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刘海明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媒体经营案例

[复制链接]
611#
 楼主| 发表于 2018-8-3 19:37:48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重庆商报》《重庆晚报》同时宣布周六、日不再出版2018-08-02 11:52

今天见报的《重庆商报》《重庆晚报》在头版登载“致读者”公开信,同时宣布调整出版周期,从2018年8月4日起,周六周日不再出版。
据公开资料,《重庆商报》《重庆晚报》同属重庆日报报业集团。《重庆商报》创刊于1997年,是一份面向大众的重庆本土综合性都市报,目前商报主要运营平台已经转入16年上线的“上游财经”,主打商业、财经、社交。《重庆晚报》由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于1985年5月创建,资历较老,曾经拥有过一批知名栏目,旗下“慢新闻”app于2016年上线。
重庆日报集团旗下的《重庆晚报》《重庆晨报》《重庆商报》以及华商旗下的《重庆时报》被称为重庆四大都市报。前三家经营后勤已于去年合并,并传出过三家报社将整体合并的消息,《重庆商报》也曾传出过纸质版停刊的消息。
都市报大面积取消周末出报,估计不会太远了。
消息来源:记者站

612#
发表于 2018-8-7 12:56:00 | 只看该作者

【案例】重磅 | 新闻纸价全国暴涨!中国纸媒业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原创: 媒通研究院  媒通社  2017-08-29


提价!提价!新闻纸价暴涨!

萧瑟的纸媒行业屋漏偏逢连夜雨,这必将成为压倒许多纸媒的最后一根稻草。

8月19日,新闻纸生产巨头山东晨鸣集团给各大报业集团发了一份“提价函”:即日起,新闻纸系列产品上调500元/吨。三天后,山东华泰纸业再补上一刀:新闻纸上调500元/吨。提价引发连锁反应,据媒通社了解,目前全国至少有70家纸厂提价或暂停接单。




此次涨价风潮,在中国传媒发展史上具有拐点意义,它透视出纸媒行业生态已经恶化到了不能再严重的地步,毫不夸张地说,整个行业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01
新闻纸暴涨至5600元/吨,同比上涨36.5%


据媒通社了解,8月3日-8月9日几天时间内,全国超70家纸板厂或宣布涨价,或限量接单,涨幅3%-10%不等,牵涉浙江、山东、福建、广东、上海、云南、江苏、湖南、湖北、江西、广西等地相关厂家。

“8月份能买到货就是一种幸福! 不要问价,直接问有货吗?”行业供需关系的急剧变化反映出市场的焦灼心态。

来自中国报业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上半年,国产新闻纸全国平均价格为5100元/吨,比2016年同期的4100元/吨上涨1000元。

如果加上8月份这一轮上涨,国产新闻纸价格攀升至5600元/吨,比2016年同期价格暴涨了36.5%。


02
涨价原因:环保整治、原材料上涨、供需关系紧张


新闻纸价格为何出现如此大幅上涨?

在山东华泰纸业发给各大报业集团的“提价函”中提到,进入2017年下半年,受“环保影响,进口废纸受限,国内废纸价格大幅上涨”,所以决定调价。晨鸣纸业集团给出的涨价理由类似:受原材料、媒体等大宗物资及物流成本上涨影响,所以作出新闻纸上调500元/每吨的决定。

据业内人士分析,由于国内环保政策的收紧,导致高污染的造纸行业部分企业被关停整顿,产能受到影响。目前河南地区关闭407家、搬迁140 家、签订搬迁协议54家、断电1336家。“按照计划,2577家‘三无’企业下月将全部关闭。”山东、河北、天津关闭623家,搬迁265家、断电4263家。按照计划,所有“三无”企业十月将全部关闭。

“随着环保执法加强和供给侧改革的推进,一部分不符合环保规范的中小造纸企业被整顿,”一位媒体人士分析说,价格话语权就会集中到造纸行业巨头身上,环保治理是引发新闻纸价格上涨的一个重要因素。


原材料上涨、新闻纸行业供需关系也推动了新闻纸价格全面上涨。因为报业发行量、广告继续大幅度下降,新闻纸使用量继续减少,纸厂纷纷转产、停产,新闻纸产量大幅度下降,造成新闻纸市场供需关系迅速发生了变化,供应紧张且价格快速上升。

在需求侧,全国94家用纸量大的报社大不如前。2016年上半年总用纸量为52.6万吨,2017年上半年总用纸量为46.9万吨,同比下降10.8%。

据中国报协统计,2017年国内新闻纸总产量约为165万吨,比去年180万吨的产量下降15万吨,下降幅度为8.3%。

在进口纸方面,预计2017年进口量约为20万吨,综上所述,2017年新闻纸总的供应量约为185万吨。


03
再不出毒招就没机会了


媒通社粗略估算,整个报业行业要为此多支出纸张成本24.7亿元!

“这个事对报业打击很大”“每吨涨价500元,报纸要增加多少成本?!”,新闻纸涨价的消息在各大媒体群炸开了。

对于涨价的消息,报业从业人员大多抱以悲观态度。“我们印刷厂的用纸量非常大,报社受影响挺大的。”山东青岛一家报社媒体人说,我们的盈亏平衡点将被打破。


“下半年纸媒日子更难过了”。听闻此言,广州一位媒体从业人员感叹。

新闻纸提价之后,面对急剧上升的成本,肿么办?这是摆在每个报业操盘手面前的一道难题。媒通社的建议是:减版、财政补贴、发行季提价,你最少得有一个点来应急。



一、减版就是必杀技。面对新闻纸提价,社长总编第一招就是减版。现在报摊上报纸很少能见到48个版厚的报纸了,大多减到16个版或32个版。当年广州日报报道香港回归100个版、南方都市报1000个版的盛况已经成为纸媒不可复制的历史。为了应对成本上升,一些报纸每逢节假日就休刊,甚至有些报纸周末不出刊,比如中国青年报和晶报(周日不出),这样成本大大降低。当然,减版不是你想减就减,它带来的负面效应实在太大,很多报纸甚至为此陷入了“死亡螺旋”。


