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媒体管理案例集锦

[复制链接]
630#
 楼主| 发表于 2014-8-21 21:25:03 | 只看该作者
【案例】人事·健康管理

记者编辑的职业病  赶快自查!
2014-08-21 黄蓉芳 财经记者圈

from未来网

by黄蓉芳

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吃得比猪差,干得比驴多……这是一个经常被媒体记者和编辑拿来自嘲的段子。事实上,在刚刚过去的记者节,有媒体报道,约九成记者、编辑处于亚健康状态;八成记者颈椎腰椎有问题;七成记者有肠胃疾病。

专家认为,像记者和编辑这样的“重脑力劳动者”还有广告、律师等行业的从业人员。他们共同的特点是:压力过大、久坐不动、三餐不定。这种生活习惯存在哪些健康“雷区”?他们在生活中又该如何“排雷”呢?

关键词:干眼症、视疲劳

案例:工作三年镜片厚几圈

在广州某媒体工作的小青,三年前大学毕业时,眼睛只是轻度近视,眼镜度数只有150度左右。可是,如今眼镜度数增到了500度。“大学毕业时,我基本上是可以不戴眼镜的。”她说,更让她感觉悲催的是,“那么艰难的高考,我的眼睛都‘挺’过来,没想到好不容易熬工作了,却把眼睛搞坏了”。让小青沮丧的还不仅如此。因为她还患上了严重的干眼症。“眼睛经常干涩疼痛,或者经常充满血丝,尤其是到了秋冬季,最是难熬。”

雷区:使用电脑时间过长

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眼科主任程浩说,记者、编辑、广告等行业的从业人员一个主要特点是:用眼过度。而他们的用眼环境又有两个新特点:一是使用电脑时间多;二是多在空调环境。

程浩说,这两种用眼环境导致他们容易患上电脑终端综合征,症状之一便是干眼症。“我们的眼角膜前通常还有一层泪液膜,这层泪液膜不仅可让角膜裸露在空气中,而且还可以调节光线。”他说,而这一层泪液膜主要靠眨眼来形成,因为它只能维持16秒的时间。而人在一般情况下,每隔12秒就会眨一下眼。

但是,当一个人专注地盯着电脑屏幕时,眨眼次数会减少10%。眨眼次数太少,分泌的泪液不够,就会影响泪液膜的形成。同时,由于空调环境以及荧光屏会加速泪液的挥发,泪液很难维持,这样就容易患干眼症。“一般而言,干眼症的泪液膜只能维持到3-5秒。”

程浩还说,用眼过度还会引起视疲劳。“人的眼睛看近处,会引起睫状肌收缩。如果长时间看近处,就会导致睫状肌痉挛,导致视疲劳,出现眼疼、头疼、太阳穴疼甚至呕吐。青光眼体质的人还可能诱发青光眼。”

提醒:切忌乱用滴眼药

程浩提醒,连续用眼一般不要超过45分钟,超过一定时间,要闭目养神片刻,同时要注意主动眨眼。若眼睛不舒服,可适当使用人工泪液,切忌乱用滴眼药。如果有已经干眼症和视疲劳症状,要及时就医。

关键词:焦虑症、抑郁症

个案:每到交稿时就莫名焦虑

在广州一家周刊做记者的小凡(化名),尽管已工作5年,但她仍然每天都处在不能自已的焦虑中。“通过这5年的磨炼,我的成绩早已受到领导的肯定,在业界同行里也有口皆碑。”她说,可是,每次一到交稿时间,她就莫名地焦虑和恐惧。“总是脾气很差,总是觉得稿子还可做得更好。结果,恶性循环,一次比一次觉得沮丧。”

雷区:精神紧张过度焦虑

“记者、编辑、广告等行业从业人员都属于重脑力劳动者,他们面临最大的挑战就是工作时间长、竞争激烈、精神压力大。”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精神心理科主任余金龙说,竞争激烈往往会使得以上行业的从业人员异常焦虑。过度焦虑,往往会引起强迫症、社交恐惧症、疑病症、抑郁症等一系列心理疾病。“因此,很多人总担心自己做得不够好,不能胜过同行,会因此而失去升职的机会。”

“记者在采访中,会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社会的阴暗面,接受一些负面情绪,他们的价值观会受到冲击。”余金龙说,这种价值观不断地受到冲击,严重的会导致慢性抑郁症。

“此外,长时间工作又容易导致过度疲劳,带来的结果是脾气暴躁、情绪失控。”他说,这些精神上的病态,又会导致失眠、神经衰弱、厌食症、贪食症,还有购物症、网瘾。

排雷:不要过分追求完美

“精神压力越大,越要学会排解。”余金龙说,负面情绪积累过多,最好找几个知己倾诉一下,或者在网络上写写匿名博客。如果仍然不能解决问题,可求助于心理医生。同时,要学会合理安排时间,不要过分追求完美。“很多人喜欢用100%的时间和精力去做一件事情,希望得到100分,但事实上是不可能每次都能达到100分的。”

关键词:肠胃病

个案: “铁打的肠胃”坏了

“按我们这样的工作强度和饮食规律,铁打的肠胃也会坏。”在广州一家广告公司任职的胡杨清说,他在入广告这一行前,真的是“铁打的肠胃”,肠胃功能一点问题都没有。可是,现在他经常感觉腹部隐痛、腹胀、灼烧。去医院检查,说是胃溃疡。

雷区:三餐不定还熬夜

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主任陈学清说,情绪紧张、压力大、饮食没有规律是消化道系统的主要致病原因。

陈学清说,压力大最容易导致消化道功能异常,引起胃肠道功能紊乱、功能性消化不良。表现出来的症状包括:厌食、肚饱、腹泻、腹痛、便秘。“因为压力过大而导致的胃肠道疾病更多的是一种心因性疾病。”

