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媒体管理案例集锦

[复制链接]
640#
发表于 2014-10-18 22:18:30 | 只看该作者
南方都市报副总编辑王钧因病去世 终年43岁
王钧(资料图)

今日上午8时30分,南方都市报副总编辑王钧因病医治无效去世,享年43岁。南方都市报官方微信发讣告表示沉痛哀悼!

http://news.163.com/14/1018/17/A8RSDGQE00011229.html


639#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3 22:11:39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纽约时报改革新启示
2014-09-26 通达数据
文章来源:《彭博商业周刊》
撰    文:钟布(香港浸会大学传理学院访问教授,美国滨州州立大学传播学院终身教授)
图片来源于网络
欢迎关注通达数据,微信账号:tongdashuju
《纽时》的改革原则是从单纯依赖广告收入逐步转向依靠用户收费来增加营收。如果媒体不在运营策略上进行改革,这些挑战会威胁传媒业的发展,甚至生存。数据科学将是引领传媒也是走出困境的强大推力。
每天阅读《纽约时报》是不少美国知识分子的习惯,无论是纸质版还是电子版。他们认为,即使在新媒体时代《纽约时报》仍然代表着美国新闻业的最高专业标准。来到报社的纽约编辑部,你遇到的每一个编辑和记者都很可能是某方面的专家。该报目前雇佣了1200多名编辑和记者,可以说个个都是传媒业的精英。而在美国其他知名大报的编辑部,如《费城问询者报》,《巴尔的摩太阳报》,见到同样水准的专家型编辑、记者的机率要大打折扣。
不过,对于《纽时》的运营策略及经营水准,我并不看好。我主张,传媒业要走出目前的困境必须在管理和经营方面向互联网公司学习,而非步其他媒体的后尘。这是因为近年来,多数媒体面对新媒体的冲击也只是“摸着石头过河”,完全谈不上经营上的创新。
大数据时代,公司经营成败的关键越来越依赖于它们是否善于挖掘用户行为数据,并作出相应的以数据分析为指导的运营决策。这一原则当然也适用于传媒业。与互联网公司相比,传媒业的运营模式总是慢半拍。今夏对《纽约时报》有了进一步了解后发现,过去三年它在经营上的改革令人耳目一新。这家有着163年历史的知名媒体在学习互联网公司方面迈出了坚实步伐,该报的媒体运营转型值得传媒业同行关注和借鉴。

1.传媒困境
和所有市场化媒体一样,《纽时》在运营方面的问题主要是:订户逐年减少而且无法逆转,广告商购买的报纸广告越来越少造成传统的纸媒广告收入急剧下滑,网络广告总量较小且增长缓慢。皮尤美国新闻现状报告称,美国报业2005年的纸媒广告收入为470亿美元,而到2012年只有190亿美元,下降2.5倍。美国传媒的困境其实也是世界各国传媒公司面临的共同挑战。更为糟糕的是,业界人士一致认为订户逐年减少,广告收入下滑的趋势已经无法逆转。如果媒体不在运营策略上进行改革,这些挑战终将威胁传媒业的发展,甚至生存。
面对传媒困境,《纽时》在三年前已经开始探索转变运营战略。当时它面临的最大挑战是,网络广告的收入远远低于纸媒广告的流失。一位《纽约时报》记者说,美国报纸在纸媒广告流失一美元,而在网购广告的收益只能补回一美分。既然纸媒广告下滑无法逆转,《纽时》的改革原则是从单纯依赖广告收入逐步转向依靠用户收费来增加营收。

2.三大运营举措
第一,《纽约时报》提高报纸的订费,并大力促销付费电子版。目前《纽约时报》付费墙有三种收费方式:1. 电脑加手机阅读,每周价格为3.75美元;2. 电脑加平板电脑阅读,每周收费5美元;3. 如果需要“全电子阅读”(即电脑、手机及平板电脑均可读该报),每周收费是以上两种收费的总和,即8.75美元。《纽时》这一收费墙从三年前开始设立,当时业内很少有人看好它。“没有人会付费上网看新闻”是当时的共识。但是三年后的今天,《纽约时报》的付费电子版用户已达80至100万。仅在2013年,该报付费电子版用户增长19%。
第二,《纽时》在传媒界率先设立首席信息官(CIO)。 目前《纽时》首席信息官是马克弗朗士(Maco Frons),负责报社的网站及“数字科技”部门。最近几年,《纽约时报》招聘了很多信息科技,网络技术及编程人员,其IT 部门人数已达 500 人。除此之外,该报还有一个120人产品团队,30人数字媒体设计团队,30人用户分析团队以及8人研发团队。公司还成立了商业智囊团,专门负责《纽时》及报业集团的科技信息化转轨,并利用数据挖掘直接指导公司的商业决策。
第三,也是近期最重要的一项举措。今年二月,《纽时》再开媒体先河,率先设立首席信息科学家,并聘请哥伦比亚大学运用数学副教授克里斯维金斯(Chris Wiggins)担任这一职务。值得注意到是,这个职位并非全职,维金斯仍然是哥伦比亚大学的教授。但维金斯及他领导的小型数据分析团队(目前包括他本人才四个人)的贡献却至关重要。我认为,维加斯的团队将给《纽时》的未来带来最有希望的曙光。
《纽时》编辑部有众多的专家型编辑和记者,但能够进行算法设计及数据分析的学者却没有。这也是该报雇佣维金斯的原因。而《纽时》最想维金斯做的就是利用专业的数据分析方法帮助解决该报的运营问题。例如,人们为什么订阅纽约时报的纸质版或电子版?有什么办法才能留住他们?
维金斯最近对媒体说,《纽约时报》每天生产大量的新闻信息,但同时它掌握了用户如何使用这些信息的网上行为数据。他领导的数据分析团队不但要收集用户的使用数据,更重要的是对这些数据进行挖掘,并利用分析结果指导商业决策。目前《纽时》最感兴趣的策略是如何与用户建立长期关系。为此,维金斯的团队的具体工作是将用户的登陆、浏览数据收集起来,然后做出算法模型,分析有什么样行为的用户可能最终续订或退订,并在退订之前留住他们。

