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闻评论写作案例集锦

  [复制链接]
61#
 楼主| 发表于 2012-7-6 09:27:06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杨桐//@孙旭阳:这评论深得混球报社论之精髓,那就是偷换概念。它在评价中国养老困局时,把养老等同于养老金,之后移足欧洲,抛开诸列强与中国的差矣,而在欧洲内部进行经济实力的对比,以德国经济地位抹杀生育率之价值,最后,反倒以德国推迟退休年龄的无奈之举为中国当局张目。逻辑真一个乱 /
@新浪评论【环球时报:“养老”有困境,不必全怪计划生育】一些人将“养老”困境归咎于“一胎”,而将解决办法寄托于“二胎”,有失偏颇。国外养老保险成功的国家无一不是经济制度成熟的国家。我国社保制度实行时间短,资金短缺是必然的。美德等国也也为养老金发愁,中国出现困境不足为奇。http://t.cn/zW5Gp5H



轉發(108) | 評論(96) 52分鐘前 來自新浪微博
轉發| 收藏| 評論 9分鐘前 來自iPhone客户端 | 舉報
62#
 楼主| 发表于 2012-7-9 18:30:27 | 只看该作者
【案例】逻辑矛盾
梁幕天配图很精彩//@陈业文新大都: Bush指指点点,在说什么呢?//@吉祥幸运: 布什胸前像章亮了//@杜芝富: 转发微博
@杜芝富【带路光荣 解放美国】平壤方面宣称:美国发布的"朝鲜人权纪录"基本不真实,朝鲜发布的"美国人权纪录"是完全属实的,为什么呢?因为朝鲜发布的"纪录"中的各大案例,均可以在美国各大新闻报纸上找到出处。而美方发布的“纪录”里大部分案例根本都无法在朝鲜的新闻报纸上找得到,说明美国人很喜欢撒谎。




轉發(919) | 評論(190) 7月7日22:37 來自新浪微博
轉發| 收藏| 評論
63#
 楼主| 发表于 2012-7-10 18:17:25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周明华1非常有柴//@江南梅: 有才~//@旅游时报王琪: 给裸体穿衣是央视与时俱进的结果,现在有空调了,不必脱衣避暑 //@温暖阳光2008: 强烈支持,穿好衣服,小心感冒……//@胖橘子猫: //@热电影: 最后一张真相了...
@醒来的大鸦响应CCTV,反低俗运动,给名画穿上衣服……



轉發(13079) | 評論(2228) 今天13:56 來自新浪微博
轉發| 收藏| 評論 3分鐘前 來自新浪微博 | 舉報
64#
发表于 2012-7-28 20:39:08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请别扼杀伦敦奥运会开幕式
文/张晓舟《时尚先生》总主笔、作家

音乐,是用来让人闭嘴的。一个主持人或解说员,不单要学会说话,还要学会闭嘴。
      奥运开幕式,连刘欢和莎拉布莱曼唱主题歌的时候央视主持人都不懂得闭嘴,而这是基本的修养,真的需要教吗?

