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刘海明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媒体法规案例

[复制链接]
700#
 楼主| 发表于 2019-6-5 23:51:29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山东广电一名领导人受贿534万,被判刑
近日,山东广电网络有限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刘保聚受贿案一审宣判。
531日,烟台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宣判山东广电网络有限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刘保聚受贿案。
刘保聚以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50万元;扣押在案的赃款赃物依法予以追缴,上缴国库。
经审理查明:20113月至20177月,被告人刘保聚利用担任山东广电网络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职务上的便利,为相关单位和个人在设备采购、工程承揽、职务提拔等方面提供帮助,非法收受相关单位和个人财物,共计折合人民币534.669831万元。
烟台市中级人民法院认为,被告人刘保聚的行为构成受贿罪。鉴于刘保聚归案后,主动坦白办案机关尚未掌握的大部分受贿犯罪事实,积极退缴全部赃款赃物,认罪、悔罪;羁押期间提供侦破其他案件的犯罪线索,经查证属实,有立功表现,依法对其从轻处罚。
公开资料显示,刘保聚,1957年生人。200512月至20115月任山东省委宣传部副部长。20115月至20178月任山东广电网络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正厅级)。201710月,刘保聚因涉嫌受贿罪,被依法逮捕。
近一月内,已传出多名广电领导人因严重违纪违法被调查或制裁的消息,值得业内警醒。
524日,据吉林市纪委监委消息:吉林市广播电视台党委书记刘延平涉嫌严重违纪违法,已自动投案,目前正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521日,来自最高人民检察院网站的消息,江西广播电视台原党委书记、台长杨玲玲(正厅级)被检查机关作出逮捕决定。
510日,据广州市纪委监委消息,广州市广播电视台原党委副书记、广州广电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原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冯铁民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广州市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就在同一天,湖南广电网络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原副书记、董事长龙秋云的受贿一案也有了定音。
510日上午,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宣判湖南广电网络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原副书记、原董事长龙秋云受贿一案,对被告人龙秋云判处有期徒刑14年,并处罚金人民币500万元;对龙秋云受贿所得财物及孳息予以追缴,上缴国库。
除了湖南和广州之外,近日内蒙古广电系统也有一名高官落马。
515日,内蒙古自治区纪委监委对外通报了内蒙古广播电视台原党委书记、台长赵春涛的涉黑“细节”。
赵春涛涉嫌罪名达5项之多,分别是:受贿罪,单位受贿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故意伤害罪,包庇、纵容黑社会性质组织罪。
2019513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题为《内蒙古检察机关依法对赵春涛涉嫌受贿、单位受贿、巨额财产来源不明、故意伤害、包庇、纵容黑社会性质组织案提起公诉》的文章。内容如下:
日前,内蒙古广播电视台原党委书记、台长赵春涛(正厅级)涉嫌受贿、单位受贿、巨额财产来源不明、故意伤害、包庇、纵容黑社会性质组织一案,经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检察院指定管辖,由巴彦淖尔市人民检察院向巴彦淖尔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公诉。
落马之后,赵春涛成为内蒙古自治区的反面典型,在自治区警示教育电视电话会议上,其忏悔视频被“晾晒”在全区党员领导干部面前:“我的行为,给我一生追求的红色抹了黑,我对不起党的培养……”面对镜头,赵春涛声泪俱下、痛哭流涕,却悔之晚矣。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XfdEGOPZkxoLH9sukLme0Q
编辑:陈茗
699#
 楼主| 发表于 2019-6-4 09:12:36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美要求签证申请者提供社交账户 是否侵犯隐私
     
     如果你的记忆力不太好,那么申请美国签证可能会遇到新的麻烦。



        据美国《纽约时报》2日报道,美国国务院以加强安全审查为由,更新了移民和非移民签证的申请要求,美国签证申请者需填报5年内个人社交媒体账号,这一新规已于6月1日开始执行。
        3日,澎湃新闻记者登录美国国务院“领事电子申请中心”网站后确认,目前,在线申请系统中已加入一个新的环节,即填写过去5年在20个社交网页上使用过的个人账号,这些社交平台涉及到中国国内的豆瓣、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优酷等社交媒体,也包括国外流行的社交平台如Facebook、Flickr、Google +、Instagram、LinkedIn、Reddit、Tumblr、Twitter和YouTube等网站。
        《纽约时报》报道称,这一最新举措是特朗普政府强化筛选入境外国人政策中的一个重大举动,过去美方只会要求其认为可能存在安全风险的申请人提供个人详细信息,每年大约涉及6.5万名申请人。而如今随着新规则的实施,预计受影响人群将达1500万人,包括申请移民美国以及希望赴美学习、做生意、工作或旅行的人。
        同时,中国教育部于6月3日下午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发布2019年第1号留学预警。预警指出,一段时间以来,中方部分赴美留学人员的签证受到限制,出现签证审查周期延长、有效期缩短以及拒签率上升的情况,对中方留学人员正常赴美学习或在美顺利完成学业造成影响。教育部提醒广大学生学者出国留学前加强风险评估,增强防范意识,做好相应准备。
澎湃新闻就此采访了多位相关人士,对美国最新签证政策可能带来的影响予以关注。
新规如何实施?为何要实施?
        3日,澎湃新闻记者登录美国国务院“领事电子申请中心”网站,进入“非移民签证”在线申请页面,以申请前往美国学习、旅游、探亲、学术交流这类非移民签证为例,尝试注册申请,记者注意到,在其中“地址和电话”这一项中,已包括了一系列新增的社交媒体平台账户信息的填写。
美国国务院电子申请网站 网页截图
在“社交媒体”这一项的填写说明中,这样写道:你有社交媒体吗?请从以下列表中选择您在过去五年内使用过的每个社交媒体平台。在平台名称旁边的空格中,输入您在该平台上使用的用户名,请不要提供您的密码。如果您使用了多个平台或在一个平台上有多个账户,请单击“添加另一个”按钮,分别列出每个平台的内容。如果你在过去五年中没有使用过上述任何一个社交媒体平台,请选择“None(没有)”。

