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刘海明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媒介批评案例集锦

[复制链接]
81#
 楼主| 发表于 2013-5-6 20:59:14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陈智鹏
用好采访权,牢抓权威、深度,不做网络的跟屁虫。

@李佳佳Audrey
现在的报纸简直就是微博热点的二传手;现在的广播除了路况都是DJ在念自己微博的粉丝留言;现在的电视不停听到主持人说“我的微博是XXX,请搜索加关注”、“获取更多新闻资讯您还可以关注X视新闻的官方微博和微信”。#传统媒体如此惨兮兮地全面举白旗还主动为竞争对手打广告新媒体你彻底赢了#

(1)| 轉發(20) | 評論(28)
10分鐘前來自新浪微博


| 轉發| 收藏| 評論
2分鐘前 來自iPad客户端 |  檢舉


82#
 楼主| 发表于 2013-5-6 21:14:04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广告圈
打断发言人发言的记者不是好记者。//@花永清: 人家说完你再说嘛。

@新闻小兵曹文艺
在新闻发布会上打断发言人发言的记者不是好记者。



(2)| 轉發(47) | 評論(25)
今天19:39來自iPhone客户端


| 轉發(3)| 收藏| 評論(2)
24分鐘前 來自新浪微博


83#
 楼主| 发表于 2013-5-6 22:21:25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真老顽童
媒体用多少版面去报道一件事,确实媒体的自由。但,报道的内容呢?新闻报道没有攻击、嘲讽的自由,只有真实再现事实的自由。一个真正的新闻人,应是事实的搬运工,而不应写出那样情绪化、煽动性的标题!

@何镇飚
既然大家都站在民企一边,我倒想问一句。一家报纸用多少版面报道它认为有新闻价值的事件,难道不是新闻自由?这还需要被道德层面批评?假设这家媒体有下属水厂,生产矿泉水,媒体就失去批评的正当性了?嗯,等舆论转向了我再帮浙企说话,我没有立场,在这件双输的事情上。

| 轉發(4) | 評論(9)
10分鐘前來自iPhone客户端


| 轉發| 收藏| 評論


84#
 楼主| 发表于 2013-5-8 23:52:11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尹鸿
如果最后仅仅是为了面子去污化对象,可能就不是无知而是无德了。 //@李星文: 说啥好呢

@吴有水律师
5月7日,《京华时报》用几乎整个头版配发了一幅农夫山泉头天发布新闻会的照片。标题是《农夫拒绝弃用低标准》!这让我真的惊讶了半天!给我的惊觉除了《京华时报》无知之外,就是蛮横!!@京华时报@农夫山泉官方微博http://t.cn/zTQwNgt



(3)| 轉發(49) | 評論(14)
今天 17:48來自新浪长微博


| 轉發| 收藏| 評論
5分鐘前 來自iPad客户端


85#
 楼主| 发表于 2013-5-10 12:28:30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豕韋文毅_漁夫
看门狗成为乱咬人的工具!//@形而上学的沉思: 有无良企业不可怕,但有无良媒体极其可怕。可惜的是,在畸形的体制下,当下无良媒体大量涌现,成为建设公民社会的羁绊之一。//@杜建国微博: 从2012年诸路媒体围剿三一,到今日京华时报猛咬农夫山泉,中国越来越多的媒体呈现出黑帮化的特征。

