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闻写作案例库

[复制链接]
61#
 楼主| 发表于 2011-8-23 12:36:24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中国经营报:转发微博。


@唐清建:【为海底捞“鸣冤”】昨天,有媒体爆料了海底捞的骨头汤以及饮料均系冲兑。应该说今年来国内媒体兴起的“扒粪运动”,让红十字会、慈善总会及希望工程等等,一些长期存在的灰色地带得以曝光。但媒体在此过程中,也应该张扬点时代的理性和科学精神。作为工业化时代的产品,难道骨头汤非要临时炖熬不成?




收起 | 查看大图 | 向左转 向右转


今天 10:42 来自新浪微博
转发(21) | 评论(14)




16分钟前 来自新浪微博
转发(13) | 收藏 | 评论(11)



62#
 楼主| 发表于 2011-8-25 09:24:55 | 只看该作者
【案例】牵强的关联
汶川地震次日娶女博士副院长被控受贿649万
大洋新闻 时间: 2011-08-25 来源: 广州日报 作者: 林霞虹



  本报讯 (记者林霞虹)昨天,湛江市坡头区法院原副院长陈沛霖在肇庆市中院受审,他被控受贿649万元。2009年6月,网帖曝出,年过半百的陈沛霖在汶川地震次日大摆豪宴迎娶妙龄女博士。今年4月,陈沛霖案曾在湛江市中院开庭,被控贪污执行款700余万元。此次开庭后,陈沛霖案又按“指定管辖”原则交由肇庆市中院审理。
  昨日庭上,公诉人称,陈沛霖受贿案是一起蓄谋已久的案件,从2000年到2007年,陈沛霖在任坡头区法院副院长兼执行局局长期间,一手导演和策划了湛江粤西华侨房地产开发总公司(下称“粤西公司”)诉湛江土地开发总公司案、麻斜基金会诉粤西公司案,精心策划了粤西公司和坡头麻斜基金会员工集体上访的闹剧。期间,陈沛霖在获得执行款后获得好处费649万。
  该案目前还在审理之中。
  爆奢华婚宴 副院长落马
  2009年6月,一篇《全国人民沉浸在地震哀痛期间湛江一名年过半百的副院长摆奢华婚宴迎娶妙龄女博士》的网文被疯狂转载。网帖称,2008年5月13日,陈沛霖曾在广州白天鹅宾馆举行婚礼(第3次婚姻),迎娶20多岁的女博士,并收取大量红包。
  网帖发出后,有关部门介入调查。2010年2月6日,陈沛霖被刑事拘留;2月13日,其因涉嫌经济犯罪,涉嫌贪污执行款,被湛江市检察院批准逮捕。
  今年4月11日,湛江市中院公开开庭审理了陈沛霖一案。当时,该案并未宣判。几个月过去后,人们并未等来陈沛霖案宣判的消息,而是再次开庭的信息,不过这一次开庭地点不是湛江市中院,而是肇庆市中院。
  酒席早订好 婚宴不凑巧
  昨天,一位熟知陈沛霖案件的人士回应了网传“奢华迎娶女博士”一事。他说他曾问过陈沛霖这个问题,陈说帖子里的举报是在冤枉他。该知情人士介绍,陈沛霖在汶川大地震第二天办婚礼这件事事出有因,陈沛霖曾称,他半年前就已订婚,订婚酒席也是几个月前合同签下的,由于当天还不到民间“头七”和举国取消娱乐的时期,因此婚礼如期举行。

http://gzdaily.dayoo.com/html/2011-08/25/content_1456195.htm

63#
 楼主| 发表于 2011-8-25 09:56:33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西方主流媒体从消息来源入手防范虚假新闻

