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刘海明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工智能与新闻业案例集锦

[复制链接]
781#
 楼主| 发表于 2023-12-3 22:28:39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美联社副社长陈炎权:新闻业要找到善用AI的方法,也要设立“围栏”

12月3日,第五届世界媒体峰会在广州正式开幕。在开幕式上,美联社副社长陈炎权说,媒体行业的所有人都在见证AI发展,这项技术将影响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改变伴随着挑战,但也给新闻机构带来了新机遇。“我们必须找到善用AI的方法,让它造福新闻业,同时还要给AI设置好围栏。”今年夏天,美联社与OpenAI签署了合作协议。如今,从新闻收集到产品分发,美联社价值链的各个关键环节都有机器学习参与,“我们不会用生成式AI来撰写报道,而是用AI来优化制作新闻的流程。”陈炎权说。
陈炎权介绍,美联社大约在10年前已接受了AI技术和自动化技术,如对企业季度报告进行自动化处理。“这些报告很重要,但又很模式化,我们与科技企业合作,开发了能够自动获取数据并将数据输入由人类记者所创建的模板中。”他分享道,当记者从机械化的工作中解放出来,他们就能更专注于有影响力的报道,发挥思考的价值,如定期撰写值得关注的企业趋势报道,增加关于消费者体验的解释性报道等。
此外,美联社还将这些技术应用于赛事前瞻和回顾报道中。陈炎权表示,每一篇有自动化技术参与的报道,文末都会标注出来,“我们必须对自己在新闻中使用这项技术的做法保持公开和透明。”
在机遇之外,新闻业也面临着挑战。“AI已经改变了新闻行业,让我们变得更快、更高效。”但记者应该如何有道德、负责任地使用AI?“这是一个严肃的问题。”陈炎权说,如果没有新闻媒体和生成式AI机构的坦诚对话和集体努力,这项技术不仅可能危及新闻机构运作的商业模式,还可能危及信息的准确性和可信性。
“这就是为什么新闻机构必须推动建立法律框架,以确保知识产权得到保护,让内容创作者的工作能够得到公平的回报。”他进一步指出,“我们必须倡导设置技术的围栏,并在与技术公司的对话中占有一席之地,我们不能够袖手旁观、什么都不做,只是等着这项技术未来不断发展。”



今年,美联社发布了记者使用AI技术的标准,包括如何、何时使用AI技术,陈炎权说,AI不会改变的是美联社记者的核心作用——记者对事实进行收集、评估以及编辑,从而形成新闻稿件、视频、照片和音频。“生成式AI工具输出的所有内容都被视为未经检查的原始材料。”他介绍,美联社不会用AI工具来改变照片或视频中的任何元素,也不会发布任何由AI生成的视觉素材,但可以确定的是,这些标准将随着技术的发展而演进,世界各地的新闻机构都在努力解决如何在报道中使用生成式AI的问题。
“我们或许不知道未来会怎么样,但有一点很明确,就是我们必须采取行动,而且要立即采取行动,因为生成式AI已在不断发展。”陈炎权说。


来源:羊城晚报
链接: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84270181546890835&wfr=spider&for=pc
编辑:潘洁

782#
 楼主| 发表于 2023-12-7 19:22:22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编辑:洪韵

