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刘海明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媒介批评案例集锦

[复制链接]
681#
 楼主| 发表于 2024-7-1 22:38:00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入职南方周末,发现它是个官僚机构
入职南方周末,发现它是个官僚机构
上大学时就听过南方周末的故事,有一次在大礼堂参加了南周首席记者的访谈活动。印象中,首席记者谈笑风生,言语间散发着一副自信豪迈和“澄清天下之志”,还鼓励大学生“扛着飞机大炮”自由提问,越犀利越好。
   毕业后到了广州做记者,进一步听说了不少早年传说。那些传说里,夹杂着激情、刺激、热血、希望、理念、奇迹、感动、唏嘘、悲痛等效果,有时还神秘,让人头皮发麻,脊背发凉。听得越多,越觉得“今不如昔”。当然谁都知道,这不是南方周末的错,而是时代变了。
   在广州大道中289号对面的人行天桥上,随意抬头都能望见“南方周末”“南方都市报”两块招牌,几十年了,还是锈迹斑斑,好像两块文物。
   然而之后几年,偶尔的一两次,你能听到来自289的自我感动式的宣传或文章,他们说的是“南方日报”的招牌,还有个人说他坐飞机从天空中看到“南方日报”四个字,高高屹立,睥睨着繁华的珠江新城CBD,俨然南方系甚至广州精神的一面旗帜。——对,这个招牌安在南方大院30多层大楼的最顶端,因为高入云霄,你是轻易看不到的。你可能要从广州塔上、北京的朋友圈中才看得到。
   提到这三块招牌,是希望你明白这三者之间的关系。谁是老大谁是老二,谁是上级谁是下级,要分清楚。在南方系大院里,南方日报是整个南方报业的“旗舰报”,员工们俗称“妈报”。
   这三块招牌的等级关系里,也蕴含着能够解释发生以下这件事的原因。
作者:YS
入职须像太监一样
   2023年9月中旬,我从北京的单位辞职。辞职前跟南方周末的编辑谈好了。我去找编辑谈入职的事儿,一边聊可做的选题,一边谈入职流程、待遇等。职级、待遇是有规定的,没什么可谈。我问什么下个月初能不能入职?编辑说,按照报社的流程,入职者需经三轮面试,还要试稿。
   当时我言辞间两次三番表示想早点入职。编辑说,“时间会有点久,你要耐心等等”。但也没说到底多久。我心想,这个久,应该是一个月吧?于是我想了个办法,找了一个朋友的公司,帮我交社保。
   没想到,入职拖到两个月,三个月,过完年,一直拖到五个月、六个月……
   大概时间线:
   2023年9月下旬,报纸刊发“试稿”;几天后,与部门主任线上聊天,此为第二轮面试。
   11月23日通过腾讯会议,与南方周末主编进行第三轮面试。此时,距离启动入职流程已经两个月,与上一轮间隔了56天。
   12月4日,南方周末给我发来入职邮件,开头是标准式的“欢迎加入南方周末!”并列出14项入职所需的材料清单。这时,距启动流程过去近80天。
   其实在10月至11月,我与在我之前入职的南周朋友聊天的过程中,已经知道一个情况:“南周入职流程非常长,至少三个月”、“我的入职花了五个月”,甚至还有更长的,印象中还有将近一年才正式入职的。得知此情,我是懵逼的,也不懂何至于此。直到我经历完这一刀山火海的燎割。
   12月初的入职邮件,让我以为当月就能签合同入职了。没想到那只是困难与折磨的开始。编辑也在微信中提醒,“材料会很麻烦,肯定要两次或多次,来回寄往广州。最快也得一个月才能办完”。
   12月7日我根据邮件中的一个手机号,加上了HR人员的微信。暂且叫她C。我最先打电话,是跟C说,邮件里要求所有材料“在5个工作日内尽快准备好,递交或寄送南方周末报社办公室”比较困难,因为我的户口在外省,调档案需要很长时间,还需要与两地沟通,咨询流程。C说,那就不限于5天,尽快即可。其间北京甲流肆虐,我在家待了一周。
   12月22日,我向广州寄出第一批材料,包括信息登记表、体检报告、履历材料复印件、几份离职证明等。你别以为这些很简单,举个例子,信息登记表里有个“学习经历”“工作经历”,南周要求“从高中开始填起;时间全部需要具体到日”。我想破头也想不起来哪一天高中毕业的,况且谁也不会保留高中毕业证。还有第一份工作的离职日期,为了找对应这个日期的材料,我花了两天时间,搜索屋子和邮件,最后终于找到,如释重负。
   经过与外省、广州两地人才服务中心的多次致电、沟通,广州南方人才市场于2024年1月16日邮件通知,“档案已到档”。(南方人才市场的座机、手机号,我打过多次,从未打通过;相反,户口所在的外省是通过小程序,效率奇高,某个周五我在小程序提出一个申请,下周一一早就接到工作人员电话确认和修改办理。差别太大。)
   在以上两个环节,12月22日与1月16日之间,我除了和C沟通调档案进度的问题,修改、补充部分此前寄去的材料,还沟通了一个叫“《就业创业证》”的玩意儿。
