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2级肖淑娟新闻日志专区

[复制链接]
71#
发表于 2013-5-11 17:00:42 | 只看该作者
属于自己的都是青春

一部毕业作品最近大热,赵薇,《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以前看过小说,现在再看电影,觉得那些“近十年最合格的青春片”之类的称赞未免太过夸张。小说描写的东西始终比电影更生动,更细腻。

抛开电影的制作水平问题,这个故事的卖点之一就在于:青春。这是个永垂不朽的话题,我们总是觉得这并不是个简简单单的词而已。在多数人的观念里,这个词的涵义不浅,什么不堪回首,热泪盈眶,痛过爱过之类的,都可以作为这个词的前缀表达那些青葱的爱恨和不朽的悼念。

一个问题始终不时被提及:到底什么才是青春?

故事里的女主角,她的那段时光理所应当地被称作青春。她放肆地笑闹流泪,勇敢地去爱去遗憾,她的青葱岁月仿佛轰轰烈烈的爆炸,留下的火花就可以给养余下的一生。

看完她的青春,不少人感叹自己的青春“被狗吃了”,还没好好度过就已经逝去了。可没度过的东西,又何来失去之说?也许在同样的时间里,有人和郑微一样疯狂过,但更多的人是在安安静静地读书,踏踏实实地做着和大家一样的事情。没有轰轰烈烈,没有太大的曲折起伏。这也是青春。

青春应该是没有定义的,因为青春是属于每一个人的私人的东西。不必去羡慕别人,也不必去惋惜自己,只要经历过,它就必定是存在的。在《开讲啦》的一集里,请到了徐静蕾做嘉宾,那一期的主题就是关于青春。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个学生的发言,用一句话来定义自己的青春,他说他的青春是不为叛逆而叛逆。我们并不需要向任何人证明自己有过青春,甚至不需要向自己澄清,感受过,就已经足够。


