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刘海明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23级硕士郑程程学术日志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23-6-26 10:41:46 | 只看该作者
6月19日 周一
过几天就要考试科目一了,因此最近在集中精力刷科目一的两千多题,今天终于把所有题目都刷完了。
阅读论文《采集远方的声音:国际报道中记者与消息源的常规互动》,记者与消息源双方在互动中各自拥有并行使权力,不同社会属性群体成为消息源的机会并不平等,存在着结构性等级。在国际报道中,消息源更是包含着语言、文化及世界体系权利层级的多重维度;社交网络、语言能力(语言接近性)以及传播技术是记者获取国外消息源的三重嵌入因素,与此同时,记者在进行国际报道时,可以使用协商策略,并需扮演好自身的把关角色。

6月20日 周二
上午学校举行毕业典礼以及学位授予仪式,下午审核身份领取双证,收拾行李,和同学们拍照留念,恰逢一个室友生日,因此今天给自己放个假,去享受留在郑大的最后几日。

6月21日 周三
在驾考宝典软件上模拟科一考试,发现错题,记忆知识点,将模拟练习考试的平均分稳定在95分左右。
快要考试科目一,发现自己难以静下心来进行阅读,今天主要是关注了一些社会热点:比如“指鼠为鸭”的后续发展,食品安全、学校···这场闹剧中的诸多关键词单拿出来都将会引发不小的社会关注,而涉事方却自以为是,妄图效仿古时的“指鹿为马”事件,殊不知越是隐瞒真相,越会引发更大的舆论反噬与信任危机。

6月22日 周四
坐车去邓县考试科目一的内容,顺利通过。
回家的途中开始看《给善恶一个答案》P1-22页,主要是第一章什么是伦理学的内容。
哲学的主要特点是理性的论证,伦理学是哲学的分支,关涉的是我们应当如何生活、善的观念以及“正当的”、“错误的”这样的概念。
伦理学研究内部的基本划分有:描述性道德、道德哲学(伦理学理论)以及应用伦理学。

6月23日 周五
在驾校学习定向起步与后退以及侧方停车的几个关键记忆点。
阅读《给善恶一个答案》P23-49页,主要包括伦理相对主义的内容。伦理相对主义认为道德原则的有效性得自对社会或个体选择的依附;主观伦理相对主义似乎可以归结为个人主义,这是一种对道德观点所具有的人际特征的本质性否认,约定伦理相对主义则包含了一种人际性的视角,但却有着无法对文化进行定义、不能充分解决改革者的问题等局限。

6月24日 周六
去驾校练习侧方停车。
阅读《给善恶一个答案》P49-77页,主要是第三章道德客观主义的内容,这是一种温和客观主义,它认为一组核心的道德原则是普遍有效的,由此答复了道德相对主义者与道德虚无主义者;道德同时也是境遇性的,原则能够以不同的方式应用于不同的语境。
有一个表弟今年高考,因此我下午也关注了一下高考分数线,河南文科一本线547分,刚考完试就听表弟说今年题比之前相对简单一些,虽然大家的分数还未出来,但是昨天下午还是听他说群里看见分数线之后哀声一片。

6月25日 周日
上午去驾校学习倒车入库,下午去姑姑家帮助一个表弟分析高考志愿,他的成绩徘徊于一本线,然而今年文科线比去年涨了8分,在微博上也看到了关于河南高考热搜的词条,诸如“河南74人超700分、河南高考600分及以上26375人、河南近15万考生过一本线”等,评论区中有为孩子们骄傲的,但也不乏心疼,河南学子要有多努力才能走出这万顷良田与高考大山,但不妨换个角度,也正是高考为考生们提供了一个只要肯努力就能走出去的机会。
12#
 楼主| 发表于 2023-7-3 13:45:38 | 只看该作者
6月26日 周一
今天教练监考,不用去驾校练车。
阅读《给善恶一个答案》P77-106页,主要是第四章价值与对善的追求的内容。在本章中主要探讨了道德善(内在善与工具善)、善与快乐(感官论与满足论)、价值的主客观性及其与道德的关系。
读论文《观看的正义?社交媒体监控对可见性权利的重构》。
以技术演变为核心,看本身经历了从近距离的简单的注视或围观到愈发技术化的延伸式观看,媒介/技术在其中的重要性作用作用在于它们从根本上改变了可见/看的方式,从而影响了监视材料的形态,以及观看者与被观看者实践乃至权力的变化;监控获得的可见性知识有被转化为权力的权利,然而,掌握监控/看的权利并不意味着获取权利本身,在社交媒体平台这一力量交换的场域,可见性只是作为其中一股力量发挥作用。

6月27日 周二
去驾校练习倒车入库与侧方停车。
阅读《给善恶一个答案》P107-136页,是第五章社会契约论与道德的动机的相关内容,本章从社会契约论的角度对“为什么社会需要道德、为什么我应当有道德”这两个问题进行了解释,关于其的回答分别是:道德是一种必需的社会控制机制;对第二个问题的回答则更为复杂——从根本上讲,我应当有道德,因为通过容忍一些偶尔给自己带来的不利,我可以获得一种整体的长远的利益。即使当我违背道德规则而又能够不被捉住时,我也应当遵循它们,因为尽管一种个体性的道德行动有时可能与我的自我利益不一致,但是这种行动根源于某种整体的道德生活形式,而这种生活形式并不违背我的自我利益。

