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荒谬的十三经注疏

[复制链接]
71#
发表于 2011-3-14 09:07:46 | 只看该作者
六十五、采葛
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陆注:心上人啊去采葛。一天不见她的影,好像隔了三月久。
心上人啊采芦荻,一天不见她的影。好僳隔了三秋久。
心上人啊采香艾, 一天不见她的影,好像隔了三年久。
.
1、三秋:九个月。康熙字典说的,一年四秋,秋相当于时、季。
2、这首诗有点扯哟,因为  彼,我们解《诗经》这么久了,跟本就是无义的代词,所以,毛诗也认为指人,就与语法相左了。根据语法来讲,彼,就代指 采葛。
机关一定埋在  见。
见,《集韻》日朝也。《詩•小雅》見睍曰消。
译文:收割葛(芦苇、艾草),一天不晴,如隔(好几个月、好几个季节、好几年)。
72#
发表于 2011-3-14 09:08:30 | 只看该作者
六十六、大车
大车槛槛,毳衣如菼。岂不尔思?畏子不敢。
大车啍々,毳衣如璊,岂不尔思?畏子不奔。
谷则异室,死则同穴。谓予不信,有如皎日。
陆注:大车上路声坎坎。 绣衣色绿如荻苗。 难道我不思念你, 怕你不敢和我好。
大车上路声迟缓, 绣衣色红如美玉。 难道我不思念你,怕你不敢奔相随。
活着虽然不同室,死后但愿同穴埋。如若说我不诚信。 对着太阳敢发誓。
.
1、关键是,车儿和思,怎么扣得上。
璊,玉色赤也。——《广韵》
那么,菼,就不是绿色的,应该是红色的,即荻刚发芽的颜色。
《毛傳》毳衣,大夫之服。
这儿就有一个问题了,大车、官服,啷个与儿女私情扯得上。
.
毳衣:大车的配饰、坐垫啥的。共其毳为毡。——《周礼•掌皮》
根据后文:谷则异室,死则同穴。谓予不信,有如皎日。
是GG与MM的对话。
GG说:(我跟你搭配,就好有一比,就好比)我是豪车的大厢,你就是豪车的配垫。(大车槛槛,毳衣如菼)
MM说:我也想啊,就是不大信你咯。
岂不尔思?畏子不敢:怎会不愿意?怕你耍我(不即是,敢:冒犯)。
岂不尔思?畏子不奔:怎会不愿意,怕你是闹着玩的(奔:放、玩。)
.
2、谷则异室,死则同穴。
猜么也是:生要同室,死要同穴。
古文就是一词两义。(异,《說文》舉也。举:全、一。)

3、谓予不信,有如皎日。
有即无。
译文:说的不是真话,就没得明天(皎日:明日、明天)。
.
73#
发表于 2011-3-14 09:09:32 | 只看该作者
六十七、丘中有麻
丘中有麻,彼留子嗟。彼留子嗟,将其来施施。
丘中有麦,彼留子国。彼留子国,将其来食。
丘中有李,彼留之子。彼留之子,贻我佩玖。
国学参考:记住那土坡上一片大麻,那里有郎的深情留下。那里有郎的深情留下啊,还会见到郎缓缓的步伐。
记住那土坡上一片麦田,那里有郎的爱意缠绵。那里有郎的爱意缠绵啊,
还会与郎再来野宴。
记住那土坡上一片李树林,那里记下郎的真情爱心。那里记下郎的真情爱心啊,
他赠送的佩玉光洁晶莹。
一元一国学网:山丘上面有大麻,谁把子嗟来留下?谁把子嗟来留下,愿他相会来我家。
小麦生长在山丘,谁人把那子国留?谁人把那子国留,快来饮食情意投。
山丘上面长有李,谁人留下小伙子?谁人留下小伙子,赠我佩玉黑宝石。

1、居然有人敢称国学网,我们来瞅一瞅是啥子糙型。
你们这水平,敢称国学啊?
