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刘海明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22级硕士屈妍君学术日志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23-5-31 14:19:17 | 只看该作者
5.22
阅读汪民安的《现代性》。
5.23
阅读《现代性》第一章:现代生活。主要从都市、乡村、资本主义、工业化的角度进行了阐述。
5.24
阅读《现代性》第二章:现代资本主义。对资本主义历史根源的阐释之一是资本主义将一切进行商品化,劳动力也被商品化。
5.25
阅读《现代性》第三章:现代观念。国家的形成、对理性概念的不同认知。
5.26
阅读《伦理学与对话》导论部分。重新确定康德伦理学中哪些可以作为一种按照对话模式理解的伦理普遍主义之出发点的观点;对对话伦理学机器共识论前提的一个批评;对话伦理学的基本直觉怎样根据第一部分中提出的“准康德式的”观点得到重新表述。
5.27
阅读《伦理学与对话》第一章。对一般化原则的阐释。
5.28
休息
12#
 楼主| 发表于 2023-6-6 13:11:58 | 只看该作者
5.29
阅读汪民安的《现代性》第三章,总的来说,通过启蒙运动,人、上帝和自然的三角关系现在变成了人与自然的二重关系。
5.30
阅读《现代性》第三章。比较霍布斯和卢梭所说的自然状态的不同内涵,霍布斯所指的是一种社会状态,是人与人在财产归属上的物与物的关系;而卢梭认为的自然状态是纯粹自然的,保存自己的欲望和对自己的同类的苦难的某种同情或怜悯。
5.31
对五月的读书内容进行了总结,这个月读了两本纪实类型的书目,苦痛太多。还读了一本传播学的经典书目,收获比较大。
6.1
阅读《生死门口的察觉》,是一本手记,但是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内容。
6.2
智慧树课程期末考试。
6.3
去观看了硕士的毕业答辩,两个与新闻伦理相关的论文。问题比较集中于,对伦理概念、原理本身的阐释缺乏,对策的针对性(要与前面提出的问题相对应,不能泛泛而谈);所使用的理论与内容的嫁接度不够。
6.4
对本学期上的学术规范课程进行了总结,看到了一些关于学术道德的帖子,了解了部分审稿流程。
13#
 楼主| 发表于 2023-6-12 12:49:22 | 只看该作者
6.5
读完了上个月没有读完的汪民安的《现代性》,并写了读书总结。总体上,作者依照文化、经济、政治观念、社会认同等几个维度来介绍现代性这一概念的来龙去脉与发展历程。但也正如作者所说,现代性是一个难以清晰进行定义的词语,其中夹杂着太多景色。
例如在经济层面,资本主义的横空出世与现代性紧密连接。对资本主义的起源,韦伯诉诸理性,新教改革带来的对世界的祛魅和对工具理性的追求,点燃了资本主义的火苗。马克思诉诸商品,认为商品的生产、交换和消费的环节创造了一个辽阔的市场,人和人的关系在这一过程中也变成了物与物的关系,一切都被商品化。桑巴特则从奢侈这一生活习性出发,认为人们享受奢侈品的欲望,正是足以应付规模化生产的资本主义的土壤。
6.6
继续从观念层面对现代性进行总结。
主要是从自由主义的角度进行阐释:通过启蒙运动与启蒙,人、上帝和自然的三角关系变成了人与自然的二重关系。培根就此构成了工具理性的雏形,表达出了强烈地要征服自然的愿望;霍布斯、洛克、休谟、亚当斯密则认为人从属于自然,自然本性和自然权利决定了人的特征。但无论对立还是从属,他们殊途同归地强调了“个人”的重要性。卢梭则提出了一种新的自然人性观,认为自然的状态是纯粹自然的,私有制是导致争斗的原罪,因此个人应当向集体让渡所有权利,理想的社会状态应该诉诸于废除私有制和普遍意志。这就绘制了共产主义的雏形,可以认为现代性的第二次浪潮在这里迸发。
6.7
阅读《虚实之间:20世纪50年代中国大陆谣言研究》第一章导论部分。这一章主要从谣言发生与传播的空间与时间两个角度分析了谣言研究的主要视角,为后续具体谣言事件的分析搭建了框架。