“而三餐不定又会导致胃酸过多。”他说,人在饥饿时,容易产生胃酸,吃饭可以中和胃酸。“该吃饭的时候不吃饭,就容易导致消化不良,并且加重以前就存在的消化性溃疡。”三餐不定会导致吃得太多。进食太多,就会容易导致胰腺炎,时间一长,胆管结石、肥胖、高血脂、糖尿病、心脏病、胰腺癌也会随之而来。

陈学清还说,记者和编辑经常熬夜也是影响肠胃功能的不良习惯。“熬夜会导致抵抗力差,容易引起呼吸道感染、腹泻等疾病,同时也会降低肠胃功能。”

排雷:规律饮食营养均衡

陈学清说,饮食规律、营养均衡是保障消化道系统“正常运转”最起码的要求。

此外,陈学清来提醒,要学会减压,避免肠易激综合征。

———————————
原创不易,编辑辛苦,转载请注明作者和来源,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与厚爱。

http://mp.weixin.qq.com/s?__biz= ... xbHx6axpnPyPuDv0JhO
629#
 楼主| 发表于 2014-8-17 09:24:52 | 只看该作者
【案例】薪酬

媒体:央视薪酬分三六九等 月薪平均8161元
2014-08-17 06:47:43 来源: 华商报(西安) 有10526人参与

相关新闻:

央视"江湖":郭振玺被抓供出与其结怨副总监

央视郭振玺案另有3人被带走 1人为年轻女主播

媒体称央视全员降薪30% 知情人:团队集体出走

央视主持人芮成钢及财经频道副总监李勇被带走

曝央视八套副总监被带走 据称或与买剧有关

央视纪录频道总监刘文被带走 或涉经济问题


华商网-华商报8月17日报道 央视又一波离职风潮刮起。每每有知名主持人离开央视,就有人唏嘘不已,不明白外人削尖脑袋想抢的金饭碗,为什么还有人扔掉。其实,能进央视的人一定厉害,而厉害的人在乎的是如何把自己的才能发挥到最大。当得到或者得不到这个诉求,都会考虑离开,去寻找更广阔的天空,寻求更多的可能。

央视又现离职潮

降薪或成为员工离职诱因

这几年李咏、崔永元、邱启明纷纷离开央视,最新的“离巢”消息是,8月12日央视足球解说员刘建宏递交辞职报告并被批准,随后央视体育频道《爆笑体育》主持人王涛也宣布离开效力11年的CCTV,走上创业之路。同时有关“央视系统全员降薪30%,未被告知原因”的传言引发网络热议。据透露,降薪政策从2014上半年已经开始实施,有年轻工作人员表示:“很多同事已经在办理离职手续了,大家工作积极性也不高,有的节目团队甚至集体出走,我们收入本来就不高,这次降下来就少得可怜了。”

随后有央视内部人士辟谣称全员降薪三成降的是奖金。还有小道消息称央视要求所有频道传达“央视系统全员降薪30%”一事纯系造谣,“央视没有减薪,至于增收节支奖或绩效奖,每年都根据收入进行调整,与减薪无关”。但央视足球解说员刘嘉远15日就发表微博称:“谣言止于工资卡,不是30%,是35%。”似乎坐实了奖金下调的传闻。

另一方面,中纪委在两个月前已经派出调查组进驻央视,并对央视有账务来往的主要公司进行了约谈,央视有多名高管及主持人被带走调查,继央视财经频道总监郭振玺、制片人田立武因涉嫌受贿被吉林检方采取强制措施后,财经频道副总监李勇、主持人芮成钢、央视纪录片频道总监刘文等人也在6月份之后相继被检方带走。8月14日,央视电视剧频道副总监黄海涛被有关部门带走,黄海涛长期负责央视电视剧的引进与播出,据传,其出事与央视电视剧采购有关。但此次降薪是否与此相关亦不得而知。

央视员工薪酬有多少?

收入分三六九等,月薪平均8161元

央视调薪传闻传出后,有媒体报道的数据显示,2010年后,央视平均工资逐步升高,去年还是6143元,到今年已蹿升至8161元。蹿升幅度大,是因为央视内部薪酬体制整改,取消部分福利和报销,转而体现在工资上。就去年的数据,央视月均工资与北京市月均工资不相上下,相比互联网和金融行业有不小差距,但与北京市媒体平均工资相比,已经处于中上水准。

据称央视的编制从员工出入门所佩戴的“门卡”中就可以看出端倪,门卡号前面的A、B、C、D基本上可以跟个人的编制等级画等号。根据不同的级别和岗位,央视员工的薪酬也分“三六九等”。编制内、台聘和企聘的员工每年年末还能够分到增收节支奖,这由每年的广告收入决定,一般在8万到10万不等。项目聘用和栏目聘用的员工就没有这项奖金。

A 正式职工 代表人物:李咏(离职)、白燕升(离职)

关键词:有户口、有编制、管得严

中央电视台作为国家副部级事业单位,虽然早就已经开始企聘改革,但依然有着事业编制。据知情人士透露目前央视事业编制大概还有近3000个,这部分人是央视的“正式职工”。该知情人表示这些编制基本不会再增加,“一个萝卜一个坑,空一个顶一个”。成为正式职工算是进了“体制内”,可以有职称,也不会随意被开除,在工资、保险、养老上都能有保障。工资不仅有级别工资、化妆费,还有特殊津贴。编制内员工,每月底薪在一万元以上。已经离职的李咏、白燕升就属于正式员工。