        澎湃新闻记者注意到,如果申请者选择曾使用过社交媒体,必须提供能够证明社交媒体账户的标识,如用户名等;若只填写社交媒体平台而不填写账户信息如用户名,将不能进入此后其他信息的填写步骤,也无法完成在线申请。
        美联社报道还指出,申请者提供的社交媒体帐户信息将使美国政府能够访问用户在社交媒体上共享的照片、地点、出生日期、公开内容和其他个人数据。
        “实际上对社交媒体的检查之前也发生过,而且因此而被直接遣返等例子并不罕见,但(美国)这次直接以一刀切的政策方式要求执行,是首次。”长期从事留学申请的咨询公司灯塔学院合伙人6月3日杨楚告诉澎湃新闻。自上周这个新政策出来之后,杨楚的朋友圈里所有做留学申请的同业们都在转发这一讯息。
        中国驻美国大使馆6月2日在其网站发布通知也予以证实,并提醒赴美中国公民在申请签证时遵守相关法律,如实填写赴美目的,如实提供申请材料,抵美后不从事与签证类别不符活动。
是否能防范安全风险?是否侵犯隐私?
        美国媒体报道援引一名美国国务院官员的话称,此举是加强对入境美国的外国人审查的“关键一步”,针对全球所有国家,仅有少数持外交和公务护照人员例外。签证申请人可以选择“没有”社交账号选项,但他同时指出,若申请人在这一问题上“撒谎”,他们将面临“严重后果”。
        “社交媒体可以成为恐怖主义情绪和活动的主要论坛,”上述官员在接受采访时说道,“这将成为筛查恐怖分子、威胁公共安全和其他危险人士获取移民福利并踏上美国土地的重要工具。”
        这一新变化并非突然出现,据美国媒体Quartz报道,美国国土安全部长期以来一直使用社交媒体来筛选移民和美国人。2015年,加利福尼亚州圣贝纳迪诺发生枪击事件,造成14人死亡,肇事者此前曾在网上讨论了他们的计划,此后,当局开始在试点计划中扩大对社交媒体的监控范围。
        而此次实施的社交媒体新政最早源自2017年3月美国总统特朗普发布的行政命令,该行政令旨在审查入境者是否有极端主义倾向或对国家安全构成风险。2018年3月,美国国务院正式公布了相关草案,并称该草案针对的是全球所有美国签证申请人。根据这一草案,申请人需要提供过去5年使用的电话号码、邮箱、家庭信息和社交媒体账号内容等。如今,这一政策正式开始实施。
        在美国中部一所大学就读的中国学生刘伦飞也向澎湃新闻证实了这一消息,“消息是属实的,学校的学生办公室这两天应该会讨论这个问题,这个肯定会影响到新同学,听说如果不写或者造假会被拒签。”
        不过在刘伦飞看来,这个政策并不妥善,“一是侵犯了个人隐私权;二是对预防犯罪等毫无裨益,只能徒增不必要的怀疑;还会增加签证审核成本与时间加大通过的周期,过度消耗资源。”他说。
        “这应该是特朗普政府打击非法移民政策的一部分,美国非法移民超过一半都是合法签证持有者滞留后产生的,而非偷渡入境。”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司法研究博士生游天龙告诉澎湃新闻。
        而乔治梅森大学 (George Mason University)公共政策在读博士张翃则认为这条政策在执行当中将面临不小的挑战,“那些注册了很多社交媒体账号的人该怎么填?这条政策很不严谨,连 ‘使用社交媒体’的定义都没有界定清楚,在执行中必然造成很大困扰,短期内对想申请美国签证的人会造成很多困惑。”
        另一位在美国中部一所大学就读的中国学生何俊儒则认为,检查社交帐号对美国国家安全帮助不大,且还有可能使得留学生不敢说实话,伤害美国一直标榜的自由价值观,“而且我认为也很难建立高效的审查方法。”
        但杨楚则认为,说这一新规是对个人隐私的侵犯似乎不甚妥当,对个人隐私的概念也有很多混淆。“首先这是一个针对公开信息进行审核的签证政策,这个政策理论上是用来筛查出不符合要求的申请人,或是签证材料不足以打消签证官对学生‘移民需求’顾忌的申请人。”
        但是他也承认,“新规的确进一步拓宽了美签对于个人信息掌握的触角,这一拓宽更令人担心的是,美签的不确定性和难度再次加强,被拒签的风险因素会更高,最需要担心的是‘有一定移民愿望’的人。”
        对于新规,美国国内舆论也多有批评的声音。其中有批评认为,这一新规定会助长歧视行为,而且收集的信息“明显超出了保护国家安全所必需的范畴”,有侵犯个人隐私之嫌。
        美国公民自由联盟国家安全项目主任希娜?沙姆西就对《纽约时报》表示:“这是一个危险且有问题的提案,它无助于保护安全问题,但却引起了公众和移民的重大隐私问题和(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问题。”
新规是否会进一步增大留学签证申请难度?
        在6月3日的国新办发布会上,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副司长徐永吉透露, 根据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的统计,2019年1月至3月,中方计划公派赴美留学1353人,因签证问题未能成行182人,占计划派出人数的约13.5%,而这一数据在2018年仅为3.2%。
        徐永吉还指出,2018年以来,美国以“反间谍”为由吊销或重新审查中方赴美人员的签证,涉及学科从自然科学向社会科学扩散,近期美方还取消了一批中方从事中美关系研究的学者10年签证。
        对此,许多留学生都切身体会到了签证形势的变化。正在美国东北部一所大学就读的中国留学生沈馨妍向澎湃新闻表示,她和身边的学生都感受到,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美国签证申请的难度直线上升。“不同程序上都提高了关卡,如提交审核材料和面签问题。针对留学生这块,周围学理工科技的同学申请签证受影响最大,有些STEM专业(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编者注)签证的学生暑假都干脆不回国了,因为担心回去后再入境美国会出什么问题。”她说。
        《纽约时报》去年的报道也称,从2018年6月11日起,美国政府将部分特定专业的中国研究生美国签证的有效期限制为1年,这些学生需要每年重新申请签证,而不能像以前一样一次性获得5年有效期的签证。
        此外,据香港《南华早报》此前报道,一些从事特定科技领域的留学生表示,目前需要8至10周才能获得美国签证,而之前的等待时间通常是3到6周。
        此次提供社交媒体账户的新要求,再次引发了外界对美国签证申请的担忧。杨楚认为,在学生签证方面,现在新政刚出来,“还没有一个可参考的数据样本来分析,所以没有直接的佐证。但主观判断来说,我们都会认为这意味着在整体美签中相对审核难度较低的留学签证,现在也提出了更高的审核要求,因此拿到录取通知书、准备出国的同学们在准备签证之前一定要更加做足准备。”
        《纽约时报》今年4月也报道了一些中国学者被取消10年签证一事。对此,美国学者警告说,针对中国和美国学者的签证战只会伤害双方,助长相互猜疑并破坏学术交流渠道。
        不过,教育部办公厅巡视员兼新闻办主任、新闻发言人续梅在3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尽管中美贸易摩擦一直在持续,但是中国学生到美国去留学的总体形势保持了平稳态势。最近一段时间以来,一些美国著名的高校,包括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莱斯大学等学校的校长都纷纷发声,表示欢迎和支持包括中国学生在内的国际学生和学者。
        续梅表示:“美国高校对华交往合作的态度是开放的,对于留学生的态度也是欢迎的。”

