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刘海明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工智能与新闻业案例集锦

[复制链接]
961#
 楼主| 发表于 4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案例】微信接入DeepSeek后会搜索聊天记录吗?腾讯回应

近日,微信搜索上线“AI搜索”功能后,正接入DeepSeek-R1提供的“深度思考”服务。
微信AI搜索功能的数据采集界限在哪里?是否会用到微信内的朋友圈、聊天等个人信息?
对此,腾讯在回应中特意补充说明,微信AI搜索接入的DeepSeek支持联网搜索,用户无需手动选择,数据源既基于公众号等微信生态内容,也包括全网内容。同时,AI 搜索仅整合公众号及互联网其他公开信息,不会使用用户的个人信息和相关隐私信息。


来源:数据法盟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kICn7Z9nfOqiX6KtiKt_ag
编辑:程正元



962#
 楼主| 发表于 3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案例】记者应该怎么用DeepSeek?


如何让DeepSeek成为工作好帮手,似乎成了2025开年“牛马们”最热聊的话题。

开工两周,这款突然破圈的国产AI产品,已经花式进驻各行各业。

而在记者们的工作场景中,DeepSeek扮演了怎样的角色?是真帮手还是挖坑侠,不少人有着不同的看法……
01
大胆拥抱
对于AI工具的使用,从谨慎乐观到大胆拥抱,经过的时间并不长。

而当记者们意识到,人工智能已经逐渐摆脱“人工智障”的阴影,DeepSeek也就开始从多个维度进入了新闻生产的方方面面。

背景资料的搜集整理对于新闻采访而言是磨刀不误砍柴工的事情,通过自然语言处理技术,DeepSeek可以快速从海量数据中提取关键信息。

根据指令,DeepSeek可以快速筛选出社交媒体上的热点话题,或者从万余字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取核心数据。这种“数据挖掘机”般的能力,让信息搜集从“大海捞针”变成了“精准捕捞”。而这样的工作,以往都是要靠记者手脑并用才能完成的。

新京报社会新闻中心调查新闻部记者刘思维在最近的采访工作中把DeepSeek作为了她的首位采访对象,靠和DeepSeek的深度交流,打磨提问的精准度,获得更深入的采访思路。

“我前一阵子有个采访对象是互联网大厂行政,采访的内容是关于年轻人压力和解压的话题,当我直接问受访者工作上的压力时,他给我的回答很浅显很空泛。”

由于对这一岗位并不熟悉,刘思维向DeepSeek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在她得到的答案中,很多内容和思路仅靠查资料和访谈很难得到,而这些回答好像出自一个资深HR,极具针对性,为她启发受访者进一步丰富案例内容提供了很大帮助。

“如果不问DeepSeek,我自己绝对问不出这么有针对性的问题。”

除了采访准备环节的案头工作,AI在新闻写作中的作用则更套路化。

在体育赛事、财经报道等领域,AI已经能够根据结构化数据自动生成新闻稿件。这种高效的内容生产方式,让记者从“流水线工人”变成了“创意总监”,能够将更多精力投入到深度调查和创意策划中。

此外,AI还在语音转写与翻译方面为记者提供了极大便利。

对经常“跑会”的记者来说,会议速记的重要性自不必说,但当使用了豆包自带的AI听写功能,新京报时政新闻中心记者陈璐才意识到,在AI的帮助下,会议新闻的采写效率已经大大提升,AI转写的内容,不仅包括语音内容,甚至还同步总结了会议内容,方便记者进行主要观点的定位、提取和梳理。

可以说,AI既是记者的“速记员”,也是“翻译官”,让语言不再成为新闻生产的障碍。
02
主动造假?
尽管为记者工作带来了诸多便利,但作为“信息的搬运工”,DeepSeek并没有成为“真相的守护者”

陈璐在工作中就遇到了这样的问题。在资料搜集环节,如果没有准确定位和大量的提示词和指令,得到的回复和所需要的信息会相差甚远。

“需要再度复核,实际占据了我进行新闻生产的时间成本,也就降低了新闻生产要求的时效性,所以我会感觉用起来不是很顺手,还不如直接使用搜索引擎和官网登录更直接。”

除了由于整理信息时忽略上下文导致的事实失真,DeepSeek的“主动造假”更令记者感到不安。
有记者在用DeepSeek查询案例时发现,很多基于公开信息仅靠简单搜索即可得到确认的消息,DeepSeek也会出错,即便“认错态度良好”,但“为了增强论述效果而虚构”的内容,对于以真实为第一准绳的新闻报道而言,仍是灾难级别的生产事故。
03
合理使用建议
面对DeepSeek的渗透,记者行业的职业危机再度被提及。

新京报首席编辑杨海对此从不讳言,“DeepSeek写的文章虽然有很明显的拼接、缝补痕迹,读起来有些刻意,但是这些很快就会进化”,在他眼中,DeepSeek已经有了非常深厚的“洞察力”,而这也是记者的核心能力之一。