2011年08月24日09:48  中国新闻出版报
西方新闻界有一句行话:没有一个记者能超出他的消息来源。

  规则与教训——西方主流媒体如何从消息来源入手防范虚假新闻
  □张宸
  西方新闻界有一句行话:没有一个记者能超出他的消息来源。显而易见,消息来源对新闻的准确性具有决定意义。而不当使用或滥用消息来源,则是虚假新闻产生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因。因此,使用什么样的消息来源,如何使用消息来源对防范虚假新闻至关重要。鉴于消息来源的重要性以及众多惨痛教训,西方主流媒体对消息来源尤其是匿名消息来源的使用十分重视,制定了许多详细具体的规则来规范和约束采编人员的行为。
  消息来源的选择
  路透社将消息来源分为3个等级:第一个等级是记者(包括摄像师),这是最好的消息来源。记者作为媒体自己人,当然最可信赖。路透社认为,记者或摄像师是可能存在的最准确的消息来源。记者亲历新闻事件或在现场做第一手报道其准确性通常是其他消息来源无法比拟的。记者作为消息来源能大大地提高报道的准确性,从而能最大限度地避免虚假新闻的产生,除非记者本身故意捏造或者不够专业。
  第二个等级是实名消息来源。所谓实名消息来源就是有名有姓,可以确认身份的消息来源。这类消息来源及其提供的信息是否可靠就是记者不得不考虑的首要问题。路透社要求,只要有可能,应通过姓名和职位来确认消息来源的身份;应了解消息来源如何获得信息;通常应予以核实和平衡,特别是涉及冲突或谈判的情形下。
  第三个等级是匿名消息来源。因为此类消息来源的姓名不公之于众,身份无法确认,并且他们不承担任何责任,也不会有任何名誉损失,因此匿名消息来源是准确性最差的一类消息来源。很多虚假新闻根源于匿名消息来源。因此,使用这类隐身的消息来源须十分谨慎。当然,一个匿名消息来源也可能比一个实名消息来源可靠。
  显然,为避免虚假新闻,最好是记者本身作为消息来源,这就要求记者亲历新闻现场,做目击者;其次是使用实名消息来源,而尽量避免使用匿名消息来源。
  消息来源的使用
  西方主流媒体在如何使用消息来源方面实际上有几个基本原则,这些原则对防范虚假新闻有积极的意义。
  诚实原则。即提供有关消息来源的信息时必须诚实,不欺骗造假。路透社规定,“我们提供消息来源时决不应误导读者,把消息来源公开说的事情作为背景性的内容来引用,或者当我们只有一个消息来源的时候,却以多个消息来源的形式来引用”。《华盛顿邮报》规定“如果一个报道引用多个消息来源,我们必须有多个消息来源。如果报道说某人拒绝评论,那也必须是事实。我们不能企图通过不准确写作(谎称他们拒绝我们的采访)来保护消息来源。”
  诚实是使用消息来源首先应遵循的原则。但是,在西方新闻实践中,违背诚实原则通过虚构消息来源造假的情况还是时有发生。近几年影响最大的案例莫过于《今日美国报》资深记者杰克·凯利造假丑闻。他采用的造假手段之一就是虚构消息来源,尤其是匿名消息来源。
  透明原则。即尽可能向受众提供有关消息来源的信息,以使受众对消息来源及其提供信息的可信度能有所判断。美联社规定,“我们应提供消息来源的全名和确认该消息来源身份所需要的信息,包括消息来源的年龄、头衔,所在公司、组织或政府部门的名称,还有家乡,并解释为什么他或她是可信的”。《华盛顿邮报》规定,“应在报道中最大限度向读者披露信息的消息来源。应该使我们的报道尽可能地对读者透明,以便他们可以知道我们怎样和从哪里获得的信息”。
  即使对匿名消息来源,也应尽量提供一些信息,力求在一定程度上透明。路透社规定,匿名消息来源应尽可能详细而明确。努力同消息来源协商使其同意对其做十分准确的描述以使读者相信匿名消息来源的可靠性。没有进一步描述的“一位消息人士”、“几位消息人士”、“几位观察员”是含糊和不可接受的。“消息灵通人士”、“可靠消息人士”的用法也是如此。
  一般来说,消息来源越透明,报道的可信度就越高。美联社认为,透明度是其可信性的关键。消息来源的透明也有助于防范虚假新闻。一方面,透明可以使受众对消息来源的可信度有所判断,这对记者也是一个压力。另一方面,编辑可以对消息来源尤其是匿名消息来源的可靠性进行评估、核实,这也有助于防范虚假新闻的产生。
  多来源原则。即通常情况下,报道应具有多个消息来源,它们可以相互佐证以确保新闻的真实准确,而不应只有一个消息来源。美联社规定,“在正常情况下,美联社的报道应寻求不止一个消息来源,以便信息能被其他消息来源证实或详述”。路透社规定,“只要可能,应反复核实信息。两个或更多消息来源好于一个消息来源”。
  上述三原则对记者使用消息来源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限制了记者随意和不当使用消息来源的行为,即使对那些企图故意制造虚假新闻的人也起到一定的限制作用,提高了造假的难度,因而对防范虚假新闻有积极的意义。
  哪些消息来源应限制
  限制使用单一消息来源
  依靠单一消息来源做报道有很高的风险性,无论该消息来源是实名还是匿名,这也是虚假新闻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通常情况下,应避免仅仅依靠单一消息来源做报道。美联社规定,“只有在很少情况下,一个消息来源才是足够的,即信息来源于一个权威人物,并且其提供的信息如此详细以致准确性毫无疑问”。根据美联社的规定,使用单一消息来源只应局限于很少的情况下,不能随意使用,更不能滥用。
  限制使用匿名消息来源
  使用匿名消息来源不仅降低新闻的可信度,而且也为虚假新闻提供可乘之机。路透社、美联社、《纽约时报》等西方主流媒体都对使用匿名消息来源进行严格限制。
  (1)使用匿名消息来源的条件
  第一,来源可靠,信息准确而重要。这是使用匿名消息来源的首要条件。路透社规定,“我们相信他们(指匿名消息来源——作者注)在提供准确、可靠并有新闻价值的信息……匿名消息来源必须直接知道他们提供给我们的信息,或者代表直接知道该信息的权威机构”。《洛杉矶时报》规定,“匿名消息来源应用来传播重要信息给我们的读者。我们不应用匿名消息来源来发表不重要的、显而易见的或意图谋私利的材料”。美联社将匿名消息来源提供的信息对报道至关重要,消息来源可靠并处于拥有准确信息的位置,作为使用匿名消息来源的条件。
  第二,在不得已的情况下使用。即使满足上述条件,使用匿名消息来源也应严格限制,就是匿名消息来源要在不得已的情况下作为最后的手段来使用。《纽约时报》规定,“匿名消息来源只有在这样的情形下才可使用——以别的方式报纸就不能出版它认为可靠而有报道价值的信息”。路透社规定,“这种信息我们通过任何其他方式不可能获得。当我们使用实名消息来源容易得到同样的信息时,就不应使用匿名消息来源”。美联社规定,“除非被迫接受消息来源的匿名条件,否则就不能使用其提供的信息”。《华盛顿邮报》规定,不应随意地或不经思考地同意消息来源匿名,只有在别无选择的情况下才允许消息来源匿名。
