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舆论学案例集锦

  [复制链接]
81#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8 19:00:30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中国之声侯东合:及时、公开、透明、真实,清者必清,浊者自浊,清的浊不了,浊的清不了。有错不认帐约等于自裁。
◆◆@宣亚吴卫华[url=http://weibo.com/verify][/url]:"三株口服液喝死一老汉"的新闻后,三株与媒体对立,换来公司倒闭;"血汗工厂"的报道后,富士康起诉一财,换来全国媒体对"N连跳"的棒喝;CCTV3.15晚会曝光后,锦湖轮胎的拒不道歉,换来央视的更重磅打击...现在,吉利又和证券市场周刊对峙了,会换来什么呢?企业该如何面对负面、争议报道呢? 转发(8)|评论(11)21分钟前 来自iPhone客户端
转发| 收藏| 评论 31分钟前 来自Android客户端
82#
发表于 2011-12-19 18:00:32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楚人陈奇雄孙老师说得蛮有道理,赞一个。//@孙礼纪事: 原来赵老师在微博直播。军事节目突围不易,大家一起加油!
@赵楚[url=http://weibo.com/verify][/url]:中国军网和国防部网站高级记者孙礼:新时期军事宣传需要军民合作,探讨新模式。新闻不是专业研讨会,如何营造媒体新话语是国家新公关课题。


转发(5)|评论(7)45分钟前 来自iPhone客户端
转发| 收藏| 评论 14分钟前 来自新浪微博
83#
发表于 2011-12-23 09:47:01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网络谣言专项研究调查问卷
您好!我们来自人民网研究院,现就网络谣言相关问题进行问卷调查。您所提供的信息对于我们的研究非常重要,希望得到您的支持和帮助!本调查不用填写真实姓名,大约耽误您几分钟时间,若有任何问题可电话联系010-65363473 或者加MSN:gina.v7@live.cn。请根据您的实际情况填写,谢谢您的支持合作!“网络谣言”定义:本问卷将“网络谣言”定义为在网络上传播的没有事实根据的消息。
1、根据您的经验,网络上虚假信息数量? (单选): A. 很多
B. 比较多
C. 一般
D. 比较少
E. 很少

2、据您所知,以下哪些事件是谣言? (可多选) A. 723动车事故中“重大事故死亡人数上限为35人,否则领导撤职”、“列车事故后当场掩埋活人”、“遗体未经家属同意被集体火化”等
B. 日本地震核泄漏危急我国东部沿海、吃碘盐防辐射
C. 失足妇女若小安微博晒“接客日记”
D. 温州企业老板集体出逃
E. 浙江金华“狗肉节”并没有真正取消
F. “超级月亮”将引起地震海啸,带来世界末日
G. 银行高价回收老硬币
H. 少林方丈释永信包养女大学生
I. 白岩松因节目内容“写检查”,从央视辞职
J. 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关于修订个人所得税若干问题规定的47号公告》
K. 90后撞人称我爸是市长
L. 谢娜张杰婚礼政府三千万买单
M. 县长夫人在巴黎疯狂购物
N. 广东大亚湾发生核泄漏
O. 77元廉租户郭春平身份造假
P. 新疆籍艾滋病人通过滴血食物传播病毒
Q. 广西贺州某粉店使用火葬场尸油煮粉
R. 西瓜爆裂因使用膨大剂
S. 央视采访领导,将领导手腕打上马赛克以遮挡名表
T. 医院用死胎制作“人肉胶囊”出口韩国

3、您如何判断信息是否真实可信?(可多选,请排序) A. 文章中含有专业数据分析,理论解释
B. 拥有相关图片、视频(有图有真相)
C. 有目击证人或相关人士的证实爆料
D. 信息所写的内容和自己想法接近
E. 同条信息内容在网络上大量重复传播
F. 网上/周围的大多数人对信息的真实性表示赞同
G. 发布的人或者机构比较权威可信
H. 对事件合理性进行逻辑推断
I. 曾经有过相关经验
J. 凭个人的直觉

     

4、对待以下几类信息,您通常情况下的态度是?您会怎么做?(请以第一反应为准,依次单选)
类别/态度 看看就算 将信将疑 宁可信其有 先分析判断 不知所措
发生自然灾害
但不做行动
但随手转发


