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编辑学案例

[复制链接]
691#
发表于 2022-10-30 20:12:39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一周创意版面(10月24日—30日)


制图


北京城市副中心报



新京报


南方都市报


华商报


晶报


楚天都市报


北京晚报



来源:编前会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2viI6aqeJtwIsWbsoUIRug

编辑:张铭麟


692#
发表于 2022-11-2 13:46:15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编辑:马源



693#
发表于 2022-11-5 23:15:12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编辑:马源

694#
发表于 2022-11-7 21:59:18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词语辨析:“有关”与“相关”
经常有从事秘书工作的同志问,“有关部门”“有关情况”跟“相关部门”“相关情况”有什么不同。仔细分析,“有关”跟“相关”的意思还确实有所不同。
“有关”表示“有关系”。做定语时表示“有关系的”或“涉及的”。例如:
1)请刘秘书把有关部门的负责人约来,星期三谈一次。
2)对这个问题,有关方面现在都反馈了信息,我明天汇总后把材料交给办公室。
3)请将这个规定尽快通知有关人员,让他们提前作好准备。
4)下面请张秘书把有关情况介绍一下。
“相关”则表示“彼此关联”或“互相牵涉”。例如:
1)各兄弟民族休戚相关,互相帮助,前进在社会主义大道上。
2)其实,这两个问题,是密切相关的。
3)这几年,山脚下两个村子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的。
4)教育事业的发展与本地区经济的发展紧密相关。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有关”往往是说某事物涉及的多个方面。而“相关”则是说两个方面的事物互相关涉。
也就是说,“有关”所说的,常是某事物对其他事物“单向”的关涉,而且关涉的常是多个事物;
“相关”所说的,常是某事物跟另一个或另一方面事物相互关涉,即关涉是“双向”的。
因此,宜说“这两个事物密切相关”,不宜说“这两个事物密切有关”。同时,宜说“有关部门”“有关情况”“有关人员”等。
不过,在书面语言的运用中,特别是在公文语言的运用中,的确不时见到“相关部门”“相关情况”“相关人员”的说法。也就是说,这种说法有一定流行。
其实这些说法中的“相关”就是“有关”的意思。
由于有一定流行,因此一方面,宜提倡使用“有关部门”“有关情况”“有关人员”等说法,另一方面也不宜将“相关部门”“相关情况”“相关人员”的说法看作“硬伤”。
来源:编辑课堂
  编辑:邓秋雨

695#
发表于 2022-11-24 21:20:54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足球编辑消亡史
作者|陈梅希
来源|刺猬公社
四年前,俄罗斯世界杯开幕的那个夏夜,落原待在北京希格玛大厦四层的办公室里,和留下来值班的编辑们一起准备迎接这场“大考”,撰写并发布的世界杯内容,最终抵达亿万用户眼前。
揭幕战在北京时间6月14日23点开打,其他部门大多已经下班,只有世界杯项目组所在的四层灯火通明。
那时候,落原是腾讯体育足球组负责人,在没有获得世界杯转播权的情况下,他们要换种方式让腾讯从世界杯热潮中获益。揭幕战开打的这天夜里,他在群里发了红包,给同事点来烤串和小龙虾当夜宵,和大家一起忙得热火朝天。
落原对四年前的场景记得格外清晰:“谁要找人,就站起来喊一嗓子,说进球了,push推了没有,Gif图截好没有,战报发了没有。”
四年后,世界杯从夏天搬到冬天,从俄罗斯搬到卡塔尔,腾讯北京总部从希格玛大厦搬到后厂村,而腾讯体育在经过架构调整后又搬回了希格玛,落原则和他的足球组编辑们各奔东西。
今年夏天,他失业了。
作为一名从业15年的足球编辑,在世界杯开赛前6个月,老板告诉落原,整个足球组都要被裁撤掉。包括他自己。
从青训走到豪门
落原喜欢把自己的职业生涯和足球运动员的生涯作类比。
例如大学时,给网易和TOM写通讯稿算是青训,进《体坛周报》实习算是进入预备队,正式成为体育作者和编辑,算是进入一线队。
在他的大学时代,报纸仍是承载体育新闻报道的主要媒介,《体坛周报》《足球报》《南方体育》等是全国报刊亭的抢手货。2008年,《体坛周报》的周均发行量超过500万份,北京奥运会期间,还有网友在贴吧抱怨:“我刚才出去买今天的体坛周报,居然没买到,报摊说卖光了。”
落原去《体坛周报》实习,见到经常在报纸上出现的“大神”,回到学校会跟同学炫耀:“我跟颜强一起并排撒尿了!”——颜强是他少年时代最喜欢的足球专栏作者,多年后,他们成为经常约饭聊天的朋友。
在体坛网工作一年后,落原跳槽去网易,在门户网站风头正劲的那几年,成为网易体育国际足球组负责人。
10多年前,编辑部的关系很单纯,落原将那段时间定义为职业幸福感最强的日子,像是多上了几年大学。一帮热爱足球的编辑们,既是同事,也是朋友,大家一起合租,一起上班,一起踢球,一起醉得不省人事。“我们经常指不定哪天喝多了,第二天醒来发现睡在同组某个兄弟家里。(醒来的时候)他也不在(家)了,说已经值班去了。
当时,网易还在“宇宙中心”五道口,没有搬到后厂村,公司附近到处都是吃的玩的。每周五下午4点,落原和编辑部同事开周会,开到6点去五道口的一家咖啡馆打牌,牌局散场去吃宵夜喝酒,第二天睡醒,再踢一场12点到14点的球。几年时间里,这几乎是网易体育一群足球编辑们的固定行程。
世界杯期间,落原和同事们连着值一个月大夜班,每天在公司待到早晨8点。下班前的交接会上,一帮人嘴里说着话,眼睛都睁不开,“迷迷瞪瞪地都快睡着了”。等交接会开完,他就带着值班同事,去五道口随便找家早餐店,一起吃点包子、油条和豆浆。“我们进去,‘呼啦’一片就坐满了。”
那是门户网站最热火朝天的年代,足球编辑们干着自己最热爱的工作,有最合拍的伙伴,尝到梦想成真的滋味。
网易体育2013年底做过一个名叫《对话》的年终策划,邀请当时的体育编辑们,给大家讲述编辑部的故事。落原回忆,他当时在视频里说:“如果(足球编辑)这个职业能够维持生活,够在北京立足,能这么维持下去,就是最好的状态。我愿意一直干下去。”
我在网易找到这个9年前的视频,想验证一下落原的原话,可惜视频已经无法播放。
但就像球员总会转会,足球编辑们也很难在一家平台终老。不久后,落原离开网易体育,先后加盟乐视和腾讯,用他的话来说,是“从一家老牌劲旅转会到豪门”。
进入“豪门”的第一个感受是,平台不差钱。刚到腾讯时,老板让落原做一项预算,他按照之前在网易的标准做完,老板问他:“是不是少了几个0”?
不差钱,不差资源,公司愿意全情投入,俄罗斯世界杯周期里,落原第一次感受到,只要敢想就能做成是什么滋味。“对我以前来说,我还哪敢想,我们有一天能安排采访一下C罗,一起采访一下梅西。”讲起这段经历时,他脸上洋溢的是另一种神采,和讲起网易国际足球组时的温情截然不同。
幸福感的巅峰发生在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开赛前。
为了造势,腾讯决定邀请众多国际知名退役球星,在中国举办超级企鹅名人赛,落原是接待和采访的主要负责人。他在上海东方文华酒店挨个接待来访的球星,替他们安排采访时间。马尔蒂尼、里瓦尔多、马特拉齐、巴拉克、托尔多……那些在电视屏幕里,驰骋在绿茵赛场上的人,就站在他面前,和他握手、寒暄、互相介绍。有一瞬间,他觉得有些恍惚,站在面前唠嗑的人,到底是不是自己从小到大看的那些人。
那一刻,落原感叹:“你瞬间发现在这种大平台,才能够真的去接触到什么叫足球。”
2017年入职腾讯,到2022年离开,类似的故事还有很多。那时候,大家都以为2018年世界杯是一个辉煌的起点,可实际上,他们并没有等来下一届世界杯。
足球人的最后一份战报
落原最喜欢的球员是马尔蒂尼。2009年,41岁的马尔蒂尼宣布退役,在漫长的职业生涯中,他只效力过一支球队,AC米兰。
无论从哪种角度看,这都接近于一个童话。——效忠一队,终老一城,完成梦想,功成身退。
但童话之所以能成为童话,是因为它的稀缺性。正如落原也没有想到,不受伤病困扰,没有身体条件限制,作为足球编辑,他会比他的偶像更早结束职业生涯。
此前,他总能在恰当的时间选择“转会”,例如2009年离开体坛网加入网易,2014年离开网易加入乐视,2017年加入腾讯。但这一次,落原提前一年就嗅到了危险的气息,只是没有想到变动来得如此彻底,以至于没来得及脱身。
作为团队负责人,他知道裁员消息的时间,只比团队成员早两个小时。两个小时后,他通过办公软件告诉组员,足球组从此要解散了。——甚至没法儿当面告别,正值疫情严峻时期,员工正在居家办公。无比残酷,无比彻底,落原不需要烦恼裁掉谁、留下谁,他只是告诉大家:“我们要一起滚蛋了。”
一个团队的历史断在自己手上,是件很难接受的事情,落原尝试着跟部门领导沟通,试图让足球组的“血脉”延续下去。他问老板:“今年世界杯不需要我们吗?”老板回答他:“不需要了。”
“这可是全公司最懂足球的一拨人。”
“不需要了。”
经过努力沟通,落原的足球组最终有两名组员留下了,合并到其他团队,番号被撤走,但至少还有最后两个做足球内容的人。
一切变化都有迹可循。
去年夏天,内部架构调整后,落原就感受到了危机。这种危机不能被单纯归咎为换了新老板,而是大环境整体在变化。一方面,各平台正遭受头条系产品的猛烈冲击,另一方面,整个内容体系也发生了变化。所以他早就想过:“调整是势在必行的。”
足球媒体人的职业生涯,常常以世界杯为关键节点,四年被当作一个周期。提及过去,落原会说巴西那个周期如何如何,俄罗斯那个周期如何如何。到卡塔尔周期,他说,这一届世界杯大概是体育媒体形态进入所谓新阶段的一个标志。
新阶段,推荐算法全面替代过去的人工筛选,成为内容分发的主要机制。从前,编辑要选头条、选封面、生产优质内容挂在首页;现在,这些都不被需要了。
身边有人向落原吐槽,今年世界杯怎么显得冷冷清清,他解释,是因为以前有很多平台提前造势。“以前的媒体形态,头条是人工设置的,是摆在你面前的,”他习惯于拿4年前的情况作对照,“18年世界杯,你看咱们那会儿多热闹,有那么多人,主动地去做世界杯周边的一些策划来造势。(今年)到现在为止,32强名单出来了,我们也看不到一个世界地图,能够点击到不同参赛国家,看名单解读预测分析什么的。现在都没有。”
新阶段,视频化内容也在全面替代图文内容,而这一点对于优质体育内容的生产而言尤为致命。落原反问我:“看看趣味的或者恶搞的短视频还可以,做一个有质量的足球分析短视频,谁看?”
刚离开腾讯时,落原能感受到家人说话时的小心翼翼,生怕说错什么话,又让他伤心或者焦虑。他自己反而挺坦然,难过是有的,为着部门的解散,为着成员的各奔东西,为着行业的变化。
因为他很清楚,一个时代正在走向终点。2022年的世界杯,已经不再需要编辑部里那些字斟句酌的争论,不再需要通宵达旦的策划,不再需要争分夺秒的呼喊。
纸媒的辉煌结束了,门户网站也要寻找新的出路,文字时代的余晖曾经照在落原身上,让他误以为那是朝霞,而现在他眼看着太阳落下去了。
热爱永不谢幕
这次离职前,落原没有长时间休息过。
足球编辑的职业特性,意味着他必须随时面对突发消息,有时来自国内,有时来自欧洲,有时来自美洲。他曾在无数个夜里被电话叫醒。“马拉多纳去世、武磊感染新冠,像有这种重要的突发事件,值班编辑都会打电话给我。”
离职后,他突然闲下来了,就像职业球员退役后,突然不用训练比赛,拥有大把的闲暇时间。他开始每天接送妻子和孩子,按时吃饭,重新习惯不需要随时随地关注手机消息提醒的生活。
至于足球行业,他当然是不舍得离开的。
离职后,落原组了个“再就业小分队”,群里有十来号人,都是曾经干足球媒体的同行。世界杯前的筹备周期,他们一起为一些平台提供相关内容供稿。“群里这些人,全是以前的专业编辑,但是都已经离开这个行业,他们都离开了,并不是不想干下去,而是已经没有他们的生存空间了。”他说,这些“退役”编辑去当写手,在内容质量上是降维打击。
第一次交稿,5个不同团队共有18篇稿子合格达标,其中12篇都来自落原他们团队。但因为其他团队的报价低,所以他们也只能获得同样标准的报酬。
落原一方面觉得很失落,因为内容变得极度廉价;另一方面又觉得庆幸,因为至少还能用这种方式,让大家都留在行业里。“再就业小分队”里,一部分退役足球编辑都转行回老家了,有去考公务员的,有在干自媒体的,或者干点别的什么工作。总之,不再做和足球有关的职业。
“再就业”第一次发稿费,“小分队”每个编辑都按劳分配获得收入,还有20多位写手拿到酬劳。和15年前落原当兼职写手时差不多。那时候,几千块钱对大学生而言是验证“爱好能当饭吃”的巨款;而现在,几千块钱对回到家乡的足球编辑们而言,是靠老本行赚到的零花钱。
今年,拿下世界杯直播版权的新媒体平台是咪咕和抖音,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特意发布版权保护声明,除中国移动咪咕、抖音、上海五星体育频道、广东体育频道、广州南国都市频道和广州竞赛频道已获得总台授权外,其他任何机构均未获授权传播卡塔尔世界杯赛事节目。
大部分平台不再像过去那样“铺张浪费”,大家都喊着降本增效,捂紧钱包过日子。落原帮助那些还留在平台的朋友们一起筹备世界杯线上节目,邀请一些足球圈的朋友,一起聊天看球。他说:“这是符合当下市场环境的一个事儿。”
四年前,把马尔蒂尼们请来中国,声势浩大办元老赛的日子好像还在眼前,但所有人都明白,这样的日子已经过去,并且很难再有。
待业期间,落原和他的搭档作为经纪渠道,成功完成了《三国志战略版》游戏和阿根廷球星巴蒂斯图塔的合作。从谈判到拍摄,一路困难重重,好在“过五关斩六将”最后关头完成“绝杀”。
经历过辉煌时刻,也经历过时代变幻下的黯然退场,落原说,足球带给他的东西,远比让他失去的多。“我的老婆孩子、我的事业、我的经济收入、我大部分的朋友,冥冥之中的串联点都是足球。”
踢球依然是落原最重要的爱好。
无论到哪里,他都是那个攒球局的人,垫钱订场、凑齐队员,前一天还得“求爷爷告奶奶”,反复跟队员确认“明天一定要来啊”。事务繁琐,他干了十几年。原本“老国际FC”的老编辑们有一套固定班子,后来部分成员离开北京导致凑不齐人,落原就拉来其他爱踢球的媒体朋友,又组出一套新班子。
我问落原,如果知道后来发生的所有事,再穿越回到2006年,是否还会选择这个行业。
他却给我科普了足球题材的穿越小说,例如穿越回某一年,开个金手指,带领中国男足闯入世界杯。“有时候也会幻想一下,说带着记忆回到某一年,欧冠决赛是不是可以买个1000块钱的彩票。”职业故事讲到尾声,落原杯中的橙汁也见了底。
“自己身上这一辈子都抹不掉,足球的印记刻得太深了。”
来源:传媒见闻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ZXNBjrw7cos4_bKF5bdbqA
编辑:屈妍君