72#
发表于 2013-5-25 13:44:18 | 只看该作者
穿越过去看字号
读古文,放眼望去全是一个人好几种称呼的情况,除了名还有字、号,除了号还有别号,人仙去后还封有谥号,有时实在让作为现代人的我们汗颜:这古人到底有多少说不完道不尽的另称别名?
“请教尊姓台甫?”晚清作家李伯元所著《官场现形记》中出现的“台甫”一词,即是字,又叫表字。人首先都是有“名”的,名作为社会上个人的特称,把人和人从一方面区分开来,是个人在社会上使用的符号。而“字”往往是名的补充和解释,是与“名”相表里的,所以又称“表字”。
据《礼记·檀弓》记载:“幼名,冠字。”古代男子二十岁举行成人礼——冠礼,这时也是他们获得属于自己的“字”的年龄。从那一刻起,只有长辈才能对他们直呼其名,“朋友等类不可复呼其名”。
现代人经常绞尽脑汁想让自己的孩子有个好名字,有时还会去算命先生那里给孩子算个好名字(比如说可在名字中加上孩子五行所缺的水、火、土之类的,通过名字来补充)从我们的先祖开始,起名就是一件大事,字也不例外。古人起名重取义、重内涵,为自己的小辈取字时也十分讲究。我们自小便接触的到的孔子,之所以字仲尼,是因为他在家里排行老二,他的哥哥名孟皮,字伯尼,很容易可以看出长辈为他们取字的根据来于“不相伯仲”。而根据辈分取字,最典型的要数三国时代东吴的建立者孙权及其兄弟。孙仲谋就是孙权,他的兄长孙策为长子,字伯符,弟弟孙翊排行老三,取字叔弼,四弟孙匡,字季佐。这“伯”、“仲”、“叔”、“季”四字简单明了地表明了四人的关系。
除了根据辈分取字,“子”作为男子的美称或尊称,在取字时也受到古人的青睐。杜甫字“子美”,曹植字“子建”,东坡字“子瞻”……
这些常见的字虽然能够提供一些判断辈分排行之类的依据,但由两个字组成的“字”,它的另一个组成部分也是不能忽略的,并且常常是表达意义的重要成分。“策”、“谋”、“美”、“瞻”这些字与表字的联系更为紧密,所能表达的实际意义和期望也更明显。
而关于所谓的“号”,则是比起名和字来更加自由更能表达自我意识的别称。因为是人的别称,所以号又叫别号。和取字的诸多繁琐规定所不同的是,号常常是自己或他人所取,以表明自己的志向或表达对他人的看法。
起号之风源起何时已不可考,最远可追溯至春秋战国时期。“老聃”、“鬼谷子”之类常出现在武侠或玄幻小说里的现在看起来“深不可测的名称就可以看做是别号。最出名的别号之一大概要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五柳先生。文人雅士们总喜欢给自己起号以表达志趣和理想,而时代总会在他们的别号上留下别具特色的印记。唐宋时期崇尚佛教,许多人的别号都带有浓厚的佛教气息,如李白号“青莲居士”,白居易自号“香山居士”,李清照号“易安居士”,苏轼号“东坡居士”;到了元代,道教盛行,许多人的别号中都有“道人”二字:冯子振的“怪怪道人”、乔吉的“惺惺道人”、吴镇的“梅花道人”等无一不表现出时代的强大影响力,反映出当时社会的主流文化。
到了近代,号作为表达志向和情感的工具,被仁人志士们发挥得淋漓尽致。帝国主义的大肆侵略和政府的腐败无能激发了文人的爱国热情,文人以自己的方式表达自身的爱国主义情怀,于是出现了谭嗣同的“北飞”、黄少配的“黄帝嫡裔”、陈天华的“思黄”……最为霸气的别号当属“鉴湖女侠”秋瑾的“竞雄”,让人感叹一代爱国女侠果然名不虚传。
和古人比起来,现代人的名字实在有种“小巫见大巫”的感觉,时过境迁,取字、号的风潮似乎已不再。不过一些文人还是会给自己取别号,最近因为“车马费”的问题最先出现在公众实视线中的五岳散人就是其中之一。现人的别号,听起来又有种与古人不同的味道。
73#
发表于 2013-5-25 13:44:52 | 只看该作者
从“苏东坡”看古人字号