但不做行动
但会转发
并发表看法
但采取自我保护/防卫行为措施


但不做行动
并随手转发
并发表看法
并采取自我保护/防卫行为措施


不做行动
同时转发
并发表看法


也不做行动
但同时转发
且在网上四处询问

食品安全问题
但不做行动
但随手转发


但不做行动
但会转发
并发表看法
但采取自我保护/防卫行为措施


但不做行动
并随手转发
并发表看法
并采取自我保护/防卫行为措施


不做行动
同时转发
并发表看法


也不做行动
但同时转发
且在网上四处询问

医疗健康问题
但不做行动
但随手转发


但不做行动
但会转发
并发表看法
但采取自我保护/防卫行为措施


但不做行动
并随手转发
并发表看法
并采取自我保护/防卫行为措施


不做行动
同时转发
并发表看法


也不做行动
但同时转发
且在网上四处询问

发生交通事故
但不做行动
但随手转发


但不做行动
但会转发
并发表看法
但采取自我保护/防卫行为措施


但不做行动
并随手转发
并发表看法
并采取自我保护/防卫行为措施


不做行动
同时转发
并发表看法


也不做行动
但同时转发
且在网上四处询问

环境受到污染
但不做行动
但随手转发


但不做行动
但会转发
并发表看法
但采取自我保护/防卫行为措施


但不做行动
并随手转发
并发表看法
并采取自我保护/防卫行为措施


不做行动
同时转发
并发表看法


也不做行动
但同时转发
且在网上四处询问

腐败特权现象
但不做行动
但随手转发


但不做行动
但会转发
并发表看法
但采取自我保护/防卫行为措施


但不做行动
并随手转发
并发表看法
并采取自我保护/防卫行为措施


不做行动
同时转发
并发表看法


也不做行动
但同时转发
且在网上四处询问

司法不公问题
但不做行动
但随手转发


但不做行动
但会转发
并发表看法
但采取自我保护/防卫行为措施


但不做行动
并随手转发
并发表看法
并采取自我保护/防卫行为措施


不做行动
同时转发
并发表看法


也不做行动
但同时转发
且在网上四处询问

发生刑事犯罪
但不做行动
但随手转发


但不做行动
但会转发
并发表看法
但采取自我保护/防卫行为措施


但不做行动
并随手转发
并发表看法
并采取自我保护/防卫行为措施


不做行动
同时转发
并发表看法


也不做行动
但同时转发
且在网上四处询问

有人聚众游行
但不做行动
但随手转发


但不做行动
但会转发
并发表看法
但采取自我保护/防卫行为措施


但不做行动
并随手转发
并发表看法
并采取自我保护/防卫行为措施


不做行动
同时转发
并发表看法


也不做行动
但同时转发
且在网上四处询问

分配不公问题
但不做行动
但随手转发


但不做行动
但会转发
并发表看法
但采取自我保护/防卫行为措施


但不做行动
并随手转发
并发表看法
并采取自我保护/防卫行为措施


不做行动
同时转发
并发表看法


也不做行动
但同时转发
且在网上四处询问

教育相关问题
但不做行动
但随手转发


但不做行动
但会转发
并发表看法
但采取自我保护/防卫行为措施


但不做行动
并随手转发
并发表看法
并采取自我保护/防卫行为措施


不做行动
同时转发
并发表看法


也不做行动
但同时转发
且在网上四处询问

违反常伦现象
但不做行动
但随手转发


但不做行动
但会转发
并发表看法
但采取自我保护/防卫行为措施


但不做行动
并随手转发
并发表看法
并采取自我保护/防卫行为措施


不做行动
同时转发
并发表看法


也不做行动
但同时转发
且在网上四处询问

民族宗教冲突
但不做行动
但随手转发


但不做行动
但会转发
并发表看法
但采取自我保护/防卫行为措施


但不做行动
并随手转发
并发表看法
并采取自我保护/防卫行为措施


不做行动
同时转发
并发表看法


也不做行动
但同时转发
且在网上四处询问



5、若您转发或口头传递网上一些未经证实的消息,主要是出于什么考虑?(可多选,不超过三项) A. 认为传闻吸引眼球,转发可以提高人气
B. 认为传闻所涉及的事件本身很重要,应该引起关注
C. 传闻涉及的事件有危害性,令人感到恐慌
D. 对传闻感到愤怒,分享给他人以发泄
E. 不一定相信传闻,但参与传播看热闹
F. 无法确定传闻真伪,转发以求证
G. 觉得传闻是无稽之谈,提醒他人不要上当
H. 认为转发更多才能促使问题的解决
I. 转发是一种习惯,转发名人的微博信息更是一种难以克服的习惯
J. 其它(请注明)  

6、您将信将疑时,一般通过什么渠道来求证消息的真假?(可多选,请排序) A. 微博
B. 论坛
C. 博客
D. 人民网、新华网等媒体网站
E. 新浪、搜狐等商业门户网站
F. 人人网、开心网等社交媒体网站
G. 即时通讯(QQ,MSN等)
H. 搜索引擎
I. 其它(请注明)   

     

7、您对辟谣信息来源的信任次序是?(请排序) A. 政府
B. 媒体
C. 专家
D. 辟谣组织
E. 名人
F. 当事人
G. 亲朋好友
H. 其它(请注明)   

     