783#
 楼主| 发表于 2023-12-8 10:53:13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从电子媒介到数智视听的范式变革:中传王晓红教授来我院讲学
电视会终结吗?人工智能是否会取代艺术家?
126日下午,中国传媒大学本科生院院长王晓红教授应邀在歌乐楼为我院100余名同学作题为《从电子时代到数智时代 视听传播的范式变革》的学术讲座。
副院长郭赫男教授主持讲座。
王晓红教授精彩开讲  付诗怡
郭赫男副院长主持讲座  付诗怡
王晓红从电视终结的历史讨论和AIGC的引入出发,对视听传播发展应用的案例进行分析。以Runway工作室的视频编辑器、PIKA的技术、字节跳动的智能视频翻译、ChatGPT等为例,王晓红指出,在AIGC高度发达的当下,技术的发展给视听传播领域带来新挑战的同时也提供了新的可能。
人工智能会取代艺术家吗  付诗怡
王晓红认为,在电子媒介到数字视听的这个变革时期,视频已经成为新的流量生产力、全媒体发展的标配和一种社会交流语言,并从媒体、经济、文化、话语四个视角向同学们展现了如今新型视听传播研究的学术图谱。她提出,互联网的视听传播形成了一种全新的特征:视频变得越来越文本化口语化,并表现出新的互动机制和叙事机制。
同学们听得很认真  付诗怡
技术进步可以集成万物数据、可视化方式,借助各种传感器重构人与世界的感知。王晓红表示,数字视听到数智视听的转变在技术层面进一步扩展着人们与世界的关系,改变了人们对世界的感知。她认为,从人类视听传播的发展逻辑来看,每一个新技术的使用,都折射了人类传播在两个层面上的追求:一是对身体感觉丰富性的还原;二是交往互动的深化。
讲座现场  付诗怡
未来人机之间如何更好合作、深度融合是我们的重要课题。讲座最后播放了由人机共同创意的广告片段《我把我唱给你听》,该广告通过智能声音处理技术把个体的声音还原到人生的不同阶段,也把那些所爱之人的声音再次呈现在耳边,触发了同学们对人与技术的思考。
讲座引发认真思考 付诗怡
王晓红指出,尽管今天人们面临着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巨大挑战,但人类最深层的感情、价值追求以及人文关怀能帮我们战胜、抵御这些困难。如何使技术不只是沦为工具,而是成为更好的发展动力?如何应对技术给视听传播研究带来的课题挑战?这也是新闻传播专业学生需要做的探索。
掌声响起  付诗怡 摄
23级新闻与传播专业研究生申云菲表示,听完讲座后,她对视听传播的范式变革有了全面的认识,也激发了自己对数智时代视听现状变化的思考。
来源:川外新传
编辑:洪韵

784#
 楼主| 发表于 2023-12-10 22:28:58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欧盟就《人工智能法案》达成协议,允许有限度的人脸扫描
根据彭博社12月9日报道,经过艰苦谈判,欧盟达成了一项协议,该协议有望成为西方世界对人工智能最全面的监管。
欧盟内部市场主管蒂埃里·布雷顿表示,该协议在促进创新与保护个人和公司权利之间取得了平衡。他在9日发表的一份声明中说:“我们花了很多时间来寻找平衡,既要充分利用人工智能的潜力,又要保护公民的基本权利。”“我们不希望欧洲出现任何大规模监控。”
布雷顿说,与会谈判人员允许对人脸进行一些实时扫描,但要实施相应的保障和和防范措施,根据一些敏感信息(如政治或宗教信仰、性取向或种族)对人进行分类的扫描将会被严格禁止。与会人员表示,这是谈判中最困难、最敏感的问题之一。最终,各方同意在公共场所对该技术的使用进行限制,并加强防范措施。
监管举措还包括对违反规定的公司处以经济处罚。根据违规行为和公司规模,罚款最高可达3500万欧元,或全球营业额的7%。
随着生成式工具的不断普及,世界各国领导人和技术高管也出现了分歧。欧盟与包括美国、英国在内的各国政府一样,一直在努力寻找一种平衡,既要保护本国的人工智能初创企业,又要防范潜在的社会风险。这是谈判中的一个关键症结。法国和德国之前曾对这项协议提出强烈批评,认为此举可能会对通用型人工智能模型进行过度监管,对Mistral和Aleph Alpha等OpenAI的竞争对手造成打击。
协议达成后,西班牙国务秘书卡梅·阿蒂加斯表示,这项协议符合欧盟国家的意愿。她补充说,目前,Mistral可能不需要遵守通用型人工智能的控制措施,因为该公司处于研发阶段。 法国数字事务部长让·诺埃尔·巴罗则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我们将仔细分析今天达成的妥协,并确保在未来几周内这一文件维护欧洲发展自己的人工智能技术能力,并保持其战略自主性。”
在接下来的几周内,各国代表还将就监管的具体细节进一步协商,但他们基本上已经同意对生成式人工智能制定规定,其中包括对任何开发大型语言模型的开发者的基本透明度要求。那些可能会构成系统性风险的开发者将需要与委员会签署自愿行为准则,以便与委员会合作减轻风险。此外,欧洲议会和欧盟27个成员国组成的理事会都需要批准这项协议。
来源:银柿财经
编辑:洪韵

