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闻语言的语用案例

[复制链接]
691#
 楼主| 发表于 2018-12-8 19:54:19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编辑:马晓晴

692#
 楼主| 发表于 2018-12-11 18:34:12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国家宝藏》张国立说错了!这些字词你能写对、用对吗?

    导读:备受期待的央视综艺节目《国家宝藏》第二季于129日首播后,舞台设计精美,国宝故事动人,让人击节叫好。但当节目中张国立说到昨日黄花一词时,立即引起了弹幕的讨论。
    究竟是昨日黄花还是明日黄花?《现代汉语词典》新版书中并未有昨日黄花一词,有的是明日黄花,比喻已失去新闻价值的报道或已失去应时作用的事物。
    中国的汉字博大精深,讲究一点也不能少,一字也不能差,失之毫厘,谬之千里!下面这些大家平时容易写错、用错的字词,你用错过吗?




A
唉声叹气 易误作哀声叹气
挨过寒冬指困难地度过,常有人误写为是已被淘汰的异体字。
按部就班 易误作按步就班
按捺不住 易误作按耐不住
安详 易误作安祥
B
飙车、飙升、发飙常被误写成是已被淘汰的异体字。
博弈 易误作搏弈博奕
博取欢心 易误作搏取欢心
舶来品 易误作泊来品
不省人事 易误作不醒人事
不假思索、假以时日易误作
不尽如人意 是成语尽如人意的否定用法,不能写作不尽人意
C
察言观色 指观察言语脸色来揣摩对方心意。易误作察颜观色
差强人意 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差:稍微)。常被误当成不如人意来用。
惨无人道 易误作残无人道
曾几何时 指时间没过多久。常被误解为曾经有一段时期来使用。
沉湎 易误作沉缅
村主任 村民委员会主任的简称,不能称村长。目前我国农村没有村长一职。
床笫 床铺,多指闺房或夫妇之间。易误作床第
扯淡 指闲扯、胡扯。易被误写为扯蛋
唇枪舌剑 易误为唇枪舌战
出其不意 易误为出奇不意
D
大有作为 不能写作大有做为
大巴、中巴、小巴是巴士(英文bus)的简称,指公共汽车。大巴车、中巴车、小巴车是画蛇添足的错误用法。
戴上金箍 常有人误写成戴上紧箍咒。紧箍咒是指《西游记》里唐僧用来制伏孙悟空的咒语,能使孙悟空头上的金箍缩紧,使他头疼。紧箍咒只能念,不能戴。
登录网站 易误作登陆网站
灯火阑珊 表示灯火将尽。常有人误以为是灯火辉煌之意。
钓鱼竿 易误为钓鱼杆
顶级 最高级别的,水平最高的。常有广告错写为鼎级
豆蔻年华 女子十三四岁年纪称为豆蔻年华。常有人误用于女子十七八岁或二十几岁。
渡过难关 不能写作度过难关
度假、度汛、度荒不能写作
独当一面 易误作独挡一面
丢三落四 易误作丢三拉四
E
噩梦 易误作恶梦
F
发人深省 不能写作发人深醒
仿佛 也作彷彿,但不能写作仿彿彷佛
防患于未然 常有人误作防范于未然
分内、分量、本分、天分、辈分、福分、恰如其分、看在老朋友的分上 这里的常被误写为
风起于青蘋之末 比喻事物处于萌芽阶段,青蘋易被误写成青苹青萍青蘋是一种生于浅水中的蕨类草本植物,一遇风吹水动,便会摇晃。
奋发图强 易误作愤发图强
伏法 指罪犯被执行死刑。不能把犯罪嫌疑人落网、被判刑说成伏法
服服帖帖 易误作服服贴贴
G
各行其是 易误作各行其事
宫保鸡丁(菜名) 常被误写为宫爆鸡丁
攻城略地 易误作攻城掠地
骨鲠在喉 易误作骨梗在喉
挂挡 常有 人误写为挂档
关怀备至 易误作关怀倍至
诡计多端 易误作鬼计多端
H
哈密瓜 易误作哈蜜瓜