二、发行季提价势在必行。2018年报纸发行季快到了。提高发行季提价也是应对新闻纸价格上涨的利器。比如,一直走市场化路线的南方周末从2元提高到5元,一举摆脱发行亏损补贴的局面。现在,南方一些党报开始酝酿发行提价,依靠党报优势,发文征订党报,尽量把政府、企事业单位宣传预算抢过来。比起党报,其他市场化纸媒虽要慎重考虑,但适度减少发行量也无不可。

三、财政补贴该要还得要。申请财政补贴,是消化新闻纸价格上涨的第三个办法。报纸为作为舆论宣传阵地,可以利用各种扶持政策,向政府申请财政补贴。不过现在大部分财政扶持资金对定向支持融媒体项目客户端、APP等。报纸本身要想分到一杯羹,难上加难。

凛冬已至,有关报纸的坏消息一个接一个,新闻纸价格暴增,是否会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我们将拭目以待。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unLeDpoCwHHeLD4qw24gLw
613#
发表于 2018-8-7 15:48:52 | 只看该作者

【案例】为啥副市长变身社长后,这家纸媒收入暴增十倍

刘文涛  中国报业  2017-07-10

《中国报业》杂志与您探讨传媒业的现状与未来

媒通按:在传媒业大转型大震荡的时代,机遇和挑战并存,英雄和失意者辈出。这是最痛的时代,也是最快的时代,在变幻莫测的进化场景中,那些锐意改革、救亡图存、舍我其谁的传媒操盘手本身就是潮流的方向,其智慧和担当,应为行业最大赋能,应为同仁鼓呼。基于此,媒通社将以史家之笔、赤子之心、专业之力,记录这个行业先锋操盘手的思想与行动,并结集成书《舍我其谁:中国传媒顶级操盘手访谈录》出版发行。您想了解哪位媒体人的最新思想和战略?您想获得哪些方面的一手资料?只要您在后台留言与提示,媒通社将全力以赴,找到您想要的操盘手。没错,下一个访谈对象,由您来定!
提到廊坊,你会想到什么?义和团廊坊大捷?别闹了。

这些年来,距京不远的河北廊坊市由于地缘优势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而作为这座城市的媒体旗舰,廊坊日报也声誉日隆。据悉,2016年收入近亿元,同比增长36.2%。用户总量达150万 ,其中平面媒体50万,新媒体的用户数量100万。在纸媒式微的当下,廊坊日报俨然是从斜刺中杀出的一匹黑马,令同业刮目。

这家曾名不见经传的地市级党报,在传媒业大震荡的特殊年代,焕发出了别样的精彩,令人着迷,也让人惶惑——为什么是廊坊日报?

提到廊坊日报,就不能不提现任廊坊日报党委书记、社长张宝富。作为廊坊日报操盘手,张宝富称得上是传奇人物,在任职廊坊日报之前,是三河市副市长,彼时2005年,整个廊坊日报营收才1000多万元,也就是说,张副市长变身为张社长后,这家地级市媒体的体量暴增了近十倍。

回溯廊坊日报发展史,媒通社发现,相比于同级别的报纸,廊坊日报很早就拥有惊人的野心,从不满足于做一张靠财政养活的区域性党报,而是致力于做京津冀地区乃至全国的一流党报。也许,在很多人眼里,这就像是一个笑谈,但时间最终没有辜负有梦想的人。



张宝富

张宝富无疑是廊坊日报的灵魂人物,他的个人气质与雄心,深深影响了这家报纸的发展气质。只需要稍稍审视一下廊坊日报目前的宏大架构与融媒能力,就可以看出这是张宝富“十年磨一剑”战略观的成果。

十年风雨潇潇,廊坊日报从京津冀地区报业的落后者,一跃而成为领跑者,其中甘苦辛酸,张宝富“得失寸心知”。

为镜鉴中国媒体融合发展与创新,我们特邀到了廊坊日报社操盘手——党委书记、社长张宝富接受采访,且看他操盘的决要和高招。

(Q:媒通研究员刘文涛  Z:廊坊日报社党委书记、社长张宝富)




张宝富
Q1:首先,还请您介绍一下目前廊坊日报在融媒战略上做出了哪些部署,包括哪些板块和矩阵?

Z:近年来,廊坊日报社形成了“三报一刊一网一端十四微一屏一栏一台”8类23个媒体发布终端,打造了廊坊日报社旗下“纸媒集群、网媒集群、室内外媒体集群”融合共生、功能强大的“新闻联合舰队”。

具备从平面到立体、从PC到云端,从固定到移动,从室内到户外,多方位全时段、广覆盖的立体传播格局。初步实现了“全媒体发布、全天候传播、全能型记者、全方位创收”的目标。


Q2:廊坊日报社2015年底建成了集中心枢纽、信息聚合、指挥协调功能于一体的全媒体中央控制室,请问,其具体组织架构是怎样的,又是如何具体运作的?

Z:中央控制室的投入使用让新媒体矩阵如只有媒体终端“四肢”的人有了“大脑”。根据工作需要,中央控制室由内容运营官、平台值班总编、屏媒编辑、网媒编辑、纸媒编辑以及两微一端编辑等报社核心采编人员构成。


在这里,内容运营官统筹所有稿件,并依托大数据支持,按照严格的“三审把关制度”以及《全媒体采编发布流程及发布规定》各司其职,根据各媒体属性和发布形式进行差异化编辑,按照发布流程进行新闻稿件的再分配,在“三报一刊一网一端十四微一屏一栏一台”8类23个媒体终端上进行发布。

原来只有一张《廊坊日报》,所有新闻第二天见报开始传播,现在形成了新闻产品“前端采集一体、终端发布多元、传播全天候进行”的“一、多、全”新模式。


Q3:近年来,廊坊日报社相继投入1000多万元,较早地进行“屏联网”建设,建成了廊坊云报屏。但全国范围内“屏联网”和“云报屏”的提法并不多见。

Z:廊坊云报屏利用云媒体技术,立体化呈现新闻,具备可互动和热点功能,并且是一部可精准定位用户的多媒体触控一体机。

基于廊坊云报屏的大规模覆盖及部署地自主订制特色内容等功能,廊坊日报推出了廊坊云报APP与之关联结合。实现了客户在移动端自主观看感兴趣的部署地内容。廊坊云报屏与廊坊云报APP嵌入了当今主流的云媒体及大数据技术,实现了在用户运用廊坊云报APP时,我们可对用户的阅读偏好及行为轨迹等习惯进行跟踪记录和分析。