696#
发表于 2022-11-25 00:01:57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首届重庆市编辑技能大赛开幕
11月22日,由重庆市委宣传部出版处、传媒监管处指导,重庆市期刊协会、重庆市高校期刊研究会、重庆市报业传媒协会联合主办,重庆市出版工作者协会、重庆市科技期刊编辑学会、重庆市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协办的首届重庆市编辑技能大赛线上开幕。
本次大赛旨在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提高从业人员政治意识、策划能力、编校技能、运营水平,造就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高水平出版队伍,促进出版事业高质量发展。
大赛吸引了来自我市140家报纸、期刊、图书、数字、电子音像出版单位的415名从业人员报名,参与比赛有效人数387人,其中重庆市报业传媒协会有42家单位有超百名从业人员报名,参赛人数近占本次参赛总人数的一半。大赛与有关项目培训同期举行,参赛人员将获得继续教育学时。
据悉,本次大赛的竞赛题目共分政治把关技能、选题策划技能、编校审读技能、传播运营技能四个板块。每个板块包含单选、多选、判断、简答等题型,满分 100 分。四个板块共计总分400分,竞赛总时长90分钟。竞赛题目同时注重认识理解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分析逻辑能力和一定的解题经验,体现了整个出版行业的新发展、新作为、新成果,是对参赛人员政治能力、业务水平的有力检验。竞赛结果将以总分及四个版块单项评出优秀选手若干名。
目前,大赛(初赛)已圆满结束,结果将择日公布。
来源:重庆市报业传媒协会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POj00wZCe9LIwiMfvJ7BRg
编辑:屈妍君