海上生明月 唐代诗人张九龄的名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常有人误写作海上升明月
寒暄 易误作寒喧
汗流浃背 易误作汗流夹背
好高骛远 易误作好高鹜远
呵斥 大声斥责。易误作喝斥
合龙 修筑堤坝或桥梁等从两端施工,最后在中间接合,叫做合龙。常有人误写为合拢
画句号、画等号不能写成
黄澄澄 易与橙黄相混淆而误作黄橙橙
哄堂大笑 易误作轰堂大笑
胡子拉碴 易误作胡子拉渣
虎视眈眈 易误作虎视耽耽
J
家具 街头商店用字中常误写为家俱
戛然而止 易误作嘎然而止
概率 旧称几率,故常被误写成机率
既往不咎 易误作既往不究
交会 指道路等会合,相交。易与交汇混淆。交汇指水流、气流等聚集到一起,会合。
截止 到一定期限停止,表示不再往后延长,表示时间的内容应放在其前。易与截至混淆。截至指截止到某个时候,通常用于尚未结束或终止的过程,后面可带时间宾语。
经验老到 易误作经验老道
精粹 常有人误写为精萃。一些媒体栏目、图书名称也多有犯错。
K
克敌制胜 易误作克敌致胜
可乘之机 易误作可趁之机。刻画 易误作刻划
暌违 分离,不在一起。易误作睽违
L
览胜 常有人误写成揽胜
狼藉 易误作狼籍
老奸巨猾 易误作老奸巨滑
流光溢彩 易被误写为流金溢彩
啰唆 也作啰嗦。不能写作罗嗦罗唆
M
麻风病 易误作麻疯病
蟊贼 指危害人民或国家的人。易与毛贼相混淆,常有人误把蟊贼当成小偷。
美轮美奂 用于形容新屋高大美观,也形容装饰、布置等美好漂亮。不能写作美仑美焕,也不能以美轮美奂来形容菜肴、商品、文学作品之美。
煤气泄漏 易误作煤气泄露
明日黄花 易被误写为昨日黄花
绵里藏针 易误作棉里藏针
墨守成规 易误作墨守陈规默守成规
秣马厉兵 易误作秣马励兵
冒天下之大不韪 易误作冒天下之大不讳
明火执仗 易误作明火执杖
摩拳擦掌 易误作磨拳擦掌
没精打采 易误作没精打彩
N
囊括 体育报道中经常用错的词,如中国军团在2010年广州亚运会囊括金牌199囊括的意思是无一遗漏,只要不是将所有金牌都收入囊中,就不能用囊括
O
怄气 易误作呕气
偶尔 易误作偶而
P
平心而论 易误为凭心而论
平添 易误为凭添
迫不及待 不能写作迫不急待
Q
期间 某个时间里面。一般不能单独使用。前面必须有表述某个特定时段的用语,如暑假期间春节长假期间。其间是其中”“那中间的意思。是代词。从所关涉的事物来说,其间可用于指时间、空间或其他方面。二者不能混用。
七月流火 这里的是星宿名,又称大火星或心宿,到了七月逐渐偏西下行,故称流火七月流火标志暑气渐消而秋将至。易被误用于形容天气炎热。
气概 常有人误写为气慨
签订合同 常有人写成签定合同。《现代汉语词典》只有签订词条,没有签定一词。
跷起腿来 易误作翘起腿来
敲诈 易误作敲榨
青睐 易误作亲睐
气急败坏 易误作气极败坏
趋之若鹜易误作
弃如敝屣 易误作弃如敝履
R
人心惶惶 常有人误写为人心慌慌
人才辈出 易误作人才倍出
惹是生非 易与惹事无事生非混淆而误写为惹事生非
融会贯通 易误作融汇贯通
糅合 指把不同的东西掺和、混合起来(多指不适宜合在一起的)。易被误写为揉合
锐不可当 易误作锐不可挡
S
三甲 古代科举考试中,进士以考试成绩优劣分为三等,谓之三甲。其中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分别称状元、榜眼、探花,合称三鼎甲;二甲赐进士出身若干人;三甲赐同进士出身若干人。所有进士都属于三甲之列。常有人把比赛进入前三名错写为进入前三甲
山清水秀 易误作山青水秀
少安毋躁 耐心等待一下,不要急躁。的意思是暂时、稍微。易被误写为稍安毋躁
摄氏度() 法定计量单位。不能称摄氏多少度,也不称多少度。
声呐 利用声波在水中的传播和反射来进行导航、测距的技术或设备。易误作声纳