原文链接:https://c.m.163.com/news/a/EGPNUCIQ0001899N.html?spss=wap_refluxdl_2018


编辑:陈茗

698#
 楼主| 发表于 2019-5-27 16:27:49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人脸识别技术在英国被起诉
英国首例警用人脸识别案于近日开庭。
案件当事人Ed Bridges以众筹的方式提起诉讼,其诉称南威尔士地区警局使用人脸识别技术侵犯了他的隐私。他同时主张,在加的夫民事审判与家事中心的持续三天的审讯违反了数据保护与平等法。人脸识别技术能够将人群的个体面部图像与“监视清单”中的图像进行比对(监视清单中包含了嫌疑人、失踪人员以及相关人员的图像)。警务人员希望通过此项技术减少犯罪,然而公益组织则主张人脸识别技术侵犯了个人隐私和公民权利。
2017年在欧冠总决赛时期,威尔士警局首次使用了人脸识别技术。Bridges声称他至少被扫描了两次——第一次是在一项平和的反枪支抗议活动中,另一次是在圣诞节购物中。
代表Bridges的公益组织“自由”,声称南威尔士警局在大约50种场合使用了人脸识别技术。该组织同时声称,公开的信息显示在人脸识别技术被投入使用的第一年,其精确度不足9%。警局回应道,在司法审查结束前,他们将不发表意见。
大都会警局也在伦敦适用了若干次人脸识别技术。流传于网络的一个视频显示,某男子因为在镜头前遮挡面部,而被施以90英镑的罚款。此项惩罚广受批评,虽然直到现在也没有弄清该男子究竟是因为遮挡面部还是因为与公务人员发生争执而被罚款。
此项技术在美国也饱受争议。乔治城大学的一向研究报告显示:当涉及到什么样的照片可以由警察呈递给人脸识别算法以生成调查指引时,无规则可循。结果便是,当纽约州警局发现他们没有某个嫌疑人的可供匹配的照片时,竟然尝试将演员伍迪哈里森的照片放入,因为他们认为这两人长得很像。
本月初,旧金山投票已禁止使用人脸识别技术,这项技术被一些活动家称为“老大哥技术”。
人脸识别技术是如何工作的?
由伦敦大都会警局所试用的该项技术(该项系统被称为NeoFace”,由日本NEC公司制造),首先利用独特的相机来扫描人群中的人体面部结构,生成数字图片,然后与“监视清单”中的图像进行对比,“监视清单”由被纳入警方监管的目标人群的图像组成。
并不是所有被纳入警方监视清单中的人都是通缉要犯,因为清单中也包含了那些失踪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如果匹配成功,那么相机旁边的公务人员就会被警醒。
为什么此项技术备受争论?
公益组织的活动人士认为,人脸识别技术侵犯公民权利。此次诉讼的推动者—公益组织“自由”声称,扫描并储存我们的生物信息,是对隐私的粗野的侵犯。
“老大哥监察者”,这个关注个人隐私与公民权利的组织说道,“直播式的人脸识别技术使得个体成为了行走的身份证,这实在是令人寒心!”

来源:数据法律资讯

来源:微信公众号“您懂的”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icOXcLauT0Jr-QJqkPTiHw

编辑:马晓晴

697#
 楼主| 发表于 2019-5-27 14:56:31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当《今日说法》不再火,法律就成功了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丨新周刊(IDnew-weekly
作者丨曹徙南
父母打孩子违法吗?抓到小偷是交给公安局还是自行处理?常回家看看是口号还是法律义务?20年来,《今日说法》正是从这些小事开始“说法",成为了每天午间中国人最有益的下饭节目。
1998年,内蒙古人张绍刚还没有遇到他命中注定的另一个内蒙古人李诞。
这年他刚刚研究生毕业,留在了中国传媒大学的前身北京广播学院任教。
尽管圆脸小眼睛的张绍刚看起来一团和气,事实证明,人不可貌相。很快,一位新老师的暴脾气就在广院学生中流传开来。
那个时候的张绍刚还没学会自黑,他读书、上课、骂学生,享受着宁静的校园生活,并不知道命运的馈赠会在十四年后标好价格。