该APP在第五届互联网品牌大奖中,荣获“中国最具创意的本地应用手机客户端”荣誉称号。廊坊日报社运营的廊坊云报屏及相关联的廊坊云报APP,与传统的报纸、网站、公众号等媒体只能单方面的发布消息和简单的互动相比,不仅能调用本地与百姓息息相关的各类资源,还能增加市民与媒体的粘合度。廊坊云报屏自带热点发射功能,每块屏能为一万平米提供免费WIFI。


Q4:自媒体兴起,各大平台加速布局,“渠道为王”的说法甚嚣尘上。请问您如何看待“渠道为王VS内容为王”的争论?廊坊日报社在二者之间又是如何兼顾的?

Z:内容与渠道是一体两面、相辅相成的,内容是根本,渠道是途径或形式,媒体融合就是把传统媒体的内容优势与新兴媒体的渠道优势结合起来,进而“占领舆论主阵地、牢牢把握话语权”。“内容”与“渠道”如同一棵大树的“根”和“干”,坚持“内容为王”是“根”,积极拓展“渠道”是“干”。“报纸”是由新闻与纸结合起来的,如果没有新闻就是一张废纸。


新闻的承载方式除了纸之外还有手机、移动媒体、网络媒体、户外媒体等方方面面的多种形式,现在媒体融合发展面临的问题就是发声方式、途径太单一,显苍白无力。党报不能只侧重以文字形式表达,其他方式不会发声,缺乏发声的途径、方式。廊坊日报社将内容建设与拓展渠道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在坚持“内容为王”,把内容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向用户提供权威、多元、深度、专业新闻内容的基础上,依靠既有技术优势,创新传播渠道、增加多种表达方式、扩大受众范围,把党的声音传播得更好、更广、更远、更快。

我们坚持“内容为王”从未动摇,同时通过发展新媒体,又积极拓展传播渠道。目前新媒体用户150万,影响用户800万,极大提高了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力。2017年市第六次党代会、市“两会”期间,通过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发布文字、图片、视频、音频、H5等各类优质新闻产品284条,“两会”直播点赞量16万人次,直播阅读量达到106万,总阅读量达到180万。


Q5:您此前曾表示廊坊日报社的改革没有终点,2017年,廊坊日报社将继续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还请您详谈一下,这三个层面的推进各包括哪些内容,且彼此又将如何互为支撑?

Z:宏观层面是目标。即实现全媒体智能传播,实现我社全媒体传播平台、大数据平台、舆情监测平台、活动营销平台、便民服务平台五大平台的协调联动、彼此助力、互通共享,实现新闻资源和广告经营资源在这五大平台间的优化组合及最大化利用。此层面涉及整个报社的所有部门。


中观层面是保障。即建立适应全新采编及经营流程的机制体制,关键在于“匹配”。这一层面涉及报社的人事和采编部门。具体表现为:1、确定重点发力平台;2、部门改革;3、考核机制改革。

微观层面是抓手。立足“中央厨房”机制,全力推进智能化传播、智能化经营,关键在于“实用”。这一层面涉及采编部门和经营部门。


Q6:您不仅是一座城市的媒体操盘手,还是中国地市报研究会的秘书长,现在整个行业发展的角度看,您对纸媒的明天有何预见?大部分纸媒能冲出重围,在这场浩荡的融媒转型之路上生存下来吗?

Z:未来报社必是全媒体传播、全媒体经营、全媒体服务的报社;未来报纸仅为传播的一种形式,将与新媒体融合实现全方位智能化传播;未来纸媒将是以互联网为基础智能化、数字化的纸媒。

廊坊日报社全媒体中央控制室

具体地讲:

1、建设“中央厨房”,推进“智能化”传播。采用媒体内容大数据支撑的“中央厨房”式的生产流程,打造全媒体矩阵,实现新闻全方位立体化智能传播。

2、经营转型升级,实施“智能化”经营。报纸广告经营将转化为报业融媒体或全媒体的经营。以客户资源大数据为基础的报业经营,必须逐步走向“智能化”经营。

3、创新管理制度,保驾“智能化”传媒。探索新的强调内在质量的集约型报业经营模式,从报业内部挖潜,制度创新,完备适应集团化发展的财务管理、人员考核、内部审计等内部管理制度,建立传媒集团子公司的科学管理体系。

来源:媒通社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lkQMmh1TZR4X4rPQfEWECg
614#
发表于 2018-8-7 15:59:26 | 只看该作者

【案例】收购、投资——百岁赫斯特集团新媒体环境中的发展之道|媒访谈

许小廷  话媒糖  2017-07-10
本文由话媒糖独家编译,原文来源:https://www.niemanlab.org,未经授权,谢绝转载。授权转载请联系:huameitangcd@163.com

分割线

编者按:赫斯特是报纸历史上最伟大的名字之一,但目前业界在关于美国媒体未来的讨论中,我们关注的更多的是《华盛顿邮报》、《纽约时报》,赫斯特这个名字却很少听到。

赫斯特集团(Hearst Corporation)从报纸起家逐渐发展成为美国出版界巨头和多元化传媒集团,目前正作为一家报业公司重新崛起。赫斯特集团总部位于纽约市曼哈顿区的赫斯特大楼,1887年由威廉·伦道夫·赫斯特(William Randolph Hearst)创立。如今赫斯特家族管理并拥有着整个集团的业务。

目前集团拥有22家日报、64家周报,赫斯特集团表示自己已经进入了收购模式。就在一个月前,它成为了康涅狄格州最大的出版商,收购了《纽黑文记事报》、Digital First媒体公司的《康涅狄格杂志》。在过去一年里,该公司进行了三次收购,其中最大的一笔交易是《休斯敦纪事报》(Houston Chronicle),这次收购加强了赫斯特在德克萨斯的整体实力。

赫斯特报业集团总裁马克•阿尔丹(Mark Aldam)是收购模式的架构师,他广泛的策略可能会提升赫斯特在新闻业中的地位。可以肯定的是,报纸已经成为赫斯特公司的一个非常小的的部分。尽管它的根基是报纸,但今天它25%的利润来自于数据销售和软件b2b业务。

即使赫斯特集团的报纸已经在在创新中迈出了新的步伐(开发新产品、投资数据、为新内容创建品牌等等)中获得的创新的步伐,阿尔丹还承诺会在秋天发布一份“改变游戏规则”的公告。

下面这段采访中,阿尔丹讲述了赫斯特的发展战略。

KEN DOCTOR:我们来谈谈《纽黑文记事报》的收购和它的业务动态吧。你到这最主要的任务是什么?你能把印刷和销售业务结合起来吗?

