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刘海明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23级硕士郑程程学术日志

[复制链接]
21#
 楼主| 发表于 2023-11-13 14:46:37 | 只看该作者
11月6日 周一
读休谟《人性论》第三章 论其他的德和恶,第四节论自然才能和第五节关于自然才能的一些进一步的考虑部分。
作者认为,我们虽然不以德这个名称给予自然才能,可是我们必须承认,它们获得人们的爱和尊重;这些才能给予其他的德以一种新的光辉;而且一个具有自然才能的人,也比一个完全没有这种才能的人,更能够得到我们的善意和服务。自然才能所以被人尊重的主要理由,是因为这些才能对于具有它们的人有一种有用的倾向。此外,在关于自然才能的一些进一步的考虑中,作者还讲到:骄傲与谦卑、爱与恨,是由心灵、身体或财富的任何有利条件或不利条件所激起的;而且,这些有利条件或不利条件之所以有那种结果,是由于产生了一个独立的痛苦或快乐印象。身体和财富方面的有利条件或不利条件也是由于同样原则而产生痛苦或快乐的。

11月7日 周二
读休谟《人性论》第三章 论其他的德和恶,第六节本卷的结论及附录部分。
在休谟的理论中,同情是人性中一个强有力的原则,也是道德区别的主要源泉,它帮助人们形成道德和尊严的正确观念,并且让人们乐于怀抱这个高贵的品质。关于自检,作者在附录中说到:他认为这样一种回到真理和理性的精神,比具有最正确无误的判断还要光荣。这也提醒我们不论是在日常生活亦或是论文写作中,都应具有反思自省精神,有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忽视与逃避它。

11月8日 周三
“三只牛吃草。一只羊也吃草。一只羊不吃草,他看着花。”
读《“读书的料”及其文化生产:当代农家子弟成长叙事研究》第一章 阶层突破中的文化生产问题的第一节与第二节,作者在这两节中主要讲述了自己选题的缘由、如何完善选题及其相关问题。
《“读书的料”及其文化生产》是程猛老师将自己的博士论文进行补充与整理之后出版的一本书,这就使得本书具有较为清晰的逻辑,能够给读者呈现出作者从心存疑惑到确立选题再到具体操作、得出结论的逻辑线。读这样一本著作,我觉得除了能给我们呈现作者想探讨的关于中国本土“循规生”——“读书的料”的文化生产之外,还能在论文写作方面给予我们一些启示。

11月9日 周四
读《“读书的料”及其文化生产》第一章 阶层突破中的文化生产问题的第三节至第五节,即概念界定、研究方法与关于方法的讨论部分。
概念是逻辑的起点,“一个名词的意义建立在读者和作者相同的了解上”,否则就很有可能“以词害义”。概念的相通与理解在研究时需要警惕,尤其是质化方面的研究。以深度访谈为例,如果访谈者与被访对象对于某个词语或语句的理解不一样,那么访谈者对于被访者真正想要表达的意图也就难以理解,由此便会产生一道难以弥合的缝隙(主体间性),导致研究的偏离甚至失败。然而,社会科学方法,甚至是一切方法都有其与生俱来的“缺陷”,我们在研究时不应因缺陷而止步不前,我们应积极对这些缺陷进行讨论与反思,从而改进研究和叙事质量。

11月10日 周五
读扎根理论相关文献,准备质化传播研究方法的课程展示。

11月11日 周六
读《“读书的料”及其文化生产》第二章 再生产与文化生产:一个述评,第一节再生产理论的发展脉络部分。
在文章写作中梳理相关的理论知识是必不可少的,但同时也要注意与自己研究问题的结合。
程猛老师在本节中梳理了关于经济再生产与文化生产的发展脉络,从鲍尔斯和金蒂斯的对应原则(教育的社会关系与生产的社会关系结构相对应)出发,到布迪厄以符号暴力为核心的文化在生产理论,通过厘清再生产理论的发展脉络,程猛老师认为这其中有一个疑问:各阶层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相应的文化实践,如果不同阶层语言编码和教养方式不是同质的,文化资本是否也可能不是同质的?并且结合我国本土情景,进而提出了关于读书的料的疑问。

11月12日 周日
读《“读书的料”及其文化生产》第二章 再生产与文化生产:一个述评,第二节文化生产的分析视野部分。
当抽象概念漫天飞舞,真实的生活就变得卑微起来。
在第二节中,程猛老师以威利斯的思想为主,回顾了文化生产的过程,认为威利斯通过对“家伙们”的富有创造力的文化生产进行了不惜笔墨的描绘,打开了文化生产的黑箱,打断了文化再生产的机械论链条,然而,作者也指出其致命缺陷——混淆了社会分层体系与社会阶级关系之间的区分。“家伙们”主动的文化生产和他们子承父业的结局之间形成了一种诡异的反讽。文化生产理论不仅无法使“人们意识到改变自己的世界”,还让人们感觉到即使行动也无法改变自己的世界,它与文化在生产看似殊途,最终却同归于此。
22#
 楼主| 发表于 2023-11-20 15:44:01 | 只看该作者
11月13日 周一
读论文《民国〈新闻杂志〉及其报道特色呈现》、《略谈民国时期〈群言〉杂志》《〈江西民国日报〉新闻思想研究》等,与小组成员讨论,初步拟定新闻史的几个选题。