3.《纽时》的改革效应
一些人认为,《纽时》的改革微不足道因为还没有根本扭转报社的财务困境,但它的运营改革已经引起同行的关注。IT Review 报道说,《华尔街日报》已经开展建立同类型的数据模型。巧合的是,该报聘请的也是哥伦比亚大学的网络统计专家雷切尔舒特(Rachel Schutt)。她领导的《华尔街日报》机器学习团队以及“预测模型”项目正为该报的管理团队提供决策依据。
美国其他媒体尤其是网络媒体也在积极探索与新兴的媒体技术公司展开合作。维金斯的多个学生已经加入这些公司。例如有维金斯学生参与的美国新闻聚合网站BuzzFeed最近报告说,他们制定了网络传播效力参数“virality”, 用以反映受众在网上分享某一内容的强度,而使用数据模型可以有助于新闻信息的网络传播效力。
一些评论人士也质疑《纽时》的改革是否真正卓有成效。他们指出,美国一些网络媒体如《赫芬顿邮报》及BuzzFeed现在的网上点击量及阅读量都超过《纽约时报》网站,但这些网络媒体雇佣的员工比《纽时》少很多。维金斯对此有不同的看法。他认为,在网上广受网民欢迎的BuzzFeed也许点击量更高,但那不是《纽时》关注的焦点,也不是运营策略的重点。他们的运营模型重点是订户不断增长,而不看重某几篇文章是否能在网上得以病毒式的广泛传播。

纵观传媒业现状是否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一般而言,一个健康的、可持续发展的媒体公司应该将90% 的创新资金放在发展核心事业上,而另外10% 则是开发新的运营模型。在传媒业身陷困境深渊的今天,媒体公司的运营模型创新就显得比任何时候都更为重要,而模型创新离不开数据科学。这也难怪《哈佛商业评论》称,数据科学是大数据时代的魔术师,它将成为21世纪最诱人的工作。在这里我愿意大胆预测,数据科学将是引领传媒业走出困境的强大推力。
http://mp.weixin.qq.com/s?__biz= ... PINYw2ZbIWl9roMvViZ
638#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0 08:01:49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央视:水稻花生等广告禁止使用非转基因广告词
2014-10-09 19:35:49 来源: 财经网(北京) 有944人参与










审查要求通知
据中央电视台广告经营管理中心官方微博消息,@央视广告经营管理中心:【关于“非转基因产品”广告的审查要求通知】据农业部向国家工商总局下发的《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商请对涉及转基因广告加强管理的函》(农办科函【2014】76号),国家工商总局将加强对非转基因广告的监督审查工作。我中心发布《关于“非转基因产品”广告的审查要求通知》。
http://news.163.com/14/1009/19/A84VFF8F0001124J.html

637#
 楼主| 发表于 2014-10-6 09:03:29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宪阁微观
//@张洪忠: 曾经在几家媒体讲课时也谈到这一问题,为什么传统媒体做新媒体不行?最主要是一把手,因为他们对新媒体的了解基本来源于饭桌或者汇报,一是滞后,二是没有体验。而新媒体最大特点是体验,这样才敏锐和有好的判断力。但传统媒体一把手多是官员,恰好缺乏这点,最后都落入一些大路货套路。

@全中看传媒

发表了博文《郭全中:一把手最关键》传统媒体作为事业单位、国有独资公司或者国有绝对控股公司,基本上采取的还是事业单位体制或者国有体制。在一把手的任命方面,在党管媒体、党管干部和党管导向的原则指导下,其一
|
郭全中:一把手最关键


郭全中:一把手最关键全中看传媒 发布于2014年10月6日 07:21 新浪博客

传统媒体作为事业单位、国有独资公司或者国有绝对控股公司,基本上采取的还是事业单位体制或者国有体制。在一把手的任命方面,在党管媒体、党管干部和党管导向的原则指导下,其一把手基本上由上级主管部门任命,既不能“用手投票”,也不能“用脚投票”。在这种缺乏有效市场竞争机制的情况下,优秀一把手在传统媒体的发展和转型中,就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实践已经充分证明优秀一把手的重要性
  简单回溯一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传媒业的发展史,就可以得出如下规律:某个传媒单位或企业在某一段时间内的快速发展的背后,一定有一个优秀的一把手。在报业的发展方面,正如范以锦之于南方报业,黎元江之于广州日报,傅绍万之于大众报业,高海浩之于浙江报业,张富汉之于华商传媒。在广电业的发展方面,正如王庚年之于国际广播电台,魏文彬之于湖南广电,黎瑞刚之于上海文广。在期刊业的发展方面,正如胡舒立之于财经,彭长城之于读者,胡勋璧之于知音。此外,还如出版业的王亚非之于安徽出版等等。
  认真分析之下,同在一样的外部管理体制之下,正是在时任一把手不断调整内部管理体制来解放生产力的筚路蓝缕之下,这些传媒单位和企业在当时才取得了引领同行的骄人业绩,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时任一把手的努力,这些成绩就很难取得或者会大打折扣。
  在现实中,更多的是平庸的一把手甚至是品行不端、能力低下的一把手,可能在他短短的三五年任期之内,就把前几任经过几十年辛辛苦苦积累的家底败光。
  