  事实上,许多虚假新闻都祸起匿名消息来源。在《纽约时报》杰森·布莱尔丑闻曝光后,《编辑与出版人》(Editor and Publisher)在一篇社论中批评《纽约时报》这次“翻车”与该报向来“严重滥用匿名消息”有莫大关系,并敦促该报从布莱尔丑闻汲取教训。社论指出,匿名消息有如新闻业的“鸦片”,而某些报纸已染上纵容使用匿名消息的“毒瘾”。
  (2)使用匿名消息来源必须注意的问题
  一是谨慎评估。由于使用匿名消息来源有很高的风险,因此记者在使用匿名消息来源前必须谨慎评估。对此,路透社规定,“评估匿名消息来源时,应权衡该消息来源提供信息的记录、职位和动机。记者和编辑应质疑远离事件的消息来源提供信息的准确性”。
  忽视对匿名消息来源及其提供信息的评估是《纽约时报》“李文和间谍案”报道失实的重要原因。该报在2000年9月26日的编者按中承认,它本来应该评估那些使联邦调查局和能源部把“李博士与仍被公认为严重违反保密措施的行为”联系起来的假设。《纽约时报》显然没有对政府官员等匿名消息来源提供信息的动机和可靠性进行应有的评估。
  二是多源核实。多源核实是使用消息来源的核心原则,对于匿名消息来源应以更高的标准来进行多源核实。一般来说,依靠匿名消息来源所做的报道必须要通过另外一个或多个消息来源反复证实,以此确保报道的真实性。路透社规定,“基于匿名消息来源的报道尤其需要反复核实,通常应有两个或三个消息来源”。
  在水门事件报道中,《华盛顿邮报》使用“深喉”这样的匿名消息来源,无疑要冒巨大的风险。为避免风险,该报逐渐形成一个不成文的规则,就是如果没有两个消息来源来证实一个可能被认为是犯罪的行为,那么这一具体的指控就不能在报纸上使用。因此,伍德沃德和伯恩斯坦总是千方百计寻找多个消息来源核实验证,以保证报道的可靠性,从而在最大限度上避免了使用匿名消息来源的风险。事实证明,多个来源小心求证的报道方法是该报在极其危险复杂的环境下能够不断前行的制胜法宝。
  而忽视多源核实,则往往让媒体付出惨重代价。CNN就有过这样的惨痛教训。1998年6月,CNN播出了一个内幕消息——美国曾在越战时期使用神经瓦斯杀害老挝战役中逃脱的美军。该消息引起美国军方和上百名老兵的抗议,但是CNN却拿不出足够的证据来证实该消息。结果CNN不得不向读者和军方道歉,并宣布收回该报道。报道该消息的记者被革职,多位CNN资深人士被降职。CNN的信誉也因此严重受损。CNN的错误在于在没有核实、缺乏足够证据的情况下播出了一条耸人听闻的所谓内幕消息。
  三是获得批准。记者使用匿名消息来源必须获得相关编辑的批准,否则不能在报道中擅自使用匿名消息来源。美联社规定,“想要使用来自匿名消息来源资料的记者在发送报道给编辑之前,必须获得其新闻主管的批准”。《洛杉矶时报》规定,“在实践中,记者开始考虑为保护消息来源而同意匿名之前应咨询编辑”。
  这些规则就是要避免记者随意使用匿名消息来源,同时发挥编辑的把关作用。美国《新闻周刊》关于美军亵渎《古兰经》报道失实后,该刊总编辑理查德·史密斯要求,只有编辑、执行编辑或他们特别指定的其他高级编辑有权批准匿名消息来源的使用。如果报道中必须使用匿名消息来源,那么消息的来源及其立场必须向高级编辑汇报。《新闻周刊》的教训和新政策说明,使用匿名消息来源需获得批准对防范虚假新闻十分必要。
  四是应向相关编辑披露匿名消息来源的身份。在使用匿名消息来源时,相关编辑有权力或责任知道匿名消息来源的身份,记者应向相关编辑透露匿名消息来源的身份。路透社规定,“一经要求,期望记者向他们的直接主管披露消息来源。拒绝这样做可能会导致报道被推迟以做进一步的斟酌。主管有责任确保消息来源及获得信息的适当性,尤其是敏感报道。如果主管对消息来源有疑问,记者应向主管作出说明”。《华盛顿邮报》规定,“编辑有责任了解报道中所使用消息来源的身份,以便能与记者共同评估使用他们的适当性。一些消息来源或许坚持记者不要向编辑透露其身份,我们对此应予以抵制。当这种情况发生时,记者应解释,这样获得的信息不可能刊印。出现在报纸上的任何的消息来源应至少为一个编辑所知”。BBC规定,“无论何时,相关编辑有权知道匿名消息来源的身份。为避免卷入重要指控,应当抵制任何不向高级编辑披露消息来源身份的企图。而这种情况一旦发生,记者应当清楚,这一秘密获取的信息可能不被播发”。根据甘尼特报团的政策,批准发表消息的高级编辑有责任确定消息来源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记者向相关编辑披露匿名消息来源的身份,编辑知道匿名消息来源的身份并确定其可靠性,对防范虚假新闻非常重要。这样可以使编辑能够对匿名消息来源及其提供信息的可靠性有所判断(必要时进行核实),因而能有效防范不当或滥用匿名消息来源导致新闻失实的情况出现。案例证明,一些虚假新闻之所以出炉,就是因为编辑失职,没有把好关。在《华盛顿邮报》记者珍妮特·库克造假丑闻中,相关编辑既没有质疑更没有核实库克报道《吉米的世界》中匿名消息来源的真实身份,结果导致一场惊世丑闻。怎么会有记者能够突破编辑们重兵把守的防线,将这样一个弥天大谎登到报纸上?当时负责调查此事的新闻督察专员威廉·格林认为,是因为在新闻界被称为“编辑”,而在其他行业被称为“质量控制”程序失败的结果。他写道:“《吉米的世界》这篇文章的发表使得《华盛顿邮报》蒙羞,因为编辑们抛弃了对他们来说最引以为自豪的职业精神——怀疑一切。”
  限制使用单一匿名消息来源
  通常,记者应特别要避免依靠单一匿名消息来源做报道,因为这样做很可能使报道面临最大风险。《华盛顿邮报》规定,“使用单一秘密消息来源的判断取决于消息来源的可靠性和消息来源提供信息的动机。只有在执行总编辑、总编辑等人深思熟虑之后,才应刊印来自单一秘密消息来源的信息”。路透社规定,“当新闻来自直接了解情况的可信赖的消息来源并且信息可靠时,路透社会播发来自单一匿名消息来源的新闻。使用单一匿名消息来源的报道应是例外,并需经直接主管批准。这些信息应受到特别详细的审查,以保证我们不被操纵”。
  《华盛顿邮报》、路透社的上述规定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对单一匿名消息来源提供的信息进行特别详细的审查;二是深思熟虑后方可使用。因为使用单一匿名消息来源的风险很高,所以执行更为严格的政策。
  在情报门事件后,BBC成立了一个调查小组进行调查并发表了《尼尔报告》,该报告指出,记者安德鲁·吉利根报道失实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滥用单一匿名消息来源,该报告建议慎用单一匿名消息来源。
  许多惨痛的教训使西方主流媒体高度重视消息来源的使用,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相关规则。这些规则对提高新闻的准确性,防范虚假新闻意义重大,值得国内媒体学习和借鉴。
  (作者单位:新华社新闻研究所)