.毛诗正义:子国是子嗟之父,俱是贤人。
他的意思是,子国、子嗟是人名,还是两爷子。
那怎么和麻等挂钩,毛诗:丘中墝埆之处,尽有麻、麦、草、木,乃彼子嗟之所治。
他的意思是麻呀啥的,是人种的。咔咔,你这个解释是不是太飞了哟。
2、我们先来解最后一句:丘中有李,彼留之子。彼留之子,贻我佩玖。
在解之前,我们先看一下:《詩•衞風、木瓜》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啥意思,我不用说了噻。
丘中有李,彼留之子。彼留之子,贻我佩玖:山中有李子,送给她。送给她,还赠我佩玉。
咔咔咔咔咔---------------
这首诗我还解不解?给位说,他们脏不脏人?
.2、嗟,《釋名》嗟,佐也。
施:羞涩。《詩•邶風》得此戚施。
丘中有麻,彼留子嗟。彼留子嗟,将其来施施:山中有麻地,我留他帮我,------他就来干活儿。
这个施施,大意是干活,细致一点就是把麻打成丝、打麻。因为历来都解错了,所以,就没得出据了,只能大而化之。
3、国,邦也。——《说文》
《釋名》邦,封也。封,就是界、打埂。
《釋名》食,殖也。
丘中有麦,彼留子国。彼留子国,将其来食:山中有麦地,我留他打埂。-----他就来播种。
整首歌就是,要善于给对方一个理由,让对方留下。
.
74#
发表于 2011-3-14 09:09:41 | 只看该作者
六十八、将仲子
将仲子兮,无逾我里,无折我树杞。岂敢爱之?畏我父母。仲可怀也,父母
之言亦可畏也。
将仲子兮,无逾我墙,无折我树桑。岂敢爱之?畏我诸兄。仲可怀也,诸兄
之言亦可畏也。
将仲子兮,无逾我园,无折我树檀。岂敢爱之?畏人之多言。仲可怀也,人
之多言亦可畏也。
陆注:  仲子哥啊求求你, 不要翻进我院里, 不要攀折杞树枝。 哪里是我吝惜它,只是害怕我爹妈。 仲子哥啊我想你,爹妈知道要责骂, 叫我心里真害怕。
仲子哥啊求求你, 不要翻进我墙里, 不要攀折桑树枝。 哪里是我吝惜它,
只是害怕我兄长。 仲子哥啊我想你。兄长知道要责骂, 叫我心里真害怕。
仲子哥啊求求你, 个要翻进我园子, 不要攀折檀树枝。 哪里是我吝惜它, 只是害怕人闲话。 仲子哥啊我想你。别人知道要闲话, 叫我心里真害怕。

1、本来大意没多大问题,但是瞅着不舒服。
仲:小、弟。
仲子:小弟弟。
2、仲可怀也:弟弟应该想得到。
这首歌就是教育小娃儿的,跟风月、政治没得关系。
.
75#
发表于 2011-3-14 09:09:50 | 只看该作者
六十九、叔于田
叔于田,巷无居人。岂无居人?不如叔也。洵美且仁。
叔于狩,巷无饮酒。岂无饮酒?不如叔也。洵美且好。
叔适野,巷无服马。岂无服马?不如叔也。洵美且武。
百度:三哥打猎在野地,里巷空旷不见人。哪是真的不见人?没人能与三哥比,确实俊美又谦仁。
  三哥打猎在冬季,里巷再没人喝酒。哪是真没人喝酒?没人能与三哥比,那么有为又聪秀。
三哥打猎在郊外,里巷再没人骑马。哪是真没人骑马?没人能与三哥比,英俊勇武本领大。
百度如是说:此诗的主旨,古今因对“叔”一词特指与否的不同理解,而明显地分为两派。一派认为“叔”是特指郑庄公之弟太叔段。《毛诗序》云:“《叔于田》,刺庄公也。叔处于京,缮甲治兵,以出于田,国人说而归之。”欧阳修《诗本义》云:“诗人言大叔得众,国人爱之。”虽两者有“刺郑庄公说”与“赞美叔段说”的不同,但对此诗“悦”、“爱”叔段的内容并无歧解。另一派认为“叔”非特指。今人陈子展《诗经直解》说:“《叔于田》,赞美猎人之歌。”程俊英《诗经译注》说“这是一首赞美猎人的歌”,以为“叔”指青年猎手;袁梅《诗经译注》则承朱熹《诗集传》“或疑此亦民间男女相说之词也”之说。
咔咔,人挺多啊,挺热闹的啊。我就喜欢这种场合,不糟蹋你们我就闲得无聊了。
.