@向文波
媒体是社会公器,拥有的是道德的力量,当媒体失守了道德的底线,那就是有组织的犯罪,其破坏性不可估量。

(23)| 轉發(113) | 評論(91)
5月9日 19:32來自新浪微博


| 轉發| 收藏| 評論(1)
今天 11:25 來自新浪微博


86#
发表于 2013-5-13 22:53:45 | 只看该作者
【案例】李铁映:媒体不能照搬“阿拉伯之春”等词汇


李铁映

  荆楚网讯 记者周芳
  一张整纸,一个字——“教”。笔意酣畅,墨色淋漓,力透纸背。
  一个教字重千钧。呈现出一位可亲可敬老领导沉甸甸的大局意识和责任情怀。
  昨日下午,中央老领导、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会长李铁映来到湖北日报传媒集团考察。
  听说湖北日报近年改版“奇迹般变化”,发行量一再攀升,他语重心长地说,党报,要重教化,着意引导人心,从而影响社会。这位曾长期从事教育管理的老领导,尤其重视知识传播。他说,“怎么教化?要从传播知识入手,传播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医疗等方方面面知识,入脑入心,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高。”
  在湖北日报新闻出版中心,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尹汉宁介绍,湖北日报正在开展的“我是建设者”、“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两大讨论,引起全国大反响。
  李铁映颔首赞许:“好,大问题大讨论,小问题也可大讨论,也可小问题小讨论。只要是民众需要弄清楚搞明白的,就可以讨论。在讨论中统一认识,提高认识,凝成共识。”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任“掌门人”多年,李铁映对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媒体功能,有着深刻研究。在与记者编辑交谈时,他说,做媒体要理性,要会打文仗。他举例:国际上,意识形态斗争长期存在,武战前,往往要先打文仗;文仗甚至胜过战争。打文仗,首先要讲法理,再要讲事实,有理有据,站得住脚。要注重掌握话语权,善于驳斥荒谬之论。国际上有人为了搞乱阿拉伯地区,造个词叫“阿拉伯之春”,其实是阿拉伯混战。还有什么“颜色革命”之类。媒体如果照搬,就会误导读者。
  来到楚天都市报编辑部,一批关于母亲的典型人物报道,吸引了李铁映的目光。
  此次,李铁映专程来鄂也与“母亲”有关,他来参加“岁月母亲”活动。“媒体的教化作用越来越大,要多宣传传统美德,要用延安精神教育人。”
  “文章也要写得美,写得美才吸引人。”面对凝神倾听的一帮青年记者编辑,他幽默地说:“女孩子出门,要化妆打扮吧,美,吸引人,才能影响人。你们会写散文吧?好散文就是美文。建议你们每月举行一次散文比赛,不署名贴出来,让大家评一评,看谁写得美。”
  牵挂改革与发展——楚天金报的经济报道,让多年担任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主要领导的李铁映格外关注。他说:“改革是为了经济发展,为了人民生活更美好。媒体要通过政策、信息服务帮助民众,使大家懂得如何利用改革的机遇发展自己、保护自己,并引导大众支持改革。”
  “媒体之重在于肩负着人民的重托和希望。”在荆楚网的红色留言板上,他写下自己的谆谆叮咛。
  教育、教化、教导,77岁的李铁映同志所到之处,笑声阵阵,掌声阵阵。
              http://news.sina.com.cn/c/2013-05-13/110927105890.shtml?bsh_bid=231781660