6月28日 周三
去驾校学习坡点定向起步与停车。
阅读《给善恶一个答案》P137-167页,是第六章利己主义、自我利益与利他主义的相关内容。
心理利己主义认为我们总是去做我们认为符合我们自身最大利益的那种行动;伦理利己主义则认为每个人都应当永远去做将会最好地服务于他或她自身最大利益的那些行动。伦理利己主义有一个悖论:为了达到利己主义的目标,一个人必须放弃利己主义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变成一个利他主义者,而这正是利己主义的对立面。然而,纯粹的利他主义属于自我消解式的道德,我们可以将利己主义的合理内容与利他主义以某种方式结合起来,由此产生具有深远意义的个体的繁荣发展。

6月29日 周四
去驾校学习直角转弯与S弯。
阅读《给善恶一个答案》P168-201页,本章主要讨论了目的伦理学的主要版本——效用主义,这是一种普遍性的目的论体系,它要求的是社会中善的最大化,即对于最大多数人来说的最大善,而不仅仅是行为者的善。

6月30日 周五
去驾校将坡点、直角转弯与S弯三个项目连在一起练习。
阅读《给善恶一个答案》P202-245页,主要是关于康德与道义论的内容。
最近刷视频的时候看到了被誉为中老年顶流的秀才和一笑倾城,还有72岁的奶奶为了追星跨越1700公里,让人突然意识到,追星并不是年轻群人的专属名词。
分析其火爆原因,草根文化可能占据着一定地位。草根文化是在民间产生的大众平民的通俗文化现象,平民化、通俗化、大众化与平等化是草根文化的关键词,这类文化现象的出现体现出了互联网带来的文化塑造权力的下放。
秀才等中老年网红顶流的视频内容多与真实的田园背景、朴素的个人形象、常见的生活叙事等要素相关,究其本质就是草根文化的体现,这种民间叙事和乡土气息对生活于或曾经生活于乡土田野间的人们具有着强大的吸引力。

7月1日 周六
科目二的五个项目已经全部学习完毕,之后就是将其连起来进行练习,今天第一次练了一圈五个项目,不出所料的忘记了一些关键点与行车细节,还需多加练习。
今天看到了关于讨论momo现象的一篇文章,momo是一个使用相似ID的群体,momo群体希望通过相似的ID,能够规避大数据的追踪、网络暴力的攻击与熟人社交的侵扰。momo现象是用户对于社交平台乱象的无声反抗,它反映出网络社交平台存在的隐私泄露、网暴等问题,然而青年网民对个性化表达的难以割舍使得其个人隐私仍旧难以被保护,与此同时,也有一群坏momo仗着群体身份的隐匿性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网暴的剧烈程度。
momo现象是成员间通过共同符号体系彼此连接与互动的一种数字狂欢行为,当狂欢的热潮过后,社交用户的需求又该由谁解决、如何解决呢。

7月2日 周日
近期家里的天气比较异常,今早起来发现自己有点发烧,吃了点退烧药决定休息一天。

13#
 楼主| 发表于 2023-7-10 19:25:04 | 只看该作者
7月3日 周一
教练监考,故今天不用去练车。
阅读《给善恶一个答案》P246-280页,主要是关于第九章德性论的内容。以德性为基础的伦理学向标准的以行动为基础的伦理学提出了挑战,对于一致性论点和多元主义的德性论点的争论可以暂且搁置一边,重要的在于我们要认识到没有品质的原则是无力的,德性使原则拥有生气并使一般意义上的道德生活成为可能。德性论使人们关注德性的重要性,然而也要注意一种纯粹的德性伦理学在缺少一种强有力的以行动为基础的成分的情况下是独木难支的。

7月4日 周二
去驾校练车
阅读《给善恶一个答案》P281-313页,本章主要介绍了性别与伦理学的内容。传统的伦理学在表现女性的道德观点方面做的不尽如人意,比如亚里士多德将女性的德性看做从属性,卢梭则强调女性需要对男性具有性吸引力。沃斯通克拉夫论证了道德与性别是无涉的;吉利根则论证女性有一种关怀他人的特殊能力。然而尽管已经有了上述讨论,但关于如何将女性独特的道德视角与传统的伦理学结合起来仍旧不是很清楚。或许可以是“在不违背正义原则的情况下把他人当做需要帮助的朋友,”然而这种关怀价值不能具有偏向性,不能违背正义的原则。

7月5日 周三
去驾校练车
阅读《给善恶一个答案》P314-346页,本章主要讨论了道德是否依赖于宗教,通过讨论,得出存在一种伦理学的独立性论点,道德具有独立的价值,因此无论上帝存在与否,道德真理都会存在,以及宗教伦理学虽然和世俗伦理学并无本质上的区别,但是宗教能够通过为道德提供动机性理由来提升道德生活。

7月6日 周四
去驾校练车
读《邓晓芒|什么是自由》,邓晓芒教授分别从自由的起源、自由的历史和自由的谱系三个方面分别说明如何理解自由。人的自由是一种克制,真正的自由可以归结为在一个普遍理性的层面上驾驭欲望。
读《ChatGPT应用于数字出版的伦理风险与伦理原则》,数字出版的发展离不开与时俱进的技术变革,ChatGPT作为人工智能的最新迭代和标志性突破,为数字出版提供了广阔的应用潜力与想象空间的同时,也存在着诸如个人层面的角色退化、行业层面的人才流失、社会层面的道德下沉等伦理风险,作者也建议通过构建必要性、实验性、尊重性与限制性的伦理原则,以便更好地发挥ChatGPT在数字出版中的技术效用,推动数字出版的高质量发展。

7月7日 周五
去驾校练车
阅读《给善恶一个答案》P347-382页,本章主要讨论了事实和价值如何联系起来的问题,休谟“从是推出应当”的谬误、摩尔自然主义的谬误以及艾耶尔的证实原则这三种论证将描述性事实与对这些事实的价值判断彻底区分开;除此之外,本章还介绍了黑尔的规定主义理论及其如何与事实和价值问题联系在一起。