声名鹊起 易误作声名雀起
声音洪亮 易误作声音宏亮
神采奕奕 易误作神采弈弈
神祇 易误作神祗。祇读音为
神舟八号 易误作神州八号
神志不清 易误作神智不清。神志指知觉、理智,神智则指精神、智慧。
松弛 易被误写为松驰。类似的错误还有有张有驰
十字形、T字形 易被误写成。形是指形状,型是指模型、类型。
世外桃源 易误作世外桃园
舐犊情深 易误作舔犊情深
厮打 相互扭打。易误作撕打
殊不知 竟不知道,竟没想到。易误作孰不知素不知
水乳交融 易误作水乳交溶
首当其冲 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冲:要冲),如洪水袭来,这个县首当其冲。易被误解为首要位置领头作用而错用,如在文化建设方面,我市首当其冲
是水汽、云雾、雨露的凝结物或冻结物,如雾凇、雨凇等。易被误写为。吴淞江,水名,源于江苏,流经上海,入黄浦江。
T
量词,易与混淆。一摊水常有人误写成一滩水
炭烧咖啡 许多餐厅、咖啡馆的招牌、菜单上错写成碳烧咖啡。类似的差错还有碳烤牛排等。
蹚浑水 易误为淌浑水
铤而走险 易误为挺而走险
W
委曲求全 不能写作委屈求全
危如累卵 不能写作危如垒卵
文火 烹饪时用的小火或较弱的火(与急火相对),易被误写为温火
文身 常被误写为纹身。古人把在身上、脸上刺画花纹或文字称为,并沿用至今,如文眉、文眼线。
无时无刻 常被误当成每时每刻使用。无时无刻必须与搭配才能表达肯定的意思,而每时每刻常与搭配。
X
陷阱 易误为陷井
心胸褊狭 易误为心胸偏狭
相形见绌 易误为相形见拙
销声匿迹 易误为消声匿迹
嬉笑怒骂 易误为嘻笑怒骂
心惊胆战 易误为心惊胆颤
新中国生日祖国62岁生日之类属错误表述,正确说法应是新中国62岁生日新中国特指中华人民共和国;祖国指祖先世代居住的国家,中国有5000年文明史。
性格不合 易误为性格不和
兴高采烈 易误为兴高彩烈
修葺一新 易误为修茸一新
宣泄 易误为渲泄
炫目 (光彩)耀眼,装饰华丽。易误为眩目指眼睛昏花,如头晕目眩
徇私舞弊 易误为循私舞弊
Y
牙牙学语 易误为呀呀学语
沿用 易误为延用
阳关大道 易误为阳光大道
摇唇鼓舌 易误为鼓唇摇舌
一笔勾销 易误为一笔勾消
一筹莫展 易误为一愁莫展
一箭之仇 易误为一剑之仇
银样鑞枪头 易误为银样蜡枪头。镴是锡铅合金,熔点较低,用于焊接铁、铜等金属物件。
饮鸩止渴 易误为饮鸠止渴
引吭高歌 易误为引亢高歌
硬邦邦 易误为硬梆梆
优哉游哉 形容从容自得,悠闲无事。不能写作悠哉游哉。另有悠哉悠哉一词,意思是思念,如《诗经·关雎》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熨帖 易误作熨贴
原形毕露 易误为原形必露
怨天尤人 易误为怨天忧人
Z
再接再厉 易误为再接再励
账户、账款、账号 易误作帐户、帐款、帐号
仗义执言 易误作仗义直言
蛰伏 易误为蜇伏
针砭时弊 易误为针贬时弊
震撼 易误为震憾
真知灼见 易误作真知卓见
振聋发聩 易误作震聋发聩
恣意妄为 不能写成姿意妄为
炙手可热 比喻气焰很盛,权势很大。常有人误认为是热门、受欢迎的意思。
直截了当 易误为直接了当
综合征 不能写作综合症
扺掌而谈 易误作抵掌而谈
坐标、坐落、坐垫、坐席 不能写作座标、座落、座垫、座席
坐镇指挥 易误为坐阵指挥
坐月子 易误为做月子
数字
十七八个 不能写成十七、八个。相邻的数字连用表示一个概数,不能用顿号隔开。
63%68% 不能写成“6368%”
8万~11万 不能写成“811
5000万 不能写成“5千万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微信公众号 | 编辑校对
来源:传媒茶话会

