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闻评论写作案例集锦

  [复制链接]
81#
发表于 2012-11-1 10:13:36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詹万承:纸媒网媒谁也不是谁的跟屁虫

2012年11月01日04:39  中国青年报

  以微博为代表的社交媒体的兴起,似乎把采编权下放给了网友们,这也常让不少传统新闻人喟叹,纸媒成了网媒的复读机:今天爆红热传的微博,就是明天纸媒的重点推荐阅读;当天门户网站的头条,就是第二天的纸媒的头版头条。

  我看并不尽然。微博上一条段子的的爆红,网站上一条新闻的热评,受众面总的来说还是狭窄,不可能期盼看新闻联播读党报的老父亲,清楚地知道吴法天约架挨打了,司马南演讲被扔鞋了,这些事件的主角是依托微博而走红,但事实信息传达的价值却超越了个人身份。

  纸媒作为“二道贩子”,对相关事件进行梳理,对各方观点罗列点评,就能将事件影响进一步扩大。约架的传统意义,现在是否还应被热捧?扔鞋作为言论表达方式,应有怎样的限定?这些可能都是网络时代的新议题,再次传播是有意义的,不能简单说成是网媒的跟屁虫。

  事实上,根据现有的媒介操作规范来看,反而是网媒像纸媒的跟屁虫。这么说的原因很简单,除开以新华网、人民网、央视网等少数网站外,绝大部分的网站不具备自采新闻资格,也就是说,所有的新闻都是转载而来,而纸媒就成了最主要源头。

  出现纸媒网媒谁是谁跟屁虫这种伪问题,更大程度上是源于:除开现实生活之外,新型的网络生活已经出现并且初具雏形。但现实与网络的映照,又并非一一对应,甚至可以说许多时候还是扭曲变形、光怪陆离。你无法简单的评价,“元芳,你怎么看?”这类无厘头式的网络语言,有多大的价值或者具备怎样严格的意义,可是不得不承认的现实是,网络语言就是一点一点冲击着传统语态,那是另一个生活场域,有一套自己的语言方式和行事逻辑。

  自媒体的兴起,也并不代表着传统媒体的必然消亡,就像当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那刻,新闻联播插播的“莫言是首位获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还是引发新一轮的传播与热议,因为一些媒体与官方的紧密关系,它们的发声就超越了简单的信息层次,反而更像是一种态度的彰显。这也就是为什么当天的热点事件发生后,还有人会对照第二天的党报来揣测官方的态度。

  但这就对一般的都市报类媒体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没有自己的独家新闻,没有自己的独到观点,作为新闻纸存在的意义无疑是值得怀疑的。因为阅读终端仍在不断下移,打开手机就可以阅读到新闻,关注他人微博就可以了解到需要的信息,作为门户网站的新闻形态都在受到猛烈冲击,因为人家没必要登录到你的首页来了解信息,上自己的社交媒体就可以一网打尽了,所以如果纸媒还抱残守缺地认为自己不可取代,那无疑是自寻死路。许多纸媒在新闻方面早已乏善可陈了,只要广告额下降到一定程度,关门是迟早的事。

  自媒体是如此地无所不在,虽然无法取代官方的通讯社电视台报纸,可是自媒体也有自媒体的好处,人民日报不会猜测重要会议什么时候召开,但自媒体会有这种猜测,在介乎准确信息的有与没有之间,自媒体提供了一种模糊晦暗的信息,它并不见得准确,但有着一个大致的指向,当更多的讨论出现,更权威的人参与讨论,真实的信息可能就会由此产生。

  那些说纸媒是网媒的跟屁虫的人,很有可能是一群长时间泡在网上的媒体从业人员,当他前一天刷完一天的微博浏览完了各大门户的新闻,第二天打开报纸一看还是昨天的新闻,难免可能会感叹,纸媒真是不争气,天天就知道炒网媒冷饭。可是只要转念想一下,那些上完一天班从车间走出来的工人,吃完晚饭翻翻报纸,可能就会觉得新鲜事怎么这么多。

(原标题:纸媒网媒谁也不是谁的跟屁虫)
http://news.sina.com.cn/pl/2012-11-01/043925483497.shtml
82#
发表于 2012-11-1 13:45:35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曹林:一事当前习惯站队 不适合当记者