阅读感想:在时间意义上,集体记忆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视角,虽然这是一个由社会学家首创的概念,但近年来在人类学、民俗学、历史学、文学等学科中成为一种流行的研究视角。在某些意义上,传说和民间习俗成为了谣言形成的重要基础,甚至是谣言的一部分。从空间意义上来看,20世纪50年代在中国大陆爆发的谣言,呈现出特别明显的地域特征。例如“毛人水怪”的谣言爆发在水网密布的区域,“割蛋”谣言主要爆发在农牧混杂的地区,“投毒”事件多发生在有“放蛊”传闻的西南地区,这说明了谣言的产生与各地的生产、生活方式息息相关。
6.8
阅读《虚实之间》第二章。
感想:“社会经历剧烈变革”这一因素具有重要意义,作为谣言产生与传播的重要条件之一,重大的社会变迁和变革进一步刺激了谣言的传播。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社会正在经历着空前的变革,社会阶层在不断发生变化,一系列的政治运动使旧的权力格局几乎全被粉碎,大部分旧的社会精英成为社会底层,这些在社会变革中失去权力的人群,不乏心怀不满而伺机反抗者,造谣惑众就是其反抗方式之一。
6.9
阅读《虚实之间》第三、四章。
感想:谣言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一种话语的表达方式,而当民间话语没有渠道进行正常表达的时候,谣言就成为了一种特殊的方式。在社会经历剧烈变革的时期,社会各阶层的利益重新调整,社会的权力秩序与格局面临着打破重组的局面,这时有相当数量的利益损失者为了维护其利益,必然会通过某种形式发出他们的声音,而将他们的声音加载在谣言上,就是一种常见的手法。
6.10
阅读《虚实之间》第五、六章。
感想:其实,谣言就是一种提醒,提醒社会其运行机制有一些问题。作者进行了前车之鉴的总结:首先要告别精英心态,不能用阶级斗争的话语去指责那些散步谣言的人。其次是.不要丛林法则,当一个社会出于恐慌之中,经常会产生替罪羊,社会会找到一些最底层的人充当牺牲品(乞丐、小孩、妇女、外来的陌生人),最弱势的人往往成为祭品。第三是要保护民众合法权益,民众的利益得不到保障,普通越轨者、社会变革中的受冲击者。最后我们依然回到了书的开头提出的问题:谣言靠什么制止?制止谣言更加重要的是信息的公开、真实与及时。只通过暴力性的强制手段禁止个人的自由对话是不可能的。
6.11
读完了《虚实之间》,写了读书总结。
14#
 楼主| 发表于 2023-6-19 22:38:54 | 只看该作者
6.12
复习英语考试
6.13
英语期末考试
6.14
写《虚实之间》这本书的书评。
内容:今天主要写了书评中的第四部分主要观点与论证中的第一节:从空间与时间的角度进行谣言研究。桑斯坦认为,当人们追随一些先行者或“领头羊”的言行时,就会发生“社会流爆”的现象,当民众中想法相似的人聚在一起的时候,他们最后得出的结论会比交谈前的想法更加极端,形成“群体极化效应”,谣言正是通过这两个部分重叠进行传播。
6.15
写《虚实之间》这本书的书评。
内容:今天写了书评中第二节第、三节的内容:新中国初期的两则谣言;谣言是一种提醒。为何谣言反复出现?首先这一现象说明它是一个深藏在集体意识里的解释系统。其次,面对一个无法解释的危机时,指定一个罪犯就是找到了原因。因此必须找到一些替罪羊来负担集体的罪孽,谣言的循坏是替罪羊的必然命运,而每个社会群体都有其喜爱的、几乎可以说是由制度产生的替罪羊。
6.16
写《虚实之间》这本书的书评。今天完成了最后一部分的评价与反思部分,写了一些这本书在论证上存在的一些问题。
内容:本书对各地方地方志的搜罗甚是详尽,向读者展示了上世纪50年代谣言产生与发展传播的面貌,但在论证上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不知道是不是孔飞力所提到的谣言中传播者大多为僧侣等流动性较强的人这一点给李若建老师太深的印象,所以在这本书中也反复提到河工、商贩等流动性群体在传播毛人水怪、割蛋谣言时的重要性,并将它上升到谣言的普遍性构件。但我们回过头再去看其他广泛传播的谣言,如非典、日本核辐射、新冠肺炎疫情,难道也会有流动性人员的身影?或者说流动性人员的规模也如此庞大和普遍吗?