785#
 楼主| 发表于 2023-12-16 00:30:17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编辑:秦克峰


786#
 楼主| 发表于 2023-12-16 00:44:46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OpenAI 宣布与 Axel Springer 合作

全球出版社 Axel Springer 与领先的人工智能研究实验室 OpenAI 之间的合作标志着人工智能与新闻业融合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此次合作旨在加强人工智能时代的独立新闻业,丰富ChatGPT的用户体验,并为可持续新闻业创造新的金融机会。 此次合作证明了人工智能在包括媒体和新闻业在内的各个领域的相关性日益增强。

这一全球合作伙伴关系的关键方面之一是丰富 ChatGPT 的用户体验。 OpenAI 的 ChatGPT 是一种高级语言模型,可以根据收到的输入生成类似人类的文本。 通过整合 Axel Springer 的权威内容,ChatGPT 的用户可以期待获得更准确、更可靠的信息的增强体验。 此举不仅提高了 ChatGPT 的可信度,还将 Axel Springer 的内容覆盖到更广泛的受众。

Axel Springer SE 是一家总部位于欧洲的领先数字出版社,以其对在线媒体的高度关注而闻名。 阿克塞尔·施普林格 (Axel Springer) 历来植根于传统印刷媒体,现已显着转向数字产品,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媒体格局。 这种转变反映了更广泛的行业趋势,由于消费者行为的变化和技术的进步,数字媒体已变得至关重要。 Axel Springer 旗下的主要品牌和出版物包括:

《图片报》:《图片报》是欧洲最著名的小报之一,因其在德语市场的广泛影响力而闻名。 它以耸人听闻的新闻、娱乐和体育报道的结合而闻名。
《世界报》:另一家著名的德国全国性日报,《世界报》提供全面的新闻报道,包括政治、商业、文化和国际事务。 它以其深入的报告和分析而闻名。
Business Insider:Business Insider 被 Axel Springer 收购,是一家全球领先的商业新闻网站,特别受年轻且精通数字技术的受众欢迎。 它以其现代的新闻风格和对商业和金融新闻的快速报道而闻名。
POLITICO Europe:由 Axel Springer 和 POLITICO LLC 共同拥有,是欧洲政治新闻的重要来源,提供欧洲政治和政策制定的详细报道。
Fakt:Fakt 是波兰最大的小报之一,以其在波兰境内的广泛吸引力和广泛发行量而闻名。
Auto Bild:Auto Bild 是欧洲领先的汽车杂志之一,专注于汽车,提供与汽车行业相关的广泛评测、新闻和测试。
WeltN24:一个新闻频道和网站,提供 24 小时报道,重点关注德国和国际新闻、政治、商业和文化。
Upday:由 Axel Springer 开发的新闻聚合应用程序,专为三星设备设计。 它根据用户的喜好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新闻内容。
“我们很高兴能够在 Axel Springer 和 OpenAI 之间建立这种全球合作伙伴关系——这在同类中尚属首次。 我们希望探索人工智能赋能新闻业的机会,将新闻业的质量、社会相关性和商业模式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Axel Springer 首席执行官 Mathias Döpfner 说道

除了增强 ChatGPT 之外,此次合作还允许用户接收来自 Axel Springer 媒体品牌的全球新闻摘要。 这些品牌包括 POLITICO、BUSINESS INSIDER、BILD 和 WELT。 通过提供这些摘要,用户可以直接通过 ChatGPT 了解世界各地的最新新闻。 为了确保透明度并提供额外信息,ChatGPT 给出的答案将包括归属和完整文章的链接。