“暴脾气”的张绍刚(右)和“北漂”撒贝宁
另一边,武汉人撒贝宁的本科四年生活已经进入尾声。
对于徘徊在毕业关口的“北漂”撒贝宁来说,和今天的年轻人一样,留京还是逃离北上广也是一个问题。
不过还好,焦虑没有持续太久,他顺利保研,成了北大法律系的研究生,还要在这个他觉得“还可以”的园子里再待上几年。
同一年,在北大和广院之间的中央电视台咖啡厅,一档新栏目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备之中。负责人肖晓琳此前参与了包括《观察与思考》《焦点访谈》《半边天》等项目。彼时,她刚刚结束了在美国为期两年的学习,准备回国办一档全新的法制节目——《今日说法》。
《今日说法》来北大招主持人,老师觉得撒贝宁平时话多,就让他去了。在北京西长安街木樨地桥边的一栋老民居里,撒贝宁遇上了同样话多的张绍刚。
尽管只差三岁,嘴甜的撒贝宁还是张口就来“张老师”,而张绍刚是这样形容和撒贝宁的第一次亲密接触的,“像没长毛的猴子”。
199912日中午1238分起,中国人的午餐桌旁多了两个话痨。
1 中国人的法律午餐
1990年代,是一个世纪的尾声,也是中国媒体黄金时代的开始。
观众在彩色电视机面前,目击堆积成山的假货被销毁,政府与环保组织端掉可可西里的偷猎部队,中国运动健儿在亚运会上夺冠,热播电视剧多数与民生大小事有关……
“大众媒介”的时代来了。1998年,中央电视台门口出现了两条长龙,一条是向《焦点访谈》反映社会问题的队伍,一条则是前来向《焦点访谈》解释、求情的队伍。
然而媒体扮演的只能是守望者,是黄昏起飞的密涅瓦猫头鹰,法制才是维持社会公平与正义的基石。正如肖晓琳所说,“如果新世纪是一座宏伟壮丽的大厦,法律,就是它钢筋铁骨般的基础结构”。
作为中国第一档以“法”为名,以案说法的法制节目,《今日说法》在当时被认为是“垃圾时间”的午间时段扛起了“吃力不讨好”的普法重任。
如果一定要用一句话概括《今日说法》的话,二十年来它只做了一件微小的工作:最重要的法律不是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铜器上,而是刻在每一个国民的心中。
《今日说法》早期的观众可能会发现,占据其绝大部分内容的仍然是鸡毛蒜皮的小事。父母打孩子违法吗?抓到小偷是交给公安局还是自行处理?常回家看看是口号还是法律义务?家庭暴力只是私事吗?
法治无小事,这些问题放在今天来看似乎已经是不必再讨论的公理,然而在《今日说法》的节目单上都是值得好好讨论的选题。
一方面当然可以从中窥看二十年前普通民众法律知识的严重匮乏,但另一方面却是《今日说法》清醒的自我定位——普法。
有学者将《今日说法》称为“姥姥文化”,换言之就是连家里年事已高、文化水平不足的老年人也能看懂的节目。
放弃了《东方时空》《焦点访谈》高屋建瓴式的宏大叙事,《今日说法》选择把法律这个中国老百姓最需要的武器以近乎笨拙的方式交到了他们手里。
2 法制节目成套路
导演毕赣刚拍完《路边野餐》那会儿,带着只花了20万勉强拍好的素材来到北京找投资。有资方愿意支持这个项目,还通过制片给毕赣推荐了剪辑师。
毕赣为了表达自己的剪辑思路,给剪辑师推荐了两个作品,一个是塔可夫斯基的《乡愁》,另一个就是《今日说法》。
作为以案说法的节目,案件永远是每天的主角。
在《今日说法》二十年的制作中,自然不乏大案、奇案。对于许多中国人来说,《今日说法》简直就是电视界的老干妈。
一波三折的剧情,恰到好处的剪辑总能让人欲罢不能,并在茶余饭后发出一句由衷的慨叹:“这到底是人性的扭曲,还是道德的沦丧?”
大概由于《今日说法》给不少人留下了童年阴影,《今日说法》的忠实观众们还评出了《今日说法》十大奇案,其中排名第一的就是“烟锁殡仪馆”。
2010713日,山东商河孙集乡。在一处废弃农田的机井中,有人发现一具高度腐烂的全裸男尸倒插在井底。
经尸检,死者是由于脑后遭到重击所导致的粉碎性骨折而死,但警方在检查现场遗留的斧子时并未发现血迹和指纹。
通过详细比对尸体特征和斧子的形状,民警追查出一起雇凶杀人案,但经过审讯却发现凶手就是死者本人。
随着案情的推进,又牵扯出案中案,嫌疑人在多个出场人物间反复摇摆,你方唱罢我登场,竟无一人有善行。
配合撒贝宁的金牌解说和“年薪百万”的大佬剪辑食用,活脱脱一出现实版的《低俗小说》。

有网友画出了“烟锁殡仪馆”案件的因果联系。
独特的节目形式却让并不追求收视率的《今日说法》自开播以来收视效果就节节攀升,稳居央视所有节目的收视前十名,甚至一度超过了《焦点访谈》而直逼央视的头牌节目《新闻联播》。
这也让众多地方台开始效仿《今日说法》开办各自的法制栏目,可以说正是这一大批后起的模仿者或曰竞争者和《今日说法》一起推动了普法工作。
但随着收视率竞争的加剧,不少法制栏目开始异化为一味追求“腥、星、性”的娱乐节目。
2015 年,律师陈秋实在《我是演说家》节目中讽刺了时下法制节目故作神秘的套路:“寂静的夜,一双黑手伸向了她。如花似玉的少女,又是否会惨遭蹂躏与摧残?广告之后,精彩继续。”