   这是因为,南周邮件里有一条,“最近一份工作离职时间如与南方周末预计入职时间相隔超过三个月的,须提供《就业创业证》,具体办理请咨询户籍所在地或社保缴纳地人社部,手册需包含失业阶段的登记记录并在有效期内。”
   我一直没明白这是个什么东西。我从没创业过,自然觉得我不需要提供这个。其次,为什么“超过三个月”就要提供这个,也没解释。而且,超过三个月不是南周造成的吗?为啥要我提供什么证明?
   12月22日寄出第一批材料后,C告诉我,还需要《就业创业证》,问了半天,回答很简单,核心意思就是“集团要求提供”。C还进一步解释,“这个招聘,不是南方周末聘,是集团聘。所有规定都是集团要求的,所以没办法。”(读到这里,希望你能记得开头我们说的三块招牌。)
   按照C的提示,12月27日,我去街道办的人社窗口咨询了一下。工作人员问了好一会,我又跟C联系,才确认这玩意儿其实叫《就业失业登记证》。工作人员三下五除二,要给我办,结果一查,我还有社保记录。有记录,就没失业,就不能办。工作人员说,你先去把上家的社保断掉,我这儿一查到,5分钟内就可以给你办好《就业失业登记证》并盖章。
   我回家就问C,我这儿的社保随时可以减员,然后我立刻来街道窗口办证,立刻寄去广州,那么南周应该立刻为我上社保,接续社保记录。C说,这个办不到,因为南周上社保是在每月1-15日,过了15日,就得从下个月初才能增员。
   那么能不能下个月初我这边再断掉社保、办证、寄去广州呢?也不行。一是,我这边的北京社保,是下一个月缴这个月的,不能保证月初就能随意断。如此一来,就会产生一个月的“断缴”的空档。你懂的,断缴一个月,有些权利就得归零。二是,C多次说,你就算下个月初寄来,广州也不能保证在15日之前上社保,因为“集团那边审核材料,至少就要两周时间”。
   我真是日了个槽。照这个情况,这不是12月、1月、2月入职的问题,这是哪个月都入不了职……就15天的时间,我就算坐着火箭去办社保减员、《就业失业登记证》、寄快递,也解决不了“两周时间审核”的难题。
   这个难题就相当于要求骆驼穿过针眼,时间之头亲吻时间之后脑勺。我一度很眩晕,不知道这个问题是不是要请爱因斯坦、薛定谔、哥德巴赫、杨振宁之辈来解决。
   12月27日至1月16日,我与HR人员C多次在微信上探讨《就业失业登记证》的问题。有那么几天,交流还很密集。我一直在问她,也问我自己,怎么样才能办到这个证,同时不让我的社保断缴?C回答了多次,结论就是她也不知道该怎么办。几次下来,给我的感觉是:你自己看着办,那是你的事。
   那大半个月,我天天都处于懵逼状态。因为属实不明白南周出这样难题的目的何在。在我看来,HR,人力资源部门的人,是提供服务和引导的,帮助应聘者顺利入职。我问C,能不能不要这个证,她的回答还是“集团要求要”。我说,南方周末已有40多年的历史,最近几年也每年都在招人,你们HR对每一个问题应该都有解决方案啊,其他入职者此前没遇到这个问题吗,是怎么解决的呢?C也没回答明白,只是有一次说,“北京那边的同事也遇到过这个问题,最后基本上都是彻底断缴社保之后,开到这个证明,才顺利办理入职的。”
   这是什么道理?后面的几个月,我老想到一个职业——太监。
   南周利用“离职三个月以上”,卡着一个《就业失业登记证》,要求只能断缴社保才能入职,这就像宫里招太监,必须“净身入户”。至于凭什么、为什么,没有的,寡人就是这么要求的。
在这里读懂中国
   可资证明的是,在此期间,南周另外部门的一个在走入职流程的同行,遇到同样的情况,来问我该怎么办。年底,编辑部聚餐,编辑喊我也去了,还多次谈到这个问题,只是有点复杂,其他人可能既没完全明白,编辑也没有什么办法。只是让我“尽量配合人力的要求”。
   1月16日傍晚,在我的追问之下,C在电话中灵机一动(没有夸张),想出一个办法:既然你朋友的公司帮你缴社保,你让他给你开一份工作和离职证明,当成第三份工作,这样就不受制于“三个月以上”的条款了。我当时就觉得,天才想法!
   其实我之前也不是没想过这种方案,只是这样做怎么看都涉嫌履历材料造假,入职邮件和登记表中明确要求不许有任何材料造假,否则自己承担责任,既然南周主动提出来,那就没问题了。
   1月17日,我立刻办好了“第三份工作经历”的《离职证明》材料,以及其它几份补充材料,寄送广州。按照入职邮件里的要求,这个最棘手的材料解决了,那么入职就应该很快了吧。我当时还跟C说,希望在过年(2月9日)之前办好入职,签合同。“签合同”这三个字,我在此前多次跟C强调,希望对方能明白我的心态。
   但是没有。此后一个半月,我就没有听到任何回音了。经历了过年,我算了算,从去年9月到今年2月,已经5个月了,已经超出那位“同事”所说的“我的入职花了五个月”的纪录。
   真他妈的,这叫什么事儿啊。这就是那个有澄清天下之志,要我们扛着飞机大炮提出犀利问题,教育我们“让无力者有力”“在这里读懂中国”的《南方周末》?