11月14日 周二
读《“读书的料”及其文化生产》第二章 再生产与文化生产:一个述评,第三节农家子弟的学业与命运分化部分。
本节内容主要从中国本土情境出发,讲述了威利斯《学做工》中的“家伙们”与本土化的农家子弟虽然在生命轨迹上有所相似,但其内核并不相同。并指出,循规看似是对规则的遵循,但并不等同于对规则彻头彻尾的服从,不需要行动者的意志和创造性。可对此加以佐证的是,黄鸿文也曾指出,许多人都误用了抗拒这个概念,“既然压迫隐藏于日常生活之中,某些类型的抗拒又何尝不是。”

11月15日 周三
读《“读书的料”及其文化生产》第三章 通往高学业成就的文化生产,第一节先赋性动力的部分。
“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一切看似不利的生活境遇,实则可能演化出创造的奇迹。农家子弟相较于城镇孩子,尽管不具备先赋性的客观优势,却可能因其自身的底层处境而自然生发出向上拼搏的动力,一些不利的条件反而能转变为学习的韧性与动力。正如歌德曾说:“在人的作品中,正如同在自然的造化中一样,真正值得主义和超越一切的,是意愿。”

11月16日 周四
读《“读书的料”及其文化生产》第三章 通往高学业成就的文化生产,第二节道德化思维和第三节 学校化的心性品质的部分。
程猛老师用农村中读书的料的实践证明了《学做工》中绘制的那样一种统一的、宿命式的底层文化世界破碎了,文化生产未必导向社会再生产,反而可能真正引向生活的重建。正是这种引向生活重建的文化将个体的命运最终引向了阶层突破。然而,这样一种文化生产既导向生活的重建,也会引发新一轮命运的波折。

11月17日 周五
读论文《新闻传播研究中话语分析与框架分析之比较》《话语分析及其方法(概述)》、《话语分析诸方法对比分析》等,搜集资料,准备小组展示内容。
话语分析和框架分析都重视对文本进行结构性的分析,那么两者所说的结构与框架是否可以相混淆呢?当然不能。话语分析所说的结构是指文本内容组织的秩序和规则,文本一旦完成,这种结构就是客观存在的东西。框架分析则没有这种明确的文本结构概念,它所说的框架是内化于文本生产者的一种认知模型或认知标准,而不是外化于文本内容的结构形式。因而可以说结构是外显的、可见的,框架是内隐的、不可见的,所以两者不可混淆。

11月18日 周六
读论文《批判性话语分析-理论与方法》《批判性话语分析-争议与讨论》《批判性话语分析-批评与反思》等,搜集与批判性话语分析相关的资料,完成小组作业。
批评性话语分析是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话语分析方法,旨在通过对语言表面形式及其生成的社会历史背景的分析,揭露话语内部隐含的意识形态与权势关系。从批评的视角研究话语,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成熟与世纪之交,经历了一个从批评语言学CriticaLanguage(CL)到批评话语分析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CDA)的发展历程。虽然有些学者认为两者可以不用区分两者,认为其可以互用,但实际上两者还是存在差异的,简单来看,可以说批评话语分析是对批评语言学的继承和发展。

11月19日 周日
读论文《心流理论视域下游戏“羊了个羊”爆红辨析》。
心流理论是契克森米哈赖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一项理论,他将心流定义为人们对某一活动或事物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并能推动个体完全投入某项活动或事物的一种情绪体验。心流理论有时在我国学界也被译为沉浸理论。论文基于心流理论,从用户的心理与人性博弈角度审视心流形成的关键因素——用户所遭遇挑战难度与自身技能之间的平衡关系。并得出了不同于以往研究的结论:认为用户所遇挑战困难远高于自身技能时,由于博弈、激励、冒险与社交心理等因素的作用,用户仍能在自我感知中提升挑战难度与自身技能之间的适配度,进而形成心流体验,获得游戏的愉悦感。
23#
 楼主| 发表于 2023-11-27 15:04:21 | 只看该作者
11月20日 周一
读《“读书的料”及其文化生产》第四章 文化生产的暗面,第一节 农村出身:一种复杂的情感结构的内容。
情感结构(structure of feelings)是雷蒙德·威廉斯提出的一个连接个体感受与社会结构,连接寻常生活经验与宏观历史性结构变迁的概念。情感结构不只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连接在一起,也被特定时空下的社会结构所塑造。每一类社会群体都会有自己独特的情感结构,每一代人的情感结构也带有这个时代的特点。
对于“读书的料”来说,农村出身弥散在空气里,凝结成一种复杂的、情境性且随时空而发生转变的情感结构。这一情感结构既是外在的社会结构在农家子弟内心的显现,也蕴含着社会行动者的文化自主性。