8、 您听说过以下哪些辟谣组织?(可多选) A. 辟谣联盟
B. 果壳网谣言粉碎机
C. 新浪“微博辟谣”
D. 网易“微辟谣”
E. 腾讯“辟谣终结者”
F. 搜狐“辟谣终结者”
G. 都没听过

9、 您对这些辟谣组织的信任度分别是?(没接触过的可不勾选)
非常信任 信任 还算信任 一般 不够信任 不信任 非常不信任
辟谣联盟






果壳网谣言粉碎机






新浪“微博辟谣”






网易“微辟谣”






腾讯“辟谣终结者”






搜狐“辟谣终结者”








10、在您的总体印象中,以下几种辟谣主体的辟谣分别具有哪些特质?(请分别单选。若均不符合情况,请在最后一纵栏简要说明)
特质/主体
政府
媒体
专家
辟谣组织
名人
当事人
亲朋好友
其它
辟谣主体有权威性
发布的信息较真实
辟谣立场客观中立
辟谣动机相对正当
针对各种谣言辟谣
辟谣逻辑缜密合理
正反两面提示论证
辟谣时不妄下结论
辟谣倾向诉诸理性
辟谣倾向诉诸情感
注重提示现实危害


11、哪些因素会促使您参与辟谣信息的传播?(可多选,请排序) A. 认为辟谣信息有道理
B. 认为辟谣主体有公信力
C. 认为辟谣信息所涉及的事件本身很重要,应该引起关注
D. 提醒他人不要上当
E. 认为通过散播不同声音,真相会水落石出
F. 无法确定真伪以求他人进一步证实
G. 此类事件屡次发生,感到恐慌
H. 转发只是一种习惯
I. 其它(请注明)   

     

12、哪些因素使您没有参加辟谣信息的传播?(可多选,请排序) A. 没有接触到辟谣信息
B. 认为辟谣无根据无逻辑
C. 认为辟谣主体缺乏公信力
D. 自己判断确定前,不参与传播
E. 真假难辨,等待真相水落石出
F. 不转发、不回复、不谈论只是一种习惯
G. 觉得是无稽之谈,不能轻易转发
H. 辟谣信息不够吸引眼球,转发没意思
I. 不容易接触到辟谣信息
J. 无法及时接触到辟谣信息,再看到辟谣信息时转发已经没有意义
K. 其它(请注明)   

     

13、若需要对网络传言采取强制措施,您认为应该满足以下哪些前提条件(可多选) A. 扩散疯狂,左右人们基本常识判断,危害公共安全
B. 严重违反伦理道德底线
C. 触犯现有法律法规
D. 其它(请注明)  

14、您支持以下哪些网络舆论引导措施?(可多选) A. 建立信用评级机制:如转发一条经证实为谣言的信息,需要发布三条辟谣信息才能够恢复信用
B. 鼓励网民发消息前三思,对未经证实的信息慎重转发
C. 加大网络辟谣力度
D. 其它(请注明)  

15、您认为政府可以采取以下哪些措施减少网络谣言的危害?(可多选) A. 建立舆情预警机制,防止谣言扩散
B. 及时调动各方力量查明真相,进行辟谣
C. 提高信息发布的透明度和准确度
D. 使用多种媒介公布辟谣信息,扩大真相传递范围
E. 完善法律法规,追究谣言始作俑者、故意散播者的法律责任
F. 开通政府机构直拨热线,为公民答疑解惑
G. 其它(请注明)  

16、您认为当前要减少网络谣言的危害最应该做什么?(请简要回答)

17、您的性别是(单选): A. 男  B. 女

18、您的年龄是(单选): A. 10-17岁  B. 18-25岁  C. 26-35岁  D. 36-45岁  E. 46岁及以上

19、您的学历是(单选): A. 初中及以下  B. 高中(含中专、技校)  C. 大专、高职  D. 大学本科  E. 硕士研究生  F. 博士研究生

20、您的职业是(单选): A. 政府机关/事业单位  B. 国营企业  C. 大专、高职  D. 民营企业  E. 个体企业
F. 无业/离退休人员  G. 农民/农民工  H. 学生  I. 自由职业者

http://news.163.com/special/wangluoyaoyan/
84#
发表于 2011-12-24 23:11:17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微力量”形成新舆论场 对中国影响无微不至

2011年12月23日09:47  中国新闻社

  中新社北京12月22日电  (中新社记者 周兆军) 2010年被称为中国的“微博元年”,但在这一年,微博除了贡献出“给力”、“浮云”这样的网络流行语外,对公共生活的影响只是初露端倪。然而到了2011年,微博已经渗透到了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其影响力无“微”不至,流行于网民间的“围观改变中国”一语已开始在现实中有所反映。