南非世界杯开幕式,听孙正平老师洪水泛滥般的解说,差不多淹没了这个有史以来音乐性最强的世界杯开幕式。
      那几乎是一场非洲音乐会而不只是开幕式。这才叫歌舞升平普天同庆,这才是黑非洲的野性力量,节奏狂欢——— 肉体的狂欢,酒神的狂欢。此情此景,一个西装革履正襟危坐坐怀不乱的中国解说员情何以堪?惟有强颜欢悦提高嗓门,但非洲人的煽情是从下半身自下而上直抵灵魂,咱们的主旋律煽情是从嗓子眼自上而下直奔脚后跟——— 字正腔圆,毫无瑕疵,孙正平老师简直是堪称银嗓子喉宝,但是他总是像一个脚后跟,总是落后于瞬息万变的赛场。好在开幕式是按部就班的,念念通稿就行了,于是,孙正平活活把一场天花乱坠群魔乱舞的非洲歌舞狂欢弄成孙正平诗歌朗诵会或孙正平播音艺术学习班。
     现场的声音调小,而孙正平的声音响遏行云,久久回荡在非洲大地。从NBA到世界杯,孙老师总是满面春风地出席一个又一个英模报告会。孙正平就像一道玻璃门,将观众与现场生生隔开。有首歌叫《Bang Bang Bang》,不料CCTV是按拼音来发音的,于是孙老师昂然照本宣科:“下面一首歌叫《梆梆梆》!”
     按照官职级别,伦敦奥运开幕式少不了孙正平。衷心祈祷孙老师行行好,别再扼杀很可能是有史以来音乐性最强的奥运开幕式,我愿意出一百块钱请他闭嘴,或者说,出一百块钱,请央视能够屏蔽孙正平的声音而又保留现场的声音。
      据悉,丹尼·鲍尔将请出英国著名演员马克·里朗斯助阵,他曾两度参演《暴风雨》,而在伦敦奥运会开幕式上,他将首次饰演剧中的“凯列班”一角,并现场表演《暴风雨》的第三幕第二场,这段戏中里朗斯有一句台词:“不要怕,这岛上充满了各种声音和悦耳的乐曲,使人心神愉悦,不会伤人”,这句台词也将刻在为本届奥运会特制的大钟上。这句话将体现伦敦奥运会开幕式的“核心价值”,我衷心祈祷,在马克·里朗斯念这句话的时候,央视只打出字幕翻译,孙正平或朱军不要跟着同声用中文朗诵。
      您老人家少朗诵几句会死吗?如果您老人家少朗诵几句不单不会死,而且可以多收我等观众小民孝敬的红包,岂不是更爽?
65#
发表于 2012-7-31 22:13:50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黑客冒充《纽约时报》前总编写社论蒙骗报社编辑

一名黑客以美国《纽约时报》前执行编辑凯勒的名义撰写一篇社论,发布在互联网上。《纽约时报》编辑比尔顿信以为真把文章发布在自己的微博里,并称社论为“重点稿”。其后该假冒社论被识破,凯勒进行了辟谣,比尔顿在微博将其删除。


去年还担任《纽约时报》执行编辑的比尔·凯勒,如今仍是该报的专栏作家。
黑客冒充前总编写社论

据新华社电 一名黑客以美国《纽约时报》前执行编辑的名义撰写一篇社论,发布在互联网上。这家媒体据信周末出版了这篇文章。

文章仿得太像了

比尔·凯勒截至去年9月仍担任《纽约时报》执行编辑。黑客便以他的名义撰写这篇关于“维基揭秘”网站的社论。

无论从哪方面看,文章如此真实,以至于《纽约时报》丝毫没有发现作假,甚至技术编辑尼克·比尔顿把文章的链接粘贴在他的微博客里,而且称文章为“重点稿”。

识破这篇伪造文章为数不多的线索之一是它的互联网网址以www.opinion-nytimes.com开头,法新社称,真正《纽约时报》网站网址以www.nytimes.com开头。

当事人辟谣

现为《纽约时报》撰稿人的凯勒29日经由微博客澄清真相:“有一篇以我名义撰写、关于‘维基揭秘'的虚假评论文章。强调‘虚假',不是我的。”

比尔顿随后回应:“我刚刚删除昨晚发布的一条微博留言,那来自一个假《纽约时报》比尔·凯勒账户。”

“维基揭秘”承认伪造

事后,“维基揭秘”通过其微博承认是他们的黑客制造了这次乌龙事件。

黑客钟爱《纽约时报》?

其实,这不是黑客第一次瞄准《纽约时报》。2009年《纽约时报》曾声明称:“有些《纽约时报》的读者浏览本报网站时,发现网站会弹出广告悬浮窗,这种悬浮窗会显示病毒警告,点击后会重定向到伪装的网站。目前我们正在积极修补有关的问题。如果你看到同样的广告,请不要点击,而应当退出弹出的网站,并重启浏览器。”

据美国杀毒网站称,这个网站上的所谓安全软件全是由黑客软件伪装的。读者曾反映,这则广告完全劫持了他的浏览器,其电脑中毒根本无法关闭非法网页而浏览其它网站。

http://news.163.com/12/0731/08/87NS7OLH0001121M.html
66#
 楼主| 发表于 2012-8-1 19:06:10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强大的长江日报社论:赶快收拾人心