7月8日 周六
去驾校练车
最近一所名为“山河大学”的虚拟高校引发了人们的热议,该大学的诞生源于网友的一个玩笑,然而在网友的自发接力下,山河大学的官网、校训、校徽等也被设计出来。山河大学看似是在玩梗,实际上却反映出了山东山西河南河北四省学子对获得高等教育的渴望,现实中教育资源的不平衡促生了山河大学这所乌托邦高校的诞生,然而其背后所折射出的现实问题怎样去解决,值得人们关注与反思。

7月9日 周日
去驾校练车(全程练习)
今天在微信中看到探索与争鸣杂志刊发的“意义感:数字时代民众的幸福感知与价值锻造”圆桌会议的相关内容,其将数字时代探寻意义的困难与近期引发公众热议与讨论的抑郁症问题相联系。抑郁症在日常生活中大多会表现出一种无意义感,进入数字时代以来,关于意义的寻找似乎变得更为困难。
樊浩教授认为日常生活是事实世界,精神生活是意义世界,现代性文明的最大问题是事实世界与意义世界边界的消失,意义世界不断“隐退”。如何在现实生活中构建意义对于未来世界与文明的延续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4#
 楼主| 发表于 2023-9-11 09:30:39 | 只看该作者
9月1日 周五
今天积累了关于媒介的几个概念,分别是:
媒介物质性——物质性泛指一切涉及物与物质的媒介构成、媒介要素、媒介过程和媒介实践。近年来随着数字时代技术、空间、身体等问题不断受到重视,传播的物质性问题便更加凸显。当下的媒介物质性研究主要可以分为技术、身体、空间和话语四个分析维度。
媒介本体论——由麦克卢汉提出,又称媒介决定论,认为文化中的一切变化都是媒介作用的结果,即有什么样的媒介,就有什么样的文化。它反对以主体为天然的中心和起点,而是以媒介为起点,强调媒介的联结性和生成性,建构了存在着的社会现实。

9月2日 周六
读论文《表情包:密码、标签与面具》,表情包在诞生之初可能只是一个普通的表情,但随着人们的不断使用,一个普通的表情可能会被赋予其他的含义,最常见的就是微笑的表情,父母那一辈的人在使用该表情时多表达的是开心愉悦的感受,而一些年轻群体则将其解读为嘲讽、调侃等意思,因此,理解网络交流中常用的表情包,是把握当代青年交往行为和心态的一个重要切口。这种表情包意义与作用的多样性,往往与表情包中隐含的多重密码以及编码与解码的复杂与多义有关。

9月3日 周日
在读《硬卧下铺道德困境可否有解?》的公众号推文中,感觉自己对于“途中道德”与“二律背反”这两个概念有些不解,于是查找相关资料,现理解如下:
所谓“途中道德”,就是人们在公共场所需要遵守的道德原则(来自《曝光色狼照片有利于塑造“途中道德”》的推文);而“二律背反”则是康德所提出的一个哲学基本概念,是指双方各自依据普遍承认的原则建立起来的、公认的两个命题之间的矛盾冲突(即对同一个对象或问题所形成的两种理论或学说虽然各自成立但是却相互矛盾的现象)。

9月4日 周一
读论文《消费主义逆行:基于豆瓣反消费主义小组的网络民族志观察》。
疫情过后,消费者带着一些报复性消费的心理,资本家带着促进资金流转与财富积累的目的,消费主义仿佛卷土重来,并更加声势浩大。但在消费主义、及时行乐等思想的裹挟中,仍有部分群体借助豆瓣等网络社群,宣扬并践行着自身的反消费主义思想,以寻求平衡和免遭异化,并努力重构那些服务于现代社会的审美感受、意识形态和逻辑元素。

9月5日 周二
昨天看论文时,看到了马克思韦伯对社会行为的一个分类,他将社会行为分为四种,分别是:目的导向的理性行为(行动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为此行动者根据自己对环境中的客体和其他人的行为所作的预期来选择和调整行动的方式和手段)、价值导向的理性行为(行为是根据某种行为的价值决定的,不抱任何目的,并以道德、美学或宗教行为为标准)、情绪导向的社会行为(行动由行动者的特定情感或感触状态决定)以及传统行为(行动由根深蒂固的习惯决定)。与此同时,马克思韦伯认为从人类生活秩序的角度来看,基于对外在后果的预期和计算而采取的工具理性型的社会行动将逐渐成为主导型的范式,这与当下的人工智能、信息技术也有所关联。
今天开组会的时候,刘老师虽然说是闲聊,但是参会之后也让我有了不少收获,比如说读“杂书”,之前我一直认为想做好新传的研究,最重要的就是要把新传的书看透吃透,今晚才知道一些看似是无关的书籍,其实读好了也能和本专业联系起来,在丰富视野的同时也能更好地支撑自身内容的输出。

9月6日 周三
读《自私的基因》前言及第一章 为什么会有人呢的章节内容。
在前言中,理查德道金斯就提到了“生存机器”这一词语;在第一章中,道金斯再次强调了“我们以及其他一切动物都是我们自己的基因所创造的机器”即生存机器这一观念。
作为开篇第一章,他还讲述了本书的目的:研究自私行为和利他行为在生物学上的意义。并提出了本书不准备论证的三个观点。最后他指出的“生物进化并不是为其物种/群体谋利益”的观点确实值得探究与思考,因为这似乎与我们想当然的自以为并不符合,但如果结合前文中他所提到的生存机器或他强调的自己是从生物学角度出发,似乎这点也并非是十分难以理解了。