二、“非市场化”是一把手产生的主要特点
  当我们认真审视我国传统媒体一把手产生的机制时,由上级直接任命而非经市场选聘是其最大特点,这就必然导致大部分一把手成为官员,只唯上而不唯实。再细究,一把手的产生具有如下特点。
  首先,从一把手的来源方面。一是从宣传部门过来。其优点是熟悉国家相关政策尤其是宣传管理政策,缺点是不熟悉市场和媒体运营;二是从市委副秘书长等位置过来。其优点是知识面广、视野宽,有较强的资源整合能力,对市场和企业有较好的感觉,缺点是不熟悉采编业务;三是从传统媒体内部提拔。其优点是熟悉媒体业务,缺点是外部资源整合能力稍弱。
  其次,从一把手的知识结构来看。目前,传统媒体的一把手主要来自采编部门,其优点很明显,具有很强的政治敏感性,把关能力强,但是其缺点也很明显,相对来说,对市场和企业不熟悉,缺乏战略眼光。这种相对单一的知识结构,不仅制约了传统媒体的产业转型,而且基本上封死了经营管理人员的上升通道。当然,也有个别从其他行业或者经营部门过来的,例如,安徽出版集团的王亚非总裁就是2005年从安徽省商务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的位置来到安徽出版集团任总裁的;再例如,皖新传媒的曹杰董事长是2010年从古井贡董事长的位置来到安徽新华发行集团的。
  第三,从一把手的年龄来看。传统媒体基本上采取的是论资排辈式的晋升方式,当能够当上一把手时,大多离退休也就五六年时间了,而刚就任的第一年基本上难以真正干事,而离任前的一年基本上又没人听了,所以留给他们干事的时间仅仅不过四五年。
  综上所述,从整体上来看,无论是从一把手的来源、知识结构还是年龄结构,都存在较大的缺陷,这也导致优秀的一把手难以大规模、大范围地出现。
  
三、一把手的四种类型及其特点
  当前,传统媒体的一把手可以分为新闻工作者、职业传媒人、商人和企业家四类,每一类又有自己的鲜明特点。
  首先,新闻工作者。目前,绝大多数尚未真正转企改制、进入市场竞争的传媒单位或企业的一把手都属于此种类型。该类型的主要特点有:一是片面强调传媒产品的舆论导向功能和社会功能,而严重忽视了传媒产品的商品化属性和传媒企业的天然追求经济效益的功能;二是否认传媒企业的企业化属性;三是只具备新闻知识,而缺乏相应的企业家素质,这不仅体现在缺乏相应的企业管理知识,而且在思想、思维和行为上缺乏企业家意识;四是缺乏职业化素养;五是仍然把行政级别当做第一位,尚未实现企业家身份的转换,根本上仍把自己当成官员来看待;六是尚未采取真正的制度化管理。
  其次,职业传媒人。当前,致力于传媒单位和企业的市场化竞争的一把手属于这种类型。该类的主要特点有:一是在一定程度上认同传媒产品的经济功能,但是还远远不够,尚未完全认同传媒产品的商品属性;二是在一定程度上承认传媒企业的企业化属性,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常常否认传媒产品的企业化属性,对传媒企业采取非企业化运作;三是在知识结构上,不仅掌握了完善的新闻知识,而且掌握了一定的企业经营管理知识,但是和经营管理的实际需要相比,还是远远不够;四是具备职业化素养。把自己的工作当成一种职业来看待,把自己看成职业传媒人;五是仍然高度重视自己的行政身份;六是在传媒企业的某些经营管理上,一定程度上实行了制度化管理,但是离真正的制度化管理还为时尚远。
  第三,商人。认同传媒产品的商品化属性以及传媒企业的企业化属性的一把手都属于此类型,该类型的主要特点有:一是高度认同传媒产品的商品化属性和传媒企业的企业化属性,并且在实际工作中,同等重视传媒企业的社会功能和经济功能;二是掌握了一定的企业经营管理知识,并把它运用在传媒企业实际运营中;三是具备了职业化素养,但还未实现身份的转换,没有真正转型为企业家;四是实现了传媒单位的转企改制,但是更多的是依靠一把手自己的个人魅力和个人能力来运作传媒企业,尚未实现完全的企业化管理和制度化管理。
  第四,企业家。真正的既懂传媒产业、又懂企业化运作并真正实现传媒企业的企业化运作和制度化管理的传媒企业的领导人都属于这类。该类一把手具有如下主要特点:一是致力于“四个回归”,即回归传媒业的产业化属性、回归传媒产品的商品属性,回归传媒企业的企业化属性和回归传媒业从业人员的职业化属性;二是具备了完备的能力与素质;三是具备了职业化素养,并且完全实现了身份的转换,真正转型为企业家;四是真正实现了传媒企业的企业化运营和制度化管理。
  