  不久前发布的“2011海峡两岸年度汉字评选”结果中,“微”字以40多万票拔得头筹。这一年,从年初的“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到年中的“7·23”动车追尾事故,再到年末的校车安全问题,微博与中国社会中形形色色的困惑相遇,无数个只言片语汇聚在一起迸发出的“微力量”,时常从不同的维度推动事态发展轨迹的改变。在日本大地震、“瘦肉精”、“郭美美炫富”、“7·23”动车追尾事故、广东“小悦悦遭车碾压”、校车安全问题等新闻事件中,微博都表现出了形成“舆论场”进而发挥影响的能力。

  有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微博用户已达3亿,占中国网民总人数4.85亿的61%。这样一个庞大的群体,使微博成为一种开放式的舆论渠道,并由此被称为一种“自媒体”。

  2011年中国微博的最大亮点,莫过于政务微博的“风起云涌”,各级政府和官员开始尝试通过微博发布信息、沟通民意。《2011年新浪政务微博报告》显示,截至11月,经过新浪网认证的政府机构及官员微博已近2万个,其中政府机构微博超过1万家。据统计,2011年新浪政务微博增长了两倍,政务微博已经覆盖中国所有省级行政区。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表示,微博已经改变了政府与公众的对话方式。政府过去与民众以“发号施令”的方式说话,民众表达观点的渠道很少。现在,政府和官员必须跟上形势,倾听网民的意见,与网民互动。

  一种仅仅140字的互联网文字应用,正悄然改变着官方的社会管理创新进程。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秘书长祝华新认为,未来,政务微博的发展有必要从初级阶段的“粉丝崇拜”走出来,转向促进解决民众实际利益问题的体制、机制的建立和健全。如果能通过政务微博,理顺民众的利益表达、诉求机制,理顺解决社会矛盾的通道,可能意义更大。

  国务院新闻办主任王晨日前在“积极运用微博客服务社会经验交流会”上表示,希望党政机关和党政领导干部,特别是与民生密切相关的部门和公职人员,通过微博客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妥善回应网上热点,努力引导好社会舆论,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如同一枚硬币的两面,微博在更快捷地传递信息的同时,也会被一些人利用编造和散布谣言。为此,北京市近日实行微博实名制管理,要求微博用户在进行真实身份信息注册后,才能使用发言功能。

  实名制之后的微博将何去何从,目前还不得而知。不断更新的网络产品总是以无法预料的方式闯入人们的生活,也许在2012年,微博会以一种新的形态演绎新的“传奇”。(完)

http://news.sina.com.cn/m/2011-12-23/094723681642.shtml
85#
 楼主| 发表于 2012-2-11 19:13:04 | 只看该作者
【案例】舆论恐慌
江苏省地震局澄清将发生7级以上地震传言
2012-02-11 07:38:59 来源: 扬子晚报(南京) 有20381人参与

核心提示:2月10日,“江苏徐州发生了4.3级地震。未来两个月之内,整个江苏省将发生7.3-8.0级大地震”的消息在微博上疯传,引起了很多网友的恐慌。江苏地震局的专家表示,这两天江苏没有发生地震,近期内也不会发生破坏性地震,江苏省没有监测到发生破坏性地震的异常前兆。

凌晨时分,徐州发生了4.3级地震。未来两个月之内,整个江苏省将发生7.3-8.0级大地震。” 昨天,江苏要发生大地震的消息在微博上疯传,引起了很多网友的恐慌。而地震局的专家则有些吃惊:“这两天江苏没有发生地震,近期内也不会发生破坏性地震,江苏省没有监测到发生破坏性地震的异常前兆。”江苏省地震局副局长张振亚感到纳闷,这些地震谣言是怎么来的?

[网友]

徐州发生4.3级地震了

昨天下午一点多,网友“胡小仙儿-甜甜”发帖说,“怎么办,我还要回连云港的,这样怎么回去啊。徐州的朋友刚刚告诉我,‘凌晨时分,徐州发生了4.3级地震。未来两个月之内,整个江苏省将发生7.3-8.0级大地震,波及安徽省,山东省。江苏省以徐州、连云港为中心,徐州又以丰县、沛县、睢宁为中心。在此范围内的朋友请互相传达,做好防震措施。’”这个帖子很快引起了大家的关注,有的惊慌“不会吧,今晚睡帐篷。”“是昨天上午九点多的事,门窗晃也就几秒而已…真的会有大地震随之而来吗?”“真的假的?不会真的来了吧?”

