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闻语言的语用案例

[复制链接]
头像被屏蔽
860#
发表于 2019-8-17 16:11:33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859#
发表于 2019-8-14 21:52:40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编辑:高杰
858#
发表于 2019-8-13 20:24:54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报纸应该是美的!”工人日报社社长这样谈新闻美学
文章来源: 传媒茶话会
作者:宋婧
好新闻有基本的三标准
什么是好新闻?无数新闻人都曾追问。 工人日报社社长孙德宏告诉《传媒茶话会》:“一篇好新闻,我认为除了坚持最基本的新闻原则,感性的说还得至少有这几点标准:一得先是个事;二得有惊奇感;三得写得干净。这三条,是一篇好新闻的基本品质。” 这几点标准如何理解?
孙德宏以《工人日报》2017年的一篇报道为例,为我们细细讲起: 李全忠、任亚娟夫妇是中国铁路兰州局集团公司兰州客运段的普通职工。由于乘务工作的特殊性,夫妻二人不能经常见面,自1995年开始,他们就坚持在笔记本上写下朴实的“家书”。他们写尽了12个本子,留下6820多条留言,超24万字。 2017年3月18日,《工人日报》公民道德版曾以《“见字如面”23年》为题,报道了这对平凡夫妻的故事。2018年春节前夕,中宣部、中央网信办、中国铁路总公司等部门又以《24万字,写就“最美情书”》为题,将这个故事推荐为“新春走基层”采访活动的重点选题。2018年8月,工人日报《“见字如面”23年》荣获第二十八届“中国新闻奖”通讯类一等奖。 就像报道中所说:“23年,经历了传呼机、手机短信、微博微信等不同的通信工具,但是所有的一切似乎都比不上‘见字如面’的纯情与质朴。”现在,他们的女儿也成为了沪兰高铁列车上的一名“美丽动姐”,最美的情书,还会继续写下去。 孙德宏告诉《传媒茶话会》:“就这几点而言,这篇稿件做得都很好。首先,事件独立且完整;其次,小夫妻互相说些事算不了什么特别,但这一说一写23年,这就令人惊奇;最后,23年的家事公事,康老师(记者康劲)写得清清爽爽,文字极其简洁。” 已经具备了好新闻的基本品质,如何锦上添花?挖掘到文章的提高点?孙德宏告诉《传媒茶话会》:“这个‘提高点’关键在于采编者的‘新闻价值判断能力’。简单地说,对记者而言,这个故事的价值何在?对读者而言,看了这个故事能否有所触动,是否深受感动?” 而这一点,《“见字如面”23年》也做到了。 近日,工人日报社为庆贺新中国成立70华诞与工人日报70岁生日,盘点了自第一届中国新闻奖起,《工人日报》获得所有获奖作品共92篇(组),集齐成册。捧在手中,能感受到,沉甸甸的不是文字,是70年的岁月。
file:///C:/Users/le/AppData/Local/Temp/ksohtml20492/wps7.png

好新闻的终极标准——“美”
谈了好新闻的基础标准,那么,一篇好的新闻报道的终极评判标准又是什么呢? 孙德宏告诉《传媒茶话会》:“报纸,作为一种精神产品,应该是美的。” 那么,什么是“美”呢? “美”,是“漂亮”,是“好看”。这当然不错,但也远不止这么简单。 孙德宏在他的一篇长篇散文《凝望星空,凝望心灵》中站在哲学的角度介绍了何为“美”:谢林强调的人类自由的理想之“美”,是在“有限”中创造出“无限”,黑格尔则把谢林的这一观点,与康德的“合规律性、合目的性”之“美”综合起来,定义“美”是“理念的感性呈现”。
孙德宏曾经在他的学术专著《新闻的审美传播》中,用20多万字来阐述这个问题的方方面面—— 学界也好,业界也罢,大家一般的认识是:只有那些触动了受众情感的文本或作品才可能感人,才可能令读者心情激荡,与读者产生心灵共鸣。而情感问题事实上正是作为学科的美学所重点研究的核心问题。 “用康德哲学的逻辑推导,我的说法叫做‘美是人类的终极理想’,也就是说我们的精神产品要展现并促进我们人类的那些最美好的理想,是我们要以这样的价值观去捕捉新闻,去采写新闻,去阐释新闻,这样的新闻作品才是有大价值的,才是美的。” 那,新闻传播的美学又是什么? “新闻传播活动作为人类精神活动、实践活动的一个最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本身一定也寄托了传播主体和接受主体的理想和追求,也就是对美的期待。所以,人类新闻传播活动也应当遵循马克思所说的按照‘美的规律’来进行。”孙德宏如是说。 在孙德宏看来,新闻传播活动作为人类的重要精神实践活动之一,它一定是按照美的规律来进行自己的一切活动。那么它的最高标准,就应该是对人的普遍意义的探究,以及对人的不断超越自我和弘扬生命意义的传播。 “而这样的传播,我们就可以把它称之为审美的传播。所以从这角度上讲,可以看到我们当下的新闻学,尤其是理论新闻学和我们的新闻传播实践,作为人类的精神实践活动之一,它应该而且一定是按照美的规律来进行的。”孙德宏告诉《传媒茶话会》。
file:///C:/Users/le/AppData/Local/Temp/ksohtml20492/wps8.png