路透社、美联社关于消息来源使用技巧

  2011年08月24日09:48  中国新闻出版报


  路透社记者关于消息来源使用的技巧:
  ·当必要时,路透社将使用匿名消息来源,即他们提供的市场或公众利益信息不能公开利用。我们为这种信息的准确性单独负责。
  ·当同消息来源交谈时,永远要确信双方谈话的基本规范是清楚的。访问时要记笔记,并录音。
  ·只要有可能,应反复核实信息。两个或更多消息来源好于一个消息来源。评估匿名消息来源时,应权衡该消息来源的业绩记录、职位和动机。使用你的常识。如果信息听起来是错误的,应进一步核实。
  ·采访交易、争论、谈判或冲突的各方的消息来源。
  ·在使用消息来源以及获得信息方面应诚实。尽可能多的提供有关消息来源的背景和资料以鉴别他们提供的信息,无论是实名消息来源还是匿名消息来源。对你不知道的东西也应态度鲜明。
  ·在例外情况下,当新闻来自直接了解情况的可信赖的消息来源并且信息可靠时,路透社会播发来自单一、匿名消息来源的新闻。单一消息来源报道要经过特别的批准程序。
  ·同消息来源有约定的是路透社,而非记者。如果有合理的编辑理由,期望记者向主管透露其消息来源。保护消息来源的秘密,对记者和主管都是极为重要的。
  ·在做首创性报道时,努力证伪和证实你的报道。
  ·准确始终是第一位的。出错比时效慢更糟糕。在播发稿件前,应考虑你将怎样应对挑战或否认。
  ·始终保护权威消息来源。
  ·路透社将给予遵守消息来源指导方针和相应批准程序的记者以支持。
  (来源:A handbook of Reuters journalism)
  《纽约时报》关于匿名消息来源使用的规范:
  在下列情况下可考虑使用匿名消息来源:
  ·消息来源必须直接知道其提供给的信息。
  ·消息来源必须是为时报所知的了解这种信息的权威人士。
  ·事情高度敏感,消息来源可能因提供消息面临法律诉讼危险或因此丢掉生计。
  ·由于政策的原因,权威政府官员不能代表政府讲话。
  在下列情况下不准予匿名:
  ·平常采访中,禁止不经思考的匿名或者把匿名作为一个假定条件。也就是,日常报道不应准予消息来源匿名。
  ·当消息来源容易得到时,不应使用匿名消息来源。
  ·不应准予投机商匿名,“除非其投机行为真实并具有新闻价值,并能清楚地表明事实真相”。
  ·利用匿名做掩护进行个人或党派攻击。
  ·价值不高或寻常的评论。
  (来源:The New York Times Confidential News Sources)
  美联社使用基于匿名消息来源的其他新闻机构报道的规定:
  当我们认为基于匿名消息来源的其他新闻机构的报道适合我们报道时,需要对它们做最小心的详细审查。
  (1)资料必须真实并没有其他方式能获得。
  (2)报道必须真正重要并有新闻价值。
  (3)所获资料的使用必须经主管授权。
  (4)报道必须平衡,且必须予以解释。
  (5)必须真正做出努力使它公开发表,或者最低限度,通过自己的消息来源证实它。
  (6)如果有任何疑问,不应再用此报道。
  (7)如果资料最终被采用,必须将它归属于原创人员,并注意他们对消息来源的描述。
  (来源:The Associated Press Statement of News Values and Principles)



http://news.sina.com.cn/m/2011-08-24/094823042591.shtml

http://news.sina.com.cn/m/2011-08-24/094823042591_2.shtml

64#
 楼主| 发表于 2011-8-25 16:25:18 | 只看该作者
【案例】深度报道
新浪传媒:【做调查报道首先需要勇气】“做深度报道,尤其是调查报道,首先需要勇气,其次才是技巧。”“其实不要把'深度'看得很神秘,深度无非就是想得多点。”“让新闻有情怀,做有质感有温度的新闻报道。”感谢新快报副总编辑@郑杰、调查中心主任肖萍做客《对话传媒人》,今天的微访谈结束啦。感谢大家。



14分钟前 来自微访谈 - 让新闻有情怀
转发(5) | 收藏 | 评论(2)


文化 > 对话传媒人     订阅此栏目
推荐给朋友 邀请好友参加
访谈简介  新快报新深度创刊于2011年7月12日,希望报道在解读社会现象的同时能够传达出一种价值观、一种立场、一种情怀。
  2011年8月25日15:00-16:00,新浪传媒邀请新快报副总编辑郑杰、调查中心主任肖萍做客《对话传媒人》微访谈,与各位网友分享他们的深度新闻观。新快报的新深度优势在哪里?深度新闻怎么在夹缝中求生存?欢迎网友参与互动。

访谈时间:8月25日 15:00-16:00


显示: 全部问答 访谈内容(共96个问题,45个回复)

  • 主持人
    新浪传媒:【做调查报道首先需要勇气】“做深度报道,尤其是调查报道,首先需要勇气,其次才是技巧。”“其实不要把'深度'看得很神秘,深度无非就是想得多点。”“让新闻有情怀,做有质感有温度的新闻报道。”感谢新快报副总编辑@郑杰、调查中心主任肖萍做客《对话传媒人》,今天的微访谈结束啦。感谢大家。
    8月25日 16:07 来自微访谈 - 让新闻有情怀
    转发 | 收藏 | 评论
















































  • 本期嘉宾
    郑杰:业务主管领导的角色,就是“新闻包工头”的角色,他承包了工程,要对工人们吃喝拉撒负责,到最后却要等人验收……
    8月25日 16:01 来自微访谈 - 让新闻有情怀
    转发(1) | 收藏 | 评论











  • 周序大螃蟹 :向@肖萍姐姐 提问:做深度报道的时候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一个非常非常非常好的细节,但是脱离了主题这条线,却又舍不得丢。有时候我会厚着脸皮把它写成手记,但是后来发现只是追求了文字的快感,对主题帮助很小。这种情况如果是你,怎么处理?
    8月25日 15:54 来自微访谈 - 让新闻有情怀
    转发(1) | 收藏 | 评论(1)




