不过,大部分网友很淡定,“玩笑开大了吧?徐州不可能大地震啊,都是别的地方地震的余震波及到的。”“这肯定是假的。”看到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网友“胡小仙儿-甜甜”解释说,其实是自己看到某个网站在传,于是就发到微博上了,自己也不知道真假。

[辟谣]

近期没有发生破坏性地震

“尽管对于未来的地震,我们没有办法准确预报,但是对于已经发生的地震,我们可以灵敏监控到。”张振亚说,过去的两天里,江苏没有发生地震。现在,江苏省内的地震监测台网密度很大,而且监测手段也多,如果发生地震就肯定会监控到。别说是4级以上的地震,就算是1级地震都能监测到。“那种人们毫无感觉的地震,我们都能监测到。”

张振亚介绍,江苏省地震局每周都要开地震会商会,这个会商就是根据最新监测到的数据进行总汇,然后预测新的动向。而这几天,江苏省内的地震台网都比较平静。“那个网友说‘未来两个月内会发生7.3-8级地震’,我可以肯定地说没有这样的可能。我才看过我们会商的意见,江苏省近期内(陆地)不会发生5级以上破坏性地震。”

让张振亚纳闷的是,这两天,为何总出现地震的谣言?“昨天快下班的时候,宿迁地震局汇报说当地居民感到恐慌,有人传宿迁发生地震了,要小心。我当时就看了这段时间的监控,那肯定是谣传。”但没想到,这个地震谣言像风一样很快刮到了徐州,引起了网友的恐慌。

[历史]

江苏从未发生7级以上地震

“江苏陆地上曾经发生过的地震震级是6级。1960年,溧阳发生过6级地震,当时造成了房屋倒塌和人员伤亡事故。”张振亚说,从历史上来看,江苏境内还从来没有发生过7级以上的大地震。总体而言,江苏处于长江中下游——南黄海地震带,这是一个中强地震带,也就是6级左右的地震。


为了摸清各个城市地震断裂带的活动情况,让居民们安心生活和工作,南京、苏州已经完成了对本市的地震断裂带勘探工作。目前,徐州地震断裂带勘探工作在进行中,而南通也将开展。其中,南京地震带勘探花费了4年时间,摸清了4条主要断裂带的活动情况,苏州勘探工作已经结束,正在数据分析中。


友情提醒

造谣地震要被拘留

有关地震的传言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去年4月,一条南京要发生7级地震的消息被到处疯传,结果,这位发帖者因扰乱公共秩序被行政拘留。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规定:散布谣言,谎报险情、警情故意扰乱公共秩序,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

http://news.163.com/12/0211/07/7PVEH0VR0001124J.html

86#
 楼主| 发表于 2012-2-14 10:44:08 | 只看该作者
【案例】谣言与舆论
江苏镇江男子散布水污染谣言被拘留

2012-02-14 01:58:59 来源: 京华时报(北京) 有10081人参与

核心提示:据江苏镇江警方透露,镇江1名男子因在网上散布“镇江水二次污染”谣言,被警方以处以行政拘留5天。警方称,相关网帖发布后,引发部分公众恐慌,警方于2月11日凌晨查获发帖男子孙某,并将其传唤至公安机关接受调查。警方表示,网帖内容经查属孙某谣传,无事实依据。
据《东方早报》报道江苏镇江警方透露,镇江一男子在网络上散布“镇江水二次污染”谣言,被镇江润州警方以“扰乱公共秩序”处以行政拘留5天。

镇江警方称,10日20时左右,网民“zhihan0358”登录“my0511梦溪论坛”网站,发布题为《最新消息,关于二次污染》的帖子,称“刚刚接到环保局朋友电话,2月10日20时左右在长江打捞到几只苯酚桶,镇江水绝对存在二次污染现象”。


警方称,上述网帖发布后,引起众多网民浏览和跟帖,使这条未经证实的消息快速传播,引发公众一定程度恐慌。接到举报后,镇江公安局润州公安分局七里甸派出所根据指令,于11日凌晨在市区查获发帖男子孙某,并将其传唤至公安机关接受调查。

经查,帖子内容纯属孙某谣传,无事实依据。孙某行为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的有关规定,即散布谣言、扰乱公共秩序,润州警方对其依法作出上述处罚。孙某对自己的行为供认不讳,深表悔悟。