B 台聘职工 代表人物:白岩松、水均益

关键字:早期临时、基本都已转正

台聘据说是和正式员工享受类似的工资、福利,但是其实是没有事业编制、无法解决北京户口。央视前台长杨伟光在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说:“当时《东方时空》这样的节目许多正式员工做不了,不得不对外招人。但当时没有编制就只能采取台聘的方式,就是用他们创收的钱给他们发工资,收入不低于台里的老职工。比如白岩松、水均益、敬一丹、肖晓琳、朱军、董倩、王志,都是这样进来的。”但后来他们中的许多人都转成了正式职工。

C 企聘职工 代表人物:赵普

关键词:工资普通、有五险一金


2003年,央视大规模人事改革,通过央视旗下的子公司中视汇才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下称“中视汇才”)建立了劳务派遣制度。央视将大批非台聘的编外员工转送至该公司名下,因而被称为“企聘职工”。此后,央视每年通过“校园招聘”进来的新人严格来讲都是中视汇才员工。企聘员工组成了央视真正工作的中坚力量,虽然不享受一些正式职工和台聘的待遇,但是也是五险一金、各种保险福利较规范。企聘的员工底薪在3000元到4500元不等,更高级别的企聘员工底薪能达到7000元至8000元。2010年曾在微博上晒出自己工资的主持人赵普就是企聘职工,他自曝基本工资是2968.31元,加上当时主持《朝闻天下》一个班200元,上满半个月是3000元,加在一起不足6000元。

D 外协人员 代表人物:王凯(离职)、邱启明(离职)

关键词:没奖金、无底薪、随时可能走人

外协人员,原则上并不算央视的人,但是在央视大楼上班。2009年,时任台长到职后,进行了招聘改革,要求所有与中视汇才签订合同的员工,都要通过中央电视台人事办公室安排到各个栏目中。各个中心、栏目没有了用人权,但又持续需要大量人手。财经频道总监郭振玺想了一招,利用财经频道下属的公司——中视广经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招人,提供就业。其他中心的负责人见郭振玺这招管用,也效仿这一做法。“项目制聘用”应运而生。这些人的待遇完全看制片人、项目负责人脸色,基本工资低,为2000元到3000元。收入跟绩效挂钩。一旦栏目、项目结束,也就解除劳动关系了。

还有一些临时工跟栏目组、项目组签约。自称是央视编外人员的网友“编外-某地”曾发微博哭诉编外员工的悲惨境地:“在央视工作8年了,工服没我的,奖金没我的,挂历没我的,开大会没我的。”离职央视的王凯和早前离开的邱启明等人都是没有编制的“临时工”。

综合

外面的人,为进央视挤破头

名气大、平台大,是理想职业跳板

央视主持人纷纷离巢,但央视这样一个国家副部级事业单位的光环,还是吸引更多人挤破头地想进来。央视底层员工J小姐就透露,虽然央视的工资不太理想,但央视名头大,品牌效应好,受人高看,且之前福利待遇还不错。

“没央视平台,别人我不敢说,至少没有我。”这是“大嘴”韩乔生在一次访问时的内心剖白。对主持人来说,央视在国内电视台中的“一哥”地位无人可以抗衡,它是电视人的职业跳板、镀金平台,也是主持人的成名捷径。从央视走出的杨澜如今已是一家文化公司的董事局主席,但她也无法否认央视这块跳板给自己职业生涯带来的帮助,“很多观众都是从央视这个平台认识我的,我非常感谢央视给了我这么高的事业起点”。黄健翔在央视镀金的经历,令他跳槽到凤凰卫视。文清、赵子琪因为顶着“央视名主持”的头衔,而能转型当演员。还有部分央视主持人走上了政坛,比如《正大综艺》原主持人张政等。

此外知情人透露,与官员政要、财经巨擘接触机会多,能扩大人脉,也成为部分主持人进军央视的一个重要原因。早前在“朋友圈”里就流行着这么一个段子:某饭局上,中石油的一个副总请客,央视二台一个知名男主持也来了,男主持声音有磁性,人长得精神,当时正从耶鲁大学留学回来,气质很知性。干掉两瓶红酒后,男主持不那么端着劲了,嚷嚷着要和中石油的副总对赌,如果自己能再喝掉一瓶红酒,副总必须要给自己一张加油卡……

里面的人,奋斗多年又跳槽

收入局限、论资排辈、晋升困难

有媒体报道,央视将奖金下调的行为,使不少中青年员工在此当口转投新媒体,做起了网络自制节目,有的节目团队甚至集体“出走”。事实上,不管是主持人还是幕后员工,离巢的原因大抵一致。收入自然是一个重要原因。此外,央视限制主持人“赚外快”,接商演、代言都有严格限制。而地方台的主持人却自由很多,可以演戏、唱歌、走穴,收入事实上要比央视主持人高很多。而华商报记者了解到,央视主持人私下里也会悄悄“走穴”,知名主持人的价码松松上20万。央视对此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难以突破事业发展瓶颈也成为一些央视主持人选择离开的主因。刚刚宣布离职的央视体育频道主持人王涛就说:“离职与降薪无关,只是觉得自己的才华被埋没了。”1996年鲁豫离开央视,她直言:“我在那个大舞台上找不到适合自己的位置,所以我很困惑。可能换个地方,问题自然而然就解决了。”