 曹林          《          中国青年报          》
  近来一条新闻因为充满了戏剧色彩,而在网上传得沸沸扬扬。报道称:最近,沈阳一名男子沿着铁路行走时,被经过的火车鸣笛声给惊吓着了,于是他就骂了火车司机。随后火车停下,火车司机下车与这名男子发生撕扯,导致火车在闹市区停留了两小时,造成了交通严重拥堵。   
  火车司机的脾气竟如此火爆,竟然置行驶的火车于不顾,置交通拥堵于不顾,而下车与人打架,简直野蛮和霸道之极。看到这条新闻的人,自然都会被记者的描述所感染,愤怒地痛斥这个火车司机的荒唐行为,并顺着报道的逻辑将问题归到向来被舆论视为“铁老大”的部门身上。
  可,且慢愤怒,这并非事实。据相关调查称,事实完全相反,火车司机并非肇事者,恰恰是受害者。一男子沿着铁路行走,司机为安全而鸣笛,可能被鸣笛声吓到的他,就骂了司机。司机并未理睬,开车继续前行。而那名男子火气未消,带着一帮人在原地等候,等火车返回经过时,跳上火车,将司机拉下车进行殴打。于是就有了“火车在闹市区停留两小时造成严重拥堵”的结果。
  原来如此,那男子也太暴躁、太嚣张了。可为什么在记者的报道中,却完全是相反的描述?除了采访不扎实,被表象迷惑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一事当前,不顾事实如何,而是先选择站队。站在一个“弱者”的立场,一个“反抗强者”的立场,一个迎和民众喜好、容易赢得公众鼓掌的立场。这条新闻中就是如此,面对一个火车司机与行人的纠纷。记者并没有深入地探寻真相,而是先入为主地站队,站到了多数人都有的身份——“行人”这一边,站到了批判铁路部门的那一边。因为在很多人的印象中,铁路部门是一个强势的存在,那么所有依附于其身的符号都被当作公众的“对立面”,“火车司机”自然也被当成了一种强势符号。那个行人,似乎就成了“火车司机”欺凌的对象。
  这种站队的报道,很容易取悦读者,并在网上成为热点。行人打火车司机,不会被当成新闻,而火车司机竟然打行人,就是大新闻了。可惜,新闻报道不是编段子,不是写剧本,也不是比拼精彩和荒诞,而必须忠于事实。记者写报道,不是帮人申冤,不是替谁维权,也不是当某个群体的利益代言人,而必须站在中立、公正的旁观者的位置去记录真相。一事当前先站队者,不适合当记者,而适合当鼓动家。
  可惜这种站队思维在新闻报道中大行其道,很有市场,越会站队,越会迎合某个群体的记者,似乎越受欢迎,写的新闻越容易引起“轰动”。
  一些记者已习惯了这样的站队。有报道价值的新闻,一般都有冲突,记者报道的时候,就会选择站在哪一边替他说话。比如,当发生医患冲突时,记者会先入为主地站到患者那一边。毕竟,因为医生门槛比较高,这辈子多数人都成不了医生,尤其是记者,只会有一天躺到床上成为医生救治的对象,患者可能是每一个人的归宿。于是,为迎合这种多数人的利益感,记者就会站到患者一方替患者维权。当带着“替弱者维权”的立场去报道时,关于医患冲突的报道自然就很难保持客观了。也有无理取闹的患者,医院也很弱势。当年著名的深圳“八毛门”事件,医院显然就深受患者的谎言之害,媒体也被患者牵着鼻子走。不客气地说,当下医患的交恶,与一些媒体在医患冲突中不客观的报道、对医生的妖魔化有很大的关系。
  还有,当消费者与企业发生冲突时,有些记者也会“本能”站在消费者那一边。因为记者也是“消费者”,替消费者维权、反抗强势的企业似乎是一件天经地义的事情。可并非如此,站队远离了新闻专业主义。一个著名的案例是,消费者曝光某饮料内含水银,毒死了人,媒体也跟在后面炮轰企业,可后来真相却是,有人故意投毒,并故意把矛头指向企业混淆视线。当鸡蛋与石头碰撞时,选择站在鸡蛋那一边,这话很流行,很有道义上的美感,其实站不住脚,尤其对记者而言,因为你无法判断谁是强者谁是弱者,更无法根据强弱身份来判断是非对错。
  记者在生活中有很多身份,患者、消费者、乘客、家长,但作为记者时,就应该去掉这些利益身份,远离站队,而做一个公正的旁观者。这,正是记者这个行业存在的正当性基础,也是为什么自媒体永远无法取代传统媒体的原因。自媒体再强大,也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记者,记者需要专业门槛——而最大的门槛,就是客观中立的媒介素养。