6.17
阅读论文《“风险的社会放大”视角下危机事件的风险沟通研究 —以新冠疫情中的政府新闻发布为例》 《公共危机事件中网络谣言的传播特征与治理策略》。
感想:对风险的社会放大这一理论有所了解,主要是从个人放大站与社会放大站两个视角对风险信息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此外,还有研究强调了填补风险信息空白的重要性。风险信息的缺失是风险得以被放大的重要归因:当专家们拒绝提供信息时,信息饥渴的公众会用谣言、臆断和不太科学的理论来填补空白。
6.18
阅读论文《危机事件中意见领袖情绪框架对受众认知偏差的影响研究》 《突发危机事件中主流媒体报道框架与话语构建》。两篇论文分别从危机事件中的受众视角与主流媒体报道的传播视角进行了分析。
感想:社交媒体平台的发展,消解了传统的议程设置功能,使传播环境更加复杂。尤其在对突发公共危机事件的报道中,互联网自身的风险性增加了信息传播的不确定性,这要求媒体报道必须改变其固有的话语体系,主动适应互联网用户的媒介使用习惯,从而赢得更多受众。

15#
 楼主| 发表于 2023-6-28 11:37:50 | 只看该作者
6.19
阅读论文《突发事件社会风险放大的信息作用机制研究》 《基于风险社会放大框架理论的邻避舆情传播》。
感想:了解了邻避事件的概念,参照了后一篇论文的框架为课程论文作参考。先分析社会环境情况,接着分析邻避事件的舆情传播社会放大模型,最后从弱化邻避风险的角度指出了危机的应对策略。
6.20
写课程论文。以“网络舆情”为关键词检索相关核心文献,读文献后从学科融合趋势、研究内容与目前研究的不足进行分析,完成文献综述部分。
6.21
写课程论文,上伦理法规课程(最后一节课)。对“风险的社会放大”理论框架进行了文献回顾,一是从个人放大站与社会放大站的视角,另一个是从个体风险感知的角度。
6.22
端午节休息
6.23
写课程论文。从舆情发酵路径的四个阶段依次分析政府舆情应对中的问题,通过部分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案例展开分析。
6.24
写课程论文。杨国斌认为中国网络行动始终以一种各种社会力量参与的多元形态发展,这其中既包括政治、经济、文化这些多元因素;也包括网民、政府、媒体这些多元主体,复杂的社会互动和社会力量共同塑造着中国网络行动与网络自由的未来。从这个意义上说,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舆情引导与治理策略也应该构建在多元互动的框架中。
6.25
写课程论文。基于风险的社会放大视角框架,同时依据上文分析的政府在舆情应对中的问题,从舆情发展的几个阶段提出应对策略,包括舆情预备、舆情治理、舆情善后三个主要环节。

16#
 楼主| 发表于 2023-9-11 10:10:41 | 只看该作者
9.4
阅读《景观社会》序和序言部分。
德波将马克思曾经面对的工业资本主义经济物化现实抽离为一幅离裂于物质生产过程的现代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性的总体视觉图景。以社会批判和文化证伪为主题,开启了通达后马克思思潮的另一条重要现实路径。
9.5
阅读《景观社会》第一章部分。
景观既显示为社会本身,作为社会的一部分,同时也可充当统一的工具。作为社会的一部分,它蓄意成为集中任何目光和任何意识的那个区域(可以理解为表达意识的一种语言?也可以理解为通过图像这一中介而建立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但与此同时要注意不能被理解为对某个视觉世界的滥用,即图像大量传播技术的产物。)
9.6