697#
发表于 2022-11-30 00:39:16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南方周末》编辑吴筱羽:如何穿透选题?
吴筱羽《南方周末》时政、法治、教育组资深编辑
深度报道的编辑希望年轻记者有哪些特质?如何在早期的工作中发现自己的特质,找到合适自己的方向?每一个新闻事件都可以有不同的主题和方向,如何找到最好的呈现方式?本次课程中,「南方周末」资深编辑吴筱羽结合多篇稿件,分享了采写和编辑过程中的关键细节;围绕三个核心问题,分享了她的观察和思考。
以下是吴筱羽的自述:
我做记者的时间比较短,在采访方面没有那么多东西可以分享,很多采访方法是到「南方周末」之后跟记者们学的。
        这几年接触到的年轻记者都非常优秀,我思考了他们身上的共同点:首先是基本功,其次是检索信息的能力,最后是努力。
首先是基本功,我们最近在招实习生,发现很多同学没有实习经验,哪怕到了研究生阶段也没有,包括一些大学老师推荐来的学生,也是到了高年级仍没有实习经验。实习最好也是循序渐进的,一开始找个出稿节奏快、工作量大的媒体,一步步往前。一开始就到深度报道媒体的话,很可能完全不知道从哪儿开始,最后参与的稿件会非常少。
不知道为什么大家现在不怎么实习,跑社会新闻对打基础的用处很大,我们上学的时候大一暑假实习、大二暑假实习、大三继续实习,整个四年都在实习。一开始基本功是最重要的,在最开始的实习中会学到发生一件事要去哪里找人采访、地图上找电话、方圆几公里的电话全都打一遍等等,其实方法都很简单,但这些在课堂上学不到。
其次是检索信息的能力,这来源于好奇心,要寻找到足够多的周边信息,要有整合信息的能力。这种能力最终会体现为一篇稿子里的信息增量。举个例子:2018年11月26日,基因编辑婴儿的事件出现在公众视野中,我们的稿子在27日发出。这件事当时是非常大的新闻,采访当天所有记者都去了当事人的单位——南方科技大学和他名下的企业“围堵”,但能获取的信息非常有限,而且很重复。
我们先看了贺建奎团队成员的资料,发现他的副手是深圳罗湖医院生殖科的医生,所以记者第一站去了这个医院。但第一站去这里也是运气,因为是根据几个地点的距离远近来选择的,记者在医院正好遇见深圳卫健委的调查组,并且在调查组到之前采访了科室的医生,当时大家都还处于非常错愕的阶段,所以记者获得了很多信息。这个采访地点只有「南方周末」的记者和「财新」的记者到了。
另一个例子是有一年哈尔滨酒店大火烧死了20个老人,他们都参加了旅游团。记者当时坐在办公室电脑前搜索被通缉的负责人是什么来历,在她名下的融资担保网站下载了一个合同,发现融资方也是她名下企业,也就是说涉及自融,这是违法的。这也是稿子里比较重要的信息增量,同题报道很多时,一点信息增量都非常重要。这种检索信息能力的来源就是好奇心。注:自融是指利用具有关联关系的企业为自己或其他关联方进行融资。
今天搜资料的时候,我搜到了这篇文章的记者张笛扬在「南方周末」实习时写的总结报告《市长书记说的都不一样,多问问更接近真相》,他主要做官场报道,报告中举了采访官员诬告案的例子,一位官员被诬告,他觉得出现诬告的原因是当事人之间有过节,褚朝新老师就提醒他关注两个人的交集,在随后的采访中,他对两个人交集的判断,经历了被证伪,又被证实的过程。好奇心还体现在“事出反常必有妖”,要抓住“为什么”不放。比如最近有16个博士到河南一个村子建了研究院,很多地方媒体都把这当做正能量的故事来报道,当事人的解释是因为有家乡的情怀。但是怎么听都会觉得这件事情很奇怪,不是“有情怀”三个字可以解释的,那么就需要多做功课,多搜资料,去了解为什么会有这种反常的事情。这就涉及到张笛扬在实习报告里提到的交叉求证,比如采访博士,他说是因为情怀,但需要通过周边采访,比如博士生导师,村子里的其他人以及信息搜索来做交叉验证。再举一个例子,2020年泰国杀妻案的稿子,一位中国女孩在泰国被她的台湾丈夫杀了。当时有好几起泰国杀妻案,也有其他的媒体报道,但信息增量非常少。她的丈夫是台湾人,受害者的家人对他的了解非常有限,之前也只见过五天。那么信息的突破是怎么完成的呢?我们在谷歌上搜丈夫的名字,翻了很多很多页,最后发现有一个Facebook的账号曝光他诈骗,那个人是他的大学同学,这条线索就带来了很大的信息增量。        最后这条线索知道的事情都是受害者家人所不知道的。我们会出于对一件事情的好奇不停地搜资料。搜资料的时候一定要看足够多页,比如百度要翻到几十页以后,再去采访提问,这样可以避免问题很空。
交叉求证可能是信息搜集里最重要的,我也受过惨痛的教训。2015年有部电影叫《真相》。有人说这部电影可以叫做“新闻专业主义的墓志铭”。电影讲的是2004年,美国CBS《60分钟》杂志的主持人丹·拉瑟报道了前总统小布什在越战期间享受特殊待遇,但是事后查明报道的部分参考资料是别人有意伪造的。
最终的结果就是75岁的丹·拉瑟,一位德高望重、在电视台工作了 44 年的著名主持人,以辞职结束。电影结尾处,一切尘埃落地后,有一场戏是一位年轻的记者问丹·拉瑟,“你为什么要加入新闻业?”丹·拉瑟的回答就是“好奇。”然后反问他,“那你呢?”年轻记者回答说“是因为你(丹·拉瑟)。”我觉得,在所有适不适合当记者的特质里,好奇心是第一位的。
下一条是努力。比如我们遇到自己想要做的选题时,可以先搜一下有没有同题报道,有多少,以前的人怎么做的,还想做的话,要做什么?这些都需要想清楚。一般来说,一个编辑可能对接几个记者,一个记者可能对接几个实习生,大家的时间都是有限的,都希望在信息充分的情况下交流。
对新记者写稿的要求其实并不高。简单清楚,五个W要素完备,基本就可以了。对新人一开始都没有什么要求,不需要特别花哨的东西。有一个可操作性比较强的写作方法,“总分式”。有一位我以前很喜欢的记者,她在豆瓣总结自己为什么写稿很受编辑喜欢,就是因为她充分考虑到了编辑和读者的阅读难度,刻意使用“总分式”写法。“总分式”就是段落的第一句是概括,后面再展开来解释这句话。这样写可以提高编辑和读者了解作者思路的效率,也让自己写作的时候不会越写越乱。
当然也有记者会很不屑,觉得这是高中生的写法。但这就是基本功,如果连稿件思路清晰都做不到的话,就不用想其他的了。这位我很喜欢的记者,也是《南方周末实习生养成手册》的作者之一,手册现在还能下载到,蛮有意思的。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有人敏感一点,有人钝感一点,有人天生很有亲和力,采访完全没有障碍,有人受过很好的学术训练,也有人会刨根问底地逼问采访对象。
写作风格上,大家也是各有特色,不存在优点或者缺点。我们可以在每一次采访和写作的过程中,或者事后复盘来认识自己:相比其他人做的同类型报道,不一样的地方在哪里;有没有哪些环节更得心应手;哪个环节让我觉得很兴奋。这其实也是编辑的工作,我很喜欢观察每个人的特点,了解他们适合什么样的选题,再给他们派合适的选题。
新闻行业其实越来越难了,如果大家不是为了获得一个作品而工作的话,可能转行去做别的会更适合,回报率会更高。像这样一个夕阳行业,真心喜欢是很重要的,不然过几年会觉得自己既浪费了时间也没有成长,可能也没挣到钱。
寻找自己的过程是工作的起步阶段最重要的事情。经常会有人说自己没有特点,只是纯粹喜欢,那怎么办呢?我觉得只能比其他人更勤奋、更努力,比如我比你多找几个采访对象,这样也能得到回报。比如李海鹏曾经说他写稿从来没有像在「南方周末」那几年那么累过,最累的时候,他试过写稿时每2分钟就睡5秒,他说包头空难后《悲情航班mu5210》就这么睡着写出来的。
不同性格都各有优势。打个比方,有人会觉得,敏感和较强的共情能力对记者来说很重要,但其实不是的,这可能是普遍的误解,有时候钝感的人更适合做社会记者。我知道有一位杂志的资深女记者,她的同事会评价她很钝感,缺少共情力;但同时,同事也说,就是因为缺少共情能力,所以她采访的时候不容易被对方的悲惨描述牵着鼻子走,这对她去求证不同的事情更有帮助。
有一种是观察型记者,之前赵涵漠在采访里说,她去「人物」的时候,跟李海鹏聊观察式采访,李海鹏说自己以前喜欢观察式采访,现在当编辑了,不喜欢记者去观察。观察式采访可能是社恐的人会选择的方法,但确实没有遇到过完全只做观察式采访的好记者。
还有一种是擅长研究问题的人,可能也同样是社恐的人。在研究型的报道里面,我印象最深的是有过一组海航的稿子。记者写了1篇主稿、1篇配稿和1篇记者手记,报道里面一点采访痕迹也没有,很可能就是一个人都没有采访,基本上完全靠自己的研究和知识积累。我非常吃惊,能完成到这个程度。