11月21日 周二
读《“读书的料”及其文化生产》第四章 文化生产的暗面,第二节 “懂事”及其非预期结果的内容。
美国社会学家默顿曾在《目的性社会行动的非预期后果》一文中提出了非预期后果(unanticipated consequences),默顿使用这个概念是针对“人们(包含行动者本身)所以无法正确判断行动的目的这个问题”。在我们的生活中,“懂事”经常作为褒义词出现,然而人们注意到了懂事这一观念内隐的积极意象,却很少关注到伴随懂事而生的非预期后果。在读书的料懂事的背后,常常隐匿着其与家庭之间的复杂情感。

11月22日 周三
整合新闻框架与新闻话语的内容,制作PPT。

11月23日 周四
读《“读书的料”及其文化生产》第四章 文化生产的暗面,第三节 跨入大学之门的内容。
书中写到:鲍曼(Zygmunt Bauman )指出,在晚期现代社会,个人寻求自我认同,获得在社会一席之地,拥有一种有意义的生活,都需要在消费市场中实现。在媒介文化研究的课上,老师也讲到了在满足温饱之后,消费变成了一种必不可少的社交手段。在消费社会,每一个消费者都必然是一定程度上的消费主义者,因为我们消费的不是商品本身,而是它所传递的社会关系。

11月24日 周五
读《“读书的料”及其文化生产》第四章 文化生产的暗面,第四节 文化穿梭中的边缘人的内容。
在本节内容中,作者引入了许多概念来对农家子弟通过攀爬教育阶梯实现向上流动的历程中所遇到的不自如等感受进行了描述与分析。对于取得高学业成就的农家子弟来说,随着求学阶段的演进,学历的提升,它们在农村家庭与城市学校之间来回穿梭,所置身的社会阶层、文化情境都处于变动之中,这种特殊的经历也使得其与马瓷·特朗德曼笔下的阶层旅行者、齐美尔笔下的异乡人以及罗伯特·帕克笔下的边缘人有着某种共通之处。

11月25日 周六
重新讨论新闻框架与新闻话语的内容,在做小组作业的时候,对于多模态话语分析有了更全面的了解:人们在具体的社会情境中,总是运用多种多样的符号资源完成意义建构,这些符号资源就构成了多模态。传统的话语分析局限于单一的语言信息;多模态话语分析则打破了单一语言信息的框架,转向更开阔的视野,把语言信息和非语言信息交际纳入分析框架。它的真正意义是“交际”分析,因此我们所说的多模态分析实际上就是多模态交际分析。

11月26日 周日
观看B站上的《康德哲学系列》视频内容。
康德说,是休谟将他从独断论的睡梦中唤醒了。休谟是一位经验主义者,他的认识论有两个重要的特征,一个是对经验的质疑,休谟认为人类所有的认识都来源于经验,但经验是不可靠的。另一个是对因果论的质疑,虽然人类能够观察到一个事物随着另一个事物而来,但是我们并不能观察到任何两者之间的关联。休谟是经验主义者的同时也在怀疑着经验,我们也可以说他也是一位怀疑主义者。
24#
 楼主| 发表于 2023-12-4 15:48:34 | 只看该作者
11月27日 周一
读《“读书的料”及其文化生产》第五章 关于底层文化资本的另一种言说,第一节 从文化再生产到底层文化资本的内容。
尽管文化再生产理论深刻揭示了社会再生产的文化逻辑,但还是有它的限度。该理论关注中上阶层的文化而忽略底层文化,它有力的解释了那些延续阶层代际传递的多数人,同时失去了它对于那些没有延续原生家庭父母经济社会地位的少数人的解释力。因此作者将农家子弟独特的文化生产力所铸就的先赋性动力、道德化思维与学校化心性品质作为一种“身体化文化资本”来看待,并将其命名为“底层文化资本”,并尝试以此说明各个阶层都有自己的生活和文化实践,每一种生活和文化实践都值得敬畏。

11月28日 周二
读《“读书的料”及其文化生产》第五章 关于底层文化资本的另一种言说,第二节 文化生产理论的重构的内容。
作者在研究农家子弟的文化生产时,认为其在学校中的文化生产并不孤立,而是与其家庭经验紧紧交织。农家子弟的家庭经验并非作为家的那个小小斗室之中存留的记忆碎片,而是关涉一个广阔的社会田野。也有部分学者指出可以“视家为一社会田野”,以及“家庭可以作为一种方法,用来更深刻地理解教育”。