MARK ALDAM:所有后端功能将被整合,印刷、包装、配送、独特的广告、产品等等。今天这些属性之间几乎没有重叠。在服务领域,人力资源、财务、IT、生产、印刷、包装、运输、配送,所有这些都将得到巩固。

他们将会有很多机会把这些储蓄重新投入到我们认为的两个重要领域:新闻编辑和本地广告销售。这是保障纸质版版报纸发行量的两个关键因素。

DOCTOR:这一理念之下应该会有很多工作需要做,但这些工作可以简单概括为内容和销售,对吧?特别是在数字化的今天,内容和销售越来越重要。那么你们在其他方面是不是会减少一些成本呢?

ALDAM:这是当然。这就是我们的发展理念,至少我认为这是一个有效的策略。

DOCTOR: 你会关闭一些印刷厂吗?

ALDAM:嗯,我们只有一个印刷厂。《纽黑文记事报》已经把他们的印刷和包装外包给了Hartford。我们很快就能在我们的印刷机上印出尽可能多的联合报纸。其他几个周报以及小型日报都会转移到我们在布里奇波特的工厂。

最近我们在诺瓦克(Norwalk)的办公室被合并,所以我们所有的非本地新闻机构都搬到了诺瓦克的一个办公场所。这就是我们所有数字资源的所在地,我们许多重要的工作都将在那里完成。但我们在布里奇波特、丹伯里、格林威治、斯坦福德、诺沃特都会设有办事处,作为当地销售代表和当地记者工作的地方。

DOCTOR:你去年还收购了另外两个…

ALDAM:去年我们一共有三次收购。我们在康乃狄克州收购了Norwalk Hour。
我们还收购了Conroe Courier和22家在休斯顿外环附近的周报,然后我们还从密歇根的Batdorff家族买了Big Rapids和Manistee。

在每一个案例中,我们都尽可能地巩固业务的运营部分,重新投资于产品和人员配备。短短不到一年,收入大幅增长,利润明显比我们接手时好得多。它证明了,当你巧妙地将这些这些特许经营权联系在一起的时候,它们的价值就会真正地提高。

DOCTOR:你们会在《纽黑文记事报》的新闻编辑室人员中投资多少呢?

ALDAM:至少10个岗位。剩下的部分(在《纽黑文记事报》收购中获得的其他出版物)我们还不太确定,但是纽黑文是我们需要投资的第一个地方。





(纽黑文)

DOCTOR:多年来我一直会到纽黑文去参观,我感觉受过教育的纽黑文人从来不会关注太多的报纸。那里报纸一代又一代的主人不断地减小编辑室的规模。如果你至少加10个岗位的话,一共会有多少工作人员呢?

ALDAM:纽黑文新闻编辑室的员工人数减少到了38人,已经达到我们最大程度的精简。为了推出一种涵盖体育、商业、社区、城镇、市政厅和国家信息的本地产品,我们会增加10个岗位,在新闻编辑室和当地广告销售团队进行再投资。

DOCTOR:你在一份新闻稿中说,今年是这个策略营利增加的第四年。

ALDAM:第六年了,而且是连续增长。在过去的三年里,我们的收入是比行业平均水平要高6个百分点。

DOCTOR: 你认为增长的驱动力是什么?

ALDAM:本地化,我们的数字增长继续超过行业平均水平。

DOCTOR: 是Local Edge(赫斯特开发的早期营销服务业务)?

ALDAM:有部分是 Local Edge的功劳,还有就是其他很多企业服务,包括发现和服务客户。

DOCTOR:很少有公司在印刷的时候削减开支。你认为如果如果报纸并非一周七天都有纸质版会怎样呢?

ALDAM:在我们的一些较小的市场中,我们已经做了报纸砍伐频率的改变,并且已经奏效了。不过,这些都是很小的市场。

DOCTOR:包括哪些市场呢?

ALDAM:比如密西根州的《休伦每日论坛报》,伊利诺斯州的爱德华兹维尔、伊利诺斯州等。密歇根有所的报纸都是一周印刷6天。我们的周末版也从两个版本变成了一个版本。

在更大的市场上,我们坚持“质优价高,每周7天送货上门”,我们认为这种经济模式还会存在很长时间。因为在这些市场中,我们超过45%的收入来自于消费者(而且这部分收入还在不断增长),我们有义务为受众提供七天的体验。

不过这些都会逐渐改变。

DOCTOR: 我认为这是基于你在数据中所做的所有投资和对受众更好的理解。你已经雇为数据团队佣了大约25个人,对吧?

ALDAM:是的,但是我们的数字开发团队现在比一年前多了56人,我们在迭代产品。我们使用的是数据和商业智能工具,这个团队为我们提供了一些信息,帮助我们了解客户的需求。




DOCTOR: 让我们谈谈贵公司另外两个正在投资的领域,其实一个是播客。

ALDAM:我们现在所做的并不是很多(不到6个),但是我们关于一些关键话题的高质量播客越来越多。我们对播客未来的看法是,它是连接更大的人口和当地社区的重要途径。因此,我们正在大型市场上大力投资开发这种能力。

DOCTOR: 你现在的播客是全国性的还是地方性的?

ALDAM:它们大多是地方性和区域性的。

DOCTOR: 你们第二个投资领域是将活动作为收入来源,这也是你计划的一部分吗?