北宋景佑三年丙子(公元1036年),十二月十九时卯时,眉县。伴随新生儿的第一次啼哭,苏家诞生了一名男婴,其父为他取名为苏轼,字子瞻。
从古至今,人们对于孩子的殷殷期盼首先都蕴于名字之中,从苏轼的名和字中不难看出“苏老泉”对于儿子的期望。在《名二子》中,苏洵道:“轮、辐、盖、轸,皆有职乎车。而轼独若无所为者。虽然,去轼,则吾未见其为完车也。轼乎,吾惧汝之不外饰也。”他认为,古代车子的车轮、车辐木、车盖、车轸木都有自己的功能,只有车轼看起来似乎没什么用处,但实际上,车轼并非没有用处,它是车子露在外面用作扶手的横木,可扶以远瞻,而车轼的特点是露在外面不加修饰。苏洵以此为长子命名,是看到了他的外向性格,希望他能不要锋芒毕露,同时也表达出希望儿子有“登车揽辔,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的愿望。此外,苏轼的字也是颇有来历。《左传·庄公十年》“登轼而望之”中的“望”符合少年苏轼踌躇满志的张扬作风,“子瞻”之意便隐藏于其中(或改为“子瞻取自《左传·庄公十年》中“登轼而望之”的“望”,意在希望少年苏轼。
从苏洵的思考和作为中,我们可以看出古人尤其是文人雅士、官宦大家对于名、字的重视。《礼记·檀弓》记载:“幼名,冠字。”一个人的名是生下来就取的,而字是要在成年之时,由父亲或是其他有威望的长辈所取。而在何时取字,男女又有所不同。男子二十岁算作成年,行冠礼,获字;女子十五岁及笄以示成年,获字,这时若还未许嫁,就可称作“待字闺中”了。诚如我们所知,古人注重礼教的程度比现在高得多,名是不能随便叫的,只有长辈对小辈或是非常熟悉的朋友之间才能直呼其名,称字是尊重的表现。
一些人的字是根据行辈所取的。苏轼的另一个字“和仲”中的“仲”字,就是因为他排行老二,至于“和”则是苏洵希望儿子性格缓和而取。孔子之所以字仲尼,也是因为他在家中排行老二,他的哥哥孟皮字伯尼,从两人之中很容易看出他们的字来源于“伯仲”一词。但字是由两个字组成的,兄弟两字中相同的“尼”字玄机又在何处呢?相传孔子家附近有座山名为尼山,所以字中取了“尼”字,而这也揭示了孔子名丘的原因。汉代以后,人们逐渐在“名”或“字”中用同样的字或偏旁表示同辈关系。在“安史之乱中立下汗马功劳的唐朝名将颜果卿和他的弟弟颜曜卿、颜春卿、堂兄颜真卿共用“卿”字;苏轼和弟弟苏辙的名字中也共用一个“车”表示同辈。
能被后世敬为一代文豪,苏轼的功底之深厚绝非一般人可企及,这一点从他的号中可见一斑。古人的号与字有所不同,和字比起来,取号显得自由得多,可以为自己取,也可以为他人取,一个人可以有很多不同的号,全随心境志趣而定。也因此,号成为今人了解古人的途径之一。苏轼号“东坡居士”就带有强烈的时代感和个人境遇的色彩。
时值宋代,社会普遍崇尚佛教,因此许多文人都以“居士”为号,如李白的“青莲居士”,白居易的“香山居士”。苏轼自号“东坡居士”,这其中的“东坡”二字又与“香山居士”白居易有关了。白居易曾经因为得罪当朝权贵被贬为江州司马,三年后升忠州刺史,又升中书舍人,仕途由暗转明。忠州城东有一篇坡地,白居易常在闲暇之时到此栽花种树,诗人看到景色不免诗兴大发,由此写下了大量借景抒情的诗作,其中多有“东坡”二字。苏轼对于这位诗坛前辈极为仰慕,曾写下“他时要指集贤人,知是香山老居士”以表高山仰止之情,而仕途的命运与白居易的相似又令他更颇有种“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惺惺相惜之感。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后,他希望自己能够像白居易一样东山再起,便从白诗中撷取“东坡”二字为号。就这样,后人口中的“苏东坡”产生了。除了最著名的这一个号,苏轼还有“铁冠道人”、“戒和尚”、“玉居老”、“眉阳居士”、“老泉山人”、“雪浪斋”等别号,足以见得取号的无限自由。
起号之风源起何时已不可考,但直到近代不少人仍保留有取字号的习惯。“风流少帅”张学良号汉卿,是军阀吴佩孚所取。他的名字“学良”是其父张作霖早年的对手冯麟阁所起,是想要他学习曾助刘邦夺取天下的谋士功臣张良,后来吴佩孚听说了这个名字,便为他赠号曰“汉卿”,吴称:“张良乃汉朝之谋士、大臣,臣者,卿也,以我看,别名就叫汉卿吧!”
74#
发表于 2013-5-25 13:45:47 | 只看该作者
or不拔,that’s a question
