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闻语言的语用案例

[复制链接]
721#
 楼主| 发表于 2019-1-9 20:40:49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编辑:冉玲琳
722#
 楼主| 发表于 2019-1-9 22:40:06 | 只看该作者
【案例】不要叫我王左中右,请叫我——锦鲤王[color=rgba(0, 0, 0, 0.298)]原创: [color=rgba(0, 0, 0, 0.298)]王左中右


作为变态字的创始人,以及大中华区颜值500强,被采访是一件很难避免的事。

其中重复率最高的问题就是:“你觉得你走到今天,靠的是什么?”

这时候,我总会像一朵抱着琵琶的小花、低眉含羞地说“运气,运气而已。”

这时候,对方都会用兰花指对着我娇嗔着说“你真谦虚”。实际上,我心里一清二楚——

真的,特么的,是运气。
而且是,“气”不打一处来。


打小我就明白一个道理,男人要以事业为重。

小学时,爸妈让我做出人生中第一个重要的选择:奥数、二胡、毛笔。面对这些选择,我一秒都没有犹豫,抓起毛笔拔腿就跑,不给爸妈任何后悔的机会。

于是此后我便有了自己的事业——每年春节为家里和街坊邻居写春联。

20多年前的这个选择看起来平平无奇,却是我此生运气的启蒙。

打那时候起,村里人看我的眼光这不一样了,这孩子肯定有出息。

到了小学三年级,运气就第一次光顾了我。我清楚地记得那是一个阳光风骚的午后,我背着性感吊带小书包,边走边踢石子。别人踢石子,一不小心能把脚趾踢出个包。

我就比较牛逼了,我一不小心踢出个钱包!

惊人的是,包里除了几张看不懂的卡片,居然还有不多不少正好1898块钱!1898元在90年代初意味着什么?这么说吧,93年的时候,北京二环的房价两千一平。

面对这笔巨款,我抵住了街机厅的诱惑,做了一个光芒万丈的决定。

在那个夏天,路边的电线杆不属于“重金求子”,不属于“包治牛皮癣”,而是属于一个十岁少年的“寻人启事”——寻找钱包的主人。


打那开始,运气就挡都挡不住了。

2002年,高考前天晚上。

我的一个姨妈为了让我神清气爽,特地给我冲了杯咖啡。怎么也没想到,那咖啡过期了,喝完就腹泻不止。看着爹娘担忧的眼神,我只好安慰着他们:没事没事,我尽量考上一本。

第二天考语文的时候,我当初就懵住了。

这个题目,我见过的。作文的要求,围绕“心灵的选择”去写。而我,就在一周之前,看到一篇文章,讲的是二战期间人性的选择。我还把那一页单独撕下来,夹在复习的资料里。

当时我几乎尖叫了起来,当时的感觉,就像是有人,握住我的手,帮我写完了作文一样。

更神奇的,是我估分填志愿的时候。

带着这股迷之自信,在填志愿的时候,我报了沙坡村皇家男子职业技术学院——西安交通大学。

分数出来的那天,我哭了。压线绝杀,一分不多,一分不少,黄健翔看了都要咆哮。

什么叫运气,就是这么巧,就是刚刚好。
但是老实说,我当时也曾怀疑过,为啥要让我去西交大,为啥要让我遇见她。

那是大学刚开学的时候,在一个叫学生会的神秘组织里面,我遇见了一个女孩。在见她第一眼的时候,我心里只有三个字:

我完了。


我彻底沦陷了。磨磨蹭蹭,欲说还休,三个月之后,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喝了一瓶二锅头的我终于鼓起勇气表白。

女孩儿答:哦,我三个月前答应另一个男生了。

那一夜,我第一次觉得,可能是遇见了她,就花光了我所有的运气。

就这样,四年后,我带着遗憾面临毕业。

这时候身边同学们一个个都安排妥当,大多都进了央企外企,只有我,混了四年,一无所有。

一个无聊的下午,我鬼使神差地点开了学校官网,听同学说官网也有招聘启事发布。说出来你可能不信,我四年都登不了几次这网址。

平时那进学校官网,估计要等个十分钟,但那次不知咋的,一下子就进去了。

更幸运的是,在一个肉眼难见的窗口处,我居然发现了日本东京一家出版社的招聘信息。冥冥之中觉得,这可能是我最后一根稻草,于是我踏上去上海的面试之路。

然而到了之后才发现,我泱泱大国两个名额,来面试的几百个人,玩我呢?