9月7日 周四
读论文《赛博空间中的“爱情买卖”——“二次元手游”玩家的数字身体与爱欲张力研究》,这是老师在群里分享的一篇论文,初看名字就觉得很有趣,于是决定点开文章一探究竟。
作者通过网络民族志的方法并潜伏参与到“二次元手游”的网络社群中,为本文的撰写提供了丰富多样的素材。她察觉到在游戏产业日常繁荣的今天,玩家的爱欲能够跨越虚实界限,通过数字空间中的在场投射给虚拟的游戏角色,但与此同时玩家的爱欲也面临着异化的风险。作者通过对二次元手游玩家爱欲的探讨,期望的是有更多学者关注并设法解决ACGN亚文化场域中青年群体的文化困境,并给予其人文关怀。

9月8日 周五
读《自私的基因》第二章 复制基因的章节内容。
这章中作者讲到了“稳定性”的一个概念,他认为“达尔文的适者生存其实是稳定者生存这个普遍法则的广义特殊情况。”还认为宇宙为稳定的物质所占据。第一眼看到这句话时,我的脑海中不由地浮现出“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这句辩证关系,对作者提出的这句话存有疑惑,但后来才突然意识到稳定不等于一成不变也不等于静止,读了本章后续内容果然如此。这虽然是一件很小的事情,我们在生活中免不了会将一些类似的观念等同以此来便于理解某种陌生的事物,不同概念的混淆这可能在生活中无伤大雅,但放在学术研究上却可能会成为一个致命的缺陷。

9月9日 周六
综合了网上榜单排名及其他同学的一些书单,暂时选定了18本经典阅读书目,也算是为自己设定下了一个读书的小目标。
读《自私的基因》第三章 不朽的螺旋圈的章节内容。本章主要讲述了基因如何不朽以及隐约引出了基因之间“合作”的概念。虽然“在基因的水平上讲,利他行为必然是坏的,而自私行为必定是好的”,但某些基因为了个体自私的目的,也可能在不自觉的自然选择中做出一些利他行为或看似是“牺牲”的行为。基因如此,那么人类社会,是否也是这般。

9月10日 周日
读《自私的基因》第四章 基因机器的章节内容。
在本章中,作者提到了“意识”、“目的”等词语,似乎生存机器不再像一开始讲述的那样“是作为基因的贮藏器而存在的”,而是能够“从主宰它们的主人即基因那里解放出来,变成有执行能力的决策者”。然而,当我们深究根源,却会发现动物的行为,不管是利他的或自私的,都在基因控制之下。这种控制尽管只是间接的,但仍是十分强有力的。
15#
 楼主| 发表于 2023-9-17 21:57:34 | 只看该作者
9月11日 周一
读《自私的基因》第五章 进犯行为:稳定性和自私性的机器的章节内容。
作者道金斯在本章中揭示了一个现象,即动物间的搏斗具有克制和绅士风度的性质,它们的搏斗是一种正常的竞赛活动,并且是按照规则进行的。这种规则便是ESS,也就是进化上的稳定策略。ESS不是一种稳定的策略,不同的群体之间可能奉行着不同的ESS。作者在本章中还提到“对于个体来说,最好的策略取决于种群的大多数成员在做什么”,这不免让人联系到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随大流、跟风现象,这样来看,它们反而是生物生存的有效策略之一。

9月12日 周二
读论文《眯眯眼事件:多方博弈下审美认知的隐性操控与意义重构》。
2022年初,艺术作品中的“眯眯眼”造型引发舆论关注,移动互联网所呈现的纷繁复杂的言论模糊了审美主体对“眯眯眼”的客观存在与刻意营造之间的区别,审美主体、客体及二者之间的关系呈现出一种失序的状态。​基于此,本文探讨如何在文化、技术和资本三种力量的隐性操控下对审美活动中出现的迷思与失落进行重构。与此同时,为改善审美异化所造成的消极后果,作者引入“永久长新性”思维对意义进行重构,以期回归审美认知的本质。
“眯眯眼”事件虽然发生在2022年,但论文中所描述的关于审美认知的博弈现象却层出不穷,比如近期国际知名女爱豆将去疯马秀表演事件,部分群体在某些隐性力量的操控下丧失了自我审美与认知的判断,盲目的去迎合与追捧西方思潮,我想作者在文中提出的破除迷思的相关举措在当下仍有借鉴意义。

9月13日 周三
读《自私的基因》第六章 基因道德的章节内容。
作者在本章中从生物学的角度提出了一些诸如“父母之爱不过是近亲利他行为的一种特殊情况”、“利他的收养“策略”不是一种进化上的稳定策略”等让人大吃一惊的结论。但需要注意的是,作者的观点是一种遗传学上的解释,以方便我们更好的理解一些事物的本质。人类的意识可以令我们摆脱基因的控制,做出一些具有独立性的决策。

9月14日 周四
圆形监狱(别名环形监狱)是由边沁提出的一个概念,他把“圆形监狱”描述成“一种新形式的通用力量”,这样的设计使得一个监视者就可以监视所有的犯人,而犯人却无法确定他们是否受到监视,于是便实现了自我监禁——监禁无所不在地潜藏进了他们的内心。
然而圆形监狱在福柯看来是一种隐喻,是他所阐释的规训机制的微缩模型,某些法律法规、道德规束其实起到的也是圆形监狱的作用。

9月15日 周五
读《自私的基因》第七章 计划生育的章节内容。
本章主要讨论了计划生育(与我国政策不同,这里的计划生育可以看成是一种繁殖策略,指的是个体生存机器对于要不要生育新的个体应如何作出决定)究竟是自私性的还是利他性的,最后得出的结论是:从自私的基因角度来看,该行为是自私性的。亲代个体实行计划生育,为的是使它们的出生率保持在最适度。