11月29日 周三
看讲座《论康德义务论伦理学中的诸目的概念》,不太能看懂。后来又找到了这个老师写的相关论文《追寻“客观目的”——论康德义务论伦理学中的诸目的概念》。
目的论以目的、善、幸福、价值等为基本概念,义务论以义务、正当/正义、原则等为基本概念,两者之间存在着根本性的差异。两者诚然以其关键概念的区分为前提,但两者的区别不在于认领了其中一组概念,而在于对善和正当之逻辑关系的不同把握:目的论以行动目的为其道德正当性的基础,善的概念优先于正当概念;义务论则认为行动之道德正当性本身是其目的合理性的依据,正当概念优先于善的概念。

11月30日 周四
读论文《公共卫生事件中社会伦理心态的类型及其培育》。
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为我们开启了一扇认识人类内心世界和伦理道德观念变化的大门。公共卫生事件中社会伦理心态的类型有多元心态、共和心态、中道心态三种。所谓多元心态,即承认伦理道德观念的多元性质,尊重不同于自己所从属的伦理道德观念的存在;共和心态,是指社会成员以道德的方式对待与之讨论社会问题的人;中道心态是一种艺术把握伦理道德天平的心理态势,人之天性的利己,在特殊情境下可能牺牲道德原则的普遍性。在公共卫生事件的语境下,培育好良好的社会伦理心态,对于行为主体获得幸福感以及社会的有序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12月1日 周五
听讲座《论文写作规范与论文发表经验交流》。
读《新闻杂志》(1937)中关于日方报道的部分。当时正值全面抗日战争爆发前期,众多报人以笔抗战,以文明志。本杂志的创刊人兼主编顾执中先生本人也是一位值得尊敬的报人和新闻教育家,抗日战争爆发后,他积极进行相关报道,哪怕受日迫害,仍不改初心。有了战争与书写,便有了战地记者,哪里有战争,哪里就有战地记者的身影。他们奔赴前线,以期为受众传递更真实的消息。

12月2日 周六
听讲座《福柯与数字治理》和《学术写作的形式问题》。
第一个讲座是刘海龙教授主讲,他从福柯的治理术出发,讨论其在数字时代的新发展即数字治理术。治理术是指导人行为的技术和程序,数字治理术则指的是以数字技术、数据获取和加工为基础的人口治理术;第二个讲座由叶娟丽教授主讲,叶教授教给了我们六个写作的“套路”,分别是:让自己的论文看起来有学术范;让自己的论文看起来很洋气;让自己的论文看起来有逻辑;让自己看起来有文化;让自己看起来有修养;让自己的word文档看起来对读者友好,均强调了格式的重要性。

12月3日 周日
读《“读书的料”及其文化生产》第五章 关于底层文化资本的另一种言说,第三节 底层文化资本的生成土壤的内容。
高学业成就底层子弟的文化生产是以片面发展为代价的,同样具有“自反性”。寒门子弟尽管具有创生出独特的“底层文化资本”的能力,但他们的求学道路往往是脆弱的,充满了风险与不确定性。底层文化资本的生产与再生产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与行动者所处的具体时代的社会情境有很大的关联。它的生成场域在家庭,也在学校,更仰仗具体家庭和学校之外的公共教育体系。
25#
 楼主| 发表于 2023-12-11 20:10:02 | 只看该作者
12月4日 周一
读《“读书的料”及其文化生产》 余论 对“读书的料”的再认识部分。
作者分别从一个风雨飘摇的地位群体、读书的料的文化世界及其风险两个部分再次深入阐释了关于读书的料的更深层次内涵。作者认为正如惯习不是宿命,客观的家庭经济条件不是宿命,读书的料的心理围墙和文化代价也绝非不可逾越。此外,作者还在末尾部分提出读书的料是否能成为“道统”的守护者这一疑问,亦值得被思考。

12月5日 周二
搜集突发事件中的新闻策展,制作PPT,完成小组作业。
相较于传统完全由新闻媒体自己挑选、编辑、审核和发布新闻的把关,策展更强调吸纳其他机构以及普通公民一起参与信息的筛选、组织和管理,从而成为一种多元主体的协作性新闻生产。媒体与受众、受众与受众、政府与受众在新闻生产的实践中,三者之间互相形成“对话”关系,交叉在一起,相辅相成。通过媒体、受众和政府三者之间的意见交流和“对话”,能够不断丰富和全面对新闻事件的认识,甚至推动事件的发展。

12月6日 周三
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即二十大报告。报告共分为15个部分,全面而具体地向人们展示了十年来的三件大事、党的中心任务、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需要牢牢把握的五个重大原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基础性战略性支撑等内容。帮助理解思政课上的内容与寻找思政课程论文的宏观背景与视角。