如何做出“美”的新闻?
有理念,但如何实践?
《工人日报》正是秉承“新闻美学”规律和观念来打磨自己的“精神产品”——报纸,在中国新闻奖设立至今的28年中,他们用年均荣获3.3篇的成绩,回答了这个问题。 2005年,《工人日报》第七版上登出一条一千余字的小通讯:《风雪中,伫立着四个厚道的农民工》,文章大体讲了这么一件事: 几个农民工给一个老板打工,快过年了,老板跑了。有人告诉这几个农民工,老板家里有点东西,你们分分得了,也值几万块。这几个农名工想来想去说,他跑了、不给钱是他不对,但咱们要是拿了他的东西,咱们也不对了,咱不能犯法。 老板的一堆东西就搁这儿,他们四个轮流看着、等着。寒冷的冬天里,这几个人饭都吃不上了,周围的人听说后,送了些吃的给他们…… “以前,欠薪这个话题,是报道中常见的事情。如果仅报道欠薪,或者大家对他们的帮助等等,可能就是一个小作品了。” 但这篇报道获得了“中国新闻奖”通讯类一等奖。孙德宏认为其获奖主要原因在于:“一是它在新闻的具体真实的同时,增强了农民工的整体真实,展现了其肯干、勤俭、受歧视之外的另一重厚道、诚恳的社会形象;二是它很好地体现了对农民工群体的尊重和强烈的人文关怀。它通过一个现实中确然发生的具体新闻事件的报道,客观公正地还原了一个社会群体的真实面貌,更弘扬了生命的真爱品质。” 回到当下的困惑中,不论业界学界,都在探讨“报纸消亡”问题。
“新闻传播的出路在于实现审美传播。所谓审美传播,就是我们以人文精神、人文关怀为核心价值的这样一种基本的思想,去捕捉、去采写、去阐释、去报道新闻事实。像《风雪中,伫立着四个厚道的农民工》这样的作品就是有思想内涵的,会较好地影响社会舆论,进而影响社会的文明进步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这样的精神产品,就是有审美价值的。”
“说到底,那些既关注人的物质需求,更关注人的精神需求,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的报道,就是美的,就是能感动人的,就是好新闻。这样新闻比较多的报纸就不会亡!”孙德宏说。 《工人日报》带着自己的新闻美学,用自己的声音,影响一群又一群的新闻人。那么,你心中的新闻美学,在哪里?
编辑:高杰

857#
发表于 2019-8-13 20:23:56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报纸应该是美的!”工人日报社社长这样谈新闻美学
文章来源: 传媒茶话会
作者:宋婧
好新闻有基本的三标准
什么是好新闻?无数新闻人都曾追问。 工人日报社社长孙德宏告诉《传媒茶话会》:“一篇好新闻,我认为除了坚持最基本的新闻原则,感性的说还得至少有这几点标准:一得先是个事;二得有惊奇感;三得写得干净。这三条,是一篇好新闻的基本品质。” 这几点标准如何理解?
孙德宏以《工人日报》2017年的一篇报道为例,为我们细细讲起: 李全忠、任亚娟夫妇是中国铁路兰州局集团公司兰州客运段的普通职工。由于乘务工作的特殊性,夫妻二人不能经常见面,自1995年开始,他们就坚持在笔记本上写下朴实的“家书”。他们写尽了12个本子,留下6820多条留言,超24万字。 2017年3月18日,《工人日报》公民道德版曾以《“见字如面”23年》为题,报道了这对平凡夫妻的故事。2018年春节前夕,中宣部、中央网信办、中国铁路总公司等部门又以《24万字,写就“最美情书”》为题,将这个故事推荐为“新春走基层”采访活动的重点选题。2018年8月,工人日报《“见字如面”23年》荣获第二十八届“中国新闻奖”通讯类一等奖。 就像报道中所说:“23年,经历了传呼机、手机短信、微博微信等不同的通信工具,但是所有的一切似乎都比不上‘见字如面’的纯情与质朴。”现在,他们的女儿也成为了沪兰高铁列车上的一名“美丽动姐”,最美的情书,还会继续写下去。 孙德宏告诉《传媒茶话会》:“就这几点而言,这篇稿件做得都很好。首先,事件独立且完整;其次,小夫妻互相说些事算不了什么特别,但这一说一写23年,这就令人惊奇;最后,23年的家事公事,康老师(记者康劲)写得清清爽爽,文字极其简洁。” 已经具备了好新闻的基本品质,如何锦上添花?挖掘到文章的提高点?孙德宏告诉《传媒茶话会》:“这个‘提高点’关键在于采编者的‘新闻价值判断能力’。简单地说,对记者而言,这个故事的价值何在?对读者而言,看了这个故事能否有所触动,是否深受感动?” 而这一点,《“见字如面”23年》也做到了。 近日,工人日报社为庆贺新中国成立70华诞与工人日报70岁生日,盘点了自第一届中国新闻奖起,《工人日报》获得所有获奖作品共92篇(组),集齐成册。捧在手中,能感受到,沉甸甸的不是文字,是70年的岁月。
file:///C:/Users/le/AppData/Local/Temp/ksohtml20492/wps5.png