   这五个月里,我从一开始的希望当月入职、下个月入职,已经逐渐适应了南方周末的傲慢、颟顸、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也早已体验了几个月的惊诧、懵逼和失望。我感到,我的生命正在流失,正在白白浪费。我想到了卡夫卡的小说,《法的门前》,明明只是一道门,但是你耗费漫长的岁月,最终都没能进去,结局是死在看门人脚下;我想到《城堡》,K一直想要见到城堡的最高统治者或土地部门的高官,向他询问土地测量面临的问题,然后不管是肉体徒步前进,借助与高官的情人谈恋爱试图接近高官,还是在酒馆里潜藏寻找机会,最终还是没能接近城堡……
   卡夫卡的作品,在上世纪80年代打开国门后就进入中国,我记得研究材料中有个教授专家是这么说的,“这个卡夫卡,我起初还以为他是个中国人,不然怎么写的故事让我们感觉这么熟悉,那不是就是写我们的官僚机构和弊病吗?(大意)”
   2月28日,2月的最后一天傍晚,我跟朋友在外面吃饭,吐槽这事儿。朋友都表示,“啊”“为什么这样,南方周末怎么变成现在这个样子了?”后面这个问题,在不同阶段和语境中有不同的意思。但在这里,仅指涉我的遭遇。
   就在吃饭到一半,我接到C的微信电话,她开头略略表达了歉意,说不好意思,拖太久了。然后又说,还需要补充两份材料:一份“集体户口首页”,一份“第三份工作的‘背调函’。”我听完之后,心中直呼牛逼。
   这个户口首页,按道理是要提供的,只是一开始邮件中没提到集体户口这种情况,我以为不需要,而且这几个月的交流下来,对方也从没提过缺了这份材料;至于“第三份工作的‘背调函’”,你不知道这是一份不存在的工作吗,你HR部门的领导、审核人员看不出来吗,不是你要求当作第三份工作的吗?然而C说,既然是一份工作记录,就要求与之匹配的背调函——虽然前面已经体验了南方周末五个多月的形式主义,但这一次,我又被这个新的形式主义纪录值给震惊了。
   你说你们招聘个人,就好好办入职嘛,怎么还玩上形式造假、“用假材料证明假形式”的俄罗斯套娃游戏了?我提供完以后,后面是不是还需要第三层材料,来证明第二份材料。叠床架屋,层层嵌套,冤冤相报,何时可了?
   到这里,我真的是被南方周末玩的这个黑色幽默、荒诞故事给搞得哭笑不得。这哪里是招聘,这是龙潭虎穴探宝、曹操机关古墓寻尸呢吧?明明是“阳光打在你脸上”的光明正道,怎么就走出了夜行偷盗、机关暗道、梅大塌方高速的感觉?
   真的,我在这里,读懂了南方周末,读懂了官僚主义,读懂了中国。
六个月的“烂尾工程”
   有人肯定会说了,你已经知道了他们要三到五个月,与你的尽快入职的要求相差甚远,为什么不及时止损,早点弃坑?或者说,南周傻逼成这样,你还不摔椅子拂袖而去?多年的记者素养哪儿去了?
   这个问题,要借鉴电信诈骗、杀猪盘甚至炒房、炒股的逻辑来理解。一来最初是出于尊敬这家老牌媒体,无比信任,二来是一步步上套了,等得越久,越难以解套。杀猪盘、炒股的游戏里,你的一大笔钱已经投出去了,你总想着再走一步,就能回本了。谁知道,脖子上绳子的那一头,攥在别人手里,越来越紧。
   关于2月28日那两份“最后的材料”,可以算一算,就算我以最快的速度办完,寄到广州,加上南周审核的效率,3月也无法签入职合同,因为下半个月不能办,那就得等到4月了。这样,整个流程就花费了我7个月。
   我很想知道,在中国,有哪个媒体的记者入职花了半年、七个月的?当然了,有些热爱新闻的人,为了投奔某个敬仰的媒体,义务实习、撰稿两年再转正,也是有的。但你要说这是压榨,PUA,剥削、欺诈,也是完全没错的。
   实际上,我还试了一下,“背调函”一天就开好了,户口首页麻烦些,需要我去外省办,或者,按照工作经验小手段,找个打印店老板,付点服务费,开证明让他代劳去人才中心办理,然后扫描传给我,也只是小菜。
   但六个月的荒诞,让我觉得这样做也没有必要。到了3月中下旬,我就不打算再配合南周的这种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和“套娃”游戏了。三月下旬,南周的HR见我没动静,觉得奇怪,间接去问编辑部的人,后者又来问我入职流程怎么样了?我没有明确回答准备放弃了。因为手头的一个稿子还没写完,我想写完发了之后再明说。
   此外,我还有一个考虑。我不想主动提出来我不去南周了,时间过去半年,我已死心,虽时间已无可挽回,但若我主动提出,对方就可以顺势把责任推到我身上。我有点疑惑,想看看南周怎么收场。
   4月11日,C终于来处理这个招聘的烂尾工程了。
   C说,如果是因为“个人原因”的话,还是加急办理一下,但又提醒说,“继续拖延下去会严重影响部门的工作进度”,4月17日之前补齐材料,逾期将终止录用流程。又补充说,另外,(1月16日)最新的“离职证明”离现在又快过去三个月了,按照要求仍需提供《就业失业证》。
   绝了!整整7个月,搞了个招聘入职,最后又回到原点了。形式主义又要重新走一遍,又是“超过三个月”“《就业失业证》”“断缴社保再入职”……可以无限循环下去。
   到这里,事情就结束了。但我觉得,这样的剧幕,不应该结束得如此草率。