后来的许多法制栏目,就和央视的另一档高收视节目《走近科学》一样,玄之又玄。
曾有记者问撒贝宁在见识了如此多的人性灰暗之后,是如何保持阳光的。
撒贝宁回答:“到今天为止,再罪大恶极的案例,我都不会说枪毙他。这就是真实。他干了坏事,回家抱着孩子,很可能是世界上所有慈爱父亲中的一个。我看得越多,我越能理解别人,我就越爱这个世界。”
这或许就是《今日说法》与其他法律节目在出发点上的不同,法律不是为了让人恐惧不安,而是使恶念感到敬畏,使善意感到安全。
3 普法之后
《今日说法》不仅仅是说法、普法,它也推动了法律的进步。
1999 年,八岁男童傅强在做疝气手术的进程中,因麻醉出了问题导致成为植物人,家人要求进行医疗鉴定。
但当时实施的还是80年代出台的《医疗事故处理办法》,卫生行政机关集医疗鉴定的组织权、实施权、决策权于一体。
此时鉴定委员会的副主任竟然是该医院的副院长,家人要求回避未遂,最终几经周折才认定这是一次医疗责任事故。
20024月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实施,专门规定了鉴定中的回避制度。
2002年,陆勇被检查出患有慢粒白血病,当时医生推荐他服用瑞士诺华公司生产的名为“格列卫”的抗癌药。
这种药品的售价是23500元一盒,一名慢粒白血病患者每个月需要服用一盒,药费加治疗费用几乎掏空了他的家底。
20046月,陆勇偶然了解到印度生产的仿制“格列卫”抗癌药,药效几乎相同,一盒仅售200元。
印度和瑞士两种“格列卫”药检对比显示,药性相似度99.9%。陆勇开始服用印度“格列卫”,并于当年8月在病友群分享了这一消息。随后,很多病友让其帮忙购买此药,人数达数千人。
2013年,陆勇因销售假药罪被逮捕,经法庭裁定无罪释放。这一故事最终被改编为电影《我不是药神》。
《我不是药神》中徐峥饰演的角色,就是以陆勇为原型。
纵览中国数十年来的法治进步,每一个脚印背后都是一段跌宕起伏的人生。
在一个个中国法律史上的重要时刻,《今日说法》与其说是始终在场的冷静慎重旁观者,不如说是扶持弱者的同路人。
在民众法律意识的提高以及更为纷繁的节目选择的大环境下,二十年“高龄”的《今日说法》无可避免地显露出些微的老迈和不合时宜——在说法、普法之后,《今日说法》何去何从?
《今日说法》最早的三位主持人。
随着肖晓琳病故,撒贝宁和张绍刚转型综艺,如今的《今日说法》慢慢归于平淡,或许这才是《今日说法》在二十年前想看到的。
2001年冬天,《今日说法》团队在和网民线上交流时,有人问及《今日说法》的创办初衷,肖晓琳回答道:
“古代有句话,‘不教而诛,谓之虐’,我国有了三百多部法律,公民有了解法律内容的知情权,办《今日说法》就是为了把这个权利交给我们的观众。”
参考文献:
展江 李洋.“午餐桌上的法律 ”与中国法治化进程.现代传播.2009年第一期
时统宇.见证世纪之交中国社会法治进程.现代传播.2009年第一期
何苏六.“说法 ”十年 :变与不变.现代传播.2009年第一期
杨彩云.十年法治的记忆——从《今日说法》透视中国法治进程.法制与社会.20099月(下)
《撒贝宁:天生就是打圆场的人 不工作就虚无》.南方人物周刊.201412
《新老派先生张绍刚》.南方人物周刊.20181
戴锦华.隐形书写.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新周刊》微信公众号(IDnew-weekly)。《新周刊》创刊于1996818日,以“中国最新锐的生活方式周刊”为定位,20多年来用新锐态度测量时代体温。从杂志到新媒体,《新周刊》继续寻找你我共同的痛点、泪点与笑点。关注新周刊微信公众号,与你一起有态度地生活。官方微博@新周刊。
来源:微信公众号“传媒圈”
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jM5Nzk3MTYxMg==&mid=2650379110&idx=1&sn=8a9eb678141b99be9bdb06477b2e0864&chksm=bedce09589ab69833897e4300f59efeca59e5e787ef34126a754e0e6fcb036be305200037860&mpshare=1&scene=1&srcid=&key=8da6ecf36bb695ea41a0f63b8bef1702afb29040e763416bfc448bec22fcda71f177ba485199186e58b5bda01ac81ee833594407b71421b680d0730c10b4e51d6f1707b251c55273580289207fc1c149&ascene=1&uin=Mjc3MTM5OTI2Mw%3D%3D&devicetype=Windows+10&version=6206081f&lang=zh_CN&pass_ticket=sgPhnB4SMIyV9qrX7KUmobwSRCCzarCdQmqK5eGCw6giKZww%2FR1cW86IsYfXwMJC
编辑:马晓晴

696#
 楼主| 发表于 2019-5-24 19:36:08 | 只看该作者

【案例】奥斯卡影帝状告悉尼某报诽谤案胜诉 获赔约400万

文章来源:娱乐疾速播报
原文链接:http://sh.qihoo.com/pc/9cd241359fc0f3e88?cota=3&sign=360_e39369d1&refer_scene=so_1
杰弗里·拉什
据外媒报道,4月12日,奥斯卡影帝、“巴博萨船长”杰弗里·拉什状告悉尼《每日电讯报》诽谤案胜诉,判拉什获赔85万澳元(约408万人民币)。

2017年,该报纸报道指拉什对女演员Eryn Norvill有不当行为。拉什否认,并向澳大利亚联邦法院提起诽谤诉讼,状告该报纸和报道作者Jonathon Moran。2018年3月,澳联邦法院法官Michael Wigney驳回了电讯报方的辩护,认为报道内容含糊不清、缺乏细节,此后案件重新开庭。而Wigney法官最新裁定:拉什获赔85万澳元,并有权获得更多赔偿,具体数额将稍后决定。

电讯报的报道中,有与拉什一起出演《李尔王》的Norvill对拉什的指控,后者在剧中饰演李尔王的女儿,当时该报道刊登她的指控,并没有获得她的许可,也没有公开她的名字。不过,此后Norvill本人愿意出面,在这起案件中为《每日电讯报》作证,指拉什对她有多次性骚扰行为,包括触摸胸部、手伸到衣服里触摸下半背部、不当言论等。

拉什在报道出来后坚决否认,表示《李尔王》出演的剧院从未就相关指控联系过他,这起指控也没有提供任何细节和境况。在起诉时,他表示,这篇报道把他描绘成了变态和性掠夺者。

Wigney法官最新指出:他对报道中描绘的事件的发生并不满意,但认为Erin Norvill的说法前后矛盾,不认为其证词可信或可靠,称她有夸大其词、加以修饰的倾向。

对这篇报道,Wigney则毫不留情,称:“在任何情况下,都是一篇不计后果、不负责任、最糟糕的、大肆渲染的新闻报道。很难不做出它的诞生就计划是为了毁掉某人的结论。”并估计,拉什在为他的声誉辩护之后,他作为演员的收入可能会遭受损失达两年。

澳大利亚广播公司报道,拉什最初要求逾2500万澳元的赔偿,他曾表示该报道对他的职业生涯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害。

拉什的律师称这起案件对拉什造成了沉重的打击,他长时间待在家里,不吃东西。律师也表示,担心报道可能导致会没有人再找他拍戏。

宣布拉什胜诉后,《每日电讯报》编辑Ben English表示:“我们对法官的裁决感到失望,尤其是他驳回了Eryn Jean Norvill的证词。我们不同意他对她的批评,我们完全支持她。我们现在将对判决进行复审。”

拉什则在出法庭后感谢了家人对自己的支持,对媒体表示:“这桩案子中没有赢家,涉及的每个人都很痛苦。”

拉什也曾遭受别的指控,去年底,《女子监狱》演员Yael Stone对《纽约时报》表示在和拉什出演《狂人日记》时,曾被他骚扰。拉什当时回应称该指控内容不对,而且某种程度上被断章取义了。

编辑:吴悠

695#
 楼主| 发表于 2019-5-24 19:25:39 | 只看该作者
【案例】间谍罪?死刑?对阿桑奇的新指控让新闻界惊了

文章来源:搜狐

阿桑奇身在英国,却一点也没闲着。23日,美国司法部公布了对维基解密创始人阿桑奇的17项新的刑事指控,指其犯下“间谍罪”(espionage crime),协助并教唆前陆军情报分析员切尔西·曼宁(Chelsea Manning)非法获取且公布机密信息。如果罪名成立,阿桑奇可能要面临他将面临最高175年的监禁,并有可能被处以死刑。这些指控受到新闻自由倡导者的严厉谴责,引发新闻界震动。