经历过儿时的一轮换牙,我们的牙齿“改头换面”,形成了如今的基本格局。当时的疼痛难忍想必很多人至今难忘,可是不要以为那些都只是远去的回忆,在你的嘴里,有些牙齿的生长会让你有种“多么痛的领悟”——长大了也逃不过牙疼的折磨!
这些在我们的嘴里捣蛋的牙齿通常被称为智慧齿、立事牙或尽头牙,它的学名叫做第三大臼齿,同时,它还有个很好听的名字,叫智齿。人的牙齿一般有28-32颗,中间相差的这4颗的活动数便是为智齿准备的。它们的位置在我们的口腔里牙槽骨上最里面的上下左右四个地方。这四颗第三大臼齿的生长时期通常在1625岁,这时人的各方面发展趋于成熟,所以这些牙也顺带沾了光,被看作成熟智慧的标志之一,命名为智齿。
所谓人不可貌相,牙也不能只凭名字断定好坏,这些智齿就是典型。虽然比“门牙”“犬牙”等其他同胞的名字好听,但它确确实实是我们口腔里的坏分子,给我们带来的除了疼痛别无他物。当人的生长到了青春后期,我们的颌骨会发育到接近成人大小,但有些人颌骨还不够大,没有足够位置供智齿萌出。偏偏智齿是个不撞南墙不回头的家伙,它拼命地想有“出头之日”,最后造成自己阻生在颌骨内,向其他方向生长。它横躺在牙龈里或是斜靠在前面的牙齿身上,时不时还动一下,惹得主人又疼又束手无策,最后狠下心来,长痛不如短痛,拔掉!
到底该不该拔掉智齿?面对这个问题,有一种说法是智齿对人体健康有很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和我们的智力和记忆相关,还是健康的晴雨表。事实上,很多人被这种貌似很有科学依据的说法忽悠了。虽然被叫做智齿,但它除了在冠周炎发作的时候会因为疼痛而影响人的思考能力外,跟人的智商没有任何关系。智齿只是一颗普通的牙齿,其牙髓中间除了血管、结缔组织之外,也只有来自牙槽神经的分支。包含在牙髓中的牙齿神经是下牙槽神经的神经末梢,下牙槽神经来自下颌神经,是三叉神经的分支。三叉神经虽然是颅神经的一支,但它的主要功能是掌管面部痛温触觉的感觉以及控制咀嚼运动,跟智力和记忆没有关系。有患者感觉拔了智齿后短期内记忆力变差,很可能是受了心理因素的影响,另外,拔牙时使用的麻醉剂以及比较强烈的疼痛和噪音刺激也有可能造成暂时的不适。
大多数人拔智齿都是因为疼痛感太过剧烈而狠下心将其 “驱逐出境”,其实如果智齿能正常萌出,并且建立咬合关系,或者至少不会带来疼痛和感染的风险并影响其他牙齿的话,是不用拔除的。这样一来,既没有牙疼,也避免拔牙的繁琐了。
在一些爱美女生看来,“通过拔智齿瘦脸”绝对是拔智齿的动力之一,但以下内容可能让她们失望甚至心碎了。因为智齿是在下颌骨完全成型之后才萌出,所以是否拔除,对下颌角的角度没有影响,也就不会对脸部的胖瘦有任何明显影响。要想瘦脸的美眉们,这条看似相对简单的路已经不可行了,还是另辟蹊径吧。
75#
发表于 2013-5-27 19:00:57 | 只看该作者
“你们是一群不会轻易被打倒的混蛋”
集体学习看一部片子,关于《纽约时报》。这样一份报纸,能够在如此激烈的竞争和变化如此快速的行业中存活下来并且成为行业中的楷模,实力绝对不是盖的。通过这部片子,我看到了出了硬实力之外的一点,也是给我启发很大的一点——精神。
从小听说“美国精神”这个词,却没什么深入的理解和感受。今天意外地在大卫身上看到、学到了。
在家乡参加会议时他说的那句“你们是一群不会轻易被打倒的混蛋”引得哄堂大笑,却也充满着一种亲切的鼓励。有同学说他是个“怪叔叔”,也许吧。但尽管他坐姿嚣张,常爆粗口,还是让我觉得幽默又励志。听到那句话的时候我就想,他的所作所为是不是就是人们常说的“美国精神”的一种体现。总是有梦,有目标,遇到困难以一种粗鲁却又坚强的态度去面对,对眼前和未来的困境说一声“fuck you”又继续乘风破浪地前行。
这种乐观是从心里发出来的,所以不介意被粗口装饰。而很多时候有的乐观却只是冠冕堂皇的借口,也许是为了自我鼓励,也许是为了自我麻痹。总之对于事实没有什么实质性的作用。一些乐观或是心灵鸡汤的东西都是华而不实的,那些温言软语也许可以给予你短暂的片刻安宁或是积极,但最后都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被忘得一干二净,倒是那些对于我们的大脑极具冲击力的激昂的话语,总会在我们的脑海中回旋不停,鞭挞着我们不断前进。
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也想做个打不倒的混蛋。
76#
发表于 2013-5-30 08:28:13 | 只看该作者
建议学校以德服人