76#
发表于 2011-3-14 09:11:49 | 只看该作者
敢称仁,又有资格打猎的人,级别肯定很高。因此,猎手和风月,立刻靠边站。
因为这是郑风,所以,毛诗的 段叔,比较靠谱。可惜,这首诗不是讽郑庄公,也不是赞扬段叔,而是讽刺段叔的。我们去具体了解一下,人们对段叔的态度,是褒还是贬。
《左传》: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公弗许。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公曰:“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佗邑唯命。”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祭仲曰:“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对曰:“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主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公子吕曰:“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公曰:“无庸,将自及。”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至于廪延。子封曰:“可矣,厚将得众。”公曰:“不义不暱,厚将崩。”主 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夫人将启之。公闻其期,曰:“可矣!”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京叛大叔段,段入于鄢,公伐诸鄢。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斋
大意,上过见天学的都知道。我只斟究其中的几个细微。
.
1、 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佗邑唯命。
高中语文教育网(下称高注):岩,是险要。
险要也通,但是容易让人产生误会。
四川人就明白了,岩,就是死(板),不(灵)活,没得搞头。
郑庄公和段叔是同一个妈,但是,妈不喜欢当哥的庄公,原因就是生他的时候,把妈折腾得够呛。第一次生孩子都吓人,第二次当然就要轻松多了。但当妈的没得亚哲学思维,认为庄公不厚道,所以就喜欢弟弟段叔。庄公上位之后,当妈的就跟庄公请示,把 制 这个地盘封给弟弟段叔,译文:制那个地盘,不吉利,没得去头,你没听说前头东虢的老大就死在那里呀。其它地方,任选。
.
2、 今京不度,非制也,
高注:不度,不合制度。
非制,就不合制度。所以,你这样说话有毛病没得嘛。
译文:如今 京 超过了限度,不合理。
3、君将不堪。
高注:〔不堪〕受不了。
译文:(根据后文的对白)君将会有麻烦(不堪:不利)。
.
4、姜氏欲之,焉辟害?
高注:〔焉辟害〕怎能躲开这种祸害?焉,疑问代词,哪里,怎么。辟,同“避”。
害,妨也。《左傳•桓六年》謂其三時不害,而民和年豐也。
辟害:避防,不是防避,是回避、拒绝。
译文:老娘要那样做,啷个拒绝得了?
才能与下文扣得上:对曰:“姜氏何厌之有?
大意:啷个将就她哟,她整个一喂不饱的狗。
.
5、不如早为之所
高注:〔早为之所〕早点给他安排个地方。意思是早点给共叔段换个便于控制的地方。为,动词,这里有“安排”的意思。
根据前后文猜,所,代指办法。
译文:不如早点想个办法。
6、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
高注:贰属于自己。
己,《釋名》紀也。
译文:接着,段叔请示共管西边、北边。
.
7、欲与大叔,臣请事之。
高注:〔欲与大叔〕打算把郑国送给太叔。与,给予。〔臣请事之〕我请求去服侍他。事,动词,事奉。
译文:想和段叔共管,我就去办理(这事儿).
8、无生民心。
高注:〔无生民心〕不要使民众(因为有两个政权并存而)生二心。
民,众萌也。从古文之象。——《说文》。
译文:不要三心二意(快点拿个主意出来)
.
9、公曰:无庸,将自及。
高注:〔无庸〕不用(管他)。庸,用。【将自及〕将要自己走到毁灭的地步。及,至。
前文的对白是叫庄公拿个主意出来。
自,在春秋战国时期,不表自己。自:自然。及:至、发展的结果、而然。
译文,庄公说:不用,随其自然而然。
10、子封曰:“可矣,厚将得众。”公曰:“不义不暱,厚将崩。”
高注:厚将得众〕土地扩大了,将要得到百姓的拥护。厚,指所占的土地扩大。众,指百姓。〔不义不(nì)〕对君不义,对兄不亲。,同“昵”,亲近。
根据语气来猜,子封说:完了,必会强大。(厚:稳、定、必)
庄公说:无情无义,必会完蛋。
.下面的内容,我就不用去斟究了,段叔叛乱,到了都城,结果民心根本不待见他,庄公几乎不战而胜,段叔只好跑了。
这首诗的背景明了了,诗的主旨还用饶舌么?