9月16日 周六
读《自私的基因》第八章 世代之间的争斗的章节内容。
作者从本章开始就再次强调了他所论述的仅仅是基因层面上的,不涉及任何道德或主观含义。作者仅仅是想说明从基因层面来看,某种基因在基因库中是处于有利地位的。如果读者盲目的将本章的内容套入人类社会,将会得到一个惊悚且不切实际的结论。本章对于人类社会的唯一借鉴,可能就在于我们必须把利他主义的美德灌输到我们子女的头脑中去,因为我们不能指望他们或她们的本性里有利他主义的成分。

9月17日 周日
今天在一个公众号中看到了名为“年轻人的促逼人生:构建自己的岸和内心大陆”的推文。在生活中,我们的时间就像是被不知不觉地偷走了,大城市尤为如此,仿佛一切事物都是为了追求效率而存在。“社会加速”的推动力主要是竞争逻辑,人们被迫着要不断追赶他们在社会世界与科技世界当中所感受到的变迁速度,以免失去任何具有潜在联系价值的可能性,并保持竞争机会。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人文社科类出身的学子们感受到的消极感的程度可能会更深,一不小心就会陷入对于所学专业的质疑中,比如前段时间被人们热议的新传专业,在学校教育中可能会带有文科类专业“去技能化”的惯例,加之其进入门槛低、以及互联网新媒体的冲击等因素,难免会让一些人对其望而却步。面对此情景,我认为学校、新闻专业的从业者、广大学子都应重视起来,积极探寻破局之道。
16#
 楼主| 发表于 2023-9-25 22:52:35 | 只看该作者
9月18日 周一
在现代社会中,灵魂反而是身体的监狱。
我在知乎上看了一篇关于福柯《规训与惩罚》的分析文章,题目为《社会就是一个大监狱?——福柯论规训技术背后的权利脉络》。
文中简要地概括了本书的主要内容,在这里只介绍部分:福柯在开篇就描述了一个四马分尸的景象,接着便跳转到1837年法国某拘留所的文档记录,八十年的时间折叠起来让我们看到规训与惩罚的巨变——从一种大庭广众之下的恐怖式示威演变为整肃且合乎理性的作息训练。福柯对此提出的问题是:惩罚制度的改变,能否被认为是一种人道主义的、理性的和文明的进程?对此福柯在后文中进行了论述:两个案例的差异折射出了一种社会性策略的转变,这些转变大致可以分为四点:作为公共景观的惩罚的消失,以及一种隐匿的现代惩罚制度的出现;惩罚的对象不再是犯罪行为,而是针对罪犯本身;裁决与审判罪犯的责任方的消失;惩罚目的的改变。这些改变将惩罚形式抽象化,不可看更容易产生想象,而想象是比直观感受更能内化于思想意识之中的东西。它相对于那种暴力压制或象征性公开教育的惩罚方式更被看好的原因是其演化出的几种全社会通用的矫正技术。

9月19日 周二
读《自私的基因》第九章 两性之间的争斗的章节内容。
“性选择”的概念在本章中被作者提及,这里可以联系到女性主义中女性气质与男性气质的相关内容,这两者更直白的区分可以来自于所谓的生物决定论。然而女性主义者认为,不能将男性气质与女性气质对立起来,因为“女性气质是造成她在社会上无法和男人一样自由发展的枷锁,因此,解放意味着要挣脱这些特质,以便和男人一样在社会上自由发展”。

9月20日 周三
读《自私的基因》第十章 你为我瘙痒,我就骑在你头上的章节内容。
本章主要讲述了相互利他行为,这种行为似乎与中国的一句古话有些许类似之处,即“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从基因角度来看,并不涉及道德、思想等方面)相互的利他行为在表面上看是具有自我牺牲意味的,但究其目的,实际上内蕴着“利他便是利己”的意味。

9月21日 周四
读《自私的基因》第十一章 觅母:新的复制基因的章节内容,这也是本书的最后一章。
在本章中作者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觅母”,这是作者给文化传播单位或模仿单位提出的一个新的概念。觅母传播在今天也成为了一个概念,觅母(meme)也被成为米姆、模因等等,在牛津词典中的解释为“以非遗传的方式(如模仿)传递的文化因素。”

9月22日 周五
在论文《视频号的激活与突破:强社交平台的视频化之路》中有一个板块用到了《自私的基因》中觅母(meme)也就是模因的概念。
作者认为在网络文化的形成过程中,模因扮演着重要角色。国内的心理学者从社会心理学角度指出,网络模因的“自我复制”实际是基于传播者的模仿意愿和行为,这种传播并非“感染”而是依赖于个体寻求社会认同的心理需要和个体从众博弈的决策结果。
例如前段时间爆火的《逃出大英博物馆》系列短剧在网络上掀起了文物拟人模仿的风潮,其中《逃出大英博物馆》所内蕴的爱国+历史+文物的组合,便可以视作一个模因(觅母)。

9月23日 周六
读《一个自由而负责的新闻界》序言及第一章 问题与原则的部分。
书中有一段话:“现代新闻界本身就是一种新现象,它的典型单位是大型的大众传播机构。这些机构能促进思考与讨论,也能将它们窒息。它们能推进文明进程,也能使之受挫。”这里的“新闻界”并不单指报刊,而是作为大众媒介机构的简称。如今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发展,不仅仅是大型机构,小的组织、团队乃至个人均可以利用媒介发声,这种看似“自由”的氛围,到底是促进亦或是阻碍了思考。带着这个疑问,我将继续阅读下去。