ALDAM:是的。活动可以让我们公司的品牌走到现实中去,给消费者的生活带来新体验。

DOCTOR:赫斯特报业公司是其所有的报纸上都做过裁员?还是选择性裁员?

ALDAM:过去六七年我们并没有进行实际意义上的裁员,而且我们改变了不必要的管理层,然后为新闻编辑室重新配置记者、专栏作家。所以我们过去三年员工数量实际上是增长的。



DOCTOR: 质量和数量之间有动态关系。如果你的收入中有45%是消费者驱动的,那么你如何平衡利润和你给读者的产品呢?

ALDAM:总的来说,这部分的盈利超过了我们业务总收入的40%,在过去10年里它的贡献翻了一倍,并且每年都在增长。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可能有上限,但我们并不羞于让消费者多付钱,而且我们知道我们的客户数量比十年前要少。

但这些都是有高质量、参与性强的受众。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qX9F6hluP7xwaCrKxDGvGQ
615#
发表于 2018-8-7 17:08:11 | 只看该作者
【案例】BBC下决心要革自己的命!年度改革大计透露无限“年轻态”信号

原创: 腾讯传媒  全媒派  2017-07-19
7月4日英国广播公司(BBC)宣布年度计划。一向以高品质著称的BBC这次决定不再坚持“高冷”,而是在保证节目质量的同时也拥抱年轻的观众群体。本期全媒派(qq_qmp)独家解读BBC年度计划,看英国老牌媒体机构如何自我革新。


拥抱网络,吸引年轻观众

BBC的历史使命是告知、教育和娱乐(to inform, to educate and to entertain),而它自己也意识到在互联网时代完成这样的使命需要网络为核心的战略规划。在年度计划里,BBC提出要做一个适应互联网的BBC(internet-fit BBC),而这样的适应不仅仅意味着要拥抱互联网,而且要为只有互联网的未来做好准备。



BBC意识到不同年龄段的人群的媒体消费习惯已经大相径庭。BBC在英国的年轻一代的眼里已经不再有吸引力,YouTube才是他们最喜欢的频道。为了不把自己祖国的花朵交给大洋彼岸的频道,BBC将在儿童节目上投资4400万美元,并且将制作个性化的教育节目写到计划中。

为了吸引年轻的用户群体,BBC不仅要改变内容制作的重点,还会采取移动端为先的策略。

1.BBC将优先发展直播视频内容,挑战Facebook和YouTube行业领头羊的位置。

2.在内容推广上,BBC也会继续借助社交网络的力量进行推广。

3.在移动端上,BBC明确提出要发展iPlayer,以及要改变BBC新闻手机应用的体验,比如推出更多适合移动端观看的竖视频,增加视觉化报道的数量。


多元化的内容矩阵建设

BBC表示将会在高峰时段播出比竞争对手类型更加丰富多彩的节目,尤其是新闻类节目。BBC不仅仅想要在节目类型上更加多样化,还想要更好地反映和服务多样化的群体。之前BBC因为对于非伦敦地区的关注较少而饱受诟病,现在BBC想要更好地传递各个地区的声音,力求多样化。BBC还想要在节目中实现性别、人种的多样化,提出在2020年之前保证萤幕上有50%的女性承担主要角色,而且是在从影视剧到新闻多个类型的节目中。同样的,2020年要有8%的残疾人士、8%的性取向少数者、15%的非白种人在萤幕上承担主要的角色。

同时,BBC希望打造多样化的团队,坚信多元化的节目产出需要多样化的人才支持,提出在2020年之前变成媒体领域最多样化的公司。为了达到这个目标,BBC提出了多个人才培养计划:核心领导力项目 (Core Leadership Programme)旨在帮助各个种族的人才进入BBC; 创意实习项目(Creative Access Intern Programme)旨在帮助来自于多样化背景的年轻人进入BBC;拓展项目(Extend Programme)旨在为残障人士提供进入BBC的机会。


BBC针对多样化团队提出的目标


高品质新闻的精细打磨

BBC依旧会把大量的注意力放在新闻业务上,会在未来的一年继续播放比其他电视台更多的新闻节目。

BBC打击假新闻,秉持新闻专业主义的心不容忽视:

1.BBC决定扩大事实核查的团队,而且核查范围也扩大到了社交媒体上广为流传的假新闻。

2.BBC也将和Facebook合作,一起打击假新闻。

3. 组建数据新闻队伍也被BBC提上了议程,此举是为了提高BBC事实核查和数据表达的能力。


BBC还计划在报道深度上下功夫。目前BBC正在组建智库机构,希望利用专业的知识为读者提供更深度的报道。调查新闻仍然是Current Affairs(当代时事)的核心,但是未来的报道的主题会更广。

此外,BBC还提出了慢新闻(slow news)的概念。BBC相信对于新闻质量的高要求能够为读者提供更有价值的信息:在知道发生什么之外,BBC还想要告诉读者这件事为什么会发生。

作为英国最老牌最主流的媒体机构,BBC将继续践行自己的使命,依旧把重心放在新闻。同时BBC也意识到自己正面对来自互联网的强大对手,而改革也刻不容缓。这次的改革计划中,很多改革方案都是为了吸引年轻一代的读者,BBC要夺回英国观众的心的野心不容忽视。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BfEZsgRuAFtQb2YN238hMw
616#
 楼主| 发表于 2018-8-15 22:24:23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重庆时报爱达财高P2P平台爆仓,投资者聚集在中山四路喊时报还血汗钱!