http://news.sina.com.cn/m/2012-11-01/095125486890.shtml
83#
发表于 2012-11-5 13:03:08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请尊重死者的私人空间
◇刘海明
我们的学校教育,给学生灌输可知论。可知论只是认识论的一种,它未必就是真理。认识论决定人们的世界观,影响人们的信仰。可知论者坚信人类最终能认识一切,既然人定胜天,世界上自然没有什么神秘现象。这样就为无神论的诞生奠定了基础。纯粹思维领域的无神论也没错,只是行为层面的无神论者,就很值得警惕了。无神论让人失去了恐惧感,没有了敬畏心。没有了敬畏心,人的胆子自然贼大,无论做什么不畏惧受到天谴和报复。土葬作为有神论时代形成的风俗,在原始社会开始出现,后成为一种习俗延续至今。大跃进时期,曾有过政府强行平坟运动,甚至办丧事连穿孝衣和哭丧都禁止过。这种违背天性、侵权人权的荒诞行为,尽管早已被否定,但不排除在个别地方渣滓泛起。
有“豫东粮仓”之称的河南省周口市,今年开展了大规模的平坟复耕和惠民殡葬改革,在免费火化和农村公墓建设带动下,农民已平迁200多万座坟墓,复种耕地近3万亩。(《京华时报》11月4日报道)

打着移风易俗的招牌,为的多种几亩庄稼地,不顾民怨沸腾,强行挖人祖坟。这种做法,居然被当作变相政绩炫耀。依我看来,因为平坟多出几亩耕地,绝不是什么变相政绩,而是彻头彻尾的“变态政绩”。平坟复耕,强拆了死者在人世间应有的百年暂居地,让生者失去了独立悼念生者的机会。公墓祭奠,把私密的哀悼活动给商业化、集市化。悼念活动,追求的是肃穆和寂静,挤破头去扫墓、祭奠,生者和死者的对话空间消逝了,剩下的只是一个悼念的形式。对于无神论的官员,也许觉得这是集体主义的新体现;对于传统祭祀文化来说,实在是一种莫大的摧残。把平坟复耕称作“移风易俗”,实在有点不自量力,风俗的东西,最具韧性,最具活力,不是哪个政府和官员能凭借个人意志给取缔的。二十多年前,不少城市出台的禁止燃放鞭炮政策,不也是不顾民意反对,自诩为移风易俗吗?结果如何,不是照样得像习俗缴械?周口市的平坟复耕,他们的这个“移风易俗”能坚守多久,以后当地百姓会不会重建坟头,不妨拭目以待。

人活着,必须有各自的精神寄托。对先辈的怀念和祭祀,属于基本的权利。他们的祭祀活动,需要有个独立的空间,这也是最基本的需求。祖坟,属于死者的阴宅,那些拆惯了民宅的官员们,请多积点德,欺负活人已经大逆不道,强拆阴宅那是不可饶恕的罪孽。对此,网络舆论极少有赞成的声音:“中国文化‘死者为大’,历朝历代都没有跟死者过不去的,打着‘平坟复耕’的幌子,为土地流转、造就大地主扫清障碍,不得民心,必遭天谴!”“土坟都有个自然消亡的过程。谁见过平民的百年古坟?把老百姓的祖坟平了能复耕多少地?房地产开发、土地买卖、挖土烧砖浪费多少地?舍本逐末的蠢事现在怎么越来越多?”
土葬属于文明的一种,任何组织没有权力去毁坏这种文明。如果不能给先辈一点个人空间,又如何期望他们能尊重活者呢?