好新闻的终极标准——“美”
谈了好新闻的基础标准,那么,一篇好的新闻报道的终极评判标准又是什么呢? 孙德宏告诉《传媒茶话会》:“报纸,作为一种精神产品,应该是美的。” 那么,什么是“美”呢? “美”,是“漂亮”,是“好看”。这当然不错,但也远不止这么简单。 孙德宏在他的一篇长篇散文《凝望星空,凝望心灵》中站在哲学的角度介绍了何为“美”:谢林强调的人类自由的理想之“美”,是在“有限”中创造出“无限”,黑格尔则把谢林的这一观点,与康德的“合规律性、合目的性”之“美”综合起来,定义“美”是“理念的感性呈现”。
孙德宏曾经在他的学术专著《新闻的审美传播》中,用20多万字来阐述这个问题的方方面面—— 学界也好,业界也罢,大家一般的认识是:只有那些触动了受众情感的文本或作品才可能感人,才可能令读者心情激荡,与读者产生心灵共鸣。而情感问题事实上正是作为学科的美学所重点研究的核心问题。 “用康德哲学的逻辑推导,我的说法叫做‘美是人类的终极理想’,也就是说我们的精神产品要展现并促进我们人类的那些最美好的理想,是我们要以这样的价值观去捕捉新闻,去采写新闻,去阐释新闻,这样的新闻作品才是有大价值的,才是美的。” 那,新闻传播的美学又是什么? “新闻传播活动作为人类精神活动、实践活动的一个最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本身一定也寄托了传播主体和接受主体的理想和追求,也就是对美的期待。所以,人类新闻传播活动也应当遵循马克思所说的按照‘美的规律’来进行。”孙德宏如是说。 在孙德宏看来,新闻传播活动作为人类的重要精神实践活动之一,它一定是按照美的规律来进行自己的一切活动。那么它的最高标准,就应该是对人的普遍意义的探究,以及对人的不断超越自我和弘扬生命意义的传播。 “而这样的传播,我们就可以把它称之为审美的传播。所以从这角度上讲,可以看到我们当下的新闻学,尤其是理论新闻学和我们的新闻传播实践,作为人类的精神实践活动之一,它应该而且一定是按照美的规律来进行的。”孙德宏告诉《传媒茶话会》。
file:///C:/Users/le/AppData/Local/Temp/ksohtml20492/wps6.png

如何做出“美”的新闻?
有理念,但如何实践?
《工人日报》正是秉承“新闻美学”规律和观念来打磨自己的“精神产品”——报纸,在中国新闻奖设立至今的28年中,他们用年均荣获3.3篇的成绩,回答了这个问题。 2005年,《工人日报》第七版上登出一条一千余字的小通讯:《风雪中,伫立着四个厚道的农民工》,文章大体讲了这么一件事: 几个农民工给一个老板打工,快过年了,老板跑了。有人告诉这几个农民工,老板家里有点东西,你们分分得了,也值几万块。这几个农名工想来想去说,他跑了、不给钱是他不对,但咱们要是拿了他的东西,咱们也不对了,咱不能犯法。 老板的一堆东西就搁这儿,他们四个轮流看着、等着。寒冷的冬天里,这几个人饭都吃不上了,周围的人听说后,送了些吃的给他们…… “以前,欠薪这个话题,是报道中常见的事情。如果仅报道欠薪,或者大家对他们的帮助等等,可能就是一个小作品了。” 但这篇报道获得了“中国新闻奖”通讯类一等奖。孙德宏认为其获奖主要原因在于:“一是它在新闻的具体真实的同时,增强了农民工的整体真实,展现了其肯干、勤俭、受歧视之外的另一重厚道、诚恳的社会形象;二是它很好地体现了对农民工群体的尊重和强烈的人文关怀。它通过一个现实中确然发生的具体新闻事件的报道,客观公正地还原了一个社会群体的真实面貌,更弘扬了生命的真爱品质。” 回到当下的困惑中,不论业界学界,都在探讨“报纸消亡”问题。
“新闻传播的出路在于实现审美传播。所谓审美传播,就是我们以人文精神、人文关怀为核心价值的这样一种基本的思想,去捕捉、去采写、去阐释、去报道新闻事实。像《风雪中,伫立着四个厚道的农民工》这样的作品就是有思想内涵的,会较好地影响社会舆论,进而影响社会的文明进步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这样的精神产品,就是有审美价值的。”
“说到底,那些既关注人的物质需求,更关注人的精神需求,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的报道,就是美的,就是能感动人的,就是好新闻。这样新闻比较多的报纸就不会亡!”孙德宏说。 《工人日报》带着自己的新闻美学,用自己的声音,影响一群又一群的新闻人。那么,你心中的新闻美学,在哪里?
编辑:高杰