编辑:付莎莎

重庆时报爱达财高P2P平台爆仓,投资者聚集在中山四路喊时报还血汗钱!.mp4

1.28 MB, 下载次数: 2

617#
发表于 2018-8-18 11:44:25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谷歌CEO向员工澄清“重返中国”计划

[size=1.2em]皮查伊表示谷歌并未接近推出这一产品,并将提高透明度,以平息员工因此消息而产生的伦理方面的疑虑与愤怒。

[size=1.1em]
为了平息员工们对可能重启中国搜索引擎的不满,谷歌(Google)首席执行官桑达尔•皮查伊(Sundar Pichai)周四向员工表示该公司“并未接近”推出这一产品。
本月早些时候有消息称谷歌正暗中考虑重新在中国推出搜索引擎,这可能导致移动应用受到当地互联网限制方面的审查。这一消息激起了愤怒。
这项倡议在谷歌内部被称为“蜻蜓”(Dragonfly),表明谷歌自2010年因审查问题退出中国以来,对这个全球最大互联网市场之一的态度发生的变化。
但皮查伊在该公司一次定期员工大会上表示,谷歌致力于提高透明度。此前有1000多名员工在听说上述项目后呼吁这家搜索引擎集团制定新的道德规范。
据一位与会人士,皮查伊在会上表示:“我们并不接近于在中国推出搜索产品。而且无论我们是否有此打算,或是有此行动,都还是未知数。但相关团队处于探索阶段已经有一段时间了。我认为他们正在探索许多选择。”
皮查伊的发言是谷歌高管首次被转述承认重返中国计划。
周四早些时候,这家Alphabet旗下公司里流传着一份请愿书,要求当谷歌要制定一些涉及这家科技集团进入未知领域的决定时,应提高内部透明度,并增加“普通”员工代表人数。
这份请愿书称:“我们,签名人,呼吁出台道德与透明度的‘黄色代码’,我们要求领导层与员工合作,实施具体的透明度和监督程序。”
“黄色代码”是工程术语,指用于解决整个组织中趋于激化问题的流程。《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s)首次报道了这封请愿书。
关于谷歌是否能获得中国当局批准推出搜索服务,目前并无保证。但是谷歌管理层竟然会产生这样的想法,与一个被许多人认为是专制的政府接洽,令员工们感到愤怒。
这份请愿书称:“‘蜻蜓’和谷歌重返中国引发了紧迫的道德和伦理问题。目前,当我们要对我们的工作、项目和雇佣关系制定明智的伦理决策时,我们缺乏必要的信息。”
译者/何黎



[size=0.9em]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size=0.9em]http://www.ftchinese.com/story/001079006#s=p
[size=0.9em]编辑:付莎莎
618#
发表于 2018-8-18 11:50:26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腾讯利润下滑反映政府监管收紧

腾讯(Tencent)令人失望的二季度业绩在从香港到约翰内斯堡的多个市场上引发连锁反应。在约翰内斯堡证交所上市的腾讯大股东纳斯帕斯(Naspers)的股价暴跌了10%,拖累了大盘指数走低。但或许更令人震惊的是,作为中国的“国家龙头企业”,腾讯也无法保证自己免受中国政府心血来潮的监管举措影响。
这家市值在中国排名第二的公司周三公布,股东应占利润下降2%,达到178.7亿元人民币(合25.9亿美元)。旗下有中国占主导地位的社交媒体平台微信(WeChat)、以及广为流行的视频游戏《王者荣耀》(Honour of Kings)的腾讯,其股价今年以来遭受重创。自今年1月以来,腾讯市值已缩水约1700亿美元,该股周四进一步下跌3%。
关于腾讯视频游戏收入季度环比下降19%,政府的干预之手是显而易见的。政府监管机构的重组实际上冻结了新游戏的商业化发行,给腾讯造成不利影响。中国政府本周还下令腾讯将在售视频游戏《怪物猎人:世界》(Monster Hunter: World)下架,原因是内容不符合监管要求。这款游戏是几天前才发布的,腾讯已接到100多万份预售订单。
该公司相信,这种情况将会改变。腾讯总裁刘炽平(Martin Lau)在公布盈利报告的电话会议上对分析师们表示,新游戏能不能得到许可不是问题所在,问题是审批工作什么时候可以重启。他说:“关于新游戏,总局也意识到其重组对整个游戏行业的影响。”他还补充说,政府设立了一个绿色许可程序,通过这个程序获得许可的游戏可以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商业运营测试,以便游戏发行商通过游戏内武器购买和其他游戏内资产功能来获得收入。不过,对于发放更长期许可的时间,刘炽平承认:“我们还不知道。”
腾讯以前也曾遭受过来自政府的打击,尤其是去年,《王者荣耀》被攻击为令人上瘾的“毒药”。在该公司开始限制儿童每天玩游戏的时间一天后,其市值就下跌了150亿美元。



科技咨询公司博达克咨询(BDA)的董事长邓肯•克拉克(Duncan Clark)表示,中国政府打击游戏业的举措,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加强政治控制的更广泛举措是一致的。
“如果说宗教是大众的鸦片,那么,手机游戏也许就是现代(中国)大众的鸦片。”他说。
“但在如今的新世界里,习近平正试图把学术界和大众的注意力吸引到(倾听)他的讲话和历史观上,你会看到,这如何改变了以往的共识,即游戏是一种让人们有事可做的方式。”
现在,克拉克补充说,中国共产党想把“遥控器拿在手中”。
外界普遍认为,腾讯与北京方面关系良好。据了解该公司情况的知情人士透露,该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Pony Ma)是中国的橡皮图章式议会全国人大的代表,他把大量时间都用在与政府官员打交道上。
从中国政府的角度来看,腾讯是天然的冠军企业:它是一家科技驱动型创新企业,是一个庞大生态系统的主根。这个生态系统是中国经济的关键组成部分,孕育出大量开发者、零售商,甚至视频明星。腾讯还在国际舞台上扮演着重要角色,作为投资者,它持有特斯拉(Tesla)、Snap和Spotify的股份。