12月7日 周四
读韩炳哲的《倦怠社会》倦怠的普罗米修斯与精神暴力部分。
卡夫卡对普罗米修斯的寓言进行了有趣的改造:“诸神累了,老鹰累了,伤口在倦怠中愈合了。”他在此呈现了一种有治愈功能的倦怠,这种倦怠不会撕裂伤口,反而使之愈合,本文也将聚焦于对治愈性倦怠的思考。这种倦怠感并非由不受约束的发展、升级导致,而是来自一种有益的自我降解。

12月8日 周五
读韩炳哲的《倦怠社会》超越规训社会部分。
作者认为21世纪的社会不再是一个规训社会,而是功绩社会。其中的成员也不再是“驯化的主体”,而是功绩主体。规训社会是一些否定性的社会,功绩社会越来越拜托了否定性。功绩主体有别于规训主体之处在于其不受外在的统治机构控制,没有外力强迫或剥削他,他无需屈从于任何人,或者说只屈从于其自身。只有在一种相信“一切皆有可能”的社会中,才有抑郁症病人发出哀叹:没有什么是可能的。不再能够的能够导向一种毁灭性的自我谴责和自我攻击。倦怠综合征不是表达了筋疲力尽的自我,而是表达了疲惫、燃尽的心灵。

12月9日 周六
梳理框架并撰写自然辩证法论文。

12月10日 周日
读论文《消歧义斗争:维基百科数字空间中的知识传播——基于涉“马其顿”英文条目的探讨》。在维基百科全书的编纂实践中,“消歧义”是重要信息处理环节,它确保用户能有效准确地搜索到知识。维基百科消歧义斗争实则是知识话语权的斗争。知识内容需要在一定空间中存在和显现,当各方争执不下时,争夺知识显现的空间资源就会成为各方斗争的重点。这就进而提出了一个问题:数字空间资源因素如何影响维基百科知识的合法性建构。为了回答这一疑问,作者引入了哈贝马斯的理想言说情境,通过论述与揭示该理论解释力的不足,进一步凸显了空间资源源因素对维基百科知识合法性研究的重要性。

26#
 楼主| 发表于 2023-12-18 10:24:32 | 只看该作者
12月11日 周一
读韩炳哲的《倦怠社会》深度无聊和积极生活部分。
多工作业(multitasking)作为一种时间和注意力的管理技术,并不代表文明的进步。它并不是人类以便应对现代晚期信息社会的需求而新掌握的技能,而是代表了一种动物捕猎式的倒退。人类在文化领域的成就,包括哲学思想,都归功于我们拥有深刻、专一的注意力。只有在允许深度注意力的环境中,才能产生文化。韩炳哲并不认同阿伦特在《人的境况》中所提出的主张,并认为正是由于丧失了沉思的能力,积极生活变得绝对化,从而导致现代积极社会的焦虑和歇斯底里症状。

12月12日 周二
读韩炳哲的《倦怠社会》观看的教育和抄写员巴托比的部分。
沉思的生活需要以一种特殊的观看方式为前提,这种观看方式则需要通过教育习得。人们应当学会“受到刺激不要立刻做出反应,而是能够拥有阻止、隔绝的本能。”这不是一种被动的自我敞开,不是接受任何出现或发生的事物,而是抵制那些蜂拥而至、不由自主的冲动刺激。“不作为”的否定性是沉思冥想的一个主要特征,这是一种积极的状态,尽管看似矛盾,过度活跃反而阻碍了一切自由的行动。

12月13日 周三
读论文《用户关切视角下的“生成式AI”伦理框架建构》。
AI产业的大力驱动使得生成式AI迎来爆发式增长,关于生成式 AI 的伦理讨论也从学术界蔓延到了普罗大众。然而目前既有研究侧重于从理论层面构筑 AI 发展所应遵循的伦理原则,而较少对于实际引发的用户伦理关切进行实证分析。因此本文从用户关切的视角切入,通过深度访谈与框架分析的方法,考察生成式 AI 用户的实际体验和伦理思考,对原有AI伦理原则内涵进行了拓展和调适;并通过比较“被关注”和“被遮蔽”维度后发现,技术、专家与用户三元主体的相互作用共同推动了用户伦理思考和关切的形成。

12月14日 周四
整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课程相关资料,复习备考。

12月15日 周五
看《新闻记者》(1937上海)中关于日方报道的文章,撰写新闻史论文。

12月16日 周六
参加第七届中国舆论学论坛开幕式,上午有许多老师就舆论这一议题发表了精彩的主旨演讲。比如刘德寰老师在舆论生成的理论探析中表示,概念化社会事实的形成过程如下:社会现象能够生成概念,概念则通过媒介进行传播,同时媒介的建构也使其概念化,通过社会体验则可以得到新的社会事实,这种新的社会事实也能用以描述社会现象,由此形成一个循环。