身背18项诉讼,斯诺登都忍不住为他站出来

在这17项指控中,美国司法部声称阿桑奇不仅曾教唆帮助曼宁非法获取公布机密信息,还称他泄露的信息危害包括阿富汗人、伊拉克人、宗教领袖、来自专制政权的持不同政见者在内人员的安全。如果再加上美国方面此前提出的“阴谋入侵计算机”罪,那么阿桑奇现在已经面临了总计18项指控。

就此事,美国司法部在一份声明中表示:“阿桑奇的行为有严重损害美国国家安全的风险。”官员表示,维基解密公布秘密文件是“美国历史上最大的机密信息泄露之一”。

政府官员还指出,在美国2011年5月突袭本拉登在巴基斯坦阿伯塔巴德的藏身地时缴获的文件中,包括这位基地组织头目与一名下属之间的信件,内容涉及维基解密公布的有关阿富汗战争的材料。

不过,路透社指出,使用“间谍罪”来起诉阿桑奇十分罕见。因为该法案更多用来起诉窃取机密信息的政府人员(如曼宁),而非发布机密信息的人。维基解密官方曾在社交网站上称,“美国司法部正试图根据《1917年间谍法》对阿桑奇提起诉讼。根据该法案定罪的人可能会被处以死刑”。

《1917年间谍法》是美国用来打击告密者的有力工具。据报道,这是用来惩罚干预美国外交关系和国际贸易行为、惩罚间谍、促进美国刑法实施和其他目的的法律。此前,曼宁和深陷“棱镜门”的爱德华·斯诺登均被该法案起诉。
公告发布后,斯诺登在推特上作出了回应:“司法部刚刚宣战——不是针对维基解密,而是针对新闻业本身。这不再是朱利安·阿桑奇的问题:这个案件将决定媒体的未来。”

维基解密也做出了反应,抨击此举是“疯狂的”,并宣称“国家安全新闻的终结”,甚至是宪法第一修正案本身。

“他不是记者”

根据《反间谍法》起诉阿桑奇,特朗普政府越过了其他美国政府都回避的一条界线:挑战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First Amendment),捍卫政府机密。
这项已有102年历史的法案没有将国家安全新闻定为犯罪的唯一原因是,没有任何政府试图对其进行挑战。根据保障言论自由的修正案,该法禁止公开政府机密,也没有对媒体提供明确的保护。到目前为止,大多数法律观察人士认为,如果该法曾经被用来对付记者,将无法经受最高法院的审查。

在阿桑奇公布了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期间的军事通讯以及大量外交电报之后,奥巴马政府就是否可以用它来对付阿桑奇展开了辩论,但奥巴马的团队最终决定不采取这一步。当时担任司法部发言人的马修·米勒(Matthew Miller)回忆说:“奥巴马政府的司法部认为,指控阿桑奇发表言论是非常危险的,因为《反间谍法》没有对记者和非记者做出任何区分。”
这次,特朗普的司法部辩称,阿桑奇鼓励曼宁从安全服务器内部窃取材料,并且不顾文件中所提到的人的安全而发表文章,不符合记者的定义。负责国家安全事务的助理律师德默斯(John Demers)宣称:“阿桑奇不是记者。”

新闻界怒了

美国国家安全法律博客 Lawfareblog的执行主编朱累西克(Quinta Jurecic)表示,“记者们似乎并没有从中得到多少安慰。”他指出,新闻业没有法定的定义。“这是记者们一直担心的。“

阿桑奇在美国的律师波拉克(Barry Pollack)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这些前所未有的指控表明,对阿桑奇的刑事起诉,对那些试图向公众通报美国政府采取的行动记者们构成严重威胁。”
曼宁23日晚上在监狱里发表了一份声明,她在声明中表示,她对2010年维基解密的泄密事件承担“全部和唯一的责任”。“很明显,政府似乎在上周我的藐视法庭听证会之前就已经收到了这份起诉书,”她说。“本届政府将媒体描述为反对党和人民的敌人。今天,他们把法律当作一把剑,并表现出他们愿意动用国家的全部力量来对付这个旨在保护我们免受这种暴行的机构。”

起诉书称,两人的共同目标是推进维基解密的使命,即通过向公众披露机密信息,“颠覆”美国法律,使其成为“人民的情报机构”。
这17项新的指控让美国政府试图将他从伦敦引渡回国的努力复杂化。德克萨斯大学(University of Texas)法学教授弗拉德克(Stephen Vladeck)表示,两国之间的引渡条约对政治犯罪有一个例外,阿桑奇可能会根据《欧洲人权公约》(European Convention on Human Rights)提出一些问题。

弗拉德克说:“我不知道这最终是否会影响引渡程序的结果,但肯定会使问题复杂化。”即使阿桑奇被引渡,在宪法第一修正案中为指控阿桑奇制造漏洞的努力,对特朗普政府来说也是一场巨大的赌博,可能会对新闻自由造成严重后果。

他补充说:“这就是为什么新闻自由倡导者把这样的案件视为宪法的卢比孔河。”“因为无论我们如何看待个别被告,一旦政府设定了一个先例,即仅仅发布或甚至接收这类信息……就可能受到起诉,我们很难理解为什么同样的理论不能涵盖我们所看到的一些最重要的新闻,从而让它们变得冷冰冰。”

编辑:吴悠

694#
 楼主| 发表于 2019-5-24 17:44:36 | 只看该作者
【案例】人脸识别技术在英国被起诉

文章来源:数据法律资讯

英国首例警用人脸识别案于近日开庭。

案件当事人Ed Bridges以众筹的方式提起诉讼,其诉称南威尔士地区警局使用人脸识别技术侵犯了他的隐私。他同时主张,在加的夫民事审判与家事中心的持续三天的审讯违反了数据保护与平等法。人脸识别技术能够将人群的个体面部图像与“监视清单”中的图像进行比对(监视清单中包含了嫌疑人、失踪人员以及相关人员的图像)。警务人员希望通过此项技术减少犯罪,然而公益组织则主张人脸识别技术侵犯了个人隐私和公民权利。

