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闻语言的语用案例

[复制链接]
750#
 楼主| 发表于 2019-2-23 20:53:21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为什么汉语里“屌”“逼”“婊”泛滥?人心病了
试看这个时代最流行的标题:“致贱人”、“致Low逼”、“致道德婊”……一批批的粗俗词汇已侵入我们的日常。语言的健康与否,反应的其实是人心。

这是浮躁的时代,人们没了耐心去仔细倾听;这是宣泄的时代,人们没了平和的心境讲道理。这病态时代里的台词,就是“逼”“屌”“婊”。

不说“逼”“屌”“婊”,我们就不会说话了吗?

鄢烈山先生是我尊敬的文坛前辈。有一天他发来消息:刚才见你满口“逼格”,觉得很不好,以后能不能不要再说了?

这一天是2015年1月26日。当晚,我在朋友圈写道:“今天被鄢烈山老师批评,此后不再使用‘逼格’一词(包括这类词)。立此存照,切记切记。”

一约既定,万山无阻。这不仅出于对前辈的承诺,抵制语言的低俗化,我更想挑战一下自己的定力。此前持戒,最成功的是戒四国军棋,余者如戒酒、戒晚睡,往往半途而废,立志戒一个月,只能苦撑大半个月。所以我要试试,此次戒“逼格”,能坚持多长时间。

这可归入“脏话戒”。如你所知,所有戒中,脏话是最难戒的一种,因其在多数时刻,都是无意识的产物,不比戒烟、戒酒等,大抵可由意识控制。犹记当年,脏话连篇的蛋总常常发誓:“我操,我他妈再也不说脏话了!”这于是成为了我们寝室的经典笑话之一。

持戒至今,一年将近。这期间,有好几次,“逼格”已经起于心底,奔至喉咙,直欲喷薄而出,好在最后关头,意识占据了上风,未将这个词宣之于口,而换作“格调”等。就结果而言,我把持住了;然而若论持戒在心,终归还是犯戒。最理想的境界,则在于心中压根不起“逼格”一念,就像这个词诞生之前那样。

这实在太难了。你自己可以不用“逼格”,却无法禁止他人使用。作为这个时代的流行语和关键词,“逼格”已经成功取代“格调”,飞入寻常人口,对此,没有人能够听而不闻、视而不见,但有所见,必入内心,化作杂念,破坏持戒。

词语,尤其是新词(旧词生出新义,亦属此列),正可视为时代的投影。不妨说,有什么样的时代,便有什么样的词语,时代的性质塑造了词语的面目,反过来,词语的流行将改写时代的风貌,甚至会支配时代史的书写。从“格调”到“逼格”的转型,当作如是观。遥想当年,“格调”一词随保罗·福塞尔《格调》一书而风靡,正呈现了那个时代的格调;彼一时此一时,当“逼格”及“装逼”“撕逼”等盘旋于今人嘴边,则呈现了现时代的格调,不,逼格。这两者之间,相隔还不到二十年。

以“逼格”为基点,我们将会发现,这个时代的新词,特色之一,即不脱“逼”“屌”“婊”等字眼,尤其是“婊”字,简直百搭,可与许多名词配对,如“绿茶婊”“心机婊”“圣母婊”“道德婊”等。再加上传统的“贱人”“贱货”等,共同构成了时代话语的低俗气质。也许有人不喜“低俗”这个词的政治意味,那么我们可以换一个说法:粗鄙。

我不认为,说脏话就是粗鄙。这得看脏话的性质、言者的意识,以及对他人的伤害。蛋总是典型的重庆人,平时满口脏话,曾被我讥为“生殖器长在嘴上”,与之对谈者大都不以为忤,因为他说“我操”“我日”等,只是为了强化语气,并无辱骂对方之意。现在这些言必称“屌丝”“穷逼”“绿茶婊”的人呢,几乎每一个词语、词语的每一笔画,都充满暴力属性,以凌辱、攻击为目的;而且话语暴力的运行轨迹,往往不是弱者反击强者,而是弱者内部自残,或者说,弱者折辱更弱者。这正应了鲁迅在九十年前的批判:“勇者愤怒,抽刃向更强者;怯者愤怒,却抽刃向更弱者。不可救药的民族中,一定有许多英雄,专向孩子们瞪眼。这些孱头们!”

试看这个时代最流行的标题:“致贱人”、“致Low逼”、“致道德婊”……当它们像苍蝇一样爬满日渐华美的手机屏幕,我则百思不得其解:难道我们的汉语贫瘠到这等地步,若不用“逼”“婊”,便不足以精确表意,甚至不会正常说话?难道我们的心理疲乏到这等地步,只能在“贱人”“Low逼”的粗鄙之中寻觅施虐与受虐的快感?难道我们的思想冷酷到这等地步,必须以讽刺、羞辱的方式表达愤怒和怜悯?

这背后,还是那个老话题:相比说出了什么道理,说理的方式,即怎么说理,其实更为关键。这也正是为什么我一直强调,阅读胡适、王小波等,相比说理,更应该关注他们怎么说理。

话说回来,“逼”“屌”“婊”等新词的流行,不能单单归罪于“致贱人”、“致Low逼”的作者,对一些作者而言,不是他想写什么就写什么,而是读者和市场需要什么,他才写什么。如果“贱人”不能吸引眼球,他可能会改写“致圣人”,如果“Low逼”不能激起波澜,他可能会改写“致土豪”。所以说,汉语的粗鄙化,乃是这个社会的共同罪行,大概只有像鄢烈山先生这样“有心挽狂澜于既倒的悲壮之士”,能够免责。