12月17日 周日
读论文《微信拉票困境:人际传播与伦理心态的当代转型》
近期参加了评论比赛,也有网络人气一个晋级通道,恰好看见了这篇论文。微信拉票是伴随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蓬勃发展而产生的新兴社会现象。从某种意义上看,微信拉票是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被异化的社交活动,它消解了投票的公正性,由微信拉票引发的伦理争议恰好反映了人们公共意识的觉醒和伦理心态的转变。本文从传播学、伦理学等多角度分析微信拉票背后的传播心理与社会心态,探讨微信拉票在构建新型“利益共同体”过程中对传统情义价值与伦理观念的消解和异化。
27#
 楼主| 发表于 2023-12-25 20:42:24 | 只看该作者
12月18日 周一
看一席讲座,关于程猛谈《读书的料及其文化生产》的那一期。
讲座内容主要是程猛老师关于为何写这本书及书中主要内容的讲述,比较让我感兴趣的是评论区中关于该书的一些思考:比如有人认为,在没看这本书之前期待它能够给出什么不一样的答案,但看完之后发现这项研究得出的结论好像是大家很容易想到的问题,读者的感受也跟之前听得讲座中《现代传播》的主编讲的避免得出一些耳熟能详的结论有异曲同工之处。再比如批评区中也有一些关于读书是否真的有用产生了争议,认为无论如何努力也比不上一些出身好的人,对此有个回答让我印象深刻,他说:很多人对于成功的定义就没有把握对,成功应该是个与自我与原生家庭的纵向比较概念,而不是跟别人的横向比较概念,很多人抱怨,我读了书,上了大学,还是没有任何用处,还是比不过那些家产几个亿的富二代,这样就太狭隘了,但可惜的是,很多人就是这样的思想。对于一个农村出来的孩子,通过努力,考上了好本科,当了医生,当了老师,进了国企,进了银行,在三线城市有了一份体面的工作,买了个房子,开上了小车,告别了父辈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劳累艰辛,这就是成功。

12月19日 周二
组会上两位学姐各自分享了自己的阅读心得,分享的都很好,组会中老师提出来的一些问题也使我受益良多,比如:学姐有一段文字讲到了媒体的欲望,老师就指出说媒体是目标/经营目标,欲望则是与人相关,是非常感性的一种东西,因此媒体是没有欲望的;再比如新闻从业者与新闻工作者之间这两个表述如果换成媒体业者可能会更好一些,此外,还需注意,使用媒体记者这一表述并不专业,应避免。

12月20日 周三
明天将要考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今天主要是在整理与复习、记忆相关资料。

12月21日 周四
读韩炳哲的《倦怠社会》倦怠社会与倦怠社会外二篇的部分。
作者将疲倦分为两类:一类过劳症式的疲倦是积极的,但是它却剥夺了我们做事的能力,而激发灵感的疲倦则是一种消极的倦怠,即无为。倦怠社会似乎是圣灵降临教派无为生活方式的同义词。除此之外,作者还提到了康德的规训主体。他认为,在康德的理论中,道德良知取代了超我的地位置。他的道德主体同时也臣服于一种“暴力”:每个人都拥有良心,并且感到自己被一个内在的法官注视,此内在法官威吓他,使他充满敬畏。而这种看守他内心法则的力量,并不是他自己造成的东西,而是处于他本质之中、与生俱来的。

12月22日 周五
修改之前中外新闻史的展示PPT,并进行小组讨论,修改期末论文的内容。

12月23日 周六
读《倦怠社会》神圣时间——禁锢在没有节日的时代的内容。
节日是不会消逝的时刻,它是一种特殊意义上的神圣时间。在作者眼中,现如今我们生活在了一个没有节日的时代,我们应当意识到,如今由于工作、效率和生产变得绝对化,我们失去了一切节日和神圣时刻。工作时间变得极端化以至于破坏了一切节日和庆典。我们在社交网络上生产自我,我们加工自我,为了便于生产和加速信息交流,生命变成了商品,导致了仪式和庆典的消失,商品的堆积和大众化则填补了一切空白。