“除了不能代替采访,DeepSeek很大程度上已经能取代记者的工作。”

也有从业者认为,新闻的核心价值在于深度调查、独立思考和人文关怀,这些是AI无法取代的。过度依赖DeepSeek无疑会导致记者创造力下降,逐渐丧失独立思考和深度调查的能力,陷入“模板化写作”的陷阱。因此,DeepSeek只能是记者的“拐杖”,记者不该因此忘记如何“独立行走”。

因此,培养新闻记者“AI+人”的协作能力,发挥各自的优势则显得尤为重要。

工作中,记者可以利用DeepSeek完成基础性工作(如数据整理、思路草拟),然后由记者进行深度分析和润色。AI负责“快”,记者负责“深”;AI负责“量”,记者负责“质”。正如在所有行业中都适用的那句话,“AI不会抢走你的工作,但会用AI的人可能会。”

除此以外,记者在使用DeepSeek时,应始终保持批判性思维,警惕可能存在的错误或偏见。

在使用DeepSeek生成的内容时,务必进行事实核查和逻辑验证。DeepSeek是“工具”,记者是“守门人”;DeepSeek会犯错,但记者不能因此失职。

某种程度上,DeepSeek正在重塑当今社会的各行各业。

对新闻记者来说,这个时而“神助攻”,时而“猪队友”的搭档,既不是“救世主”,也不是“洪水猛兽”。我们需要做的,最终是让技术为新闻赋能,而别让新闻被技术定义。


来源:新京报传媒研究
编辑:程正元


963#
 楼主| 发表于 前天 21:13 | 只看该作者
【案例】Grok-3正式发布!马斯克:地球上最聪明的AI


北京时间2月18日午间,马斯克旗下人工智能公司xAI召开发布会,正式发布新一代聊天机器人Grok-3。

此前,马斯克就在社交平台X上发布预告,称Grok-3为“地球上最聪明的AI”。



01Grok-3发布现场

在等到12:20分、线上观看人数达到100万时,直播终于开始,马斯克也亮相直播间。直播背景上也写着本次直播的主题“our mission is to understand universe我们的使命是了解整个宇宙”。


马斯克在直播中表示,“Grok”的名字来自海因莱因的小说《异乡异客》。在书中,“Grok”由一位在火星上长大的角色使用,意指对某事物全面且深刻的理解。
据xAI团队介绍,准确地说,Grok-3是一个系列,不只是某一个模型,将发布多个子版本。目前Grok-3 mini可以更快地回答问题,但会牺牲一些准确性。从今天开始将陆续推出其他版本。
马斯克在发布会现场表示,“我们认为它比Grok-2强大一个数量级”。据悉,Grok-3在很短的时间内超越了上一代Grok-2,且计算量是前代Grok-2的十倍。
10万张卡高训练成本
直播中介绍,Grok-3的训练依托于被称为“Colossus”的超级计算集群——位于美国孟菲斯,一个包含大约 20 万块 GPU 的数据中心。
在训练过程中,团队直接使用了10万块英伟达H100 GPU集群进行大规模训练,并克服了散热、电力等问题带来的挑战,仅用了122天就建成并完成了第一阶段的预训练。现在他们计划将集群规模继续扩大,92天增加到20万块GPU以维持算力优势。

Grok-3采用了深度学习和强化学习相结合的方法,并引入了“思维链”(Chain Of Thought)推理能力,让其能够像人类认知过程一样逐步处理复杂任务。通过深度学习,模型能够从大量数据中提取特征和模式。强化学习使Grok-3能够在训练过程中不断调整自身的策略,以获得更高的奖励信号。在推理任务中,Grok-3通过多次尝试和验证,不断优化自身的推理路径,从而找到最优解。
Grok-3测试数据
为了全面评估Grok-3的性能,xAI团队在多个领域进行了基准测试,涵盖Math(AIME 24)、Science(GPQA)和 Coding(LCB Oct-Feb)三个方面。
测试结果显示,Grok-3在三个领域的表现都很出色。Grok-3 大幅超过 Gemini-2 Pro、DeepSeek-V3、Claude 3.5 Sonnet 和GPT-4o。这些被用来对比的模型的性能与 Grok-3 mini 相近。


除了基准测试,xAI利用大模型竞技场Chatbot Arena(LMSYS)平台,对Grok-3进行了盲测。
在本次盲测中,Grok-3的早期版本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得分达到1402分,在所有类别中均排名第一,且分数还在不断上升,超过了包括DeepSeek-R1在内的所有其他模型,也成为有史以来首个突破1400分的模型。
这证明Grok-3在实际应用中的强大性能,它能够在复杂的测试环境中脱颖而出,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答案。