856#
发表于 2019-8-13 20:18:17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新闻报道,如何发挥结构、情节、语言的逻辑力量
文章来源:公众号---金台新声
作者:地方部
报道易地扶贫搬迁,你会怎么写?不少报道往往以展示搬迁成就为主,纯正面、重展示,而贵州分社记者程焕的《人挪了穷窝地拔了穷根》2019年7月10日6版)则写出了不一样的感觉。这篇报道的前两部分写搬迁群众融入城市新生活的过程、当地政府帮助群众解决就业问题的努力,但第三部分笔锋一转,由“村民们如火如荼往外搬,一些人却偏偏往大山里挺进……”这一现象切入,分析现象背后的原因,从而令人信服地演绎了“人一搬走,土地实现规模经营有了空间。挪了穷窝才能拔了穷根,发展产业与易地搬迁并不矛盾”这一结论。看得出来,记者的采访不是只看表面、只想一层,而是沿着逻辑链条往深处挖、往旁处想,挖得深了一些、想得深了一层,报道给人的感觉就深入、全面了许多,而更加真实、可信。这既是“脚力”的体现,也是逻辑力量的体现。梳理近期分社记者稿件,发现不少稿件都饱含这种“逻辑的力量”。结合分社以往的优秀稿件粗略分析一下,我感觉报道中“逻辑的力量”,大致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逻辑
结构的逻辑
结构是文章的骨架。结构逻辑缜密、清晰紧凑,报道就会显得主题鲜明、文脉顺畅。北京分社记者施芳的“让科学之树枝繁叶茂”》2019年7月8日6版)一文,写的是投身天文七十载的“科学启明星”王绶琯。施芳写这篇文章时,将一根红线穿到底,层层递进、脉络清晰。正如报道的栏目名叫《讲述·一辈子一件事》那样,这篇报道只写一件事,并写透了一件事,并且写出了“命运感”——虽然王绶琯院士“一辈子都在为科学理想奔走”,但人生不同阶段的目的、追求、境界不尽相同,施芳分三个部分巧妙地写出了其中的不同:青少年时期,投身天文,以期“学成之后报效祖国,抵御外侮”;中年时攻坚克难,为了科技强国,“虽然人生总会遇到烦恼,但做起事来,就都忘掉了”;老年时倾情校园,意在培育新人,“为保住这些‘可能的科学苗子’,我们没有理由不尽力”。无独有偶。几年前,马跃峰写“教育实践活动中的共产党员”邢孔丰也有异曲同工之妙。报道题目是“拆窝燕子”邢孔丰》2014年1月23日8版),三个小标题清楚表达出每部分的重点内容:“建高铁,先拆自家的楼”“修水渠,先砍自家的树”“台风来,先顾拆迁困难户”。三个部分,三个故事,紧紧围绕一个“先”字,清晰聚焦,彰显了这位共产党员吃苦在前、率先垂范的情操。像这样主题鲜明、遵循逻辑链条“修枝剪叶”的报道,比那些讲故事缺少逻辑红线、写人物偏重“高大全”,面面俱到、平均用力又每一处都力道不足的报道,效果显然更佳。
情节的逻辑
情节的逻辑
情节是文章的肌肉。情节逻辑缜密、无懈可击,报道才显得真实可信、说服力强。反之,情节上存在漏洞,让人心生疑问,这样的报道就不可能打动人。无论是写故事还是写人物,不仅要写出其“外在表象”,更要立体揭示“其所以然”,这样,情节才显得真实可信。在这方面,《申纪兰的根与本》2007年3月3日1版)一文就做得不错。申纪兰1973年担任山西省妇联主任,1983年辞职,许多报道都没有讲出真实的原因,只是简单地赞扬她“不图名、不图利”。这样解释,似乎也说得通,毕竟先进人物“境界较高”。而山西分社记者安洋在采访时多想了一层、多问了一句,便挖掘出了申纪兰的真实想法:“我文化不高水平差,怕误了工作,我一天不劳动心里就发慌,怕在城里呆不住。”记者把申纪兰的话写进了报道,不仅没有让申纪兰的形象打折扣,反而让情节更加顺理成章,人物更加可亲可信。云南分社徐元锋的《老县长素描》2014年12月23日4版)刊出后颇多好评,其中便有不少看似意外、实则合理的生动情节。比如:“这么多人来采访,你怎么看?”“不高兴”,老县长高德荣提高嗓门说:“典型再多,经济发展上不去也不行!”报道中加入人物“反常”却真实的言行,增强了他的个性,令人物形象更加丰满。人物因为真实而可敬,故事因为真实而可信,写人物、讲故事时,要多从常理出发、多从读者的认知逻辑出发。
语言的逻辑
语言的逻辑
语言是文章的皮肤。语言逻辑缜密、严丝合缝,就能让人读起来津津有味。2017年本报《党的十九大特刊》在十九大开幕后用一整版反映各地群众收看习总书记作报告的盛况,西藏分社记者琼达卓嘎的《今天是个喜庆日子》2017年10月20日14版),报道了拉萨市城关区塔玛村藏族同胞收看的场景:收看结束后,66岁的老党员其美旺堆激动地告诉记者,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我虽然不能完全听懂,但我们藏族人相信中国共产党,相信习近平总书记,对未来充满了信心。“我虽然不能完全听懂”,由于是少数民族,这位老党员的汉语可能不是很好;也可能是总书记的报告提出了很多新理念、新观点,需要深入学习才能弄懂悟透。因此,“不能完全听懂”可谓实事求是,语言逻辑严丝合缝。这样的典型,可亲、可信、可敬,这句朴实的话,真实、真切、真挚。“让科学之树枝繁叶茂”》一文在语言逻辑上也很讲究。每一部分的首句都十分精彩,从第一句到后面内容的推进自然而流畅。比如第一部分首句,“天上有一颗国际编号为3171号的小行星,名叫‘王绶琯星’,标志着他在天文领域的杰出贡献。然而,年少时的王绶琯,最初的专业却与天文相差甚远。”首句可谓意象深远,引人注目,接着一个转折“最初的专业却与天文相差甚远”,自然而然地引出对王绶琯年少经历的回忆,类似于电影中的闪回镜头。如果说完杰出贡献,就来一段人物所谓的闪光话语,貌似格局高,其实远不如这种接地气的“闪回”来得精彩。第三部分的“引出”环节同样精彩。第二句讲:“人一生要走很长的路,一路上就常常要有人拉一把。我自己年轻时候的路就走得很艰难,是遇到了几双‘大手’才有幸‘走进科学’。”回忆过往,王绶琯感慨,“如今自己成了‘大手’,也想拉起奋斗的‘小手’。”接着自然转到讲述王绶琯大手牵小手、培养科学苗子的努力,语言平实,与主人公的心理吻合,逻辑上咬得很紧。逻辑严密生力量。报道的题材、主题或许类似,但结构逻辑、情节逻辑、语言逻辑是否用心用力,报道水平自然高下立见。如何才能讲好中国故事,让故事更具说服力、传播力?充分发挥故事结构、情节、语言的逻辑力量,是一篇大文章,亟需我们增强“四力”,用心揣摩。
编辑:高杰