编辑:马晓晴

693#
 楼主| 发表于 2018-12-13 22:08:55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日本2018年度汉字是“灾” 网友直呼扎心,希望明年是“福”

12日,日本汉字能力检定协会在京都市东山区的清水寺公布了日本2018年度汉字“灾”。消息公布后,不少日本网友表示扎心,还有网友说希望明年转“灾”为“福”。

Japan has chosen the symbol meaning "disaster" to define the year 2018.

日本近日公布,2018年度汉字是的“灾”。

清水寺的森清范住持在一张长1.5米、宽1.3米的越前和纸上,挥毫写下了“灾”字。电视台还对此进行了直播。


截图来自时事通信社

日媒称,由于灾难多发,全日本都提高了防灾意识,今年是日本人自助、共助的重要年份。另外,今年世界范围内也发生了许多天灾人祸,因此决定“灾”字为年度汉字。

In the annual vote, the public nominated this kanji character after experiencing a number of natural disasters.

“灾”字在今年的公众年度投票中胜出。2018年,日本经历了数次自然灾害。

kanji['kɑndi] n.: 日本汉字

Japan has suffered flooding, typhoons, earthquakes and heatwaves in 2018, leading the economy to shrink.

2018年,日本遭遇了洪水、台风、地震和热浪的袭击,导致经济下滑。

It fell by 1.2% in the third quarter thanks to the damage caused by the events.

由于这些灾害造成的损失,日本经济今年第三季度下滑了1.2%。


日本遭遇强台风。图片来源:新华网

2018年度汉字从大约19.3万张选票中选出。

This year's symbol - pronounced like the English word "sigh" - was chosen by just fewer than 21,000 people.

近2.1万人投票选择了“灾”作为今年的年度汉字。在日语中,“灾”的发音类似于英文单词sigh。

投票数排名第2位的是“平”(16117票),理由为“平成最后一年”和“日本队在平昌冬季奥运会上的活跃表现”。第3位是源于“平成的终点”等的“终”(11013票)。第4位和第5位分别是“风”和“变”。

年度汉字公布后,日本网友纷纷在社交网络留言表示扎心,有人说:“确实,今年台风、暴雨、酷寒、猛暑还有地震,什么自然灾害都经历了。明年将迎来新年号了,希望是新的一个好年”。“今年不光自然灾害,人祸也不少呢”。还有人笑称:“希望明年转‘灾’为‘福’”。


雅虎日本网站截图

12月12日是日本的汉字之日,由日本汉字能力检定协会主办,每年这个时候都会选一个汉字来代表过去的一年。

The Kyoto-based Kanji Aptitude Testing Foundation has run the competition every year since 1995.

自1995年以来,位于东京的日本汉字能力检定协会每年都评选年度汉字。

1995年日本发生阪神大地震,当年的年度汉字为"震"。1997年许多金融机构在亚洲金融危机中倒闭,年度汉字为“倒”。

"North" won in 2017, and "gold" in 2016 after the Rio Olympics.