四、当下优秀一把手需要具备的特质
  所有行业和企业一把手的主要工作在于定方向、搭班子和配资源,但是由于传媒业具有很强的意识形态属性且处于改革的初期,优秀的一把手还需要具备如下四大特质。
  首先,自身有定见。当下,传统媒体业无疑是一个极其浮躁的行业,各种理论、各种说法、各种做法都会一齐汇向一把手,这就要求一把手既要集思广益、尽量地听取各方面建议,又要在各方意见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思路和定见。但在现实中,我们常常看到这些类型的领导人:一是下车伊始,就到处发表执政思路和宏大愿景,动辄上马几大工程,试想在当前传统媒体业异常艰难又极其复杂的情况下,这样能够做出好的决策吗?二是看似虚怀若谷,左也听,右也听,就是自己没主见,这就难以避免当南风劲吹时,一把手的脑袋就向南倒,当北风劲吹时,一把手的脑袋就向北倒。事业就在这南北博弈中丧失宝贵的市场机遇和转型时间。
  其次,有大无畏的勇气和魄力。转型和改革都意味着利益的重大调整和资源的重新配置,无疑会动很多人的奶酪,这就要求一把手既要大公无私、无欲则刚,又要有大无畏的魄力去进行改革。例如,时任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社长的范以锦先生,为了解决当时财务管理混乱难题而把各单位的财务人员统一上收到集团财务部时,就遇到了很多阻力,他以大无畏的魄力力排众议而成功上收,成功地解决了财务混乱难题。再例如,据笔者了解,一家传媒集团的一把手在处理一起历史遗留问题时,家门口被摆过花圈。试想,如果没有勇气、魄力和决心,谁又愿意去得罪人干这些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呢?
  第三,很高的政治智慧。我国的传统媒体本身就是意识形态宣传的工具,这就要求一把手具有较强的政治智慧,既能合理地满足上面的要求,又能争取有利的资源和空间为媒体争取良好的发展环境。具体说来,就是要熟悉传媒业,熟悉传媒业的体制、业务和相关政策。一要具备把握传媒业体制和相关政策的能力,具有政治家的头脑和智慧;二要熟悉新闻业务,掌握基本业务知识,具备“职业新闻人”的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三要深刻把握中国传媒业的特殊性,具备不断拓展发展空间的能力。
  第四,无私的奉献精神。国有企业和传媒单位与企业都是风险度相对较高的行业,国有企业一把手当中流传甚广的一句话形象地说明了其中的风险:国有企业一把手的宿命就是两“院”,干好了进医院,累死;干不好进法院,出事。而传媒单位和企业无疑风险更大,在这种情况下,毫不夸张地说,优秀的一把手就是给所有员工打工的,如果优秀的一把手到民营企业中,不仅能够拿到几倍于当前的收入,而能拿到股权等长期激励收益。所以,从这种意义上讲,员工能够碰上优秀的一把手就是自己最大的机会和运气!
  
五、健全完善的职业经理人制度才能保障优秀一把手的层出不穷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随着我国传媒单位“转企改制”的进一步深化,改制后的国有传媒企业也亟需一大批高素质职业经理人,这就需要尽快建立起科学有效的传媒职业经理人制度。
  首先,尽快建立起全国统一的国有文化资产管理机构。目前,我国尚缺乏全国统一性的国有文化资产管理机构,导致出资人缺位。在中央层面,虽然成立了中央文化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中央文资办),由中央文资办履行出资人代表职能,但是在实际管理中,人、事、资产和导向等事项都是由中央文资办委托这些文化企业的主管部门进行管理,中央文资办仅仅起到名义上的管理作用,缺位、错位、越位现象并存。在地方层面,在省级层面尤其是地市级层面,很多地方尚未建立起国有文化资产的监督管理机构。针对上述问题,一是在中央文资办的基础上成立全国统一性的国有文化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并按照“国家所有、分级管理、授权经营、分工监督”的原则建立起中央、省级和地市“三级管理”体制。二是国有文化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既要管事业性文化资产也要管文化企业法人资产,以实现国有文化资产管理的统一。三是在起草相关文件时,进一步规范相关的法律和机构的命名。由于我国的国有文化资产既有事业性资产又有企业法人资产,这就要求不能用企业文化国有资产,像《企业国有资产法》一样命名,而应该去掉企业二字。四是科学界定国有文化资产监督管理机构的职责,既要考虑国有资产的共性又要考虑文化行业的特有属性。
  其次,真正建立起职业经理人制度。在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方面,一是对国有传媒企业按照企业规律进行管理。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严格按照“分类改革”的思路,对于意识形态属性强的传媒单位实行事业单位的管理办法,以“管导向”为抓手进行管理,而对于国有传媒企业则尽量少强调或者不强调意识形态属性,把其当成真正的市场主体进行管理。二是淡化甚至取消国有传媒企业领导人的行政级别,尤其是不要再兼任宣传部、外宣办等相关部门的领导职务,以使其真正按照市场规律来行事。三是改变现有的对国有传媒企业领导人的直接任命方式,而更多地采取市场化的选聘机制,把真正懂市场、懂经营的职业经理人充实到领导班子中。四是建立全国性的传媒企业家市场。
  第三,培养一大批高素质的传媒企业家。应采取系统化的措施切实培育一大批传媒企业家。一是在任命传媒企业领导人时,打破论资排辈的旧习,任用一大批年轻的、有创新意识、有闯劲的干部,来优化传媒企业领导人结构;二是在相关培训机构设立专门的班次来对传媒企业领导人进行系统化的培训,课程主要包括产业和科技新趋势、战略管理、企业运营管理等新知识,以培育他们的战略意识,创新他们的观念和意识,更新他们的知识结构,形成高素质的能力。三是采取市场化的考核标准,促使他们快速从官员定位转变为企业家定位。■
  
作者系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文化教研部高级经济师,管理学博士。本文是作者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新媒体环境下传统媒体的转型战略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批准号:13AXW006)。
原载于《新闻记者》2014年第9期


[url=]收起[/url]



[url=]
(1)[/url]
| 轉發(8) | 評論(3)

今天 07:23來自新浪博客



636#
 楼主| 发表于 2014-10-4 17:00:2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admin 于 2014-11-21 10:08 编辑

【案例】
带你逛逛国外的新闻编辑室
[size=1em]十一去哪儿?在大自然呼吸新鲜空气的你,也是否想去到很能涨姿势的地方看看?媒趣君十一倾情制作国外新闻编辑室游览攻略,带你不出国门逛遍国外那些适者生存的新闻编辑室,老牌集团甘耐特、Postmedia,新型网站Vox、De Correspondent,跟着媒趣君轻松即刻到达!