其实,不用这个背景,这首诗的第一句就已经明说了:叔于田,巷无居人。
这句话,就好比说:某某局长出行的时候,巷道里都没得闲人(居:安、闲)啰。
这句话好明显嘛,是歌颂局长么?
毛家的童鞋们,郑玄的FANS们,朱熹的葱白者,理解这句话很费脑筋么?

11、不:丕、大、夸、讽刺。
洵,《說文》渦中水也。即漩涡、绕、弯算、讥讽。
美:以----美、爱好、喜欢。
且,在前文已经说过了,是动词,相当于四川话的 扯,即忽悠。也可理解为助词。
仁,《釋名》忍也。这儿是使动用法,让人屈服、欺人。
岂无居人(饮酒、服马)?不如叔也。洵美且仁(好、武):怎会没闲人?是讽刺段叔的,讽刺他喜欢(忽悠)欺人(玩乐、威风)。
咔咔咔咔咔咔咔咔---------------------我受不了了,这么简单,居然有史以来没得人整对。
范伟说:忽悠,继续忽悠。
.
77#
发表于 2011-3-14 09:12:37 | 只看该作者
七十、大叔于田
大叔于田,乘乘马。执辔如组,两骖如舞。叔在薮,火烈具举。袒裼暴虎,献于公所。将叔勿狃,戒其伤女。
叔于田,乘乘黄。两服上襄,两骖雁行。叔在薮,火烈具扬。叔善射忌,又良御忌。抑罄控忌,抑纵送忌。
叔于田,乘乘鸨。两服齐首,两骖如手。叔在薮,火烈具阜。叔马慢忌,叔发罕忌,抑释掤忌,抑鬯弓忌。
网注:三哥出发去打猎,驾起大车四马奔。手拉缰绳如执组,骖马真似舞翩翩。三哥冲进深草地,四面猎火齐点燃。袒身赤膊斗猛虎,从容献到主公前。三哥请勿太轻率,老虎伤人提防严。
三哥出发去打猎,驾车四马毛色黄。服马马头高抬起,骖马整齐如雁行。三哥冲进深草地,四面猎火烧得旺。三哥射箭箭法准,驾车本领也高强。勒马止步弯下腰,纵马奔驰松马僵。
三哥出发去打猎,驾车四马杂色毛。服马齐头又并进,骖马如手双协调。三哥冲进深草地,四面猎火熊熊烧。三哥控马渐慢行,三哥放箭渐稀少。打开箭筒箭收起,拉过弓袋弓放好。
1、毛诗:刺庄公也。叔多才而好勇,不义而得众也。
我真的搞不懂,你是啥子思维。段大叔从哪儿去得民心?
2、叔于田,乘乘黄。
毛诗:四马皆黄。
你是咋回事啊,首句就有一句乘乘马,按照你这种思维,四匹皆马?他平时都牛?咔咔。
乘乘马,就是有很多马车,即车队。黄、鸨,就是代指。
.3、火烈具举(扬、阜)
郑玄笺云:列人持火俱举。
大白天,突然 火,出来了,都没引起各位的警觉?
《詩•豳風》七月流火,八月萑葦。火,古音毀,轉聲則爲喜。
按照四川人的语言习惯,就是发火、脾气高。烈:威风。《詩•小雅》烈烈征師。
《釋名》土山曰阜,言高厚也。
译文:喜气洋洋。
4、献于公所
毛诗:笺云:“献于公所”,进於君也。
你真的有毛病。
译文:(光着膀儿斗虎),在大众场合表演。
.6、叔善射忌,又良御忌;抑罄控忌:抑纵送忌。
忌,语气词,相当于哈、哟等。
御,《說文》使馬也。
罄,《說文》器中空也。控,《廣韻》告也。
纵,《說文》舍也。
译文:叔,好好射哈,又骑好哦;也大声告你:就不送你了哟。
7、叔,《釋名》叔,少也。
掤,箭兜的盖儿、扣儿。
鬯,这儿明显是动词,历来都解错了,啷个办嘛。只好用一个西汉的解释:鬯:畅。《前漢•郊祀志》草木鬯茂。
叔马慢忌,叔发罕忌,抑释掤忌,抑鬯弓忌:叔,马慢点哈,少发宝哦,箭兜的盖儿也要打开哟,弓也要拉开哟。
整个一四川话。四川人讽刺别人叫扫削、润儿。
.
