓言》 第二部分 评论[A]-[E]
作者在这四小节中分别论述了教育、诚实、荣誉、利己以及行动的混杂激情动因。
在作者看来,所谓荣誉,就其真切的含义而言,不是别的,而只是来自他人的好评。荣誉之善与耻辱之恶虽然是虚的,但羞耻却是一种实实在在的感受。羞怯建立在羞耻心上,使我们天性中的一种激情,其好与坏取决于以它为动机的行为如何。各种激情偶尔也能够造成好结果,然而,惟有在克服激情中才有益处可言。在这一层面上来讲,羞怯这种激情有些类似于我们常说的技术,技术向善与技术向恶乃是取决于以它为动机的行为如何。

34#
 楼主| 发表于 2024-4-15 19:19:54 | 只看该作者
48日 周一
读伯纳德·曼德维尔《蜜蜂的寓言》第二部分 评论[F]-[H]
作者在这几小节中则表明了美德与恶德的关系,他认为:美德与恶德已经结为了朋友,善正在从恶中萌发生长,贞洁可以通过放荡而得到维护,最佳的美德亦离不开最劣的恶德的帮助。这与事物的双面性有些相似,美德与恶德就像是一枚硬币上相反的两面,它们彼此对立却又相依相存。
49日 周二
上课;完成实习任务,查找资料,写稿件《山东基层公务员 招聘年龄放宽并非新举措,且只针对特定人员》。
410日 周三
读伯纳德·曼德维尔《蜜蜂的寓言》第二部分 评论[I]-[L]
贪婪与挥霍是无可辩白的恶德:贪婪者对自身毫无益处,除了其继承人之外,只会有害于其他一切人;而挥霍者却是对整个社会的赐福,除了挥霍者自己,不会伤害其他任何人。作者将社会中的贪婪和挥霍看做医学中两种相克的毒药,倘若它们的相克矫正了它们各自的毒性,它们便能够互为帮助,并且常常可以混合成为良药。虽然不太像,但读完之后有点让我想到了普利策:他是普利策新闻奖的创办人,但他同时也是黄色新闻的鼻祖,黄色新闻固然是不良的,这是在贪婪的驱动下所导致的后果,而创办新闻奖可以视为另一种意义上的“挥霍”,两者相结合,意外地达到了还不错的结果。此外,作者还提到:他认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一切事物均可以被称作奢侈,而从另一种意义上说,世上根本不存在奢侈。
411日 周四
读伯纳德·曼德维尔《蜜蜂的寓言》第二部分 评论[M]-[O]
作者在这几节中分别论述了骄傲、嫉妒与快乐。作者在文中用了大量的篇幅去表明:从人们的实际行为判断,所有人天生喜爱的真正快乐,乃是那些世俗的和感官的快乐。人们喜爱这种快乐但又鲜少有人乐于承认。人性中的这个矛盾造成了一种现象,即美德的理论虽然为人们透彻理解,但美德的实践却难得与理论相符。这好像也与康德道德世界中的义务观念有所相似:积极义务是一部分人承担的义务,它塑造高尚人格,但是许多人做不到。
412日 周五
读伯纳德·曼德维尔《蜜蜂的寓言》第二部分 评论[P]-[R]
世界上具备美德者如此少,而享有真正荣誉者却如此多,其原因是:对人合乎美德行为的全部报偿是做出这些行为时的快乐,大多数人都盼望着这种快乐,但其所获的报偿却微乎其微。然而,看重荣誉者的自我克制却服从于一种愿望,即借助他人的赞许而获得直接回报;而他克制自己的贪婪或任何其他激情,其代价也要加倍地返还给他的骄傲。此外,荣誉能给人以大量的特许权,美德却不是如此。
41314日 周六日
今天看见了一本哲学类百科小书,名为《惊呆了!哲学这么好》,准备在上课之余用三两天时间读一下。这本书其实所讲的东西可以说是杂而浅,但是其脉络清晰,对于厘清从古希腊开始直到近代一直不断发展的哲学思想来说也能提供一定的参考。本书重点介绍了著名的哲学家及哲学思想,虽篇幅简短,但也可引起思考:例如诡辩家普罗泰戈拉的名言“人是万物的尺度”,认为世界上不存在可以共通于所有人的绝对真理,这种相对主义我们可以说它是狭隘的,但近代以来,随着对西欧殖民主义的反省,现代文化从相对主义中汲取养分,产生了文化相对主义,认为文化之间并无优劣之分。若将其运用到新闻行业,新闻产品的好与坏也不应该以外在的技术、先进的设备、国籍、种族等为评判的标准,只要它遵循了新闻的准则,做到了真实、客观、公正等,那么这就是一份好的新闻作品。再比如苏格拉底所讲的无知之知,这与我们耳熟能详的一句话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即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中西方的先贤们所处的时代、社会、环境等各不相同,却能得出相似的结论,可能这也是对存在普遍真理的一种佐证。