2017年的年度汉字是“北”。2016年的年度汉字是“金”,里约奥运会在当年举行。


日本北海道地震。图片来源:中新网

日本的“灾害之年”

Flood waters swept across the country in July, killing nearly 200 people and causing the evacuation of close to nine million across 23 prefectures

今年7月,日本各地遭遇洪水袭击,导致近200人丧生,23个县的近900万人疏散。

The same month at least 65 people died in a heatwave that saw more than 22,000 people hospitalized

同样是在7月,至少65人死于热浪,超过2.2万人因此住院。

Typhoon Jebi lashed western Japan with winds of up to 172km/h - the strongest typhoon to hit the country in 25 years

台风飞燕横扫日本西部,时速高达172公里,是近25年来日本遭遇的最强台风。

The northern island of Hokkaido was hit with a magnitude 6.7 earthquake, which triggered landslides

日本北部北海道今年还发生里氏6.7级地震,引发山体滑坡。

原文链接: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19713192371997972&wfr=spider&for=pc

编辑:杨琦钜



694#
 楼主| 发表于 2018-12-14 12:58:26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语法、标点符号)


编辑:杨琦钜


695#
发表于 2018-12-15 10:15:08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周俊生新号

每日一怼(97)

纷纷  fēnfēn

2018年12月15日《广州日报》第11版刊登《DC不让漫威“专美”》一文,文中写道:“DC与漫威作为美漫的两大巨头,纷纷将旗下漫画改编为大电影,眼看着漫威电影化的道路走得顺风顺水,《超人大战蝙蝠侠》等好几部DC作品却接连哑炮。”句中的“纷纷”一词用得有问题。
“纷纷”,其词性有虚实之分。用为实词的时候,它是一个动词,表示多而杂乱,如“议论纷纷”,“落叶纷纷”。用为虚词的时候,它又是一个副词,表示许多人或事物接二连三地出现的状态。句中的“纷纷”用的是后一个意思。但是,当“纷纷”这样用的时候,其行为主体必须至少三个,多则不论,如果只有两个,就表现不出接二连三地出现这种状态。句中的“纷纷”,其行为主体是“DC”与“漫威”,行为主体只有两个,因此“纷纷”的使用不合适。
可以把“纷纷”改为“都”,如果要增加一点文采,也可以把“纷纷”改为“不约而同”之类的词语(但其后应加一个结构助词“地”)。

696#
 楼主| 发表于 2018-12-15 11:12:48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一个字总结2018年的中国                                                                                





编辑:杨琦钜



697#
 楼主| 发表于 2018-12-17 11:50:01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每日一怼(99)

回去  huíqù

2018年12月17日《文艺报》第2版刊登《不止命名的纪念》一文,其中有这样一个句子:“他绝不想回去故乡,他要像‘景恒街’一样成为这个城市中有名有姓的一个。”句中的“回去”用得不妥。
“回去”的意思是从别处到原来的地方去。“回去”是一个不及物动词,在使用中不能带宾语。句中的“回去”带上了宾语“故乡”,这不合“回去”的使用要求。
可以把“回去”改为“回到”,也可以把“回去故乡”改为“回故乡去”。

编辑:付莎莎
头像被屏蔽
698#
 楼主| 发表于 2018-12-17 22:24:59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699#
 楼主| 发表于 2018-12-17 22:36:02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党媒突然大动作连发三文痛批“吓尿体”等“浮夸自大”风,寓意何在?
党媒突然大动作连发三文痛批“吓尿体”等“浮夸自大”风,寓意何在?

近日,《人民日报》官网连发三文痛批“吓尿体”“哭晕体”“跪求体”(其实还有“厉害体”)等“浮夸自大”文风,并列举“美国害怕了”“日本吓傻了”“欧洲后悔了”“全球首款”“世界第一”之类的“雄文”,痛批其“污染舆论生态,扭曲国民心态”,“成为民众的‘迷魂汤’、社会的‘分离器’、杀人的‘软刀子’、动乱的‘催化剂’……”文中还特别点名批评了《在这些领域,中国创下多个“世界第一”!无人表示不服》《别怕,中国科技实力超越美国,居世界第一》《中国放的这句狠话,美国再听不懂就要出大事了》等文,说它们“有的一味夸大、以偏概全”;“有的任意拔高、贻人口实”;“有的一厢情愿”,“将国外的只言片语,放大成‘中国在世界舞台上占据中心位置’‘中国现在是全球第一经济体’等声音……这种浮夸自大很容易让一些人产生误解乃至形成误判。理性认知一旦让位于感性盲从,或者片面地出现‘天下第一’的错觉,或者无形地助长了民粹主义情绪,都是百害而无一利……其中以偏概全、任意拔高、盲目乐观的情绪和倾向值得反思”;“浮夸自大文风的确可以激起许多麻木赞许和廉价笑声,也极容易被更多人模仿,但这样以逞口舌之快的形式谋求‘精神胜利’,只会制造浮夸风气、混淆是非黑白、颠覆公众认知、极化国民心态,毫无裨益可言”……在痛批之余,人民网还这样高呼:“那些热衷于耍噱头、故弄玄虚、哗众取宠的路数可以休矣”!