2月3日,镇江市民反映自来水有异味,纷纷去超市抢购矿泉水。经全面排查,韩国籍“格洛里亚”号货轮有重大嫌疑。

http://news.163.com/12/0214/01/7Q6I8IJF00014AED.html

关注 关注他的微博 三年情知妇十万雪花淫 [网易重庆市网友]: 2012-02-14 05:58:44 发表 镇江市民反映自来水有异味顶[1289]回复收藏转发复制
网易山东省济南市网友 ip:124.128.*.* 2012-02-14 07:21:34 发表 抓人倒是很积极顶[1104]回复收藏转发复制
关注 关注他的微博 wajih6057 [网易广西柳州市网友]: 2012-02-14 07:27:14 发表 每次发现污染正是这样的人群爆出来的,顶[918]回复收藏转发复制
关注 关注他的微博 我6600774 [网易山东省滨州市网友]: 2012-02-14 07:32:47 发表 难道喝了受污染的水  还不能说么 可怕啊顶[759]回复收藏转发复制
关注 关注他的微博 别说我是新人 [网易黑龙江省大庆市网友]: 2012-02-14 07:12:11 发表 有木有本分?顶[355]回复收藏转发复制
关注 关注他的微博 天幕3 [网易陕西省西安市网友]: 2012-02-14 07:23:55 发表 水污染还少吗?顶[308]回复收藏转发复制
关注 关注他的微博 StValentine [网易江苏省镇江市网友]: 2012-02-14 07:15:21 发表 我只看看,不评论....顶[251]回复收藏转发复制
关注 关注他的微博 gxj999999999 [网易上海市闸北区网友]: 2012-02-14 08:37:53 发表 奇闻,污染水的韩国爷爷门没给抓,反而抓了说自己喝了污染水的中国孙子!顶[193]回复收藏转发复制
关注 关注他的微博 woshiyudihappy [网易江苏省南京市网友]: 2012-02-14 08:59:54 发表 网易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网友(222.186.*.*)的原贴: 1
鱼缸里养的鱼都死了。。这事过去好几天我们才知道,开始几天都吃得这水

回复收藏转发复制网易广东省深圳市网友 [古兰龙] 的原贴: 2
建议你们去去官员家里看看领导喝的什么水

回复收藏转发复制网易黑龙江省大庆市网友 [zhenhuawuzui] 的原贴: 3
人家喝瓶装水的

回复收藏转发复制网易北京市网友 [一周一场雨] 的原贴: 4
人家其实喝特供水的,那玩意,你见都没见过。。。

回复收藏转发复制
我也被骗喝了三天毒水!该死的镇江“父母官”公开造谣欺骗市民!!为何警方不逮捕这些人渣大粪???
顶[98]回复收藏转发复制
关注 关注他的微博 誓灭俄匪 [网易浙江省丽水市网友]: 2012-02-14 08:01:57 发表 网易宁夏网友 [不让说偏说] 的原贴: 1
为了稳定什么都可以牺牲,包括生命!

回复收藏转发复制
为了稳定什么都可以牺牲,包括国土!
顶[69]
87#
 楼主| 发表于 2012-2-26 10:19:42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归真堂被指盗用网友账号 专家称水军干扰舆论

2012年02月26日08:39  南方日报

  ●南方日报(微博)记者 张迪 实习生 吴君 刘振华

  “归真堂(微博)盗用去世网友账号进行网络公关”的事件日前在微博上疯传,处于风口浪尖的归真堂再次陷入舆论漩涡。“网络水军”,盗用他人账号,企图营销的行为更是激起了网友的众怒。昨日,李开复(微博)在微博上公开声明,他并没有要求亚洲动物基金(微博)公开财务。他“建议归真堂不要再用虚假的微博转发来转移视线,攻击他人”。

  网络水军,这一实际存在又隐匿在网络中的网络营销群体,舆论多对其持批评态度:水军以公共媒体为平台,以数量淹没信息真实性,使得原来难以澄清的事实变得更加扑朔迷离,降低了网络媒体公信力的同时,也给政府应对舆情提出新的挑战。

  有学者认为,公共领域被水军侵犯,也与政府或者企业舆情的应对不力相关。

  水军猖獗搅浑舆论

  日前,陷入舆论包围的归真堂开放了活熊取胆养殖基地给媒体,坚持面对公众,仍遭到诟病。一个因白血病在去年11月去世的网友“Shina719”账号复活,又将归真堂推上前台。

  猫扑科技主编赵刚告诉记者,“Shina719”原是他们的一个好友,此事被发现后,他们发现该账号竟然消失了,后来恢复后关于归真堂的信息已被删除。这让作为朋友的他们极为气愤,他们希望归真堂道歉,“连逝者账号都不放过”。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的沈阳教授和他主持的团队也对此进行了网络民意调查,显示网友反映网络水军盗取过世网友的废弃账号的做法十分恶劣。

  受雇于网络公关公司,混迹于门户、论坛、帖吧、博客、QQ、微博、视频网站的水军,近些年在蒙牛、“三Q大战”等公共事件中频繁露面。

  微博时代的到来更是加剧了网络水军干扰舆论的危害性,多年从事网络行业的赵刚说,“微博的关注粉丝量让网络水军有了更大发挥舞台”。网络水军的介入,让本来就不平静的网络舆论平台更加混乱。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董天策教授对南方日报记者表示,“网络水军”是一种公关宣传,但实际上是违背公关的本质,公共关系的宣传应该是建立在提供真实信息的基础上,而“网络水军”却是一种虚假宣传。这种虚假宣传在传统媒体上是不容易通过的,因为编辑记者的审查机制。而在新媒体时代,自媒体为其提供了操纵舆论的极大方便性,网络的匿名性又加剧了网络水军的可操作空间,对舆论和宣传带来极大干扰。