2017年在欧冠总决赛时期,威尔士警局首次使用了人脸识别技术。Bridges声称他至少被扫描了两次——第一次是在一项平和的反枪支抗议活动中,另一次是在圣诞节购物中。
代表Bridges的公益组织“自由”,声称南威尔士警局在大约50种场合使用了人脸识别技术。该组织同时声称,公开的信息显示在人脸识别技术被投入使用的第一年,其精确度不足9%。警局回应道,在司法审查结束前,他们将不发表意见。

大都会警局也在伦敦适用了若干次人脸识别技术。流传于网络的一个视频显示,某男子因为在镜头前遮挡面部,而被施以90英镑的罚款。此项惩罚广受批评,虽然直到现在也没有弄清该男子究竟是因为遮挡面部还是因为与公务人员发生争执而被罚款。
此项技术在美国也饱受争议。乔治城大学的一向研究报告显示:当涉及到什么样的照片可以由警察呈递给人脸识别算法以生成调查指引时,无规则可循。结果便是,当纽约州警局发现他们没有某个嫌疑人的可供匹配的照片时,竟然尝试将演员伍迪哈里森的照片放入,因为他们认为这两人长得很像。

本月初,旧金山投票已禁止使用人脸识别技术,这项技术被一些活动家称为“老大哥技术”。

人脸识别技术是如何工作的?

由伦敦大都会警局所试用的该项技术(该项系统被称为“NeoFace”,由日本NEC公司制造),首先利用独特的相机来扫描人群中的人体面部结构,生成数字图片,然后与“监视清单”中的图像进行对比,“监视清单”由被纳入警方监管的目标人群的图像组成。
并不是所有被纳入警方监视清单中的人都是通缉要犯,因为清单中也包含了那些失踪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如果匹配成功,那么相机旁边的公务人员就会被警醒。

为什么此项技术备受争论?

公益组织的活动人士认为,人脸识别技术侵犯公民权利。此次诉讼的推动者—公益组织“自由”声称,扫描并储存我们的生物信息,是对隐私的粗野的侵犯。

“老大哥监察者”,这个关注个人隐私与公民权利的组织说道,“直播式的人脸识别技术使得个体成为了行走的身份证,这实在是令人寒心!”

编辑:吴悠
693#
 楼主| 发表于 2019-5-17 18:42:28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男子给狗取名“城管”“协管”被拘10日,律师这样看……
文章来源:红星新闻
红星新闻从安徽省阜阳市公安局颍州分局获悉,5月13日,一男子因在微信朋友圈发布侮辱执法人员信息被行拘10日,已送阜阳市拘留所执行。
阜阳市公安局颍州分局一名工作人员告诉红星新闻,该男子被拘系因其给狗取名“城管”“协管”,拍照或录视频在微信朋友圈、抖音等平台发布。其违法行为系网警巡查发现,之前曾有类似情况发生。
红星新闻注意到,班某东所发视频及照片内容多为“二儿子协管出售4500”“曝光两张城管照片”等。

班某东所发微信朋友圈
据《颍州晚报》消息,涉事男子班某东生于1988年,以卖狗为生。被警方传唤后,他很后悔,曾称自己给狗取这样的名字,只是因为觉得好玩,我不懂法,不知道这是违法的。因寻衅滋事,班某东被行拘10日。
班某东被行拘引争议。有网友质疑,哪条法律规定不能给狗狗起名城管但也有人认为,班某东此举是对城管、协管群体的侮辱。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律师张新年认为,给狗起名城管”“协管虽不雅但并未违反法律的禁止性规定,公安机关认定寻衅滋事或有不当。

▲班某东所发微信朋友圈
张新年告诉红星新闻,依据《民法通则》,公民、法人享有名誉权,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法人的名誉。但本案中所涉的“城管”“协管”在生产实践中通常指的是一类职业,而职业按照我国现行的法律规定是没有名誉权的,且即便涉事男子在网络上对其宠物称呼“城管”“协管”也不必然地会对相应“职业”产生侮辱。因此该起名行为并不涉及侵犯公民或法人的名誉权。

班某东被行拘10
张新年认为,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应当保持一定的谦抑性。在法无明文规定的情况下,不宜对法律规定作出扩大解释,将其扩展到任何行为。本案中,当地公安机关应是以《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六条,以其他寻衅滋事行为对该男子进行行政处罚的。那么本案则涉及到对于其他寻衅滋事行为的定性问题。对于寻衅滋事行为,依照法理出罪举重以明轻,《治安管理处罚法》中的寻衅滋事行为应当按照《刑法》中对寻衅滋事罪的认定,将其限定在扰乱社会公共秩序的范围内。因此,即便涉事男子给狗起名城管”“协管的行为的确不雅,涉嫌对相应职业的冒犯,且这种冒犯可能违反了公序良俗,需接受道德层面的谴责或口头警告,但此行为并不必然扰乱公共秩序涉嫌寻衅滋事。当地公安机关以寻衅滋事对其进行处罚的行为,是对《治安管理处罚法》中的其他寻衅滋事行为的一种不当的扩大解释。
北京知名律师周兆成认为,班某东给狗起名城管”“协管,公安机关对其认定为寻衅滋事,将其行政拘留并无不当。这是因为城管在我国是负责城市管理的执法人员,作为工作在一线和前沿的执法队伍,他们对维持城市稳定和秩序,整顿市容市貌功不可没。协管则属于协助管理人员,虽然没有正式编制,但是在协助行政管理部门工作上,也意义重大,很多协管员不怕苦不怕累,为改善城市市容市貌、社会治安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对这一职业群体名称,用在自己豢养的狗等宠物上已经违背公序良俗,含有对这一类职业群体的侮辱性质。寻衅滋事是指行为人结伙斗殴的、追逐、拦截他人的、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的、其他寻衅滋事的行为。如果对班某东行为不制止,会造成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公安机关出于公共利益的考虑,也是维护了法律的尊严,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六条规定,对其治安处罚并无不当。
红星新闻记者 王春
编辑 官莉
原文链接: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33553807045038287&wfr=spider&for=pc
编辑:高杰