  • 本期嘉宾
    肖萍姐姐:做重大批评报道时,记者在写稿的同时,需要备份一份稿件备注,列明消息来源及所掌握的证据,以备复核和查询。编辑和部门负责人觉得证据链有缺失或不充分时,有权打回稿件重新采访。
    8月25日 15:58 来自微访谈 - 让新闻有情怀
    转发 | 收藏 | 评论




















  • 本期嘉宾
    郑杰:传统的调查报道是在平静的湖面垂钓,记者有条件耐心钩取“真相”这条大鱼,微博时代的调查新闻,则是在一条奔涌的河流捕捞,稍一犹豫就会将鲜活的大鱼拱手让人
    8月25日 15:58 来自微访谈 - 让新闻有情怀
    转发(1) | 收藏 | 评论(1)



























  • 本期嘉宾
    肖萍姐姐:非常庆幸的是,我们现在仍然有一批仍然保持了新闻理想的记者人选,无条件工作狂。世界真的变成了”深度记者纷纷跳槽转行“这样了吗?那我们这个团队太难得了。
    8月25日 15:54 来自微访谈 - 让新闻有情怀
    转发(1) | 收藏 | 评论























  • 沈雁冰 :向@郑杰 提问:再问,一份都市类报纸,要想在一个城市生存发展,都市类和社会类新闻应该是主导,作为报社管理层,是出于何种考虑,设立@新快报深度 新深度周刊的?目前及今后,在版面设置及人员配备上,本地新闻和国内新闻的比例将会是怎样?这个部门一年成本支出多少?
    8月25日 15:47 来自微访谈 - 让新闻有情怀
    转发(5) | 收藏 | 评论(3)




























  • 李克诚 :向@肖萍姐姐 提问:有关记者考核与人才培养的问题。有的调查记者状态好的话,一个月可能会发几篇稿件;有时状态欠佳的时候,可能一个月都不发一篇稿,请问在考核上,新快报深度部是否有硬性要求,以及如何兼顾记者发稿低潮与生活压力的问题。
    8月25日 15:39 来自微访谈 - 让新闻有情怀
    转发(2) | 收藏 | 评论(1)
















  • 岳杰松 :向@郑杰 提问:郑总,深度调查很容易沦为不了了之的半吊子调查,甚至成为政府敛财工具。尚记得05年的新快报几次大的卧底,酒楼大起底和劣质油,对行业现状的改变我认为并未起到大的意义,政府也只是内驻整改罚款。这一度让我否定做调查的意义。郑总是如何看待的?
    8月25日 15:46 来自微访谈 - 让新闻有情怀
    转发(4) | 收藏 | 评论(1)
































  • 本期嘉宾
    肖萍姐姐:珠玉在前,我们在不断向同城及全国的调查记者和同行学习,翻看一下现有新深度和新调查报道,不少选题和稿件里是有前辈范文的影子的。比如冰点的特稿文本,比如南都一些经典对话稿件。我们的”让新闻有情怀“理念,更希望走出一条新视角、新写法的深度报道路线,但不管怎么走,新闻纸的本质不会变
    8月25日 15:47 来自微访谈 - 让新闻有情怀
    转发 | 收藏 | 评论





































65#
 楼主| 发表于 2011-8-30 00:34:3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admin 于 2011-8-30 00:36 编辑

【案例】
王甘霖:美国等西方国家把“调查性报道”称之为“揭黑报道”,这种“揭黑报道”专门揭露被政府和某些组织掩盖的真相。“调查性报道”延展到中国,一些都市类媒体就给了它另外一个称谓:深度报道。


@王克勤:【中国调查性报道正全面崛起】新闻专业意义上的调查性报道在中国的起始源于1998年4月胡舒立之《财经》杂志创办。经过十多年发展:1.越来越多记者投身揭黑报道;2.越来越多媒体介入揭黑报道;3.越来越多的好报道、好栏目出现;4.调查性报道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5.全社会越来越重视与尊重调查报道记者。       

                            收起                            |                                                                                        查看大图                                                |                                                    向左转                                                                            向右转                                            
               

8月13日 23:42                 来自新浪微博
转发(379)                |                评论(150)               




6分钟前来自新浪微博
转发|收藏        |                评论




66#
 楼主| 发表于 2011-8-30 10:30:3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admin 于 2011-8-30 10:32 编辑

【案例】
调查记者和他们的时代:334人分散在80家媒体
  2011年08月29日14:28  浙江在线-钱江晚报

  