结果可想而知,我作为第二名,干掉了99%的概率,被录取了。

在国内找不到工作的我,竟然第一份工作就找在了东京。
话不多说,收拾行李去日本上任。

但更没有想到的是,这份工作不仅让我开始了异国生活,而且每个月能为我带来20万日元的收入。

2006年,20万日元啥概念,折合人民币约1.5万,而当时我的同学们,月薪基本3000上下。

那时候的我,qq签名以及一张瘦脸上,写的都是俩字:

富贵。


别看我当时春风得意,但内心深处,还是会感觉有一点感伤。出入在餐馆的我,在一顿饱餐之后,猛然觉得,坐在这里的应该是两个人。

在相信爱的年纪,没能和她在一起。一声叹息。

感谢qq,感谢马化腾,就在这期间,我从QQ空间里得知:就在一周前,当年学生会的那个女孩,她分手了。

分手了?我一听就来气了,但当时我并不明白自己生的哪门子气,后来才发现,他妈的不就是运“气”嘛!

于是我向女神展开了第二次大规模进攻。多年憋在心里的话,终于说了出来。



在一个周末,我马不停蹄,回到上海,和她说了一切。

在美丽的黄浦江畔,女孩的头靠在了我宽厚的肩膀上。此时距离那次被拒绝的表白,已经整整五年。

为了不再错过,我决定回国,放弃日本的荣华富贵,回到祖国母亲和大学女神的怀抱。


爱情有了,但面包没了。这就是冲动的惩罚。

而就在这时,幸运之神又不请自来了——一个大哥告诉我,东方早报负责报道日本的国际新闻记者刚刚辞职了,空缺出一个需要会日语的职位!我几乎是被拎着耳朵提起来放在了那个还屁股余温的职位上。

我真的觉得我从来不是在找工作,都是工作在找我。

但干了三年记者后,我进入了疲惫期和瓶颈期。迷茫的时候,我决定申请留学,给自己镀镀金。



目标是早稻田大学。这里面有两大的门槛。首先,被录取本身就是一件难事;其次,即使录取,一年费用几十万,又是个问题。所以我还得同时能够申请到奖学金。

正当我一边工作一边准备入学考试时,一个周末,我被报社安排去复旦大学进行一次采访。刚走出报社大门,一滴鸟屎从天而降,正中我头顶。我心里一惊:今天怕不会发生什么……大好事吧。

一走进采访现场,我一拍大腿:正对面正齐齐整整地坐着三个日本学者,一个是早稻田的校长,一个是早稻田的副校长,还有一个是我所申请学院的教授,也是我正在申请的导师。

我也往那儿一坐。一家人就要齐齐整整。

采访当然是相谈甚欢。我不知道他们在看所有申请学生的资料时是不是多看了我一眼。但反正几个月后,我就收到了早大录取的邮件。一个月之后,又收到了奖学金的录取通知。


而且这个奖学金额度远远超出我的预期,学费全免,外加每个月20万日元生活费。几乎是我所知道的奖学金里面最高的。

而当我拿着学校和奖学金录取通知书跟报社领导说我要辞职读书时,领导脸一沉:不许辞职!

然后又莞尔一笑:去日本后可以在上学的同时做驻日记者嘛!我给你保留职位,国内可以继续领工资!