78#
发表于 2011-3-14 09:12:54 | 只看该作者
七十一、清人
清人在彭,驷介旁旁。二矛重英,河上乎翱翔。
清人在消,驷介麃麃。二矛重乔,河上乎逍遥。
清人在轴,驷介陶陶。左旋右抽,中军作好。
百度:清邑的军队驻守在彭地,披甲的驷马驰骤真强壮。两支矛装饰重重红缨络,在河边来去翱翔多欢畅。
  清邑的军队驻守在消地,披甲的驷马威武地奔跑。两支矛装饰重重野雉毛,在河边来回闲逛真逍遥。
清邑的军队驻守在轴地,披甲的驷马驰驱乐陶陶。士兵们左转身子右抽刀,领兵的主将练武姿态好。
1、二矛。
一支军队怎会只有两支矛。
根据后文 左旋右抽,每辆战车两边的矛。
2、翱翔、逍遥,肯定是一个意思:奔驰。
3、乔,怎么会是羽毛?肯定和  英有一拼。
《釋文》喬,音驕。本或作驕。
看懂繁体不?就是骄。
4、左旋右抽
每辆战车左边冲杀转过去,右边的士兵接着冲杀,循环互助。
5、中军作好。
猜么,也是:军中配合得真好。
中,在前文的诗句中,经常置前,比如中心、中河。
.
79#
发表于 2011-3-14 09:13:09 | 只看该作者
七十二、羔裘
羔裘如濡,洵直且侯。彼其之子,舍命不渝。
羔裘豹饰,孔武有力。彼其之子,邦之司直。
羔裘晏兮,三英粲兮。彼其之子,邦之彦兮。
中文百科在线:羔羊皮袍像油似地光潤,他的爲人既正直又美好。他是這樣的一個人啊,豁出生命也要保持節操。   
羔羊皮袍的袖口裝飾豹皮,他的爲人既威武又有毅力。他是這樣的一個人啊,國家的司直能夠主持正義。   
羔羊皮袍既光潔又鮮豔,三道豹皮裝飾得真漂亮。他是這樣的一個人啊,稱得上是國家的真賢良。
1、根据说话的习惯和节奏,洵直且侯、孔武有力、三英粲兮,是指羔裘。
毛诗:洵,均。侯,君也。
洵,信也。《詩•鄭風》洵美且都。
康熙字典:侯,美也。《詩•鄭風》洵直且侯。
《周語》密康公遊于涇,有三女奔之。其母曰:必致之王,女三爲粲。粲,美物也。
译文:真滑真美、威风气派、多姿多彩。
2、彼其之子
郑玄:之子,是子也。
三个代词在一起,明显其中有一个词有问题噻。
其,就是期。
译文:期望得到它的人。
3、舍命不渝、邦之司直、邦之彦兮:至死不变、国家栋梁、国家帅哥(俊杰)。
80#
发表于 2011-3-14 09:13:19 | 只看该作者
七十三、遵大路
遵大路兮,掺执子之袪去。无我恶兮,不寁故也!
遵大路兮,掺执子之手兮。无我魗兮,不寁好也!
陆注:  沿着大路跟你走, 拉住你的衣袖口。 千万不要厌弃我,故旧不要马上丢。
沿着大路跟你走,紧紧拉住你的手。千万不要厌弃我,旧好不要马上丢。

1、就这么简单的几句话,你们都没整撑抖。
袪,是衣袖,这儿明显是代指手(弯)。你们拍拖的时候,是抓的啥子嘛?
你说,我揽的是腰?
2、无我恶兮、无我魗兮
魗,《集韻》音醜。
看不懂繁体么?丑、恶。
译文:(GG)不要烦我哦。(咦~,肉麻)
3、不寁故也、不寁好也
朱熹:寁,速,故舊也。
你这个解释啷个得行?
明显,故、好一个意思。
好:成、完。田车既好。——《诗•小雅•车攻》
故:死、完。
寁,《廣韻》亟也。即:及、到。
不,就是丕,就是大,一最大,咔咔。
译文:一直到死。
.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