9月24日 周日
读《一个自由而负责的新闻界》第二章 要求的部分。
在本章中,哈钦斯委员会为我们展现了一个自由社会的要求什么,他要求媒介的报道真实、要求有一个交流与批评的论坛、要求对社会群体形象真实而典型的呈现、并阐明社会目标与价值观以及使公民充分接触当日消息。
17#
 楼主| 发表于 2023-10-2 16:05:03 | 只看该作者
9月25日 周一
读论文《数据至上的“饭圈”乱象反思》。
做数据、打投打榜等名词在追星人的眼中必定不会陌生,粉丝通常需要付出一定的时间、精力或金钱才能进入超话、粉丝群等粉丝聚集地。粉丝自发的“为爱打投”本无可厚非,然而在选秀节目助推下,在资本的裹挟下,粉丝的情感劳动被异化,粉丝自身的人格也被动地资本化了,由此所滋生的乱象不仅扭曲了饭圈的价值取向,同时也阻碍了粉丝经济的良性循环。作者当时可能是根据网站事件、倒奶事件等引发的探究与思考,但在粉丝们为自己的偶像争咖位、为自己的爱豆争分词等事件频现的当下,这篇文中提出的一些观点仍值得我们反思与思考。

9月26日 周二
读《一个自由而负责的新闻界》第三章 传播革命的部分。
此外,在之前读论文的过程中,看到了一些名词概念,如:
情感劳动:是一种与体力劳动、脑力劳动并存的劳动形式。情感劳动概念建立在情绪商业化的前提之下,原本属于私人领域的情绪表演进入到了公共领域,成为实现商业利益的工具。
意图定点:社会符号学将出发者意图中期盼解释的理想暂停点,称为“意图定点”,例如明星人设,是其期望粉丝可感的意图定点。然而符号意义无法永远延续,每次暂停的停止就是意义的形成。

9月27日 周三
昨天在看到情感劳动时,注意到了易与其混淆的另一概念情绪劳动。为了更好地理解与辨析两者,我阅读了一篇名为《情绪劳动与情感劳动:概念的误用、辨析及交叉性解释》的论文。
从概念来源来看:情绪劳动源自美国社会学家霍赫希尔德在其著作the managed heart:commercialization of human feeling中提出的emotional labor(情绪劳动)概念;情感劳动这一概念源自于意大利自治主义者奈格里、哈特的同名论文《情感劳动》。
从学科归属来看:情绪劳动属于社会学、管理学对服务业中情绪调节行为的考察;情感劳动则是政治经济学研究中非物质劳动的一个分支概念,是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程度下资本对人的情感的控制和剥削过程。
从理论来源来看:情绪劳动借用了符号互动论分析框架,将社会中符号互动过程当做情绪劳动发挥作用的基本机制;情感劳动被看做典型的非物质劳动,借用福柯提出的生命政治理论,认为在其中人的身体被看作生产与消费的工具,其劳动过程即是生命政治的生产。

9月28日 周四
读《一个自由而负责的新闻界》第四章 表现的部分。
书中讲到由于人们不愿阅读或收听那些使他们不悦或与他们相关的负面信息,这些群体便组织起来,想让新闻界明白他们反对被评头论足,由此便会给新闻界带来来自受众方面的压力。这种现象在今日也并不罕见。某些新闻机构在涉及到一些敏感话题时更能体会到这种压力,然而他们应对这种压力的方式却是关闭评论、撤话题等,选择闭目塞听,这种做法显然既无法消解来自受众方面的压力,更有可能演变为丧失自身声誉与形象之举。正如文中所言:如果因为压力仅仅毕竟是压力,就认为压力永远是坏事,那么这将是一个错误。

9月29——10月1日 周五至周日
中秋国庆双节同乐,坐车回家,休息几天。
18#
 楼主| 发表于 2023-10-15 19:50:11 | 只看该作者
10月9日 周一
读论文《定性调查:“求同法”、“求异法”与“求全法”的不同性质》、《定性研究中的求异法及其理论依据》。关于定性的研究方法,经常会出现一种误解,即以为使用访谈、座谈会、参与观察等方法就可以算是定性调查了,这种误解是把方法论层次上的问题给技术化表面化了,看似好应用实际上并不利于我们真正区分定量与定性两者之间的区别。

10月10 日 周二
读论文《版权契约:新闻内容付费的博弈与平衡》。
全球化时代,国际合作建立在遵守相应契约的基础上。全球互联网科技企业本应尊重传统媒体机构的新闻版权,付费使用内容。然而,我国传统媒体的新闻内容被网络平台无偿使用现象突出,新闻媒体机构与互联网平台在关于新闻内容版权付费的博弈中多数处于弱势地位。新闻机构与网络平台关于版权利益的博弈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部分西方国家以立法博弈的手段维护本国新闻媒体机构的版权利益,并通过制定规则、达成契约的方式平衡传统媒体与网络平台的版权利益,值得我国借鉴与学习。

10月11日 周三
读《一个自由而负责的新闻界》第五章 自律的部分。
文中讲到:“但是,即便不寻求建立职业组织,职业理想和态度也许仍然是需要的。”想到之前在论文《新闻界协作:1930年代的上海市新闻记者公会》中作者在结尾处写到的一句话:“时至今日,新闻界如何携手并进,协作共赢,依然是值得关注的重要话题。”
新闻界的协作如果缺少某些外部特殊因素的助推,可能难以达到一个理想的效果。新闻工作者们除了期盼行业规约、协会联结之外,也可以从自身入手,通过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操守、职业道德水平,以此达到自律或完成对自我的追求。

10月12日 周四
读《一个自由而负责的新闻界》第六章 这么办的部分。
本章中哈钦斯委员会列举了关于应该怎么办的十三条建议,以此来促成其心中自由而负责的新闻界的建立。哈钦斯委员会虽然从政府、新闻界与公众三个方面提出了不同的建议,但在文末,他们也指出了:法律和公众舆论这些外在力量能够以各种方式制约新闻界表现中的不良之处,但是新闻界的良好表现只能来自于运作传播媒介的人们。