要不是都是男人,我当时差点没上去亲领导一口。

2010年,我带着老婆,踏上去日本的航班。

爱情事业双丰收,当我正沉浸在幸福中情难自拔时,现实给了我当头一棒,它让我明白了,做人不能高兴太早。

因为更高兴的在后头呢。
留学期间,别人家的中国留学生,空闲时间都去兼职刷盘子赚点生活费,而我不一样,又想赚钱,又想学习,又想得美。

这时候,我同一个研究室的一个同学出现了。

电影中每个角色,出场都有他特殊的意义,而生活里也是一样。

这位朋友的出场,就是为了把我内推到朝日新闻。他原来是朝日新闻的员工,后来辞职读书。所以当朝日新闻开始做中文网需要运营人员时,他第一时间得到了消息,并第一时间拉上了我。

在朝日新闻运营他们的官方微博时,我的身上发生了一件奇妙物语:一只停留在当年写春联的小王左中右头顶的蝴蝶扇动翅膀产生的时空涟漪竟然传播到了十几年后的东京。

机缘巧合之下,拿起毛笔的我发明了一种字叫“变态字”,也就是平时你们在微信文章里看到的那些配图。

此处应有掌声。


也正是因为“变态字”,弱小无助的我幸运地把朝日新闻官方微博做大做强了。我的自媒体生涯就此开始,并在后面的日子里彻底改变了我的人生。

两年后,我留学结束回到上海,由于这段宝贵的经验,报社决定让我参与到东早的新媒体项目中。

对了,这个新媒体项目,就是现在的澎湃新闻。


运气是个会见缝插针的东西。

回国之后,因为打算在上海长期发展,买房是永远绕不开的话题。尽管那时的房价还没现在那么离谱,但是一套40平的房子,首付也得近60万。

此刻“空想派”的我只能望¥兴叹,感慨运气再好,也敌不过穷字当道。而当一个人穷的时候,就会兴起一种现象——墙倒众人推。

是的,墙倒众人推,我老家,拆迁了。

手握老家两套房的那天,我特地照了照镜子,我真的是条锦鲤吗?

毫不犹豫,我卖掉了其中一套用来凑首付。就算这样,首付仍然差了将近16万。

差16万,那天算完帐,我一口气,吃了3碗黄焖鸡米饭。

走出饭店的时候,我看着路对面的福利彩票,心想,我他妈要是能中个500万,哪还为人间这点屁事操心。苦笑。



“老板,来张刮刮乐。”

事实证明,人不能太指望运气,500万终究只是场不切实际的梦,500万终究不属于我。

属于我的,只有那20万。

是的,我仅买的一张刮刮乐,中了20万。

这才有了我在上海的第一套房,尽管它只有40个平方,尽管它的周边配置是一览无余的空旷。但谁能想到,5年后,附近竟有了地铁和商场,价格翻了3倍以上。


被周围的朋友戏称为“锦鲤王”的我,当时压根没猜到接下来会发生的事情。

在见证了澎湃的创立和崛起之后,在新媒体领域小有心得的我,不知怎么,就想做自己的公众号。那是2015年,入公众号的坑为时已晚,当时已经有人唱衰公众号。

一份薪水还不错的工作,和一个前景不明的尝试,我最终还是硬着头皮上了。

谁又能想到,在错过了第一波所谓的流量红利后,微信居然迎来了一波原创文章的红利期——就是读者厌倦了一开始那些搬运的低质量内容,纷纷取关,并开始重新关注原创的高质量的文章。

请一定要相信我,我这人毫无预见能力,根本不知道还会有什么原创红利。我只是一只猪,一不小心站在了电风扇前。

借着这阵东风,新公号写的第三篇文章,就达到了十万加。

在接到第一篇广告的那个晚上,我看着还在淘宝上买打折衣服的老婆,激动地留下了眼泪,“老婆,我可能要发财了”。

我老婆头也不抬:别瞎说,我不信,写文章能挣几个钱

当时我也没有想到,我写的文章就叫神转折广告。而第一篇广告文章,就让大家欲罢不能。

当时我更没想到,还有人靠分享我的文章,开启聊天话题,最终收获到了友情和爱情。其中有一个,还和自己的初恋,有了新的一段缘分。


在他和我报喜的那一刻,我真的意识到,我特么可能真是条锦鲤王。

如今,王左中右在微博微信的阅读总量已经超过15亿。

所以,我能够拥有你们,拥有今天的所有(虽然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但我已经很满足了),都是一整串环环相扣的幸运连锁反应。

