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舆情预警案例集锦

[复制链接]
71#
发表于 2011-8-10 14:49:35 | 只看该作者


第九名:【心直口快奖】

应该报道老百姓是如何为难政府、刁难和敲诈政府。
——一名记者采访长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光辉村水田队村民庞海宾家被强拆事件,高新区拆迁办调研员这样指导

72#
发表于 2011-8-10 14:51:16 | 只看该作者

砖家一:春运火车票低票价导致黄牛盛行

----------经济学家茅于轼的博客中发表了《铁路春运不涨价的社会成本》一文,鲜明地提出希望铁路春运票价上涨,并认为正是由于不涨价政策,导致“黄牛党活跃”、“服务质量下降”等一系列问题,而“按照经济规律涨一点票价”后,上述问题基本上不会发生。




73#
发表于 2011-8-10 14:53:32 | 只看该作者

砖家二:中国没有穷人,穷人应称做待富者


11月13日厉以宁教授做客强国论坛,在回答网民质疑张维迎教授在《小康》杂志访谈时提出的“中国所有人都是改革受益者”的问题时,提出一个史无前例的“创新性理论”,即中国的穷人不应叫穷人而应该称为“待富者”。厉以宁先生真不愧是“伟大的经济学家”,而且还是“伟大的汉语言学家”,他充分把握了汉语言的精髓和汉文化的要旨。他的这个伟大的“理论创新”,一下子就把中国变成了没有穷人的国家。纵观厉以宁的语录精粹,我们不得不高呼:厉先生真是太有才了!

74#
发表于 2011-8-10 14:54:57 | 只看该作者

砖家三:十三亿人共一哭,纵做鬼,也幸福

6月6日,山东《齐鲁晚报》A26版“青未了”副刊发表作者名为王兆山(山东作协副主席)的“词二首”

(原题:《词二首》,作者:王兆山,日期:6月6日,版面:齐鲁晚报A26版“青未了”副刊)

江城子

废墟下的自述

一位废墟中的地震遇难者,冥冥之中感知了地震之后地面上发生的一切,遂发出如是感慨——

天灾难避死何诉,

主席唤,总理呼,

党疼国爱,声声入废墟。

十三亿人共一哭,

纵做鬼,也幸福。



75#
发表于 2011-8-10 14:56:13 | 只看该作者

砖家四:市民每月征收20元呼吸税

在广州举行的中国森林城市论坛上,中科院院士蒋有绪呼吁,政府可以考虑对企业甚至排放二氧化碳的市民征收生态税。华南植物园副主任周国逸说,生态税不得不征而且很迫切,在现在企业升级改造过  
程中,它是一种推力。

蒋有绪认为,居民生活在地球上作为二氧化碳的排放者,应该为节能减排付出代价,“可以考虑让市民每个月买20块钱的生态基金”。蒋有绪院士称政府应让企业和市民付出代价




76#
发表于 2011-8-10 14:57:51 | 只看该作者

砖家五:我要含泪向这些请愿灾民作如下劝告

余秋雨:“昨天从海外一些媒体看到,灾区一些家长捧着遇难子女的照片请愿,要求通过法律诉讼来惩处一些造成房屋倒塌的学校领导和承包商。从画面上看得出,警察们正用温和的方式劝解,但家长们情绪激烈。由此,那些已经很长时间找不到反华借口的媒体又开始进行反华宣传了,诬陷性的说法有四点:


  1、 是天灾,更是人祸;


  2、 官方宣布,这事法院不受理;


  3、 五个境外记者拍摄这种场面时被公安“短时间拘留”,询问他们的身份;


  4、 难道地震真使中国民主了吗?”----为此,我要含泪向这些请愿灾民作如下劝告




77#
发表于 2011-8-10 14:59:16 | 只看该作者

砖家六:我走遍全世界,看病最不难是中国,看病最不贵是中国

广州卫生局副局长曾其毅说,在中国,专家门诊的诊金是7元,但是国外要请一个医生看病,诊金是300元。“为什么我们会觉得贵呢?因为我们不像国外那样有共助互济体系。”曾其毅说,国外看病是个人、国家和雇主各出一部分,中国是全部由病人自己出,所以觉得看病贵。“所谓看病难看病贵,我走遍全世界,看病最不难是中国,看病最不贵是中国。



78#
发表于 2011-8-10 15:00:37 | 只看该作者

砖家七:(腐败是)改革的润滑剂

张维迎、张五常、张曙光论腐败:润滑剂、买路钱、吐痰论。  
张曙光:“既然掌握公共权力进行公益决策的人不肯轻易放弃和交出他们的权力,而改革又不能从其手中强夺,就只能通达腐败与贿赂的钱权交易的方法进行购买。”所以,“改革要利用腐败和贿赂,以便减少权力转移和再分配的障碍。
 张维迎:“通过腐败搞垮公有制来促进私有化。公有制是一个大饭碗,需要有人往里面吐唾沫;有人吐唾沫后,其他人认为这碗饭不能吃就走开了,一碗饭就属吐唾沫的人私有人。”

79#
发表于 2011-8-10 15:07:33 | 只看该作者
其他惊 世 骇 俗 的 专 家 语 录补充

















80#
发表于 2011-8-10 15:08:55 | 只看该作者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