87#
发表于 2013-5-14 12:38:32 | 只看该作者
【案例】南都社论:新闻发言人护主心切映照出制度难局

    据新华社消息,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刘铁男涉嫌严重违纪,目前正接受组织调查。  消息传来,媒体和公众都在回想去年底轰动网络、针对刘铁男的那场微博举报。2012年12月,《财经》杂志副主编罗昌平在微博上实名举报时任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的刘铁男涉嫌伪造学历、与商人结成官商同盟等问题。舆论认为,如今刘铁男之“接受组织调查”,微博举报厥功甚伟,更有媒体评论曰这是官民反腐合作的一次良好互动。
  然而,并不是所有来自民间的揭腐都会在任何对象那里得到良好的对待。当罗昌平的微博举报引发巨大反响之后,国家能源局新闻发言人当天就做出了迅疾反应,称举报内容纯属诬蔑,“我们正在联系有关网络管理部门和公安部门,正在报案、报警。将采取正式的法律手段处理此事。”
  “诬蔑”、“报案”、“报警”,铿锵之语犹在耳边,转眼之间就成了笑谈,而且这笑谈还引发了严肃的思考。5月12日人民日报官微评论说:“从被实名举报,到新闻办负责人否认严斥,再到今天证实接受调查,刘铁男的‘剧情’跌宕起伏。实名举报在先,组织调查在后,这再次说明,创造条件让公众监督,是反腐制度化不可或缺的正能量。同时也要警醒:新闻发言人本是公职,怎会沦为‘家奴’,为个人背书?”
  近几年来流行“家丁”一词,其中典型反映了人们对一些公职人员从服务公众到服务私人异化的愤怒。现在人民日报使用“家奴”一词多少有些出人意料,但稍作思考也并不难揣磨作者之心理:一方面,“家丁现象”遭遇舆论的大张挞伐仍然不见式微,理当有一个更激烈的语词进行警示,另一方面,国家机关新闻发言人与一般公职人员不同,当他面对公民举报时的表态与其职责定位存在着太大的反差。
  所谓新闻发言人的职责,它是从政务公开这个原则中生长出来的,所以其无论是在发布信息还是在对外交流过程中,都应该坚持态度真诚、内容真实。用这一标准衡量,国家能源局新闻发言人相去远矣。也许其未必一定掌握刘铁男涉嫌贪腐的信息,但大可不知为不知,在对举报者那种赤裸裸的威吓中不读出一点“护主心切”的味道真是一件难事。
  不是坚守于公共职责,而是有意无意把自己定位为一个领导私人的服务者,国家能源局新闻发言人得到一个“家奴”的恶评算是得其所哉。但略作审视就会发现,偏离职责定位的公职人员并非孤例。就以新闻发言人而论,每当发生重大灾难人们渴望从权威渠道获得权威信息时,那些藐视这种渴望总是津津乐道“领导批示”的发言人能否算是称职?有时候某些信息早已天下皆知,可是新闻发布会上仍然云山雾罩,这又能否算是称职?
  然而既然不是孤例,单纯把“家丁化”、“家奴化”归因于个人似乎也未尽公正。一个事实是,当国家能源局新闻发言人把微博举报斥为诬蔑时,刘铁男仍然是其必须每天面对的顶头上司。在众所周知的官场格局中,发言人如果从自己的职责定义出发去选择,结果不难预料。因此新闻发言人发布信息时是把真实性放在第一位,还是把领导的面子和利益放在第一位,这种选择之难恐怕只有局中人才能透彻体会。
  如果权力可以决定一切,又总是以权力大小来判断是非,官场之中任何一个自利的局中人要想拒绝“家丁”和“家奴”其实并不容易。国家能源局新闻发言人“护主心切”,全然忘记了职守,其他公职人员又有多少例外?媒体近日报道,为了腾出领导想要的编制,成都数百名公务员身份被征用,公务员制度乃至公务员法如此软弱无力,不正是权力意志恣肆的结果?在这样的生态中,公职人员又如何坚守自己的内心和坚持自己的职守?
  一个法定的公职岗位沦为人民日报严斥的“家奴”,良可痛心。新闻发言人怎样才能遵循职责而不是向权力献媚,需要新闻发言人制度的改革,但显而易见,改革必须超越这个单一的领域才可能取得真正的突破。
(原标题:[社论]新闻发言人护主心切映照出制度难局)
88#
 楼主| 发表于 2013-5-15 18:53:35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格瓦拉
【祖传秘方】鉴于,广大粉丝强烈呼吁,本人正式公开一治疗阳痿秘方:取《人民日报》三钱,《环球时报》一钱,焚成灰烬,用童子尿二两活匀,在《新闻联播》中段10钟内(切记),一口闷下,然后对墙自撸……如此坚持三月,可痊愈。

(4)| 轉發(96) | 評論(12)
44分鐘前來自小米手机

89#
 楼主| 发表于 2013-5-15 21:52:52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晏扬
对今天潇湘晨报社评《重视6名小学女生生活方式的失范》http://t.cn/zTgDUIB的一点看法:如果这篇文章在案件水落石出、罪犯受到严惩之后发表,作为一种延伸性反思,可能更恰当。而此时发表这样的评论,而不去追问真相、挞伐邪恶,恐怕是不合时宜的,甚至客观上有转移视线之嫌。仅供参考。

| 轉發(4) | 評論(4)
56分鐘前來自新浪微博

潇湘晨报A02版
  • 社长:龚曙光 国内统一刊号:CN43-0057
  • 2013年5月15日 星期三
[社评]重视6名小学女生生活方式的失范
2013年5月15日