从第一支毛笔,第一次工作,第一次出国,第一次为爱回国,第一次刮刮乐,第一次跳出温室创业...这些幸运,差一环,都没有今天的王左中右。

看完这些,我说我的成功靠的是努力,你还信吗?我自己都不好意思信。

30年“运”藏其中,成就了王左中右的人生。

但是真正厉害的,并不是我,而是我的一位老朋友
编辑:冉玲琳


723#
 楼主| 发表于 2019-1-17 16:16:39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编辑:马晓晴

724#
 楼主| 发表于 2019-1-19 14:12:59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吴秀波的律师声明

编辑:马晓晴

725#
 楼主| 发表于 2019-1-19 17:51:00 | 只看该作者
【语体案例】
哈哈!1968年的离婚判决书!


    要斗私,批修!
    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方面谁胜谁负问题,还没有真正解决。我们同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的思想还要进行长期的斗争。不了解这种情况,放弃思想斗争,那就是错误的。
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
68)高民监字第177号
申诉人:史德宏,男,三十八岁,京西XXX干部。
被申诉人:潘秀兰,女,三十五岁,中共湖北省XX地委干部。
案由:离婚
    史德宏和潘秀兰于一九五二年自主结婚,感情一般,生有子女二人(女孩小玲,十四岁;男孩小夏,七岁)。近几年来,潘秀兰的思想起了变化,在婚姻家庭问题上的资产阶级思想一度占了上风。
    因此,一九六四年潘秀兰以包办结婚,没有感情为理由,诉至北京市门头沟区人民法院,要求与史德宏离婚。一九六五年六月门头沟区人民法院以(64)门法民审字第101号判决书判决双方离婚。史德宏不服,上诉。
    一九六七年十一月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以(65)中民婚字第467号判决书仍判决双方离婚。史德宏不服,为了继续争取和好,向本院申诉。
    本院认为:潘秀兰与史德宏在结婚以前就认识并互送礼物,足以证明是自主结婚,并非“包办”。所谓“包办结婚”不是事实。至于“没有感情”,完全是由于潘秀兰的资产阶级思想发展的结果。
    这是社会主义婚姻家庭中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个阶级在意识形态方面的激烈斗争。对资产阶级思想必须从各方面进行批判和抵制,决不能让它自由泛滥,决不能让它破坏社会主义的婚姻家庭制度。
    只要潘秀兰以“斗私、批修”为纲,用伟大的毛泽东思想批判和克服自己在家庭问题上的资产阶级思想和行为,双方的婚姻家庭关系是完全能够改善和巩固下去的。
    毛主席说:“我们同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的思想还要进行长期的斗争。”“凡是错误的思想,凡是毒草,凡是牛鬼蛇神,都应该进行批判,决不能让它们自由泛滥。”人民法院处理婚姻家庭纠纷,必须用阶级和阶级斗争的观点,阶级分析的方法,分清是非,坚决地批判并抵制资产阶级思想。
    北京市门头沟区人民法院批准潘秀兰与史德宏离婚的判决书,撇开了感情变化的原因,回避了两种思想的阶级斗争,是中国赫鲁晓夫的资产阶级“唯感情”论的产物。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对该案的处理,仍然没有摆脱这个反动的婚姻观点的影响,未能纠正原审法院的错误判决。所以这两个判决书都是错误的,应于撤销。
    据此,本院判决如下:
    一、撤销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65)中民婚字第467号判决书和门头沟区人民法院(64)门法民审字第101号判决书。
    二、不准潘秀兰和史德宏离婚。
一九六八年六月二十八日