Axel Springer 和 OpenAI 之间的合作不仅仅是增强 ChatGPT。 它还支持 Axel Springer 现有的利用 OpenAI 技术的人工智能驱动型企业。 此次合作为 Axel Springer 提供了在运营中进一步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的机会,从而有可能在未来带来更多创新的解决方案和产品。

开放人工智能

“与 Axel Springer 的合作将有助于为人们提供通过我们的人工智能工具访问优质实时新闻内容的新方法。 我们坚定地致力于与世界各地的出版商和创作者合作,确保他们从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和新的收入模式中受益。”OpenAI 首席运营官 Brad Lightcap 说道。

此次合作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使用 Axel Springer 的优质内容来训练 OpenAI 的语言模型。 这意味着 OpenAI 的模型将能够访问大量高质量、多样化且可靠的内容,有助于提高其性能和准确性。 将 Axel Springer 的内容集成到 OpenAI 的训练过程中可以产生更复杂、更可靠的 AI 模型。

Axel Springer 是一家活跃于 40 多个国家/地区的媒体和技术公司,其目标是成为数字内容和数字分类广告的全球市场领导者。 与 OpenAI 的合作符合这一目标。 通过将人工智能融入其运营和内容中,Axel Springer 可以增强其数字产品、覆盖更广泛的受众,并在全球数字内容和分类广告市场上建立更强大的影响力。

Axel Springer 和 OpenAI 之间的合作标志着人工智能在新闻业整合方面向前迈出了充满希望的一步。 它不仅增强了 OpenAI 的 ChatGPT 的功能,还支持 Axel Springer 的人工智能驱动型企业及其成为数字内容和分类广告全球市场领导者的目标。 随着这种伙伴关系的展开,观察它给人工智能和新闻领域带来的进步和创新将会很有趣。

最新极客小工具优惠

披露:我们的一些文章包含附属链接。 如果你通过这些链接之一购买商品,Geeky Gadgets 可能会赚取联属佣金。 了解我们的披露政策。

来源:咨询网站
链接:https://0xzx.com/2023121417473948725.html
编辑:秦克峰
787#
 楼主| 发表于 2023-12-21 00:43:45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AI要7x24小时播新闻了!
该系统的目的是取代那些只会照着提词器念稿子的主播,而不是真正的记者。


「我要做一个星期七天的黄金时段新闻,」这是近期热播剧《新闻女王》里的一句台词。该剧讲述了几位主播在电视台内部明争暗斗的故事。人人都挖空心思,想全年无休连播七天黄金档。观众不禁感慨,他们真的太爱上班了。
不过,作为血肉之躯,哪怕再爱上班,人类主播也终究要休息。此时,AI 主播的优势就很明显了,他们可以 7x24 小时不间断播新闻,就像美国媒体初创公司 Channel 1 放出的这段 demo 一样:   
这段 demo 的发布在美国新闻界激起了热烈讨论,因为里面出镜的主播,没有一个是真人。他们形象逼真,语音流畅,甚至连嘴唇动作都严丝合缝。而且,他们可以一秒切换语种,用各种不同的语言播报新闻,这是大部分人类主播都做不到的。

该公司指出,支撑这些主播的不仅是基础的动态图像和合成声音技术。实际上,它们背后是一个类似于ChatGPT 的复杂模型,这为它们赋予了独特的个性和灵活性。这可能意味着主播们可以拥有自己的记忆和独特的语音语调,但要根据世界不同地区的情况量身定制。
看到这里,有人可能担心,他们播报的会不会是自己编造的新闻?对此,该公司解释说,Channel 1 制作的新闻是真实新闻素材、故事与生成主播的结合。Channel 1 有真人编辑和制片人,他们会参与检查最终出现在屏幕上的内容的准确性。
具体来说,他们播报的新闻有三个「可信赖的新闻来源」:一是收取稿酬的独立记者;二是 AI 根据政府文件和其他可信来源生成的新闻;三是外部机构的报道。在 Channel 1 看来,这可以保证他们内容的真实性,但仍然有人质疑「可信赖的新闻来源」是否真的「可信赖」。
除了主播,屏幕输出和一些故事的选择也来自 AI。在「摄像机无法进入」的地方,一些片段也由 AI 生成。为了避免误导观众,他们会给这些 AI 生成的画面打上标签。
Channel 1 联合创始人、技术企业家 Adam Mosam 说,Channel 1「非常明确,观众在任何时候都知道他们看到的是什么,是否存在某种人工智能修改。」