可以说,人民网的这“三评”正当其时,切中了当下的时弊。因为最近一个时期以来,这种“浮夸自大”之风弥漫在了整个社会和网络,真的是“污染了舆论生态,扭曲了国民心态”,“成为了民众的‘迷魂汤’”,而且真的是这边的“浮夸自大”,让“那边有了无数猜想”,使“两边”甚至是“多边”产生了本来没有必要的猜疑、对立和紧张,用“三评”中的一句话来说就是“用浮夸文风讲荒诞故事,反过来会自食其果”,“无形地助长了民粹主义情绪,都是有百害而无一利”。

许多人可能感到奇怪:这种“浮夸自大”风已经在网络上刮了很久了,甚至已成为了舆论的主流声音,为什么党媒在这个时候出手痛批,而且连发三文?
窃以为,原因至少有三:
原因之一:用人民网“三评”中的话来说就是,这种“用浮夸文风讲荒诞故事”的做法,不仅“无形地助长了民粹主义情绪”(也助长了民族主义情绪),误导了国民,绑架了政府乃至整个国家,也让“那边有了无数猜想”、误判和警惕,“贻人口实”,造成了“两边”的严重对立和僵持,使发展中的我国处于一种非常不利的境地,也使本来对我国发展有利的中美关系和国际环境发生了逆转,可谓“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为了扭转这种不利局面,党媒从舆论上入手来阻止这种“浮夸自大”风的漫延,可以说是“亡羊补牢,未为迟也”。其用意和释放出的重要信号也不言自明:为修补处于低谷的中美关系创造良好的国内舆论环境,同时也在告诉美国人和国际社会:你们所了解的并非事实,而是有些民间人士“用浮夸文风讲荒诞故事”,不必当真。
原因之二:随着7月6日——美国第一波针对中国500亿美元商品征收25%关税开始实施和中国进行“对等反制”的日子——的临近,官媒在这个敏感点连发三文痛批“浮夸自大”风,有在进行反制的同时释放善意信号的意味在(同时释放的善意信号还有降低关税和放宽市场准入等一系列开放举措)。当然也做好了应对最坏情况出现的准备(比如我国宣布将从7月6日起采取力度空前的“降准”),但显然也并未放弃在这些坏情况出现之前的和解努力,而“三评”显然就是这种努力之一。因为中美两国不仅是世界上最大的两个经济体,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举足轻重,也是我国最重要的出口国,合则两利,斗则双输,对谁都没有好处。再往大了说,中美关系是我国几十年来最重要的双边关系,“我们有一千条理由把中美关系搞好,没有一条理由把中美关系搞坏”(最高领导语),不能因为贸易上的摩擦而前功尽弃,毁于一旦,更不能因为“浮夸自大”风漫延让对方继续产生误解。从这个意义上说,最近一个时期以来的“浮夸自大”风,不仅是给国民“灌迷魂汤”,简直就是误国、害国,的确值得警惕和反思。

原因之三:之前,在许多人的潜意识里,浮夸吹牛是不交税的,而最近的中美贸易摩擦让许多人突然发觉:原来吹牛浮夸也是要交税的(关税),而且还很重(25%)!其实之前在国内吹牛浮夸也是要交税的,比如1958年“浮夸风”时各地竞相虚报产量,没想到上级就按上报的产量下达交公粮的指标,结果许多地方把口粮和种子都交了公粮还不够,饿死了许多人,教训不可谓不深,代价不可谓不大,但时过境迁,60年过去了,吹牛浮夸的毛病依旧存在,何也?难道只是记性差吗?当然不是。因为吹牛浮夸有好处,至少可以受到许多廉价的点赞和热捧。为什么会受到点赞和热捧呢?因为这样做能满足许多人的虚荣心。而虚荣心是会害死人的。