692#
 楼主| 发表于 2019-5-15 20:16:16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内蒙古广电原台长和记者站站长涉黑,操纵舆论打伤下属
原文链接:
https://www.cqcb.com/xindiaocha/redian/2019-05-15/1621537.html?from=singlemessage
文章来源:上游新闻
原作者:贾晨
一起新闻工作者涉黑案浮出水面。
513日和15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内蒙古自治区纪委先后发布消息显示,内蒙古广播电视台原党委书记、台长赵春涛涉嫌纵容黑社会性质组织案等罪名被提起公诉;此前的44日,赵春涛的下属、该台原中部记者站站长苗迎春涉嫌组织、领导黑社会性质组织等罪名已被提起公诉。
上游新闻记者(报料微信号:shangyounews)了解到,为阻止电视台某部主任向有关部门检举举报,赵春涛指使苗迎春进行非法调查。2018123日,苗迎春纠集黑恶势力,将该主任殴打致轻伤二级。
官方未提及被殴打的该部主任具体信息。

内蒙古广播电视台原党委书记、台长赵春涛。
内蒙古广电原台长的六宗罪
513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消息,内蒙古检察机关依法对赵春涛涉嫌受贿、单位受贿、巨额财产来源不明、故意伤害、包庇、纵容黑社会性质组织案等六宗罪提起公诉。
检方指控赵春涛利用担任内蒙古广播电影电视局副局长,内蒙古电视台台长,内蒙古广播电视台党委书记、台长等职务便利,为他人在工作安排、工作关照、合同履行、业务承揽等方面提供帮助,谋取不正当利益,非法收受他人巨额财物;身为内蒙古电视台台长、法定代表人,在代表内蒙古电视台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为他人谋取利益,以单位名义收受巨额回扣;身为国家工作人员,其财产和支出明显超过合法收入,差额特别巨大,不能说明来源;指使他人实施故意伤害行为,致一人轻伤;身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其担任内蒙古广播电视台党委书记的职务便利,不依法履行职责,阻挠、干扰纪检机关对黑社会性质组织的调查工作,包庇、纵容黑社会性质组织进行违法犯罪活动。
简历显示,今年57岁的赵春涛从1984年起在内蒙古广电系统工作。他用26年的时间,从最基层的值班员、技术员开始起步,做过记者,任过科长,升任到了省级台台长的位置,还当选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候补委员。
上游新闻记者梳理发现,担任内蒙古电视台台长后,赵春涛一直致力于打造狼性团队,要求团队带头人发挥好头狼的作用,鼓励其带领群狼积极外出寻找猎物群狼要分工合作,配合默契,将猎物变成食物目标是打造品牌节目,在条件成熟时还能承揽台外社会业务,为台里创造利润。

呼和浩特市检察院和公安局联合发布的《关于检举揭发苗迎春等人违法犯罪行为的通告》。
站长纠集黑恶势力帮台长打伤主任
201877日,内蒙古自治区党委第八巡视组向内蒙古自治区新闻出版广电局党组反馈巡视情况时指出,巡视中发现了一些问题,主要是:干部交流不规范,领导干部个人事项存在瞒报、漏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有差距,违规发放补贴、吃空饷等,同时,巡视组还收到反映一些领导干部的问题线索。
同月,纪检监察机关对内蒙古广播电视台中部记者站站长苗迎春涉嫌违纪违法问题立案审查调查,时任台长赵春涛积极主动为苗的家人出谋划策,对抗组织调查。
一个月后的820日,赵春涛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被内蒙古自治区纪委监委立案审查调查,并采取留置措施。
内蒙古纪委监委发布的官方消息显示,2002年,赵春涛与时任内蒙古电视台某部主任产生矛盾,其任台长后利用职权对该主任肆意打击报复。先后想方设法架空对方职务,导致该主任没有办公条件无法正常上班。
2016年,赵春涛借整顿职工吃空饷之机停发了该主任的工资。为阻止该主任向有关部门检举举报,赵春涛指使苗迎春进行非法调查。2018123日,苗迎春纠集黑恶势力,将该主任殴打致轻伤二级。
经调查,2006年,赵春涛便与苗迎春结成利益联盟,苗送给赵春涛30万元资金供其谋求进步20177月,作为广播电视台党委书记、台长的赵春涛,彻底丧失原则底线,公然利用职权干涉对苗迎春搞房地产开发、新闻敲诈、侵犯群众利益、豢养黑社会打手等违纪违法问题的调查工作。
从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到黑老大
上游新闻记者注意到,2011年,苗迎春被评为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2014年,苗迎春还获得内蒙古自治区五一劳动奖章。
201810月,呼和浩特市检察院和公安局联合发布《关于检举揭发苗迎春等人违法犯罪行为的通告》显示,称检举揭发的线索经查证属实的,给予检举揭发人奖励最高5万元人民币。38天之后,该案提起公诉。
公诉机关指控,苗迎春等人涉嫌组织、领导黑社会性质组织等罪。以苗迎春为首的涉嫌黑恶势力犯罪团伙在乌兰察布市等地肆意操纵舆论工具,滥用媒体监督权力,破坏、影响当地政治、经济、社会正常管理秩序,欺压百姓,为非作歹,造成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
20181024日至112日期间,苗迎春被吊销了记者证。
编辑:高杰

691#
 楼主| 发表于 2019-5-14 15:20:36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自媒体“龙飞”被判构成对今日头条名誉权侵害,赔偿10万余元
文章来源:Bianews
作者:Lucia
2019513日消息,今日,今日头条官方帐号发布信息称,经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终审认定,武海龙相关言论构成对今日头条名誉权的侵害,判决其停止侵权,并在其经营的微信公众号龙飞主推文中持续登载致歉声明三日,向今日头条赔礼道歉、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偿经济损失及合理支出共计104120元。
据悉,此前,自媒体人武海龙在其个人微信公众号龙飞发表《消失的价值观:比王者荣耀更应该被戒掉的头条》等文章。今日头条称其进行诽谤、辱骂。

此外,今日头条还称将对屡次涉嫌诽谤抖音的微信公众号”HUGO“提起法律诉讼。
HUGO2019512日发布微信文章《抖音上的东西,有多少是真的》。
今日头条称在原发自媒体精读全文都和抖音无关、也无一处提及抖音和相关案例的前提下,HUGO强行篡改原文标题,与抖音进行关联,煽动网友情绪,炒作、贩卖恐慌,主观恶意明显。
媒体、自媒体对平台运营中存在的不足,进行批评监督,会促进平台的成长、进步。但对于造谣、诽谤等行为,我们一定会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身的权益,维护平台以及广大用户的清白和名誉。

编辑:高杰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