来源:法学者


来源:草根思考

编辑:马晓晴

726#
 楼主| 发表于 2019-1-20 10:38:30 | 只看该作者
【语言案例】
史记 秀波传



    秀波,姑苏人也,生于京师。其祖商贾,营丝得富,逢革鼎,迁长安。秀波父为六部吏,母为医堂奉,家殷富。
    其为人,清雅蕴藉,使人流连,眸中常有不尽之意,然意又不可度。自有一段风流,然妙不可与人说。惜哉下颌甚短,辅以须则可。




    年未弱冠,即为伶。当时梨园诸生皆贫,秀波独以善歌而盘桓笙歌之处,得金甚夥。亦不吝,呼朋俦痛饮,囊空亦无悔,有豪杰气。
当时公子如玉,女子见,多有陌上倾慕之意,秀波尝谓高公子曰:“吾于女子,不诱,不拒,不终”。
    公子多好经营,无所不至,或酒肆,或容装,或衣帽,或逆旅,然皆败。怏怏不得意,后逢蓓姊,得有大力者助,乃蜕晦趋吉,始得畅意,有剧曰“鸡鸣之前”,公子一角,翩翩潇洒,又常含轻愁,漠然世外,又情仇分明,大得女子心,遂名闻天下。
    名既起,运亦鸿,公子乃得纵横,某岁为剧“军参盟”,说司马懿、诸葛武侯事也,三国旧史,乃得新说,大兴于神州,秀波得名,亦得利,俨然富贵清流人也。
    众生仰望秀波,以为璧人美玉也,然盛名者常有所累。



    某岁,有女子陈氏者,忽指其名而书隐事于天下,其书略曰:
    与君七年,今日绝矣;以为终生,一朝见弃。君踏青云,妾甘沉抑;为君之故,见世已稀。
    君在横店,风云得意;妾居斗室,蹲灶熬米。君德二三,惹蝶粘丝。媚精妒我,致书狂詈。
    以此问君,君言无之;逢君之怒,拳脚相伺。妾心山崩,朝夕饮泣;人生皆戏,妾已绝意。
    此书见,虽其事尚无真伪,然天下大哗,以为公子乃君子,居然行径如斯,人设不堪,无胜于此。
    公子则发书辩诬,曰:实无此,陈氏诬我清白。
    不数月,物议息,众生忘之。




    又一年,忽有老者,自曰陈氏父母,致书曰:公子忍人,拘我娇女,将陷于刑。乃言其事曰:
    吾女既昭隐事于众,公子谓吾女曰:吾将偿汝,汝可至海外暂避。吾女从其言,乃避海外,寂然无声。
    然公子所谓偿金,则不见其来,问之,则支吾以对。至于去岁末,公子忽曰:汝可返。女子懵懂,乃自海外返,甫至长安,则公人以公文至,谓吾女勒索,已悖法律,拘矣,今犹在署衙,将恐陷于刑。
    陈氏父母哀哀,虽其事尚无审明,然物议汹汹,皆指公子脊,公子夫人则曰:此女欲壑深深,吾等倾财破家皆不得填,不得已,乃讼。
    有王公子者,笑波公子曰:君实为人中之渣。
    波公子怒曰:吾家事,尔何得预。
    王公子笑曰:“君所以渣,以贫也。吾于女子,虽不过一日之欢,然亦许一生之安,当厚币以赠。虽未终生,然亦不负。”
    秀波事,尚待公论,不议其人。




    太史刘曰:
    世间事,足以羡者,风流也,然难为者,亦风流也。风流或不难,然风流而不负,风流而无怨,则难。情到深处,生死相许;情到尽处,生死相搏。
    呜呼,真风流者,留清名于世,世间可当此者,几人哉?