事实上,十多年来,地方卫视发展迅猛,央视主持人离巢热度高涨的同时,央视也放低身段,几次向地方台主持人抛出橄榄枝,但并不成功,孟非(微博)并未最终进驻央视,谢娜也只是以合作形式主持《嗨!2014》。崔永元就说过:“以前我觉得,我们必须把自己扮演成一个知识分子,说话井井有条,有逻辑有顺序。一开始我就是这样干的,我用过好的语言方式,可是我发现事倍功半,我就用他们的那套方式。离开央视,我改正的第一条就是自己的说话方式,满嘴脏话,话糙理不糙啊,效率极高。这很管用,大家一下就听进去了。对我个人来说,也是这种方式比较好,压力全部释放,战斗力极强,抑郁症也烟消云散了。以前太累,现在好。”

http://news.163.com/14/0817/06/A3R4EV9Q0001124J_all.html#p2


628#
 楼主| 发表于 2014-8-15 16:34:43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14家中央新闻单位启动从业者保密协议签署

2014-08-15 11:28:26来源:中国新闻出版网
手机看新闻
保存到博客
  本报讯 (记者晋雅芬)8月14日下午,法制日报社举行签字仪式,与全社220名记者签署保密承诺书和职务行为信息保密协议。目前,14家中央主要新闻单位已启动工作。
  根据《新闻从业人员职务行为信息管理办法》,今年新闻机构须与记者签署职务行为信息保密协议和保密承诺书才能换发新闻记者证。《中国新闻出版报》记者从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了解到,7月15日全面启动换发新版新闻记者证工作以来,18家中央主要新闻单位中,求是杂志社、解放军报社、中国日报社、中国纪检监察报社、农民日报社、法制日报社、中新社等7家单位正在与记者签署保密承诺书和保密协议;新华社、光明日报社、经济日报社、中央电视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科技日报社、工人日报社等7家单位已拟好保密承诺书及信息保密协议;人民日报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青年报社、中国妇女报社等4家单位正在研究草拟保密承诺书和保密协议。在地方媒体中,重庆日报报业集团、重庆广电集团已启动保密承诺书和协议签订工作,其余各省报业集团正在研究草拟承诺书和协议。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新闻报刊司有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新闻从业人员滥用职务行为信息的现象时有出现。有的违反保密法规随意散布、传播涉密信息,有的擅自将职务活动中知悉的信息通过网络平台发布,有的将本新闻单位未播发的报道交由其他境内外媒体刊播,有的利用新闻单位资源谋取不正当利益,干扰了正常的新闻传播秩序,损害了国家利益和基层群众利益。加强新闻从业人员职务行为信息管理,是新形势下加强队伍建设、维护新闻传播秩序的迫切要求,也是推动新闻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该负责人表示,新闻单位和新闻从业人员要充分认识加强新闻从业人员职务行为信息管理的重要性,抓紧推进签署保密承诺书和职务行为信息保密协议的各项工作,进一步加强教育、明确原则、完善制度、细化要求,管好用好新闻从业人员职务行为信息,确保职务行为信息使用合规、管理有序。
(责任编辑:林夕) 原标题:14家中央新闻单位启动从业者保密协议签署

http://media.sohu.com/20140815/n403473741.shtml
627#
 楼主| 发表于 2014-8-15 09:26:3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admin 于 2014-8-15 09:29 编辑

【案例】
记者出差标准大起底 倒贴钱不是小概率时间:2014-08-07 16:20 编辑:hanhan





前言:
       做记者,特别是做调查记者、行业记者,出差是家常便饭。
        在外人看来,出差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单位负责报销,顺便还能游山玩水,品尝各地美食!在非出差记者的耳中,又常常听到一些土豪媒体有关出差的诱人待遇,比如:食宿无要求,出行想做飞机做飞机,想做火车做火车。
        正是基于这种从圈外到圈内的不小偏见,记者站网对全国二十多家的29位媒体记者、特别是一线常出差的记者,进行了一次小范围调查。
        不少常出差的记者感叹,出差多是时间紧、任务重,吃不香睡不好不说,还往往伴随着许多危险。就像眼下正在云南地震灾区的诸多媒体记者,他们现在的出差状态,是你想要的么?
        看上去很美,听上去很好。实际的情况是,美景就在眼前,没有时间光顾;美食就在身边,没有心思去尝。多年过后,许多常出差的记者却发现,留在记忆里的城市,只有机场和火车站。

调查结果
        7成左右的受访记者认为现有出差标准偏低,四成左右的记者称出差存在倒贴钱的现象。

本网声明:
        1,本次调查的对象,仅限于记者,所述出差标准仅指记者这个新闻民工群体。编辑、管理层、经营等媒体人员,不在此列。
        2,本次调查,主要针对的是市场化媒体,官媒、央媒及驻站记者,不在此列。
        3,本次调查,主要列举了四个问题:住宿、伙食补贴、城市交通补贴、满意度。采用微信、QQ的线上问答方式。
        4,本次调查的近29位记者样本,为记者站网综合日常媒体影响力随机选取,纸媒占大多数,电视、电台、网媒样本各占一个。
        5,由于所选样本的局限性及众多客观原因,本次的调查结果可能与整个媒体行业、所涉媒体单位,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差。即便同一家媒体,由于部门不同,出差标准也有可能存在差异。
        本调查结果,仅供媒体同行们饭后吐槽,严禁他用。同时,热烈欢迎各家媒体高管看到后,明天就提高记者的出差标准,上不设限!

