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闻史料集锦

[复制链接]
61#
发表于 2013-1-7 17:45:14 | 只看该作者
【案例】@人民日报
【新闻史上的今天】2009年1月7日,三大运营商——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获颁3G牌照,分别采用TD-SCDMA、CDMA2000和WCDMA技术制式,开启中国3G移动通信时代。2012年,中国3G用户突破2亿。(中国新闻史学会供稿,图片来自网络)



(10)| 轉發(609) | 評論(282)
今天07:00來自人民日报微博


62#
发表于 2013-1-7 17:46:19 | 只看该作者
【案例】@人民日报
【新闻史上的今天】2009年1月7日,三大运营商——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获颁3G牌照,分别采用TD-SCDMA、CDMA2000和WCDMA技术制式,开启中国3G移动通信时代。2012年,中国3G用户突破2亿。(中国新闻史学会供稿,图片来自网络)



(10)| 轉發(609) | 評論(282)
今天07:00來自人民日报微博


63#
发表于 2013-1-7 22:43:07 | 只看该作者
【案例】@李俊晓
【民国报人的最牛三句话】 邵飘萍:报馆可封,记者之笔不可封也。主笔可杀, 舆论之力不可杀;林白水:新闻记者应该说人话不说鬼话,应该说真话不说假话;史量才:人有人格,报有报格,国有国格,三格不存,人将非人,报将非报,国将不国!与各位媒体朋友共勉。



| 轉發(16) | 評論(3)
今天18:56來自新浪微博


64#
发表于 2013-1-9 18:03:44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王永安:华国锋怎样处理复刊的《中国青年》第一期停发事件
发布时间:2013-01-09 16:06 作者:王永安 字号:大 中 小 点击: 1595次
  解放后,新闻事件的发生,都是不听主管即共产党的领导,结局是政治收紧,当事新闻人被整肃,左叶事件、世界经济导报事件已入新闻史。但也有的结局是,当事新闻人抗争成功,政治反而开放。带有标志性的事件是发生在华国锋主政(所谓两个凡是)时,复刊的《中国青年》第一期停发事件。

  1978年,主管宣传的中央领导同志汪东兴指示不准在报刊上刊登天安门事件的有关问题,甚至连“天安门事件”五个字也不许出现。1978年9月11日,复刊的《中国青年》,第一期因刊登了天安门诗抄和该刊记者写的通讯《革命何必怕断头——记同“四人物”英勇斗争的青年工人韩志雄》,汪东兴同志便下令这期《中国青年》停止发行。

  停发的发生,在京城引发了群众的不满。9月12日,有人已在西单墙上贴出《救救,<中国青年>》等大、小字报和该期杂志的全部内容。一时间,《中国青年》杂志成为首都群众议论的话题。杂志社对汪东兴副主席决定不服,1978年9月14日上午再次送信到中南海西门,越级申诉,当天下午5时,汪东兴副主席就在人民大会堂与杂志社编辑部主任以上干部当面对话,双方平等交锋。汪东兴最后亮底说,华主席同李先念副主席通了电话,几位副主席都同意你们的意见,说他们代表组识来的信,不同意怎么办?!华主席说,“人家敢发怕什么?发出去就发出去了,只要他们敢干就干吧。”这样处理问题的速度和方式,当今少见。由此,华国锋的威信大增。以至人们怀念那个时代。

  随着时间积淀,对华国锋的历史功绩看得更为清晰。可以说,没有他在毛泽东尸骨未寒之际,发动的粉碎“四人帮”斗争,就不可能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今天。开初,他未摆脱“两个凡是”的阴影,但他听从批评,顺乎潮流,作出破除“两个凡是”的大量决策。

  华国锋时代,是中国民主最亮丽时代之一,言论自由、结社自由、新闻自由、代表竞选、上访维权,都有可圈可点、令人难以忘怀的地方。那时报刊的辉煌,其重要一点是得益于华国锋的民主作风。

  (人民日报退休人员王永安)

http://www.21ccom.net/articles/lsjd/lsjj/article_2013010974671.html
65#
发表于 2013-1-9 18:07:57 | 只看该作者
【案例】水行君
百年过去,中国还在原地。2013,报灾之年。//@老徐时评: //@薛蛮子: 一百年了,是进步了还是倒退了?