10月13日 周五
读《一个自由而负责的新闻界》结语新闻自由:原则概述的部分。
在论述表达自由作为精神权利并不是无条件的内容中,作者写到:如果要求一项权利时能够给出理据,那么这些理据就构成了要求这项权利的条件。那么,缺乏这种条件就自动取消了这种要求的基础。按照这个逻辑,既然对自由表达权利的要求是基于某人对他的思想的义务,那么当这种义务受到忽视或遭到拒斥时,权力的基础也就不复存在了。
没有公认的道德义务就没有精神权利。

10月14日 周六
在网络上看到了关于Chat GPT的一些思考:Chat GPT一问一答的方式回到了以口语为中心的知识获取模式,这种知识获取模式非常古老,类似孔子和弟子的交谈,可以称得上是启发式教学。这种问答逻辑-通过提问不断接近真相,问题本身就包含答案,问题引导着答案。问答逻辑本身倚重于提问者对问题的理解,和他对答案的前提假设。正如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所说:把某某东西作为某某东西加以解释,这在本质上是通过先行具有、先行视见与先行掌握来起作用的。

10月15日 周日
读论文《将心比心:论中国社会学的田野调查》与《何处是田野?——人类学田野工作的若干反思》。
这学期上了质化研究的课程,就想着把质化的各类研究方法好好地弄明白。在田野调查中,关于田野和家乡之别的深层观念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形塑了人类学传统的田野选取标准和取向,古塔和弗格森称之为田野地点的“纯正秩序”。然而这种田野等级概念的实质是将田野还原为一种地理意义上的概念,使得田野意味着某个地点,而且“那里”似乎优于“这里”。但是,如果田野不仅仅是一个空间意义上的地点或一个有边界的社区,那么哪里才是田野呢?对此,费孝通的回答是这样的:人文世界,无处不是田野。
19#
 楼主| 发表于 2023-10-23 10:01:14 | 只看该作者
10月16日 周一
读论文《“田野工作的想象力”:在科学与艺术之间——以《大河移民上访的故事为例》》、以及《“田野”经验中的日常生活逻辑 经验、理论与方法》。
在提及田野调查的局限性时,不够具有代表性往往是一些学者质疑的关键所在,田野调查所选取的个案何以成为某个宏观景象的典型或代表?面对该质疑,某些学者认为田野调查处理的并非个体差异性的问题,其调查的每个社区和每个案例都是一个反映人文关系的“整体”而非样本。对于质化研究目的而言,那些蕴含了最丰富的可能性的案例就是最典型的,而不论其是否具有代表性。在第一篇论文中,作者在文中认同费孝通关于“典型性”这个概念的放弃,转而使用“复杂性”来与定量研究的“代表性”并称;在第二篇论文中,作者则认同以典型性代替代表性,个案不是统计样本,并不一定需要具备代表性,但却要求具备典型性。

10月17日 周二
读李义天教授的《作为科学而非学科的应用伦理》,加深了关于应用伦理的理解。应用伦理的出现与现代伦理学理论的发展状况相关,更与现代社会实践的发展状况相关,作为一种把伦理视角、观念或原则运用于具体实践活动,从而分析道德难题、发现道德规范并提炼道德理论的知识类型,“应用伦理”对于研究者的要求反而更高,需要其具有更深厚的学术素养。

10月18日 周三
开始读休谟的《人性论》第三卷 道德学的内容,今日读第一章德与恶总论的内容。休谟在本章中指出了道德的区别不是从理性得来的,是由道德感得来的。他认为我们借以认识道德的善恶的那些有区别作用的印象,既然只是一种特殊的痛苦或快乐;那么必然的结果就是,在关于这些道德区别的一切研究中,我们只须指出,什么一些原则使我们在观察任何品格时感到快乐或不快:这就足以使我们相信,为什么那个品格是可以赞美的或可以责备的了。因此,只要说明快乐或不快的理由,我们就充分地说明了恶与德。

10月19日 周四
读论文《虚拟民族志:田野、方法与伦理》和《“民族志”与“网络民族志”:变与不变》。
虚拟民族志诞生于互联网的浪潮下,它是以网络虚拟环境作为主要的研究背景和研究环境,利用互联网的表达平台和互动工具来收集资料,以探究和阐释互联网及相关的社会文化现象的一种方法。值得注意的是,网络环境为虚拟民族志提供了不同于传统民族志的完全潜伏的机会。这种便利的、可供选择的潜伏式田野方法一方面降低了因为研究者的在场而扭曲资料和行为的危险,另一方面也引发了讨论:潜伏的观察是否仍属于参与观察的范畴?潜伏的观察所带来的伦理问题(公共/私人领域的划分、知情同意原则与隐私保护等方面)该如何解决?