为了确保观众知道人工智能何时参与到片段的视觉效果中,或被用来改变真实的事物,屏幕的角落会出现一个图标。这包括在真人身上使用翻译算法的情况。
此外,Channel 1 和传统新闻频道还有一个很大的不同点。传统新闻的运作方式是向观众提供标准化的播报,世界上的每一个人接收到的都是相同的一两个小时的内容。但 Channel 1 不打算这么做,他们想让消费者自己选择观看哪些新闻报道。换句话说,他们要做新闻频道里的 TikTok。
这样的制作方式也注定了,Channel 1 的制作成本将大大低于传统的新闻网络,因为他们不需要依靠工作人员来收集材料,也不需要记者来深入研究一份复杂的文件。
据报道,Channel 1 成立于 2023 年,由制片人兼导演 Scott Zabielski 和技术企业家 Adam Mosam 创立。将有大约 11 名员工,包括一名尚未聘用的主编。
他们的 AI 新闻节目预计将于 2024 年 2 月份在 X 等流媒体服务平台上线,同时也会在 FAST 和其他传统平台上推出。联合创始人希望每天制作 500~1000 个片段,这些片段可以通过广告支持的应用程序或视频平台播放。
「如果我们能生成 500 个故事,并为你选择合适的 9 或 10 个,那么我们就能更好地为你提供信息,在你分配的时间内向你展示你正在寻找的内容。」Mosam 说。随着时间的推移,该应用将了解观众的偏好和习惯。「如果播财经新闻,也许我们会报道你持有的股票或你感兴趣的领域。如果播体育新闻,也许内容就是你最喜欢的球队。」
Channel 1 即将开播的消息令全美记者感到震惊,他们既担心 AI 新闻主播让假新闻变得更猖獗,也担心 AI 主播对人类主播造成冲击。
Ruby Media Group 首席执行官 Kristen Ruby 评价说:「当人工智能新闻主播取代人类新闻主播时,假新闻的概念将有完全不同的含义。」
这些愤怒不仅来自媒体行业,普通人也对数字人感到不安。导演 Lee Kirton 说:「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错误信息的世界,数字媒体素养非常重要,社交媒体渠道已经充斥着虚假视频、错误信息,权力会利用这些信息。」
除了假新闻,部分新闻从业者也担心 AI 主播对人类主播造成冲击。加拿大 BC Today 的记者 Alec Lazenby 表示:「这简直太可怕了。虽然完全由人工智能驱动的广播的发展令人印象深刻,但它可能会对已经枯竭的新闻行业造成巨大影响,并加速高质量记者和主播的流失。」
Zabielski 基在接受采访时回应说,该系统的目的是取代那些只会照着提词器念稿子的主播,而不是真正的记者。它为非出镜记者提供了一种展示自己作品的方式,包括为他们创建虚拟化身,让他们在镜头前展示自己的作品。看来,如果像《新闻女王》中的女主人公文慧心那样,拥有脱稿连续播报 10 分钟不开天窗的傍身之技,抢新闻、写稿都不在话下,暂时还不用担心被 AI 主播取代。
来源:传媒见闻 (公众号)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ZSFQNf4PCqqSyQ_fD-69qw
编辑:覃韵琪

788#
 楼主| 发表于 2023-12-21 23:02:44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AI假新闻网站,7个月暴涨1000%+