  “现在的网络公关公司基本上都有这种业务,这个市场无法估计。”董天策教授说。网络水军因其市场需求极大,投入资金少,已被现在好多商业宣传和民意投票广泛采用。“可能你身边的朋友和同事就是水军一员”。

  网络水军在操作网络舆论时势必影响现实的民意表达和舆论导向。“网友并不都是理性的,大约有18%的网友会相信大量转发的内容。”这是沈阳教授调查的数据,他称之为匿名大众的群体信任效应。

  比起网络水军刚刚出现时单纯的大量转发等手段,现阶段网络水军已经进阶到培养大号并软文发布的等高级阶段。沈阳教授推论:随着3月16日微博实名制推行之后,微博高粉账号将会显得珍贵,网络水军运营的成本上升,网络水军的市场价格也会随着上升。

  水军拷问信息公开力度

  网络水军的成因在于一方面是基于商业利益的市场需求,另一方面也有社会层次的原因。“深层原因是我们的信息公开力度不够,虽然《信息公开条例》在2008年就开始实施,但是执行力度不够,信息控制仍然存在。官方渠道的不通畅,使得公众求助于网络,这也滋长了网络水军的生长。”董天策教授说。

  由于网络水军在我国还是一个处在管理的灰暗地带,面对复杂多样的网络舆论,公众更应该谨慎。“政府应该加强舆情分析,对舆论进行合理的疏导。商业机构应关照公众感受,合法追求商业利益。意见领袖发表意见的时候应对自己的粉丝负责,尊重粉丝。”沈阳教授说。

  董天策教授认为,媒体应该及时披露。网友需要提高素质,与权威媒体或官方发布的信息进行核对。而作为政府应避免官方的消息真空,导致信息传播的失控。政府需要及时发布和提供真实消息,以安定民心;对于商业炒作,要及时进行调查并发布结果,利用有关法律进行处理,当好调查员和裁判员的角色。

  “另一方面,可以追究网络水军的法律责任,蒙牛诬陷门事件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董天策教授说,要加大执法力度,网络水军的操作从企业经营角度来讲构成了一种不正当竞争的行为,提供虚假信息违背了《广告法》,还有涉及公民隐私、伤害他人的名誉的一些条例,按法律条文都可以执法的。“但在中国执法需要个人的起诉才能受理,只是中国公众的权利意识比较淡薄。所以个人要增强维权意识。”

  “网络水军目前已经形成了一个产业链,完全根除还需各方努力。”沈阳教授说。

http://news.sina.com.cn/c/2012-02-26/083923999843.shtml
88#
 楼主| 发表于 2012-3-4 11:08:20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广东紫金拘留1名涉嫌散布“丙肝”谣言嫌犯

2012-03-04 04:00:00 来源: 广州日报(广州) 有1186人参与

核心提示:河源市紫金县警方通报称,该县抓获一名涉嫌在网上散布“丙肝”谣言的犯罪嫌疑人李某宏,并现场查扣其作案工具电脑主机一台。经审查,李某宏供认了其于2月26日23时37分在网上发布“丙肝医生的惊天秘密”谣言。
本报紫金讯 河源市紫金县警方向媒体通报,该县公安网监部门经过严密布控,成功抓获一名涉嫌在网上散布“丙肝”谣言的犯罪嫌疑人李某宏,并现场查扣其作案工具电脑主机一台。


据了解,紫金县公安网监部门民警近日在工作中发现一网名叫“深喉”的发帖人,于今年2月26日23时37分在“紫金论坛”生活板块发布了“丙肝医生的惊天秘密”的帖子。该帖散布一些根本不存在的事,许多不知情的网友随后跟帖,在社会上造成了很大的影响。紫金县网警部门随后通过周密排查和布控,发现居住在该县九和镇的居民李某宏有重大作案嫌疑,于是采取行动。

经审查,李某宏供认了其于2月26日23时37分在“紫金论坛”生活板块发帖发布了“丙肝医生的惊天秘密”的谣言。由于在网上发布了谣言信息,李某宏因涉嫌散布谣言罪,被当地警方处以治安拘留5天的处罚。

(本文来源:大洋网-广州日报 作者:曾焕阳)
http://news.163.com/12/0304/04/7RNN27DF00014AED.html


关注 关注TA的微博
candtrae [网易加拿大网友]: 2012-03-04 06:43:26 发表
说个事实也拘留,你们有本事拘我来呀。
顶[276]回复收藏转发复制
网易美国网友 ip:75.21.*.* 2012-03-04 06:42:53 发表
通稿要反过来理解——莫非这个人讲真相最后被抓了?
顶[182]回复收藏转发复制