10月20日 周五
读休谟《人性论》第二章论正义与非义,第一节 正义是自然的还是人为的德部分。
作者在开头处便提出了本节的论述重点:正义是人为的德而非自然的德,并通过关于借钱与还钱的例子对所涉及的理论进行了应用,从而使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一观点。作者认为:正义和非义的感觉不是由自然得来的,而是人为地(虽然是必然地)由教育和人类的协议发生的,同时他也讲到,当我否认正义是自然的德时,我所用自然的一词,是与人为的一词对立的。并且正义的规则虽然是人为的,但并不是任意的。

10月21日 周六
突然发烧到38℃,吃了药后实在没有精神,休息一天。

10月22日 周日
读论文《流量的正常化:主流媒体新闻品味的层级性维系》。
数字化环境下,流量正在深度嵌入到新闻工作中,影响着新闻业的基础议题。既往研究多从劳动控制出发讨论流量的负面影响,采用敌意视角来探讨流量,“冲击-回应”模式就会成为最恰当的阐释框架,在这一框架中,传统媒体扮演着被动保全自身的角色,而流量则成为让媒体逐渐迷失本心的罪魁祸首。因此,本文采用深度访谈的研究方法,从经验和实践层面探讨流量如何影响主流媒体的新闻工作流程和组织文化构建。研究发现,主流媒体已将流量正常化,这并不是要塑造流量的正面角色,而是要为流量“去魅”,从而凸显媒体与流量“打交道”过程中的能动性;这同时也启发了我们在做新闻研究时,要对常识保持警惕、对实践保持尊重,防止理论阐释变成对似是而非的公共话语的重复。
20#
 楼主| 发表于 2023-10-30 14:16:27 | 只看该作者
10月23日 周一
读论文《消融的边界:新闻实践的泛化表征与主流再塑》。
数字时代,技术赋权呈现出主体泛化、边界消融的传播图景,媒介技术成为解构新闻实践职业边界、内容外延与价值坐标的重要力量。新闻实践的泛化源自新闻专业逻辑和平台商业逻辑之间难以调和的固有矛盾,也带来了“人人都有麦克风”的传播景观。在本篇论文中,作者关注新闻泛化所带来的边界模糊与价值偏移,从而提出规制措施。然而,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在我前段时间阅读的论文《网络媒体在新闻价值取向上的变化》中,作者则认为网络媒体重视与突出软新闻,虽然也有一些需要注意与防范之处,但其也乐观的认为新闻的泛信息化趋向,不是说新闻这个概念增加了一些信息的外延,而是说新闻找回了原本属于它的完整的信息意义。

10月24日 周二
读休谟《人性论》第二章论正义与非义,第二节 论正义和财产权的起源部分。
作者本章主要回答了以下两个问题:一是关于正义规则在什么方式下被人为措施所确立的问题;二是什么理由决定我们把遵守这些规则认为是道德的美,把忽略这些规则认为是道德的丑。对于这两个问题的简短回答可以如下。
问题一:正义起源于人类协议;这些协议是用以补救由人类心灵的某些性质(指的是自私和有限的慷慨)和外界对象的情况(容易转移)结合起来所产生的某种不便的。问题二:由于人们对名誉的关切的缘故,顾到自己的品格或想与他人和好相处的人们,都必须给自己立一条不可违犯的法则,即不受任何诱惑的驱使、去违犯一个正直而高尚的人所必需具备的那些原则。

10月25日 周三
读休谟《人性论》第二章论正义与非义,第三节论确定财产权的规则和第四节论依据同意而进行的财产转移部分。
所有物必须稳定的那个一般规则,不是根据特殊的判断而被应用的,而是根据必须扩展到整个社会的、不能由于好恶而有改变的其他一些一般规则而被应用的。除了把财产权归于现实占有者之外,作者还提出了占领、时效、添附和继承来完善这一规则。然而,财产的稳定对于人类社会虽然是有用的和必要的,可是它却伴有重大的不便。因此,正义的规则就是要找寻一种中介。最合适的中介就是除了所有主同意将所有物和财产给予另外一个人之外,财物和财产永远应当是稳定的。

10月26日 周四
读论文《扎根理论在深度访谈研究中的实例探析》、《扎根理论的思路和方法》和《解释的断桥:从编码到理论》。
1967年,格拉斯和斯特劳斯提出了扎根理论,这是一种从下往上建立实证理论的方法,即在系统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寻找反映社会现象的核心概念,然后通过这些概念之间的联系建构相关的社会理论,其主要宗旨是从资料经验的基础上建立理论。

10月27日 周五
读休谟《人性论》第二章论正义与非义,第五节论约束的许诺力和第六节关于正义和非义的一些进一步的考虑部分。
在第六节中,休谟对于他前期简略论证过的三条基本自然法则(即稳定财物占有的法则;根据同意转移所有物的法则;履行许诺的法则)再次做了检视并由此推出了一些新的推论。他认为这些法则不论如何是必然的,仍然完全是人为的,是由人类所发明的;并因而正义是一种人为的,而不是一种自然的德。并且他还由此讲明了利益和道德是正义和非义的这种区别的两个基础。

10月28日 周六
读论文《重构“上下之通”:清末新式官报与帝国传播体系的变革》。
清末新式官报由邸报发展演变而来,《北洋官报》是当时卓有成就且影响深远的一份新式官报。作为媒体,它是新闻的告知者;作为政府机构,它是公文的传递者,因此,研究北洋官报为探究政治和媒体的关系提供了新的范例。自从清末新政建立官报以来,后来无论何种政治力量,在政治传播中都难以离开报刊为自己服务,例如各级政府公报、各种党报等等,但其基本功能和北洋官报并无二致,即一方面是作为自身所代表政治力量的宣传者,另一方面是动员民众、传播思想,推行政策,所以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可以将北洋官报作为中国媒介政治化进入新阶段的一个开端,也为我们后续研究“官”与“报”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历史范例与价值。

10月29日 周日
今天看到了关于媒介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或者说是一个硬币的正反面的有趣表达:
技术乐观主义与悲观主义的论调持续了百年之久,前有威廉·米切尔在《比特之城》中殷切期待数字媒介所创造的“电子公民”;后有尼尔·波兹曼在《技术垄断》里惊醒众人媒介对个体思想与社会结构的统治。无论是麦克卢汉广为流传的“媒介即人的延伸”,还是基特勒更为消极的“人是媒介的延伸”,都是对技术影响的多方回应。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