   4月25日,我写了一篇《南方周末招聘事件复盘和问责》,发给那个入职邮箱,在描述整个流程过程的同时,对南方周末的无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提出了20条质问。之所以发给他们,而不直接发在网上,在这篇文字的结尾我也明说了,是希望在发布之前,给南方周末一个回复、解释、澄清的机会。按照新闻专业的要求,争议事件的双方和多方,需要有解释回应的平等机会。
   “如果我以上的复盘描述有任何问题,我可以修改或去掉;如果我的20个提问有一些‘假问题’,解释澄清后,也便于剔除掉,以免到时误伤人们敬仰的这家媒体。”这是我的真实想法,因为我始终不理解,教育人们读懂中国的南方周末,怎么会设置“超过三个月”“《就业失业证》”“断缴社保再入职”这些荒唐的规定,为什么如此机械主义,为什么把求职者逼入绝境、死地而不提供出路,为什么从始至终不把求职者当作一个人看?我问他们:你们的人性在哪里呢?我想得到答案。
   南方周末表示抱歉和紧张,但没有回复。4月29日,在我的要求下,南方周末HR主任X终于和我通话,我们谈了将近一个小时。X主任首先是道歉,表示这事她有责任,没有及时跟进这项工作,有失察之过;然后把原因归结到“那个对接的HR人员C是个去年才入职的姑娘,她工作状态不好,心情不好,中间遇到的那些问题也没给我汇报,不然我可以及时解决……”是不是听着很耳熟?X主任,你怎么不说是临时工、兼职人员呢。
   其实C的工作状态和情绪,我不是没察觉,但我觉得这不是根本问题,也从来不怪C。因为根本问题是制度规定。所以我一再强调为什么要设置那些没人性、反人性的规定,X主任表示,招聘的权限都收归集团了,南方周末对此也无能为力,只能照章办事。我问为什么不让集团修改规定,她表示,集团的规定很难修改,就算改也要很久的时间。说到底,官僚主义是不会承认自己错误的,其威严自在,也是不会错、不会改的。
   谁在影响声誉?
   需要补充几点。
   1、在南周,编辑部和HR权责是分开的。中间我去报社找编辑时,多次表达过“入职能不能快点搞完?”编辑面露歉意,解释说,你也知道,老报社的很多规矩就是很古老,要求也繁琐。其中四五次,编辑主动来问入职流程到哪一步了,有时还去帮我催催HR。但无济于事,我也就不想再为难对方。确实不关编辑部的事。
   2、这几个月里,除了最初的“试稿”,我还跟编辑保持沟通,做了其它几个题,虽然并没有全写完,但也是被入职的一次次震惊和困扰影响所致。而入职流程的几个月中,在没签合同、没有任何保障的情况下做题写稿,据我所知是南周的惯例。有一次见到一位南周领导时,他说“我们这儿的习惯,就是入职的时候就已经发了几篇大稿,放出几声响炮了”。好牛逼的规矩呢。这规矩,也不知道多少年,多少人经历过了。对这种明显违反《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的“规矩”和习惯,我不明白,广州、北京两地的劳动局、劳动监察大队,是真的不知情,还是故意不作为?
   3、最后一点,希望你还记得开头的那三块招牌。为什么会存在“超过三个月”“《就业失业证》”“断缴社保再入职”“审核材料至少要两周”等制度,为什么南方周末HR人员也困于这些制度而无能为力,根源还是在那块最高的招牌,在于C当初说的“集团聘”,X主任说的“集团的规定”。因为是最高权威,所以不可撼动。这一点,后来编辑也一再跟我解释,以前南方周末招人很随意,自从几年前招聘权被收归到集团后,具体流程上,南方周末就没有主动权了。
   最后那次交流中,南周方面很担心,表示希望我不要发布此文,因为此举会影响到南方周末的声誉和形象。
   我理解这种担心。但他们显然搞错了逻辑,影响南周声誉和形象的,不是一篇小作文,而是你们的所作所为、官僚主义。要求别人不要揭露事情,那为何要做得如此恶心和恶臭呢?即便经历了这件事,我依然认为,《南方周末》是一家优秀的中国媒体,在今天不超过5家的真正的媒体名单中,《南方周末》可以毫无争议地名列其中。而且正如招聘前期的交流中两位南周的领导跟我说的过的,“南周这两年正在变得更好,能及时对大部分社会话题做出深度反应”“当年优秀媒体很多,而在今天的环境里,南周反而更优秀”。仅仅是看每个月的稿子,南周的品质也依然很出色,质量过硬。因此,5月,一位大概察知我的经历的同行来问我要不要去争取进入南周,我的回答是,如果你热爱新闻,还想在这个行业干三年五年以上,那你一定要争取进入南方周末,获得历练。
   同为新闻人,我十分理解当今媒体品牌和口碑的脆弱性,并在上文尤其结尾部分,努力阐明,这个事件在根源上与南方周末无关。但那个“千疮百孔、满地尸骸,却抓不到敌人”的诡异又出现了,事情一团糟,竟然谁也没有错?都是好人?
   不,那个大象,我们知道它的存在,只是我们碰不着它。南周虽然珍惜它的名声,但我珍视我那被耽误、浪费的七个月生命。在这两种平等的意义上,我们都不能不出来给南方报业那些没人性、高高在上的官老爷们画张像。