不过,克拉克指出,游戏行业不像电子商务那样与中国政府的打算天然契合。电子商务是腾讯的竞争对手阿里巴巴(Alibaba)的现金奶牛,与中国向消费拉动型经济转型的全国性举措步调更为一致。
腾讯提到将采取措施,通过国际市场、电子竞技和金融服务来弥补收入疲弱业务,这些言论也印证了这种转型。
海外业务已经帮助腾讯提高了利润率。中国的游戏市场可能被担忧情绪笼罩,但腾讯依靠其所持的美国发行商Epic Games的股份,乘上了现象级游戏《堡垒之夜》(Fortnite)的东风。同时,腾讯的两款国产游戏开始进军本土以外的市场,尤其是东南亚市场。
在电子竞技方面,腾讯是国内的领导者,制作游戏,实现直播,甚至还拥有实体游戏场所——时尚的加强版网吧。腾讯还投资相关初创企业,比如视频游戏直播公司虎牙直播(Huya)。
“我们对电竞的看好和支持是长期的,”今年早些时候,腾讯首席运营官任宇昕在上海的一个会议上说,“未来我们将在电竞领域大大加大资源、人力、资金投入。”
在支付方面,腾讯的利润率因为与阿里巴巴(Alibaba)关联企业蚂蚁金服(Ant Financial)的激烈竞争而受到冲击,腾讯的高管将眼光投向了与对手类似的战略:向商家推出更多金融服务,比如消费者贷款和理财产品,后者能够带来更多的佣金。
此举是为了减轻中国央行推出的一项规定的冲击。根据这项规定,第三方支付机构需要将客户资金转入托管基金,而不能依靠这笔钱来赚取利息收入。杰富瑞(Jefferies)的分析师估计,这使腾讯今年第二季度的收入损失了20亿元人民币,并还将影响其下半年的财务业绩。



腾讯的另一个增长引擎受到的关注较少:那就是腾讯的投资组合中的700多项投资。根据CB Insights的数据,过去18个月,在对公开市场的敞口方面,腾讯在全世界范围内领先。自去年初以来,腾讯投资的初创公司已有11家上市。
还有更多即将上市:送餐与在线服务公司美团点评(Meituan-Dianping)以及腾讯音乐娱乐集团(Tencent Music and Entertainment)都已申请上市。腾讯投资组合中的其他公司,包括叫车服务滴滴出行(Didi Chuxing),看起来也将加入这个行列。
如果腾讯逆转其游戏业务命运的努力失败,腾讯可能很快就会像之前的软银(SoftBank)那样,开始看起来更像是一支投资基金,而不是一家科技公司。
译者/何黎
http://www.ftchinese.com/story/001079005#s=p
编辑:;付莎莎


619#
发表于 2018-8-22 21:51:44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color=rgba(0, 0, 0, 0.298039)]原创: [color=rgba(0, 0, 0, 0.298039)]媒通研究院 [url=]媒通社[/url]
互联网的冲击;行业原材料成本增加;人才流失……这些“归因”其实不过是结果,根源仍在于它已与这个时代格格不入,没有人再需要用一篇美文来滋养自己的灵魂。



作者|丁鳗
编辑|小满
来源|媒通研究院

8月22日早上,“《读者》快发不出工资”的消息传来,令人大吃一惊。随后,有《读者》内部员工向媒通社(ID:mts1000)表示,“‘发不出工资’的说法不实!”

原来,读者传媒今天发布的2018年中报显示,其营业收入、净利润、出版期刊数均出现下滑;此外,2018年上半年,读者传媒股价总体呈下跌趋势,应付职工薪酬468.24万元,与去年同期2700万元相比减少了82.66%。“发不出工资”有点言过其实,但客观讲,单从数据来看,形势确实不容乐观。

众人皆知,寒冬凛冽,传统期刊的前途飘渺,谁也不知道真正的出路在哪里。但关于《读者》这个庞然大物的“坏消息”传来时,仍在传媒圈掀起了轩然大波。这不禁让人感慨,并非《读者》做得不好,而是属于它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创刊于1981年的《读者》曾是最好的杂志,也是我最早接触到的大众化读物,一路看过来,也算是见证了它从3元涨到4元,涨到6元,然后再涨到9元的整个历程。在这本杂志风华正茂的2006年,月平均发行量达到898万册,居中国期刊排名第一,亚洲期刊排名第一,世界综合性期刊排名第四。更可怕的是,它将这一领跑地位保持了十余年。


因此,过去的《读者》有“中国期刊第一品牌”之称,刺猬公社曾将它的成功誉为“中国上世纪90年代和新世纪头十年的一个文化现象”;很多读者对它更是含情脉脉、恋恋不舍,“毕业后浮躁的生活早就没有读者的时间了”;36氪也曾指出,“读者,也曾代表一个时期的审美。”……

在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还未以亿为计算单位的时候,《读者》是知识分子家庭的标配,是消磨时光的“快手”,是记录生活的“抖音”,购买甚至收藏《读者》成为一种习惯。每次回家拾掇一下,总还能翻出几本来。
而现在,这样一个庞然大物,居然也面临危机?
经过十几年来步履不停的集团化和电子化,数字出版和移动阅读的转型大方向导致《读者》这本曾给我们留下深刻文化烙印的杂志已经越来越少地出现在大众视野之内。不仅母公司主营业务在扩张、在改变,老受众也逐渐舍弃纸质版,转移到《读者》的公众号上,成为新媒体时代的粉丝和用户。

种种表象下,期刊的衰老和失落成为时代命题。
如读者所言,在资讯溃乏的年代,《读者》是唯一的鲜美的心灵鸡汤。带给我们外面的世界,带给我们心灵的温暖和感悟。那时候的《读者》大家争相传阅,深受喜爱。可时过境迁,如今的资讯发达,处处都有心灵鸡汤,《读者》再也不能一枝独秀了!更何况,隽永美文已经在阅读市场上失宠,即便拥有了新的分发渠道,《读者》也在慢慢失去读者。


这本杂志遭遇的危机,不仅是生意上的失利,更是对过往的颠覆。即使成功转型到新媒体上,他们最初的事业也已行将就木。互联网的冲击;行业原材料成本增加;人才流失……这些“归因”其实不过是结果,根源仍在于它已与这个时代格格不入,没有人再需要用一篇美文来滋养自己的灵魂。
记忆中,《读者》像荷花,清风细雨、含情脉脉是它的品格,它的厚度也恰到好处,刚刚能装下一个人午后慵懒的思绪,温和、清新、通俗、启迪、鼓舞,镇定剂般安抚人心……这种青春的气息令人怀念;《新周刊》则走在《读者》的反面,像寒冬里的梅,傲慢、愤怒、诗性、桀骜、理想主义,甚至对这个司空见惯的世界百般奚落。
当下,焦灼与不安成为时代情绪,人们或许更需要新周刊式的出离叛逆来纾解生活中蕴含的巨大冲突;与此同时,不能贴骨带肉、总是点到为止的内容则成为了一种嘲讽,被定义为鸡汤文学与成功文化的产物,像裹上糖衣的药丸,只能够起到一些自我麻醉的功效。有人感慨,“作为心灵读本,《读者》宣扬的正统的道德观念和处世之道,让人敬而远之。”
它本身是无害的,只是它简单的内在价值,在光怪陆离的现实哈哈镜下,获得了错位的解读。