这一百年来,汉语所承受的苦难,累加起来,可能要重于此前千年。粗鄙化是一端,官腔所带来的戕害则有过之而无不及。尽管伟大领袖慧眼如炬,未雨绸缪,早于1942年便撰文《反对党八股》,然而我们的政治语言,依然深陷八股的泥沼。陈云《官腔》一文总结道:“新式官腔以合成复词为主,舍具体而用抽象(preferring the abstract to the concrete),将天然言语变为工业程序,意图削弱民众的词汇,令其思想与感情贫乏,易于摆布。”邱科夫斯卡娅对苏联官腔的批判可为参照:“试读他们的通知、决议、报告、评论,不带前缀‘不’、‘非’或‘反’、不带后缀‘论’、‘主义’或‘者’、‘分子’的词,在他们简直是没有的。”

试举一例。

譬如“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找准深化改革开放的突破口,明确深化改革开放的重点”这样的官员讲话与社论语言,不仅啰嗦,而且空洞无物,完全可以简化为“改革要科学决策,协调措施,找准突破,明确重点”,虽然依旧空泛,至少读来会顺口一些。

《中国周刊》曾将这个时代定义为“粗鄙时代”,并断言,最糟糕的粗鄙,是“强者愈粗,弱者愈鄙”。就语言而论,官腔的最大特点可谓“空”,新词的最大特点的确是“鄙”。前者架空了汉语,后者贬低了汉语。前者使汉语沦为稻草人,后者使汉语沦为侏儒。二者合力,则使社会断裂:上半身空虚,下半身肿胀。

这么说,绝非要把责任推到时代头上。还是那句话,时代与语言,相互成就。粗鄙时代是粗鄙语言的幕布,粗鄙语言则是粗鄙时代的台词。

当汉语江山花果飘零,支离破碎,陷入重度污染,我们能做什么呢?我的批判,最大意义只能是反躬自省,反求诸己。基于此,我愿继续守护与鄢烈山先生的约定,并试图证明,不用由“逼”“屌”“婊”等所构成的新词,正如不用那些官腔,我们依然能正常说话。也许我们所缺乏的不是正常说话的能力,而是正常说话的意愿。
编辑:杨琦钜



749#
发表于 2019-2-21 09:56:50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NYT2019年2月21日

每日一词:Mea culpa | 公众人物如何道歉
发推暗示美国对以色列的支持背后有来自亲以色列游说团体的资金,美国一名女性穆斯林议员被指责为“反犹主义”。在引发两党愤怒后,她为此正式致歉(mea culpa)。
Mea culpa一词源于拉丁语,意思是“由于我的过失”(through my fault)。这个短语来自天主教会的忏悔祷告词,是一句道歉或悔恨的感叹,用来表示“这是我的错”或“我道歉”。
当一份报纸为刊登了不准确的信息致歉,或是政治人物为了过去的错误行为道歉时,mea culpa一词指的就是“道歉声明”。在席卷全球的“我也是”(#MeToo)运动中,时报The Upshot栏目即盘点了一系列名人对自身不端行为的mea culpa。

【修辞】• 怎样才是说对不起的正确方式?道歉就是承认自己的过错,但真的有这么简单吗?真诚的道歉,可以是疗效强大的药物,但当其中带有“但是”时,便会抵消道歉的真诚之意。
748#
 楼主| 发表于 2019-2-21 00:54:55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刁难使用者:当代汉字读音折腾简史 | 短史记


编者按:这两天,自媒体文章《注意!这些字词的拼音被改了!》刷屏社交网络,其中提到的“说(shuì)服变成了说(shuō)服 ,一骑(jì)红尘变成了一骑(qí)红尘,粳(jīng)米变成了粳(gěng)米,荨(qián)麻疹变成了荨(xún)麻疹……”,让许多人感慨“当年的学白上了”、“一夜之间变回文盲”。

澎湃新闻采访《咬文嚼字》主编后,得到的回应是“这是条假新闻”,“大部分内容来自国家语委2016年6月6日发布的《征求意见稿》,而这个《征求意见稿》至今尚未正式发布”,“也许网友担心的‘读音改动’根本就不会出现在正式发布的《审音表》中,有什么好担心的呢?”。

《征求意见稿》虽然迄今没有转正,但“意见稿”引发的焦虑,已经让《注意!这些字词的拼音被改了!》这类贴子变成了经典的“月经贴”,这两年多来,几乎每个月都可以在自媒体里看到类似的文章。2018年11月份,相似的“月经贴”刷屏时,《短史记》曾经刊发过一篇文章,扼要检讨了当代汉语审音工作存在的种种问题。重新发布该文,相信会有助于加深这个问题的认知(正文提到的“16年修订版”,即是指《征求意见稿》)。

比如,回顾这段历史,自不难发现,当年将“说服”的“说”定成“shuì”音,把“一骑红尘”的“骑”定成“jì”音,并没有什么非如此不可的依据,当时的民众更习惯念“shuō”和(qí),审音者如孔乙己写茴香豆之“茴”字一般以多音为博学,结果只是人为增加了交流障碍和知识负担(实是一种“伪知识”)。而当部分学者意识到这一点,试图在16年公布的《征求意见稿》里将之前的部分错误纠正回来时,事情又已经变得不可逆——数十年的语文教育,数亿人好不容易通过死记硬背把“说(shuì)服”、“一骑(jì)红尘”深深地刻入脑海,将之变成一种理所当然的读音,如今居然又要改回去,自然会很反感,自然会想吐槽乃至抵制。