来源:星星和果子
编辑:李佳

682#
 楼主| 发表于 2024-7-4 21:45:40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英雄胡友平月薪仅3500,非日本人学校职员,媒体报道缺失3大信息

来源:公关界的007(公众号)
编辑:李佳

683#
 楼主| 发表于 2024-7-7 21:26:59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编辑:李佳


684#
 楼主| 发表于 2024-7-8 21:27:41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简中互联网基本已经消亡

编辑:李梦瑶



685#
 楼主| 发表于 2024-7-10 10:35:48 | 只看该作者
别再像央视新闻这样读哲学,求求了。

编者按




看到一期央视新闻夜读,选了20句所谓“读懂受用一生”的哲学箴言(中国部分不评价),比如什么泰勒斯的“认识你自己”,作为问题“什么事情最难做到”的答案。但“认识你自己”,什么时候变成泰勒斯的名言了?主流的看法都是苏格拉底的。以及这句“苏格拉底”的名言,也没给个出处,要知道苏格拉底主要负责发问,他有什么成文的看法留下来了吗?我深表疑惑。
包括这句亚里士多德的话,可能在他几经散佚、又被学生们还有崇拜者们在一千多年的历史长河里编撰起来的著作里能找到那么一两句,或者找不到,或者是后人加进去的,把那么一段话放在这里,倒是从伟大思想家的角度定义了什么是“优秀”,但连个出处都没有,看着让人很费解。
关于亚里士多德的谜团,太多了→[color=var(--weui-LINK)]啥?金灿荣老师说亚里士多德不存在?