http://news.163.com/12/1104/01/8FEAD6ES00014AED.html

84#
发表于 2012-11-9 13:46:58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台湾名嘴唐湘龙:媒体非久留之地不鼓励你来
  台海网11月8日讯 名嘴唐湘龙在今日新闻网撰写文章认为,如果你在考虑你的未来,这是我的肺腑之言。以广义的媒体来讲,我在这个行业23年了。青春就这样都给它了。
  1989年,我写完了论文,扛着那时还值几个小钱的“台大硕士”学历,没参加过任何公职考试,我选了媒体。选媒体,其实不是因为自己文笔好、口才棒。刚好相反。是因为从小到大,老师们都不认可我的“表达能力”。文笔糟透了。讲话结巴严重到让人想死。怎办?我告诉自己,我必须面对我与生俱来的弱点。不盖你,到我工作多年,我的同业都还忍不住因为我的严重口吃而笑场。但是,硬着头皮,还有脸皮,就是得上。我想,我有理想性。我要试试我人生会怎样。我打死不退。
  太静态。钱太少。我有大债在身。我要生存。结束了短暂杂志社工作的经验,我转职。在仅有的两个工作机会里,选了中时晚报。在我工作初期那段岁月,我觉得这个工作棒透了。媒体做为一个社会介面,带着纸、笔、录音机,这工作让你公然“侵门踏户”,随时进出历史现场。不管在哪一条路线上都一样。这对前半生学习环境不那么良好的我来说,那真是兴奋透了。我觉得每天都在学习。在发表。我对工作投入到根本不想休假。年休?放弃。周休?能免就免。不必加班费。我热爱工作。除了工作,我维持了比在求学期间更大更广的阅读量。我宁可花时间去找聪明人聊天,也不想休息。
  待遇,这是重点。起薪大约三万(新台币,下同)出头。但是,中秋端午,都有半月奖金。年终很少低于三个月。这都是多的。因为每周的采访奖金、稿费差不多就够生活费。虽然存不了什么大钱,但我人生终于尝到了手头不紧的感觉。别以为我收入不错。在当时,平面媒体,中时不算最优渥。和电子媒体比,那更是乞丐比皇帝。我不是新闻科班出身,但我总是鼓励年轻人可以选择媒体当做人生历练的一部份。我总是说:“这是一个付钱给你学习的工作。”而且,让你看尽“浮世绘”。我想不出天底下有比它更吸引人的工作。真的,赶上了解除“戒严”、报禁初期那段媒体的黄金岁月,我够幸运。
  和我同期工作的同业们,前几天还聚会。也都觉得:那段日子真美好。但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我工作在中国时报。寄命青春,但没有人生死相许。这是时报的文化。对我影响极大。时报人极少想到退休金。极少极少的人,在进时报时,会以为自己会在时报退休。今天,媒体界开枝散叶、头角峥荣的媒体CEO,不管电子、平面,几乎都来自时报。时报人转入政治、社运或是艺术、商业领域的,也明显比其他媒体多。更具体的,今天在所谓的“名嘴”圈子里,十个,总有7、8个是来自时报。在这个环境里,我也没想过退休金。我快乐工作。而时报给我极大的空间。不管是在采访、写作或是时间上。我工作不到6年,月薪已经破10万。8年左右,已经到15、6万。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像我这样,但我知道,确实有一些老同事和我一样,甚至比我更优,更跳脱。反正,我的生存警报解除。
  今天,看着年轻人领22K,我不知道该说什么。虽然那是少数。虽然大学、研究所的学历浮滥、贬值。很难拿现在的学历和23年前的同级学历比较市场价值。我一方面为自己庆幸,一方面也为年轻人的茫然伤感。我感谢媒体,感谢时报给我的机会,让人生不坏。但这几年,我再也不敢鼓励年轻人勇敢投入媒体。再也不敢。就算你是新闻科班出身,我也不敢鼓励。风险太高太高。
  媒体最好的年代早就过了。不是一定拿不到好薪水。但是,一样的好薪水,今天,不爆肝,是拿不到的。而更糟的,大部份的同业,就算爆肝,也拿不到好薪水。我在时报不想退休金,那是文化,但今天,不管你在哪一个媒体工作,你如果有在盘算退休金,恐怕也是不切实际。媒体倒的倒,并的并,卖的卖,裁的裁。如果你30不到,青春还可以拿来烧烧,如果你要成家立业,这个环境,你很难安心。
  我不能说,进媒体一定不好。
  我只是说,那个进媒体一定好的时代早就过了。眼下,媒体工作除了专业素养之外,更需要一点冒险性格。真的要专业、要热情、还要鲁莽。如果你在这个“媒体乱世”里,既有理想,又愿赌服输,那么,这个乱世未必不好。但如果你只是想找份安稳工作,我就认真告诉你:媒体非久留之地。
  未来,这个环境会不会改善?有可能。生命总会自己寻找出路。但你的人生不能寄托在媒体环境的改善上头。坦白说,我不敢再鼓励年轻人冒然投入媒体,还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纸媒、电媒的长期、极度不景气,甚至极可能被网路时代吞噬,使得媒体业的文化很不快乐。不踏实、不快乐,让工作纯然只剩下“糊口”的意义,这在别的行业或许还可以,对需要社会关怀和好奇的媒体工作而言,不行。
  我越来越觉得,没有一个踏实、快乐的媒体产业,不可能会有一个快乐的社会。媒体的不景气、不快乐,是长期、不知不觉渗透在新闻和评论里头的。做为讯息的接收者,我们都被感染并且放大了这个不景气、不快乐。
  曾经,如果台湾钱淹脚目,媒体钱铁定淹到肚脐。现在,不能捞金,只能淘金。如果你运气够好,你还是会成功。但成功机率微乎其微。想清楚了,再决定你要不要进到这个“金玉其外”,但很可能败絮其中的产业。如果你会想着退休后怎么办,这个行业就不适合你了。
  (本文作者唐湘龙,资深媒体人、时事评论家,NOWnews《今日新闻》名家论坛作者)