调查记者和他们的时代

 调查记者和他们的时代
  一支334人的队伍,分散在80家媒体
  他们不是游侠,他们是调查记者
  调查记者是当代中国记者中的极少数派。
  有人想为这些极少数派绘一幅群像。从去年开始,现任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院长助理的张志安(微博)副教授和香港城市大学主力教授沈菲着手进行一项课题研究,题目是“当代中国调查记者的社会关系网”,今年6月初,他们发表了其中的一部分研究成果,主要反映调查记者的生存状态。这是国内第一份《调查记者行业生态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一发表即引起了业内外高度关注。
  “要描摹中国调查记者的群像并不容易,试图准确概括他们的生产方式和新闻观念在特定历史时期所展示的社会学规律与意义则更具挑战,但我们很想做此尝试。”沈菲博士这样说。
  事后张志安告诉我,这项课题实施难度很大,因为严格说来,全国的媒体记者中真正符合西方意义上“调查记者”标准的人不超过100个,而这样的样本数量不足以支撑一项课题研究。最后他们不得不把标准放宽一些,凡是“有一半以上精力投入调查性报道的记者”即视为调查记者,如此,才从全国80家报纸、杂志的庞大记者队伍中筛选出334位调查记者。另一方面,要请疲于奔波采访的调查记者,抽出时间认真填写问卷,本来就不太容易,何况还要填写“社会关系网”相关涉及业内协作的隐蔽信息。
    按照新闻出版总署2009年底的统计口径,全国持有记者证的人数超过20万,如此算来调查记者差不多是“千里挑一”。
  通常“记者”被人们视为一种身份,一个看起来还不错的职业,一群名利双收的成功者。但,这种判断或许是偏颇的。“基本青壮、基本男性、基本有文化、基本从业八年,老巢基本在北上广,流窜范围基本不定,基本收入低、基本不满意、基本作息乱……”这是对中国调查记者的形象概述。
  开始我以为沈菲所谓的“很难”有些夸大其辞,但当我真的走近他们,走近这些与“自由而又负责任”的新闻理念最为接近的同行们,我看到的是一个个鲜活而矛盾的人,扒粪者、代言人、真话英雄、现代包青天……这些最常被用来形容他们的词汇既不准确,亦无法完全概括他们的精神气质。
  “这是一群连职业共识都仍在建立之中的人。”《21世纪经济报道》首席记者陈小莹(微博)这么说,尽管她自己亦是这“一群”中的一个。
  对这样一个圈子,他们唯一达成共识并推许的大概就是“为公益(公共利益)谋”的道德勇气。
  邓飞(微博)说,最初他说的东西没人听,现在有人听,听了会行动。这是改变。
  然而从过去到现在,调查记者的工作总是一次又一次面对被遮蔽的真相,从头开始,深入核心。外人只看到他们掷地有声的文章,却不见其中多少奔波的辛苦,“被毙”的无奈,和深入后无法挣脱的纠结,多少不眠之夜。
  “在不少同行看来,新闻是一个没有前途的领域,但如果不做,我们生存的环境、面对的系统将会更没前途。改变不仅需要围观,还需要表达和参与。”这是罗昌平的坚持。  从理想主义、英雄主义的样板,到实用主义的改变,王克勤(微博)、杨海鹏、邓飞、罗昌平(微博)、欧阳洪亮、陈小莹……当代调查记者提供了看中国的另一个视角,他们让我们看到的是中国的病痛和幸福的根源,以及我们这个时代的爱与憎。
  相关文章列表:
  张志安:一场对中国调查记者的调查
  调查记者杨海鹏: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守望
  调查记者邓飞从免费午餐项目转型:做一个行动者
  80后调查记者自称有幸 记录这个变革中的时代

调查记者存在群体焦虑与个体浮躁现象

http://news.sina.com.cn/m/2011-08-29/142823069225.shtml


67#
 楼主| 发表于 2011-8-31 23:58:19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李娇凤:哈哈,记者都是苦逼,趁能早睡就早睡 //@叶青F: ,现在正困着呢,还得继续,谁有牙签,我需要牙签,把眼皮勾起来。 //@财经微直播:TVB语录果然万能阿,记者版来了


@丫的美股:【TVB之记者版】呐,写稿子呢,最重要的就是开心。能不能上头版呢,有些事情是不能勉强的。稿子被撤了?发生这种事,大家都不想的。呐,东西可以乱吃,稿子不能乱写啊,要被扣稿分的。半夜加班写稿?饿不饿,给你煮碗面?困不困啊?困了就去睡觉吧,睡醒了就好了。PS:记者都是苦逼,垫着鼠标就睡了。       

                            收起                            |                                                                                        查看大图                                                |                                                    向左转                                                                            向右转                                            
               

今天 22:55                 来自新浪微博
转发(37)                |                评论(10)               




24分钟前来自新浪微博
转发|收藏        |                评论


68#
 楼主| 发表于 2011-9-5 00:36:47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新闻报道经验谈:如何实现滚雪球2011-06-20 07:06 (分类:培训)
宏观财经报道如何滚雪球
   21世纪经济报
肖明  
滚雪球,就是你每一个被采访对象,你遇到的朋友,亲戚等,会成为你的客户,会为你提供不断扩展的采访资源。
如此这般,你的朋友不断扩大范围,朋友的朋友的朋友,都变成你的采访资源。
同时你要改变新闻独家的理念,实施差异化竞争的采访理念,与别的媒体共享资源,把小的无关的新闻事件放大,为你所用,这样,你的采访对象,你的竞争对手,以及很一般的你遇到的新闻事件,都变成你的采访资源,不断滚大,新闻事件爆炸般变多,同时重要新闻不断变多,实现新闻发稿量和重要新闻上稿量的最大。
此为滚雪球。越滚越大,越滚越多,每年的总写稿量以及重要新新闻,特别是头版新闻增加一倍。

一、什么是宏观报道
宏观报道(狭义):就业,GDP,物价,国际收支平衡)
宏观报道(广义):凡是引起整个中国经济的全局的经济社会事件,
比如国家战略(人才战略,科技战略等,国家规划等。
重大的宏观政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
引起中国重大的经济社会变革(人口红利结束等。
同时个案如果有社会意义,能反映宏观事件。比如电荒,在一个区域是可以反映出来的,煤炭价格高,肯定是全局的,不是个别地区价格高等。

二、
宏观报道旧做法
一般是数据而数据,观点对观点,政策对政策。
结果显示的乏味,枯燥,不可读。起初21世纪这样的报道,被受到严厉批评。
路在于研讨结果:
1,有人物故事
2,有具体的事件发生
3,有很有意思的情节
4,有对未来的预测等
?
要生动活泼、可读性强、有趣味性,同时贴近事实。
?

三、举例
1、比较几个报道



2、主要要故事,不能数字堆砌


失色的红绿灯:电荒求解跷跷板
——本报记者
王思璟
肖明
长沙、北京报道
?
在被电荒煎熬半个多月后,湖南等省份可能将不得不上调电价。
?
513,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召集湖南、江西、贵州等部分省市相关负责人开会,讨论对这些省份的上网电价进行结构性调整的问题。
?
国家电监会信息中心处长杨名舟向本报证实,电监会也将于近日开会,商议电价上调问题,以对应各地电荒。
?
这次电荒,是煤电关系没有理顺,电价低、煤价高,几年积累下来的结果。电监会政策法规部副主任孙耀唯对本报记者称。
?
不过,一位接近国家发改委的人士透露,发改委本次不会对部分省市的上网电价进行大幅度上调来解决电力企业亏损和地方电力短缺问题。
?
失色的红绿灯:电荒求解跷跷板
?
中国大唐集团公司湖南分公司总经理魏远告诉本报记者,按照湖南省电价与煤价,不计电厂运营成本和财务成本,仅每度电对应的煤价,已比火电出厂价高2分钱,火电厂不愿买煤,现全省电厂存煤仅够一周发电所用。
3、同时要学会从小处着眼,上升到宏观,同样是故事,这要微观,中观,宏观结合


?
秦皇岛800万吨煤炭压港
经济晴雨表变色
?