来源:微信公众号“刘备我祖”

编辑:马晓晴


727#
 楼主| 发表于 2019-1-20 10:43:25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紧跟热点用段子来普法 “平安北京”官微笑翻网友


原标题:对话“平安北京”幕后段子手:普法也可以很有趣



    “看了短视频《啥是佩奇》,职业病犯了”、玫瑰金手铐“不可以盘,转发更不会送”。近日,北京警方官方微博“平安北京”发表的“段子”引发社会关注。新京报    记者了解到,这些略“皮”的操作,来自于郭涛等六人组成的编辑团队,记者与郭涛进行对话,介绍“平安北京”的幕后故事。
    “紧跟热点,用段子来普法”
    新京报:怎么会想到关于《啥是佩奇》的段子?
    郭涛:就是一闪而过的想法。《啥是佩奇》在朋友圈很火,视频里的主人公,爷爷做了一个鼓风机,当时第一反应是,刚好之前看到这样一个案例,有人携带鼓风机坐火车,鼓风机内有汽油500毫升。民警将汽油倒出后,对机器进行了清洗,汽油收缴。
    新京报:希望通过段子来进行普法提示?
    郭涛:是的。有热点的话题,有趣的东西,大家都愿意去看。春运马上开始,“平安北京”一直在搜集关于春运的安全防范和提示信息,包括北京和全国的案件,春运时哪些物品不能携带。我们就想到通过这个微博,给大家提个醒。
    新京报:前两天关于更换“玫瑰金手铐”的微博也很受关注,当时发文有过顾虑吗?
    郭涛:手铐为什么换颜色,不是为了好看,是因为材质变了,玫瑰金的金属质地更加坚硬,手铐结实度更高。但重量反而减轻、形状也有微调,更便于警察执法时携带。发的时候团队也有考虑,会不会带来不和谐的感觉。结合侵财案件年底的发案规律和特点,觉得手铐很有警示性。
    新京报:2018年还有哪些引发关注的内容?
    郭涛:《延禧攻略》热播时,网友P图,用枪指着尔晴(剧中角色),我们就联想到非法持有枪支普法宣传,就发了一条微博,用这张照片,配文“枪哪的?”。去年10月,“动物园大象丢了!”的谣言很火,我们随后辟谣,“动物园把大象数了一遍,都在……”还有“警官证照片为何不让笑”、“微信黑白开机敬礼画面”等致敬中国警察的博文,网友评论戳中泪点,综合点击量超过3亿。
    “网友的信任是坚持的动力”
    新京报:作为北京警方的官方微博,为什么会想到用发段子的表达方式?
    郭涛:作为北京警方的官方平台,为了适应网络的特点和网民的接受度,想找到一个好的契合点,既能引起大家的关注和喜欢,也要有贴合警方工作的专业性。既能带来欢乐,又能让网民学到一些防范和普法知识,增加对警方工作的了解。
    新京报:除了契合热点,还有没有其他的规划?

    郭涛:团队现在6个人,我们也在主动策划,去制造和引领话题。让大家展开讨论,才有关注和更深的了解。作为官微,希望发出的内容,可以是看有所乐,看有所学。让普法也变得有趣,同时又不失“平安北京”的本色。
    新京报:“平安北京”的本色是什么?
    郭涛:对突发事件的及时回应,和网民的灵活互动,又不失权威性,做到内容不仅仅是大而全,更是小而精。有网友评论,“事情到底如何,我只相信平安北京”。这是我们坚持的动力。
    新京报:你是怎么开始“平安北京”段子手生涯的?
    郭涛:我是广播电视新闻专业毕业的,后来考进北京公安,在基层工作三年后,2014年调入市公安局新闻中心,负责“平安北京”的编辑工作。
    新京报:从台前转到幕后,心里会有落差吗?
    郭涛:在基层是和老百姓面对面打交道,到“平安北京”后,是通过屏幕和老百姓交流,两者是有共同点的。原来是点对点,现在感觉是面对面,是代表市公安局、代表所有警察队伍和网民沟通,其实还是比较开心的。