文 | 谌旭彬

绝大多数中国人,在学生时代,都曾受过汉语多音字的痛苦折磨。

如果当年的普通话审音工作,能够做得更规范一点,这些折磨,本是可以避免的。

三次普通话审音


民国时期,虽然有“蓝青官话”的存在,但汉语在读音方面,并无统一标准。包括姓氏、地名在内的大多数词语,存在着相当普遍的异读现象。

一九四九年至今,为规范汉语读音,曾三次汇集学者成立“普通话审音委员会”,进行了三次“普通话审音”工作。

第一次始于1955年。当时决定“大力推广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的普通话”,历时8年,于1963年编成一份《普通话异读词三次审音总表初稿》

第二次始于1982年。在1963年的《初稿》的基础上,历时3年修订,形成一份《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1986年出版),该表开篇即声明是“关于异读词读音规范的最新的法定标准”。

第三次始于2011年。历时3年,于2016年6月份,以征求社会意见的形式,公布了一份《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修订稿)》

这三份审音表,对规范普通话的读音,起了很重要的作用。但审音过程中,很多粗糙的做法,给使用者带来了非常多的困扰。

试举例说明。

莫名其妙的“文语分读”


审音表搞了一种文、语分读的体例。

很多学生,包括专业的播音工作者,栽在文、语分读上的比例很高。

按表之说明,文读一般用于书面文字,语读一般用于口语。

这种区分相当奇怪:

(1)大部分词语,在日常生活中都存在着不同的读音,以哪一种为文读音,哪一种为语读音,选择起来本就很困难。

(2)研制审音表的目的,是规范汉语读音,推广普通话,搞文读、语读的区分,是逆审音表的初衷而行

(3)现实生活中,使用者往往很难识别哪个词属于书面语,该用文读音;哪个词属于口语,该用语读音,搞文、语分读,只是徒增学习者的困扰。

比如,“薄”字的读音。16版规定,“薄”字的语读音为“báo”,举了一个例子“厚~不均”;文读音是“bó”,举了一个例子“厚~”。

为什么“厚~不均”要读“báo”,“厚~”却必须读“bó”呢?

审音表的理由是:前者“常单用”,后者“多用于复音词”。这种区分莫名其妙,除了增加使用者的无所适从之外,毫无意义

类似的例子,还有“澄”字。~清混乱、~清问题等词中之“澄”,被定性为文读,读音为“chéng”,“把水~清”之“澄”,却被莫名定性为语读,读音为“dèng”。

再比如“差”字的读音。86版规定,“差”有一个文读音“chā”,例词是:不~累黍、不~什么、偏~、色~等;有一个语读音“chà”,例词是:~不多、~不离、~点儿。到16版的时候,却又把例词“不~什么”从文读音挪到了语读音。

这种举棋不定,显然是因为“差”字在日常使用中,并没有所谓的明显的文、语分野,所以同一个例词,连审音者自己也把握不好该算入文呢,还是该算入语,于是就变来变去。

类似的例子,还有“血”字。63版审音表规定“出血”一词读“xuè”;86版搞了一个文、语分读,呕心沥~、~泪史等词被划入文读,读音为“xuè”,鸡~、~晕等词被划入语读,读音为“xiě”;2016版,鉴于文、语分读给日常使用造成很多不便,又改为“统读xuè”,但又不愿爽快地改彻底,仍留了个小尾巴:“口语单用也读xiě”。

还有一个更荒唐的例子:味同~蜡、咬文~字等词中的“嚼”字,居然被定性为语读(明明是成语、是书面语,不是口语),读音为“jiáo”,而咀~、过屠门而大~等词中的“嚼”字,则被定性为文读(咀嚼比味同嚼蜡更书面语?),读音为“jué”。这四个词语里的“嚼”字,明明意思完全相同,也没有什么书面语、口语的巨大鸿沟,86版审音表,却非要将其拆分成文、语两种读音。

1995年《咬文嚼字》杂志创刊,第一期封面上标注刊名拼音“YAO WEN JUE ZI”,后因有人拿86版审音表抗议,第二期又改为“YAO WEN JIAO ZI”。这次事件说明,即便是专业文字期刊的工作人员,也无法理解“嚼”字莫名其妙的文、语分读。

图:《咬文嚼字》创刊号封面,可以清晰看到“YAO WEN JUE ZI”的刊名拼音

笔者所见,最奇葩到令人彻底无法理解的例子,应该是“当”字的读音。

根据86版的规定,如果“当时、当天、当日、当年”等词的意思,是“指过去”的话,其读音应该是“dāng”;如果“当时、当天、当日、当年”等词的意思,是指“同一时候、同一天、同一日、同一年”的话,其读应应该是“dàng”。

众所周知:(1)判断“当日”等词究竟是何种含义,只需要依靠语句的上下文,用不同音调的读音来区分,根本是多此一举,徒增使用者负担。(2)“当”字只保留一个读音,丝毫不影响其含义的表达。

看到这种奇葩规定,有没有想死的冲动?

可惜的是,16年的修订版,不但没有去掉这种违背人性、折腾使用者的规定,反而变本加厉,在“当”字不同的读音里继续添加新词。

莫名其妙的多音区分,在现实生活中造就了很多混乱。最引人瞩目的一次发生在2008年汶川地震期间。当时,堰塞湖问题牵动全国人心,但媒体在播报新闻时,对究竟该读“堰塞(sè)湖”还是“堰塞(sāi)湖”莫衷一是。对照86版审音表,根本无法得出答案,因为该版审音表的规定是——塞(一)sè(文)动作义。(二)sāi(语)名物义,如:“活~”、“瓶~”;动作义,如:“把洞~住”。最后,只好由学者出来强行认证,声明应取第一种读音,读作“堰塞(sè)湖”。

为适应08年“堰塞(sè)湖”这个既定结论,16版审音表强行删去了塞字第二种读音里的“动作义”部分,将规定更改为——(一)sè(文)。如:交通堵~;堰~湖。(二)sāi(语)。如:“活~”、“瓶~”;“把瓶口~上”。