其实我好久之前说过,西方哲学不太适合寻章摘句地引用,和西方文学还不一样。西方哲学本质上并没有把重点放在语言的优美流畅度上,主要还是论证、解答某些核心问题,当然,不否认有文笔很好的哲学家。
像央视新闻这样美文式地引用西方哲学,只能说,还是把西方哲学当成是报菜名的学科,没有搞清楚学科的本质。比如笛卡尔这句,依然没有出处,(假设这句话就是笛卡尔说的,欢迎各位给我一个出处,我实在查不动了)这句话写得很好,但是就笛卡尔整个思想而言,这句话并不重要。
同理,斯宾诺莎这句话也是一样,相当无关紧要。寻章摘句的读法,最大的问题就是把握不了哲学家真正的精髓。作为爱好者,如果只是从一个哲学家的体系里薅了几块砖几片瓦,看不到全貌,那绝对是因小失大。

不否认哲学家一两句话,会让普通人醍醐灌顶,每个人对哲学有不同的读法,如果搞不懂论证,那一两句名言警句摘抄出来,也是没问题的。也希望各位了解一下学科性质。



来源:DrYao的学术圈内圈外(公众号)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u76GfDjwARChIIB6AGhVw
编辑:李梦瑶


微信图片_20240710103342.png (938.92 KB, 下载次数: 7)

微信图片_20240710103342.png
686#
 楼主| 发表于 2024-7-10 16:13:23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记得《新京报》之前有报道被人痛批,这次因食用油事件又被高捧。无论痛批或赞扬哪家媒体都是不对的,因为媒体的领导都是有级别的领导干部,他们很多人甚至没写过一篇稿子没编过一个版,严格来讲很多媒体的领导是干部,他们并不能算媒体人。虽然那些垃圾报道基本都是领导安排整的,但诸如食用油事件一定得记者真正调查后才写出来的。如果要赞扬也应该去赞扬记者,而不是去赞扬那家媒体。虽然很多记者离开了媒体啥都不是,但那些媒体如果离开了部分记者,肯定很多人都不知道那些媒体的存在。我早就说过,我们这片土地是新闻金矿,只要你想做新闻,哪怕在红线范围内,也一定能作出连普利策新闻奖获得者都写不出来的报道,因为他们接触不到那些毫无底线、让人想象不出来的新闻事实。

编辑:李梦瑶

687#
 楼主| 发表于 2024-7-13 15:25:49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对新京报最好的保护不是赞美新京报



曝光油罐车装完工业油未经清洗直接装食用油之后,新京报和新京报的记者韩福涛受到了高度的关注。
有一些坏人在一如既往地诋毁新京报,有些蠢人也在一如既往地跟着坏人诋毁新京报。也有一些好心的人,在呼吁保护新京报和韩福涛,于是他们高度高频率地赞美新京报和记者韩福涛。
新京报和韩福涛这次的报道,或许也有瑕疵,但当然担得起这些赞美。在署名中,我还看到编辑的名字,那是一个2007年我进入新京报工作时就存在的名字。幕后的他,也担得起大家的赞美。