(原标题:台名嘴:媒体是个不快乐产业我不敢鼓励你来)

http://news.sina.com.cn/m/2012-11-08/120225537437.shtml
85#
发表于 2012-11-16 16:59:25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刘翔宇xy
唉……我刚看完这篇文章,泪流满面,心如刀割。我严重怀疑这篇《收入倍增靠什么》是宣传部领导代笔的,尼玛这叫时评吗?这简直就是逻辑混乱的呓语。尤其是文章四段和第五段,仔细读读会赶脚智商很受挫。 //@曲向伟:回复@遅開:可以的,因为南周越来越和谐了。现在的南周以不是过去的南周了

@种豆得_瓜
这期南方周末方舟评论,完全可以当写新闻评论的模板啊~按@传播小王子 的评论模式分析,标题+概括问题+分析背景+探讨原因+给出对策+明确结论,完全对得上~





| 轉發(35) | 評論(10)
11月15日12:51來自Android客户端


標籤:
收藏:今天12:44
保存取消
评论  +加標籤



| 轉發| 取消收藏| 評論
今天12:36來自新浪微博






86#
发表于 2012-11-17 16:58:00 | 只看该作者
【案例】肖雪慧
这种评论,目中无“人”! //@老罗的微博: //@电影人程青松:真受不了《南风窗》评论员的混蛋逻辑。 //@刘根勤: 虽然抨击得声色俱厉,总觉得狗屁不通。把残害幼女说成资源抢夺还有什么恶性竞争,闻所未闻,难道要对这些人判以非法侵占或者其他财产犯罪?

@南风窗
【性侵幼女是资源争夺的恶果】这些年出现的官员和老板“嫖宿幼女”,以及老人、农村小学的老师等“弱势群体”的性侵幼女,实际都是竞争、掠夺社会稀缺资源的种种暴虐中的一部分。不同的只是,对“幼(处)女”的性侵,强者是其在获取权力、金钱等稀缺资源后的逻辑延伸,弱者则是一种报复和心理补偿。







(1)| 轉發(207) | 評論(97)
今天15:01來自皮皮时光机


| 轉發| 收藏| 評論
8分鐘前 來自新浪微博 |  檢舉





87#
发表于 2012-11-28 12:38:11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邝飚政治漫画二十世
众亲,我以为是这幅《安全墓》造成我十九世被活埋,后查了下不是。




| 轉發(28) | 評論(12)
40分鐘前來自新浪微博

88#
发表于 2012-11-30 01:10:54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晚安•哦呀苏咪http://t.cn/zO0P2Er
查看大圖|向左轉|向右轉

標籤:
轉發(249)| 收藏| 評論(164) 11月29日 22:55 來自iPhone客户端 |舉報
Jeff五毛2012:今天晚安帖有水准!共字少两条腿的人是日籍!谜底:张海迪 (11月29日 23:32)
赤阑桥南[img]file:///C:/Documents%20and%20Settings/Administrator/Local%20Settings/Temporary%20Internet%20Files/Content.IE5/GCSMNUJ9/transparent[1].gif[/img]:太君的每日一黑,今晚水准很高啊![img]file:///C:/Documents%20and%20Settings/Administrator/Local%20Settings/Temporary%20Internet%20Files/Content.IE5/R76E3V7H/z2_org[1].gif[/img]昔日的中国籍…(11月29日 23:26)

89#
发表于 2012-12-4 16:12:16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彭远文
鄙刊上期社论有九成都在复述新闻事实,我觉得这倒不是问题。问题在于很多时评引述新闻事实的时候,基本上是直接复制粘贴,根本不讲究叙事。

@孙旭阳
所谓时评,应该是新闻的增量,或者增量后的新闻。这个增,或以自己的识见填补信息碎片之间的空白,或者从一架大象般的新闻躯体中抽出脉络,编出一个活泼的小象来。眼下所谓的时评,有八成的篇幅在复述新闻,剩余两成说一些正确又不犯禁的废话:政府应该透明化应该民主应该倾听民意应该把下水道修好……

(2)| 轉發(28) | 評論(12)
12月3日23:54來自新浪微博


| 轉發| 收藏| 評論
6分鐘前 來自新浪微博 |  檢舉



90#
发表于 2012-12-4 22:36:48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王芸生:看重庆,念中原!