住宿标准多按城市分,300左右居多

        由于城市发展、物价水平等差异,全国媒体在对于记者出差住宿标准方面,多按一二三线城市来划分。省会城市为一线、市级为二线、县级为三线。综合调查结果来看,一线省会城市300元每天的住宿标准较多。像华夏时报、证券市场周刊、21世纪经济报道、经济观察报、新金融观察报、《财经》杂志、央视财经频道等。

       其中住宿标准相对较高的有新京报、南方都市报等,标准为一线城市每天350元。北京青年报、凤凰周刊、中国经营报等,则采用吃住包干的方式,一天补助多少钱。北京青年报每天500元,凤凰周刊每天400元,中国经营报一线400元、二线城市350元。

        这里记者站网要特别提醒一下,如果有记者希望挑战一下住宿标准上限,去住五星级酒店,回来能不能报销,就看你的长相了。

       按一线省会城市300元左右的住宿标准,这个标准住如家、七天这样的全国连锁酒店,基本问题不大,应该还能含早餐。但像齐鲁晚报、楚天都市报、东方早报等一线城市200元的住宿标准,就有些紧张了,估计不贴钱的话,只能住小旅馆了。中国经济时报的条件更为艰苦,如果稿件被评为三等奖,吃住每天不超过200元。如果没评上三等奖,标准还要下调。

       二线城市住宿标准,多集中在200元每天。像时代周报、大智慧等。这个标准,也基本能满足住快捷酒店的需求。

伙食标准多年未调,最低每天仅12块钱

        如果说参与调查的记者对住宿标准,还算差强人意的话,那么不少媒体的伙食补贴标准,实在是没有跟上改革开放,与时俱进。齐鲁晚报每天仅补助12元,就连媒体同行眼中的土豪都市快报,此前也仅有15元,好在后来反对声音较大,目前已调整为凭票报销不设限制。

        除了每天补助十几块钱、连碗拉面都不能加肉的可怜补贴外,还有相当一部分媒体的伙食补贴在50元上下,像楚天都市报;《财经》杂志60元,新京报80元。按现有物价水平,这个标准估计只能吃饱,想吃的稍微好一点,就只能自掏腰包了。

        也有几家标准相对不错的,像成都商报一般城市每天130元、一线及旅游城市150元。第一财经日报100元,都市快报则是不设限,实报实销。

交通出行多火车,打车费多不够

       众所周知,做新闻追求的是速度。记者到达现场的速度,有时将直接决定记者拿到新闻素材。在这方面,媒体多半还是比较开明,只要新闻需要,坐飞机、坐高铁,都是可以的。

       像上海证券报、21世纪经济报道、国际金融报、成都商报、新金融观察、北京青年报、南方都市报等,大多在出行方式上,单位没作硬性规定,多看记者本人根据实际情况,做出便于工作的选择即可。其他的媒体,比如大智慧、中国经营报等,原则上规定坐火车超过多少小时的,便可换乘飞机。实际中,一般记者只需向主管领导进行审报,多能选择乘飞机出行。

        与食宿多有标准相比,记者出行交通费,各家媒体多采用凭票实报实销的方式,在上限上并无过多要求。但在出差所在城市的交通费,不同媒体又有不同规定。
        像大智慧对城市交通车票,不报销。齐鲁晚报、新京报、时代周报等,每天是50元。再高一些的如南方都市报,每天城市交通是100元。证券市场周刊、新金融观察、国际金融报、每日经济新闻等,多采用凭票实报实销。
        这里特别需要说明的是,不少媒体虽然在每天城市交通费上,有具体的约定,而一旦涉及特殊情况,比如前往重大突发事件现场需要包车等情况,记者与主管领导沟通申报后,多能特事特办,进行报销。

特别说明:
       本次调查主要采集了记者所在媒体规定的住宿、伙食补贴、城市交通补贴、满意度四个方面的素材,除此之外,一些媒体除对上述票据进行实报实销外,还对记者出差进行特别补助。比如每日经济新闻每天200元(含餐)、南方都市报120元。

结束语:
       根据记者站网的调查结果统计来看,在此次29位记者中,21位对现有的出差标准表示偏低,11位表示出差存在亏钱的情况。受访记者最为不满的,集中在伙食补贴标准和市内交通补助标准上。按一位记者的话说,为了不赔钱,每天只好多吃面,然后坐公交地铁去采访。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抛开出差辛苦危险不说,记者对出差的兴致自然不高,特别是那些社会调查类记者,一出差便是三两周的,更不愿意出差了。这种结果,与越来越多的调查记者离开,不能说没有关系。
       此前圈里曾流传着两家媒体记者出差让人眼馋的传闻。一是某知名调查类媒体,所有调查记者,人手一张银行卡,里面有几万块。遇事打声招呼记者拿起行李就出发了,不用去单位填单子借钱等繁锁手续,事后凭票去单位报销就行了。二是某都市类报纸,出差请线人请同行吃饭,无需提前申报,也不设限,事后填个单子说明事由即可报销。
        经记者站网向上述两家媒体同行求证,这两则传闻目前并不存在,现有媒体财务制度也不大可能支持这种传闻。即使存在,也是早些年处于黄金时代媒体不差钱的时候。
        记者出差的主要任务和目的是采访。因此,媒体制定的出差标准,总的原则应是便于记者出行和工作,不应在出差花费上去浪费精力和时间。


http://www.jizhezhan.net/sharedetail.php?id=1537#rd&sukey=601c156da1897ae0ad90c7b52775cac449201793df6591041775cc14c58349fe51f657c68deea8c5a4c08c97eb0dca0e



626#
 楼主| 发表于 2014-8-14 19:38:51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laser
//@江宁公安在线: 你们看,为啥警察蜀黍到现在都不肯开微信呢?这篇文章其实就是答案:1、微信上的谣言实在是辟不过来,单单今年上半年微信官方就冻结了365万个恶意账号,日均2万啊。卖假货的封了3万,每天虚假广告拦截1000万。啧啧。2、连这个内容微信最终都是要来微博上辟谣

@腾讯公司
为了守护用户关系链中的珍贵信任,微信将再出重拳清理谣言。目前,100多个传谣公众帐号已被封停,尤其是刻意散布虚假信息、诈骗、色情以及诱导用户进行分享的公众号。诞生至今三年多来,微信已经形成一套针对有害信息的完整打击体系,包括“用户举报、快速核实以及主动打击”等三大机制。请一起监督!