据澎湃新闻援引自跟踪错误信息的组织NewsGuard的研究,由人工智能(AI)生成的虚假新闻和信息的爆发性增加,正成为当前互联网时代的一项全新挑战。
据该组织的报告称,此类生成虚假文章的网站数量,自5月以来激增了1000%以上,从49个增至600多个,涉及15种语言。这些网站每天生产大量文章,内容涉及政治、社会等多个领域。
背后的动机各异,包括动摇信仰造成破坏,或者依靠两极分化的内容制造点击量,获取广告收入。这种迅速增长的现象,令人担忧,NewsGuard称其为下一个大型的“错误信息超级传播者”。
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让几乎任何人都能轻松创建看似合法的新闻网站,生产的内容往往难以与真实新闻区分。例如,有一篇AI生成的文章虚构了有关“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精神科医生”的故事,这个虚假故事被广泛传播,甚至出现在伊朗国家级电视节目上。



伊朗国营电视台援引不可靠的人工智能生成的英文新闻网站GlobalVillageSpace.com
上述虚假文章出自一个叫做“地球村空间”(GlobalVillageSpace.com)的网站,该类网站通常混合真实新闻和虚假内容,从而增加欺骗性故事的可信度。这种混合使用真实新闻和人工智能生成新闻的做法,可能在未来的重要新闻宣传节点上变得愈发常见,成为传播错误信息的有效手段。
NewsGuard的研究显示,这种情况的危险在于人工智能的范围和规模,尤其是当它与更复杂的算法结合使用时。误导性信息的扩散规模和速度前所未见,成为一种新的信息战。
面对这种挑战,提高公众的媒体素养至关重要。监管机构和政府在打击假新闻内容方面可能存在困难,社交媒体公司的作用也受到限制。因此,教育公众识别虚假信息的技巧,如注意文章中的语法错误或不寻常的句子结构,成为应对这一挑战的关键。




总的来说,AI生成的虚假新闻的兴起对于社会信息的准确传播构成了严重威胁。
首先,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潜力和利益,但同时也引发了新的挑战和风险。AI在新闻生成方面的应用突显了这一点。一方面,AI可以高效地生成内容,帮助减轻编辑的工作负担,提高信息传播的效率;另一方面,当它被用于生成虚假信息时,其速度和规模的优势会迅速放大误导性内容的影响,导致公众信任危机和社会混乱。
其次,AI生成的虚假新闻问题凸显了技术伦理的重要性。技术本身并不具备道德判断能力,它的应用取决于人类用户的意图。因此,制定和执行有关AI应用的伦理指导原则和法律法规显得尤为重要。这不仅需要技术开发者和使用者的责任意识,也需要相关监管机构的有效介入。
再次,这个问题提醒我们,随着技术的进步,社会的适应和应对机制也需要相应更新。例如,在教育领域,加强公众对于媒体素养和信息识别能力的培养,成为应对虚假信息传播的重要途径。同时,新闻机构和社交媒体平台也需要开发更高效的工具和方法,来识别和过滤AI生成的虚假内容。
最后,面对AI生成的虚假新闻的挑战,也需要一个多方参与的解决方案。政府、科技公司、媒体、教育机构以及公众都应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这不仅是一个技术问题,更是一个涉及社会治理、公众教育和国际合作的广泛问题。




来源:传媒头条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MG_rucOQBw0VJGYRfXX4eQ
编辑:覃韵琪

789#
 楼主| 发表于 2023-12-28 22:27:19 | 只看该作者
《人工智能伦理治理研究报告(2023年)》白皮书发布
1226日,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在“2024中国信通院ICT深度观察报告会科技伦理治理分论坛上发布了《人工智能伦理治理研究报告(2023年)》。
报告在总结人工智能伦理治理有关概念和特点的基础上,对人工智能生成内容、自动驾驶、智慧医疗三个典型应用场景的伦理风险进行分析,并结合国内外人工智能伦理治理实践,提出人工智能伦理治理的四点展望,以期为更加广泛深入的讨论提供参考。