855#
发表于 2019-8-12 09:37:30 | 只看该作者
【案例:修辞】

[台风就像大领导]
1、要来的时候大家都事先知道。
2、迎接的人都不敢怠慢,要开会研究部署,生怕有丝毫纰漏,都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3、人都要时刻关注它的行程,一般都是姗姗来迟。
4、说要来不一定来,随时都有可能改变路线,但准备工作还是要做好,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不备。
5、即使来了呆的时间也不长,轰轰烈烈走过场,随便转转就走。
6、派头都很大,媒体都要争先跟踪报道。
7、视察完还要留下很多问题让人整改。

854#
发表于 2019-8-10 22:03:38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全国各地口音对照表
广东银真的是人间宝藏了
“站在食物链顶端的省份”
“没有一只鸡能活着离开广东”
“卖茶叶蛋的大爷家里可能几套房”
“五块钱不能再多的红包”
还有...
然后,评论里全国各地的网友
开启了复读机模式
东北
四川

天津

河南

各地五花八门的口音
让小编想起一个梗
(注意:画红线的部分是重点!!!)


大家都以为自己普通话很标准
然而听者流泪,见者崩溃
你以为你说的是普通话
其实带着浓浓的口音
今天来简单说说全国各地的口音
欢迎各位对号入座!

广东话
广东银真的好可爱
尤其是认为自己普通话很标准的时候
之前小编吃鸡匹配到个广东的
说了句这里有鸡(ju)鸡(ji)枪
真的是笑死我了哈哈哈
朋友毕业去广东当老师
上课第一天发现小朋友的作文
竟然自带口音


港普
港普和广东话有点像
但论魔性程度,港普是要当老大的
特别是香港娱乐圈几位大佬的普通话
渣渣辉、古天乐、陈咬春
黎诺懿、陈伟霆、蔡少芬
王嘉尔、陈伟霆、刘德华
谢霆锋、郭富城、张卫健
......
首先是渣渣辉


东北话
之前网上有个段子
为什么东北人能动手就绝不吵吵
答案:冷
其实东北人的口音
也跟这天气有关
能省气就省气

截图来源网络
翻译就是:
能闭嘴的音绝不张嘴
能降调的音绝不升调
能连读的词绝不分读
能精简则精简
一句话口型能不变则不变
人,读作“银”
热,读作“耶”
“干什么”,每个字口型都不同,
索性变为“嘎哈“
不知道,直接变成“不道”
一词多用
万物皆可整
咱哥俩整(喝)点白的啊
“这事儿整(做)的不对”
“给我整(弄)哭了”
“这可咋整(怎么办)”
最经典的莫过于
东北老妈怼人的万能模板
“我看你像×”
“你看我像不像×”


总结下来就一个字


可就是因为这种懒
反而成了东北话的优势
发音简单,绝不墨迹
让其成了一种传播度很广的方言



福建话
福建话不翘舌
ci饭了吗
sisi
没鼻音,"r"说成“l
没后g,“chenggong”说成“chen'gon
f”和“h”不分
h”念成“f


发(fa)念成hua
普通话说成普通fa



但千万不要以为
他们笑起来真的都是
发发发发发发发发发发
因为在福建人眼中
方言“隔山如隔星系”
同省都自带加密功能
别提外地人了
本地人都没法细数
其中的方言究竟有多少种

山东话
一提起山东,大家都会想起倒装句
尽管他们不怎么承认
“不是这样啊我觉得”




日常聊天是这样的



生活处处皆倒装



除了倒装,我觉得
山东话的发音也hin有意思
《如何迅速掌握一门山东话》
一声读二声,二声读四声
三声读一声,四声读三声
不信你按照发音规则
来读读下面这首诗


用山东话翻译出来


为什么大家老觉得自己普通话标准
原来是潜移默化,早已养成了习惯
尽管自己不容易察觉
但有些举动,外人一看就知道
你是这样的吗?
来源:必记本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1dp3RmTL2QHH7ds1K1bGIA
编辑:晓晴

853#
发表于 2019-8-10 21:17:36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新媒体时代,还要不要区分“的、地、得”用法?