(1601)


(162)| 轉發(2259) | 評論(454)
8月6日14 : 36來自微博 weibo.com





(3)| 轉發(8)| 取消收藏| 評論(2)
8月7日10 : 12來自微博 weibo.com



625#
 楼主| 发表于 2014-8-14 19:36:25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记者站网
【网易总编辑赵莹请辞 副总编辑陈峰接管】今日,网易总编辑赵莹发出内部邮件称,其由于个人原因,已向公司提出请辞,接下来将转入年假模式,相关事务将由副总编辑陈峰接管。公开资料显示,赵莹曾任职于《南方都市报》,于2005年加入网易,历任时尚中心总监、网易副总编辑(2010年)、网易门户总编辑。


(25)


(8)| 轉發(28) | 評論(7)
8月6日19 : 41來自360安全浏览器


624#
 楼主| 发表于 2014-8-14 19:26:46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热门头条
【广电现离职潮 电视人集体逃离体制:为争口气】8月7日讯,近日,东方卫视副总监、SMG影视剧中心主任、年已43岁的苏晓宣布结束在SMG的九年工作,选择创业。2013至今,各级广电机构内,有太多电视精英从体制内离开,似乎“广电离职潮”正在来袭。







[url=](1)[/url]| [url=]轉發(47)[/url]| | [url=]評論(7)[/url]
8月11日10 : 13來自皮皮时光机





623#
发表于 2014-7-24 11:12:14 | 只看该作者
腾讯副总编眼中的媒体转型:关于新闻个性化、关于编辑与品牌、关于维权……        
这篇采访完成于一个月前,本身是“媒体转型”系列的一篇跟踪文章,来自于对在这方面做了很多积极尝试的腾讯网的采访。但当时今日头条事件爆发,而受访者腾讯网副总编赵国臣老师又不愿意在谈及个性化时显得似乎在针对什么,所以在事态冷下来后才让这篇对话面世。恰好今天腾讯宣布了OMG(在线媒体事业群)内部的调整,腾讯微博与腾讯新闻整合,前者所具有的个性化、社交化功能,将成为腾讯门户的技术基础之一。赵国臣在这篇对话中,其实多次在新闻产品化、个性化推荐等话题中,暗示了微博并入后起到的作用。

以下为访谈正文

腾讯网在四大门户中是比较从容的一家,微信每天带来的流量以亿计,商务发展和内容制作都有很充裕的空间,以今日话题为代表的评论产品和财经板块深度调查为代表的新闻产品都在逼近传统媒体一向见长的深度。

即使这样,他们仍然是门户中最“折腾”的一家,世界杯、奥运会这些大事件不用说了,平时也要三月一小改,一年一大改,把首页改得越来越像杂志。但在这背后,也是腾讯网对移动互联网和新媒体环境下,“新闻”的理解在不断进化。从以前的单向接受、有限阅读,到现在的互动立体、碎片阅读,受众的行为习惯发生了质的变化,新闻产品本身的形态在不断变化。而在这些变化中,哪些需要用技术的方式解决,哪些需要用“人”的方式解决,这也是最擅长“产品”“技术”的腾讯,所面临的一种考验和纠结吧。

他们到底做出了怎样的选择,这种选择背后的逻辑是什么?

个性化排在必读性之后

与众多同行的质疑一样,笔者也感觉,一个单纯强调个性化的资讯产品,其页面总体上有一种“格调向下”的感觉,即越使用乱七八糟的资讯越多。虽然克制不住好奇心总会去点这些资讯,但读完之后要么是上当感,要么是空虚感。赵国臣对此概括为“新闻垃圾食品”,原来腾讯这方面早有心得与教训。

阳淼:这次腾讯网改版强调了个性化资讯,前阵子炒得比较热的一个话题是“推荐阅读”这个功能得到了很高的估值,甚至超过了很多内容生产方的估值。你认为个性化这个功能在媒体里的重要性如何?

赵国臣:个性化也好,社会化也好,抑或其他,都是一种体验的提升,都是让用户缩短与目标内容的距离、减少障碍所做的努力。个性化本身不是资讯服务。就像我们吃东西一样,个性化能做到我知道你爱吃宫保鸡丁所以给你宫保鸡丁,但是媒体要做的更进一步,是我给你最好的宫保鸡丁,我告诉你这个宫保鸡丁怎样好吃、对你的营养价值在哪里。以前的媒体在给用户的过程当中没有考虑那么多,就做一个宫保鸡丁全天下通吃,现在的问题是并不是所有人都爱吃宫保鸡丁,你可能要搭配一点别的。但是食物本身还是最重要的。

我觉得在媒体应该做的事里面,个性化只是做了一端,只是做了分发给用户的那一端,没有包含内容的生产、处理以及对人的阅读需求的其他部分的涵盖。

人的阅读需求包含几种,其中之一是必读化需求,就是说任何一个人都需要去了解的信息和话题。为什么门户存在、报纸存在这么多年,一两百年媒体一直存在。媒体的价值在于可以把庞杂的信息通过自己的专业能力梳理出来给到用户。然后才是个性化的部分。个性化解决的是,我如何让这些必读有价值的信息有效地传达给受众。

我觉得只有个性化不是媒体。无论PC端也好,移动端也好,报纸也好,杂志也好,电视也好,没有捷径,只能是在体验上去提升,也不是喊一两句口号就可以称之为媒体了。

媒体这种东西必须要靠人才,这一端是很重要的。内容的生产到内容的分发是两个环节,你要控制好源头,源头的内容如果出现了问题,分发得再好出去也会有问题。跟刚才说的例子一样,用户喜欢吃宫保鸡丁,你也根据个性化给他了,但如果这个菜做得不好吃,用户以后也不会来了,因为你不光让他失望,还浪费了他的时间。

阳淼:我记得以前启动QQ时会有一个新闻窗口弹出,根据用户不同会推荐不同的新闻,这应该是最早的个性化推荐新闻了,后来为什么有一段时间没有了呢?