秦皇岛、北京、南昌报道 2008-10-14 22:46:47
?
顺着秦皇岛港口股份公司石化码头往西望去,数平方公里的黑色块状绵延起伏,就像一座座国画中焦墨枯山。不时有飞机从低空呼啸而过,好像要俯瞰下边的煤山煤海:这里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
这是记者1011日在秦皇岛集团公司第七分公司看到的壮观景象,该公司设计储煤能力为300万吨,目前实际储煤接近上限。
?
秦皇岛股份公司有九大分公司,大部分都储满了煤炭?其中第六、七、九分公司存煤较多,主要走海运大船。
?
这与几个月前的情况迥异。一位在码头工作的原第二分公司员工刘会林告诉记者,今年雪灾期间和67月份,这里几乎没有存煤,即使存煤,几天就运完了。而眼前这些煤炭从今年7月底8月初开始积压,至921日达到了历史存量最高纪录889万吨,已接近秦皇岛港核定900万吨的最高储煤量。
?
据秦皇岛港务股份有限公司信息,至1013日,该港存煤量小幅回落至810万吨,但仍比去年同期500万吨的存量高出很多。
?
根据正常情况,秦皇岛港口煤炭库存一般是日运输能力的10倍,但自10月份以来,该港日装船量仅为51万吨,库存量已经是日运输量的16倍多。
?
梗阻秦皇岛
?
秦皇岛港是我国目前最大的煤炭输出港,煤炭吞吐量约占全国沿海港口下水煤炭总量的50
左右,是我国北煤南运的主要通道,一直有煤炭市场晴雨表之称。
?
据了解,2007年秦皇岛港煤炭外运吞吐量为2.5亿吨左右,基本上都从海上供应给东部、南部省份。其中上海、浙江、广东约占一半。广东为3500万吨;江苏为2500多万吨,浙江为3700多万吨。
?
自从2001年以来,秦皇岛港见证了屡次煤荒,往往都是供不应求。而本报记者在秦皇岛港调查了解到,由于担心奥运会期间电煤运输紧张,从今年6月份开始各地大批抢运电煤,导致各个地区煤炭库存大增。
?
按照平均每船装煤3万吨计算,秦皇岛港目前每天只有17条船装货。记者在码头看到,一些零散的船只在海面上停着。只是观望,没有装船。一位港务人士告诉记者,高峰的时候码头会有100多条船,甚至更多,大船一个有200米长,从远处看去,海平面已经连成一片。特别是在晚上,海上灯火辉煌。
?
秦皇岛港务公司的人士早已觉察出了问题的严峻性。9月底,港务公司内部召开会议,会议认为,秦皇岛港9月份的煤炭运力比8月份低迷,主要问题在于到船不足。其中日均锚地船只有49只,且真正办理手续装煤的不多。为此秦皇岛港务公司甚至给浙江一些地方发函,要求尽早来船装货。
?
同时,秦皇岛还于近期下发通知,要求市场煤在港口存煤的免费期限,从原来10天缩短到5天,超过期限没有装船运走的煤炭储存费用从每吨收取2毛钱增加到4毛钱。但是效果有限。


4、写宏观,要找到好的点,反映宏观变化
?
物价:鸡蛋变化,猪肉变化,还有蔬菜(《猪通缩》),可以写《蒜你狠》
?
经济:拉闸限电(经济过热),电网是不是火爆;煤炭压港(经济
通缩)(秦皇岛煤炭压港,经济晴雨表变色》《港口之春》
?
就业:农民回乡,搬家公司生意火爆,(火车站是不是农民多了,火车调度是不是增加了。《一个小城的春天》(此是写裁缝吃香,还没工作就先付工资)
?
人口红利:大学,小学关门(
《降温的高考考场》《校车下乡》《0份上大学》)
?
大学生结构性就业:大学生大一就签约,因为高铁狂投(《铁饭碗》)
?
国家调控转向:三里河的地下室没有地方可租。(《出手要快》写4万亿投资开始,各地寻租的故事)
?
产业拐点:写北京汽车牌照反映市场变化。(《贵重的铁牌子》)
?
地方样本:写山东的故事(《地改凶猛》)
?
其他的像范璟:包头亿万富翁自杀背后(写民间拆借利率上调,国家调控的故事)
?
昨天吃饭马辉生孩子了,奶粉是进口的,90%的孩子用的产品网购和进口,(大写特写啊,《香港奶粉限购》《香港生孩子去》)
?
好多新闻,特稿的选题很多。
?
注意:异常,有趣,生动;
有代表性,可以提炼上升。
是否有普遍性。
?
是不是宏观事件,折射了什么,提炼了什么。
?
有故事,有理论,有宏观事件。比如猪通缩(涉及到货币主义,以供给学派的争议,物价是什么导致的)。


四、新闻从哪来
1,新闻就在身边,从你的菜市场,和人的谈话,你的亲戚告诉你的故事。
土豆,鸡蛋涨价——坏了——CPI大涨——通胀来临——央行加息
父母在家没人陪——人口老龄化,人口红利结束,农村10年后,不敢想象。
回家买不到票,亲戚坐高铁,心疼几天——高铁是否超前,被高铁的问题,投资过剩,消费过低的问题-转变发展方式。
亲戚在沿海打工,初中就被预订,民工荒的问题。

2,发现新闻需要有分析能力,即很强的专业知识能力。
比如CPI 不被计算入CPI,查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教材就会发现问题。
统计局说房价上升1.5%被闹笑话。这个要写的专业,要懂行。还有居民买房不算支出吗,看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教材,才知道不少国家是算的,所以统计局是胡说八道。