35#
 楼主| 发表于 2024-4-22 19:29:38 | 只看该作者
415日 周一
读论文《生成性公众观:平台社会的来临与“李杜之争”的终结》
本文以杜威和李普曼关于民主的设想之争为开端,以平台社会对其的终结而结束。李普曼认为公众就像坐在剧院后排的“聋哑观众”一样名存实亡,而杜威则认为公众的生成是人类彼此联合的必然结果,只有公众参与才能带来真正意义上的民主。李普曼所主张的民主现实主义在最近英国脱欧、特朗普煽动美国国会骚乱等事件的验证下,似乎已经失灵;而杜威的民治主义也像其本人所承认的那样需要及其苛刻的条件,因此也无法为当下的社会治理提供可行的方案。这篇论文通过比较不同学者关于某一问题的争议,提醒我们写论文的另一思路;此外,文中所提到的《平台社会》这本书我也有些兴趣,准备之后读一下。
416日 周二
读伯纳德·曼德维尔《蜜蜂的寓言》第二部分 评论[P]-[R]
世界上具备美德者如此少,而享有真正荣誉者却如此多,其原因是:对人合乎美德行为的全部报偿是做出这些行为时的快乐,大多数人都盼望着这种快乐,但其所获的报偿却微乎其微。然而,看重荣誉者的自我克制却服从于一种愿望,即借助他人的赞许而获得直接回报;而他克制自己的贪婪或任何其他激情,其代价也要加倍地返还给他的骄傲。此外,荣誉能给人以大量的特许权,美德却不是如此。
417日 周三
读伯纳德·曼德维尔《蜜蜂的寓言》第二部分 评论[S]-[Y]
在其中的某节中,作者谈到了勤勉的对立面并非是懒惰而是满足。尽管满足与懒惰有如此多的相似之处,但在具体考究了其含义时,我们还是应当辨明勤勉与满足相对,勤劳与懒惰相对。这让我想到了之前课上关于一切虚假的新闻都是低俗的讨论,一开始,大家在尚未辨明这句话中每个词语对应的意思时,可能会倾向于分情况讨论或者就某一方意见展开辩驳,然而,仔细考究词意,却会发现,这个问题在逻辑上是不严谨的,因为虚代表有虚有实,假则是无中生有,而低指的是质量低下,俗则代表着满足大众的价值。当将这些词意拆分之后,便能清晰的解读这一问题。
418日 周四
读伯纳德·曼德维尔《蜜蜂的寓言》第三部分 社会本质之探究
作者认为:私人的恶德若经过老练政治家的妥善管理,可能被转变为公众的利益。人的那些美好的、善良的品质,并不能使人比其他动物更具有社会性;不仅如此,没有我们所说的“恶德”的帮助,要将任何群体提高为一个人口兴旺、富裕繁荣的民族,亦是完全不可能的;即使做到了,也绝不可能维持下去。此外,作者在举例阐述美丽或道德美的真正本质时,提到人对事物的好恶主要取决于时尚及风俗,取决于社会地位高于我们者、被我们看做优越于我们者的言论及先例。在这里,人们多是追随意见领袖或随大流而行事,似乎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人们也大多如此。
419日 周五
读伯纳德·曼德维尔《蜜蜂的语言》第四部分 对话-1.霍拉修、克列奥门尼斯与芙尔薇娅的对话。这种对话体的形式让我想到了之前看过的《理想国》,均是使用讨论、反驳等方式来传递作者思想。本篇以坚信荣誉不可被诋毁的霍拉修与认为人的天性是恶的克列奥门尼斯的对话展开,克以退为进,揭露了与自己见解对立的意见的荒谬之处,从而维护了自己的观点,并使一个原本很抵触其想法的人有了让步。但是克这种竭力想将自己的观点传递给他人的做法,如果把握不好度,很容易陷入诡辩的泥沼。
420日 周六
休息一天。
421日 周日
读伯纳德·曼德维尔《蜜蜂的寓言》第四部分 对话-2.霍拉修与克列奥门尼斯的对话。
最美丽的上层建筑也可能建立在腐朽恶劣的基础上,然而,无论一个人如何清楚地意识到自己内心的弱点和天生的缺憾,他都具备获得常识及良好风度的能力,并且即使没有其他任何帮助,他也足以能让自己的弱点和缺憾不为人所知。本节中还有一句话:良好礼貌的准则给我们灌输了上千条戒训,要我们避免骄傲的种种外在表现,但是,没有一条规矩是反对骄傲这种激情本身的。过骄则无礼,我们一直将这两者视为对立方,这是一种想当然式的做法。那么生活中、媒体中的流量为王是否也是如此。

36#
 楼主| 发表于 3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422日 周一