很多从事文字工作的人,估计都有一个同感——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信息传播,编校质量堪忧。那些广泛传播的重大错误就不说了,仅“的、地、得”三个常见字的乱用,就到了惨不忍睹的地步。不论是主流媒体,还是各种新媒体、自媒体,不注意区分这三个字用法的现象都很突出。但是,不注意的后果,可能很严重。
分不清“的、地、得”,丢了大奖
关于是否取消“的、地、得”用法的区别,网上早已有热烈探讨。著名知识社区知乎上,“现在还区分「的」「地」「得」的用法吗?”这个问题,有144人回答,且不乏专业、深度的分析论述。其中,东东枪、吴钩等网络知名人士都参与了回答,东东枪的回答更是获得1521人点赞。即使在知乎上,这个点赞量也不算少。
另个一知名网站果壳网上,“谣言粉碎机”小组也有一个“‘的地得’是否可以取消?”的问题,目前共有273条评论。
从网上回答、评论看,理性者总体倾向于仍然要严格区分“的、地、得”的用法,因为这正是汉语言文字的特点与魅力所在,不应图省事,轻言放弃。赞同“的、地、得”三个字统一用法,尤其是“的”和“地”不再区分的,仍然是少数,其中又以表示分不清这三个字的网友为主。
不过,从官方机构的态度看,目前仍然是要求严格区分“的、地、得”用法的。比如,2015年12月,中国记协曾公布了《第二十五届中国新闻奖参评作品差错100例》,指出“第二十五届中国新闻奖审核工作中,审核委员会共发现323件作品存在663处各种差错……最终决定撤销168件作品的参评资格。”在中国记协列举的100例差错中,有3例是“的、地、得”的误用。摘列如下:
【原文摘录1】如油路连不上、刹车踩的费劲、行车电脑系统混乱等。
【审核意见】错别字。“的”应为“得”。
【原文摘录2】这次难得的机会让雷万贵欣喜若狂,工程师安装时,他认真地在旁边看,一有不懂得地方,他马上就问。
【审核意见】错别字。“得” 应为“的”。
【原文摘录3】夫妻俩结婚后关系和睦,一直勤勤恳恳的劳作。
【审核意见】错别字。“的”应为“地”。
无论是编辑记者分不清也好,还是粗心也罢,总之因为这三个字的误用,导致被取消参评中国新闻奖的资格,十分可惜。毕竟,这项中国新闻界最高奖项,对很多媒体人而言,一辈子也未必有机会获得。
有人估计要说,“的、地、得”这样的字,一般仅在句子里起连接作用,有没有必要搞这么严格?个人认为,应该严格区分。就像网友东东枪在知乎上回答时举例:a."路边站着两个男孩,她经过时,有一个帅帅地笑了一下。"(某一个男孩“帅帅地”笑了,是笑得帅。)b. "路边站着两个男孩,她经过时,有一个帅帅的笑了一下。" (是那个“帅帅的”男孩笑了,是长得帅。)两句话,仅一字之别,意思差距是不是很大?
何况,无论是机构媒体,还是自媒体,读者、用户里都会有很多学生,是不是有责任传递正确的文字用法呢?“的、地、得”虽普通,但作为文字工作者、信息传播者,理应尽可能避免误用,以免以讹传讹。
轻松掌握“的、地、得”的用法
那么,“的、地、得”的用法如何区分呢?如果不是专门研究过,很多人未必能说清楚,尤其是不能让不明白的人轻松掌握。
比如,中国社科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所长、第二十四届中国新闻奖、第十三届长江韬奋奖审核委员会主任唐绪军,在《第二十四届中国新闻奖参评作品差错案例》一文中,也专门谈到了“的、地、得”的误用这一问题。他写道:“在现代汉语语法中,“的、地、得”的使用是有明确分工的。定语用“的”,状语用“地”,补状语用“得”。这个问题应该是上初中时就解决了的。但是,在申报作品中这三个字的误用却大量存在。”
对于懂的人,这话说得明白,但是对于不懂的人,看了仍然不知道如何把“的、地、得”放到正确的位置。因为,定语、状语、补状语的区分,虽然在初中时应该都学过,但由于种种原因,很多人应该都分不清楚。老实说,我自己也分不清楚,虽然一向对语文学习、考试比较有信心。
不过,分不清定语、状语、补状语,不代表就不会用“的、地、得”。这个问题,有更通俗易懂的方法能够讲清楚,而不必拘泥于从定语、状语、补状语这一死板、难懂的方法切入。
高中时,为了应对考试,我曾专门研究过“的、地、得”的区分,后来发现在实际运用中归纳总结用法,比区分定语、状语、补状语好使。这方法不是我原创,大概是听老师介绍,加看课外辅导资料知道的。现在,在网上搜也能搜到,不少人也推荐用这种方法。
简单说就是:
1.“的”后面跟的都是表示事物名称的词或词语(即以名词为主),如:美丽的姑娘、帅气的男孩、敬爱的总理、慈祥的老人、戴帽子的男孩、珍贵的教科书、鸟的天堂、伟大的祖国、有趣的情节、优雅的环境、可疑的情况、团结友爱的集体、他的妈妈、可爱的花儿、谁的橡皮、清清的河水……
2.“地”后面跟的都是表示动作的词或词语(即以动词为主),如:高声地喊、愉快地唱、拼命地逃、疯狂地咒骂、严密地注视、一次又一次地握手、迅速地包围、沙沙地直响、斩钉截铁地说、从容不迫地申述、用力地踢、仔细地看、开心地笑笑……
3.“得”前面跟的多数是表示动作的词或词语(即以动词为主),后面跟的都是形容事物状态的词或词语,表示怎么样的,如:走得很快、踩得稀烂、疼得直叫唤、瘦得皮包骨头、红得发紫、气得双脚直跳、理解得十分深刻、乐得合不拢嘴、惊讶得目瞪口呆、大得很、扫得真干净、笑得多甜啊…… 个人认为,判断是否用“得”,首先看其前面是否是动词,多数常用语都能明确该用“得”,如果拿不准,也可以再结合其后面的词是否形容事物的状态来判定。
这种根据前后词属性来区分“的、地、得”的方法,在过去20来年的学习、考试、工作中,个人感觉基本能满足需要。当然,少数特别的“的、地、得”用法,需要平时生活、阅读过程中注意观察、积累。
“他高兴得一蹦三尺高”这句话里,后面的“一蹦三尺高”虽然是表示动作的,但是它是来形容“高兴”的程度的,所以也应该用“得”,而不是“地”。对一些人而言,要弄明白这里为什么该用“得”有一定难度,其实适当用硬记的方法,然后其他同类语句参照使用,就能解决。
图文经授权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传媒1号
作者| 梁再思
编辑| 刘娟 宋婧
来源:传媒茶话会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gxRqNdwGKeETlUa_I1fdhA
编辑:晓晴