昨天本报登载一篇《豫灾实录》,想读者都已看到了。读了那篇通信,任何硬汉,都得下泪。河南灾情之重,人民遭遇之惨,大家差不多都已知道;但毕竟重到什么程度,惨到什么情况,大家就很模糊了。谁知道那三千万同胞,大都已深陷在饥馑死亡的地狱。饿死的暴骨失肉,逃亡的扶老携幼,妻离子散,挤人丛,挨棍打,未必能够得到赈济委员会的登记证。吃杂草的毒发而死,吃干树皮的忍不住刺喉绞肠之苦。把妻女驮运到遥远的人肉市场,未必能够换到几斗粮食。这惨绝人寰的描写,实在令人不忍卒读。而尤其令人不解的,河南的灾情,中央早已注意,中央的查灾大员也早已公毕归来,我们也听到中央拨了相当数额的赈款,如此纷纭半载,而截至本报通讯员上月十七日发信时,尚未见发放赈款之事,千万灾民还在眼巴巴的盼望。这是何故?尤其令人不忍的,灾荒如此,粮课依然,县衙门捉人逼拶,饿著肚纳粮,卖了田纳粮。忆童时读杜甫所咏叹的《石壕吏》,辄为之掩卷太息,乃不意竟依稀见之于今日的事实。

今天报载中央社鲁山电,谓“豫省三十年度之征实征购,虽在灾情严重下,进行亦颇顺利”。并谓:“据省田管处负责人谈,征购情形极为良好,各地人民均罄其所有,贡献国家。”这“罄其所有”四个字,实出诸血泪之笔!

我们生活在天堂一般的重庆,重庆无冬,人们已感近几天的寒冷。

尽管米珠薪桂,重庆还很少听到饿死人,一般人家已升起熊熊的炭火,而在河南,朔风吹雪,饥民瑟缩,缺衣无食,又有多少同胞冻馁而死!现时的重庆,正为庆祝平等新约而欢欣,诚然值得欢欣,我们还应该有些戒慎恐惧之情。现时的重庆,正近旧年,虽在限价令下,而百物跳涨,鸡卖到二十五元一斤,鸡蛋二元二角一枚,猪肉照限价十四元一斤,但分量不够,且搭上烂肠子,硬骨头,划算起来,比黑市还贵。一般摩登的食品店,卖空了架子还有人买,人们宁愿今天先撂下花花绿绿的钞票明天再来拿货。尽管贵,总有人买。这情形若叫河南灾民听见,不知作何感想?

谈到限价,就这半个月来的经过情形看来,真令人思绪纷纷,不知从何说起。管理物价,本是极科学的事。行政效率若差,社会若无守法习惯,很难望弄好。目前重庆的情形,价是限了,限高了的就合法的高了,限低了的也跟着高了,纷纭复纷纭,买者卖者,遍市廛尽是违法之人。报载总动员会议已设立军法执行监部,安得监狱千万间,尽囚黑市违法人?在限价令下,这半个月来,任何事业与个人都已受到正的或负的影响,我们所能说的仍是上月十五日实施限价之日所讲的几句话:“这次限价是一个试验,假使失败,我们可以想象得到,政府必然将抛弃一切温和的办法,根据国家总动员法,严厉管制一切物资的生产集中与分配。换句话说,政府可以无条件征发一切物资,来分配分售。”我们为什么又重复这一段话?老实说,是因为对河南灾情有感而发。河南的灾民卖田卖人甚至饿死,还照纳国课,为什么政府就不可以征发豪商巨富的资产并限制一般富有者“满不在乎”的购买力?看重庆,念中原,实在令人感慨万千!

政府对重庆,也许将宽厚到底:但我们重庆人,却必须深切自省,莫太征逐物欲,在这灯红酒绿百货上市准备过年之时,应该勉抑酒食之欲,稍节馈赠之资,以移赈河南灾民。如此,还可以稍稍减轻我们的罪戾,略略安慰我们的良心!

读者诸君如欲捐款赈救河南同胞,本报愿尽收转之劳。

http://news.ifeng.com/gundong/detail_2012_11/27/19567040_0.shtml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