怎么样发现自己擅长的事情呢?我们有一个年轻记者叫李玉楼,在入职之前写了一篇关于河南南阳水氢车造假的热点报道。两天的时间出了一篇快稿,因为有财经报道的背景,所以我们直接选定了政经的方向——地方政府对新能源车产业的渴望和焦虑。李玉楼完成得非常好。当时我们的同事评报的时候说,对于热点新闻,我们需要这样的深度,有追问、有角度、有态度、有落点,有为什么。
这位记者入职后做了两年的社会新闻,后来厌倦了就转而去做需要大量研究工作的报道。研究报道很花时间,需要看非常多的资料,但性价比又不高。不过一直做的话,很可能将来可以导向其他的职业方向。用李玉楼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喜欢观察社会运行的底层逻辑。研究型记者有个特点,编辑就一个选题问的所有问题,他都能答得上来。
最后是这几年出现得比较多也比较新的一种记者类型——社科型的记者。他们受到很好的社会科学学科训练。举个例子,「三联生活周刊」的刘怡在陈年旧案甘肃白银案破案时做了一个现场寻访。2016年的甘肃白银案让很多记者成名。「三联生活周刊」这篇报道不是影响力最大的,但是非常特别。
这是一种传统美式罪案报道的写法。美式罪案报道是什么样的?喜欢把当事人和他所处的环境联系起来。通常就是表现当事人和环境的互相塑造,但有时候二者之间可能没有关系。但没有关系的情况下,这种环境渲染也是很有感染力的。先描写环境,曾经也是「南方周末」报道里的传统。
刘怡主要是做国际报道的,是一位学者型记者。他并不社恐,很喜欢采访。在去年他跟袁凌、陆大鹏的讲座里,他讲到这篇稿子时说,他几乎没有去揣测杀人犯的动机。揣测杀人动机是罪案报道常见的套路。但大多数情况下,记者是找不到动机的,都在勉强关联他的成长背景,比如看成长背景里有没有原生家庭问题。
刘怡在讲座里说自己没有去揣测这个杀人犯的动机,因为他认为每个人一生中可能都会在某个瞬间闪过恶念,但不是每个人都会成为犯罪者。这里面有道德和教育的原因。在偶然生出的恶念和把恶念付诸实施中有巨大的距离,是环境填充了这个距离。
这个案件中动机的意义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甘肃白银是一个典型的资源枯竭型城市,当时有近100万的人口,但只有168个警察,整个城市的日常经济和社会生活都是围绕着十几个矿业企业展开的。这些国企存在的时间很久,塑造了城市一般人的生活规律,甚至是警察的破案方式。当有一个外来人闯入这个秩序,发现了这个秩序的漏洞,就得以实施了他的恶念,也因为这个城市运转的惯性,导致这个人可以在这里逍遥法外,连续作案了十几年。我觉得这就很有意思。为什么说是美式罪案写法?因为前段时间我们以前的记者汤禹成,现在读研究生,上课的时候读到了一本书,一位写罪案报道的美国记者写的killings,他第一时间就想起了刘怡甘肃白银案的报道。
罪案报道是一个重要的报道领域。但我们大部分情况下找不到杀人动机,而且案子太多,记者容易陷入自我重复。所以像这种联系社会环境的写法会比较特别。
前面讲到环境描写是很好的渲染,但很多情况下我们去不到现场,问不到人。这时可以看图说话,查天气预报,查资料。2019年发生了英国货柜车惨案,当时有传言那些死者是中国的偷渡客,后来证实是越南的。「人物」当时的稿子叫《生死集装箱》,开篇也是几段天气描写。后来知道记者查了天气预报,查了港口的时刻表,通过这些资料来组织语言。
这几年印象比较深的是,受过较好研究生教育的年轻人在做新闻的时候特别有优势。读社科的人多了,进入这个行业的人也多了。他们受到的良好学术训练可以套用到报道中来,能够体现不一样的深度,更广的视野和质感,帮助穿透选题。所以虽然比较卷,但我还蛮支持本科生考研的(在考研之前要做好功课,看哪里的研究生教育是真的好)。这里涉及到另外一个话题——穿透选题。一篇稿子是语言文本更重要,还是主题更重要?一开头语言写得很好确实很吸引人。但写作有三个层面,一是语言,二是主题,三是结构,语言是用词和句法,主题是立意和观点,结构是行文结构,在这其中,主题体现的是记者的价值。不单是我,很多编辑都会认为主题是最重要的。主题是写稿的起点,有了主题才会有写作的冲动,语言和结构都是为了实现主题。《南方周末实习生养成手册》的作者本科毕业后,也没读研究生,但她自学能力非常强,离开新闻这行之后,业余一直在做知识类的工作。她的公众号叫「真实生活」,会分享自己读写训练的一些方法。我觉得她总结的经验都很有用,实用性很强,可以作为学习的参考。        回到主题,每一个新闻事件都可以有不同的主题和方向,我们会从中选择一个,选择我要讲一个什么样的故事/什么样的主题是最好的或者最合适的/我最喜欢的/或者是其他所有人都不会选的。我一直觉得,调查报道的“调查”不是指写稿过程中用到了调查的手法,因为其实所有稿子都需要用到调查的手法。调查报道的“调查”更多的是一种向外去寻找更多事实真相的过程。而特稿、非虚构写作或者广义上的深度报道,则是在掌握了一定的事实和素材之后,向内叩问自己的过程。作者的认知框架决定了作者对事情的理解,也决定了最终会选择的主题。我们掌握的信息越多,知识储备越多,对这个世界了解的越多,那么可供选择的主题就越多,也就越有可能去接近本质。接近本质,就是穿透主题的过程。当然新闻最好的呈现方式可能就是调查报道的方式,直击主题,正面地揭开这件事。新闻事件发生后,每个人获得的公开信息都是一样的。举一个涉及信息检索能力和重组碎片信息能力的例子,来说一下怎么根据已有的碎片信息架构,形成自己的主题。上半年东航空难的时候,我们做了一篇报道《梦碎“翡翠航班”》。像东航空难这么大的事情,第一时间所有记者都在做,有海量的报道,一开始大多数报道都是周边群众的采访,大家努力去找飞机上当事人的家属、朋友,写作方式也很类似,一个短故事接一个短故事。我们这篇稿子源于空难现场一张火烧之后剩下的平安扣笔记残片。具体的经过是有一张现场残留的笔记被央视报道后刷屏了,所有人都看到;有一张聊天截图流出,说航班上有很多的乘客都是云南瑞丽的玉商,这条航线被叫做“珠宝商航线”。这些都是碎片信息,但我们之前做过一篇关于玉石纠纷案件的报道,所以知道佛山平洲有个很大的玉石市场,看到那张截图时,我第一反应就是这群玉石商人的目的地不是广州,而是佛山。在前面两个碎片信息的基础上,我们再增加了一条:瑞丽在这几年因为疫情遭受封控,很多人没有办法做生意,只好离开瑞丽,搬到其他地方,很多人就搬到了佛山。当时想把这三个信息串联在一起,最终就获得了这个主题——为了生活的迁徙,同时希望把瑞丽疫情这条线藏到稿子里去。当时所有人都知道平安扣,都知道瑞丽疫情,几乎所有的记者也都看到了“珠宝商航线”的线索,也有少数人知道这个佛山平洲玉石市场。有两家媒体在我们发稿之前发过两篇关于这个群体的短稿。当我们把这些看似孤立的元素串联到一起,还是能找到一个跟所有人都不一样的故事。它的主题就是人们为了生活被迫流于迁徙,遭受了厄运。穿透这个主题之后,你会发现这个框架很陈旧,也很传统,没什么新的。这就关乎根目录问题。这个社会的根目录问题很有限,已经被无数人写了无数遍。差异只是在于有没有一个好的故事来呈现。把看到的所有好报道,一层层剥开,最后往往会发现他们的内核都是相似的。主题可能是爱情、亲子、奋斗或者挫败等;比如制度层面的问题;赛博时代会增加一些话题,比如算法,还有网络暴力涉及的心理学问题,这些都属于根目录问题,但它有限,来来去去都是那几个,只是需要从这个目录里找到一个合适的。前面提到的南阳水氢车骗局的稿子,不长,三千多字,主题很明确。一座内地的三四线城市面临发展焦虑,优质产业非常有限,他们的选择也有限,所以这其实是双方半推半就之下成就的骗局。        类似的故事发生在神州大地的无数地方。这样的主题对一个新记者来说也很难,而操作这篇稿子时记者刚毕业,还没入职。所以很多时候依靠的是知识储备。此外,也有可操作性比较强的做法能够学习:我们先搜集一堆喜欢的,觉得是好稿的报道,然后去拆解主题,建立一个主题库,再对应到自己采访的选题里面去。当然随着采访的深入,肯定会不断地修正主题,直到最后再确定。编辑们经常会问记者,你这稿子想写什么?主题是什么?有一个很常见的回答是“我想要呈现一种什么样的生活状态,我没有观点。”实际上这种特稿可能是最糟糕的。所有好的深度报道都有记者的观点,只是它是不是藏得很深。如果确实觉得自己没有观点的话,可以无论如何也要找到一个问题,带着这个问题导向,去思考和组织素材。那么在采访结束之后,还有没有机会去扭转主题呢?答案是可以的。想举的例子是疫情相关的报道“重组”金银潭》。金银潭医院最早被划为新冠确诊病例治疗点。