@赵一海不在双廊
【报灾】宋教仁被杀后,袁世凯当局对铺天盖地的报道极为不满,随后大量报馆被封停停,报人遭警力传唤逮捕。能够存活的报纸数量较之民国元年急剧下降,新闻界力量遭遇最残酷绞杀,史称“癸丑报灾”——那是整整一百年前的1913年。

(29)| 轉發(4456) | 評論(705)
今天03:02來自新浪微博


| 轉發| 收藏| 評論


66#
发表于 2013-1-9 22:21:45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人民日报
【新闻史上的今天】1888年1月9日,《伦敦金融指南》创刊,2月改名为《金融时报》。为和当时同类报纸《金融新闻》区分,1893年该报使用类似三文鱼颜色的纸张印刷。1945年两报合并,组成新的《金融时报》,成为当今世界最著名的财经报纸之一。(中国新闻史学会供稿,图片来自网络)

收起|查看大圖|向左轉|向右轉


(2)|
轉發(184)
|
評論(43)

今天07:00來自人民日报微博

67#
发表于 2013-1-12 10:14:33 | 只看该作者
【案例】@人民日报
【新闻史上的今天】1896年1月12日,维新派强学会上海分会机关报《强学报》创刊,徐勤、何树龄主编。该报宣传设会办报,倡导维新变法。1月25日强学会被迫解散,《强学报》仅出三期即被查禁。(中国新闻史学会供稿,图片来自网络)



(5)| 轉發(138) | 評論(122)
今天08:55來自人民日报微博


68#
发表于 2013-1-15 12:57:53 | 只看该作者
【案例】@江淮张靖华
民间史料:1960年的绝笔书。(书写者李筱峰告诉孙女李桂芳家乡正遭受饥荒的情况,作为绝笔。),李筱峰,安徽巢湖人,在写完这封信第二日,因饥饿而亡。



| 轉發(166) | 評論(51)
1月14日23:31來自傲游云浏览器


69#
发表于 2013-1-19 13:21:5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刘海明 于 2013-1-19 13:26 编辑

【案例】白红义
//@王天定: 小雅老师这个研究有意思。“毛泽东的初次新闻写作尝试,就在那一次目击长沙起义盛况之后,兴奋的他曾为一家报纸写了一篇辛亥湖南事变的“目击记”。但是,后来许多当事人和专业记者的描述证明,在毛泽东所述的时间、所处的地点,根本“目击”不到他所描述的“场景”。”

@陈小雅2013
【1919年前毛泽东用过的谋生手段】1、替人读报、代写家书或撰写楹联、题词;2、当兵吃饷;3、撰写新闻通讯及论文。据说,毛初次新闻写作尝试,是一篇辛亥湖南事变的“目击记”。但因他所述的时间、所处的地点,根本“目击”不到他所描述的“场景”,这些“珍贵文字”未见流传于世http://t.cn/zjkKMhz

毛泽东的“第一桶金”(连载之八)(2图)浏览量:46陈小雅20 发布到《陈小雅文集》01-18 20:11从1911年毛泽东离开家乡到1919年止,他曾运用过的谋生手段有:1、替人读报、代写家书或撰写楹联、题词;2、当兵吃饷;3、撰写新闻通讯及论文;对辛亥革命失败,似未表示过任何遗憾

               1918年从一师毕业的毛泽东(前排右一)粗手大脚,仍穿着新军军服


发布到 《陈小雅文集》 01-18 20:11浏览量: 47


白红义, 王天定
等15人分享过






毛泽东的“第一桶金”(连载之八)

从1911年毛泽东离开家乡到1919年止,他曾运用过的谋生手段有:1、替人读报、代写家书或撰写楹联、题词;2、当兵吃饷;3、撰写新闻通讯及论文;对辛亥革命失败,似未表示过任何遗憾