852#
发表于 2019-8-10 21:11:32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日本社交网络上的汉字热,背后是怎么回事?
| 邢逸帆
内容经授权发布
最近,日本社交网络上“非常難解,我頭爆発(太难理解了,头要想炸了)”之类的“伪中国语”又开始复苏了。
正常情况下,一段日语中除了汉字,还包括平假名片假名等符号,但如今完全不懂中文的日本网友却创造了一种去掉或替换所有假名、只保留汉字的超级简化版“伪中国语”。
“伪中国语”在语法和字意上是日文和中文的叠加,读起来颇有一些半文不白的文言文风味,但因为伪中国语纯由汉字构成,就连中国人也能半读半猜地意会。
比如日本网友ともか的这条日记,讲述了自己吃草莓、观夜景,最后在重庆茶楼吃到美味麻婆豆腐的一天。仅用日文中有限的汉字,就达成了一种细腻的白描效果,幸福感跨越文化喷薄而出!


表达上班迟到的危机感也可以使用“伪中国语”:



除了普通网友,连日本外相河野太郎也是隐藏的“伪中国语”高手。今年4月访华结束后,河野太郎发表了一条推文,连中国网友都能看懂:



但由于保留了很多似是而非的日文汉字,中文使用者难免会觉得读起来很好笑:
比如“面白”是“有趣”的意思,“大変感謝”就是“非常感谢”(日语“大変”即非常之意),“貴方明日何処行”就是“你明天去哪里”,“全然問題無”是“完全没有问题”的意思。



而日本网民却觉得这样的表达简洁明快朗朗上口魄力十足,于是越来越沉浸其中无法自拔。日本社交网络的“伪中国语”狂热就此展开。
社交网络“遣唐使”
事实上,“伪中国语”早在 2016 年就流行过一波。“万恶之源”是日本推特网友 ぎゃび森。
2016 年寒假结束后,大学生 ぎゃび森发了一条推文,说:“冬季休暇実質月曜迄”,意思是“寒假实际上周一就结束了”。
他的朋友ささきあい看到后用“伪中国语”惊呼:“貴方偽中國語使用者??!!仲間?!!?”(你也用伪中国语?小伙伴啊!)接着,两个人就开始用“伪中国语”切磋,还成立了“表演学科伪中国语研究会”。



“伪中国语”自此从个人行为升级为社交网络的狂欢。每隔一段时间,它就会卷土重来蔚然成风,每次还会与时俱进地添加新梗,早已不是当初那个放眼望去只有“大変”和“面白”的单调语言,而是越来越接近真正的汉语。
比如“笑過腹痛”,“簡單明瞭”,“激疲夜勤(熬夜加班很累)”,“茄子食望(想吃茄子)”。

▲表现力也是一流的

对日本人来说,“伪中国语”早已不是一个“用或不用”的问题,唯一阻止他们把“伪中国语”推向全世界的就是,用日语输入法打汉字实在有点难。



于是,为了让文盲也能愉快地使用“伪中国语”交流,今年 6 月,日本社交软件 Line 推出了售价 0.99 元的伪中国语表情包。



不仅有汉字表情包,还有各种各样的卡通表情包!
▲喜喜舞!超眠眠!