但是,这其中,无一字说明:以前对塞字搞一个“名物义”和“动作义”的区分,为何现在不搞了?也无一字说明:“塞(sāi)车”这个读音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普及,为何同义的“交通堵塞”还必须读“sè”,这两个词的口语和书面语区别,真的大到了必须使用不同读音的地步了吗?为什么就不能统一读成“sāi”呢?
图:1986版《普通话异读审音表》对“塞”字读音的规定,显然解决不了“堰塞湖”的读音问题
莫名其妙的“恢复古音”


审音表里还有一种奇怪的特殊注音,就是很多古代名词仍读“古音”。

这也是极不靠谱的。

比如,西域古国“龟兹”,63版审音表注明“qiū cī”。但古人是不是真读这个音呢?并不是。“qiū cí”这个读音,源自唐人颜师古为《汉书》作注时留下的“龟音丘,兹因慈”。但是,早有学者指出:

这至多只能说明唐代‘龟兹’的读音与‘丘慈’相同,唐人可以按‘丘慈’的读音来读‘龟兹’,却不等于说唐代‘龟兹’二字的音值就是qiū cí。实际上‘龟’、‘丘’二字唐代不可能读qiū cí,因为见系字当时尚未舌面化,仍当读舌根音。‘龟兹’的异文也能说明这一点。‘龟兹’为汉代西域一个小国名称的汉代音译,《出三藏记集》作‘拘夷’,《梵语杂名》作‘归兹’,《大唐西域记》作‘屈支’,《新唐书》作‘丘兹’或‘屈兹’,《元史》作‘库彻’,今作‘库车’。从异文‘归兹’、‘库彻’和今之‘库车’看,这一地名的第一音节的声母一直都没有舌面化。”

在读音方面,与龟兹(qiū cī)类似者还有很多。比如大月氏(zhī)、阿房(ē pāng)宫、康居(qú)、郦食其(yì jī)、金日磾(mì dī)、冒顿(mò d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括号中的注音被认定为“正确读音”。

事实上,括号里的这些读音,和前述龟兹的读音qiū cī,性质雷同。

我们现在知道,颜师古针对郦食其,有注释“食音异,其音基”,针对 大月氏,有注释“氏音支”;宋祁针对冒顿,有注释“冒音墨,顿音毒”……但唐代的“异”读“yì”吗?唐代的“基”读“jī”吗?唐代的“支”读“zhī”吗?宋代的“冒”读“mò”吗?宋代的“毒”读“dú”吗?

既然这些所谓“古音”未必是真古音(很多可以肯定绝不是真古音),让使用者去死记硬背这些伪知识(或可能是伪知识),显然是没有道理的。顺应语言发展的基本规律(后世读音取代前世读音),让使用者直接按照现代音去读这些名词,又有什么不可以的呢?

为什么非得这样折腾使用者呢?仅仅是为了显示审音者们的“博学多才”吗?

可惜的是,86年版的审音表《说明》,以一句“人名、地名的异读审定,除原表已经涉及的少量词条外,留待以后再审”,将问题以不争论的姿态搁置了起来。

这一搁就过去了30年,16版仍继续同样的办法:“不审订人名、地名等专有名词的读音,原表涉及人名、地名的条目除外。”

不要说龟兹、阿房宫、郦食其这些古代地名、人名不再审定,即便是现存的地名、人名,即便闹出新闻事件,也往往沦为闹剧没有结果。比如2007年央视科教频道的“阿房宫(ā fáng gōng)事件”,本是普及所谓“古音”来龙去脉的好机会,反有很多“学者”乱搅混水,最终以集体痛骂央视而告终。
图:1958年出版的《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本国地名审音表 初稿》
审音时没有原则,随心所欲


莫名其妙读古音的问题,还存在于很多常用词语之中。

比如,成语“心广体胖”之“胖”字,63年版、86年版的审音表,都规定必须读“pán”,理由是此处“胖为安舒貌”。16年版,鉴于民间常用该词彼此戏谑玩笑,又特意将“心广体胖”和“心宽体胖”两个本来意思一致的成语区分开来,前者仍念“胖(pán)”,取“安舒义”;后者改念“胖(pàng)”,取“发胖义”。

其实,根本没有必要搞出“pán”这个读音。

因为“胖为安舒貌”这个解释,本身就很成问题。王念孙《广雅疏证》里讲:“《大学》:心广体胖。郑(玄)注云:胖,犹大也。”郑玄是东汉经学家,王念孙是清代古韵学家。“胖,犹大也”,显然仍存身体发福变得肥大之意。

既然发胖之义仍存,而“胖”字现在的读音是pàng,再去鼓捣一个未必准确的“古音(pán)”,无疑是多此一举,除了折腾使用者、彰显审音者自己很“博学”之外,毫无意义。

当年的审音者,并非不知道这种道理。

比如,在成语“叶公好龙”上,他们就抛弃了“叶”的“古音(shè)”。理由是:叶作为一个姓氏,古代虽然曾经念“shè”,但现在几乎所有姓叶之人都已把自己的姓氏念做“yè”,若再规定“叶公好龙”之“叶”念shè,只是徒增使用者的负担,并无意义。63版、86版、16版,一直都是“yè公好龙”。

“心广体胖”与“叶公好龙”,显示了当时的审音者,在审音工作中,并没有坚持贯彻同一种准则。对此,王力深感遗憾:

“审音委员会有意删掉许多旧时‘破读’的字,如……‘暴露’的‘暴’不再读pū。‘口吃’的‘吃’不再读jī。有些字还特别注明不依旧读,如‘惫’不读baì,‘哑然失笑’的‘哑’不读è,‘叶公好龙’的‘叶’不读shè,这些都是大受欢迎的。可惜举棋不定,似乎没有一定的原则,时而革新,时而保守。