              1918年从一师毕业的毛泽东(前排右一)粗手大脚,仍穿着新军军服


毛泽东的“第一桶金”(连载之八)

陈小雅



第三章  存活之路


   至少在1919年以前,在经济上,毛泽东仍是一个需要依赖别人的人。提醒笔者注意到这一点的不是别人,仍然是注重个人的“经济背景”和“独立人格”的美国人——《毛泽东传》的作者——R.特里尔。他认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毛其实是一个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需要依赖别人”的人。从1910年毛泽东离开韶山起,他就很少得到过家庭的资助。1936年,毛也曾对斯诺描述过他外出就读时的经济状况:

  “我在长沙师范学校的几年,总共只用了一百六十块钱,里面包括我许多次的报名费!在这笔钱里,想必有三分之一花在报纸上,因为订阅费是每月一元。我常常在报摊买书、买杂志。我父亲责骂我浪费。”

表哥的钱袋


    父亲不给钱,毛泽东的用钱从哪里来呢?据《毛泽东的老师》一书记载:

  “毛泽东……把自己为佃户打抱不平而得罪族长、父亲硬逼他退学、要他到湘潭去当米店学徒等情况,一一对表哥细说了,最后恳请两位表哥帮助拿主意。
  几天以后,王季范和七舅、八舅来到韶山南岸,还请来了韶山庄几位先生——毛麓钟、毛宇居、李漱清等,共同做毛贻昌的工作,大家众口一辞,说毛泽东天分好、会读书,只要不断深造,定会大有出息。毛贻昌怕却了众人的好意,只得收回送子经商的成命,应允了儿子到湘乡读书的要求。但是……他说:‘……只是到城里去上学,要花很多的钱,我这穷家薄业的,怕是供不起哩!’”