不可否认,30多年来,《读者》一直没有长大,一身稚气,恪守着自己的童贞,保留着原始的纯洁,但时代在变化,一切不进则退。一位网友不无哀伤的表示:“沦为高考读物,本来就是裹足不前的表现。纸张低劣,选材没有与时代贴近。相比国外读者文摘设计感和包容性,读者其实二十年前在新周刊如日中天之时已死。”

当然,乐观一点,转型和创新中的《读者》的危机像是慢性溃疡,损伤和重生同时进行。

或者说,“溃疡,就是为了重生”。这既是墓志铭,也是通行证!


网址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Dvg2FDRgozGenAL-GMDQKw

编辑:臧博



620#
发表于 2018-8-29 07:56:57 | 只看该作者
视频新闻越来越流行,传统媒体该如何顺应[color=rgba(0, 0, 0, 0.298039)]他山之石 [url=]媒变前沿MediaChange[/url] 昨天
蒂姆·加拉格尔(TimGallagher)是公共关系和战略公关公司“20/20网络”(The 20/20 Network)的总裁。在阿尔伯克市论坛报(The Albuquerque Tribune)和文图拉县明星报(The Ventura County Star)工作期间,作为总编辑和社长,他曾获得过普利策新闻奖。以下是他对日益流行的视频新闻的看法和建议。


如果这事发生在你身上,请阻止我:你和几个同事或亲戚呆在一个房间里,开始说话。没人回应。在房间里,每个人都在盯着手机看。最后,一个人慢慢地从屏幕上抬起头,问道:“你说了什么吗?”
我们曾经开玩笑说,他们在看滑稽的宠物视频,但今天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他们在看新闻。皮尤研究中心2016年的一项研究显示,在18岁至39岁的美国人中,有一半的人更喜欢在网上获取新闻。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更喜欢通过视频来获取新闻,而不是阅读文本。我们的大脑天生就会选择阻力最小的路径,而在认知上,被动地接受信息比阅读和处理信息更轻松。
我们新闻行业是建立在记者的智力参与基础上的,一个记者将大量的信息提炼成最突出的信息,并以约800个字精心组合的语言传递给读者。此外,我们也要求读者提供认知配合——你会把你的时间投入到这篇文章的精神消费中,甚至是批判性地思考,或者和别人讨论吗?
人们很容易就会哀叹道,这是另一个“迷失的一代”的例子,他们喜欢被人用勺子喂饭——这一代人缺乏批判性思考的能力。有些人会说,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选出的那些为我们的国家所面临的挑战提供解决方案的人,他们所有的智力力量可能就来自于酒吧,来自于坐在自己身边那个正在畅饮的酒鬼。
然而,这是平面媒体记者所面临的现实。我们已经成为50到64岁之间的1/4的人所选择的媒介; 30至49岁的人选择平面媒体的有1/10, 而在18到29岁的人群中,每20个人中才有一个。这可能预示着,在未来几十年内,另一个行业的终结。但是,适应是创造力的第一步,而新闻报道太重要了,不能轻易消亡。
相反,这应该是一个转折点。在这个时代,我们的资源将更多地用于培训和制作新闻视频。传统媒体在转型的过程中,有7件事需要考虑。


·消费者喜欢视频中的实时新闻。
他们宁愿看一场高中生现场游行,抗议枪支暴力的新闻,而不是滑稽的宠物视频。突发新闻和直播视频至关重要。在《纽约客》和“现场直播”研究中,大约80%的受访者更喜欢现场视频,而不是社交帖子。大约60%的人最想看突发新闻。
·记者是很好的讲故事的人,可以通过训练来通过视频讲故事。
我们已经训练并雇佣了那些善于用文章进行最好表达的人。但我们的标准和期望必须改变。有才华的制作人和编辑必须加入到我们的新闻编辑部,帮助我们创造出引人入胜的内容。
·对我们来说,这是一个塑造独特品牌的机会。
Facebook正在输掉这场争夺公信力的战役。据路透社报道,在线用户表示,在新闻方面,他们对社交媒体的依赖程度较低。但封闭的消息应用(APP)正在填补这一空缺,因为它们为一群感兴趣的人提供了保护。然而,年轻人更有可能为在线新闻内容付费。以你所拥有的、为人所信任的本地新闻品牌,将其与安全的发行或分销方式结合起来,你就有了愿意为订阅付费的受众。
·移动优先是不争的事实。
这一改变显然是要优先适应移动设备的,所以,新闻故事需要适应4.7英寸大的屏幕。每个视频都必须以适当的视频格式运行。
·保护你的品牌,使它不抱偏见。
大多数消费者都重视我们地方媒体的监督作用,反倒认为全国性媒体是有偏见的。把一个视频新闻朝一个方向倾斜是很容易的,但是,你必须用平面媒体中所采用的相同的公平标准来对待你的视频。
·视频消费者更有可能是浏览者。
就像人们在报纸上浏览标题一样,他们会扫描带有标题的视频页面。如果他们很快就能发现你的点击诱饵(“你不会相信发生了什么……”),你很快就会失去他们。
·请记住,观众会想象自己在身临其境。
大脑中的镜像神经元机制使观众很容易就能与他们所观看的内容联系在一起。“我们的大脑反映了我们面前正在发生的事情,就好像我们是场景的一部分,即使我们只是被动地站在一边,” Margalit博士在《企业家》杂志中写道。
                                                                                                        编辑:何林https://mp.weixin.qq.com/s/9TSK8AJv7ojeYM7CkpxqfA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