为什么会出现“似乎没有一定的原则”这种事?笔者目前所见资料有限,只能用“莫名奇妙”来解释。

不管原因是什么,这工作是没有做到位的。
图:原86版审音表中作为姓氏的纪字读“jǐ”的规定,在16版里改为了“jì”,以契合绝大多数人对这一姓氏的惯用读音。由“jǐ”到“jì”,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的热播是关键因素。
昨是而今非、昨非而今是


以上,只是四九年以来三次“普通话审音”工作中,存在问题的部分案例。这些案例,无不令使用者相当头疼。

在今天,我们如果翻开新的16版审音表,很有可能会发现,自己学生时代做错了的那些读音题,按现在的标准可能是做对了;而当年花了大精力去记忆、然后做对了的那些读音题,按现在的标准恐怕已变成错的了。

比如,2008年高考语文山东卷第一题:
图:2008年高考语文山东卷第一题
按当年的标准答案,正确选项是C。

但是,按照16版的审音表规定,C选项其实也是错的。86版规定,“壳”字有ké和qiào两个读音,“~儿、贝~儿、脑~、驳~枪”读ké;“地~、甲~、躯~”读qiào。16版的新规定则是:除“地壳、金蝉脱壳”中的“壳”读qiào外,其余读为ké。也就是说,C选项的“躯壳”现在应该读“躯ké”才对。当年选C而得分者,现在应该判错。

再比如,2006年的高考语文辽宁卷第一题:
图:2006年高考语文辽宁卷第一题
按当年的标准答案,正确选项是D。其中C选项的错误是“连累(lèi)”应该读作“连累(lěi)”。这个判断的依据,是86版审音表。按该表的规定,“累”字有三个读音:(一)lèi (辛劳义,如“受~”〔受劳~〕) (二)léi (如“~赘”)(三)lěi (牵连义,如“带~”、“~及”、“连~”、“赔~”、“牵~”、“受~”)

但到了16版,原来规定读“lěi”的“带~”、“~及”、“连~”、“牵~”等词,却又全部被归入到了“lèi”的读音下面。也就是说,当年选C而被判错者,按现在的标准,应该判对得分。

数十年来的普通话定音工作,如此这般昨是而今非、昨非而今是,让使用者无所适从,真是情何以堪!
而如果能够尊重普通话审音的初衷,这些折腾,本是可以避免或者大幅度减弱的。这个初衷很简单:普通话读音审定的目的,是便利语言的使用者,而不是相反,去刁难使用者。
参考资料:
①普通话审音委员会/编,《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本国地名审音表 初稿》,文字改革出版社,1958。
②普通话审音委员会/编,《普通话异读词三次审音总表初稿》,文字改革出版社,1963。
③普通话审音委员会/编,《普通话异读审音表》,文字改革出版社,1986。
④2016年《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修订稿)》全文,可参见网址:http://www.moe.edu.cn/jyb_xwfb/s248/201606/t20160606_248272.html
⑤《王力文集 第二十卷》,山东教育出版社,1991。
⑥陈会兵,《古书中词语的特殊读音研究》,四川出版集团,2008。
⑦周有光,《中国语文的时代演进》,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
⑧赵贤德,《汉语研究与教学探索》,中国文联出版社,2014。
⑨《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修订稿摘要,《江苏教育》1986年第24期。
⑩徐世英,《汉字的音简问题》,天津市语言学会2000年学术年会论文。等。

编辑:杨琦钜

747#
 楼主| 发表于 2019-2-19 17:05:21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播音员主持人请注意,这些字词的拼音被改了!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shuāi)。”

“远上寒山石径斜(xié),白云生处有人家。”

“一骑(qí)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

注:衰在诗中本读cuī,斜在诗中本读xiá,骑在诗中本读jì。由于读错的人较多,现已更改拼音。现在新版教科书上的注音是衰(shuāi)、斜(xié)、骑()。

作者:“我老人家费劲心思完成的押韵,好不容易成了千古名句,就这么被改了?”

类似的还有不少,如下:“说客”的“说”原来读“shuì”,但现在规定读“shuō”,另外还有说(shuō)服;“粳米”的“粳”原来读“jīng”,但现在要读“gěng”;

这几天,网友针对拼音的发帖引发热议,许多人称“怕自己上了个假学”。

不少网友查字典发现,许多读书时期的“规范读音”现如今竟悄悄变成了“错误读音”;经常读错的字音,现在已经成为了对的……

大家纷纷表示有些“发懵”,不知道现在我们到底应该读哪个字音才算正确。

下面,就来看看那些被大家发现修改了读音的字——

比如道别的时候。经常说的“拜拜”(bái bái)。“拜”,《现代汉语词典》第 5 版注音 bài,第 6 版增加注音 bái。
确凿(què záo),原读音:确凿(zuò)。后因从俗改为:确凿(záo
荨(qián)麻疹改为荨(xún)麻疹。
“呆板”本来读 ái bǎn,但是后来为了尊重大众的习惯,所以从 1987 年开始,这个词的读音更改为 dāi bǎn
铁骑(tiě jì)是古代发音。“骑”字在类似动词词义时读 qí ,比如骑兵。其他的类似名词词义的全部都读 jì。轻骑,车骑,骠骑。

不过,现代全部都读 qí,jì 音已经取消了。新版新华字典这个字就只有 qí 一个读音。(旧读“j씓jí”,2005 年起,统一废“j씓jí”读“”,详见《新华字典》第 11 版)