12月24日 周日
读《跨越城乡边界的道德风险与自主性重构——“读书的料”家庭经验中的情感困扰研究》。
这是之前看过的一本书《“读书的料”及其文化生产》的作者程猛老师今年发表的论文,今天在搜索资料时看到了,便下载来读一读。
作者认为,进入精英大学的农家子弟的成长经历既是社会也是研究上的热点之一,然而已有的研究在某些程度上忽略了这些出身农家的行动者是如何面对并与这些“代价”和“伤害”相处的。因此作者在论文中以在改革开放之后出生、进入精英大学的农家子弟家庭经验中的情感困扰为中心,深描与揭示他们跨越城乡边界的阶层旅行中内隐的道德风险。在跨越边界的流动过程中,农家子弟进行着两种不同性质的文化生产:既有以取得高学业成就为中心的文化生产,也有以“过道德生活”为中心的文化生产。前者中他们的创造性突出体现在对一个道德世界的秉信,而后者的发生恰恰需要打破这种单一秉信,融合差异性的道德秩序,重构富有自主性的道德生活。
28#
 楼主| 发表于 2024-1-1 20:06:15 | 只看该作者
12月18日 周一
看一席讲座,关于程猛谈《读书的料及其文化生产》的那一期。
讲座内容主要是程猛老师关于为何写这本书及书中主要内容的讲述,比较让我感兴趣的是评论区中关于该书的一些思考:比如有人认为,在没看这本书之前期待它能够给出什么不一样的答案,但看完之后发现这项研究得出的结论好像是大家很容易想到的问题,读者的感受也跟之前听得讲座中《现代传播》的主编讲的避免得出一些耳熟能详的结论有异曲同工之处。再比如批评区中也有一些关于读书是否真的有用产生了争议,认为无论如何努力也比不上一些出身好的人,对此有个回答让我印象深刻,他说:很多人对于成功的定义就没有把握对,成功应该是个与自我与原生家庭的纵向比较概念,而不是跟别人的横向比较概念,很多人抱怨,我读了书,上了大学,还是没有任何用处,还是比不过那些家产几个亿的富二代,这样就太狭隘了,但可惜的是,很多人就是这样的思想。对于一个农村出来的孩子,通过努力,考上了好本科,当了医生,当了老师,进了国企,进了银行,在三线城市有了一份体面的工作,买了个房子,开上了小车,告别了父辈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劳累艰辛,这就是成功。

12月19日 周二
组会上两位学姐各自分享了自己的阅读心得,分享的都很好,组会中老师提出来的一些问题也使我受益良多,比如:学姐有一段文字讲到了媒体的欲望,老师就指出说媒体是目标/经营目标,欲望则是与人相关,是非常感性的一种东西,因此媒体是没有欲望的;再比如新闻从业者与新闻工作者之间这两个表述如果换成媒体业者可能会更好一些,此外,还需注意,使用媒体记者这一表述并不专业,应避免。

12月20日 周三
明天将要考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今天主要是在整理与复习、记忆相关资料。

12月21日 周四
读韩炳哲的《倦怠社会》倦怠社会与倦怠社会外二篇的部分。
作者将疲倦分为两类:一类过劳症式的疲倦是积极的,但是它却剥夺了我们做事的能力,而激发灵感的疲倦则是一种消极的倦怠,即无为。倦怠社会似乎是圣灵降临教派无为生活方式的同义词。除此之外,作者还提到了康德的规训主体。他认为,在康德的理论中,道德良知取代了超我的地位置。他的道德主体同时也臣服于一种“暴力”:每个人都拥有良心,并且感到自己被一个内在的法官注视,此内在法官威吓他,使他充满敬畏。而这种看守他内心法则的力量,并不是他自己造成的东西,而是处于他本质之中、与生俱来的。

12月22日 周五
修改之前中外新闻史的展示PPT,并进行小组讨论,修改期末论文的内容。

12月23日 周六
读《倦怠社会》神圣时间——禁锢在没有节日的时代的内容。
节日是不会消逝的时刻,它是一种特殊意义上的神圣时间。在作者眼中,现如今我们生活在了一个没有节日的时代,我们应当意识到,如今由于工作、效率和生产变得绝对化,我们失去了一切节日和神圣时刻。工作时间变得极端化以至于破坏了一切节日和庆典。我们在社交网络上生产自我,我们加工自我,为了便于生产和加速信息交流,生命变成了商品,导致了仪式和庆典的消失,商品的堆积和大众化则填补了一切空白。

12月24日 周日
读《跨越城乡边界的道德风险与自主性重构——“读书的料”家庭经验中的情感困扰研究》。
这是之前看过的一本书《“读书的料”及其文化生产》的作者程猛老师今年发表的论文,今天在搜索资料时看到了,便下载来读一读。
作者认为,进入精英大学的农家子弟的成长经历既是社会也是研究上的热点之一,然而已有的研究在某些程度上忽略了这些出身农家的行动者是如何面对并与这些“代价”和“伤害”相处的。因此作者在论文中以在改革开放之后出生、进入精英大学的农家子弟家庭经验中的情感困扰为中心,深描与揭示他们跨越城乡边界的阶层旅行中内隐的道德风险。在跨越边界的流动过程中,农家子弟进行着两种不同性质的文化生产:既有以取得高学业成就为中心的文化生产,也有以“过道德生活”为中心的文化生产。前者中他们的创造性突出体现在对一个道德世界的秉信,而后者的发生恰恰需要打破这种单一秉信,融合差异性的道德秩序,重构富有自主性的道德生活。
29#
 楼主| 发表于 2024-1-8 22:18:05 | 只看该作者
1月1日 周一
元旦,休息一天。