这篇稿子有1万字,素材是记者在武汉大半个月的海量采访积累而成的,有几十个人,都是重要的人,在采访时没有明确主题,抓到一个人,就拼命地去采,从早到晚。但这些素材她已经用来写过很多其他的稿子,重复使用会困倦。后来记者说想要写一个关于金银潭的故事,我们商量了一下结构之后,她就去写了。但这个阶段可能还是呈现式的、全景式的报道,给人的阅读感受还是对抗疫情怎么这么难,医生怎么这么伟大之类的。大概过了一两天,记者觉得心有不甘,她提出应该做一篇有问题意识的报道,而不是呈现式的报道。所以我们又讨论了一遍。我们花了几个小时,把每个小标题需要提出什么问题都讨论了出来。有些小标题的问题意识可能会弱一点,弱一点也没关系,有就可以了。接下来,记者就开始写,一直写到了做版的那天晚上,大概11点。我基本上没有时间改,她的语言非常好,也就不太需要改。这个记者很喜欢打电话,经常一打就是1个小时到3个小时,把她所有的采访内容事无巨细地告诉编辑,这其实是很好的办法。记者把所有的采访告诉编辑,把所有结构都讨论好,最后写稿就很轻松了,也不会发生打回来重改的事情。我觉得编辑和记者是互相成就的,记者有多努力,编辑一般来说也会有多努力;编辑很努力,记者也会反过来更努力。好的选题和好的主题,要靠采访和写作来实现。        不光是找到采访对象的采访,也包括对资料的爬梳,还有互联网时代的各种调查工具。写作方面,经常有人问不知道如何组织这么多素材。我觉得这跟找主题是相似的,可以找一个参照的模板,模板不仅局限于报道,很多时候电影也可以参照。去年,贵阳的一位小女孩被班上的其他家长联名要求转学,我们做了篇稿子叫《名师、刺头、内鬼和家委会》。后来B站《睡前消息》节目的主持人马督工在讲这篇报道的时候,夸我们记者,说「南方周末」看到了本质:中产家庭父母的教育焦虑导致了极端事件发生。
事情发生的贵阳金华园小区,是一个以中产阶层家庭为主的大型小区。家长们都是光鲜体面的公务员、律师、老师等等。当事人的家庭也是知识分子家庭。导语对小区的描写是有意铺陈的,我们事先看了百度地图,找这个小区和学校所在的地方,发现小区住了很多公务员,相关内容就一点点推导出来。文章的结构有起承转合,开头光鲜体面、岁月静好的描写,就是一个“起”。这个选题当时也是热门选题,写完之后,怎么都觉得不对,觉得跟别人写的差不多。后来我重新捋了一遍事情。朋友提出这个稿子的框架跟很多年前拉斯冯提尔导演的电影《狗镇》有相似之处,为此我重新看了一遍这部电影。它有三个多小时,看了之后,就找到了可以参考的模板,在这个基础上重新去搭细致的结构。回顾了一下当时跟记者的聊天记录,发现那段时间我刚刚看完余华的小说《文城》,按照《文城》的语言重写了前几段,然后让记者去翻小说,参照那个语言风格把整篇稿子重写了一遍。《文城》是一部复古的传奇小说。传奇小说的语言有个好处,能够娓娓道来。这稿子改了八九遍,很辛苦,我们的记者苏有鹏说,每次重写稿子都像掉一层皮。但当看到记者很认真,编辑也会很认真,记者看到我很认真,他也会很认真,这可以形成良性循环。我会每天跟记者聊天,了解他们,知道他们是什么样的人,喜欢什么东西,喜欢写什么样的话题。        这一行需要真正喜欢这个行业的人,在这里,大家通过努力获得属于自己的作品,那就是最大的成就感。对我来说也是一样的。
Q:请问“想到一个大主题,但不知道哪个小切口可以承载它”,这种情况怎么办呢?
A:可以划分一下受主题影响的人,找到典型的人群。举个例子,今年开始,很多民办学校转成公办,民办学校的老师面临分流,转成公办后收入会降低很多,也没有编制,现在考编又很难。那怎么去找一个小切口呢?考编的老师群体非常大,可以去找你认为最难考编的那类人,我们实习生找到了快退休的、年纪大的老师。对他们来说,这个时候考试实在是太难了,那么就写年纪大的老师,写几个人甚至写一个人都可以,呈现出“民转公”的大主题。
Q:您刚才说到找主题的方法,有提到搜集阅读喜欢的报道,再建立主题库、针对选题来做,您刚才列举的很多新闻报道我现在想起来都会觉得是陌生而熟悉的,感觉自己平时读了但没有形成经验式的积累,可以分享一下您的阅读体验、操作方法吗?
A:我有一个文件夹叫“重要报道”,我会把觉得有价值的故事、写得比较好的稿子存下来。我觉得没有什么办法,就是海量的阅读,找选题也是一样,从睁开眼睛就开始看。积累是靠多,就像李海鹏分享里提到的,读小说对新闻写作的帮助很大。只能读,谈论怎么读没有太多意义。Q:写现象话题类选题,尤其偏问题研究一类时,感觉很容易把操作周期和叙事节奏拉得很长,分散了主题,写着写着就成了旧闻,怎么抓住主要问题?A:现象类选题不是太好写,很容易写成“中观”的,上下不靠的报道。但因为往往大家写的现象类话题都是互联网热点,所以也能获得比较好的反馈。我觉得操作现象类话题还是要回到“穿透本质”。前段时间研究生宿舍短缺的问题被热议,苏老师的稿子做到了直抵本质,事情的描述只放在开头一部分,重点还是要抓主要问题,要问为什么。深度报道的共同点,就是要追问事情为什么会发生。宿舍短缺是什么原因呢?除了大家都能想到的研究生扩招之外,它会涉及到学校的财政拨款用在什么地方,这就是其他报道里没有的。这也关联到前面说到的社科学术训练对记者工作的帮助很大。遇到这种现象类选题,记者会去找论文。虽然论文可能有时比较靠谱,有时没那么靠谱,但是通过论文可以按图索骥,找到真的了解这个行业、了解相关情况的、专业的采访对象。对方给记者提供的信息会比较直接,也能提供更本质的答案,直接就会告诉你这是为什么。我觉得面对现象类的选题,写出能够提供为什么的稿子,就已经跟其他简单描述宿舍条件多糟糕的报道不是一个层面了。
Q:前面提到好的报道需要有记者的观点的,那怎么避免主观化描述过多呢?从“我”的观察视角出发吗?
A:记者的观点隐藏在对素材的选择后面,尤其是面对争议很大的选题。尤其是调查报道,尽可能不采用主观描写,比如前几天我听到同事说一篇稿子里出现了很多的半句引语,半句叙述加半句引语,感觉像是记者在重塑采访对象的语义,如果是在调查报道,基本上不允许这样做。
Q:怎么提问才能引导采访对象讲出一些细节而非观点呢?
A:首先采访对象是不同的,有些人表达能力比较强,有些人表达能力很差。遇上表达能力很差的对象可能确实没有办法。但是前者的话,汤禹成分享过,就是不停地就一个细节追问好几遍。比如“你当时穿的衣服是什么颜色的”这样的问题。有些记者可能会不好意思多次追问很细的东西,但如果需要这个细节,就一定需要这样的追问。
Q:请问人物稿件写作中,采访对象是专家学者,内容多是方法论的信息,要怎么写出人物的故事性呢?
A:这要看稿子的目的是什么,如果主题是关于这个人本身,跟写稿有起承转合一样,采访也是有起承转合的。有一位专门做大咖采访的前同事喜欢把采访对象的生平问一遍,从童年开始问起,聊周围朋友之类的。
Q:编辑如何判断选题价值?
A:编辑大多数的时候根据自己的经验判断。我曾经看到过一篇这样的故事,那么记者最多可以写成什么样,或者我的经验中,这个故事可能很难采访,最后会烂尾,就会建议不操作。选题的公共性是判断选题价值的第一标准。公共性就是选题的主题。最好是在报选题的时候就能提出主题,我想写一个什么样的故事,而不只是发新闻概述甚至链接。Q:如果记者报的题是编辑的盲区,应该分哪些方面给编辑说清楚呢?比如是一个体育人物,但是编辑完全不了解体育圈。A:像报了体育人物的题,但编辑完全不了解体育圈的情况,应该是出现在综合性媒体里,而不是体育媒体。那么综合性媒体的选题价值还是公共性。记者需要提出这个体育人物的公共性在哪里?为什么不是写在体育版,而是写在时政或者人物、社会版。记者一开始就要想清楚主题,因为要用主题去打动对方。我们曾经报道过一位退役的游泳运动员。他当了警察,专门在江面上搜救跳水的人。这种故事的公共性就很明显,涉及到了运动员退役之后怎么办,黄浦江上跳桥的人一年有多少,这些都是有公共性的,剩下的就是操作得好不好的问题了。再比如说想报道全红婵,那她身上的公共性也很强。不只是她获得金牌,还有她获得金牌之前,她所在的“跳水之乡”湛江怎么选拔小孩子。如果报道对象只有体育圈的人才知道,他的价值也完全只体现在体育圈里的话,可能把这个题报给综合性媒体的编辑就不太合适。
Q:在报选题之前,对这个题操作到什么程度是比较好的状态呢?比如需要找好采访对象,甚至采访之后了解了基本情况才报题吗?
A:不用找好采访对象,但是报选题之前最好能够已经看了足够多的资料,对大概情况有了解。比如已经在百度上搜过一遍选题涉及到的人,看了几十页。有时候,有的记者会做一些预采访,他对这个选题很有兴趣,就先去问一下大概是什么情况,再报题。
来源:传媒见闻
编辑:吴漫