来源:新京报

编辑:马晓晴


728#
 楼主| 发表于 2019-1-20 10:47:46 | 只看该作者
【案例】语法

每日一怼(133
作者:周俊生
予以  yŭyĭ
2019119日《北京晚报》第7版刊登《五里坨地区应增加地铁规划》一文,其中有这样一句话:“在人口这么密集且缺乏轨道交通的地区,应当适当予以考虑增加地铁规划……”。句中的“予以”使用有误。
“予以”的意思是给以,给予。这个词同“给以”“给予”一样,要求其指向对象必须是具有抽象色彩的动词,但这个动词在充当了“予以”的宾语以后,已经名词化了,因此它不能另外再带宾语。句中的“予以”,其宾语“考虑”是一个动词,有抽象性,这符合要求,但做了“予以”宾语的“考虑”这时候已经名词化,不能再带宾语,而句中却让它带上了宾语“增加地铁规划”,使整个句子出现了杂糅的问题,这不合“予以”的使用要求。
应该把“予以”删去。
编辑:马晓晴

729#
 楼主| 发表于 2019-1-20 23:08:05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修辞对仗




编辑:马晓晴

730#
 楼主| 发表于 2019-1-22 19:50:00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日本鬼子这个字是怎么来的?
我们在各种抗日作品中,经常能看到不管是中国士兵还是百姓们,对日本人有这样一个称呼,那就是“日本鬼子”。而日本鬼子这个称号,直到今天依然还在流传着,被人们所熟知。但是我们国人喊了100多年的日本鬼子,却很少有人会去思考“日本鬼子”这个称呼到底是怎么来的呢?只知道是中国人对日本士兵所做的侵略行为一种愤怒的称呼,也只知道大概是在甲午战争后有了这种称呼,但是具体是怎么来的,却很少有人知道。其实这个称呼的也是源于当时发生了一件事。
当时在甲午中日战争后举行了记者会,在记者会上日本人想要嘲讽中国人,用什么方法嘲讽中国人比较好呢?那就是用中国人最擅长的汉字,于是日本人将事先准备好的一个中国对联报上来,让中国人当场对出下联,如果对不出现的话,那么势必会遭到日本的讽刺。只见这副对联的上联是:“骑奇马,张长弓,琴瑟琵琶,八大王,并肩居头上,单戈独战!”。
大家仔细看这幅对联的话,就会发现这幅对联其实真的不简单:“骑奇马,张长弓,”这两小段都是第一个字本身加上拆开来的两个字组成;而“琴瑟琵琶”这四个字也正对应了其后半部分“八大王,并肩居头上,单戈独战!”。日本人出的这个对联,大意就是:自己骑着快马,拿长弓,兵强马壮,以此来威胁和嘲讽中国。想要当场对出这幅对联,真的是不简单。
而当日本人洋洋得意之际,以为中国没有人能够对出这幅对联的下联时,当时一位负责谈判的清朝大臣让人拿来纸墨写出了下联:“倭委人,袭龙衣,魑魅魍魉,四小鬼,屈膝跪身旁,合手擒拿!”。看这个下联,真的是神来之笔,每个小段都纷纷对应上了日军的上联:“倭委人,袭龙衣”对应“骑奇马,张长弓”;“魑魅魍魉”对应“琴瑟琵琶”;“四小鬼,屈膝跪身旁,合手擒拿”对应“八大王,并肩居头上,单戈独战”。而且还嘲讽了日本人一番,下联大意就是:日本小人抢去龙袍,也只不过是个小鬼而已,还不赶快下跪认错。可谓是段段对仗,字字诛心。引得当时在场的人无不拍手叫好,也让日本人明白了中华文化有多么博大精深,岂是半路出家就能精通?
之后,当时的中国人不再称呼日本人为倭寇,而是称为“鬼子”,这种称呼一直延续至今。但是如今的人们只知道“鬼子”是一个中国对日本侵略者蔑视的词语,却不知道蕴藏了中国古人的智慧及中国人民不屈的意志。


编辑:何林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