读伯纳德·曼德维尔《蜜蜂的寓言》第四部分 对话-3.霍拉修与克列奥门尼斯的对话。
礼节信条教导人们对一切美德说好话,但在任何时代和任何国家,对美德的要求却都仅仅是流行美德的外在表现而已。作者此言似乎指向了人的“伪善”,这也再次印证了其关于美德的看法。那么,如果人们通过自我克制实现了行为上的善,即不以善为目的而导致了善的行为与结果,那么此举是否能被称为是善举,如果能,那这个人又是否能被称为拥有道德善呢。此外,作者在本节结尾还说到:大多数关于我们人类自己的知识的书籍,要么就充满缺陷,要么就假话连篇,似乎也是在提醒我们,要辩证且谨慎地看待他人的观点、接收新知识时应有所思考而非全盘接受。
423日 周二
读伯纳德·曼德维尔《蜜蜂的寓言》第四部分 对话-4.霍拉修与克列奥门尼斯的对话。
人来到这个世界上时既没有思想意念,也没有任何知识。作者的看法与大陆理性主义者笛卡尔的看法完全相反,笛卡尔认为:人生来就具备基本的观念,如善恶之分、完美的概念等,这些人类特有的先天观念被称为天赋观念;康德则认为知识是通过经验获得的,人之间能互相理解彼此是由于先验,即人类共通的经验方式和理解方式早已被预先设定好了,在经验之前成立的状况,称为先验。那么康德此处的先验,好像又与笛卡尔的天赋观念有所相似,因此也有人说康德将大陆理性主义与英国经验主义结合了起来。
424日 周三
读论文《观看的无奈与正义:数据社会液态监视的弥散性与能动性》
鲍曼曾断言:权利正在从民族国家转移到由电子促进的“流动空间”。因此,随着现代性由固态属性到流动性的转变,监视亦由原来的全景敞视转向弥散到社会各领域的液态监视。液态监视并不是一种系统和明确的监控方式,而是一种定位,是将监视技术置于当今动荡不安的现代性中的方式。曾经的监视被认为是控制与规训,这或许是一种片面的污名化说法,如今的液态监视或许也可以被视作积极的社会工程,扭转公众对监视的负面刻板印象。
425日 周四
读伯纳德·曼德维尔《蜜蜂的寓言》第四部分 对话-5.霍拉修与克列奥门尼斯的对话。
本节主要讨论了人类如何走向社会的内容,其中作者借克列奥门尼斯之口说:我找不到任何原因或动机,能像来自野兽的危险那样易于使人们结合在一起,去维护共同的利益。这与契约论代表人物之一霍布斯的观点社会契约的目的是为了安全不谋而合;此外,本节还提到作者认为:偶然、碰巧这些字眼显然没有其他含义,而仅仅表示由于我们缺乏知识、预见性和洞察力而无法把握的现象。这句话可能也在启示我们,不要轻易给一件事情做判断、也不要草率地去看待未知事物。
426日 周五
读伯纳德·曼德维尔《蜜蜂的寓言》第四部分 对话-6.霍拉修与克列奥门尼斯的对话。
该节作为全书的结尾,克列奥门尼斯终于说服了霍拉修,使其相信《蜜蜂的寓言》中关于人类天性的描述,诸如人性本恶、美德与恶德相互依存等等。这本书开篇点明“道德美德皆为逢迎骄傲的政治产物”,初看使人迷惑,但通篇读下来,却不得不敬佩作者的论证能力。
427日 周六
读钱永祥《纵欲与虚无之上》序言及第一章黑格尔与刘大任的部分。
起初看到这本书,其实是被它的名字吸引。读了之后,才发现作者将价值的抉择仍企图从实质性的价值自身导出理据、企图基于信念而开脱责任问题称为纵欲;将若是由于抉择这个概念遭到窄化,成为率性的投入、主观的偏好,而拒绝提供理据,拒绝过问责任,则是虚无。书名“纵欲与虚无之上”其实指代了一个由平等的个人进行公共论述远景的方向。前两篇文章主要是对黑格尔和刘大任的思想做了简要的阐述与思考,在“走出神话国”的最后,作者以韦伯的一段话作为对追寻不动的东西的小陶的回应,“谁有自信,能够面对这个从本身角度来看愚蠢、庸俗到了不值得自己献身的地步的世界而仍屹立不溃,谁能面对这个局面而说,‘即便如此,没关系’谁才有以政治为业的使命与召唤”。这段话对今天新闻无用的质疑或许也是一种回应。
428日 周日
读钱永祥《纵欲与虚无之上》第一章马尔库塞与韦伯的部分。
在谈论韦伯在道德方面的气质时,作者提及了钱宁的制欲精神:这和康德的道德自主概念十分接近:最高的价值、至高至善,是一种精神上的自由,这种自由的本质,在于抗拒一切感性、物质、命运、恐惧、习惯、权威,用心守护一己灵魂的自由与独立,由对神的希望和信仰中导出义务,而后为了履行这义务,产生了行动和承受苦难的力量。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