   报告前言  
伴随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人类正在进入一个人机物相融合的万物智能互联时代,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在给人们带来生活和工作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系列伦理挑战。2022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科技伦理治理的意见》,对科技伦理治理工作进行了系统部署,将人工智能列入科技伦理治理的重点领域。
人工智能伦理是开展人工智能研究、设计、开发、服务和使用等活动需要遵循的价值理念和行为规范。人工智能技术的突破发展,引发了技术应用的伦理争议,特别是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应用引发了偏见歧视、隐私侵犯、责任不明、虚假内容传播等伦理挑战。
为应对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带来的风险,世界各国积极推动人工智能伦理国际治理合作。各国政府通过出台人工智能伦理原则、发布人工智能伦理治理指引、提供技术治理工具等加强本国本地区的人工智能伦理治理监管。我国通过积极完善人工智能伦理制度规范,探索人工智能伦理治理技术化、工程化、标准化落地措施,加强人工智能治理国际合作等举措推动人工智能向善发展。
人工智能伦理治理是多主体协作的全流程治理,是以敏捷机制协调人工智能发展与安全的重要治理模式。未来一段时期,人工智能伦理治理将与产业创新活动增强协调;多学科多主体参与、分类分级治理、技术工具开发等措施将有效推动人工智能伦理治理机制完善;全民科技伦理素养的提升将有效防范人工智能伦理风险;全球人工智能伦理治理合作也将推动人工智能技术造福人类。

   报告原文





来源:专知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y1vnYQG2fFxB0-5DmyXpIw
编辑:程博

图片5.png (974.29 KB, 下载次数: 19)

图片5.png
790#
 楼主| 发表于 2023-12-29 10:40:00 | 只看该作者
《纽约时报》起诉OpenAI微软侵犯文章使用权
OpenAI在推出ChatGPT后吸引了数十亿美元的投资
(德国之声中文网)本周三(12月27日),《纽约时报》对OpenAI和微软提起诉讼,声称这两家科技巨头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使用数百万篇文章来训练ChatGPT等工具的人工智能模型。
诉讼称,这两家公司"试图搭《纽约时报》的便车,在未经许可或付费的情况下,利用其在新闻领域的巨额投资,制造替代产品。"
微软与OpenAI建立了合作关系,允许其利用OpenAI开发的人工智能技术。微软也是OpenAI最大的资金支持者。
尽管还未有明确要求OpenAI和微软支付的索赔金额,《纽约时报》表示,它"寻求让其对非法复制和使用《纽约时报》具有独一无二价值的作品所所造成数十亿美元的法定和实际损害负责"。
该诉讼还要求销毁ChatGPT以及其他使用《纽约时报》文章作为训练材料的大型语言模型。

ChatGPT有何指控?
人工智能(AI)公司从互联网上轻松获取文本,包括新闻文章,以训练生成式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蓬勃发展,这些公司近年来吸引了数十亿美元的投资。
诉讼称,OpenAI的ChatGPT-4呈现了《纽约时报》的大部分文章,其中包括一篇调查纽约市出租车行业的深度报道,该报道历时18个月完成,并获普利策奖。
此外,诉讼还称,ChatGPT-4错误地将《纽约时报》旗下的评论网站Wirecutter援引为某些产品的购买推荐,从而危及其声誉。
诉讼称微软开发的Copilot(前身为必应聊天Bing Chat)提供的回答中包含了对《纽约时报》文章的逐字摘录。
《纽约时报》以及越来越多的公司及个人开始采取法律行动,以阻止OpenAI使用受版权保护的材料来训练ChatGPT。
但也有一些主流媒体选择与OpenAI合作并签订内容协议,比如美联社(AP)和德国的斯普林格传媒集团(Axel Springer)。
(法新社、美联社)

来源:德国之声中文网
链接:https://www.dw.com/zh/%E7%BA%BD%E7%BA%A6%E6%97%B6%E6%8A%A5%E8%B5%B7%E8%AF%89openai%E5%BE%AE%E8%BD%AF%E4%BE%B5%E7%8A%AF%E6%96%87%E7%AB%A0%E4%BD%BF%E7%94%A8%E6%9D%83/a-67842257
编辑:程博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