甘耐特集团:信息中心取代旧式编辑室
甘耐特集团创办于1906年,是目前美国最大的报业集团,拥有99份日报,300多份周报,22家电视台,旗下《今日美国》(USA Today)更是美国目前发行量最大的报纸。



走进甘耐特集团,还在找传统的新闻编辑室?你凹凸了!

早在2006年11月,甘耐特首席执行官Craig Dubow就宣布:旗下所有报纸设立信息中心,取代新闻编辑室,让读者“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通过任何他们喜欢的平台,接收新闻和信息”。

甘耐特集团将原新闻编辑室分为了7个功能部:数字部(以数据库为基础快速搜集新闻和信息)、公共服务部(媒介监督)、社区对话部(帮助实现传-受交流和受-受交流)、本地新闻部、内容定制部(为小众市场定制专门信息)、数据部(发布生活类信息)和多媒体内容制作部。



习惯了旧式新闻编辑室模式的记者和编辑大大们可要坐不住了。信息中心取代了传统的新闻编辑室,记者和编辑们都将接受多媒体制作的培训,工作方式逐渐趋向一专多能。想要在甘耐特混下去,不仅要抗得了摄像机、用得了照相机,还得会采访、会写稿、能编辑,不学会个十八般武艺根本混不下去!

Postmedia:多子报编辑室一体化
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身在桃源不知魏晋?加拿大报业巨头Postmedia的四个时区十个主要市场的子报原本独立运营,虽然在同一个集团旗下,联系并不密切。

“山高皇帝远”的时代已经过去,面对颠覆性的传播环境、出版收入持续下滑等的现状,Postmedia也开始了“中央集权”,实行了“编辑室一体化”战略。



想要看看Postmedia的新闻编辑室?再也不用管神马四个时区神马十个市场,让你一次看个够!

Postmedia“编辑室一体化”战略规定,集团四个时区十个主要市场负责人需要向全国高级副总裁汇报情况,平等对待所有部门,合理分配资源并保证资源高效利用。

业务调整后,十个主要市场的“诸侯”们不得不上交自己的财政大权,整个Postmedia帝国广告业务在“中央”综合调整后围绕三大区域展开:一个在Postmedia的东区蒙特利尔市(渥太华的蒙特利尔市和温莎);一个在卡尔加里,负责协调4大草原的新闻站点(《卡尔加里先驱报》、《埃德蒙顿杂志》《Regina Leader-Post》和《Saskatoon StarPhoenix》;一个在温哥华,那里有两个日报,《温哥华太阳报》和《The Province》。

Postmedia还在内部规定,部门间协同合作可获得物质奖励与荣誉表彰,如果内部竞争,信息不共享则没有奖励。

萧伯纳说:“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我们彼此交换,每人还是一个苹果”。身在Postmedia,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我们彼此交换,或许集团还会给你一个苹果!



Vox:内部即时通讯工具随意吐槽

Vox是由曾在《华盛顿邮报》旗下 Wonkblog任编辑的Ezra Klein 创办的一家新媒体网站,一经面世就引来广泛讨论,网站界面简单,读者能或多或少感受到Klein之前声称想要打造的一个“新闻/百科”风格。



国际部负责国际新闻,国内部负责国内新闻?No!在Vox,你看见的不是各自为政的新闻编辑室,更是一个平等交流的平台。

Vox在构建编辑室团队时,适当加入了一些其他部门的员工,这样既开辟了新的沟通渠道,又能保证不同领域的员工都有发声的机会。为了进一步加强沟通,Vox启用了内部即时通讯应用Slack,将繁杂的电子邮件对话改为即时通讯,每个团队成员都可以提出自己的想法,并及时解释后续问题。



对老板不满?不要只敢下班回家抱着手机玩扇老板耳光的游戏,不喜欢?说出来!

Vox鼓励员工大胆提出意见和不满,“随着内容和平台的不断发展,我们必须随潮流而动让编辑室的各个方面都与新的环境相适应”。

De Correspondent:我的title我做主
De Correspondent是一个荷兰语在线新闻网站,创始人Rob Wijnberg原为荷兰发行量最大的全国性媒体NRC Handelsblad新闻集团nrc.next晨报的主编。Rob Wijnberg于2013年4月发起De Correspondent众筹项目,仅用了8天时间就筹集金额超过170万美元,吸引近1.9万荷兰人进行了投资。网站目前有7名全职作家和19名兼职的自由作家团队,以及2.4万名付费用户。



这样一个在万千宠爱中诞生的网站新闻编辑总得有点不一样的地方吧?“主编”、“老总”?叫法太凹凸了,完全不符合“00后”的气质。Rob Wijnberg就很聪明,让员工自行拟定岗位名称,希望能够挖掘岗位头衔所蕴含的真正价值。

“在网站筹备伊始,我们就尽量抛弃新闻编辑室里那些陈旧的头衔,转而让各位记者挑选符合他们个性和职业使命的岗位名称。诸如进程式记者(他每天都在记录世界如何变得更好)、隐私与监督记者等职位名称尽管乍看之下比较奇怪,但它们强化了记者所要承担的任务与使命,所以意义重大。”

本文由腾讯新闻旗下产品“全媒派独家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3MzQ1MzQzNA==&mid=203070528&idx=1&sn=a4340236ff97bba0ae00a616f64a01fa&key=3d6b19c0dd0530a521e240677d6c95a992f35ccc44c7fd1d0fdf159b88c9305ed8416b0781223399c94aff2b7037d3e7&ascene=7&uin=Mjk2NDAyMjQyMw%3D%3D&pass_ticket=5YlV0ZPX7uL6GhT0NzywfSxPPF%2F5em3aOysuneRMV19PVm5AR%2ByU0xdv2WJ6l6L8