Grok-3现场演示
直播中,xAI团队还进行了Grok-3能力现场演示。
如“生成从地球发射、着陆火星然后在下一个发射窗口返回地球的3D动图的代码。”


同时,画面上显示出了飞船在地球和火星间往返的动画。

再比如“使用 pygame 制作一款混合俄罗斯方块(Tetris)和宝石迷阵(Bejeweled)的游戏,代码可以很长,效果要炫酷。”

在实际运行中,游戏呈现出了创新独特的玩法:当连接至少三个相同颜色的方块时,重力机制启动,方块消失,其他方块随之掉落,类似“宝石迷阵”的消除机制;同时,游戏也保留了“俄罗斯方块”的基本元素,但具体的行消除机制可能存在多种变体,这也为AI开发游戏奠定了基础。


总之,从演示来看,Grok-3各项能力都在线的。马斯克称,xAI正在筹建一家人工智能游戏工作室,该工作室将专注于为消费者提供服务。
开发深度搜索 开源Grok-2
本次发布,xAI团队表示正在开发名为Deepsearch的Grok-3智能搜索引擎。
据工程师介绍,Deepsearch是一款推理聊天机器人,能够阐述其理解查询内容的过程以及规划回复的方式。演示显示,它具备深入研究、头脑风暴、分析数据、生成图像、编写和调试代码的功能。这将成为其AI智能体的核心能力之一。


对于Grok-3是否会开源,马斯克表示,“我们通常会在新模型发布的时候,开源上一代模型,所以几个月后,我们也会对Grok-2进行开源。”
订阅及定价
据介绍,X Premium+的订阅用户(每月22美元)将首先获得使用Grok-3,其他功能则需要订阅xAI称之为Super Grok的版本。
Super Grok的价格为每月30美元或每年300美元,可解锁更多推理和DeepSearch查询功能以及无限制图像生成服务。马斯克还透露,未来一周内Grok应用程序将增加语音模式,几周后Grok-3模型和DeepSearch功能将进入xAI的企业API。


02Grok发布回顾

xAI公司成立于2023年7月,专注于大模型开发,公司团队成员主要来自OpenAI、谷歌DeepMind、微软研究院和特斯拉等知名企业。
在成立不到半年,xAI公司便发布了Grok-1,随后又在去年8月发布了Grok-2。
Grok-3的发布原计划是在2024年底,但现实却事与愿违。据业内分析,因xAI团队规模相对较小,在人力、资源调配等方面可能面临诸多挑战,这在一定程度上拖慢了项目的推进速度。而DeepSeek的横空出世,或许加速了Grok-3的研发,让它在2025年初亮相。
版本
Grok-1
Grok-2
参数量
3140亿参数(混合专家模型,MoE架构,每个token激活25%的权重)
未明确公布参数(推测与Grok-1相近或更高),提供轻量化版本Grok-2 mini
核心特点
超大规模开源模型
强化指令遵循与工具调用
基于JAX和Rust的自定义训练栈
多模态支持(集成Flux图像生成技术)
支持8192 tokens上下文长度
轻量化模型优化(Grok-2 mini)
训练数据
截至2023年第三季度的互联网数据+AI合成数据,未针对任务微调
引入更多高质量真实数据,支持多语言(中英文),结合实时检索能力
推理能力
HumanEval编码任务63.2%
GPQA(科学问答)和MATH(数学竞赛)准确率提升10%-20%
MMLU测试73%
弱于GPT-4
接近或超过GPT-4o
多模态支持
无(纯文本处理)
支持文生图、视觉处理与多模态交互(趣味/常规模式切换)
应用场景
通用自然语言处理(问答、信息检索、创意写作)
代码生成与调试、图像生成、多语言信息处理、实时数据整合
开源情况
已开源(Apache 2.0协议,权重和架构全开放)
尚未开源,但提供企业API
性能提升
高性能计算支持
性能显著提升,推理速度更快









Grok-3的发布将加剧全球AI大模型的“军备竞赛”,其技术突破与生态布局将推动行业向更高算力投入、更复杂推理能力及更垂直的应用场景发展。然而,其面临的挑战同样显著:
  • 商业化压力:高昂的算力成本可能限制Grok-3的普及,需通过订阅制(如SuperGrok)和开源策略平衡投入与回报;

  • 伦理与合规风险:集成社交媒体实时数据可能加剧信息偏见与滥用问题;

  • 技术追赶速度:DeepSeek等竞争对手通过低推理成本与开源生态快速渗透市场,Grok-3需持续迭代以维持优势。



未来,AI行业可能呈现“多极竞争”格局,头部厂商通过技术差异化(如Grok的推理能力、DeepSeek的成本优势)争夺市场份额,而中小厂商则聚焦垂直场景的轻量化应用。

来源:数字经济全球观察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pdoGDrn0bnwrMJaoy8rg4Q
编辑:程正元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