关注 关注TA的微博
小编你说我叫什么好呢 [网易浙江省网友]: 2012-03-04 06:26:41 发表
影响稳定的一切岩轮都是姚言!
顶[110]回复收藏转发复制
网易上海市手机网友 ip:112.64.*.* [手机上163.com看贴回贴] 2012-03-04 07:18:51 发表
本来就是事实,央视都承认了,有新闻为证
顶[103]回复收藏复制

关注 关注TA的微博
知猪0 [网易辽宁省网友]: 2012-03-04 06:27:38 发表
有些专家整天造谣
顶[93]回复收藏转发复制

关注 关注TA的微博
hxr082 [网易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网友]: 2012-03-04 08:19:01 发表
广东紫金拘留1名涉嫌散布丙肝谣言嫌犯 紫金丙肝患者确诊123例
顶[68]回复收藏转发复制
网易广东省深圳市网友 ip:222.125.*.* 2012-03-04 08:38:33 发表
几百人给感染,这是散布谣言?什么砖家出来说目前120个人被感染,其他的都不和谐了?
顶[56]回复收藏转发复制

关注 关注TA的微博
13562134675p [网易山东省威海市网友]: 2012-03-04 08:43:52 发表
每每看到官方把已经发生的事,说成没有此事,算不算散播谣言?????
顶[51]回复收藏转发复制

关注 关注TA的微博
shc6666 [网易广西南宁市网友]: 2012-03-04 08:32:48 发表
造成这种恶果的原因没人去查.而是去抓说话的人.这个国家还有希望?
顶[44]回复收藏转发复制
网易美国网友 ip:75.21.*.* 2012-03-04 08:15:07 发表
网易上海市手机网友(112.64.*.*)的原贴:1
本来就是事实,央视都承认了,有新闻为证
回复收藏复制
難怪最后被抓了。央视的東西,是需要反過來理解的。

顶[33]
89#
 楼主| 发表于 2012-3-21 12:36:18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田颖火柴靠谱。
收起|查看大圖|向左轉|向右轉

轉發(66)|
收藏|
評論(14)
20分鐘前
來自iPhone客户端
90#
发表于 2012-4-7 17:35:50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兰州男子听信谣言在武汉抢购13000斤食盐

2012-04-07 12:51:03 来源: 中国广播网(北京) 有13313人参与

核心提示:4月3日以来,兰州各大超市出现大量“抢盐”市民。租住在武汉武昌的兰州人郭先生听家人说当地食盐已卖到8元1斤,“可能会有长达半年的盐荒”。他便大肆买进了13000斤,算上运费,共花去2.7万元。谁知,政府已开始“辟谣”,盐价一路走低。郭先生后悔不已。
本报讯 轻信谣言,6天前花高价买下的13000斤食盐,变成了“烫手山芋”,令租住在武昌熊家咀的郭先生后悔不已:退不掉,卖不得,运不走,“难道要自己慢慢吃完?”

郭先生租住在熊家咀付黄冲一间20多平方米的出租屋内,260大包食用碘盐堆起1米多高,占去房间大半。郭先生来自甘肃兰州,老家人和亲戚开了三间大餐馆,日用盐量几十斤。3月17日上午,家人突然来电话,称当地食盐已卖到8元一斤,还断了货,“可能会有长达半年的盐荒”。

郭先生上街一看,大小超市食盐均遭抢购。他赶紧去千家街、巡司河、武泰闸等多家调味市场打听,“原价65元50斤的食盐,已卖到了95元到120元”,郭先生当即大肆吃进13000斤,算上运费,共花去2.7万元,约合每斤2元、每包100元。

“商户出车送盐回家,足足拖了3辆货车”。刚松一口气,郭先生打开电视,发现政府部门已开始澄清“谣盐”,次日碘盐价格一路走低,很快跌破他的购入价。郭先生急了,这大批盐怎么处理?想运回家,可物流公司说没有经营许可证不能托运;想退货,可购盐时未拿票据,要退货是难上加难。目前,郭先生正设法联系买主,想以每包65元的市价转让,并负责送货上门,“这样一来得损失近万元”。

湖北盐业集团应急工作领导小组一工作人员称,零售、批发都需要申请专门许可证,转卖属违法行为。



湖北省盐务管理局武汉分局盐政科邵科长表示,可出面协调卖盐商户或当地盐业公司回收这批食盐,尽量减少郭先生的损失。

新闻回顾:兰州部分市民超市抢购食盐

4月3日以来,兰州频现抢盐现象,各大超市出现大量“抢盐”市民,部分超市因市民疯抢,每袋1.5元的“绿色精制碘盐”几乎绝迹。批发商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抢盐现象或因有人刻意散播谣言。

http://news.163.com/12/0407/12/7UG6KM0600011229.html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