698#
发表于 2022-12-24 23:21:29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张进:我经历的一次人生改变

出自张进财新博客(2020年01月14日,初稿于2015年11月)
相关阅读:“假如重新选择,我还是会选新闻”

某日,和同事杨哲宇兄闲谈文坛掌故。哲宇问:“你写过改变你命运的那件事吗?”我答:“没写过。也谈不上改变命运,至多是改变人生轨迹吧。”哲宇说:“你还是写出来吧,要不然将来你就忘了。”
这话对。16年了,别说将来,现在就有些模糊了。遵哲宇兄提示,我尽力回忆,做一实录。

(一)

1999年10月31日。
这天,我从武汉匆匆返京。此前10天,我作为工人日报编委会成员,在江西、湖北跑发行。10月30日,我打算回京,湖北记者站王四新兄挽留我再住一天,说要带我去长江边吃鱼。我说:“下次吧,明晚轮到我值夜班。”当晚便上了火车。
后来,谈及此事,大家笑称:“张进这是赶回去送死。”
抵京当晚,我走进工人日报夜班编辑室,开始轮值1999年我的最后一个月夜班。
值班编委的主要任务是把关。每个版面三道大样后,值班编委签字,报纸付印。这是出报的最后一道关口,谁签字,谁负责。
这是本月夜班的第一天,每个岗位都换了一拨新人。大家说说笑笑,气氛轻松。
我翻开当日稿单,头版头条是一篇消息,由时任工人日报常务副总编孟东明亲自安排,内容是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全国总工会主席尉健行在山东考察工作。
这样的官样消息本来没人看。我例行公事,漫不经心地扫一眼。没想到,刚看几行,就被吸引住了。
稿子中有这么一段:
“尉健行指出,计划经济时期人们对工会工作有一种误解,认为工会工作就是组织职工开展各种文化体育活动,组织一下劳动竞赛。这种观念是由于历史上工会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所造成的……各级工会要加强调查研究工作,认真研究新形势下出现的新问题,不能用老办法解决新问题;工会领导机关要加强理论研究,没有理论指导,工会工作将出现盲目性。”
接下来:
“尉健行强调,我们党和工会的目标是一致的,但是工会工作又不同于党政工作。工会工作做好了,党政工作也就相对好做,党政工作和工会工作应该是相辅相成的,而不是相对立的。工会工作如果仅仅依附于党政,那么工会就没有存在的必要。”
读到这里,虽是冬天,窗外天寒地冻,但我如坐春风,耳目一新!须知,在那个年代,能把工会的独立性问题阐述得如此清楚、明白,且出自工会最高领导人之口,多么令人兴奋!
一般来说,这样的政治消息审定后,谁也无权擅动。我一字未改,但难抑激动心情,从消息中概括了四句话,做成四个小标题,意在强化效果。
这四个小标题是:“不能用老办法解决新问题,要加强理论指导”;“如果仅仅依附于党政,工会就没有存在必要”;“签订集体合同有规范标准,但不能被它束缚”;“在复杂的劳动关系下,更要建立职代会制度”。
四个小标题中,最关键的是第二个,正是这句话后来惹了大麻烦:“如果仅仅依附于党政,工会就没有存在必要。”
大约夜里2点,所有版面签完,我就回家睡觉了。

(二)

11月1日下午,我正在家,接到紧急通知:4点,所有副处级以上干部,到报社开会。
一进会议室,顿觉气氛不对:房间里满满当当,许多平常见不到的人都在;时任工人日报总编辑张宏遵拄着拐杖也来了。他因为摔坏了腿,一直在家休养。
时任社长瞿祖赓坐在桌前,面色凝重。会议开始,老瞿通报了从上午8点到下午3点发生的事情。
这天早晨,中华全国总工会分管工人日报工作的领导看到了当天的报纸。读完头版头条,他沉吟片刻,给时任工人日报常务副总编孟东明拨通了电话。他直截了当问:“健行这篇报道是怎么回事?健行审过吗?”
一句话把老孟问懵了。他答:“应该审过吧?”
这位领导说:“别说应该!到底审过没有?”
老孟说:“我马上问。”他当即电话询问此文作者、跟随尉健行考察的记者杨明清。杨明清答:“健行30日在山东讲完话,就去河北,我没跟去,稿子写好发到编辑部,让报社送审的。”
老孟后来回忆,他听到杨明清这个回答,数九寒天,浑身冷汗!
他不敢耽搁,立刻向全总领导汇报。领导连声说:“你们闯大祸了,你们闯大祸了!”他说:“只能向健行主席报告。”
当天,全总领导和瞿社长、孟总,赴中南海,面见尉健行。
尉健行已经得知此事。据老孟事后回忆,进了门,见到尉健行神情凝重,为了缓解气氛,他说:“健行主席,你讲得很好啊!”尉健行更生气了:“我没这么讲过!”
随即研究如何善后。当时考虑了三种方案:一是仅内部处理,不作公开表态,但愿此事无声无息过去;二是低调发一个更正;三是高调更正,宣布重印报纸,收回旧报。
据老瞿回忆,几个人反复研究了好几个小时。最后还是决定,采用动作最大的第三个方案。尉健行说了一句话:“我们总得为历史负责吧!”
后来大家分析,尉健行最后下此决心,可能和当时的政治环境有关。是为1999年,15大之后的第二年。
于是,瞿社长和孟总两人亲自操刀,逐字逐句草拟“重要更正”,尉健行最后敲定。内容如下:“由于记者所发稿件严重失实,甚至臆造了一些提法,加之编辑部把关不严,未与有关方面核对,造成不良影响。现特将本报1-4版重印,同时将原报收回,并向广大读者致歉。”
至此,这个事件定性为“严重失实”;记者“臆造”。
据瞿社长回忆,尉健行敲定方案后,苦笑着说:“我被你们害苦了!你们说,就算发了更正,全国读者能相信我没说过吗?”
他一声长叹:“啼笑皆非,无可挽回!”
从中南海回来,瞿社长和孟总决定召开这次全体副处级以上干部会议。
当晚,工人日报夜编室前所未有地繁忙,同时做了两张报纸。一张是正常的11月2日的工人日报;另外重做了11月1日的报纸。新报和旧报排版一模一样,初看没有区别,细看头条内容大不一样,是一篇新的消息。
此时的我,虽然犯了错误,但尚未处分,戴罪之身,仍需履职。当晚,社长、总编、副总编等,齐聚夜班。大样出来,老瞿戴上老花镜,一个字一个字看完,默默递给老孟。老孟也一个字一个字看完,默默递给我。我也假装再看一遍,这时我的身后站了一圈人,都伸着头看大样;众目睽睽下,我在大样上签上我的名字。
第二天,新报发出,同时宣布收回旧报。可是,如覆水难收,报纸既已发行,如何收得回来?只是提醒读者收藏而已。

(三)

接下来,是处理、整改。
闯祸的记者杨明清是第一责任人,星夜传唤到京,安置在报社附近的一个宾馆。那时,我还兼任记者部主任,杨明清是我直接下属。因此,尽管我也在被审查之列,瞿社长仍然派我去做杨明清的思想工作。
首先要弄清楚事情的过程。杨明清告诉我,10月20日至30日,尉健行先后到烟台、威海、青岛、济南、聊城等地考察。考察结束前,在济南召开的工会干部会议上,他脱稿做了以上讲话。
杨明清说,当时,他和在场的所有工会干部一样,非常振奋。会后,他根据录音整理成文。此时,尉健行一行去了河北,他就把稿件传回报社,自认为报社会派人送审,岂料阴差阳错!
不过,我最关心的是,尉健行到底有没有说那句话?对我的疑问,杨明清激动地面红耳赤:“他说过!我有录音!”
我让他把录音拿出来,一个字一个字听了四遍。平心而论,那确实不是尉健行的原话。他说的是口语,杨明清加工成书面语。但不能否认,他确实表达了工会应该有独立性的意思。
从另一个角度看:尉健行这篇讲话,高屋建瓴,清楚透彻。杨明清以一个普通记者的水平,想“臆造”还真到不了这高度。
我把杨明清的说法汇报给调查组负责人。这位负责人很着急,让我做杨明清的工作,“再不敢说你有录音了!”
一个月后,处理决定下达:社长瞿祖赓免职;总编辑张宏遵免职(尽管整个事件中他一直在家休病假);另一位副总编免职(完全是受牵连);常务副总编孟东明免职、记大过;记者杨明清留社察看;身为编委和记者部主任的我行政警告。此外还有其他几位各个关口的同事被处分,具体情形记不清了。
在等待处分的一个月里,张宏遵总编辑给我打过一个电话。他说:“张进,我知道你觉得冤,但你确实有责任。你是记者部主任,对杨明清负有领导责任;那天你是值班编委,负有把关责任。你是我直接管的,我不希望你在这个时候推脱责任,装怂,咬人,给我丢脸。”我说:“张总,你放心,该我承担的责任,我一样不会推。”
16年过去了,张总这番话,我一直记得。
这一年,我33岁。

(四)