但是,在我这个在媒体工作了十六七年的前媒体人看来,对新京报和记者韩福涛最好的保护并不是赞美他们。
当记者的时候,经常会写一些暴露地方官场的新闻。我没当过官,也没有当官的亲戚,在一个陌生的地方能知道那么多的内幕,必然是靠当地的“线人”,或者是说服了一些当事知情的官员,他们经说服愿意提供帮助。但是,对这些人我是一概都不能公开表扬的,因为表扬可能暴露他们,还可能引起新闻里被曝光的当事官员的仇视和加害。
十多年前在《记者能与官员成为朋友?》一文中写到过:有时候,与某些人保持距离就是对他最大的保护。
试想,一个地方官场的官员给一个曝光地方官场的记者提供了信息,如果记者在社交平台上公开 暴露跟他很亲近,那显然是不利于他在地方官场继续生存下去的。保持距离,并不是不来往,而是不公开表现私下的往来。只有大家都判断比较安全了,才能公开。
2020年出版的随笔集里,写过一两个过去交往较多的官员,比如《向副省长借钱》、《我不是秘书》等文,都是彼此都觉得在安全可控的范围内,文章写出来后也都是征得了当事人的同意才公开发表的。
如果我们不能将新京报围在我们中间有效地护住,那高强度和高频率的赞美可能会让坏人们更加仇视新京报。
我们的赞美声只能有限地保护新京报和新京报的记者,但当下我们能立即做到的似乎也只能是赞美,我们迟到缺席太久,所有立即有效的实际行动都来不及了,只能用高声的赞美表达一种人心所向,虽然人心所向有时候并不被看到和重视。
保护线人和朋友,与保护媒体还略有不同。
保护一家刚刚曝光了权势、利益集团的报社,高强度高频率的赞美有时候可能会起到反作用,正如我前面写到的,可能会引起报复和加害。此时最好的保护,是帮助报社分担风险,更多媒体和更多人都站出来发声,将风险分散。
这也是过去媒体经常用的一种策略。过去,遇到重大敏感的新闻选题,一些抗风险能力比较差或者风险意识比较强的媒体会选择联合其他媒体一起刊发报道,而不是单兵突进,这样风险分散、风险分担。
对很多坏人来说,他们有时候干坏事时会利用法不责众的社会心理,比如网暴他人的网络坏人,藏在一群匿名网暴无辜者的坏人中间,它被发现和受到惩罚的几率就会降低,被发现后受到的惩罚也会小很多。对有社会责任担当的媒体来说,有时候也会用一下这个挡箭牌,将风险分散出去。
对新京报更好的保护是什么样的呢?
更多的机构媒体跟进报道,更多的人公开站出来发声,更多的记者写出更多涉及公共利益的报道,让这个社会形成坏人出现人人喊打、媒体报道真相稀松平常甚至媒体争相报道真相的日常氛围,那样才能更好地保护媒体。若多数记者都在写韩福涛刚写的那类报道,若多数媒体都在刊发新京报刚刊发的那类报道,新京报和韩福涛才可能更安全。
2024年7月12日



来源:衣者褚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Ui0jIh8OPwdQ-VEbLb5o7g
编辑:李梦瑶

688#
 楼主| 发表于 2024-7-17 18:37:45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大国气派






来源:桥北路零号
链接:https://weibo.com/1408169285/5057041633117700

编辑:刘诗扬


689#
 楼主| 发表于 2024-7-19 15:35:49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每周评论丨窦锋昌:这种“人畜无害”的新闻,主流媒体还是少做一点