那么,最近的这股“浮夸自大”风究竟是怎么刮起来的呢?
从根源上来讲,“浮夸自大”其实是一种自卑和不自信的表现。或者说,因为自卑和不自信才会用浮夸自吹来掩饰、来壮胆。也许有人会狡辩说这是一种自励,目的是为了鼓舞士气,但自励应该是脚踏实地,鼓舞士气不能是空想妄想、画饼充饥。如果画饼不成却招来了一群争食者,甚至发生冲突,岂不是事与愿违?而我们现在面临的正是这样一种窘况。
   
从人民网的“三评”来看,好象把这股“浮夸自大”风都归罪于了自媒体人,比如文中就这样说,“进入了自媒体时代,新闻越来越多,离真相却越来越远……自媒体要想创作自如,还需恪守自律”;“靠贬低别人、吹嘘自己来耍威风、逞能耐,已成一些自媒体账号招徕关注的惯用手法”;“一些自媒体散布“哭晕体”“跪求体”文章,必然会助长骄娇之气,激增民粹情绪,导致民众看不清事实真相,看不到真实差距,平添浮躁傲慢风气”……没错,有自媒体是在这股“浮夸自大”风中起到了一种推波助澜的坏作用,使“吓尿体”“厉害体”“哭晕体”“跪求体”等“浮夸自大”风盛极一时,充斥着整个国内网络,但冷静客观的自媒体也大有人在,只不过自媒体比起主流媒体来声音弱了许多罢了。依天狐之见,如果真要追根溯源,始作俑者其实正是人民网旗下以宣扬民族主义和民粹主义著称的环球网和以阴阳怪气著称的胡大总编,而“厉害体”则直接出自各大官媒曾力推过的某纪录片。
从上边的部分截图可以看出,虽然不能说环球网是“吓尿体”“哭晕体”“跪求体”“厉害体”的发明者或始作俑者,起码也是一个推波助澜者,怎么能一股脑儿地归罪于“自媒体”呢?
   
有趣的是,环球时报和环球网5月14却又突然发文告诫:别动不动就谁“震惊”谁“又慌了”(详见http://mil.huanqiu.com/world/2018-05/12024815.html)。这种180度的大转弯让当时的许多人都看晕了,不相信是它所发。现在人民网的“三评”一出,大家应该都能理解了。
   
其实,不管是“吓尿体”还是 “哭晕体”“跪求体”“震惊体”,都是从“厉害体”开始的,甚至可以说是“厉害体”的几个变种。如果再往远里说,这种“浮夸风”应该追溯到1958年的“亩产万斤粮”。

点击图片查看详情

由此可见,人民网痛批“浮夸自大”风,虽然是拿自媒体说事,其实是对自家人开刀,不点名地批评了某些媒体和某些人,勇气可嘉,值得点赞。而为了安抚“那边”,把责任推给“这边”的民间自媒体人,大家也可以理解,因为民间的声音不代表国家。但主流媒体自己心里应该清楚是谁捅下了这个“马蜂窝”,导致了“那边”的误解和“这边”的被动。

不管怎么说,人民网带头打响了对“浮夸自大”的第一枪是一个值得肯定的积极信号,对净化网络环境、恢复国民理性、消除外界误解具有“风向标”的积极意义。

愿人民网的“三评”能够开一代网络新风,使各路媒体不再浮夸自大、读者不再盲从盲信,恢复对自己和对世界的理性认知,知道自己究竟有几斤几两,然后再脚踏实地,发奋图强,这才是一种真正的自信。而当大家都有了真正的自信之后,“浮夸自大”风再吹也起不了风浪。因为虚荣心是吹牛浮夸者潜在的市场。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SXvfyC_kIpmqBbQqcQy_Mw
编辑:付莎莎

700#
 楼主| 发表于 2018-12-18 17:52:28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编辑:付莎莎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