赵国臣:的确,个性化推荐并不新鲜,你说的这个产品叫i首页,后来下线了。为什么下线了?因为我们发现做个性化的时候,你必须是优质内容的基础之上。当时i首页选取的内容是腾讯网抓取的所有的内容,也不管这个内容的编排如何,也不管这个媒体的来源如何,只要它是跟这个用户匹配的就可以一股脑推过去,也没有考虑用户的客观需求。

垃圾食品大家都知道不好,但是很多人都爱吃。新闻中的垃圾食品是什么呢?猎奇新闻、黄赌毒,然后美女图片、八卦、奇闻、谣言。这种东西一旦看到标题,用户行为是我一定要点击进去看一下。有甄别能力就甄别一下,没有甄别能力可能就信了。如果仅仅凭这些方面去判断,给他做一些个性化的判定和推荐,肯定会出现很大偏差。虽然流量上升了,但是调性上不去。现在一些强调个性化推荐的产品一样有这个问题,流量上去了,推给用户的是垃圾食品。

现在我们总结,要做好个性化的事情,首先要处理好两端:一端是用户,要对用户有足够的了解。另外一端是内容,要对内容有足够的了解。这两端都要了解好了,然后就是你的算法如何去匹配。好的内容,跟用户如何去匹配。这就是算法,如何运用加权、降权的方式去把这些东西算进去,得到一个更准确的个性化推荐新闻的算法。

我们Q首个性化信息可能有10%,那10%是建立在90%的内容必读信息的基础之上,而给你10%的优化。

阳淼:我们根据什么原则来决定该给用户推送什么样的新闻?

赵国臣:有些网站发布的内容可能都是抓取的,但我们每一篇文章都经过人力看标题,然后发布,这是一次筛选。筛选完之后我们有一个编辑的判断机制,我们会从两三千篇最重要的新闻中筛选出200到500篇最核心的各个领域的新闻。这是编辑的第一道过滤。

第二道过滤,就会通过它的热度进行过滤。因为腾讯网的平台很多,接触到这些新闻的用户是非常多的,所以流量上会有一个统计,把后台五分钟之内或者十分钟之内上升最快的,一个小时累计最多的等等全部算进去,这是一种热度的算法。也可以根据一些分享类,比如说用户分享最多的。

第三个是看它的互动性,比如说跟帖,跟帖也会体现一个文章的好与坏,因为它有争议性。

第四个根据区域,我们会有一个用户的地域数据,可以精确到地级市,甚至跟进到区县这一级别去判断。

第五,就是根据看过这个文章的人还会看什么,根据同好来判断。假设所有喜欢梅西的用户他都看什么,可能都看阿根廷,这些东西我们会通过这几个纬度去算。再加上一些语义分析,是原来搜搜的一个团队在做,我们的算法不是针对某一个或某几个标签,因为针对标签会集中在少数几个标签上,比如说C罗、梅西等,但是看巴萨的比赛不一定是看C罗或者是梅西,他也有可能看另外一个不知名的球员。我们是针对整篇文章去做,会通过广义的语义分析去寻找用户的关注点。

当然还有很多细致的算法,包括性别、年龄、收入情况等等这些东西,但是这些东西我们觉得现在还不太好应用,但这是未来的方向,我们会把这个东西做得更细致,等我们把它算得更好的时候再给到用户。

这个数据平台腾讯我们现在用自己内部的平台,用我们的三大资讯平台,一个是网站、一个是微博、一个是视频。这三个资讯平台上所有用户的公开行为我们都会在后台进行一些群体的划线。

我们慢慢会引入QQ空间上的一些信息,这些数据在腾讯只要是公开的数据,都可以共用,但是我们会结合我们的属性把这些数据用的更好。因为要处理这种海量数据要更精细的数据挖掘与分析。

另外除了这些用户行为数据之外,订阅和收藏也很重要,比如像“今日话题”这个栏目,前两天订阅用户已经突破了500多万,一个栏目就有500多万的用户去订,每天光靠这个栏目带来的用户量就达到了将近七八十万,阅读数也有大约600至800万。通过不断积累,还有财经观察、新闻晚八点等等,我们都可以针对订阅用户做更精准的阅读推荐。

阳淼:你认为个性化新闻除了用户体验,还有什么好处?

赵国臣:用户体验提升之外另一个在我们看来最重要的就是,通过个性化我们释放了一些人力。现在腾讯网首页只需要一到两个人就可以,以前是首页每个栏目都要有相应频道的专人来运营,一个首页至少得十几号人。现在节省下来的人力,我们把他们解放出来做内容生产。

编辑力量的崛起

在记者一稿成名、凭借自媒体风生水起时,新闻行业的另一支柱岗位“编辑”看上去比较寂寞。但实际上,在资讯空前丰富的今天,如何筛选、呈现、加工、再创作,编辑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施展空间。

阳淼:这个“事实+”听上去好像更依赖于编辑的作用,更强调资讯“周边环境”的构建。

赵国臣:过去的十年其实互联网媒体不能称之为媒体,最多是互联网门户或者互联网网站。每一个媒体的构成应该是采编发三个环节,对于门户网站来说,过去的十年是部分缺失的,没有进入到采编这个环节。我们所谓的编辑,更多的就是加粗一下标题,加一些相关信息,就处理出去了。