没办法,我们要与时俱进,不能坚持旧的,否则就是错的。如上文提到的“呆板”“确凿”等都是如此。另如“斜”,古读 xiá,现在统读 xié。
“说服”的汉语拼音注音是“shuō fú” 而不是“shuì fú”。《现代汉语词典》(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商务印书馆出版,第 6 版 )的条目(第 1225 页)

“说”字有四种读音。

一是读“shuō”,主要的意思有:

1. 解释,解说;2. 告诉,讲话;3. 言论、主张(作名词,如“学说”“歪理邪说”)等等。

二是读“shuì”,意思是劝说别人使听从自己,比如“游说”。

三是读“yuè”,作“悦”的通假字。

四是读“tuō”,作“脱”的通假字。第三和第四种读音的用法在现代汉语中已十分少见。
谁,何也。

从言隹声。示隹切。《五音集韵》:是为切;《玉篇》是推切。依历史语音系统推导,则正音当为“shuéi”,简写作“shuí”。

因发音不易,方音中介音容易丢失,又多转变为“shéi”,反向影响,定音从俗,故字典中两者皆收,今字典多以“shéi”又“shuí”为主。

“shuí”为读音,多见于庄重场合和极富感情的诗朗诵中;“shéi”为语音,较生活化,多见于影视剧节目和日常生活中。
唯(wěi)唯(wěi)诺诺改为唯(wéi)唯(wéi)诺诺。
靡(统读):“靡靡之音”一词中曾经读作mǐ。
箪食壶浆,《现代汉语词典》第 5 版注音 dān sì hú jiāng ,第 6 版注音 dān shí hú jiāng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橙,统读 chéng,取消 chén(橙子);

从,统读 cóng,取消 cōng(从容);

脊,统读 jǐ,取消 jí(脊梁);

迹,统读 jì,取消 jī(事迹);

绩,统读 jì,取消 jī(成绩);

框,统读 kuàng,取消 kuāng(门框);

拎,统读 līn,取消 līng(拎东西);

澎,统读 péng,取消 pēng(澎湃);

绕,统读 rào,取消 ráo(回绕);

往,统读 wǎng,取消 wàng(往前走);

寻,统读 xún,取消 xín(寻思);

荫,统读 yìn,取消 yīn;

咱,统读 zán,取消 zá(咱们);

作,在“作坊、洗衣作、豆腐作、小器作”中读 zuō,其他场合都读 zuò,即取消 zuó(作料)和部分词语中的 zuō(作弄、作揖、作死、自作自受)。

看完这些,觉得以前语文老师正过的音都是泪啊!

心疼咱们学配音和学播音的宝宝们,几乎每年都会有几个字的读音有变化。

为何字词的读音会不断变化呢?

南开大学语言学教授马庆株表示,语言是社会交流的工具,随着社会的发展,语言的发音也会出现变化。

“就比如说‘确凿’的‘凿(záo)’字,大家都这样读,读着读着就成了‘对的’。”“进行普通话审音也是为了适应大众的需要。”

他进一步解释,为了顺应网络化、信息化时代的日益发展与需求,语言文字也要相对地做出适应与调整。

不过马庆株也表示,汉字语音的调整是一件非常慎重的事情,应该符合字面本身所有的意思。

北京大学中文系退休教授王理嘉说,因为中国所有的字音都是表意的,每一个字音表达一种意思。

也有专家对于一些汉字的统读发音提出了异议,比如“下载”一词,念四声zài,表达的是“搬运”的意思,现在被改为三声,就失去了原有的特殊含义。

从词典的编辑方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了解到,第七版词典编辑截稿时,异读词审音表尚未最终定稿。因此目前词典使用的还是之前的发音标准。

一位在西城区任教的小学老师告诉记者,《现代汉语词典》和《新华字典》是教学中的要用到的重要工具,但现在教师的教学主要以教育部公布的教学大纲和教材为主。

荀子说:“名无固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异于约则谓不宜。”

语言也是同理,作为交流沟通的工具,根据约定俗成做出的改变,似乎更方便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但是也有人认为,按约定俗成改动,我们学习汉字正音还有什么意义呢?

这事儿你们怎么看呢?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2CVCmvLbmp0GB5XNegzdNg

编辑:杨琦钜




746#
发表于 2019-2-16 11:11:18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中美新一轮磋商结束 这五个细节很意味深长
2019年02月16日 09:12 新浪新闻综合


  原标题:中美新一轮磋商结束了,这五个细节很意味深长!


  来源: 牛弹琴

  2019年2月14日和15日,毫无疑问,将会载入史册。

  正如15日最高领导人在会见美方代表时所说的:这两天,世界的目光聚焦在北京。

  当天稍早前,经过两天的密集磋商,中美新一轮高级别磋商结束,取得了重要阶段性进展。

  新华社连续发了两条消息通稿,白宫也发了一条声明,都不太长,但所谓“新闻越短,事情越大”,仔细读来,内涵相当丰富。

  在牛弹琴(bullpiano)看来,至少这几个细节,就很有意思。


  (一)

  细节一,人民大会堂里的会见。

  这是一次非同寻常的会见。

  算起来,中美贸易战爆发已将近一年,这还是中国最高领导人第一次会见美方代表。

  据新华社通稿,在会见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和财政部长姆努钦时,最高领导人说了这样一番话:

  去年12月,我和特朗普总统在阿根廷会晤,达成重要共识,两国要共同推进以协调、合作、稳定为基调的中美关系。希望双方团队按照我同特朗普总统确定的原则和方向,加强沟通、聚焦合作、管控分歧,推动中美经贸合作和两国关系健康稳定向前发展。

  莱特希泽和姆努钦,则转达了特朗普总统对中国最高领导人的亲切问候和良好祝愿。然后则是这么一段话:

  他们表示,美中贸易关系非常重要。两国元首在阿根廷举行重要会晤后,两国经贸团队抓紧落实两国元首共识……

  看到了什么不一样吗?