    百无聊赖的班会,讲的众多规定使得整个教室不断传出抱怨声。不能只怪学生不懂尊重,在我看来,这些规定的出台不值得被尊重,因为它首先就没有尊重学生。


    诸如不准私自聚会、不准集体出游、不准在校外聚餐喝酒之类的“不准”,结果完完全全是把学生禁锢在校园中。我们的学校的确够大,但是再大能大过外面的世界吗?饼大不过烙它的锅,学生总是想到外面去看一看,而不是在所谓的象牙塔中度过四年大学生活。


    进入大学,很多人在第一时间就会发现,现实和理想之间的差距实在是大到令人连吐槽的力气都没有了。而学校的此类“禁足”性质的规章制度,更是让人叫苦不迭抱怨不断,把大学生们本来就失望的心情变得更加阴郁。实在不能说是件所谓的双赢的事情。


    几乎所有中国人都知道大禹治水的故事,他和他爹两代人,治水时用的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方法,一堵一疏,留给后人的感想可不应该只是关于水的。中国人善于讲寓言故事,这个就是其中之一,大人教给我们的道理是,洪水猛兽,宜疏不宜堵,在对待其他一些事情上亦是如此,比如在面对孩子所谓“早恋”时牵个手打个波什么的。可是好像一到了大事面前,大家就乱了阵脚,比如在面对孩子所谓“早恋”时发生性行为上。这一点很多西方国家的教育明显先进得多。他们也阻止,但是他们并没有中国很多家长的粗暴阻拦。给孩子讲解有关知识,送给他们避孕套,这些行为想必是很多中国家长可以理解却难以做出的。


    学校的这些规定无疑是对学生体验生活的愿望的粗暴阻拦,其实如果别人真的想聚个会,喝个酒,旅个行,谁拦得住?学校也许忘了在校大学生们大多都是血气方刚的青年,他们的情绪情感需要出口,而对于走上社会的渴望又使得大家都想尝试“真正的社会人的生活方式”,没有人手把手地教他们,所以只能靠一身一心去慢慢体验体会。这样的“堵”,不会换来什么好口碑。学校也许会觉得自己是用心良苦,学生不懂事,等他们到了什么什么时候什么什么位置自然就会明白……在我看来这更像是痴人说梦般的自我安慰。


    制度的确是需要的,但没有人需要不近人情不考虑人身心发展状况的蹩脚规定。建议学校以德

服人。


77#
发表于 2013-5-30 16:27:29 | 只看该作者
谁的节
儿童节,儿童冒雨为领导表演,领导坐在淋不到雨的地方观看。这条新闻引来众多反对怒斥的声音,很多人斥责的重点在“冒雨”,也有人为领导们辩护,称在现场,雨只是阵雨,只下了十分钟左右,并且学生们是愿意参加表演的,这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
我就呵呵了。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你不是儿童你怎么知道他们愿意表演?回想起我的小时候,一直到现在,一遇到什么节日纪念日大型庆典就绝对少不了,最近看的一本书里作者也提到,中国人的形式主义精神是从古代就形成并且传下来的。这类节日庆典绝对就是形式主义诟病的典型代表。
是谁的假,是为谁而设立的日子,为什么领导们都搞不清楚。孩子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节日,需要什么样的礼物,他们怎么就不问问学生。如果是你过生日,你愿意为大家在生日宴会上又蹦又跳地表演么?还得笑容满面?
不管遇到什么事,首先想到的就是大事庆祝,弄他个几千人,铺上红毯,灯光打上,一个个排练过无数遍的节目就粉墨登场了。当然少不了的还有领导颁奖合影讲话之类。都说人文主义关怀,在这里可没找到一点影子。至于所谓的素质教育,说出来就更充满了自我嘲讽的意味。这么多年,这么多人都经历了所谓的素质教育,我有幸也经历了这一茬。不得不说,素质教育的确是比应试教育有些许高明。应试教育就知道整天做题做题考试考试,而素质教育不一样啊,它不但要做题做题考试考试,还有抽个做题考试的空隙时间出去跑两圈,可谓两全其美之法。这样一来,学生的智体都得到了发展,这样的政策就是好,不就是少睡一两个小时,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点委屈都受不了,还算什么炎黄子孙?
78#
发表于 2013-6-8 19:28:06 | 只看该作者