16703 次点击
126 个回复
0 次转到微评
风2012 于 2012/8/1 11:53:29 发布在 凯迪社区 > 猫眼看人
正文开始前,摘一段网友的话,俺在微博上看见的,纯属转载,谢绝内涵解读:1948年11月4日,南京《中央日报》发表殷海光执笔的社论《赶快收拾人心》说,“国家在这样风雨飘摇之秋,老百姓在这样痛苦的时分,安慰在哪里呢?希望又在哪里呢?”2012年7月31日《长江日报》发表刘敏执笔的社评《赶快收拾人心》说,“合法性资源不是可以无限透支,修复合法性的时间也不是无限多。”





赶快收拾人心



来源:长江日报社论   2012 年 7 月 31 日 星期 二  



    □ 本报评论员 刘敏



    中国进入社会矛盾多发期,各种群体性冲突或抗议事件,在许多地方屡有发生。近段时间,群体性冲突事件开始出现新的变化,呈现新的特征、新的行为方式。某些事件的冲突性甚至达到一个新的级别,不论是情绪还是行为的激烈程度,都堪称近年少见。



    从诸多事件的发生来看,环境问题常常成为导火索,但核心原因是政府行为失当。在一些攸关民众利益的问题,或政府的决策过程中,政府表现出对民意的轻视、傲慢,有时是蛮横与霸道,令人不满。一些地方的政府又不注意去疏导社会情绪,甚至不认为这是需要正视的问题,于是社会情绪长期压抑和累积,一旦遇到“引信”,便爆发出来。



    客观地说,各个地方的政府行为逻辑,有其共性的一面,未必是哪个地方表现得更为严重和糟糕,事件发生后,一些地方还可能体现出一定程度的克制与隐忍。但是这都没有能缓解或避免群体性冲突事件的发生。



    冲突可能是因为利益,也可能不是,拿钱摆平不可能一直奏效下去。有时候,理性协商与对话,被认为是解决冲突的有效方式。这个判断可能需要重新审视。这不是说不要协商与对话,而是在一些冲突事件中,民众走上街头根本不是为了跟政府讲道理,也不是为了将政府拉回到谈判桌前,行动的意义直接地来自身体行动本身。



    面对这种局面,政府可用的有效手段,其实相当匮乏,某种程度上,底线之上已经无计可施。不仅如此,政府事实上处于进退失据的困境:进,强力弹压,只会激化矛盾,让局面更加不可收拾;退,应为不为、无所作为,很可能意味着自动放弃维护社会秩序的政府职责。



    任何社会都不可能完全避免矛盾和冲突,一般来讲,政府能够有效维护社会秩序的基础,是政府的政治与道义的合法性。只要合法性足够坚实,哪怕使用限度以内的必要暴力,也不会产生颠覆性的后果。但若合法性资源稀薄,历史经验表明,政府怎么做都会遭致普遍的反对。



    对于不断发生的群体性冲突事件,现在到了从政治和道义合法性方面来思考问题的时候了。目前许多地方政府的种种不当行为,以及“捂盖子”、“不出事就是没问题”、“花钱买平安”等错误做法,就是在回避问题,主动制造与社会的紧张与对抗,实际上就是在耗损合法性资源,与民心渐行渐远。



    经济发展的成就,不能等同或代替合法性资源的获取。新的政治和道义合法性资源从哪里来,政府将如何重新树立公共权威性,都是重大的时代问题,关系到中国社会的前景。



    合法性资源不是可以无限透支,修复合法性的时间也不是无限多。当务之急,是赶快收拾人心,重塑合法性,这是为人民、国家和历史负责的正确做法。



详情请看:http://cjmp.cnhan.com/cjrb/html/2012-07/31/content_5042869.htm


另外付一篇俺在凯迪搜到的关于殷海光那篇《赶快收拾人心》的链接,如下:
傅国涌:“赶快收拾人心”——读《殷海光文集》
http://club.kdnet.net/dispbbs.as ... id=1&id=8513990
67#
 楼主| 发表于 2012-8-5 10:35:26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刘洪波:生活没有太多重口味   
2012-08-02 22:43:23|  