写作调研稿件。写作中的一些启发和想法:长篇通讯要对稿件的大体板块做好规划和分类,分板块写作效率更高;对于引用的案例、语言等标明出处,过久过老的案例、媒体使用过的案例尽量避免再次使用;直接引语的使用考虑讲述人要多角度,多方面,避免一个立场的表达。
9.7
阅读《理解人性》引言和第一章。
启发:一个人想要达到的理想状态,或称之为目标,很可能在其出生后的最初数月里就已经形成了。原因在于就算是在如此年幼的时候,人的某些知觉也在发挥着作用,婴儿身上的愉悦和不适的反应会因为这些知觉而被唤起;这时,虽然婴儿在表达其自身意志的时候是以最原始的方式进行的,但其心灵已经开始行动起来。(可能表达反应是以比较原始的方式进行,如哭闹大笑等等,但是这也是一种表达自身意志的方式,能够代表心灵的反应。)
9.8
阅读《理解人性》第二章。
启发:其中提到了“社会感”这一词语。对于心灵而言,适应社会生活是最重要的一项任务。而之所以一些美德被保留下来,是因为其符合社会生活的普遍适用原则。对一个个体来说,一个人的社会价值是衡量一个人的标准,对一个人理想化的标准进行衡量(这种理想化也是有益于社会,可以发挥社会感。)
9.9
修改调研稿件,学习作为长篇通讯写作和修改过程中的一些技巧方法。
原则是语言尽量精炼、平实;政府总结材料中惯用的:通过、高度重视、持续坚持、实现等等词语尽量避免,用词要更接近新闻语言。引述、案例、场景特写等可以穿插来用,这样稿件的可读性会更强,读起来也不累,曲折回环。长篇通讯写作讲究各种融合,长短句结合,案例、描述各种手段穿插引用,尽量避免一种写法,尤其是不要用套话。
9.10
校对稿件。
17#
 楼主| 发表于 2023-9-17 17:05:06 | 只看该作者
9.11
梳理信息记者培训期间发表稿件的转载。
收获启发:转载数据统计需要重点关注的是,转载媒体的影响力、转载量,要关注转载时间的先后顺序,关注是否对原标题及内容有所编辑,最终呈现的列表要直观体现原报道的影响力,重点突出重要转载(如重庆市人民政府网、重庆日报等)。
9.12
阅读《理解人性》第三章。
启发:这一章以“儿童与社会”为题,心灵活动的方向一旦确定了下来,任何东西都有可能成为达到目的的手段。社会感被扭曲的人会认为环境充满敌意和威胁。社会感发展不充分,这样的儿童更多的是考虑自己而不是别人。它们一般喜欢远离人群,孤独封闭,不能正确认清自己与环境之间的必然联系,甚至会想方设法的摆脱这种联系。
9.13
阅读《理解人性》第三章。
启示:总之,生命是沉重的,外部世界是不友好的。这势必会让他们紧张不堪,过度小心,背上沉重的思想负担,当面对比较棘手的问题时,总是倾向于逃避。因此,对于儿童而言,在心灵成长过程中,儿童所遇到的困难远超过其能力范围,这往往就会阻碍或扭曲其社会感的发展。

9.14
阅读关于媒体记者当前处境的文章,从功利主义角度着手进行反思。阅读论文了解边沁与密尔功利主义的异同。
9.15
阅读论文《边沁和密尔的功利主义比较研究》。主要从快乐主义向幸福主义的转换、功利原则与“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原则、道德制裁三方面进行了了解。其中,提到“联想原理”中,自我牺牲的不断重复后这一行为不再是手段,而成为目的,符合媒体人的正义坚守。
9.16
查阅下载其他功利主义与媒体相关的论文,数量较少。阅读《以媒体力量推动社会向善文化》,以类似于记者札记的手法和笔触描述了在社会大环境发展下的媒体慈善的发展及其影响力,论文最后写到对于社区慈善和平民慈善的倡导,与当今社会结合可以做出一些反思。
9.17
休息。
18#
 楼主| 发表于 2023-9-24 22:58:05 | 只看该作者
9.18
阅读论文《新闻专业主义的“道德困境”》《新闻学领域的道德困境及其解读》。
了解包括客观报道与人文关怀、隐性采访与社会正义、舆论自由与独立审判等在内的价值选择冲突问题;灾难报道中从业者面临职业价值观与社会道德观选择的难题,新闻专业主义同样面临困境。