“忽忽悠悠”话“竹炭”
夏天一到,广大爱美女生间又开始流传着“四月不减肥,五月徒伤悲”的“可怕预言”。那些打着“排毒养颜又减肥”旗号的竹炭食品,耗费了人们大量的金钱。然而,“竹炭”的作用原理是怎样的?这样的食品又是否如其宣传中所说的“神效”呢?
竹炭,顾名思义,就是用竹子烧出来的炭。它们的表面上有很多微孔,从而使其表面积大大增加。每克物质所拥有的表面积被成为比表面积,竹炭的比表面积一般在每克150-500平方米。因为拥有微孔结构和巨大的表面积,竹炭拥有良好的吸附功能,在净化水质、空气和除臭等方面确实并非“等闲之辈”。
既然吸附功能良好,食品厂商们所宣传的“吸附体内有害物质”、“净化血液毒素”、“清肠排毒”听起来似乎有迹可循。但事实是,相信竹炭具有这些功能的人,都被大大地“忽悠”了。
听起来是个既传统又带有高科技成分的食物,实际上,竹炭和木炭的产生并没有太大不同。早在古代就有了白居易笔下的卖炭翁,可想而知竹炭的生产并非什么难事。另一种和竹炭有关的活性炭,作为竹炭被活化后的产物,当然比原料竹炭的吸附能力更为强大,因此在理论上可以被用于医疗中抢救口服途径的急性中毒。但遗憾的是,临床试验并没有表明活性炭在这方面的作用有多出众。
如同真正的方便面不可能有广告中那些大块的牛肉一样,竹炭食品中的竹炭,实际上绝不是人们在宣传中看到的那么显眼的黑色竹炭,而只是竹炭粉。在食品中加入竹炭粉,最早是在日本流行开来,之后传入台湾、香港,而在内地市场风靡起来则是在最近两三年。根据中医师的说法,对于竹炭,根本没有吃进去就能吸脂排毒一说。这样的说法和当初张悟本鼓吹吃茄子吸油如出一辙。而在中医药典中,根本没有竹炭这味药,更没有可将其粉用于药食中的先例。
人体的新陈代谢有一套自己的运转系统,借助外力来“排毒”本身就只是一个营销概念——根本就到不了人体内部和血液中的竹炭,何谈净化、排毒?更不要说减肥了。也许有人会想,如果食物本身有毒,加入竹炭成分至少可以将食物本身带有的毒素吸走,这样的想法其实太过想当然。试想一下,在医疗救治中,抢救用的比竹炭吸附功能更强的活性炭即使用几十克的量,救治效果依旧有限,加入食物中的那一点点竹炭粉,和可能存在的有害物质接触并对其进行吸附的机会实在是渺茫。
不仅对于减肥排毒没有丝毫益处,竹炭食品还很可能弄巧成拙。根据国家相关法律规定,往食品中添加一种新成分,有三种方式:一是作为食品原料,二是作为食品添加剂,三是作为食品加工助剂在加工过程中使用。竹炭粉的使用显然不属于第一种情况,食品添加剂的使用需要经过监管部门的批准,竹炭粉尚未出现在此列中,而食品加工助剂在成品中需要尽量去除,竹炭粉并没有被去除。由此可以推论,宣传中被夸得天花乱坠的竹炭食品,其实是使用了国家不允许的材料加工出的食品。
79#
发表于 2013-6-8 19:46:30 | 只看该作者
一年