  网上看新闻,刚好看到一家网站的头题,“北京红会向遇难者发1万-3万不等慰问金”,紧接着,是“铁道部1850万宣传片黑幕:回扣达700万”。
  两个新闻似乎没有什么联系。一个是慰问,一个是腐败。慰问属于关怀,而非定责与赔偿,因此,慰问金不能谈多少,每个雨灾死难者得到1万到3万元,没什么不好的。腐败属于罪恶,性质上说也没有多少的问题,多和少都违背公正。
  但就是这么两个不同似乎一点关系都没有的新闻,放在一起,却使人不免产生一点“价值换算”,这也算是货币作为“价值尺度”自然而然的效果吧。简单算术,可知,铁道部一部5分钟宣传片,可用于慰问死难者617人至1850人;其中光回扣,就可用以慰问233人至700人。可供慰问死亡平民的钱,很少,这表示中国确实是一个不富裕的国家;但拍摄宣传片和回扣的钱,表示中国到底又是还是有实力,尤其是有魔力。


  前几天,我还在同一天看到新闻两条,一条是“退休副院长挪用公款45万免刑罚”,一条是“男子偷一只鸡被判3年缓刑”。前面说的是某航天研究院副院长朱某将45万元公款借给一个经营单位,其妻也到该单位工作,被查明挪用后,浡“鉴于情节轻微等”,免予刑罚。后面说的是重庆合川区年近6旬男子谢某盗窃一只鸡,翻墙逃离时,恰被发现抓住,谢某随即拿出随身携带的铁锤威胁“放不放,不放老子砍死你”,法院认定抢劫罪,判刑3年,缓刑3年,并处罚金1000元。
  这两个案件,判得铁不铁、准不准?朱某挪用“只有”45万元,且已归还,今天确算官员犯罪的轻微级,免予刑罚,说得过去。谢某与之年龄相当,出门随带锤子,不知是去寻活打工还是蓄意作案,带着锤子又何以能“砍死你”,也不无蹊跷,但既是认定抢劫,判3缓3,也属从轻发落,罚款1000元,总比真去坐牢好吧,这一想,也不冤枉。


  翻看报纸,有一条新闻说,武汉有4个拾荒人在一个拆迁工地挖出400斤大铁砣,用摩托车载运到废品站换钱,老板越看越不对劲,遂报警,原是巨型航空炸弹,幸未炸响。脑子里马上想起一部台湾电影《稻草人》,那里面,日据时期的佃农陈发、陈阔嘴两兄弟家境能好难,一天租田上掉下一个航空炸弹未响,片警便押解两兄弟像服侍老爷一样,将炸弹抬去区公所“呈献天皇”。日军见炸弹,大为惊恐,要求立即丢到海里。俩兄弟只好从命,但炸弹触海即炸,浮起死鱼无数,兄弟俩满载而归,于是全家人好好地吃上了一回鱼。
  一个是电影情节,一个是生活现实,结局也大为不同,但捡了炸弹当宝贝去换取一点什么,这是一样的。极小的愿望,极大的冒险,收入与风险的巨大不对等行为,后面都有着寻常生活的悲欣,但只要不像电影那样夸张地表现,人们大概只当生活的悲欣为趣事,而且还要指责那贩卖废炸弹的人无知,不拿性命当性命。


  再讲一个故事。我所在的城市,媒体报道一个社区住着10多万人,仅有一个5米的道口可以出入,每天堵人,盛况空前,乃至成立“治堵队”也无济于事。媒体接着又报道说,这里已纳入改造计划,但暂时没有开发商出资,所以计划未能执行。
  大概,这就是治堵的良策吧。拆掉,而非多开出口,人员确实就不会再堵了,但那样,得以享受不堵的生活的,跟现在这10多万人有一毛钱关系没有呢?这些现在被堵的人,又会到哪里去?这是治堵的城市思维,而那里居住的人,是不在考虑之中的。住在里面的人怎么想,与城市怎么想,这是两回事。


  上面这些拉杂的故事,都是对比性的,有两件事的对比,也有一件事不同视角的对比。这些对比材料,可见现实的丰富与差别,令人感触良多,又难以尽述,惟让人叹息而已。生活原本没有太多重口味,但无处不是况味复杂。
                            2012-7-30

http://blog.163.com/liuhb_163blo ... 541120127210432393/
68#
 楼主| 发表于 2012-8-7 11:30:58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收视率造假事件屡次曝光 需引入司法调查严惩

2012年08月07日11:12  新京报  
  继2010年《人民日报》带头揭露收视率数据作假后,有关“收视率数据存在重大问题”的声音一直也在业界流传。8月初,制片人王建锋在新浪连发数条微博直指电视台收视率造假,并提供了长达十几页的资料数据,这其中有和数据公司交易的合同文本,该公司联系人的短信对话截屏,也有索福瑞三天内收视率的显著提升数据。此次曝光再次引发业界及大众对于收视率及其功用、公正性、独立性的质疑。收视率是可以购买的吗?