“日本人想把伪中国语推向全世界”并不夸张,在社交网络上多呆一会儿,你就能感觉到他们对待汉字的一片真心。
为了推广和规范“伪中国语”用法,日本人煞有介事地成立了一个“伪中国语研究会”,不仅提供“标准辞典”,还能把输入的日语转换成“伪中国语”。
至于“伪中国语”好处都有啥,这个研究会也已经想得非常明白。第一,比起英文,日语已经很简练了,但“伪中国语”让日文更简练。第二,因为日本人汉字水平不太高,用“伪中国语”时只能单刀直入避免暧昧。第三,用日文输入法就能打出“伪中国语”,不需要且呼喊输入法。
该研究会认为,“伪中国语”必将取代日语成为日本短文的范式语言。



除了“伪中国语研究会”,日本还有更激进的汉字党。
汉字党以淘汰平假名片假名为己任,认为日本人必须要顺应历史潮流,放弃使用颜文字和假名,开始锻炼汉字能力:“汝即顔文字平仮名安易表現放棄、漢字表現鍛練開始必須”。
“党歌”里他们唱到:“(汉字)近期绝对称霸日本,将来一定称霸世界”!
日本画师Mephisto 在开通了微博账号之后,惊觉自己最近用“伪中国语”比用日语还熟练,简直要进化成伪中国人了:



另一位网友也表示,“伪中国语”用多了,自己已经开始下意识地说中文了:



而这些执着于推广使用“伪中国语”,甚至跑到微博微信来“取经”学习真正中文的日本人,被统称为:
遣唐使。



汉字,真好使!
“伪中国语”一开始虽然是日本网友的玩笑之作,却无意间开创了中日民间交流的新局面。不管是日本人还是中国人,看到“伪中国语”都会惊呼:妈妈我终于懂汉语了/我终于懂日语了!
2017 年,一位日本乡民在札幌捡到一部金色 iPhone6,拿起来一看手机操作界面是中文。于是不会说中文但机智的他赶紧用“伪中国语”发了一条推文,顺便带了一堆“中国语”“中国人”的标签,希望失主的中国朋友能够看到看懂,尽快联络他。



另一边厢,有了“伪中国语”的助力,越来越多的日本人也有了来微博冲浪交朋友的勇气。除了日本画师 Mephisto 和他一样喜欢“伪中国语”的小伙伴外,请不起中国翻译的日本同人志专卖店 Melonbooks 也凭着一手伪中国语混进了微博。
“我看到有很多人说想要我们开通支付宝,你们想我们在实体店开通呢,还是网购开通呢?”



而中国网友也用“伪中国语”回复,双方沟通无碍。

▲我两个全都要!

对于一些日本人来说,“伪中国语”的流行也顺理成章地成为了他们学习了解汉语的契机。
一位日本网友说道:“我是日本人,看到大家经常使用‘伪中国语’,我有的地方懂有的地方不懂。汉字真是不可思议,我希望中日关系友好。”



另一位“学了三年中文”的朋友则对自己的中文水平信心满满,表示如今是中国的时代,学习中文对将来大有裨益。



在这种“伪中国语狂欢”的气氛下,最真实的就是中日之间愈发紧密的民间交流。
想要快速学得一手伪中国语并不难,分析了“伪中国语”的特征之后我发现,就是把日语中的假名拿走,将剩下的汉字用 SOV(主宾谓)的形式重新组合,一句似是而非的伪中国语就完成了!
最后,这是我练习了十分钟的伪中国语作品:
実、眠気大量发生、睑激重中。但、提出締切接近中,寝不能。二十四時間,記事出来希望!
来源:新浪科技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EQ-QlchNlNxFCGT9S37nPw
编辑:晓晴

851#
发表于 2019-8-9 23:14:25 | 只看该作者
【案例】第八批推荐使用外语词中文译名发布:含APP、IPO等
新京报快讯据教育部网站消息,近日,外语中文译写规范部际联席会议专家委员会审议通过了第八批向社会推荐使用的外语词中文译名。推荐使用译名共23组,主要选取经济、科技领域中与社会生活联系紧密、新近出现、中文译名尚不稳定的外语词,也关注新出现的译名,特别是具有社会应用潜力的词条,如应用程序/应用软件(APP/app)、停车换乘(P+R/P&R)等。
译名研制过程中,主要参考部分主用辞书中收录的外语词缩略词词条,运用多类型语料库查询、频次统计等方法,比照了科技名词审定委员会等机构发布的译名信息,并就部分译名征询了相关行业主管部门、专家、从业者的意见。
外语中文译写规范部际联席会议专家委员会推荐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使用规范的外语词中文译名。
附件:第八批推荐使用外语词中文译名
来源:新京报
链接:https://c.m.163.com/news/a/EM3P60E00001875P.html?spss=wap_refluxdl_2018
编辑:晓晴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