9.19
走访调研,开组会。
提纲问题汇总:缺乏前沿性和创新性,记者群体不够明确,到底是哪一类别的记者;具体的道德困境并没有在题目中表明是什么,“自我”与“他者”的指向过于模糊,并不能说明困境的内涵是什么。
9.20
修改调研稿件。
写新闻通稿,调研中要注意收集可用性素材和领导讲话内容,关键会议要做好记录存档;注意讲话顺序、座位排序等等。这次发现了一个可以挖掘的素材,但是不知道人物专访是否适合刊发,下次可以跟老师进一步沟通。
9.21
阅读论文《提示工程师:未来新闻工作者的身份转变与逻辑重构》《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技术对知识生产与传播的影响》。
了解到了一个新的词汇或者职业:提示工程师。认为提示工程师是运用自然语言并将其固化为提示词进而挖掘 AI 模型最大潜力的职业,其职责为与大语言模型对话,引导挖掘生成式 AI 的潜能;此外还存在着一种趋势,即新闻从业者向这一身份逐渐转变。
9.22
生病休息。
9.23
阅读论文《人机共生与价值共创:智媒时代新闻从业者与人工智能的关系重塑》《新闻从业者与人工智能“共生共长”机制探究 ——基于关系主义视角》。
主要从新闻从业者(作为人)与人工智能之间的关系探讨,探讨人机关系。人机关系的探讨从不同视角展开,包括关系主义视角、制度主义视角等等,但大多都是遵从先从相互竞争入手,到相互依存,最后实现共生共长的途径。
9.24.
阅读《第三次浪潮》前言和第一章。
从宏观的角度厘清在第三次浪潮到临之际面临的主要竞争,以第二次浪潮到临作为主要的借鉴进行阐述。只有了解这种变化的前沿,才能对身边各种政治和社会冲突有更好的了解,第三次浪潮的文明着手弥补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长久存在的裂痕。
19#
 楼主| 发表于 2023-10-15 17:25:05 | 只看该作者
10.9
读《第三次浪潮》20.21.22章。
启发:·其中第22章思想的变动中提到了“整体主义与半体主义”,第三次浪潮文明注重:结构、关系和整体。除了在知识层面要求如合并各学科之外;在其他文化上野有所彰显,比如对印度文化产生兴趣、心理健康中的形态治疗学?医学界等。“整体主义”这个词成为流行词汇之一。
10.10
阅读《第三次浪潮》23.24.25.26章
启发:主要从能源利用,产销合一的新消费形态等方面对先进浪潮进行了描绘:工业革命时期,道路是社会、政治和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今天,电子通信系统变成了要件。同时出现新的矛盾,也意味着新的平衡,是什么?卡普尔认为,这种混合的实现需要社会“彻头彻尾的改变,包括心态、价值观、教育制度、奖励方式、能源流程、科学和工业研究,以及其他许多机构一起改变”。
10.11
阅读《第三次浪潮》第27.28章,写读书总结。
启示:(读书总结部分摘抄)对第二次浪潮在社会各方面历经的变化与冲击做以细致的描述和复盘,对工业社会的特征进行种种细数的呈现:核心家庭、大众教育、大公司、不可再生能源...紧接着对处于两个时代交汇但并未踏入的第三次浪潮程中呈现的变化又进行了大篇幅的描绘,其中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多样化、信息的流通(即物理连接,同样也在逐渐取代情感连接的过程)、家庭重要性的凸显、政治多样化(分权化)的趋势、能源形态的变化等。
10.12
阅读人工智能相关的伦理学论文,修改小论文提纲。着重修改的点:论文题目中体现出研究问题所在(即具体的身份伦理问题是什么);第二部分中不能面面俱到每一个新闻从业者的身份,否则过于笼统,要有具体的点去写;在语言表达上更加精准,新闻工作与媒体实践的涵义是重复的。