    本报评论员晓宇


    人们纯净的生活,早已被打破,不是因为青春,而是因为浮躁。


    生活方式的浮躁加剧了道德的失范,道德的失范又加速让生活失去重量。如此循环,让困于是非中的人们,总是囿于眼前,走不出几步,就愈发地艰难与失范。5月13日,媒体曝出“海南万宁某小学校长带4学生开房一中年男子带另2学生开房”的消息,新闻让人震惊,小学校长带自己学校里的6名幼女与另一成年男子分别开房,非但践踏师道尊严,亦突破人伦底线,无论是出于利益或其他目的,此等行为,必被法律严惩,必被社会唾弃。


    亦因此,父母家长之说,一度取得了控诉之效:一名女学生的父亲讲述,6名女孩是同一年级的,他女儿与一起被带到海口的4人中,是被同一名女孩带出来的,“这个女孩认校长陈某当了干爹”,陈某就是通过该女孩,以带她们到海口玩,为她们买衣服为由,将4名女孩带走。而另一名女生家长说,“我女儿是被冯某带走的,与女儿一起的学生,曾认冯某为干爹”,“女儿说,冯某为她买了衣服、高跟鞋、日常用品等,还出了居住房屋的费用。在之前还给了她现金,让她坐车到度假山庄”。


    陈某是万宁市第二小学校长,冯某是万宁市房管局工作人员,两人都是上述事件中的主角。近年来,性侵幼女的事件,时常冲击公众的眼球,此类事件,令人发指有之,但若说令公众有多少陌生感与惶惶然则未必,在愤怒过后的第二日,权威媒体曝出监控视频及警方调查显示:这6名小学生中,有5人就读同一所小学的6年级。还有1人在其他小学读6年级。5月8号中午6名女生在一起,其中一名女生叫来了她熟悉的另外一所小学的陈姓校长,想让校长开车送她们去海口。校长没有同意,给她们1000元离开了。当天晚上,这6名女生在一家茶馆喝茶到晚上9点,又叫来这名校长到KTV唱歌喝酒。其间,有两名女生不愿意再唱歌,就自己联系当地一名政府单位冯姓工作人员。随后此人驾车将两人带到一处旅馆开房。另外4名女生,在KTV里一直与陈姓校长唱歌到9号凌晨,然后在旁边的酒店里,要了两个房间过夜。


    如此少年维特的烦恼在先,6名女生的出走,似乎并不干陈姓校长与冯姓工作人员什么事。而经万宁市公安局法医鉴定,犯罪嫌疑人并未与6名女生发生性行为。万宁警方已请求海南省公安厅法医对受害女生再次进行鉴定。警方介绍,与陈某同处房间的一女生说,在房间内陈某对其进行搂抱等亲密行为。与冯某同处房间的女生则否认冯某与二人有过亲密行为。


    面对如此事实,这又大大出乎公众的意料了。本来公众已不惮以最大的恶意来揣摸陈某与冯某的为人了,的确,在明知对方为未成年少女的情况下,仍然与之开房并在同一房间过夜,生活举止之轻浮,难辞其咎,师德道德之失范亦昭然若揭,警方对两人是否有猥亵行为的调查,十分必要和正当。但在反思此两人生活失范的同时,对于6名女生的生活方式是不是也应该有反思?作为未成年少女,与成年男子交往密切,并且还认了“干爹”,小小年纪,接受对方所赠“衣服、高跟鞋”,还在外租房,平时父母学校对此就毫无知觉?并不加管教干涉?在开房事件中,6名女生主动叫成年男子来买单并唱歌喝酒,随同开房,在视频之中,穿着举止已不似小学女生之仪态,在公众与家长众口一词指责校长与政府工作人员时,岂不应对这些女生的生活方式,以及此前对她们的教育进行反思?