635#
 楼主| 发表于 2014-9-13 15:50:59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管理分三层】一定要底层有饥饿感,中层有危机感,让高层有使命感。基层要有责任心、中层要有进取心、高层要有事业心。各层次的管理各有侧重,饥饿感是淘汰出来的,危机感是竞争出来,使命感是领导践行出来的。责任心是检查出来的,进取心是激励出来的,事业心是财富共享出来的。
| [url=]轉發[/url]| [url=]收藏[/url]| [url=]評論[/url]
9分鐘前 來自360安全浏览器 |  [url=]檢舉[/url]





634#
 楼主| 发表于 2014-9-12 20:51:2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admin 于 2014-10-24 21:04 编辑

【案例】
丁龙江
【跨媒体节目的难题及对策】难题:政治风险难以规避。 对策:1、新老媒体轮番推进;2、直播录播互为因果;3、直播实时互动录播安全选用;4、新媒放胆突破老媒择优放大。



轉發 收藏 評論(1)
今天 18:27 來自iPhone客户端 |  





633#
 楼主| 发表于 2014-9-12 12:42:42 | 只看该作者
【案例】写字李华良
//@王羊羊羊羊羊羊羊羊羊羊羊羊羊羊:薪闻//@二条新闻:呵呵啊,好几家报纸都特麼把编辑部搞成事业部了!

@张志安
【新闻敲诈案的直接教训】其实非常简单,就是:编辑部门和经营部门要分开。防火墙机制不是空话,而是具体的制度安排,广告不能给采编提要求甚至下命令。可惜,越来越多的传统媒体和网站正在放松或放弃这个原则,甚至主动打破原则,将编营合一作为新模式。

[url=](4)[/url]| 轉發(51) | 評論(18)
今天 11:12來自三星GALAXY S4


| [url=]轉發(1)[/url]| [url=]收藏[/url]| [url=]評論[/url]
23分鐘前 來自iPhone客户端 |  [url=]檢舉[/url]





632#
 楼主| 发表于 2014-9-3 08:55:11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曝央视急速裁员:郭振玺被查致大批"临时工"遭殃
2014-09-03 08:14:09 来源: 齐鲁网

“我们身在其中的任何人都是过客,这是一艘太大的船,掉头不易。”这是白岩松在四年前写的一句话,但是,“最终起作用的,是观众与时代。”

西长安街延长线上的复兴路11号,那栋浅蓝色的火柴盒式的建筑依然如常。

可是,夏天刚刚过去,置身其中的央视就提前进入了“冬天”:“集体降薪30%”、“已有20余名员工被带走”(其中不乏郭振玺、芮成钢这样的重量级人物)等坏消息不绝于耳。

“在我心中,CCTV是个那么复杂的混合体,那么多的精华与那么多糟粕,那么多杰出之士与那么多混世之徒,那么强烈的创新意识与那么陈旧的传播方式,那么强势的媒体与那么卑微的个体……”目睹央视正在经历的风暴,前员工刘洪对《中国企业家》感慨道。

新媒体颠覆、反腐震荡,央视究竟何去何从?8月,央视体育频道名嘴刘建宏在这个节骨眼上的出走,更坚定了人们对这个平台衰落的判断—在新媒体和靠“娱乐至死”上位的地方卫视面前,曾经的“创新发动机”,老了。

这并不是央视第一次遭遇此困境。确切地说,自2003年开始,央视几经改革,试图找出平衡“体制”和“商业”,“喉舌”和“收视率”之间的道路,却在纠结和摇摆中失去了它的黄金时代。

央视这一轮风暴,对其内部和外部究竟带来了怎样的冲击?《中国企业家》试图通过体制中不同人的命运和选择,去透视央视这头“大象”是否能重新起舞。

“又一次”风暴

8月21日,记者接到自称为央视员工的匿名爆料称,“央视正在清理一批员工,将原来签到中视汇才的项目制试点员工解聘,并称这两天内必须签字。”

次日,本刊记者赶往签字现场—梅地亚中心某会议室。原本这是每年央视各个栏目进行“招标”的地方,现在却被用于“解聘”。工作人员手里拿着一沓“解除劳动合同意向书”,现场签字的员工对《中国企业家》确认,央视各个频道“项目制”试点聘用的员工临时接到通知到这里签字解约,后续是否有赔偿安排尚不清楚。而《中国企业家》随后向央视人事办公室、中视汇才求证,双方均表示“没听说此事。”

多年来,央视用人被分为“三六九等”,“正式职工”和“台聘”是食物链的最高级,福利和待遇最好,但这些年来能获得此身份的人寥寥;第三层级是“企聘”员工,通过央视旗下的子公司中视汇才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下称“中视汇才”)建立了劳务派遣制度,虽然前些年待遇不如“正式职工”和“台聘”,但在2009年改革后,待遇已跟正式员工一样; “项目制”则是待遇最差的一级,直接跟中央电视台各栏目签约,不仅没有占大头的“增收节支”和“年终奖”,甚至连食堂的饭卡和进门的门卡都没有,属于相当不规范的用人方式。但是由于栏目需要,这部分员工不仅长期以“项目制”形式存在,而且数目日渐庞大。

这一次的“集体清理”行动,是中纪委进驻央视反腐的阶段性标志。据了解,除了“带走”一大批央视员工之外,下一阶段的央视反腐重点是审查央视的财务和用人情况。“集体清理”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

爆料人称,这批被“解聘”的人一开始是以“项目试点制”的身份招进来,跟“中视汇才”公司签约,但承诺是跟企聘员工待遇一样,未来有可能转成企聘,不过,这么多年来这些人的身份却一直没有官方说法,直到这一次面对检查组的“突击”,央视紧急将这批人从“中视汇才”派遣回各频道下的项目,转成“项目制”签约,实际上就相当于“变相解雇”。“这中间不少人,在央视是付出了七八年的心血,一朝被清理出去,很多人都觉得非常愤怒。”该匿名人士表示。