10.13
写北碚区民营经济相关的新闻稿件。一些收获,使用的案例要具有时效性;超过1300字左右长度的尽量可以通过小标题作区分更有条理;最好有相关负责人或者多方的发言,使说服更有力、印证更有效。
10.14
休息
10.15
阅读论文,“艺术和科学的结合”:AIGC技术下新闻编辑的机遇、困境与优化;人工智能新闻著作权保护的理论逻辑及实践路径。
启发:第一篇论文对新闻生产中的具体环节—编辑,其优势、困境与今后优化的路径进行了叙述,其中第二部分“机遇与挑战”章节中语言表达很有特点。后一篇论文关于人工智能新闻著作权的讨论主要从法律属性、著作权归属两方面进行了分别讨论:法律属性的核心争议点在于作品独创性的问题,著作权归属的核心争议是人工智能是否是法律主体的问题。

20#
 楼主| 发表于 2023-10-22 19:53:18 | 只看该作者
10.16
读《道德原则研究》第四章:论政治社会。
收获:·本章在上篇论正义的基础上表达和论证另一观点:即在各个政治社会之中,规则都是存在的。接下来进行了具体的论证:在单个人与单个人之间的联结;人们对于友谊、依恋和亲昵的规则,即保持忠贞;甚至在最不道德的社会也存在一定规则;在娱乐社会亦是。
10.17
阅读《道德原则研究》第五章:效用为什么使人快乐。
收获:效用为何使我们快乐?归根到底还是因为这种有用性在情感上带给我我们的价值,带来尊重、热情、获得更广泛的影响力。在这一章中,作者竭力论证,社会性的德性的有用趋向不是通过对自我利益的某些尊重来打动我们的,而是具有一种更普遍和更广泛得多的影响力。
10.18
阅读《道德原则研究》第六章:论对我们自己有用的品质。
收获:首先是审慎这一品质的论述,作者依然是反复提到了“效用”的价值,所谓的“对日常生活来说是必需的品质”,接着也进行了一些其他品质的举例与论证:省俭、贪婪与挥霍;所谓女人的贞洁;对当前快乐的享受与长远幸福的追求;自满,“傻瓜”......现实生活中盛行卖弄公共精神、卖弄仁爱等等,以至于人们有时候带有怀疑与厌恶;所谓“壮丽的宣言”与“纤弱的表现”,也是引起了人们的厌恶。
10.19
阅读人工智能自主生成新闻稿件对新闻真实性带来冲击的论文,对应写论文中真实性危机的内容。阅读《道德原则研究》第七章和第八章:论直接令我们自己愉快的品质;论直接令他人愉快的品质。
收获:作者想要表达,有一些品质之所以能够受到珍视,是因为能够带给人们快乐,令人愉快,与在前面几章中所提到的效用的观点并不是一样的。但人们对于这些品质的情感和前面我们对效用所提出的令人们产生的情感是同样一种类型。这两种情感都产生于同一种社会性的同情,即对人类的幸福或苦难的同胞感。
10.20
阅读《道德原则研究》第九章,并写读书总结。
收获:道德这一概念有两个不可或缺的因素,才能够属于我们这里所坚持的人道的情感,一是蕴含着某种为全人类所共通的情感,二是还蕴含着某种情感,这种情感如此普遍具有综括力,以至于可以扩展至全人类。人道这种感情是人人共通的,同一个对象会触动所有人的这种激情,这也正是道德的起源。在这里,作者提出了“人道”德概念,这种感情为人类所共通。
10.21
休息
10.22
阅读生成式人工智能介入新闻生产具体环节的相关论文3篇,对应写论文中介入新闻实践的部分。阅读费代里奇的《超越身体边界》导言和<身体、资本主义与劳动力的再生产>部分。
收获:女性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的双重机器化是指:一方面在种植园、工厂和家庭中等的工作中接受规训,被剥夺身体;另一方面,在繁育后代的意义上也成为机器;这种生产力生产的意义大于她们在农场中产生的利益。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