如果一个媒体不能真正地参与编这个环节,媒体的品牌就出不来。为什么有些产品被说成搬运工,为什么说互联网媒体不值钱。前两年我们的编辑出去的都不敢说自己是编辑,只能说我们是腾讯网的人。但是这几年慢慢地你会发现,编辑真正有他发挥的地方了,真正让他们起到了编辑的作用。

现在互联网,尤其是社交媒体越来越多,并不是很多东西一定要靠记者去采。可能记者跑前方还不如十个现场的观众。有些时候不一定出到现场才可以获得优质的内容,所以在这方面要比拼后方的功力,比拼编辑的能力。

还有一方面,要有一些互联网特性的内容。就是经过大数据的一些算法,加上一些互联网体验,图表化的那种,视频、百科的,其实这些东西都是未来互联网原生、原创的一个重要的突破点。互联网时代,如果你从用户体验出发,考虑传播性,其实可做的空间是非常大的。

像现在国外有很多类似的网站。比如说前几天有一家海外媒体,针对日出概念作了一个持续体验,把Twitter上日出这个关键词跟随时间的变化,在全球范围内波动的情况再现出来,用户可以自己通过时间轴查看,特别好玩。

这给用户的体验完全不一样,增加了阅读的趣味性,而不是把传统媒体的东西搬到互联网上给到用户,这一块未来的空间是非常大的。如果做一个互联网门户,这都是硬功夫。

我们现在内部也意识到这个问题,腾讯现在产品是P族,编辑是M族。现在我们计划要建立一个新的职位叫做产品编辑,在产品的通道里面建立一个PM族,也是出于这方面的考量。

这个岗位介乎于设计师前端,开发工程师、产品和编辑之间,他都要懂。要光有一个产品经理做这个事情,他可能做出来东西就是一个特别产品化的,不好玩,可能体育上的东西又不懂。我们公司这两年不缺产品,但是我们缺懂内容的人。前两天我们产品组在招人,一直招不到合适的人,行业里没有这样的人,所以我们现在基本上是从两方面,一个是从产品上招人,然后让他学习内容,另一方面从编辑里面挖。这样就利于大家未来的发展了,我们从各个领域人才的配备和培养上都往这方面努力。

阳淼:无论是个性化还是“事实+”,都需要基础的资讯产品。这些产品我们与版权方的关系如何?

赵国臣:具体的钱我不是特别清楚,但腾讯网每年购买版权投入会占很多运营成本,全国核心的新闻机构都和腾讯网有签约和合作。版权这一块的费用每年也在上升。

阳淼:最近争议比较多的移动端资讯,我们是怎么做的?

赵国臣:移动端以前没有APP,我们在做PC端的内容时也同步将内容在移动端生成,版权方面我们也是同步考虑到的。

我们现在有一些原创栏目,也是引进了Business Insider等比较优质的版权内容,我们也在会协助这些机构做一些维权。因为一旦介入到生产和编辑环节,投入大了,对成果就要珍惜,要考虑它的价值。如果你做了一个东西被人家轻而易举拿去了,最后你的品牌价值在哪里,你的媒体价值也就不存在了。所以要确保原创在品牌上要达到的成果,必须在维权上做好。现在国内的维权环境越来越好了。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网立场

http://www.huxiu.com/article/38394/1.html?odby=toauthor
622#
 楼主| 发表于 2014-7-20 09:59:24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王君超

新浪微博的社区公约和社区委员会制度,是“网络善治”的一个范本。#weibo project# @曹增辉 @亚东 @临远临近 //@彭晓芸: 回覆@mil1553_p2d: 没有自治,就会引来高强度管制,正是这样。我固执己见,无论是外媒的倾向性还是国内的左左右右,不能强迫我说他们想听的话重,总要

@彭晓芸


新浪的社区自治越来越完善成熟了。记得当时我强烈呼吁社区自治,还是第一批社区委员会委员,那时外媒采访,希望解读成为加强管控的信号,而我坚持认为,这是网络公共空间的社区自治实验,把自治走在法律之前,这才是公民社会的标志。言论自由不是肆无忌惮无责任的自由,造谣诽谤者就该受到处罚。

[url=]
(19)[/url]
| 轉發(14) | 評論(17)

21分鐘前來自微博 weibo.com


[url=]
[/url]
| [url=]轉發[/url]| [url=]收藏[/url]| [url=]評論[/url]

3分鐘前 來自微博 weibo.com


还有1条对原微博的转发




彭晓芸


回覆@mil1553_p2d: 没有自治,就会引来高强度管制,正是这样。我固执己见,无论是外媒的倾向性还是国内的左左右右,不能强迫我说他们想听的话。我作出判断,然后等待时间检验,时间如果告诉我,判断错了,我会检讨。我只服从实践和逻辑。 //@mil1553_p2d:没有自治,就会引来管制。 虽然困难重重,总要
[url=]
[/url]
| [url=]轉發(3)[/url]| [url=]收藏[/url]| [url=]評論(4)[/url]

6分鐘前 來自微博 weibo.com







621#
 楼主| 发表于 2014-7-19 18:41:39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时评眉

#好戏连台# 1、借“去职官员低调复出任职行业协会”稿@記録者陳寳成 平调复出继续任职财新传媒;2、恭喜@雨声v 殷玉生同学重返人间,获得自由!

[url=]
收起[/url]
|[url=]
查看大圖[/url]
|[url=]
向左轉[/url]
|[url=]
向右轉[/url]





[url=]<[/url]
  • [url=][/url]
  • [url=][/url]

[url=]>[/url]




[url=]
[/url]
| 轉發(2) | 評論

17分鐘前來自iPhone客户端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