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抗后真相时代,我们应多思考 10月12日,一篇题为《一个母亲的血泪控诉:谁能告诉我一个真相?》的微博瞬间引起舆论聚焦,博文称她是李心草的母亲陈美莲,女儿系昆明理工大学大二的学生。9月9日凌晨,李心草落水身亡,落水前曾在酒吧内遭遇同行人疑似暴力对待。事后,民警告诉她,李心草为醉酒自杀。但陈美莲对昆明警方断案提出质疑,希望通过获得网友关注来进一步查明女儿的死亡真相。随后,昆明市公安局盘龙分局随即通报,对网民反映的情况开展核查。 李心草事件引发广泛热议,其中有诸多因素。女大学生、孤女寡母、酒吧、溺亡等词汇叠加一起,极易产生“化学反应”被聚焦。李心草母亲“浸透血泪”的控诉文让人心生同情,再加上舆论场中存在一些复杂的情绪积累,导致事件不断发酵,在这种舆论背景下,李心草事件已演变为舆论场广泛关注的公共事件。 除去事件本身具有的引爆舆论因素外,当今媒介技术也是这场舆情事件的主推手。近些年,随着移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飞速发展,传播形态有了很大改变,社会化传播生态已经形成,社交媒体的影响力与用户量正在随着传播媒体的形式多样化变得越来越大。媒介技术的发展可以带给我们更多的资讯毋庸置疑,但是在判别真相的处理上我们无疑要花费更多的精力,因为网络本身带着一团迷雾,真相的揭露往往需要一个过程。 在李心草事件中,起初由母亲陈美莲的一篇“血书”引发广泛关注,其中的不公与冤屈在互联网上被迅速扩散,激起网友的同情与愤慨。事件的舆论被情绪包围,在这样的环境下,真相愈发的扑朔迷离。随后,昆明警方展开调查,并呼吁各方不要传播不实消息。但部分网友甚至有些微博大V仍以“键盘侠”似的行为表达自己的愤怒,甚至指责警方的不负责,网上虽有部分理性的声音,呼吁大家等待官方消息,但舆论大体仍然呈现着被情绪控制的局面。 每个复杂的新闻事件都不是一言两语可以概述完整的,且当下人们往往在追求猎奇性上忽视真相,对语言或者影像再加工,制造极具话题性的新闻,在内容生产者、受众和网络大环境的共同作用下,一个后真相时代慢慢浮现。 以前的记者为了写一篇报道可能要调查半个月甚至更久,但现在的自媒体从业人员为了在第一时间发布信息,赚取流量,可以在事件发生半个小时就写出一篇能引发群众共鸣的稿子,其中大多靠的是想象和传统经验。这样类似的稿件发布出来后,民众极易掉进所谓的“真相”中,并和创造“真相”的人一起把它越编越大,越说越真。 事实上,想要打破这个“后真相”的怪圈,并不简单,因为它需要整个网络环境中的每一个人都可以拥有自我思考的能力。我们认识的世界一般只是站在个人的角度,并不是世界的本来面貌,我们对一件事的理解,通常基于个人对世界的的认知和过往的经验,但是经验往往会犯错。所以不管是自媒体还是普罗大众,我们看到事件的第一反应应当是多方面的去思考,思考事件中的逻辑,千万不能让情绪占了主导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