现在回忆,1999年的最后一个月是煎熬的。白天,我要接受询问,反复写检查;晚上,还要值夜班。而且这个月的夜班,社长、总编都来盯着,我只是摆设。几个人来回把关,所有版面都签完,已是夜里三、四点。一个月下来,身心俱疲。
12月1日,刚结束夜班,我找到瞿社长,说:“老瞿,我这个月累了,想出去散散心。”老瞿问:“想去哪里?”我说:“兴之所至,随便逛逛!”老瞿问:“要不要我给你安排?”我说:“不用,我自己随便找个记者站转转。”
但我没去记者站,而是应一个旧约,去了山东荣成海边一个叫石岛的小镇。
到石岛的第三天,上午,在一个企业参观的间隙,我给家里打了个电话。我老婆说:“报社一定出事了。”我问:“你怎么知道?”她答:“昨天晚上,你的记者一个接一个找你,知道你不在,立刻挂了电话。”
我也觉得不得劲,立刻给报社打电话。于是得知,12月3日下午,全总来了很多人,宣布了上述处理决定。
尽管有心理准备,如此一锅端还是让我震惊。这一天,我神不守舍,勉强按原定计划看完两个企业;晚饭后,托故谢绝了娱乐,一个人回到宾馆。
接待方安排我的房间在海边。我站在窗前,凭栏远眺,整理纷乱的思绪。这是一个好天,没有风,月明星稀,满天清晖;大海呈墨绿色,沉默无语,声色不动,让我感到莫名的不安……我在窗前站到大半夜,最后,“咔哒”一下,关上灯。似乎听到“哗”地一声,月光如水,从窗口倾泻而进,铺满了整个房间……
第二天,接到社办电话,传达瞿社长的指示,让我火速回京。新社长到任,要和大家见面。我作为主要当事人不在,显得有情绪。这话有理,我决定回京。
天亮后,下了火车,家也不回,直奔报社,立刻去找瞿社长。老瞿说,现在就去见新社长太突兀,不如下午编前会上见。下午4点,我进了会议室,新老社长并排坐着。老瞿见了我,立刻介绍:“这就是张进。”新社长站起来,隔着会议桌和我握手。他盯着我看,握着我的手不放,幅度很大地摇动,说:“很年轻啊,哈哈!”我也使劲摇手,说:“哈哈!惭愧惭愧!”
又过了几天,清晨,7点多钟,家里的电话突然响了。谁这么早来电话?我摘下话筒,还没放到耳边,一个熟悉的声音传出来:“张进,你的事我都知道了,你在工人日报没戏了!到我这来吧!”
是胡舒立。
再后来,我就到她那儿去了。那时,她创办《财经》杂志,已有两年。

(五)

又是几年过去了。
2006年,我痛下决心,彻底离开了我人生中第一个单位工人日报,档案也随之转移到某人才交流中心。
在为我封存档案时,工人日报人事处辛友谊处长,一位善良的人事干部,从档案袋里翻找出我当年的处分决定。他同情地说:“张进,处分就管几年,不是一辈子。你受处分已经六年,差不多了,我把处分决定从你档案里抽掉吧,让你干干净净地离开工人日报!”
我真诚地感谢他。但还是很坚定地对他说:“不用,就放着吧。我不觉得这是耻辱;这是我的光荣!”

来源:长江(公众号)

编辑:马源

699#
发表于 2022-12-26 18:52:14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南方人物周刊孙凌宇:人物报道如何发掘日常选题?| 芒种观点

孙凌宇,南方人物周刊资深记者,2015年进入《南方人物周刊》,先后担任编辑、记者,主要负责文化、艺术、社会选题。代表作有:
[1] 40,离职,未婚,女
[2] 吕德安:我希望写出全天下最笨的诗
[3] 我们不“鸡”娃,反被娃“鸡”了
[4] 留学中介:付费实习和科研,我看不下去了

腾讯媒体研究院转载的本篇文章中,南方人物周刊资深记者孙凌宇首先从理论层面和实操层面,分享了对于成熟的记者和实习生来说,日常选题的必要性及收集渠道,进而结合自身案例,详细介绍人物采访的全过程,包括前期如何搜集资料、撰写采访提纲、采访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以及后期写稿如何提炼结构、避开行文雷区等。

以下是孙凌宇记者的自述:

如何发掘选题

如何发掘和操作日常选题,对于实习生来讲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大多数时候,实习生的任务是找资料、整理录音,或参与部分采访,不太有可能直接被指派去独立完成某个选题。因此如果自己有能力发现选题并操作出来,其实是一个非常好的练习和表现机会。
另外,在目前的新闻环境下,操作真正具有新闻性的选题空间越来越小,加上传统媒体竞争力式微,哪怕是一些没有风险的热门人物,也不一定采访得到。所以学会操作日常选题,不管对于实习阶段还是日后转正来说,都是一个很好的出路。
关于如何发掘日常选题,我觉得有以下三种途径。
一是多看媒体报道,抓住某个没有讲得很透彻的角度,并把它作为线索深入挖掘。重复没有意义,要留意别人没有说的是什么。做新闻很重要的能力在于,找到一个有价值的话题,不断去补充、完善和拓展它。
以我的文章《留学中介:付费实习和科研,我看不下去了》为例,这篇文章的灵感来源于此前《人物》的报道,里面提到有大学生为了获得去大厂实习的机会,甚至愿意一个月花几万块购买,我看到的时候很惊讶,从来没有听说过实习还要自己给钱,但这篇稿子对这一块没有说得特别详细,所以我就截图发朋友圈问有没有人了解这种案例。后来有一个在广州留学中介机构的朋友冒出来,跟我详细地说明,再加上她介绍的售卖这些实习机会的人,和跟国外名校教授短期“做科研”的机构人士,以及购买了这些项目的学生等人,最终操作出了这个选题。
此外,当时《人物》的稿子里面还提到了一句,大意是“一些科研类专业的年轻人,现在都不太愿意继续做科研,宁愿早一点进大厂”。加上此前看过一些报道,提到有学校设备不精准,还有的甚至安全不过关,导致有的学生每次做实验都得到不一样的结果而影响论文进度,还有的学生更加悲剧地遭遇了实验爆炸的事故,感觉国内硕博士期间还在做科研的人面临的阻碍重重,那么那些还在坚持的人为什么做出这样的选择、他们又会面临哪些出路——这同样也能成为一个选题。
二是在保护自己安全隐私的前提下,尽可能多地与人沟通。如果很抗拒和陌生人打交道,或是在公众场合不知所措,那可能就不太适合做记者这份工作。记者就像是“偷故事的人”,你得擦亮眼睛,打起精神,带着灵活的头脑去细心观察、打听、留意有什么有意思的事情,在聊天过程中说不定就能收获一个有价值的选题。
举一个例子,《我们不“鸡”娃,反被娃“鸡”了》这篇,这个选题来源于有一次我回老家,和一个书店老板聊天。老板聊到她有一个在北京的好朋友,正在我们老家休假,每天都会和儿子一起来书店,有时遇到一些她认为的没有必要的机械性作业,还会主动提议帮儿子抄单词。当时我就觉得这个妈妈很特别,她一定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家长。回北京之后,我就约了她出来采访,那次聊得很好,所以稿子里呈现出来的人物形象也比较立体、有思考。
很多选题都是可以从外界得来的,通过炒币的朋友,我接触了NFT并做了报道;通过热爱电竞的朋友,我开始留意比赛,了解这些选手,看相关的纪录片,最后采访了PDD……像这样的例子还很多,总之我非常鼓励大家平时在跟朋友或陌生人聊天的过程中多留意,遇到自己不曾听闻的事物可以尝试去搜索、了解(也许是长期的关注,不用操之过急),有一天也许就会冒出一个可以报道的角度。
三是从自身的兴趣爱好入手,对于有长期积累的领域,你就能培养出判断力。比如你是话剧爱好者,看完某场话剧后认为主角演得很好,就可以约他做采访;喜欢看纪录片或综艺,遇到风格独特的、质量上乘的,也可以去采访其导演。我平时对艺术很感兴趣,有一次去参加艺术品拍卖会,对那一场的拍卖师印象深刻。他已经七十多岁了,还是身板挺拔,非常地亲和、儒雅。参加完拍卖会后,我就去询问他愿不愿意接受采访。后来,在准备采访提纲的过程中我才知道他是中国第一批获得拍卖师资格的人,还是陈凯歌的同学,这完全是意外获得的选题。