  有关收视率的争论最有名的莫过于崔永元一句“收视率是万恶之源”。实际上,收视率是严格基于统计学的调查科学,样本的数量、分布、经济水平、教育水平、性别分布、年龄分布等都被详细考量。收视率调查从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逐渐进入中国市场,到1996年央视调查咨询中心与法国索福瑞合作,再到央视、各上星频道、地面频道普遍接受、采纳、引用收视率调查数据并以此为衡量指标,整个过程与中国电视市场化的过程隐隐呼应。

  虽然在此过程中,曾经出现过对“收视率至上”“唯收视率”的争议,但由于其严肃的科学性、客观性,以及被大面积采信,索福瑞收视率成为中国电视市场唯一通行货币。截至去年,索福瑞的市场价值已经接近5亿。

  那么,为什么大家对“收视率”又爱又恨?内地电视台的经济来源70%以上来源于广告,整个电视行业将近一千亿的广告投放则主要依据收视率。根据媒介机构的数据,对于排行前列的电视台,广告主一般愿意为千人观看付出8元,收视率超过1的30集电视剧,广告主大约愿意付出2880万元的广告费;超过0.5则愿意多支付1440万元的费用,收视率过3则愿意支付过亿的广告费。面对巨额的广告诱导,电视台的考量也完全依照收视率进行:绩效的发放、人员的考核、节目的编排……相对于竞争激烈的电视创新和靠内容来争取高收视率,“做收视率”便成为一种便利的捷径。

  与收视率利益密切相关的还有广告代理公司。为获取更多的利益,许多广告公司一方面打压强势平台的收视数据以压低广告时段代理价格,一方面“培养”优质平台代理其广告,获取不菲的回报。

  今年6月,原央视索福瑞总经理王兰柱就曾发布微博称:目前收视率的乱象已影响到广电、广告行业健康发展;收视率已不只是索福瑞的问题,电视、广告、制作机构、广电都存在问题;收视率已经成为中国电视发展的阻碍。

  由于收视率关涉巨大的利益,即便是尼尔森也曾经遭遇极大的信任危机,但这并没有妨碍尼尔森成为全球收视调查市场上的知名品牌。美国国会众议院就曾经因为尼尔森公司的视听率调查受到人们质疑,而专门举办听证会。

  在中国样本户信息、数据信息被认为是索福瑞的核心商业机密,一旦泄露、被操纵、被修改将会按照刑事案件处理。2008年西安的一名技术维护人员就曾因为收买样本户而被起诉判刑。但由于索福瑞没有执法能力,对于更多的案例只能因为证据不足,或者其他原因不了了之。

  每次收视率造假事件被曝光,都会引发业界对于收视率为王,索福瑞是否足够独立,索福瑞一家独大好不好的争议,也能听到索福瑞连连喊冤,这样周而复始。倘若不对每一次数据异动提出异议、保存证据、引入司法进行调查、严惩违法个人和机构,就算市场有更多的调查机构、花更多的钱进行技术改善,索福瑞发再多的申明,都无济于事。

  □梅子笑(北京 媒体人)

http://news.sina.com.cn/m/2012-0 ... l?bsh_bid=116130318
69#
 楼主| 发表于 2012-8-7 11:39:22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衙外俺真想到这些"报社"当评论员,天天太TM喜悦了!



標籤:
收藏:7月25日09:27
保存取消
评论  +加標籤



轉發(105)| 取消收藏| 評論(40)7月25日09:10來自iPhone客户端
70#
 楼主| 发表于 2012-8-7 18:39:45 | 只看该作者
【案例】联想力
衙外但也有人说,1356是:要散吾溜。 //@资深女单:真会扯……关系……还有那个1287的故事~
@衙外冬日娜说,1356是13亿人民56个民族.....



轉發(7) | 評論(1) 16分鐘前 來自iPhone客户端
轉發| 收藏| 評論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