这其实是央视积累多年的顽疾。 “我可以很明确地说,央视在财务上面按照规范的方法来审计,肯定能查出问题。但这个问题有一部分其实是它畸形的用人机制。行政和市场交织进去后,它必须有这种怪异的账才能够维护。”一名接近央视的广电行业人士表示。

他举例说,一个央视的记者,来自于工资体系外的“增收节支奖”占据他收入的至少五成以上,而这部分收入是最不规范的,一旦面临变化,这部分收入将可能锐减。另外一种饱受争议的制度,是央视的“发票报销制”,项目制聘用的员工大半部分收入来自于此,“一个员工要通过绞尽脑汁才能拿到比较到位的收入,而这本来就是他们应得。”上述广电人士感叹。

“我们基本上是干活最多、拿钱最少的一群人。”在签字现场,一名前来签协议的员工对《中国企业家》表示。据了解,这次通知从中视汇才转成项目制的员工遍及央视各个频道,而受影响最大的是财经频道。“郭振玺在的时候,通过各种办法为这些项目制员工争取了不少收入,所以这么多年还算相安无事。现在他一被带走,检查组一查账,这批人就遭殃了。”上述爆料人说。

这也许意味着,央视创新的动力在一段时期内会被大大削弱。资深栏目制片人江雪对《中国企业家》说,“最近这一段时间人心惶惶。你说郭振玺被带走了,那频道副总监或者跟他关系好的制片人会不会害怕?其他频道的中层们会不会害怕?现在大家的心态就是求稳,能不出事就行,但不求出彩。”

跟央视合作出品了《出彩中国人》、《舞出我人生》的一名灿星传媒员工对《中国企业家》讲述了央视“出事”后他印象深刻的一个细节:台里最近一个研究部门来灿星考察,以前做前期沟通时主要讨论具体的议程设置问题,而现在对方关心的重点是,“能否帮我们找一个便宜的地方住?住宿标准千万别超过350块。”

“这让我感觉到央视的这一轮整顿,会在各个环节具体细节上有所体现。”该员工表示,下面员工做事的积极性短期内肯定会受影响。

“其实央视也不是没有主动求变,这两年它的思路逐渐变成打开市场,开门办央视,其实它可能不是一种完全主动的意愿,但必须要这样做。”灿星传媒研发总监徐帆表示,因为它面临的观众结构老化、观众总数减少,以及节目影响力的衰弱,已经到了一个必须要改变的临界点。

“渐进式”求变

央视并非没有现象级节目。《舌尖上的中国》算是其中一例。以极小的成本投入,获得了“万人空巷”级别的口碑,以及巨大的商业价值回报,但就在最近,《舌尖》系列的掌门人、央视纪录片频道总监刘文却“被带走”。

此前本刊采访《舌尖》系列的总制片人陈晓卿(微博)时,他曾透露《舌尖2》的商业回报比第一部涨了“20倍”,收入也早就“好几亿了”。但这样一个节目,陈晓卿居然不想做第三部,他比以前更烦了,“每天在压力中度过”。

在徐帆看来这“匪夷所思”:这么低的投入成本,这么高的市场回报,换做市场化的制作公司会欣喜若狂,像开发《好声音》系列一样把市场价值“吃干榨尽”为止。然而,“这个项目居然是在对个人的激励几乎完全没有的情况下,获得了这么大的回报,就说明央视的创作能力和它的平台价值还是巨大的。”

体制没有给个人赋予太多的激励,反而是很多负面的压力,导致央视虽空有强大平台和资源,但创新成果寥寥。“央视十年来,可以说是完全没有改革。”江雪对《中国企业家》表示。回报不平等就会导致腐败,“他(郭振玺)有这么强的能力,正常管道回报不了,他主动或者被动都会从其他管道回报的。”江雪认为,被带走的都是“强人”,而不是碌碌无为之辈,例如财经频道总监郭振玺和纪录片频道总监刘文,激励机制的落后,是其中很重要的原因。

徐帆也表示,其实有大量的业务精英在央视,但由于激励机制不够,包括有很多体制内的官僚政治,他们可能只发挥到百分之一二十的能量。如果体制和激励机制稍加改变,这批人将会成为央视重回巅峰的中坚力量。

早在外界感知到央视的“黄昏”之前,这头“老态龙钟”的大象也尝试用自己的脚步转身,只不过这些微小的风浪,并不能击破常年累积的冰山。

“我拒绝被体制化”

在央视,还有一些人,与留下来继续“坚守”的人不同,选择了一条更为彻底和大胆的路。

东四环红领巾桥南的花草虫鱼市场的一个偏僻角落里,不起眼的“乐视”两个字提醒着人们这里还有一家互联网公司。跟“大裤衩”位于CBD的办公环境截然不同,这里充斥着各种科目的民营医院—最近宣布从央视“逃离”的刘建宏就在这样一个新办公地址工作,他的身份是乐视体育的首席内容官。

刚刚加盟乐视不到一个星期的刘建宏看起来很兴奋,他见到记者时刚开完长达两个小时的工作会议,此时已是晚上七点。“我每天接受的信息量是过去的几十倍。”他指了指自己的头,“这里都快爆炸了。”

但显而易见,他享受自己的新身份。上个礼拜,刘建宏刚刚跟《足球之夜》的团队吃了散伙饭,而他担任《足球之夜》制片人已经18年。“我一点都没有哭。”散伙之夜,刘建宏没有一点伤感,取而代之的是进入人生下半场“马拉松”的兴奋。