  读  主流媒体开设的新媒体平台,到底如何解决稿件的“原创性”问题?
7月14日,一家主流媒体在自己的微博账号刊发了一则趣闻,说的是在最新一期的《歌手》节目中,歌手孙楠与一名外国歌手的微小分数差异,引发了网友关于“13.8和13.11大小比较”的讨论。为了给出答案,媒体找出了最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课本中的知识点: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先看它们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的,十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
当天晚上,一位在媒体工作的朋友发了个朋友圈,大意是,“没有新闻可以不做,一方堂堂的主流大报,这样的选题也煞有介事地拿来当新闻发?”
这位朋友的点评可能有点情绪化,却说出了一个长久以来存在的事实,那就是很多主流媒体在纸刊上的采编风格和在新媒体端口的表现“判若两人”。刊发的许多稿件,如果不看账号名称和媒体logo,难以看出来自同一家媒体,纸上的媒体和网上的媒体出现了严重的“两张皮”现象。这个问题存在已久,于今为甚,急需业界关注并予以解决。
笔者本来没有留意到这条新闻,看到朋友圈之后,专门上网去看了看,发现刊登这条趣闻的媒体还不止一家,多家主流媒体都刊发了,而且都有比较高的转发量和点赞量。以这家党媒为例,截至7月15日晚上8点,转发量有3000多次,点赞量有7万多次,说明这条新闻引发了比较多的关注,带来了比较高的流量,应该也可以给这家媒体增加不少的粉丝数。
对于这样的采编手法,我们首先要给予“同情的理解”。近年来,随着新媒体的崛起,主流媒体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为了吸引到更多的受众,许多媒体开始尝试更加多元化的选题方向,包括娱乐新闻、社会热点新闻等,比如哪个明星离婚了生孩子了,或者哪个地方出现了什么搞笑的事件等等。这样的新闻无关社会发展、国计民生等宏大叙事,无非就是让人看了开心,打发一下闲暇时间,属于“人畜无害”的新闻。
相比之下,那些被归类为“性”和“腥”的新闻在传播效果上则要恶劣得多,基本就等同于“负面新闻”了,显然风险和危害很大。相比之下,多做点“13.8和13.11谁大谁小”之类的新闻,是一个非常“理性”的选择。
在这样的思路指导下,党报党刊的新媒体与纸质媒体之间就产生了“两张皮”现象,突出的表现就是报道风格明显不一致:纸质报纸和杂志通常采用严谨、正规的专业报道风格;而新媒体平台上出现的稿子则可能更加轻松、活泼,甚至“无厘头”,目的是吸引年轻读者。
这种“两张皮”现象源自采编理念上的差异。一般而言,在媒体编辑部里,纸质媒体的传统编辑部和新媒体的数字编辑部是两个不同的编辑部,往往由不同的运营团队负责,他们在观念上存在明显的差异,前者更注重传统媒体的权威性和专业性,而后者更注重用户的体验和互动性。同时,在媒体内部,资源配置也不够均衡,一些党报党刊依旧把主要的资源特别是考核权重放在了纸质报刊上,新媒体平台通常是一个纯粹的编辑部,原创稿件没有持续稳定的供应量,导致新媒体编辑部对稿件的选择有限,很多时候只能以编辑稿件为主,因此只能跟着网络的热点去找选题。
这里提到的其实是一个非常具有普遍性的问题,那就是在主流媒体开设的新媒体平台上,到底如何解决稿件的“原创性”问题。“13.8和13.11谁大谁小”之类的新闻往往都不是媒体记者原创的稿件,而是编辑从网络热点新闻里挑选出来的,然后再配以适当的编辑手段推出。表面上看,这样的采编手法具有低成本、高收益的特点:既不需要付出太高的人力和稿费成本,又可以获得很高的转发量和点赞量,何乐而不为呢?
与此同时,主流媒体记者所采写的稿件往往都“四平八稳”,发在纸质刊物上没有问题,但是在竞争激烈的网络新闻红海中,这样的稿件通常不能带来很好的点击量。结果就是,在很多主流媒体的新媒体平台上,原创稿件往往只占很小的比例,大部分稿件都是转载而来或者在转载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加工而来。
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是客观存在的,因此,笔者不想一味地批评这种做法。党报党刊的新媒体账号确实也不能一直板着面孔说话,需要编发一些软性新闻,但要控制好比例,而且最好是形成几个固定的专栏,在晚上或者周末、节假日等相对轻松的时段去发。这样的栏目相当于纸质媒体上的“副刊”,既然是“副刊”,那就是可以有,但不能冲淡了主流新闻。
如果把握不好尺度,产生了“两张皮”现象,其可能造成的后果也是显而易见的,会带来一系列问题,最主要的是两个方面。从媒体的社会责任和使命的宏观角度来说,过度追求热门话题可能导致媒体的公信力受损,因为这些话题往往缺乏深度和思考价值。从媒体经营管理的微观角度来说,因为存在“两张皮”现象,使得广告客户等潜在的合作对象搞不清你的定位,会错过经营合作的机会,直接影响媒体的持续运营能力。
前段时间,笔者接触到一位在国内头部网络平台工作的资深公关,该平台正在寻找可以深度合作的媒体资源。在他看来,虽然主打“短平快”的各类新闻资讯会让媒体貌似传播力强大,但是这些资讯谈不上什么影响力,就像一地鸡毛,风一吹就散去了,没有价值。他们更愿意和《三联生活周刊》《南方周末》《南风窗》这样的严肃、深度类媒体合作,这些媒体的新媒体推出的稿件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原创度高,和纸质版的格调比较一致,较少存在“两张皮”的割裂现象。
回顾历史,这样的现象并非只出现在当下。上世纪90年代中期,都市报风起云涌的时候,也是先靠“社会新闻”占领市场的,在有了比较大的发行量之后,就开始渐渐减少社会新闻的比例,转而主打时政、经济、文化、教育等主流新闻,向主流媒体靠拢。
在笔者看来,如今主流媒体的新媒体平台也到了转变生产理念的阶段。像微信公众号等平台,主流媒体已经辛勤耕耘了十多年,积累了大量粉丝,眼下应该把发展的重心从做大流量转移到提升品质了。具体而言,就是要树立全媒体理念,将纸质报刊和新媒体平台视为一个整体,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要组建统一的运营团队,负责纸质报刊和新媒体平台的日常运营和维护,确保两者在内容和风格上的一致性。同时,合理配置资源,确保纸质报刊和新媒体平台在人员、资金、技术等方面得到充分的支持和保障。
通过实施上述改进措施,逐渐解决党报党刊新媒体与纸质报刊之间的“两张皮”现象,从而切实提升媒体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
(作者为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高级记者,《青年记者》学术顾问)



来源:青年记者杂志(公众号)



编辑:刘诗扬

690#
 楼主| 发表于 2024-7-28 14:44:25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编辑:李梦瑶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