整整一年以后,我又站在高考场外。这样的情景并不是我计划中的一部分,今天我竟然提前感受了下等待高考学生的感觉。


还是这个地方,还是这道门。去年的今天,还是这个时刻,我是以怎样的心情结束考试走出学校的,今天已经不能完全感受和回忆,今天我所有的,是一份怀着对朋友的期待和祝福的紧张。


高考在我们的生命中占据了太多的时间、精力,就我们的一生来看,都占据着不可思议的重要地位。考与不考,考得如何,对每一个中国学生的人生来说都举足轻重。


走出考场,又该走去哪里?对我来说,这个问题比高考考卷要难以回答得多。并且,没有人给我的答案评分,没有关键词,没有给分点。读过一年大学,面对朋友的问题,我一样给不出明确的答案。


只能希望,分高点,再高点,那样就能有更多的选择;希望不出什么出人意料的幺蛾子,让人头痛。希望朋友走向的生活不全是令人失望的。


一年以后,面对高考,我似乎还是理不清什么头绪。只是还是觉得,我自己的那一场,就在昨天。


80#
发表于 2013-6-23 17:05:39 | 只看该作者
境外“城管”什么样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但“城管”的出现似乎并没有让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更加顺畅。国内的城管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陌生,他们随时都可能从我们的身边“钻”出来,但是似乎极少听说境外有“城管”一说。境外“城管”在哪里?境外“城管”都是什么样?
严厉:“罚款城市”新加坡
小贩们被集中到小贩中心进行集中管理,政府将摊位廉价租给摊贩,并派专人负责食品卫生稽查的工作。在这里,小贩不是“脏乱差”的代名词,而是这个国家的一道风景线。这个国家就是“花园城市”新加坡。
小贩们遵守秩序,安心经营,执法人员依法行事,在小贩中心,完全没有“官民对战”的鸡飞狗跳的场景,而是一派和谐。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在回忆录中回忆对小贩们的管理时写道:“我们无法取缔这些非法小贩和霸王车司机,必须等到1971年以后,当我们能够提供许多工作机会时,法律才得以执行,街道才得以整顿。我们发出熟食小贩执照,把小贩从人行道和马路上移到附近备有输水管、阴沟和垃圾处理系统的熟食中心。”而在中心里负责稽查工作的人员,就可算是新加坡的“城管”之一。
众所周知,新加坡是一个高度法治的国家,除了被誉为“花园城市”之外,还素有“罚款城市”之称。法律规定,随地吐痰最高罚款1000新元(折合人民币5000元);行人乱穿马路最高可罚款500新元,严重者可判3个月监禁;酒后驾车者,除扣分外,还将被处以10005000新元不等的罚款和六个月以下监禁,若是重犯,罚款将升至300010000新元,监禁可达一年之久;对于乱扔垃圾者,除了经济上和人身的处罚之外,还要责令其穿上有“我是垃圾虫”字样的特制服装,在规定时间和地点打扫卫生,并通过报纸和电视进行曝光。如此繁复又严厉的处罚,使得人人不敢触碰规定的红线,毕竟这些“昂贵”的代价和令人感到颜面尽失的曝光可不是每个人都吃得消的。
做到了几乎“无事不立法”,接下来就是违法必究。一位游客曾在新加坡旅游期间,在街上随手扔了一个烟头。警察看见后,立刻走来请他停下,并写了一张罚单递给这名游客,请他缴纳罚款。可游客只是看了一眼罚单,就将其揉作一团扔在了地上想要离开。可是警察再次请他停下,又开了一张罚单,内容不再是乱扔垃圾,而是妨碍执法,请这名游客去警察局。可罚单又遭遇了一样的下场。警察第三次开出罚单,内容变为侮辱执法人员,要他去法院。在游客第三次作出扔罚单的行为之后,警察将其用手铐拷上用警车带走。由一个烟头到坐警车去法院,只此一件,便可看出新加坡的“城管”——警察在执法时有多严肃认真。