1月2日 周二
整理前段时间看的《“读书的料”及其文化生产:当代农家子弟成长叙事研究》读书笔记, 重整之后才发现,无论是“榆木疙瘩”还是“读书的料”,这两个称呼本身就是一种歧视与偏见,如果说关于“榆木疙瘩”的偏见是浮于明面上的,那么关于“读书的料”的偏见则是隐含在词意背后的隐秘的地方。

1月3日 周三
继续整理读书笔记。
读柏拉图《理想国》第一卷。在这一卷中,苏格拉底与玻、色两人探讨了有关“什么是正义的问题”,其中玻认为正义是欠债还债,即正义就是给每个人以恰如其分的报答;色则认为正义乃是强者的利益,不正义比正义更有利。关于此苏格拉底分别驳斥了其观点,并认为:我既然不知道什么是正义,也就无法知道正义是不是一种德性,也就无法知道正义者是痛苦还是快乐。

1月4日 周四
根据之间整理的读书笔记,撰写质化研究课程读书报告。

1月5日 周五
继续完善前一天的读书报告,修改并查重。

1月6日 周六
读柏拉图《理想国》第二卷。该卷延续了第一卷中的疑问,继续对正义问题进行探讨。其中格对色所提出的概念做了延伸与重述,认为:有第三种善,我们爱它并不是为了它们本身,而是为了报酬和其他种种随之而来的利益。正义的本质就是最好与最坏的折中,所有把正义付诸行动的人都不是心甘情愿的。为了驳斥这一观点,苏格拉底提出可以由大见小,先探讨在城邦里正义是什么,然后在个别人身上考察它,并初步得出了建立城邦的两个标准。

1月7日 周日
整理新闻传播理论课程笔记,撰写课程感想。
30#
 楼主| 发表于 2024-3-11 15:42:19 | 只看该作者
34日 周一
读《技术帝国》前言、导言及第一章 演变的内容。
笛卡尔:思想是什么?就是怀疑,就是感觉。
技术常常成为人们分析的对象,有时是通过技术的外在表现,有时是把它作为例子、实例或人类历史某一时刻的隐喻,很少是被当做技术本身来考虑。这句话中的技术或许也可以换成现实中的其他事物,比如所我们谈传媒,我们所谈论的到底是传媒本身,还是它的一些表象,值得思考。此外,书中也谈到“一个体系淘汰另一个体系是慢慢地逐渐发生的。人们从来就不曾置身于一个纯粹的技术体系:一个旧体系的某些因素继续存在下去,而另一些因素或许宣告着下一个体系的诞生。”
35日 周二
上专业英语的课,完成英语听力、翻译等任务;剪辑林毅夫谈论提振消费信心的视频。
36日 周三
读《技术帝国》第二章 赌注的内容。
本章中写到“公众与信息之间确实存在一定的距离,但并不是与技术本身有距离。”认为是一些熟悉内情的人为了自己的利益,将某些东西吹得天花乱坠,而对另一些东西缄口不言。这与近期全球医生发声称更年期不是病、不应被污名化有相似之处,报道中称一些公司为了经济利益而谎称其为一种疾病现象,而“公众也因与真实信息之间的距离”而被蒙蔽,女性更年期也因此被污名化。面对这种情况,媒体应发挥其传达信息的基础职能,将信息真实准确地传达给大众。
37日 周四
构思、剪辑视频。
读《技术帝国》第三章 创造的内容。
技术的变革带来了新空间的诞生,传统意义上的空间——康德所说的空间——是经历的先天条件:没有空间就不可能有在其中的经历。可是虚拟空间不同,它不是经历的条件,它本身就是一种经历。作者认为:虚拟现实的世界是没有什么强烈感觉的,只满足于自己干净、简化、经济,也就是吝啬到极点的形象,与此同时它也会切断我们与真实世界的联系。本章中也有一句话,讲的是“工具确实是器官的延伸,社会则是身体的延伸,”与麦克卢汉的“媒介是人的延伸”有异曲同工之妙。
38日 周五
休息一天
39日 周六
读《技术帝国》第四章 冲击的内容。
现象学家胡塞尔说过一个自我对应一个自己的身体,惟一的一个,这是构成自我的统一性条件。然而,在技术的不断发展及其与现实逐渐深度交融的背景下,人们在虚拟空间中仿佛拥有了好几个“身体”,人们在不同的空间条件下所展现出的角色、秉性也各不相同,这样一来身份就成为了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本章中作者也提到了他对技术中立性的看法:技术既是中立的,又是非中立的。说它是中立的,是因为它本身无所谓好还是坏,人们可以以某种方式引导它,无论如何我们没有被链子锁住,注定不能脱身。另一方面,技术又不是中立的,因为事实上技术彻底改变了我们对真实的探索方式。
310日 周日
剪辑、制作N视频中两会talk、两会声音等视频内容。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