“最吸引我的是新媒体。”刘建宏一边说,一边打开了位于办公室的乐视TV,让记者看一场中超球赛。跟传统的电视屏幕不同,播出球赛节目的同时,屏幕上跑过各种字体和颜色的“吐槽”,“这就是传说中的弹幕。”他说,自己正在努力用“弹幕”的方式跟解说员互动,而这可能是未来观看球赛的一种新趋势。

当然,这肯定不是他离开央视的唯一原因。18年前,他从石家庄电视台离职,但并不顺利,他当面怒斥挽留自己的人:“我为什么走?我就是不愿意跟你们这帮男盗女娼的孙子混在一起!”18年后,他从央视离开,坐在乐视体育的新办公室里,他对记者念起了一篇文章,“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体制化就是僵化,我希望我们拒绝按照某种模式生活。”这篇文章的题目叫做《拒绝被体制化》,正是他写于9年前的2005年。

在刘建宏看来,传统媒体这几年最大的问题,是“缺乏真正的危机感”。2005年的时候,刘建宏就已经被接纳为“体制内”了,在央视他享有正式的事业编制,但他对自己体制内的身份却极为陌生。直到有一次去医院看病,他发现周围的人都有医保卡,而他没有。结果问了半天,最后才知道他是根本不需要卡的,“你是公费医疗,看了病交完钱开发票,你就报销了。”他这才恍然大悟,“这就是体制内啊。”

刘建宏说,自己早就知道互联网的大潮不可阻挡。而现在,只有资本和商业化的方式,才是资源配置的最合理的方式。


“如果把央视视为一个市场化的公司,或者至少它的节目能进行市场化竟争的话,其实他需要做的是找一个合适的商业模式。”徐帆对《中国企业家》表示。一个案例是星空传媒,在黎瑞刚购买之前它亏损了多年,而黎瑞刚正是通过了资本运作的方式,将一个弱势的平台跟市场化对接,最终激发出最根本的创造力。从一个账面上亏损的公司,短短几年时间,变成了估值超过21亿的一流制作平台,靠的正是黎瑞刚对于传媒体制政策的深刻理解和大胆想象。

“也许未来传媒体制的混合所有制会出现,那么BAT入股央视也不无可能。”著名传媒学者喻国明认为阻碍未来传媒产业改革的障碍,正是产权界限的过于清晰。而最近习近平关于“建立几家有强大公信力的新型媒体集团”的谈话,有可能为已跌入谷底的央视注入一阵兴奋剂。

在风暴眼中的央视将向何处去?“我们身在其中的任何人都是过客,这是一艘太大的船,掉头不易。”这是白岩松在四年前写就的一句话,但是,“最终起作用的,是观众与时代。”

http://news.163.com/14/0903/08/A5729HO400014JB5.html
631#
 楼主| 发表于 2014-8-31 21:40:49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微信十条”首批处置357个违规公号
字号
评论 邮件 纠错 2014-08-30 08:57:00 来源:新华网
  311个暂停更新46个永久关闭

  涉及假冒媒体、传播色情、传播谣言等八类违规


  腾讯公司日前对有假冒社会公共机构和媒体名义、传播淫秽色情信息、涉暴力恐怖、发布虚假广告、编造传播谣言、破坏民族团结、诽谤他人、侵犯个人隐私等八类违规行为的微信公号采取了处置措施。

  20多天处理357个公号

  “微信十条”一经发布,腾讯微信就在当天回应称,已对抵制谣言侵蚀提供了三大系统,即技术拦截系统,举报人工处理系统,辟谣工具。如今“微信十条”实施才二十多天,腾讯公司已经及时对微信公众账号进行全面梳理,并对有假冒社会公共机构和媒体名义、传播淫秽色情信息、涉暴力恐怖、发布虚假广告、编造传播谣言、破坏民族团结、诽谤他人、侵犯个人隐私等八类违规行为的公众账号采取了处置措施。包括暂停账号更新7天、15天、30天、90天和永久关闭等。截至8月25日,共暂停更新公众账号311个、永久关闭公众账号46个。

  商务公号将验证身份

  据腾讯公司介绍,首批永久关闭的公众账号中,“浙江新闻”因假冒媒体机构发布虚假信息被关闭。该公众账号自称“国务院新闻机构确定的地方重点新闻平台,浙江省惟一的省级重点新闻微信。以"权威媒体、大众网站"为基本定位,内容和经营实力已跃居全国地方网媒前列”,经网民举报并核实,该账号系虚假账号,其冒用新闻网站公众账号名义长期发布不实信息。“双甜记”“艾斯8”等因发布大量淫秽色情图片,“纸巾老湿”等因发布大量低俗图文被永久关闭。

  国家网信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微信十条”对即时通信工具服务提供者、使用者的服务和使用行为进行了规范,对通过即时通信工具从事公众信息服务活动提出了明确管理要求。腾讯首批关闭公众账号处置名单是落实企业管理主体责任的积极一步。从处置名单看,商务类公众账号存在较多违规发布问题。据悉,网信办正积极指导即时通信企业落实公众账号真实身份信息注册和分类备案等工作。公众账号传播秩序有望得到进一步规范。

  新闻背景

  微信公号“七条底线”

  “微信十条”提出,即时通信工具服务提供者应当按照“后台实名、前台自愿”的原则,要求即时通信工具服务使用者通过真实身份信息认证后注册账号。即时通信工具服务使用者注册账号时,应当与即时通信工具服务提供者签订协议,承诺遵守法律法规、社会主义制度、国家利益、公民合法权益、公共秩序、社会道德风尚和信息真实性等“七条底线”。根据“微信十条”,新闻单位、新闻网站开设的公众账号可发布、转载时政类新闻,取得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资质的非新闻单位开设的公众账号可转载时政类新闻。

http://news.hexun.com/2014-08-30/168032162.html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