  那就是中美元首外交不可估量的决定性作用。

  回顾过去一年惊心动魄的贸易战,一个重要节点,就是去年12月1日的阿根廷中美元首会晤。

  记得当时《纽约时报》就曾评价说,在阿根廷的这场会晤,表明两位领导人的个人感情和博弈,已在很大程度上主导了两国关系。

  这是中美外交的一个重大而深远的变化。

  如果从去年春天算起,整个中美贸易摩擦期间,根据见诸媒体的报道,中美元首共通了三次电话,G20期间又在阿根廷举行了一次正式会晤。

  可以说,在过去一年,两国元首每一次接触,都是在关键节点;每一个关键节点的出手,都起到了力挽狂澜的作用,避免了中美经贸谈判的完全脱轨,也为一度陷入僵局的双方团队指明了新的方向。

  这种外交智慧和谋略,历史自会作出评判。


  (二)

  细节二,谈判成果怎么样?

  那么这两天,谈判成果怎么样呢?

  根据新华社通稿,在会见莱特希泽和姆努钦时,中国最高领导人说了这样一句话:双方团队的磋商又取得了重要阶段性进展。

  关键词:重要阶段性进展。

  很重要,有进展,而且是“又”,但还是阶段性的。

  美方怎么看?

  仍旧根据新华社通稿,莱特希泽和姆努钦这样说的:

  在此前磋商的基础上,过去两天里就双方共同关心的经贸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在重要和困难的问题上取得了新的进展。

  在重要和困难的问题上,取得了新的进展。

  具体怎么进展呢?

  新华社的另一篇通稿,是这样表述的:

  双方就主要问题达成原则共识,并就双边经贸问题谅解备忘录进行了具体磋商。

  如果没理解错的话,所谓“原则共识”,应该与莱特希泽和姆努钦所说的吻合:在重要和困难的问题上取得了新的进展。

  至于,谅解备忘录,白宫的声明就说:

  美中官员已同意,任何承诺将列于两国之间的谅解备忘录中。

  也就是说:双方已经讨论得非常细致,已经接近文本了,最后的协议,将可能是以备忘录的形式出现。

  这也不枉了双方这两天紧张的谈判。尤其是14日的谈判,据透露,虽然这一天在美国是情人节,但不少美国官员是和中国官员一起度过的,而且是一个通宵达旦。


  (三)

  细节三,都谈了哪些问题?

  新华社的通稿说得很清楚:

  双方……对技术转让、知识产权保护、非关税壁垒、服务业、农业、贸易平衡、实施机制等共同关注的议题以及中方关切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双方讨论的,一种是中美共同关注的问题,包括:

  技术转让、

  知识产权保护、

  非关税壁垒、

  服务业、

  农业、

  贸易平衡、

  实施机制等。

  “等”字里面,还包括了很多,也给中美各自表述留下了空间。

  另外,就是中方关切的问题。

  也就是说,这是一次平等的磋商,美方提出了自己的问题,中方也表达了自己的关切。

  其中,一个关键问题:实施机制。

  这显然是极具针对性的。

  所谓: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具体到中美经贸,缺乏有效的实施机制,缺乏足够的诚意,难免不会再横生枝节,甚至平地又起波澜,之前我们何尝没有这样的教训?

  所以,一定要强调实施机制。

  还要特别注意这个关键词:深入交流。

  谈得很深入,意味着这可不是走过场,是本着解决问题来谈的。


  (四)

  细节四,当然,合作是有原则的。

  有一句话,看了还是心头一震。

  在会见莱特希泽和姆努钦时,根据新华社通稿,最高领导人说了这样一段话:

  去年12月以来,两国经贸团队开展了密集和有益的磋商。我多次讲过,中美两国谁也离不开谁,合则两利,斗则俱伤,合作是最好的选择。对于双方经贸分歧和摩擦问题,我们愿意采取合作的方式加以解决,推动达成双方都能接受的协议。当然,合作是有原则的。

  前面的这些道理,中国人应该都耳熟能详了:

  中美两国谁也离不开谁;

  合则两利、斗则俱伤;

  合作是最好的选择……

  但接下来这句话,略带一点转折,很有内涵的:当然,合作是有原则的。

  意思,你应该懂得。

  其中的分量,美方也可以仔细掂量掂量。


  (五)

  细节五,刘鹤下周再去华盛顿。

  按照新华社的表述,这次磋商是“第六轮中美经贸高级别磋商”。

  这个“第六轮”的表述,是以前所没有的。

  简单回顾一下,短短一年间,不包括副部级等磋商,中美之间的高级别磋商,确实已举行了六轮。

  第一轮,2018年2月下旬,刘鹤副总理访美磋商。

  第二轮,2018年5月上旬,美国财长姆努钦率团访华磋商。

  第三轮,2018年5月中旬,刘鹤副总理率团访美磋商。

  第四轮,2018年6月上旬,美国商务部长罗斯访华磋商。

  第五轮,2019年1月下旬,刘鹤副总理率团访美磋商。

  第六轮,也就是最近这一轮,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和财长姆努钦再次来到北京。

  中方这边,一直是刘鹤副总理挂帅,已经三次赴美磋商。

  美方则是三次变阵,第一次是姆努钦领衔,第二次是罗斯来华,现在则是莱特希泽和姆努钦共同出场。

  变阵背后,也是一种斗智斗勇吧。

  但既然是第六轮磋商,那第七轮磋商什么时候呢?