  王季范听出姨父这是在趁机讨价还价,意在向亲戚朋友请求资助,就连忙向毛贻昌说: “姨父,那不要紧!到东山学堂去读书,不要太多钱,只要交一千五百文铜钱,[1]连伙食都有了。至于说到其他的用度,侄儿我包下来了!”
  据湘乡市《文史资料》记载,王季范果不食言:他“慷概解囊,一次就从家里拿出现大洋一百元。”
 1911年,毛泽东初到省城长沙,人地两生,一文不名,也是依靠已经到省城任教的表兄王季范过活。在他的帮助下,毛泽东才得以渡过经济的难关。
  开始,毛泽东在王季范任教的湘乡驻省中学念书。这个学校虽然学习费用较低,对成绩特别优异的学生还实行公费制,但毛泽东初来乍到,报名费和书本学杂费,仍然数量可观。为了保证表弟能按时入学和正常上课,王季范向教务科出具了欠据,保证毛泽东应交的四十元学费从自己的薪水中逐月扣除。
   学费问题解决了,还有住宿的困难。在湘乡驻省中学读书的学生,绝大部分人都是在省城长沙供职的湘乡籍人士的子弟。他们一般都有自己的住处,所以,学校没有供学生寄宿的宿舍。像毛泽东这类远道而来的学生,只有自找住处了。当时,校方提供给王季范的住房很窄,但他还是腾出一间房子给表弟住,而当教师的他,则和妻子、小孩挤住在一起。他家仅有的一张条桌,也是与毛共用。每天晚上,他总是等表弟完成功课后,才开始批阅作业,直到夜深人静……从1912年春到1913年考入湖南第四师范学校止,毛泽东在王家居住了一年多时间。
    从少年时代开始,毛泽东就被确认是一个性格倔强,应该走“读书”道路的孩子。这便确定了,他今后自然不是一个需要通过体力劳动谋取生活资料、“实现自我”的人。但运用智识财富谋生、或为社会服务有许多途径,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从现有资料看,从1911年毛泽东离开家乡到1919年止,毛泽东曾运用过的谋生手段大致有:
   (1)替人读报、代写家书或撰写楹联、题词——这是旧时代底层读书人最一般的服务社会的方法。关于它的详细内容,我们后面还会说到。
   (2)当兵吃饷——中国自古有“学而优则仕”和“读书做官”的传统,而且有“秀才遇见兵,有理说不清”、“好男不当兵”的俗话,可见,一般读书人只有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才会有这种选择。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时,毛泽东刚刚离开湘乡东山学校,进入湘乡驻省中学读书。因经济和居住的困难,当他听说武昌起义的消息后,一度打算到武汉参加起义军。据当时已经认识毛的萧子暲回忆,毛泽东在那期间还有过一些值得称道的故事:
   有一天,萧子暲在马路上碰见毛泽东,毛告诉他,自己正准备到长沙的清军兵营里一个熟人那里去借鞋油。他,一个穿着家里母亲自制布鞋的人,要鞋油有什么用呢?因为他听说武昌雨水多,街道很湿……他大概是突发奇想,准备将家中的布鞋作一点改造。不料,这时恰逢长沙的起义爆发,士兵们正从原驻防的营地开往城中,攻打抚台衙门等处,毛泽东便回到衙门所在的小吴门附近,站在高处“看热闹”……[2]
   湖南响应武昌起义以后,毛泽东舍远求近,参加了湖南的新军。但是,他没有参加过任何一场战斗,这支新军的首领,就被人暗杀在新衙门里。对此,毛泽东似未表示过任何遗憾。那时,毛泽东每月饷银七元,那大概是他最初的固定收入。他用这七元钱中的两元交伙食费,其余花在买书报上。还有一项特殊的开支,就是买水。因为当时城中无水,士兵用水必须到城外去挑,每个士兵都被规定了这项义务。毛泽东认为自己是个学生,“不屑于”干这种事,于是花钱买挑夫的水。[3]此外,他还为营友读报、代写家信,以此交换挑水的义务,也算是他谋生的一种方式。
   (3)撰写新闻通讯及论文——这是一种现代专门职业,也是许多新式学校的中学生练习写作和介入社会生活的开始。
    据说,毛泽东的初次新闻写作尝试,就在那一次目击长沙起义盛况之后,兴奋的他曾为一家报纸写了一篇辛亥湖南事变的“目击记”。但是,后来许多当事人和专业记者的描述证明,在毛泽东所述的时间、所处的地点,根本“目击”不到他所描述的“场景”。[4]大概因为这个原因,这些“珍贵文字”不见于传世。因此,他此时的写作,只能归入新闻初学者根据道听途说拼凑的“见闻录”一类。这大概是毛最早的通讯写作尝试,此前,他从表哥文运昌那里读到过梁启超主办的《新民丛报》,并对梁气势磅礴的文笔大为倾倒。以至于受其熏染,起而效仿。这就是他后来在第一师范的国文教师曾讥讽其“通讯体”的由来。

                          毛泽东给文运昌的还书条,1915

   毛泽东第一次在正规刊物上发表文章,似乎是始于1917年4月1日,他的《体育之研究》不知道通过什么渠道介绍,发表在《新青年》杂志上。到1919年11月8日,才开始从新闻行业获得正式的收入——被长沙《大公报》凭为“馆外撰述员”。





注  释:
[1] 当时,一块银元值1400个铜板。粮价一斗米只要140个铜板。

[2] 萧三《我青少年时代的回忆片段》,载《萧三文集》,新华出版社1983年10月第一版,第219页。

[3] 见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第117页。

[4] 据李锐《三十岁以前的毛泽东》。
http://kan.weibo.com/con/3535914207166211





70#
发表于 2013-1-19 17:01:20 | 只看该作者
【案例】@东方历史评论
【晚清政府是怎样管理媒体的?】媒体管制遭到热议的今日,@旁观者马勇 老师梳理报史,或可为鉴。《大清报律》的颁布为混乱的文化市场、意识形态找到了管理凭借,人民自愿自由创办报纸的权利得到了落实。报律的功能是让想办报的人能如愿以偿,不是借着法律遏制办报。#温故#



| 轉發(12) | 評論(2)
今天10:00來自孔明社交管理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