3,要学会上升,即微观上升到中观,再上升到宏观。
比如在包头我看到很多煤车,一问是运到北京的,再一看京藏高速堵车,在上升,是中国能源格局发生了变化。(过去以山西为主,现在内蒙古为主,以后是新疆为主,写出了《草原煤井喷》
再如《北京找水》别的记者写过,但是要站得更高。北京建了一个新的膜处理水厂,这是北京要从海水要淡水的标志,是人口环境压力下,新的城市化战略出现的问题。

五、写作模式
开头(,很好的话,一个情节,一个预测,一个故事,一个对比)
马上转折上升,提炼故事,留下悬念(华尔街日报的纺锤体)
第一部分,案例故事
第二部分上升到对行业的影响
第三部分,对于宏观的影响,调控的思路,未来的变局。
案例:《超越浦东》
开头
写故事,马上展开这是中国巨大变局(深圳,上海,到天津的变化)
1,第一部分写一个故事,上海浦东的政府在哭泣。因为被超越。故事的内容,经济数据。
2,第二部分,写为什么被超越,因为滨海是国家主导的,范恒山5年前说,在滨海要火速买房。因为国家之力要发展了。天津何时超越上海
3,天津何时超过上海,超过香港,成为中国的经济中心。成为东亚的,全球的经济中心,这代表什么,经济重心北移,全球经济中心东移,何时到来。是否不到来?怎么看?

六、写作技巧
?
大量的故事,需要有代表性,可读性。
?
有理论穿插,有人物故事的回顾,理论的梳理
?
留下悬念(学华尔街日报,一层层剥开)
?
要求平时要学会写诗
,有激情,敏感性强。
?
理论性强,政治敏感强。
?

七、如何做好宏观记者
?
以上是写作储备和专业知识储备,以及新闻敏感性
?
仍不够能每天有无数新闻
?
需要其他
1,与外媒体合作互动,联盟,共享资源。
2,报道要平衡中庸,负面的不写名字,正面的写名字,但是也出错,比如统计局表扬错了。后来发现这是政治错误,对了是泄密,错了是谣言。
3,与三教九流,各种认识交友。帮人服务,即使负面的,也给对方多说几句话。相信杀人犯,也会感动。(吃遍各地山珍海味,浏览祖国大好河山,结交各路英雄好汉,撰写生花可读文章)
4,现代化的工具、速记、微薄(我还没有)、群,以及社区。
个人觉得。真正的一流宏观记者,是吃喝玩乐一条龙,写作挣钱两不误,交友投资促发展,促进变革好思路。如果记者不能做到分析一流,投资一流,可能不是好的一流记者。

八、记者之路
1,专业储备: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货币银行学,统计学等。
2,社会能力储备:如何拉距离,社交,涉及穿着打扮。
如何电话采访,进一步交往,实施客户管理。
如何现场模拟完成,遇人说人话,遇鬼说鬼话。
3,做人学会交友,不能买空卖空,需要互动,共享社会资源。1个人的通讯电话100万人名,是好多记者的资源,共享的。
4,做投资家,需要有做公司的经验,否则怎么知道增值税。
5,每个记者的成功,王世玲有人脉和分析能力,有的有是专业能力。
其他的
?
问题未解决。
?
拿不拿车马费,不拿别人不请了。
?
对于陈晓的事情,写不写。写了是出卖别人和自己,不写对不住新闻。
?
重大的政治新闻,写了是错误。不写对不住自己(是否可以虚化处理。写了统计局就出错误,不写没新闻意义)
?
是一时写负面的,得罪了有关部委。(商务部,财政部因为负面报道被叫停)
?
一旦文章影响大,被采访对象都否认,怎么办???(江苏的个税报道被否认,本人的统计局5000个税建议被否。还有像一些报道说是泄密)
?

九、未来出路?
?
微薄是否改变新闻来源。(到底是不是媒体,是个什么东西,如何应对,每个人做新闻发布吗)
?
新闻载体,以及新闻本身是否变化。(报纸是不是在边缘化,宏观报道的媒体出路在哪,记者出路在哪)
?
记者的报道方式,互动方式,是否在变化。(IPAD,手机报,群等,社区互动)
?
是否可以资源共享。(个人认为是可以的,因为21世纪和第一财经日报不是竞争关系,已经差异化)
?
我们代表谁,(社会大众,投资者,还是政府,还是某阶层,代表不同,立场不同,报道不同)
?



问题
?
报道形态:1对多,还是多对多。微薄和博客是1对多,这是否改变形态。如果多对多呢
?
报纸的商业出路,给网站打工。网站没内容(这是什么关系)。

69#
 楼主| 发表于 2011-9-5 00:37:13 | 只看该作者
70#
 楼主| 发表于 2011-9-5 21:22:21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新闻教育者:好的写作技巧将是职场秘诀



29/08/11

IJNet

CC-licensed, thanks to rachaelvoorhees on Flickr.




当新闻专业学生问哪里可以找到工作,新闻教师Susan Brockus的答复只有一个字:“Everywhere(无处不在)。”
美国加州Chico州立大学新闻学院新主任Wiesinger《Chico新闻评论》介绍说:“新闻毕业生并不需要将求职限于新闻机构。”她告诉学生,新闻专业的技能在几乎任何行业都是宝贵的。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清晰无差错的写作,无论是在新闻、网站,还是电影、商业或在其他领域都是必须的。
这就是Weisinger的新闻教学方案将重点放在了写作上的原因,而其他很多新闻学院则关注多媒体技能的培训。
一些教育工作者将新闻视为与公关完全分离的领域,而Wiesinger则希望提升公关的地位——她将自己的学院命名为“新闻和公关学院”。该学院已经拥有自己的公关公司,并由学生负责经营。这家公司的最新任务无疑是推销自己的新闻学院。
Wiesinger说:“新闻从来没有推销过自己,现实是时候了。”
想了解更多机会,敬请订阅我们免费的每周快报,关注IJNet中文微博,或参与新浪微群的讨论。
This story was originally published in English, and translated by IJNet Chinese Editor Jingyuan,edited by Ben Yu.

http://ijnet.org/zh-hans/blog/96621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