  新华社的通稿说得也很清楚:

  双方表示,将根据两国元首确定的磋商期限抓紧工作,努力达成一致。

  双方商定将于下周在华盛顿继续进行磋商。

  意思也是很明确的:

  1,两国元首确定的磋商期限,至少到目前没有改变,没有延长。

  2,下周,刘鹤副总理下周就去华盛顿。

  对于下周的这一轮会谈,莱特希泽和姆努钦也表示了:

  虽然还有许多工作要做,但我们抱有希望。下阶段,美方团队愿同中方团队一道,密切沟通、抓紧工作,争取达成符合双方利益的协议。

  白宫的声明也类似:

  但是,依然有许多工作要做。 2019年3月1日之前,双方将就所有悬而未决的问题继续工作。

  最后期限是3月1日,只剩下两个星期了,要谈的问题还有不少,这真是一个让人喘不过气来的节奏。

  算起来,第六轮和第五轮磋商,中间只相隔了两个星期。

  下一轮和北京这一轮,更隔了不到一个星期的时间。

  考虑到中美之间隔着浩瀚的太平洋,从北京直飞华盛顿就需要13个小时。

  双方正以冲刺的速度推进磋商,你来我往,也至少说明了这些吧:

  中美都高度重视经贸磋商、

  中美都在争分夺秒加快磋商、

  中美都期望取得最终积极进展。

  毫无疑问,这是一次史无前例的博弈,考验着双方的智慧、谋略和魄力,当然,还有体力。


  (六)

  很有意思的,这次磋商一结束,美国财长姆努钦立刻发了一条推特,上面写道:和刘鹤副总理、莱特希泽大使进行了富有建设性的会议。

  下面还附了一张大合影。

  六轮磋商,类似的大合影,好像也是第一次。

  要知道,姆努钦平时很少发推特的,但这一次第一时间就发,而且还评价是“建设性”,也反映了美国人的心情吧。

  在这里,真要向双方团队致敬,他们都肩负着巨大的压力,都展现了高超的智慧,最终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进展。

  最后,还是再说几句话吧:

广告
  第一句,贸易战两败俱伤,双方最终还是得回到谈判桌前。事实上,一回生、两回熟,三回就是老交情了,这么多回合交道打下来,会议桌两侧的不少人,都可以说是老朋友了。中方的待客礼仪,相信美国人也有切身感受。

  第二句:谈判是妥协的艺术,合作是中美最好的选择。只要有诚意,其实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但如果漫天要价,那必然是一拍两散。美国人其实也清楚,中国捍卫核心利益的立场始终坚定不移。

  第三句:我们还是要小心,要保持平常心。中美关系很重要,中国也确实在以最大诚意通过对话磋商解决分歧;但更重要的,还是办好中国自己的事情,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

  另外,美方提出的一些结构性诉求,乍一看似乎咄咄逼人,但仔细想想,很多何尝不是我们深化改革开放进程中正要做的?

  危机危机,总是危中有机。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触动利益比触及灵魂更难。从最乐观的角度看,没有喘不过气来的压力,就没有壮士断腕的动力。

  在这个世界,应该再没有比中国更善于化危为机的国家了吧。

  当然,合作也是有原则的!
https://news.sina.com.cn/c/zj/20 ... rfqzka6249660.shtml
745#
发表于 2019-2-13 09:21:26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每日一词:Complexifier | 回应“裸照门”,贝佐斯自创新词?
全球首富、亚马逊创始人、《华盛顿邮报》东家杰夫·贝佐斯近日话题不断。他与妻子协议离婚,后被小报踢爆婚外情。在他发布长文指控八卦小报的母公司以不雅照对其敲诈勒索后,他在声明中使用的一个词——complexifier却意外成为了话题焦点。时报专栏作者莫琳·多德(Maureen Dowd)表示:“贝佐斯创造了今年的年度词汇”。
贝佐斯是这样说的:My ownership of the Washington Post is a complexifier for me(我拥有《华盛顿邮报》,对我来说,这让事情变得更复杂了)。他在文中暗示,《华盛顿邮报》对卡舒吉案的报道可能加剧了他与特朗普之间的紧张关系。
许多人对贝佐斯连用两次这个看起来像是自创词的词汇感到不解。事实上,complexifier是个法文词,意为“让事情变得更复杂”。尽管这是一个在大多数英语词典中都没有出现的复合词,我们仍可以用它来表示“一个复杂的因素”。

744#
发表于 2019-2-12 10:04:50 | 只看该作者
【案例】文言体

      世有微信,然后有朋友圈。朋友圈常有,而朋友不常有。故虽有红包,发散于群员之手,拼抢于群众之间,不以恭让称也。

  红包之有份者,几毛或最多几元。发包者不肯其能皆有份而发也。是发也,虽有千份之能,发不够,抢不足,金额不外见,且欲与所有人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全乐也?

  发之不以倾尽,抢之不能尽其欢,得之而不够买早餐,望包而吟之,曰:“天下无包!”呜呼!其真无包邪?其真红包太少也!


                                                                                                                                              ——网易李不白
743#
发表于 2019-2-9 10:55:14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过年期间朋友圈二幅对联,写的非常有风骨,恰是做人的原则。
上联:回首戊戌没有为狗
下联:展望己亥不想当猪
横批:好好做人

上联:往年未学狗仗势欺人
下联:今岁不当猪任人宰割
横批:一生做人

742#
发表于 2019-2-6 10:03:40 | 只看该作者
【案例】汉字


741#
发表于 2019-2-6 09:14:16 | 只看该作者
【案例】修辞-夸张
还有三百多天就要过年了 ,时间过的真快,回想起上次大年初一,确实就在昨天,在这里提前祝大家2020鼠年快乐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