文明:“兼职城管”的美国警察
2010年,“柠檬水女孩”的故事让美国“城管”处于舆论的风口浪尖。一位7岁女孩在俄勒冈州的地方集市上售卖柠檬水,由于没有卫生执照被地方卫生管理员驱逐,事件发生后引起巨大反响。很多人称当地管理机构无权将小女孩赶走,并指责其扼杀了孩子的创业热情,由此引起的柠檬水风波不断扩大。最终该郡的卫生部门负责人表示,对于由此次事件引发的“柠檬水集市”,政府将在两周内拿出应对方案。
这里的地方卫生管理员,扮演的角色实际上就是我们口中的“城管”。和绝大多数西方国家一样,在美国,城市管理者的角色一般由警察承担,他们存在的目的,是保证美国法律法规的实施、保证公共安全、食品安全和建筑安全。
在华盛顿、纽约等城市,会有大批小贩在重要景点和主要街道上摆摊售卖纪念品、热狗、咖啡等。市政部门会专门提供一些露天摊点给小贩申请经营。申请的手续也很简单,只需要经过申请、公示程序,并交纳每季度三四百美元的执照费即可。对于一些经营困难难以维生的经营者,政府甚至会减免这项费用。
为了实现执法的公正,警察的权力需要受到规定的限制,米兰达警告、排除法则等都是用来防止警察滥用权力的。除此之外,几乎所有的美国警察都具有大学学历,这使得执法人员的整体素质得到了保证。在街头遇到非法经营的小摊时,只要这些小贩的活动没有影响到交通和居民的生活,警察们一般不会加以干涉。但一旦有居民举报这些小贩,警察们就会出动了。对于违规摆摊的小贩,警察们大多数情况下遵循的原则都是只开罚单,不进行肢体接触,如果小贩售卖的不是名牌仿制品,则不会没收货物和交通工具。这样一来,美国街头几乎不会出现任何暴力执法的场面。
温和:港人治城,照章办事
如果一家店面前的道路被商家的货物阻挡,食环署的工作人员就会立即通知商家,请其尽快清理让出街道,并抄录商店有关资料后离开。店主接到通知后会立刻整理货物,让出街道,如果不立即整改,按照规定最高可被处以罚款1万元和监禁3个月,若迟交罚款,每天加罚300元。这是在香港街道上演的寻常一幕。
不同于近期频繁曝出的城管暴力执法事件,香港的执法人员没有类似的“匪气”。执法者和被执法者之间气氛温和,绝对没有争执,更不会出现暴力场面。一切照章办事,这就是港人的准则。任何的执法行为都不能危及人的生命,“生命至上”,如果执法人员危害到人的生命,无论如何都有错。所以在执法时,食环署的工作人员基本都是“动口不动手”。
负责香港食品安全的工作、为市民提供清洁卫生的环境,这些工作的执行者——香港食品环境卫生署(简称食环署)所做的工作,实际上就相当于内地民众口中的“城管”。
工作人员能够做到温和执法,很大一个原因还是法规的完善。特区政府允许小贩成立行业协会,以此为平台加强小贩和有关部门的沟通,以保证小贩的合理诉求。并有《噪音管理条例》、《公共卫生及市政条例》、《公共照明条例》、《废物处置条例》等法规对执法主体进行界定,使各个部门在执法时“师出有名”,如食环署负责查处违规倾倒垃圾的行为,公共场所吸烟的行为则由卫生署负责;对乱搭乱建住宅行为的处罚又是屋宇署的责任……这样就避免了重复执法或是越权执法。
太多的负面事件让中国内地的城管给民众留下的普遍印象是“匪气”“暴力”等词汇,境外的城市管理或许能为我们提供一些经验。法治、文明、温和、尊重,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中国城市化的进程中,社会期待着城管这一重要角色的变革与进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