    对此6名小学女生的教育早已失责,而此6名小学女生的生活方式也早已失范,这才是今日特别出人意料,并须引起特别重视与警惕的。


http://epaper.xxcb.cn/xxcba/html/2013-05/15/content_2707868.htm





90#
 楼主| 发表于 2013-5-16 12:06:19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杨于泽:限播抗日剧何“喜闻”之有

2013年05月16日08:01  汉网-长江日报 微博 我有话说(63人参与)
  □ 本报评论员 杨于泽

  前一阵子,抗日神剧充斥银屏,舆论进行了一番围剿。不意昨日传出消息,新组建的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关于规范卫视黄金档电视剧播出的通知将下发,所有抗日剧都需重新审查,抗日传奇剧、戏说剧等将禁止播出。有媒体欢呼,“大量清洗抗战剧对于观众来说的确是‘喜闻’”。

  把限播与禁播当“喜闻”,原因据说是因为近半年各种“手撕鬼子”、“捏鬼子脑袋跟捏西瓜”、“抗战英雄射箭都能拐弯”的抗战剧雷倒了观众,大家直呼hold不住。那么,现在禁播限播,观众是不是就hold住了,喜洋洋者也了?这不能播,那不能播,观众还能看什么?则所谓喜从何来?

  自然,满屏都是杀鬼子,据说光一个横店影视基地被打死的鬼子数就比中国抗战中死的全部鬼子还多,对此观众意见很大,舆论早已鼎沸。如今发出“清洗令”,表面看得民心、顺民意。不仅会有媒体视为“喜闻”,就有司本身也会有为民作主的快感,并且要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了。

  但观众与舆论的不满不过是一种“市场反应”,也可以被理解为文艺批评、文化批评,是文艺生产者应当引以为鉴的参考。它是审美和观念范畴,与行政审查是两码事。任何文艺和文化都需要批评,文艺和文化越有价值,也就越能引发关注和批评。如果民间一有对文艺的批评之声,禁令马上随之,从理论上讲,文艺和文化就死掉了,而且会死光。

  抗战神剧充斥银屏,根据一些业内人士分析,根源在于近些年来影视创作禁忌禁区太多,走东走南都碰壁,就剩几个狭窄的出口了。在投资人和导演看来,抗战剧透出爱国主义之色,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题材,除了日本鬼子,也不得罪谁。行政审查通得过,黄金时间撑得住。于是成了影视生产的主要通道,最后弄成一哄而上,可谓其来有自。

  现在有司突然翻脸,要下限播令与禁播令了。环顾这些年,创作题材一茬一茬被禁被限,古装被限,宫斗剧被限,涉案剧被限。上世纪80年代,《八仙过海》、《射雕英雄传》为观众喜闻乐见,但也被扣上“怪力乱神”的帽子,一度播到一半被禁。现在要求“现实题材剧本必须占卫视播出比例的50%”,但这方面禁忌多,投资人和导演都拿不准,谁敢去冒那个险?

  以中国之大,现实题材被普遍视为畏途,这本身就是一大怪事,足以引起我们的深刻反思。近日国务院要求转变政府职能,取消大量审批权,激发社会创造力。其实,审查影视创作与播出的权力也是审批权之一种,而且发改委的项目审批权只关钱,影视创作与播出审查权不仅关系到投资,而且事关精神创造。剧本获通过,拍出来却可能被毙;发行被准许,有朝一日却不排除被禁播。

  对电视节目的监管是必要的,但关键是由谁来管、如何管、标准是什么,应当有法可依,而不能“发个文件口称敕”。观众一批评,有司就要下禁令,这不过是混淆行政管理与文艺批评的界限,结果就是压抑“社会创造力”。我们要求有法可依,就是用一种人人知晓的标准代替事后的禁令,这种要求完全合情合理。

http://news.sina.com.cn/m/2013-05-16/022127135001.shtml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