人物报道采访全流程

由于我的工作内容主要围绕人物采访,所以下面就再分享一下关于人物报道采访的全部流程。
首先要先确定自己的选题。要么是编辑派题,要么自己找,要么会有第三方(画廊、出版社等)推荐。
确定选题后第二步就是准备资料和采访提纲。在搜集资料时,如果我采访作家,我会看他的书,也会看一些他近期接受的采访,还会去豆瓣上看读者的评论以及同行的点评,比如一些表达批评或不满的评论,你就可以通过这些评论来询问他的想法。
设置采访提纲的问题时,我的建议是切口越窄越好,问的事情越具体,对方就会越具体地针对这件事情进行回忆。不要一上来就问“你对某类现象怎么看?”空泛的提问只会得到空泛的回答。如果聊到一些东西是提纲中没有涉及到的,也要记得追问。
采访正式开始后,可以表现得礼貌、友好,营造一个舒适、让人愿意倾诉、分享的氛围。毕竟采访是记者和采访对象合力完成的一件事情,不要戴着一幅严肃的工作面孔,这样别人可能会觉得像是在被审问,会比较紧绷。其实可以抱着一个探望朋友的心情,先从你们约访的地点、他近期的动向或是他所在圈子的一些新闻开始聊,再见机切入到采访提纲里的问题,根据现场灵活调整。
聊天时保持撒网的心态,尽可能地去找点,到时再决定优先写哪个点,或者把哪个点当做重心,而不是当下就判定你只对某一个点感兴趣,这是比较危险的做法。因为稿件最后的丰富程度直接取决于在采访过程中获得了多少讯息。获得的讯息越多,后期选择的空间越大。
到了写稿阶段如何铺排结构,我会先看一遍录音稿,把能写进稿子的部分标黄,再结合前期搜集的资料,新建一个文档,把录音和资料里需要用到的内容合并同类项,这样子大概就可以把文章分成几个大块。一般来说,我会把能够引起读者共鸣的部分放在开头,接下来就找材料之间的联系,按照逻辑顺序衔接。当你能找到段落中的关联的时候,你就能很好地知道自己先讲什么,再讲什么。
写稿过程中,也有一些问题需要注意。很多实习生同学在写稿的时候很爱用形容词,如果想表现一个人很认真,直接就用“认真”这个词来形容,但没有任何的事实做支撑的话,就会非常空洞,变成自己主观上的判断。假如你真的很欣赏某个人,要让别人知道他的优点,也不能直接夸,而是要让自己写的东西有迹可循、有理有据,这样才不会引来质疑。
也有实习生疑惑,如何在稿件中处理记者自身的在场感。在我看来,如果不是出于必要,我建议还是保持克制和距离感,写好自己的观察就好了,这样会让你的稿子看起来更加客观和高级。如果在一些严肃正式的报道中,突然出现个人叙事,可能会“沦为”日记,旁观者看了只会觉得尴尬和难为情。
稿子写完后,最后一步就是在新媒体上推送。至于标题,我不太建议夸大化、标签化或者完全以流量为导向,从成果上来看它可能是好的,但从方法上看,还是要保持警惕。记者很容易以小见大,往往采访了几个人,就毫不犹豫地定义一个群体、一个年代或者一个地区。比起费尽心思想一个博人眼球的标题,花时间培养自己的专业能力、积淀更多知识储备、让采访再扎实一点可能更关键。

Q&A

Q:什么样的人物值得报道?您通常会选择什么基调的人进行采访?
A:我通常会选择比较“反主流”的人,正如前面提到的反“鸡”娃的那位妈妈,她能够跳脱出“鸡”娃的大环境,一定是有自己的成熟思考,才能抵抗住外界的压力做出某些异于常人的事情。人云亦云是容易的,“特别”的人往往才能产生新的思想,引发公众的思考。

Q:想要约一个特定的采访对象时,会从哪些方面寻找?
A:如果是出版社直接推荐的作家,可以让出版社帮忙约采,这种情况是最方便的;如果自己看了某本书,对作家感兴趣,也可以通过出版社找作家,一般出版社也会愿意回复你,某种程度上也相当于为他们做宣传;相应的,如果是艺术家可以找画廊,话剧演员可以找剧院的宣传人员。如果是公众人物可以先看看有没有微博、个人公众号等,如果是非公众人物,比如后悔生孩子的妈妈群体,可以在豆瓣小组上找,或者上脉脉。

Q:遇到感受力和表达能力不那么强的人,记者要怎么去弥补挖掘感受层面上的信息呢?
A:整理完录音如果觉得素材不够,我会事后向当事人提出补采,对方同意的话我会把想要补采的问题以文字的形式发给他,让他以语音形式回给我,我自己来听就好了,尽可能想到别人怎么方便。也可以再找一些外围采访对象做补充,比如他的老朋友或长期的合作伙伴,从别人口中来了解他。

Q:如果某件事情是采访对象不愿意提,但外围对象向记者提了,这种情况下应怎么处理?
A:采访过程中你可以比较委婉礼貌地尝试突破,如果对方还是明确拒绝,并认为被冒犯了,你应该马上停止。我认为作为一个记者,前提一定是要尊重你的采访对象。你没有权利强迫采访对象回答每个问题,同时如果对方闪烁其词甚至口是心非也无非感到愤慨,这再正常不过了不是吗,我们不也常常有难言之隐或是面对不同的人会想出不同的说辞吗?理解人的关键是理解人性。
早期很多同行都会强调稿子不能给采访对象看,但在我看来,除非是做调查性报道,一般的常规性报道,还是需要尊重对方。有时候外围对象的说法也只是一面之词,出于专业素养,你要跟当事人求证一下。如果事关当事人忌讳的话题,同时又不能保证从第三方得到的信息一定准确的话,我的建议是不写。

Q:面对自己不太熟悉的领域,要如何切入?
A:短时间内下苦功夫,看大量资料。如果是一些专业性很强的选题,比如电竞或者医学,可以先请教一些这个行业里的专业人士,让他们和你讲一讲这个行业,带你快速入门。

Q:如何区分特稿和小说?
A:写小说的时候,所有东西都是由你来安排,你希望有一个浪漫的场景,或者特别的基调,都可以由自己来创造。但是写特稿还是要尊重事实,如果采访对象并没有说某一句很有诗意的话,你不能强行胡编乱造。但把特稿写得像小说一样好看,也是非虚构写作一直追求的一件事情。

Q:在面对争议性大、冲突性强的事件时,如何避免把稿子变成一方的文章?
A:在两方有争议的时候,你在选择采访对象时不应该失衡,有时候可能另一方不愿意出来发声,但你也还是要尽量去找他身边的人,或者找一些对这方面有所研究的专家,不能就一句话轻飘飘地说,记者试图联系,但当事人不回应。尽管这么做没错,但呈现出来给读者的,就会是一个很不公正的稿子。我认为采集到多方的声音、找到事件中不同环节的人,尽量为受众呈现一个大的图景,是记者工作很重要的一点,让大家能够更加全面地理解这个事情,而不是陷入片面的视角中。

来源:腾讯媒体研究院(公众号)

编辑:马源

700#
发表于 2023-1-1 19:37:48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首届重庆市编辑技能大赛圆满落幕



12月30日,由重庆市委宣传部出版处、传媒监管处指导,重庆市期刊协会、重庆市高校期刊研究会、重庆市报业传媒协会联合主办,重庆市出版工作者协会、重庆市科技期刊编辑学会、重庆市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协办的首届重庆市编辑技能大赛决赛圆满落幕。

本次技能大赛共有20名选手参赛,其中3人获得一等奖,5人获得二等奖,12人获得三等奖。


大赛正式开始前,重庆市报业传媒协会会长向泽映作了动员讲话:此次大赛受疫情影响,各协会十分重视大赛的前期准备工作,认真研究探讨大赛细节,力争打造一支高水平的重庆编辑队伍;技能大赛作为一种手段,可促进重庆期刊、报业编校质量的提升,同时发掘人才、创造佳绩;通过此次比赛,希望在编辑技能领域中营造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的良好氛围。

此次竞赛分两个环节进行。环节一是综合演讲(100分),由评委打分;环节二是线上答题(20分),由系统自动评分。最后成绩由两个环节分数相加,确定参赛选手的成绩和获奖名次。



中国高校期刊研究会副理事长冷怀明点评到:此次技能大赛其目的是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提高从业人员政治意识、策划能力、编校技能、运营水平,促进重庆出版事业高质量发展。在决赛中,各位参赛选手个人介绍各具特点、让人印象深刻,PPT制作精美,演讲行云流水,很好展示了重庆编辑人的精神风貌。但在细小之处有待提高:个别选题与自己工作锲合度不高;受各种原因影响,个别参赛者的演讲激情不够,没有感染力;故事性不够突出;用词精准性有待加强。



重庆市高校期刊研究会会长游滨宣布此次竞赛结果,获奖名单如下:
一等奖:
史智彦  重庆课堂内外杂志社出版有限公司
龚静阳 《统一战线学研究》编辑部
张万盈 《重庆开放大学学报》编辑部
二等奖:
黄  廷 重庆大学期刊社《土木与环境工程学报》编辑部谢素洁 重庆市忠县融媒体中心
万长清 重庆红智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李云伟 重庆出版集团有限公司
林佳木 重庆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三等奖:
高小平 重庆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张元媛 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中国药房编辑出版中心
熊堇言 重庆市南川区融媒体中心
陈文龙 重庆市铜梁区融媒体中心
邬小梅 重庆医科大学期刊社
敬  京 重庆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朱泓宇 重庆市黔江区融媒体中心
刘云颖 重庆出版集团有限公司
黄小倩 重庆市大足区融媒体中心
石媛媛 重庆大学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
杨  念 武陵都市报





大赛最后,市委宣传部出版处处长聂昌红作了总结讲话。他表示此次技能大赛首次联合了六家协会,并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比赛,效果显著。这次比赛充分体现了重庆编辑从业人员强烈的工作热情;充分展示了重庆编辑人的风采;充分展现了重庆编辑队伍高超的业务水平。并提出三点希望:一是重庆市编辑技能大赛在今后将持续举办,在主题选择上以小切口为主,比赛内容、形式向多样化发展,努力提升从业人员编辑技能的提升。二是扩大比赛的影响力,为新闻从业人员提供服务平台,为重庆出版事业贡献力量。三是利用好比赛成果,提高奖项作用,增强参赛选手的荣誉性和比赛积极性!



来源: 重庆市报业传媒协会


编辑:邓秋雨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